pageoffice java api:《自然的指印——遗传在性格中扮演的角色》(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5 13:25:14

生命的参与者
  自从本书第一版于1990年问世以来,一拨拨有关基因研究的新发现充斥于新闻中。每周我们都更加明了有关人体构造与功能的遗传密码,也更加了解这些“设计图”不仅关系到某些特定疾病,还影响到人类的发展与性格—这正是本书的主题。
  这段时期真是非比寻常,成果不可低估。
  人体约7.5万个基因中,经过识别与归类的已有3.5万个(短短5年前科学家发现的基因数只有2 000个)。伴随新的染色体图谱而来的,则是解析遗传疾病根源的能力—从癌症到精神分裂症,乃至于阿尔海默氏病(Alzheimer誷 disease,俗称老人痴呆症)。过去被视为纯粹由环境因素造成的心理病症—如尿床,科学家现在都认为与基因有关。克服这类病症的想法或许不可思议,但是在未来10年内,因为开启或关闭一个基因,而使人类免于罹患结肠癌,可能在某个阴雨的星期二下午就能实现。
  过去5年来,由于“百忧解”(Prozac)和同类药物的上市,治疗抑郁症有了新的武器,这些药物明显改变了患者的性情。它们的效果指出,生物学与行为之间确有强烈、明确且持续的关系。但是,开这类药物的医生还是别把它们视为情绪万灵丹。不仅如此,我们比以往更需要对人类繁复的个体发展保持敏感。企图单以先天遗传或后天教养来解释个体发展的差异,实在是偏离了问题的核心。
  脱氧核糖核酸(DNA)提供了广泛的呈现方式。每个人必须被视为个体的表现。每一个孩子皆不同,并将蜕变为迥异的成人。我们的基因继承的是一个范围,而非分毫不差的复制品。
  新资讯要求父母、照顾者、教育工作者、社工人员和心理治疗师采用新的思考模式。其实,任何对自己或他人特质感兴趣的人,皆应起而效法。我们希望,本书将深入探讨“遗传”与“环境”在每个人生命开展之际,如何亲密地参与其中,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彼得·B·纽鲍尔与亚历山大·纽鲍尔
  1995年9月于纽约市
  前言
  个人生命史的新视野
  基因决定眼睛的颜色与血型、调节体内的荷尔蒙、导出性欲、决定手指的形状与寿命的长短。身为一种生物,人类共同分享由基因统筹的生理源头。
  奇怪的是,这些生物基础通常不为我们所看重。
  每个生命都源于不同的基因组合,使得每个人都成为大自然的新实验,然而,当我们想要了解人类个别差异的肇因时,学习与经验却是我们最感兴趣的部分。我们认为,学习与经验的意义大于遗传。老师与父母是谁、拜访过什么城市、做过什么工作、见过什么有趣刺激的人物,才是令人尊敬的生命范畴。这才是文学、传记与聊天的内容,DNA并不包含在内。
  害羞是遗传?
  祖父母往往对家族有足够了解才会说:“我们家父母双方,有许多祖先乐感都很棒。”或“很多祖先都有学习的问题”、“脾气都很暴躁”……祖父母能察觉家族重复出现的特性、特别的倾向与特征。这些就是家族成员的特质。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我们扬弃了大家庭,过着小家庭、单亲家庭或独居的生活,失去纵观整个家族的机会。于是,出生后的环境便被视为塑造生命的惟一模型。
  谁会想到,害羞可能受到遗传的影响?某些饮食失调的疾病、强迫性行为的倾向、愈演愈烈的生理与心理疾病,也是遗传惹的祸?谁会想到,人类特性中最高尚的、感同身受的同情心,竟然也受到生物学的影响?
  因为如此,从中耳炎到好奇心等人类行为的特质,都一再引起研究人员的强烈关注。我们下面会看到,成长的过程—也就是成熟(maturation)与发展(development),现在已被视为是遗传因子的影响。
  这些发现令人难以接受,因为它们向基本的理论提出挑战。从一开始,似乎就贬低了人们向来珍视的环境因素,使我们无法依照自己的期望与意图,将儿女打造成自己梦寐以求的模样。我们不但没有因为基因的影响力而感到兴奋,反而羞于承认遗传因素。我们并未尊崇大自然的慷慨大度与变化多端,也不曾仔细观察令每个生命与众不同的差异。其实,每个孩子对世界的反应,都受到天生性格的影响。
  每个人的性情都受到遗传与环境的共同影响。我们每天所做的各种决定,充满了遗传与环境影响的色彩。对于遗传与环境的看法,左右了我们看待子女的眼光和态度,也影响到老师的教学心理、心理治疗师的分析、父母的管教之道,以及诗人的创作灵感。因此,了解整体的文化态度为何抗拒遗传因素极为重要。
  近年来环境因素几乎成为一切的指标。由于它对人类生活的贡献,得到过多赞誉;也因某些失败,背负太多负担。心理卫生、教育、人类学等专业领域也十分重视环境因素。人们往往不愿相信,基因对性格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力。
  奴隶制度、种族歧视与纳粹主义使我们对遗传充满疑虑。解放人心的社会观念从启蒙思想、美国独立宣言到社会主义,都在使我们深信:社会有能力自行改善,人类有能力改变自己,成为一生想望的杰出人物。
  将近50年前,儿童心理学家、精神医师与心理分析家开创了一条新的途径。他们舍弃了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盛行的驱动力(drives)观点,转向探究个人对外在世界的适应力,尤其是孩子与父母的关系。
  新方向的成功使得各界愈来愈重视社会经验,人们抚养子女的方法因而改变。
  婴儿与母亲
  有关婴儿与母亲的互动研究指出,孩子在出生后的几天内,对环境的刺激就有活泼的反应。同时,新生儿有能力、也有需要,在情绪上与亲近的人有所联系。今天,这个观念之所以不证自明,完全是因为几十年来的大量研究使然。
  这些研究成果深深地影响到许多对孩童感兴趣的学者。例如:安娜·弗洛伊德(Anna Freud)研究儿童在发展过程中,持续不断的心灵变化,以及儿童心智发展在心理分析学上的地位;皮亚杰(Jean Piaget)列出认知发展的不同阶段,了解孩子如何与自己的世界互动;鲍尔比(John Bowlby)提出情感依附(attachment)的理论;马勒(Margaret Mahler)审慎描绘母子间最初三年的互动步骤,还有一些学者专家详细说明过去未发现的童年心理疾病。
  愈来愈多的研究显示,幼年期的环境是很重要的,尤以母亲的角色最为关键,被视为孩子健全发展的根本因素。大家都认为,如果没有母亲,将会造成孩子生理与心理的毁灭性影响。扰乱心理功能的创伤(trauma)被视为大多数病症的主因。由于母亲的权力与影响力,大部分童年时期的问题被认为与不良的母子关系有关。精神分裂症与自闭症如今已知与神经传导物质等生化因素有关,但过去也曾被解释成是母亲的失职所致。心理疾病与母亲的态度联结在一起,不同“类型”的母亲会造成孩子不同的病况,从身心疾病到说话障碍;从忧郁症到反社会行为。换句话说,童年病理学的整个范围都包括在内。
  纯粹环境使然的观点,至今仍然存在。强调父母的影响仍是一大趋势,仿佛只要减少父母的影响力,就会降低教育与养育的需求,减少爱与照顾的力量。大家认为,学习是养成今天与未来性格的主要原动力,基因则不受重视。人们常以为,这个细胞与化学的世界和心理世界毫无关系,就如天边的彩虹般难以捉摸。大多数人接受基因在生理特定疾病上的影响,如镰状细胞贫血症(sickle cell anemia)与道氏综合征(Down誷 Syndrome),却忽视基因对性格形成的影响。因为在这些领域,“遗传”与“环境”的关系密不可分,人们难以察觉基因的作用。
  追随孩子的成长
  在这种气氛之下,我们偶然间有个机会得以追踪同卵双胞胎的发展过程。怀着莫大的好奇心,我们决定研究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此处所指的“环境”,主要是母亲与婴儿的关系。
  以前没有人研究过,同卵双胞胎若自出生后就被分开,在不同的环境中成长发展,会是何种情形。如果能追随孩子的成长,与其一起度过生命循环的阶段,将是一种前瞻式的研究方法。然而,其他所有针对同卵双胞胎的研究都是回顾过去,对象多半是幼年即被分开的同卵双胞胎。到了他们成人后,再测量彼此的异同,试图把他们生活中零碎的过去拼凑起来。
  这种回顾式的研究方法有几个缺点:搜集到的资料多半仰赖访问与记忆。人对于自己的生活与过去,并不是完全可靠的讯息提供者,不论是谈论子女,或是回想童年皆然。但是生命的最初几年,正是我们的研究兴趣所在,那是未来行为模式的塑造期,但是人们对婴儿期却不复记忆。最重要的是,得自同卵双胞胎的回顾式资料,比较倾向于疾病和生理特质的研究,而非个别发展的调查。
  因此,我们希望在行为发生的当时进行研究。即孩子出生时,我们就在现场,定期、严谨地观察被分在不同家庭成长的双胞胎,研究他们与父母手足的关系,尽可能搜集行为与成长的资料。
  研究的假设是:一旦了解发展过程,就比较容易了解恐惧症之类的冲突与不适的问题。孩子偏离发展途径时,就会产生恐惧感。只有在发展过程中进行研究,才有可能正确了解这些问题。因此,我们的研究对于了解健全与不健全的成长,以及环境如何影响成长,均有用处。
  基因的秘密
  经过长期的追踪研究,我们的发现是:在孩子刚出生的前几个星期就可以看出,被分在不同家庭成长的双胞胎比预期的更为相像。父母的抚养方式虽然有出入,有时影响极大,却没有造成想像中的结果。在发展与成熟的时机和模式方面,不同环境中长大的同卵双胞胎,身心的发展与成熟模式十分类似。他们在气质与行为的基础,如敏感度、活动力和情绪反应上,也很相似。
  婴儿促使周遭环境回应其需要的独特方式,也受到基因的影响,而不仅仅是母亲、父亲或学校的因素。若能享有支持他、栽培他的环境,孩子天生的能力和性情就可以得到真正的发挥。
  同时,遗传学向前飞跃了不可思议的一大步,从发现双螺旋体(double helix)、将DNA纳入一般词汇,到遗传工程的成果……几乎天天都有新的发现,证实基因在生活中所扮演的枢纽角色。
  造成全美200万人心智损伤的阿尔海默氏病,现已发现致病的基因是位于人类第21号染色体的一端。引起躁郁症的基因之一则是位于靠近第11号染色体的顶端。亨廷顿症(Huntington誷 disease)的致病基因是在第4号染色体上。假以时日,人类23对染色体上5~10万个基因,可能都会确认出来。在染色体的图谱上,建构生命的谜题将慢慢被揭开。
  以健全的新基因取代有缺陷基因的移植科技,日益臻于完善。如精神分裂症、镰状细胞贫血症、亨廷顿症,以及其他4 000种遗传疾病(其中1/4影响心智功能),可能都将从根拔除。
  如今已有存放人类DNA的基因银行,使家族成员可能就各种疾病,评估遗传因素的影响。借着观察自己与其他亲戚DNA中特定的基因记号,或许可以追踪与避免如肺癌等疾病。由于DNA可以冷冻与储存,一个人的玄孙将可以借助家谱决定医疗保险的项目。一旦了解自己可能罹患什么疾病,就可以尽量避免其发生。甚至在不久的将来,人类的基因也可以重新组合。
  寻找性格的源头
  后天教养的重要性并未因为考虑基因的影响而降低。提供适当的照顾、互动的力量,以及心理治疗所得到的正面效果,都是显而易见。即使基因矩阵(genetic matrix)能控制成长,也没有人能削减环境的影响力。我们能够做的是,开始把眼光对准遗传模式,注意它们在发展时如何影响人们对生活的适应力。我们必须了解,人们对环境的反应受到内在天性的左右。更重要的是,这份天生的属性可以帮助我们选择面对什么环境。
  非先天即后天的看法不足以解释人类生活的繁复。这个两极化的争辩必须解体。我们可以考虑另外的选择:
  在互补的影响下,一端由“环境”形成特定行为;另一端由“遗传”塑造疾病与特性。在两端中间—亦即个性所在,充满了复杂的互动。
  当然,较易观察的特征是生理面,如身体的成长。其他方面则由“学习”担任主角。两种影响的连续性因人而异,范围各不相同。
  我们必须开始留意的,不是遗传与教养在某一时刻的影响,或者只是关注某种特性,而是要观察人们终其一生在生长的环境里,随着成熟与发展渐渐显露的遗传模式。人是会改变的,我们必须追溯改变的源头。
  通过反省与治疗,经验在生命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我们可以开始承认,基因在显露个性方面扮演的角色。这份认知虽然比较难以捉摸,却一样真实。由于它的来临,我们对人类生命的了解更为丰富,而不局限于遗传决定论的框架。这项新的体会企图拓宽对成长的视野,看见内在与外在塑造性格的因素,仔细观察两者相互依赖的关系。
  大自然的设计图
  本书说明生命如何受遗传与环境的互动影响,形成每一个独特的个体。它既不是研究报告,也非教科书。我们希望根据现今已有的资讯,审视形成个人性情的各种力量。
  虽说历史上有许多关于族群的基因理论,但这些缺乏科学根据的臆测不是来自偏见,便是再次加以强化。“遗传”这个主题已然提供太多种族、国家与性别上的偏见,导致压迫或集体灭绝。不幸的是,社会上仍有许多基因决定论的支持者,例如夏克利(Shockley)对智能问题的看法、三K党对种族的见解与性别歧视等。我们必须对这些主张保持警觉,以免盲信基因的影响,而陷入遗传决定论与族群霸权的陷阱。本书关心的是个人成长的复杂变化。这才是日常生活最具意义的事。
  本书的第一部分将带领读者看看各案例的发展史,然后探讨最关键的题目—大自然为个性与成长设计的蓝图。第二部分描述这幅蓝图的重要结果,也就是人一生中适应的过程,以及大自然最有趣的两个适应例子。第三部分介绍较为广义的遗传与环境因素,包括心理治疗。在第四部分里,我们将专注讨论先天及后天观点,以期对个人的生命史产生崭新的体认。
  书中每章都触及不同的论点,强调不同的问题。某些章节比较强调童年时期,但是适用于孩子的主题,也适用于已经长大的成人和正在成长的孩子。这些主题贯穿生命周期。当父母看见自己生长的模式,在子女身上渐渐显露出来,可能会感触良深。尽管父母与教育学者对儿童最感兴趣,心理治疗师却以成人为焦点。每个人都会注意自己的父母,祖父母会留心每个家族成员;而大家都想了解自己。每个人都有一项相同的任务:了解自己是生命的一环,以自己的方式回应环境。
  本书探讨的是我们的子女、父母、兄弟姊妹与自己的生命史,呈现基因与环境之间,永远存在、不断改变的关系。
  我们是否能够经由观察、研究与怀疑这幅基因蓝图—人类与生俱来的天赋,作为自我研究的方式?父母是否只能相信遗传会将某些生理特征传递至孩子身上,却无法想像其他特质,如对噪音的敏感、自我控制的能力,甚至是害羞,也会遗传下去?我们是否能够继续认为,孩子仅是我们制造出来的样子,而不是一个承袭生物特质与拥有无限未来的独立个体?
  若能相信遗传是学习的亲密伙伴,我们一定会看到更多孩子健健康康地长大成人。

第1章 先天、后天、双胞胎
------------

  这是人类最常见的奇迹—千百万张面孔当中,竟没有一模一样的。
  —托马斯·布朗爵士(Sir Thomas Browne)
  神话学家坎贝尔(Joseph Campbell)说过,生活的经验比生活的意义更有价值。意义是抽象的,经验是真实的。经验使我们参与世界的活动,让我们来到生活的场所。那儿的感觉、行为、思考和孤独,都要求我们的承认与回应。
  如何体验这个世界,取决于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过去与现在。
  与生俱来的特质也影响到我们体验的方式。与生俱来的个性、成长模式、个人倾向与情感敏锐度打从出生第一刻,直到死亡的那一天,莫不影响我们如何看待人生、反应人生。简单地说,与生俱来的一切,就是基因。
  虽然环境不断影响我们,但我们属于人类的一员,共享一个范围内的行为模式。每个人皆拥有一套与众不同的基因,形成个人的行为范畴。生活经验只能在基因限定的蓝图下,产生某些程度的影响。
  截然不同的兄妹
  一位30岁的已婚男子选择了不需社交的行业。他是个技术专精的技师,全心奉献于工作与精密仪器。他的妻子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只能说有限的英语。她抱怨他太疏远、不支持她,不和她建立有意义的关系。
  幼儿期的他非常沉静,没什么强烈的情感。他难以测度,令人无法轻易“读出”他心中的想法。他总是隐藏感觉。
  没有人知道他的幻想生活,也没有人了解什么能使他的内在精神世界激动起来。父母一直以为,他的情绪状态与一般人无异。他从不显露内心冲突的迹象。他总是安安静静,对大人的态度十分谦逊,也不执意要求什么。大家都觉得,他是个非常有规矩的小孩。
  他时常因为通情达理而受到称赞。有一次,他才刚满一岁时,母亲因为要做家务而把他放在沙发上,后来突然被请到邻居家处理紧急事件。她根本忘了自己的小孩不在婴儿床上。一个钟头之后,她发现儿子好端端地坐在原来的位置,一副安静独立的样子,似乎十分满足。
  小时候,他常常让人抱在怀里,却从不主动要求拥抱与安慰。他是个被动的回应者,从不要求他人进入自己的世界,对于任何人、在任何时候,从不表露任何主张。
  ****
  一位受过良好教育的25岁女子,积极寻求新的经验。她对社区事务尽心尽力,涉入极深,也参与发展中国家的各种援助计划。她遵循自己的想法,是个行动派。她既富于创造力,也能享受人际关系。
  婴儿时期,她会在吃奶时咬母亲。由此可看出她因环境而采取的行动有多么强烈。她有能力取得想要的东西,即使在口腔期亦然。
  孩童时期,她积极探索周遭的世界。她用眼睛观察,时时以身体尝试。她毫不掩饰地要求抚触,外向到连母亲也感到害怕。她以强而有力的方式表达需要,父母只有投降的份儿,并未试图加以控制。事实上,控制她绝非易事。
  最有趣的在于:这对男女竟是兄妹。两兄妹一块儿长大,住在同一个屋檐下,由同一对父母教养。然而,打从出生起,他们就表现出两种截然不同接触世界的方式。
  在人类染色体60亿碱基对(base pairs)的DNA中,即使是没有亲戚关系的陌生人,也只有600万对互不相同。绝大多数的基因人人皆同,代表人类的特质:每个人都有脑、心脏、眼睛、肝脏与一定比例的四肢,一切都以固定的方式,运作一段特定的时间,经过一定的过程与速度后会老化,最后生命终止。我们的基因得为这一切负大部分的责任。
  每个人仍然拥有与众不同的基因差异,如肤色、身高、发色、脸部结构、姿态与血型各有不同。即使是卵子与精子来源相同的兄弟姊妹,也有200万碱基对的DNA是不一样的。通过基因的组合,手足或许相像得出奇,也可能迥然不同。
  大自然的独特礼物
  人们可以接受基因对身体外观的影响,却将其他特质归因于经验。性格最常被认为是因追求不同生活而导致的结果。有了不同的经验,饱受“不幸命运的折磨与打击”,于是养成不同的个性。
  幸运的是,科学天天都有新发展,领我们通往更宽广的境界,使我们更加了解,基因如何与环境交互作用。这些发展中,大自然提供了独一无二的机会,就是两个一模一样的人。双胞胎不仅长相神似,基因的内容也完全相同。兄弟姊妹的DNA有200万碱基对不同,同卵双胞胎却无一不同。
  同卵双胞胎令人瞩目的地方,正是我们在每个人身上视而不见之处:从身体的比例、情感的发展到个性特征,都取决于基因设计图。即使自小在不同家庭长大的双胞胎也是如此。
  经验能使外貌、习惯与生活风格改变;社会规范可能严格或有弹性;环境可能使双胞胎中的一个出生即结束生命,却让另一个活到100岁。不过,在不同家庭长大的同卵双胞胎仍具有共同的生命现象。
  肉桂姊妹与洁癖兄弟
  一对孪生姊妹自婴儿期即被分开,由不同的养父母抚养长大。这两个女孩是同卵双胞胎,由同一个受精卵分裂出来。她们是彼此的基因翻版。
  孪生姊妹两岁半时,其中一位女孩沙娜的养母表示,沙娜除了胃口奇差之外,一切都很好。
  “真拿这孩子没办法!给她吃什么她都不碰,不吃土豆泥,不吃香蕉。只要不加肉桂,就什么也不吃!任何食物都要有肉桂在上面才行,我对她这个怪癖已经没了主意,每次吃饭都为这事吵架。她就是要每样东西上都洒点肉桂!”
  住得很远的另一个女孩家里,她的母亲完全没有提到任何进食方面的问题。“埃伦吃得很好,”她表示,过了一会儿又说,“说真的,只要我在她的食物里加一点肉桂,她就什么都肯吃了。”
  ****
  一对30岁的同卵双胞胎兄弟,一出生即被分开,分别由养父母在不同的国家抚养长大。两人都有洁癖,爱干净几近病态。衣服总是光鲜整齐,赴约分秒不差,双手随时搓洗,呈淡红色。有人问其中一人,为什么这么爱干净,他的回答很简单:
  “受母亲的影响。小时候,她总是把家里整理得井然有序,坚持每样小东西都要摆回原来的位置,我们有十几个钟,每个都调到正午作响。这些事她很在乎。我是跟她学的,我还能怎么样?”
  这人的双胞胎兄弟在肥皂与用水方面,是个完美主义者。他解释道:“理由很简单!我在反抗母亲,她邋遢透了!”
  从第一个例子来看,领养女孩的两位母亲,对女儿饮食习惯的感受并不相同。一人觉得吃什么都得加肉桂非常不对劲。她将肉桂视为女儿进食条件之一,因而感到担心,一场为食物而吵的战争于是开始。另一位母亲觉得女儿吃得好极了。事实上的确如此,只要别把肉桂一并考虑在内。
  双胞胎的渴望
  尽管父母反应不同,双胞胎仍保有自己的癖性与渴望。这对孩子若非同卵双胞胎,我们可能永远也猜不到,她们对肉桂的喜爱竟是天生的。我们可能和第一位母亲一样,以为女儿借食物问题向她挑战。
  孩子在不同年龄会喜欢不同口味,有时候爱吃糖,有时偏好奇特的口味。倘若这些偏好由基因设定,一开始以为是孩子叛逆性使然的人,就应视之为自然偏好。或许父母仍然坚持要改变它,但它的根源再也不是父母或孩子的错,而是遗传。
  从同卵双胞胎身上,特别看得到天赋的特质。
  两位母亲的态度无法改变两兄弟的洁癖。不管妈妈爱干净或马虎邋遢,儿子的最终行为仍然都有洁癖。分开来看,或许可以接受两人对自己行为的解释。两人都责怪母亲,似乎母亲必须为这一切负责。两人分别表示:“她一切都井然有序!”、“她是个邋遢鬼,都是她害的!”两人都未曾察觉,尽管环境不同,却发展出类似的行为模式。他们没想到另一个深埋在体内的原因。
  无法抗拒的冲动(如洁癖之类的复杂行为)不太可能设定在单一的基因上。保护自己不受感染的复杂行为,可能是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被挑选出来的习性。正如若干情绪疾病,与基因操控的神经化学及荷尔蒙不平衡有关,错综复杂的基因运作方式,也会导致某些特别的疾病。
  迎接生命的挑战
  同卵双胞胎有共同的基因图样,也有为了同样的表现方式而设定的因子。这并不表示每项特性都会表现得一模一样。与生俱来的并非一组特性,而是一个表现的范畴。这个范畴由人类进化与个人天生的差异设定,具有相当的弹性。基因蓝图容许环境的影响,否则人类无法日益兴盛。某些情况下,甚至看不到遗传的踪影。例如一个天生有饮食过量倾向的人,倘若以粗茶淡饭度过短暂的一生,肥胖的特性就不容易显露。
  前面的例子中,无论母亲的外在行为是否类似,这对双胞胎兄弟都发展出难以克制的洁癖。至于“肉桂姊妹”,尽管她们的母亲对饮食习惯态度不同,她们对肉桂那特殊味道的渴望仍然显现出来。得自遗传的特质在两对双胞胎体内都起了作用。我们也更加了解,基因在生活中究竟扮演何种角色。
  研究在不同家庭长大的同卵双胞胎是很好的途径,可以帮助我们明了遗传与环境的关系。这是形成人类特征的共同力量。但这种做法并非是获取资料的惟一途径。在同一个屋檐下一起长大的同卵双胞胎,也提供了有关适应的重要资料。
  我们兴趣十足地观察每对双胞胎适应生活的方式。由于发展期间有伴,可以看到两人的相互影响,最著名的是“扭麻绳”(twinning)反应:一人主控一切,另一人较被动。一段时间后,两人又对调选择或回避对方、了解或否认对方。这些反应增长了我们在环境互动上的知识。
  另一个研究来源是被领养的独生子女。我们可以借由比较他们与亲生父母相近的特质,观察遗传的相对力量,以及他们如何融入养父母的模子,显现出模仿、认同与适应环境的影响。
  这些研究与DNA知识的不断增多,使人们对先天与后天的互动影响,有了更丰富的理解。这些认知也适用于复杂的生命史。这些生命史正是我们自己的生命史。塑造我们的生活、影响我们回应世界的各种力量,就是生命对每个人的挑战。我们手中已握住了制胜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