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实现java虚拟机:吴思田:“创造力让生活变得更有意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7:48:49

吴思田:“创造力让生活变得更有意义”

 

    吴思田:大家下午好!我先说抱歉,我决定今天下午用英文讲,有两个主要的原因。第一个原因是大家都告诉我中文的口音是不错的,我也知道我的中文口音是不错的,但是讲比较复杂的问题,有的时候我讲的太慢了,而我们的时间是有限的。第二个原因是你们都是学外语的,所以我觉得如果我用英文讲,那么对你们来讲是比较有用的。

    我叹了一口气,然后就开始说英文了。我要感谢杨教授以及各位北外的学生欢迎我来参加这样的一个活动,我也感谢大家抽出自己宝贵的学习时间,今天下午来参加这样一个讲座,我非常高兴来到北外。

    我们知道今年对于北外来说是非常特殊的,是北外70周年的校庆,所以我向各位表示祝贺,也祝北外70周年生日快乐。

    今天我讲文化和创意,我希望大家都理解一点,就是我今天说的并不是一个代表政府的讲座,或者是说一个官僚的讲座,这是我个人的、个人有关文化和创造力在英国的一种见解。

    我自己的家庭背景本身是与创造力有关的,我父亲是一个演员,我母亲是一个音乐家,我个人的一些兴趣爱好也都与创造力有关,我喜欢弹钢琴,虽然弹的不怎么样,我也爱弹吉他,比弹钢琴还糟,但是我很喜欢弹吉他。对我来说,创造力是让生活变得有意思的东西,也是让生活变得有意义的东西。所以今天的讲座,我想谈一谈英国的创造力。

    我觉得英国是一个非常有创造力的国家,我也问自己为什么英国非常有创造力,我想试着解释一下这样的一个现象背后的原因。我也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启发。

    这一张图,大家知道这些人物是谁吗?大家认识吗?认识的话举手?很好,有一些同学认识。这是一个非常有创意的卡通片的例子,英国非常有创意的一个制片人,用的是陶土模型做的一个动画,他有几千张的照片,做一些造型,最后就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个动画片出来了。如果大家没有看过,我推荐大家去看一看这个系列,是非常有意思的。

    这个建筑大家认得吗?这是我自己拍的一张照片,我感到非常自豪,我必须找准时间,就是日落的时候,当时天空的颜色正合适的时候拍下这张照片,这是上海世博会的英国馆,这是我们一个非常有创意的建筑师的作品。

    这是时装设计师亚历山大麦昆的作品,非常不幸的,他不久前自杀了,但是他的时尚作品在全球是非常有影响力的。他是在伦敦工作。

    这是另外一位非常知名的时尚设计师,Paul Smith.如果去T3航站楼,大家能看到这家服装店,他们的意思我很喜欢,很漂亮。

    大家知道不知道这是哪儿?大家可以猜一下,这是在广州,广州歌剧院,这是由一位英国的建筑师设计的。从外面来看,这是非常令人震惊的,从外面看像一个巨石,就在珠江边上。那么它的内部设计也是非常得漂亮。我想会有更多学生认得这个建筑。这就是北京首都机场的T3航站楼,也是由英国设计师设计的,这是一个非常漂亮的建筑物。我自己在北京进港出港的时候,每次到T3航站楼,我都觉得非常有意思。

    底下这位大家都认得,是莎士比亚,那么顶上这位大家知道是谁吗?他是我父亲,我为他感到非常自豪。他并不是一个大明星,所以大家可能没有听说过他,但他是一个英国非常知名的舞台演员,最近去世了。有一些非常有意思的文章,还有讣告是关于他的。他在舞台表演上很知名,对伦敦来说,戏曲是一个非常悠久的传统,全球的游客来到伦敦的时候,都要去看一看那里的歌舞剧和舞台剧。

    底下这位是一位英国的指挥家Simon Rattle,他现在是柏林爱乐乐团的指挥,是全球最知名的乐团之一。之前也在英国做指挥,他可以说是英国向全球文化输出的代表。上面这张图是伦敦一家非常知名的芭蕾舞公司的表演。

    这是哈利波特,我们文学作品有悠久的历史,而哈利波特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看,当然了,我们的文学传统可以追溯到更久的时代。而我们的出版业也是非常繁荣和重要的行业,这些书在全球都是非常热销的,包括在中国。

    而电视的制作也是英国的一项重要的出口行业,英国的电视节目在全球非常受欢迎,包括全球有一些电视节目的灵感是来自于英国的一些节目。这个漂亮的建筑物是大英博物馆的一个主通道,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建筑物,当然,博物馆也是英国的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位有人认识吗?大家是否能认出这张脸来?他也是英国人,他是蒂姆.贝纳斯-李(Tim Berners-Lee)他发明了WWW,被称为万维网之父。这是一个很了不起的发明,他非常了不起,他自己是一个物理试验室的研究员,当时他希望能够找到一种和其他研究人员更容易去分享研究的方式,哪些在不同城市的人去协作的方式。

    经过他的发明,他就找到了一种所谓超文本的连接的方式——HTML,他的发明成为国际互联网的始祖。现在每个人都离不开互联网,另外我想跟大家说的是,我们俩是校友,当然这个学校不是特别有名,但是也不赖,但还是一个好学校,他比我大两三岁,是在伦敦南部的一个学校。

    大家看看这些图片,你知道是谁设计的Ipod吗?不是乔布斯。乔布斯是苹果公司的总裁,但是他并不是发明Ipod的人,发明Ipod的人是一个英国人。而且他也发明了苹果的一些其他的产品,比如说笔记本电脑之类的产品。

这些就是我举的一些例子,由英国人设计的一些例子。最后一个例子,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吗?这是飞机的发动机,这是一个剖面图,你可以看到飞机引擎的内部,我们知道全世界一半以上的民用航空器都是用罗斯罗伊斯的引擎。这个引擎就是由英国公司设计的。这种引擎肯定也是非常复杂的,在世界上都可以排得上名,结构非常复杂,也很难制作。我曾经就在罗斯罗伊斯公司工作过,我曾经当大使之前,做那儿工作了九个月的时间。

 

 

吴思田:“擅于质疑、开放、自由是英国创意之源”

 

    下面我讲讲理论的部分,英国的创意的根源是什么?我认为有三个主要的原因,当然肯定有很多其他的原因了,这三个原因是我想到的三个主要的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什么呢?在英国,我们是喜欢质疑的,我们经常喜欢提问。第二,我们是一个非常开放的社会。第三,英国政府基本上是不管民间的创意活动的。下面,我想对这三个问题一点一点的来进行分析。

    我们先看第一个原因,我们总是提出质疑。

    我们先从教育说起。英国的教育传统特别鼓励学生向老师提问,我们的传统是特别鼓励独立思维的,如果你们看一看英国的中学,你们就会发现,我们的中学生在世界排名,成绩不是很高。最近我看到了一个研究报告,是去年发表的,在科学和数学的考试成绩上,上海的中学生全世界第一,英国学生取得的成绩就差多了。但是与此同时,在英国的大学层次就发生了很奇妙的事情了,大家看到这张幻灯片,展示的是全世界获得诺贝尔奖的得主,他们的来源国家,美国有270名诺贝尔奖获得者,英国有100名,德国77名,法国49名。我的结论是,英国的中学和英国的大学中间发生了一些事情,我们英国的科学家就在他们自己的领域取得了很高的成绩。

    我再给大家分享一些数据。在英国的科学家占了全世界科学家人数的1%,英国科学家发表的科学论文占到全球总论文数量的8%,其中12%的全世界的论文引用都是引用了英国科学家的文献。有62个英国人获得了诺贝尔医学、物理学或者是化学奖,法国只有28人,德国有52人获得了这些奖项。跟其他国家相比,英国对创意产业或者是文化的重视程度是最高的。

    这是一个拉丁文的箴言,这是英国皇家学会的箴言,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如果没有亲自实践,就不要轻信任何事物。你不要轻信别人的话。在英国的大学,学生是很自然的会挑战老师的权威,在我们的教育体制里面,向权威的挑战已经是一个内制化的过程了。向权威挑战并不仅限于在大学里面才会发生,我们全社会都是这样子的。

    比如说我们的媒体,对政府就会提出很多的质疑和挑战,大家可以看到我们很多的记者和政治家在采访的时候,问的问题是咄咄逼人的。而且对政府是持批判态度。右边是一个英国小报的封面文章,这也是对英国的政府提出了批评。

    这是我们英国媒体的一个传统,除此以外,英国的民众也经常走向街头,进行抗议。大家可能已经听说了在美国会进行战略华尔街的行动,在世界其他地区也会有类似的活动,在英国也有。在英国,我们的媒体、议会和民众,经常会挑战政府的权威,他们特别喜欢互相对骂。我是这么看的,这种激烈的争辩就是英国创意的一个重要的源泉,只有你不断的提问题,不断的对已经学到的知识产生质疑,你才能够发现新的知识。也只有对现有的一些东西进行挑战和怀疑,才能创造新的东西。

    用另外一句话来说,创意是一团乱麻的,很多英国人也觉得社会是比较混乱的,我作为一个政府官员,有的时候也感到很沮丧。因为英国的政府,英国的议会和英国的人民经常要骂我们,我们也不得不回应这些批评。所以这就让我们感到很乱,不过我认为这就是我们必须要付出的一个代价,只有让这种批评自由的进行,我们才能够取得更加开放的心态,取得更好的创意。

    我们是一个开放的国家,大家看到这张地图,是16世纪英国的地图,这是在英国建立大英帝国之前的一个时代,其实是在16世纪英国就已经是一个移民国家了,我们有日耳曼人,我们有南方的凯尔特人,有罗马人,有法兰克人,有北欧的人。因为我们是一个岛国,所以我们的地理位置就决定了我们是贸易者的天堂,英国是被海洋包围的,海洋能够连接世界的其他国家,相反如果你这个国家是被群山包围,就会被孤立起来。我们是被海洋包围的国家,所以一开始就特别重视海航的技术。

    我们与其他国家相比,愿意去探索世界的其他地方。这张照片是在20世纪20年代,大英帝国的领域,我们的确是建立了一个帝国,我们是通过贸易建立了一个帝国。我们组建了一个全球的网络,是一个全球的闻名网络。我们的移民源不仅是以前的欧洲国家,相反我们是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来到英国。当然,殖民时代已经过去了,但是我们英国的社会却深深的留下了跨文化的或者是多元文化的烙印。

    这是印度的咖喱饭,这是英国人最喜欢吃的菜,我说这句话是很严肃的,因为英国人传统上认为我们英国人最喜欢吃的是煎鱼、薯条,其实不是,我们做了一个全国的调查,调查的结果却说明印度咖喱饭是英国人最喜欢吃的一种饭。

我放这张照片的目的也就是想要告诉大家,英国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正是因为英国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我们才能够鼓励更多的文化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