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魔电影大全:300年老宅蒙尘 姑苏第一状元府盼新生[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14:59:19

  

  潘世恩宅。 □记者 姚永强 实习生 朱星源 摄

  □本报记者 吕继东

  苏州盛产状元,而有“贵潘”之称的潘氏一门,更以一状元、八进士、十六举人,成为清代姑苏官绅的典型代表。位于钮家巷的“留余堂”潘宅也因此备受瞩目。

  老宅档案

  留余堂 即位于平江区钮家巷3号的“潘世恩故居”。老宅建于清康熙年间,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嘉庆十四年(1809年),这座宅子被乾隆年间状元、后任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并位列三公的“贵潘”宰相潘世恩购得。

  潘宅现占地面积2135平方米,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原为三落六进,现存三落四进。主落居中,轴线分明,依次为门厅、轿厅、大厅、内厅。今门厅、轿厅及东落房屋已不见昔日风采,大厅保存尚好,厅前仍有砖雕门楼,但已非原物。西落第三进是全宅最精美的建筑纱帽厅,平面形状尤为特别,在横长方形平面上前凸抱厦一间,其后左右配两厢,构成前凸后凹平面,状似纱帽,故名“纱帽厅”。纱帽厅前后窗棂全部雕饰,其飞罩上留有“御制九来会诗并序”匾额。

  1963年定为市文物保护单位;纱帽厅于1982年重修,并移建了花篮厅、砖雕门楼等。2006年6月升级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姑苏第一状元府“贵潘”一门一状元八进士

  自隋代开始科举考试以来,至清光绪三十一年废除科举制,苏州地区(包括隋代以来至今的苏州城区和下属的县级行政区)有记载的获得文、武进士科第一名(俗称“状元”)的共计60位,其中文状元55位、武状元5位,数量之多遥居全国城市首位,苏州也因此被称为“状元之乡”。仅清一代,苏州便有状元20名,而在苏州众状元中,数“贵潘”状元宰相潘世恩最得荣宠。

  潘世恩,字槐堂,号芝轩,吴县(今苏州)人,生于乾隆三十四年十二月(1770),卒于咸丰四年(1854)。自幼聪颖好学,十六岁应“童子试”,弱冠之年中举,乾隆五十八年(1793)殿试夺魁考中状元,从此官运亨通。历任礼部、兵部、户部、吏部侍郎,又曾赴顺天、浙江、江西等省学政。嘉庆十七年(1812)起晋升工部、吏部尚书。道光十三年(1833)后平步青云,官至军机大臣、武英殿大学士加太傅衔,为乾、嘉、道、咸四朝元老。

  咸丰四年(1854),潘世恩在京逝世,享年八十六岁,以谥号“文恭”入祀贤良祠。同时,对他的三个孙子祖同、祖荫、祖保分别赏给进士、翰林院侍读、举人,并恩准祖同、祖保同年分别参加殿试、会试,潘氏一门便以一状元、八进士、十六举人,成为清代姑苏官绅典型代表。 据介绍,旧时潘氏故宅曾有木制朱漆“行牌”,上书“祖孙父子叔侄兄弟进士”和“南书房行走,紫禁城骑马”。如此荣耀,故而当时有“天下无第二家”之誉了。而位于钮家巷的留余堂潘宅,便有了姑苏第一状元府的美誉。
300年老宅蒙尘 相府被30户居民分割入住

  潘世恩“状元府”旧称“太傅第”,位于临顿路东钮家巷3号。原临水而筑,河巷并行,是一处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

  “潘世恩的故居其实并不在钮家巷,”一位文史专家介绍说,潘世恩原居苏州玄妙观西之海红坊,相传他在高中状元后,有一次皇帝召见,问及家居何处,他一时惶恐误说成了“苏州玄妙观东”。一言既出,为避“欺君之嫌”,急命家人速购观东宅第,于是买下钮家巷凤池园西部作“状元府第”。

  潘宅原三落六进,现存三落四进。据同济大学1950年代的测绘资料,潘宅当时占地6000余平方米,1960年代,潘宅花园被工厂占用,填池毁绿建造楼房。1958年潘宅归公,30多户居民分割入住,时隔半个世纪,一代状元宰相府变成居民大杂院,房屋建筑破败不堪。

  踩着沿街店铺洒泼的泔脚水,一条深黑的备弄把记者引进潘宅。眼前的这座占地2135平方米的潘世恩故居早已失去了原来的风采。主落原有三座康熙年款的雕饰甚精的砖雕门楼,已毁于“文革”时期。门厅、轿厅及东落房屋均已变成了居民楼,仅大厅保留较为完善,厅前仍有砖雕门楼。这也是潘世恩当年接待贵宾的“留余堂”,但却早已辉煌不再。

  文化标志迎重生 专家建议开设状元展示馆

  西落第二进为鸳鸯厅,居住着一位年过古稀的周姓阿婆,第三进便是著名的纱帽厅。该厅面阔三间,平面宛如一顶“乌纱帽”,“纱帽厅”由此得名。厅前有小庭院,仍保留部分黄石假山。厅内飞罩雕刻极其精细,保存完好,具有较高艺术价值。

  “潘宅也叫纱帽厅,附近的居民都这么叫,有名呗。”一位居民对记者说,纱帽厅一直空关着,曾经做过书场,还小有名气呢。眼见着一座老宅日渐破败,居民们都盼望着潘宅能早些恢复往日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