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isodes第五季:教学原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2 07:09:12
教学原则
  教学原则是根据教育教学目的、教学过程的客观规律和教学实践经验而制定的教学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
  第一节 教学原则的意义
  一、教学原则
  教学原则:是有效进行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它既指教师的教,也指导学生的学,应贯彻于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和始终。
  教学原则,是反映人们对教学活动本质性特点和内在规律性的认识,是指导教学工作有效进行的指导性原理和行为准则.教学原则贯穿于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对教学中的各项活动起着指导和制约的作用.教学原则在教学活动中的正确和灵活运用,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发挥着一种重要的保障性作用.
  二、教学原则与教学规律,教学原理
  教学规律是贯穿于教学活动中的客观存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是客观存在着的.
  教学原理的本质特点在于它对教学规律的说明或阐述.教学研究工作者通过运用一系列的概念,命题来对教学规律作出表述和反映,
  教学原则对教学规律的反映不同于教学原理.这种反映不是对教学客观规律的直接反映,这种反映取决于人们对教学客观规律主观认识的深刻程度,从而对教学原则的研究表现出了一种"众说纷纭"的现象:
  第一,在同样的教学规律面前,提出了不同的教学原则.
  第二,由于对同一客观的教学规律认识不同,因而提出的教学原则也不相同.
  第三,教学原则与教学规律彼此之间不一定是单义的联系.
  三,教学原则的意义
  教学原则对教学活动的顺利有效进行有着指导性和调节性的意义.
  作为教学活动的准则,它必然能够对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起着指导和调控的作用,能够为教师提供积极有效的开展教学活动的依据.
  2,教学原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
  教学原则确定之后,对教学活动中的内容,方法,手段,形式的选择,都有着积极而重要的作用,巴拉诺夫指出:"教学论原则决定教学方法.选择教学方法和论证其效果有赖于作为这些方法基础的教学论原则.教学论原则体系,就是对学习和掌握教材的基本途径的总的说明."①
  3,科学的教学原则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
  科学的教学原则在人们的教学活动的实践中灵活有效的运用,对教学活动的有效顺利地开展,对提高教学活动的质量和效率都会有着积极的作用.
  第二节 教学原则思想与教学原则体系
  一,中国当代教学论专家提出的教学原则
  (一)李秉德教授提出的教学原则体系
  (1)教学整体性原则.它包含着两重含义:一是教学所承担的任务具有整体性,教学任务的完成应是完整的,全面的,不能有任何方面的偏废;二是指教学活动的本身具有整体性,教学是由一系列教学要素构成的一个完整系统.
  (2)启发创造原则.这一教学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从而使学生在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的同时,充分发展自己的创造性能力与创造性人格.
  (3)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这一教学原则是指教学活动必须坚持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和统一,用理论分析实际,用实际验证理论,使学生从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中理解,掌握知识,并在这个结合的过程中学会运用知识,
  (4)有序性原则.这一教学原则是指教学工作要结合学科的逻辑结构和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有次序,有步骤地开展和进行,以期使学生能够有效地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有效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5)师生协同原则.这一教学原则主要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在充分发挥自身作用的同时,还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教学过程真正处于师生协同活动,相互促进的状态之中.其实质就是要处理好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关系.
  (6)因材施教原则.因材施教原则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不同教学对象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和方法,进行差异性的教育,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自己充分的,最好的发展.
  (7)积累与熟练原则.这一教学原则是指教学活动应该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获得广博,深厚和牢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进而使他们对知识,技能的掌握能够达到熟练和运用自如的程度.
  (8)反馈调节原则.这一教学原则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从教和学的活动中及时获得反馈信息,以便及时了解教与学的情况,并能够及时有效地调节和控制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达到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目的.
  (9)教学最优化原则.这一教学原则是指教学活动中,要对教学效果起制约作用的各种因素,进行综合调控,实施最优的教学,取得最优的教学效果.
  (二)现阶段中小学的教学原则的种类
  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的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直观性原则;
  启发性原则;
  循序渐进性原则;
  巩固性原则;
  可接受性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
  1,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的原则。
  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的原则是指教学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授予学生以科学知识并结合知识教学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品德和正确人生观、科学世界观教育。
  贯彻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的原则的基本要求:保证教学的科学性;发掘教材的思想性,注意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思想修养。
  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指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基本要求: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3,直观性原则。
  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
  贯彻直观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直观要与讲解结合;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4,启发性原则。
  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启发性原则的来源:中国古代文学《学记》中记载,“孔子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扬教学民主。
  5,循序渐进原则。
  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贯彻循序渐进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抓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6,巩固性原则。
  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地再现出来,以利知识技能的运用。
  巩固性原则的来源:温故而知新
  贯彻巩固性原则的基本要求: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重视组织各种复习;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
  7,可接受性原则。
  可接受性原则是指教学的内容、方法、分量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他们能够接受的,但又要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贯彻可接受性原则的基本要求:了解学生的发展水平,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考虑学生认识发展的时代特点。
  8,因材施教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因材施教原则的来源:朱熹所说的:“孔子教学,各因其材。”
  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基本要求: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教学原则要灵活运用,不是在教学中非得把每一个原则都用到,但是要根据每个原则的贯彻要求,灵活去运用它们,其中重点在一四六三个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