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巴黎第三大学排名:为民 靠民 惠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2 09:04:03
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是指引、评价、检验我们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近年来,广州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过程中,始终坚持把市民需求作为第一指引,把发挥市民主体作用作为第一选择,把市民满意作为第一标准,逐渐凝练出“创建为民、创建靠民、创建惠民”的工作理念。
一、牢固树立创建为民理念,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提高创建的科学化水平
广州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最终目的,是为提升城市文明、增强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和实现城市的科学发展,建设人民满意的“幸福广州”。为此,我们组织学习兄弟城市的好经验好做法,努力在体制机制上进行创新,不断掀起创建新高潮。
健全“统一指挥、上下对接、归口管理、高效运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机制。健全“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领导体制;强化各级创建工作机构,充实基层人员编制,人、财、物向基层倾斜,增强创建工作力量;成立由市委副书记任组长,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任副组长的“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协调小组”,坚持每月一次协调小组工作会议制度,通报工作进展情况和测评结果,研究解决创建重点问题。
形成“责权明晰、关系协调、条块结合、上下联动”的目标管理责任制。落实“属地管理”、“重心下移”的管理理念,以《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为导向,制定了《广州市2009—2011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规划纲要》和《广州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达标责任分解表》,将创建工作达标责任逐项分解到分管市领导、市直各部门和各区、县级市。
建立“入户调查、文明督导、受理投诉、督促整改”的群众监督反馈机制。组织6万多名机关干部走访160万户居民,宣传“创文”知识、提高知晓率,“变上访为下访”,征求对创建工作的意见建议;成立市民文明督导团,5500多名市民积极参与文明督导服务;公布投诉电话,开通网上投诉热线,加强创建工作巡查,对市民反映强烈和巡查发现的问题加强督办,两年来共办理信访11件、群众投诉838件、整改问题7000多个。
强化“专项测评、奖罚分明、责任追究、问责有力”的奖罚问责机制。颁布实施广州公共文明指数测评办法和奖罚办法,每月开展城区、县级市公共文明指数测评和市属重点职能部门专项测评;建立问责机制,先后对有关区、县级环境面貌脏乱差等问题启动问责程序。自实行问责制以来,市、区两级仅开展城市环境卫生专项执法和交通秩序专项整治行动就分别达800次和383次。
二、牢固树立创建靠民理念,以市民素质提升为核心,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近年来,广州牢固树立创建靠民、全民参与的理念,重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紧紧围绕市民素质提升这一核心内容组织开展创建活动。
广泛深入开展创建文明城市主题实践活动。精心组织“全民习礼仪”、“全民学英语”、“全民勤健身”、“全民守秩序”、“全民齐清洁”、“全民传爱心”六大主题行动,每月组织开展创建文明城市主题月、主题日活动。自2009年各类创建主题实践活动启动以来,参与市民已达1200多万人次,形成了“天天有行动、周周见声势、月月掀高潮、处处见参与”的工作态势。
广泛深入开展市民文明素质提升教育活动。精心组织“争做好市民,当好东道主”市民素质提升行动,全面启动“做文明有礼的广州人”教育活动,开展“文明出行、文明观赛”等市民文明礼仪知识普及和公共文明示范区(点)创建活动,积极引导市民参与“公共文明大家谈”社区论坛、“万人同唱文明歌”、“书香羊城”等活动,组织“广州城市形象”大讨论和城市形象设计,努力使创建活动成为培育城市新人的过程。
广泛深入开展公民道德教育实践活动。为此,开展了“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讲文明、树新风”道德教育实践活动,发动16万市民参与网络投票,评选出新一届道德模范50名。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全市有65人荣登“中国好人榜”。大力宣传道德模范先进事迹,开展道德模范网上系列访谈,组织道德模范与网友互动交流,举办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和20场道德模范情景互动式巡讲报告会,使市民受到精神洗礼。
广泛深入开展社会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城市文明志愿服务全民行动,建立城市志愿服务站点,成立各类志愿服务队,开展“大拇指行动”、“碧水行动”、“关爱空巢老人”、“长者心声热线”等社会志愿服务活动,仅亚运会、亚残运会期间,就发动全市2036支志愿服务队123.1万名志愿者,累计志愿服务1.28亿小时,社会志愿服务成为创建工作中一面鲜艳的旗帜。
三、牢固树立创建惠民理念,以人民群众满意为标准,把创建活动打造成“幸福工程”
广州坚持牢固树立创建惠民理念,从满足市民需求入手,把解决群众切身利益问题作为工作重点,把人民满意作为评判标准,把创建活动变成顺民意、得民心、惠民生的“幸福工程”。
实施“政务惠民工程”。精简政府工作部门和办事机构,加强党政机关行政效能建设。出台“惠民66条”和17条补充意见,每年推出改善民生的10件实事。开展基层社会管理服务改革创新,探索建立街道政务服务中心、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和综合执法队,积极推进社区“五个一”(一个服务中心、一个小公园、一个群众文化娱乐场所、一个卫生服务机构和一个治安视频监控中心),努力把社区打造成解决群众困难的民生“第一线”、市民享受高品质生活的“幸福港湾”。
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投入100多亿元建设一批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全市实现图书馆、文化馆、文化站等城乡基层文化设施全覆盖,城市“10分钟文化圈”、农村“10里文化圈”基本建成。高度重视文化民生,在全市建成1975个新报刊亭,投入1700多万元建设覆盖北部山区的无线广播电视信号差转站,投入1200多万元向农村1.2万户无电视贫困家庭免费赠送电视机,投入1396万元购置放映设备和放映车,实现全市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全覆盖。
实施“宜居惠民工程”。开展“碧水蓝天”、“青山绿地”、“穿衣戴帽”等工程建设,加快空港、海港、铁路新客站、高速路网、轨道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空气环境、水环境、人居环境、交通环境综合整治。今年上半年全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8.34%,成功摘掉了“重酸雨区”的帽子。城市污水处理率达93.73%,建成区绿地率达35.5%,建成绿道网1060公里,169个市政公园向市民免费开放,城市环境面貌一新,宜居水平整体提升。
实施“平安惠民工程”。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完善食品药品安全体系。加强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推进主要公共场所和重点要害部位治安视频系统建设,加大重点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专项整治力度,依法严厉打击刑事犯罪和多发性犯罪。2009年、2010年全市刑事案件发案率分别下降12.8%和10.3%,市民安全感大为提升。
(作者:中共广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