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lazy song 网盘:四则小故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5 05:23:13

四则小故事

有一个皇帝想要整修京城里的一座寺庙,他派人去找技艺高超的设计师,希望能够将寺庙整修得美丽而又庄严。后来有两组人员被找来了,其中一组是京城里很有名的工匠与画师,另外一组是几个和尚。

由于皇帝没有办法决定到底哪一组人员的的手艺比较好,于是他就决定要给他们机会作一个比较。皇帝要求这两组人员,各自去整修一个小寺庙,而这两个寺庙互相面对面;三天之后,皇帝要来验收成果。

工匠们要了一百多种颜色的颜料,又要求了很多的工具,而和尚们居然只要了一些抹布与水桶等等简单的清洁用具。

三天之后验收结果的时候到了。

工匠们敲锣打鼓的庆祝着工程的完成,他们用了非常多的颜料,以非常精巧的手艺把寺庙装饰得五颜六色。而和尚们所整修的寺庙,没有涂任何的颜料,只是所有的墙壁、桌椅、窗户等等都被擦拭得非常干净,寺庙中所有的物品都显出了它们原来的颜色,而它们光泽的表面就像镜子一般,无瑕的反射出外面的色彩,天边多变的云彩、随风摇曳的树影,甚至对面五颜六色的寺庙,都变成了这个寺庙美丽色彩的一部分,而这座寺庙只是宁静的接受这一切。皇帝被这庄严的寺庙深深的感动了,胜负也不言而喻。

这个故事的寓意很深,对于一个人来说,我们的心就像是一座寺庙,我们不需要用各种精巧的装饰来美化,需要的只是回归善良的本性,重新显现出原有的内在美。而对于一个民族来说也是如此,最珍贵的财富并不是现代化的科技,而是传统文化与道德,这也是一个民族强大与发展的根基。一个懂得继承与弘扬传统的民族,才能得到世界的重视与尊敬。◇

 

 

 

谦卑

据说19世纪的法国名画家贝罗尼有一次到瑞士去度假。这一天他在日内瓦湖边写生,旁边来了三位英国女游客,对他的画指手画脚地批评起来,这个说色彩不好,那个说构图不佳。贝罗尼听后都一一修改过来,最后还向她们说了声“谢谢!”第二天,那三位英国妇女再次遇到贝罗尼,并问他:“先生,我们是特地来拜访在这里度假的大画家贝罗尼的。请问你知不知道他住在哪里?”贝罗尼朝她们微微弯腰,回答说:“不敢当,我就是贝罗尼。”那三位妇女听后大吃一惊,一个个红着脸跑掉了。

其实人世间真正博学的人,都深知谦卑是最珍贵的美德。科学大师爱因斯坦在登上了科学的巅峰之后,仍然对神佛和大自然充满了敬畏。而牛顿更是把自己比喻成在海边拾贝壳的孩子,认为自己的科学发现只是领悟到了一点点上帝的智慧而以。

因为懂得了“三人行必有我师”,才能心怀谦卑,待人恭敬,从而得到他人的尊重;因为懂得了“浩瀚的宇宙造就了渺小的人类”,才能心怀谦卑,敬畏天地,从而达到与自然的和谐。如此这般,才能获得宁静的心灵与广阔的智慧。◇

 

从前,有一老一小两个相依为命的瞎子,每日里靠弹琴卖艺维持生活。一天老瞎子终于支撑不住,病倒了,他自知不久将离开人世,便把小瞎子叫到床头,紧紧拉着小瞎子的手,吃力地说:“孩子,我这里有个秘方,这个秘方可以使你重见光明。我把它藏在琴里面了,但你千万记住,你必须在弹断第一千根琴弦的时候才能把它取出来,否则,你是不会看见光明的。”小瞎子流着眼泪答应了师父。老瞎子含笑离去。

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小瞎子将师父的遗嘱铭记在心,不停的弹啊弹,将一根根弹断的琴弦收藏着。当他弹断第一千根琴弦的时候,当年那个弱不禁风的少年小瞎子已到垂暮之年,变成一位被人尊重、琴技高超的老者。他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双手颤抖着,慢慢的打开琴盒,取出秘方。

然而,别人告诉他,那是一张白纸,上面什么都没有。泪水滴落在纸上,他笑了。

老瞎子骗了小瞎子?这位过去的小瞎子如今的老瞎子,拿着一张什么都没有的白纸,为什么反倒笑了?就在拿出“秘方”的那一瞬间,他突然明白了师父的用心,虽然是一张白纸,但是他从小到老弹断一千根琴弦后,已能了悟这无字秘方的真谛。

故事寓意:那张无字的秘方是师父为他点燃的一盏希望的灯,倘若没有它,小瞎子或许早就丧失了意志,在黑暗和苦难中倒下了。正因为他心中有一个不灭的希望,才有了他艺术生涯的成就。在经历了无数磨难后,其实他的心里早已经是光芒万丈了。

其实,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充满了对光明与美好的向往,因此人们才会去探求人生的真谛,树立起崇高而坚定的信仰。而走在追寻光明与真理路上的人们,内心时刻充满着勇气和力量,定能驱散黑暗、战胜磨难,成就最辉煌的人生价值。◇

 

不久前,一位法国教育心理学专家,给法国的小学生和上海的小学生出了这道完全一样的测试题:一艘船上有86头牛,34只羊,问:这艘船的船长年纪有多大?

法国小学生的回答情况是,超过90%的同学提出了异议,认为这道测试题根本没办法回答,甚至嘲笑老师的“糊涂”。显而易见,这些孩子是对的。

上海小学生的回答情况恰恰相反:有90%的同学认真做出了答案,86-34=52岁。只有10%的同学认为此题非常荒谬,无法解答。做出正确回答的竟然只有10%!

这位法国教育心理学专家很惊讶,两国的小学生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大的差别呢?他通过对上海这90%小学生的调查后发现,他们之所以做出错误的答案,是因为孩子们毫不怀疑地认为:“老师平时教导我们,只有对问题做出回答,才可能得分;老师出的题总是对的,总是有标准答案的。不可能没办法做,也不可能没有答案。”

其实国外的教育完全是启发思考式的教育。很多国家老师在社会课上只给学生讲各种哲学体系。他让你自己去判断真伪,自己去思考人生的真谛;而决不会要求你必须用什么观点来回答问题才能得分。

而大陆现行的教育完全是“标准答案”式的教育,而这种绝对化的方法潜移默化中强行给孩子们灌输了统一的“世界观”,并让我们相信这才是“最科学”的。这样无形中就扼杀了孩子的思考能力及对事实、真理的追求。

怪不得法国教育心理学专家在总结了这两次实验后颇有感触地讲道:“应该教育孩子敬重老师,但更要教育孩子敬重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