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尔曼和英格玛:十二五產業規劃出臺步伐將提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0 12:02:14

  機械基礎件、基礎製造工藝和基礎材料產業等規劃已發佈

  今年是“十二五”的開局之年,國家級相關規劃正密集出臺。雖然各個產業規劃略顯繁雜,但有相同的政策傾向性。即,均以“產業結構調整和經濟轉型”為主線,與改善民生、拉動內需、節能環保、低碳綠色、戰略新興為主方向。

  工信部近日發佈機械基礎件、基礎製造工藝和基礎材料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擬用五年時間,形成若干年銷售收入超100億人民幣的具國際競爭力的大型企業集團。

  水泥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已于日前正式發佈,提出大力推進行業兼併重組,力爭到2015年,水泥業前10家企業生產集中度達到35%以上。

  《中國家用電器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的建議》日前由中國家用電器協會正式發佈。規劃建議指出,到“十二五”期末,我國家電工業總產值將達1.5萬億元,年均增長率9.2%,出口額600億美元,在全球出口市場的比重達35%。

  水利部牽頭制定的《全國節水灌溉發展“十二五”規劃》和《全國大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十二五”規劃》,即將發佈。根據規劃,“十二五”期間,全國將新增高效節水灌溉面積力爭達1億畝,涉及投資達千億元。

  有色金屬工業“十二五”規劃近期即將發佈,據悉,鎢、鉬、錫、銻、稀土等小金屬將在有色“十二五”的框架下,單獨規劃成篇。

  紡織工業“十二五”規劃將大力提高紡織工業自主創新能力,尤其是關鍵技術的創新,形成自主創新體系。提高超紡、高紡、功能性、差別化等纖維技術的創新,加強碳纖維等高性能纖維材料的技術研發以及生物質等可再生資源纖維技術的研發。

  由國家發改委牽頭,工信部等部門參與起草制定的《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十二五”規劃》以及新一代資訊技術、生物、新材料等領域的專項發展規劃,已經或者正在上報國務院,將會擇時發佈。根據規劃,在七大戰略新興產業中,新一代資訊技術、生物、節能環保、高端裝備製造產業將成為支柱產業,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產業將成為先導產業。七大產業鏈將推動中國在未來十年進入一個新的產業週期。具體的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規劃由相關部委牽頭,新能源規劃由國家能源局牽頭;節能環保規劃由發改委牽頭;其他多個新興產業規劃由工信部牽頭。

  新材料產業規劃將對特種金屬功能材料、高端金屬結構材料、先進高分子材料、新型無機非金屬材料、高性能複合材料和前沿新材料共六大領域進行重點支援。

  高端裝備規劃主要分為五個部分:航空裝備、衛星製造與應用、軌道交通設備製造、海洋工程裝備製造和智慧製造裝備,其中智慧製造裝備和衛星製造與應用資金已經落實。

  物聯網“十二五”規劃將在年底前公佈。2010年中國物聯網市場規模接近2000億元,其中RFID市場規模超過1100億元,感測器市場規模超過900億元。而市場則普遍預計到2015年物聯網產業將達到7000元規模。

  生物醫藥產業“十二五”將提出在“新藥創制、產業化、國際化發展、產業結構升級”四個方面開展重大行動,其中包括組織實施重大新藥創制,肝炎艾滋病防治等重大傳染病防治科技重大專項,組織實施自主知識產權化學藥、基因工程藥物、單克隆抗體藥物、疫苗、診斷試劑等品種的產業化專項等。

  節能環保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明確提出,到“十二五”末,國內節能環保產業總產值要達到4.5萬億元,增加值佔GDP比重達到2%左右,產值年均增長15%以上。其中,核心領域的環保裝備產業和環境服務業產值分別各達5000億元。同時,國家鼓勵有實力的節能環保類公司做大做強。“十二五”期間,要形成100家左右年產值在10億元以上的環保企業,其中包括50家環境服務型企業。
 編者按:“十二五規劃”概念無疑是今年最熱門的投資主題。10月份文化傳媒產業政策出臺,為“十二五規劃”主題投資再添助力。此後,環保、紡織等“十二五規劃”概念股接連受到資金的追捧,這些主題投資之間的輪動給沉悶的市場帶來了哪些新的生機和亮點?

  配套政策對相關行業發展產生實質性利好,而市場則把利好提前兌現,用股價闡釋前景

  11月份以來,產業規劃又迎來一輪密集發佈期,再次引發投資者對“規劃”概念持續走強個股的關注。例如11月7日《中國氟化工行業“十二五”發展規劃》;11月14日,工信部公佈了《“十二五”產業技術創新規劃》;科技部15日發佈《醫學科技發展“十二五”規劃》等等規劃引發了相關概念股的走強。而上周的紡織化纖板塊的走強,亦因為“紡織業十二五規劃”出臺而逆市走強,成為上周弱市中一道亮麗風景。

  事實上,早在10月份文化傳媒板塊的受到市場資金的大力追捧,涌出了一大批文化板塊的“十二五規劃”概念股,拉開了“規劃熱”主題投資的序曲,例如中視傳媒(600088)10月累計上漲40.58%,從最低價12.36元飆漲到最高價17.98元。

  對此,業內人士指出,受國內外各種因素影響,目前市場整體不具備走強的條件,因而十二五產業規劃的推出就自然而然就成為市場資金關注的重點。市場上的十二五規劃主題投資是指相關的產業規劃的出臺,使得相關產業得到配套政策的支援,對相關行業的發展產生實質性利好,而市場則是把這些利好提前兌現,用股價闡釋前景。

  而興業證券(601377)的一位分析師指出,在當前全球宏觀經濟的景度氣不高的情況下,“十二五產業規劃”的密集出臺無疑是“規劃熱”產生的最有力催化劑。但從11月的盤面看“規劃熱”炒作缺乏持續性,例如《紡織工業“十二五”規劃已獲工信部通過》的消息一齣,化纖板塊就成為上周市場的熱點,但也僅出現吉林化纖(000420)等幾隻龍頭股受市場追捧,已不再是10月初文化傳媒版面全面開花的局面。

  目前市場人士對於近期走強的“規劃”概念普遍持謹慎態度。

  中信建投證券的一位分析師告訴記者,“十二五規劃”主題投資在未來一段時間還會是市場的熱點,但炒作“十二五規劃”概唸有一定風險。因為今年底到明年初,還會有相關產業的十二五規劃密集出臺,這個概唸有望再度活躍,不過當前每個“規劃”概念股的炒作持續性不強,概念炒作上顯現輪動的特點,所以要求投資者參與規劃概念炒作一定要踏準節奏。

  值得一提的是,有分析人士認為,“十二五產業規劃”在很多投資者看來是一項重大利好,因而會在規劃發佈後買入產業規劃概念股以求實現短線的價差,獲取一定比例的收益。但是機構投資者與普通股民之間還存在資訊不對稱這一巨大的差異,也正是由於資訊不對稱,機構資金可以提前建倉並拉抬股價,而當政策公佈後普通投資者緩過神來,突然明白某規劃概念股近期為何上漲而大舉買入。然而,此時正是機構資金套現利潤的大好時機,造成不少投資者被套。

  那麼,假如投資者要參與十二五規劃概念投資的話,能預先潛伏哪些規劃概念股?

  華安證券認為,近日,有關部門透露,《有色金屬工業“十二五”規劃》已經基本定稿並提交至工信部,經會簽後將於近期發佈。《規劃》中除了總量控制和結構調整外,還對鎢、鉬、錫、銻、稀土等戰略性小金屬的發展做了專項規劃,並提出要建立完整的國家儲備體系。供給受限的小金屬值得推薦,比如鎢、銻、錫、銦、鍺等優勢品種,屬於我國寶貴的珍惜資源,受到價格聯盟支撐,將會出現一定的上行空間,相關個股如廈門鎢業(600549)錫業股份(000960)辰州礦業(002155)等值得關注。 另外,金屬新材料在十二五期間有望駛入快車道,稀土永磁、超硬材料、高性能硬質合金、輕合金(鋁鎂鈦等)等都是隸屬該範圍,關注週期建議為中長期,相關個股主要包括注廈門鎢業、寶鈦股份(600456)中科三環(000970)寧波韻升(600366)等。

  此外,有市場人士指出,市場上存有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前後有望出臺《資訊產業十二五規劃》和《新能源汽車產業十二五規劃》的預期。四季度銷量增速的下滑已在估值中得到反映,關注汽車板塊跌出來的機會。

  新華08網北京11月24日電 新華社記者劉菊花、孫偉麗

  2011年是“十二五”開局之年,面對國際、國內多重風險和挑戰,政府如何穩步實現經濟結構調整,科學處理“好”與“快”的關係,破解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問題,是做好各項工作的重要前提。

  回首即將過去的一年,我國經濟結構戰略調整成效初顯。展望未來發展趨勢,中國工業正在經歷一場“換血”運動,毫不遲疑地向著內生增長、創新驅動的軌道邁進。

  穩步推進:我國產業結構加快調整轉變

  2011年以來,面對國際經濟環境新變化和國內經濟運行新情況,工業產業結構調整穩步推進。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全國工業投資達9.04萬億元,其中製造業投資7.29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6.5%和31.5%。電解鋁、平板玻璃、煤化工等行業調控力度加大。

  “十二五”第一年,淘汰落後產能任務十分艱巨,對此工信部部長苗圩在年初時還頗感擔憂。但可喜的是,2011年18個工業行業淘汰落後產能的任務都已完成,截止到9月底,2255家企業淘汰落後產能任務已完成90%,70%的落後生產線、落後生產設備已拆除。

  在河南少林汽車的生產車間裏,一輛輛純電動城市客車即將下線。這些新能源汽車不久後將成為城市公交的重要一員,為城市交通增添一抹綠色。“自主品牌汽車不僅要繼續做強做大,還要抄近路在新能源汽車上趕超國外企業。”少林汽車董事長周聚民自信地說。

  作為新興產業的代表,2011年是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年。25個新能源汽車推廣使用示範城市在全國開始試點,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已開始進入市場。

  “‘十二五’時期我國工業發展的著力點不在於追求更高的增速,而在於下更大工夫優化產業結構,著力提高發展的品質和效益,增強可持續發展的能力,加快推動發展模式向內涵集約、品質效益型轉變。”苗圩對新華社記者說。

  三大難題:在圍追堵截中突出重圍

  美國經濟諮詢機構HIS環球透視發佈的一項研究報告顯示,2010年中國製造業產業佔全球的比重達到19.8%,超過美國(19.4%)成為全球最大製造國。

  “與此同時,我們也必須承認,中國還不是工業強國,我們仍處於全球產業鏈中下游。”工信部副部長蘇波說,“2010年全球最有價值的500個品牌中,中國製造業品牌只有17個,且前100名榜上無名。”

  縱觀“十二五”,蘇波認為資源環境約束、要素成本上升和國際競爭加劇是擺在中國工業結構調整面前的三大難題。一個超過13億人口的國家要實現工業化,首先需要考慮的是資源的供應和保障問題。“十二五”規劃綱要明確指出,“十二五”期間我國單位工業增加值用水量要降低30%,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源消耗要降低16%,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要降低17%。如何突破資源環境的制約,任務艱巨而迫切。

  工信部中小企業司司長鄭昕透露,儘管最近國際市場有些原料價格有所回落,但實際上能源和原材料價格仍處於高位。另外,我國工資成本也在上升,今年以來國內多個省份上調了最低工資標準。

  “面對這種情形,我們別無選擇,只有創造出更高的價值來消化要素成本的上升。”蘇波說。

  回顧始於2008年的金融危機,美國、英國、德國、日本等國家在這場危機中紛紛提出“再工業化”“低碳經濟”“智慧地球”等新理念,積極搶佔未來發展的制高點。印度、越南、馬來西亞等發展中國家,則利用比我國更低的資源和勞動力成本吸引資本,搶奪市場。

  “發展和崛起從來就不是一件輕鬆尋常的事。”蘇波認為,今後一個時期各種難以預料的競爭和干擾還會不斷出現,能否在圍追堵截中突出重圍,考量著中國人的勇氣和智慧。

  自主創新:轉型升級邁向價值鏈高端

  如果說我國工業經過新中國成立後頭30年的發展實現了“從無到有”,通過改革開放後30多年的發展實現了“從小到大”,那麼今後一個時期,我國工業發展的使命就是實現“從大到強”的歷史跨越。要實現這一飛躍,自主創新無疑是最重要的引擎。

  “只有擁有自己的技術和設備,才能掌控企業在全球市場中的命運。中國入世10年來,很多民族自主品牌汽車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在老百姓的視野中,但大多都集中在中低端市場,要儘快縮短與世界汽車強國的距離,我們還要在研發和製造水準上多動腦筋,多下功夫。”周聚民的話,道出了很多中國企業的心聲。

  蘇波表示,圍繞結構調整和工業轉型升級的目標,未來5年我國工業轉型升級將著力增強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沒有重大技術改進,很難指望傳統產業發展水準會實現質的提升。同樣,沒有重大技術發明和突破,新興產業也不可能誕生,因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核心就是新技術,它遵循技術發明、成果轉化、產業興起的基本路徑。”

  “十二五”開局之年,中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號角已全面吹響。

  據苗圩透露,整個“十二五”期間我國將引導工業企業加大創新投入,到“十二五”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發經費內部支出佔主營業務收入比重達到1%,重點骨幹企業達到3%以上。同時,技術改造投資佔工業固定資產投資比重、技術裝備投資佔技術改造投資比重和自主知識產權技術裝備投資佔技術裝備投資比重也將顯著提高。(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