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p 跨域:当前基层党建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07:20:17

当前基层党建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为了全面贯彻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乐山市委组织8个课题组对全市基层党建工作进行了深入调查,全面了解了基层党建工作现状。从调查了解的情况看,各级党委重视,责任明确,措施得力,效果较好。但还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亟待研究解决。

     一、部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政治核心作用发挥不好,凝聚力和战斗力不强,在人们群众中的威信有所下降

(一)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基层党组织无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调查情况表明:扣除乡统筹村提留和公积金、公益金,全市村级年可支配收入人均不足30元的占91.3%.达到或超过人均30元的村仅占8.7%。有的村一年收入仅几十元钱,党支部开会、党员集体活动所必需的水电费都付不起。对党员中发生的天灾人祸,村民中的军烈属、贫困户,党组织虽有意关心,但无力扶持。对此,有的群众说“宁找有钱的万元户,不找无钱的党支部”。  

    (二)部分地方基层民主流于形式,村民自治工作没有得到很好落实。有的基层干部习惯于一手遮天,怕群众知道的事情太多,无论政务、村务,总是遮遮掩掩。有的不能按规定每季度公开一次,有的为了应付上级检查,把无足轻重的帐务公布几项,将无关痛痒的“内情”透露两句,老百姓真正关心的反而不公开或很少公开。有的不注意公开后的意见反馈,不注意整改存在的问题,公开工作单向运作,与民主管理脱节,公开的动机往往追求还干部一个“清白”,而真正给老百姓一个“清白”做得不够。

    (三)部分企业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不够,在企业中的政治核心地位有待于进一步强化。有的企业领导认为党组织没有必要参与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工作,有的形式上参与实质上不参与,有的党组织负责人参与决策只是个人参与,企业党组织的作用发挥不明显。据调查,在全市22户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中,党组织作用发挥一般的占63.64%,在351个基层党支部中,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一般和较差的占62.12%。在全市2304户非公有制企业中,只有173户建立了基层党组织,组建率仅为7.5%。

(四)有的基层党组织软弱无力,对影响当地稳定的一些社会问题束手无策。调查反映一些地方社会治安恶化,有的逐渐形成一股带黑社会性质的凶恶势力,群众敢怒不敢畜。“土霸经济”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一大隐患。有“猪霸”“菜霸”、“生姜霸”,他们强买强卖,既严重损害农民利益,又造成国家税收的大量流失。有的地方农民卖猪不能自由定卖价,而是由猪贩定价收购,如自行外实要向猪贩交“管理费”。

二、部分基层干部自身素质不高,带领群众致富能力不强,不适应新形势下开展基层党建工作的需要

(一)精神状态不佳,思想波动较大。部分乡镇工资不能按时发放,要求干部集资的项目却不少,乡镇干部提出“农民要脱贫,乡镇干部也要脱贫;农民要减负,乡镇于部也要减负”。村干部工作量大,事物繁杂,而年收入只有千把元,工作积极性不高,有的干脆当“维持会长”。有的既当老板又当村干部,主要精力放在企业或个人经营的项目上。有的感到村干部能下不能上,再干也只是个“村官”,工作上缺乏进取精神。据统计,近两年来全市共有107名乡镇和村干部提出辞职要求。

  (二)工作方法简单,适应新形势,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差。有的因循守旧,靠以前家长式、行政命令式的工作方法来处理问题,有的感到“老办法不能用,新办法不会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在农村、街道,党组织负责人普遍缺乏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带领广大群众发展致富的难度较大。

    (三)作风不实,没有起好应有的表率作用。有的乡镇干部“走读”问题突出,在乡镇工作对间得不到保证,工作质量受到影响。调查中有的农民群众反映,平时很难见到他们的影子,只有催粮催款、计划生育突击检查时,才看到他们跑得“飞快”。有的热衷于“政绩工程”,集资修路、办公益事业超出群众的经济承受能力,民怨很大,干群关系紧张。有的思想不纯,热衷于做表面文章,搞形式主义。   

    三、党员教育管理面临新的挑战,党员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一)部分党员出现信仰危机。有的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产生动摇,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感到理论“深奥”,无实际意义。有的认为现在搞的一套“与资本主义差不多”,“理想理想,有钱就想;前途前途,有钱就图”。有的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度减弱,看到党内存在的腐败现象和不良风气,对共产党产生怀疑,对共产党的组织和共产党员的认同感有所减弱。

    (二)教育形式单一,内容枯燥,思想政治工作效果不佳。在一些地方,思想理论学习和组织生活就是读文件、念报纸、听领导讲话,基本上是照本宣科,主要采取我教你学、我讲你听、我念你记的灌输式方法,很少考虑党员的年龄、文化和所处的地域环境等不同情况,党员完全处于被动状态。还有的机关、事业单位,组织生活表现出严重的娱乐化倾向。有的利用组织生活时间组织党员打牌消遣,有的把游山玩水也美其名日过“组织生活”。

    (三)下岗党员、农村党员生活困难较多。据对我市22户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调查,目前下岗党员人数1527人,占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党员总数的15%。这部分党员下岗后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经济困难,一些人受生活所迫,有的下岗前是领导干部,甚至是县团级干部,下岗后有的踩三轮车,有的甚至以“算命”、“卜卦”挣钱,自身失落感很强,对党员不党员抱无所谓态度。农村党员中,有相当一部分生活水平低于当地平均生活水平,其中还有不少贫困户和特困户。

    (四)流动党员增多,管理难度大。据调查,在农村、街道社区、非公有有企业、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流动党员,工作不稳定,流动频繁,相当一部分长期游离在党组织的有效管理之外,很少过组织生活,有的根本不过组织生活,不交纳党费。据调查,流动党员中还有约40%的流动党员未纳入党组织的有效管理。即使是登记在册,也由于工作不稳定,流动变化大,在管理方面也存在诸多困难。

(五)党员结构畸型发展。在年龄结构方面,从全市情况看,年龄55岁以上的占44.7%。社团组织中的党员,60岁以上的占29.5%,30岁以下的仅占3.5%。在文化结构方面,相对而言,机关、学校、社团等较为合理,农村、街道情况突出。在全市农民党员中,小学以下文化占62. 9%。在非公有制企业,55000名从业人员中,绝大部分是青壮年,文化程度相对都比较高,但党员仅有2646人,仅占4. 8%,还有1937户企业无党员,党员“空白”率达84%。

    (六)“出口”不畅,影响了党员队伍质量。在处置不合格党问题上,有的怕处置多了影响党组织的形象;有的对那些违反党章规定,长期不过组织生活,不缴纳党费,不做党组织所分配工作的“三不”党员没有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置,影响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有的基层党组织处置不合格党员怕麻烦,怕增加工作负担。   

四、基层党建“硬件”差,基层干部待遇低,不利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一)党务干部力量薄弱。街道社区党组织,普遍存在“年龄偏大、文化偏低、身体偏弱、补贴偏少”的“四偏”现象。街道党支部中党员干部年高体弱,文化程度低,工作经费缺,严重影响了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的发挥。

(二)党务活动经费紧张。在农村、街道社区,公共积累非常有限,党建经费筹集困难,使许多工作无法开展,制约了党组的作用。在学校等事业单位,没有专门的党建经费,都是依托于行政,靠挤占行政经费来开展党建工作。部分县(市、区)  的机关工委,经费也非常紧张,财政拨款最少的只有1600元。央到地方都制定和完善了各类党内法规,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在非公有制企业和社团,多数没有党建经费,有的根本不具备开展党组织活动的条件。

(四)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待遇偏低。在转制企业基层党组织中,党组织负责人在党政领导班子和群众中的地位降低,一些重要决策(特别是经济方面的决策)往往是行政领导说了算,或只是决定后才向党组织通报。党组织负责人经济待遇普遍低于同类行政工作人员。在农村,党支部书记每年误工少100多天,多达300余天,可误工补贴有的仅1000多元。不少村党支部书记家庭收入还达不到当地农村人均水平。街道居委舍党组织负责人每月补贴几十元到一百元。

存在上述问题,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因:

    (一)在处理抓党建和经济建设的关系上,重经济轻党建,对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基层党建工作没有摆到应有的位置。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人们思想认识、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的变化,给新时期党建工作和党员教育管理带来严峻挑战。农村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管理体制,“企业能生能死,干部能上能下,职工能迸能出,工资能高能低”的企业运行体制,机关干部下海经商,技术人员择业跳槽等。在新的形势和任务面前,部分领导对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经济轻党建,明显存在“一手软、一手硬”。

    (二)在贯彻从严治党方针尤其是处置不合格党员的力度上,失之于宽、失之于软,使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没有真正落到实处。根据全市开展的党员“三心一保持”教育试点活动的情况看,农村不合格党员约占4%左右,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约占2%左右。而1999年全市处置不合格党员只有289名,仅占党员总数的0.20%。一些基层党组织对大量不合格党员滞留党内给党的事业带来的危害缺乏清醒的认识。有的怕丢选票,追求平和亲热的人际关系;有的自身不廉洁,怕“拔出萝,带出泥”;有的奉行中庸之道,到处“和稀泥”,为自己留后路;有的受不正之风的干扰,加大了处置难度,使一些不合格党员仍然滞留党内。

    (三)在对基层党建工作的考评中,缺乏一套科学的奖优罚劣激励机制,基层抓党建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还不能充分发挥出来。对班子建设的考核,看年龄结构,看文化程度等有形的情况多,对班子的整体合力、个体能力,以及在领导一方经济建设中发挥的政治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缺乏科学的衡量尺度。有的“一俊遮百丑”,有的却“以偏概全”,人为因素、主观意识影响较多。对组织生活制度的落实看记录、登统计、报表的多,对班子在落实组织生活秘废,特别是民主集中稍的贯彻执行过程了解不够,过多避依赖予听汇报、看现象。对党员干舔的实际考核,有的片面地追求经济指标,以政绩代替党建,对个人在班子中的作用,对自身的先锋模范作用,缺乏科学的界定,不能充分调动广大党员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奖罚问题上表现出奖多罚少,奖起来容易罚起来难。评奖时要么“你有我有大家有”,要么“风水轮流转”。惩罚上要么隔靴搔痒,要么凭感情用事,没有真正起到鼓励先进和鞭策后进的作用。

    (四)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一些党内法规明显滞后,基层党建工作还不适应新的形势和任务的需要。尽管从中央到地方都制定和完善了各类党内法规,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党内法规、制度与基层党建工作中不适应的方面仍然存在。当前,基层反映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法规不完善。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开展活动的内容、程序和方式方法都还不很规范。二是街道社区党建工作法规不完善。原右的街道党建工作法规已不适应形势需要,急需制定新的街道社区党建工作法规。三是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制度不健全。对农村外出务工、企业下岗、因私出国出境等原因而造成流动的党员(统称流动党员)的管理工作,一直是基层党组织颇感头痛的一个难题。

    基层组织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要进一步发扬改革精神,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寻求新突破,才能不断提高基层党建工作的整体水平。一是要进一步强化认识,加大基层党建工作力度。要把基层党建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配齐配强各级党务干部,迸一步营造有利于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浓厚氛围。二是要切实加强基层领导班子建设,积极探索基层党支部书记职业化道路。三是要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加大在非公有制企业发展党员和建立党组织的力度,充分发挥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在职工中的政治核心作用。四是要广泛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加强教育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五是要提高党员的政治待遇,让党员充分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和作为一名党员的自豪,增强广大党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