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 china 小木虫:别让孩子“输不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2:07:38

幼儿园开家长会时,老师提到了一个小细节。在户外活动他们去公园玩时,常玩一个抢凳子的游戏。公园里有一圈石凳,孩子们随着老师的歌声围着石凳转圈,当老师歌声一停时,去抢一个凳子坐下。为了把竞争感和失落感降低,老师设计的环节是没抢的小朋友将得到每一个人的拥抱。

据老师说,CCXX抗拒这个游戏。尤其是CC,会反复和老师确认,我能不能不玩这个游戏?除了抢椅子,像老鹰抓小鸡、老狼几点了之类的户外玩的带有竞争色彩的游戏他都拒绝玩。但猫抓老鼠可以,前提是他要当猫。经过老师多次和他的沟通,发现他不玩的原因很简单,就是怕输。XX也差不多,开始也许可以玩一两次,赢了还罢,一但输了就会拒绝再玩此类游戏。

家长会上,CC妈也说了,在家里,CC一向也是比较争强好胜,喜欢当第一。开始老师说到CC不玩老鹰抓小鸡时,C妈还奇怪的说,不会吧,他在家里挺喜欢这个游戏呀,他当老鹰,别人当小鸡。同样,他会玩猫抓老鼠的前提就是他要当猫。CC妈妈是个对孩子上心和认真的妈妈,当老师提到这些时,她说其实之前她也有发现过CC的这个情况,据她的观察,主要是CC小时候爷爷奶奶带时,玩一些游戏时会故意输CC,并一直在夸奖CC厉害,能干,第一名之类的,久而久之,CC就产生了抵触心理,如果可能会输,那他宁可放弃游戏。同样的,XX也有类似的经历,在大院里聪明漂亮可爱的她一向是众人夸赞的对象,无论语言表达还是行动能力,她向来也是比同龄孩子发展的快和好,被夸赞的很多。大家在一起讨论时,觉得过度的赞赏是有可能导致孩子再大一些对竞争类游戏产生抵触心理的原因之一。 

CC妈妈说在家里她已经开始一直有意识的在向CC强调,不一定非要争第一,第二名也很好呀,无所谓一类的话,相信妈妈坚持去做,总会对孩子产生影响的。

我在会上也分享了一个我和小麦子之间在这个问题上的互动心得。麦麦和所有的孩子一样,都是喜欢赢不喜欢输。3岁半以后,她喜欢和我玩石头剪刀布的游戏,当她真正理解了几样东西的关系后,她开始要求我按她规定的出手。比如她会说,妈妈,你出布。然后她会做出一付剪刀的样式来,一心想赢。甚至有时她都来不及看我出什么,就脱口而出:我赢了!我赢了。但往往我不会随了她的心愿,她让我出布我偏偏出石头,然后砸在她的剪刀上说:我是石头砸了你的剪刀,是我赢了。每当这时她就会懊恼到不行,会很耍赖的开始嚷嚷,或是强行把我的手掰成她要的手势。然后嘴里就什么都往外蹦,什么就是我赢了!什么你这个臭妈妈一类的,再后来会威胁、耍赖到大哭的路数就上来了。

好在,我不怕。

我会告诉她:游戏有规则,每个人都可以按自己的想法来玩。我不愿意按她的要求来玩游戏,如果是那样,我会觉得没意思,不想再继续这个游戏了。如果还想要继续玩的话,就不可以强迫我。

当然,一开始她完全不能接受。大哭大闹+诅咒威胁是难免的,到后来也会哀求。有时也会想心软,觉得不要把孩子搞成这样。但转念想想,如果此时动摇,反而功亏一匮。那句经典的词就又出来了温柔而坚定态度,我接纳你的哭闹,可不会答应你的要求。

   一次、二次,三次,随着时间的推移,她闹的情绪和程度都小了许多,慢慢的,也就能接受了这个现实。那就是,她也是要输的。哭闹改变不了结果。

说到这儿,想起自己小时候,都已经是小学高年级的学生了,在家里和爸妈玩军棋,每当我快输的时候就面红耳赤,常常会悔棋。一旦输了,99%的情况就是眼泪过河,伤心不已。一直以来我就是个输不起的小孩,长大成年了,做事情也是非要撞到南墙头破血流才罢。所以对待麦子的这个问题,我想还是要从根上来解决掉,能让她坦然面对失败和输赢,对未来的成长,应该是有很大益处的。

   
也许会有妈妈担心说,这样会不会给孩子的心理带来创伤。对此我的看法是,孩子其实心里非常明白,有明确的是非观,她知道她这样做是无理的。如果态度温和但意志坚定的拒绝不但不会伤害孩子,对她树立正确的疆界还是很有好处的。

   
听老师说,抢凳子的游戏麦麦抢不到的次数是最多的,但她非常享受朋友拥抱她的感觉,以至于老师都会笑问她是不是故意抢不到的。

   
抢不到还能微笑的小麦子,享受着拥抱和友谊,这一刻,她是快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