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活动总结:黄念祖 净土资粮55(附:谷响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23:23:02

一、答悟、修、事、理、愿、行诸问题


来信及照片均收到,甚慰。从照片可见,顶开得很好。所提问题,依次解答:

(一)问:“悟不由参、不由修”是否等于与参修无关?

悟不由修,但亦不离修。至于“悟不由修”,更不能笼统。常云,参须真参,悟须实悟。且禅门自宋大慧禅师倡导,乃以参话头为法门。又佛徒常行之修持方法有“学教”、“作观”、“念佛”、“修密”与“参禅”,可见参与禅实有密切关系。但进而言之,古德有云:“诸方的禅是参得的,老僧的禅是会得的。”从后半句看,则参与禅又无关矣。总之“悟”是“行不到处”,非一切修行之法所能及,故云“一法不立”。但此决不可误解为离一切修行才是,应知舍离修行更不能及。

(二)问:有人认为理无碍则事必无碍。

未必,未必!《首楞严经》云:“理须顿悟,乘悟并消。事须渐除,因次第尽。”又宗下常云:“顿悟虽同佛,多生习气深,风停波尚涌,理契念犹侵。”其它同类语句甚多,难于俱引。

(三)问:“八风是动还是不动?”

此问实质是当人应否不随八风而动之问题。此回答是决定而简单的枣当然是不随。教下之忍辱戒定,都是不随之意也。至于宗下,一风也无,何有八风?更谈什么随动不随动?从风源起处,一眼照破。不于心外求法,还有什么叫称讥苦乐等。你于此处误解颇深,所以再次提出。千万不要以为自己懂得了许多!应知苦乐等境皆是自心,何必以自心分别自心,更何况从自心生起一心去随自心,或不随自心,岂非庸人自扰,头上安头?当前下手处一般以教下之忍辱戒定为宜。例如孔门教人“非礼勿视”等等是下手处。等到孔子晚年则是“从心所欲不逾矩”,但这决不是普通人的境界,实无法下手也。另外也决不可误认为悟心之人如一滩死水,这又误入歧途。昔白云端祖师因弟子五祖演的开悟,而乐得手舞足蹈,可五祖演自若也。等到五祖演的侍者佛果开悟时,五祖演兴奋到处告诉人“我侍者参得禅也。” (从五祖所说,可见你提的“悟不由参”也是片面的)这以上不都是欢喜吗?祖师痛哭流涕者比比也,这岂不是悲吗?打人骂人者更多,这岂不是发怒吗?但其悲喜愤怒之境与常人无共同之处。祖师之骂人,正是极度的慈悲,正是演说妙法。

(四)问:世法中认为,变化和运动是“绝对”的,出世法认为不动是“绝对的”。

这后半句话是完全错误的,佛法中没有什么“绝对”。佛教不说一,“一”就是绝对;佛教只说不二。不动更不是绝对的。宗门说“死水不藏龙”,又说“澄潭不许苍龙蟠”,焉能是死硬的不动,那岂不是僵化?《金刚经》所说“如如不动”,多少人错会!经中之意是指说法之人应如如而说(第一个如字是动词,第二个如字是名词),无有变动,也即是说不可背离“如如”而说也。《楞严》观音耳根法门,初是“所入既寂”,这是不动,也即是静也。紧接着便说“动静二相,了然不生”,这便“不动”也无了。这还只是观音大士初下手工夫。下面还有几重“能所”须超脱,也即是说还有几层笋皮须剥脱才是笋心。

(五)问:以宗言事,以教言性,如何避免逻辑上的冲突?

此问文义不显,似为:教下讲性,但性离言说故矛盾。宗下,本无一物。如谈事,又是矛盾。如果即是此义则好答。此亦不是语言问题,(你信中问如何掌握语言?)而是实质问题。《楞严》说一切经教,都不过是“因标指月”而已。也即是说,不过是指示一下月亮所在的方向而已。到底什么是月亮,那只有你自己眼见才知道。这不是语言所能解决和替代的。教之谈性,正是如此,有什么矛盾?世人的毛病有二:一是弃标求月,茫茫太空何易寻找?另一是认标为月。这一病最普遍,最难医。一般往往以对经论、禅宗公案的理解当作悟。把“标”当作“月”。这不但永绝见月之望,并且连标也弄错了。当前学禅之人,无论老中青,犯此病者十个几乎有五双,切须仔细。至于“以宗言事”,此四字本身有很大语病。现在姑不咬文嚼字,只谈大意。禅宗不但不是强调无事,恰恰相反,而是以无事为病。这个问题又是十个几乎有五双都搞错了。宗门所指责的,“堕在无事甲里”,正批的是这班人。所谓“堕”者,堕落也。贬义词也。禅德所示“但于事上通无事,见色闻声不用聋”,又“无心于事,无事于心”,总之都不是一味无事一概断灭去也。如是谈事又何矛盾之有?

(六)如何判断所发之愿是否恰当?

此问最好。此问甚切,此问抓住了根本,此是联系当前实际行动的迫切之问,故表扬之。说来也难信,许多人修行一辈子,不懂得什么叫发愿,更不懂什么叫切愿。切者,恳切也,迫切也,切实也。切实两字含义甚广,亦包括俗言“切合实际”之义,亦即切己、切时、切机。所以首先应有自知之明,了解自己具备哪些有利和不利条件。其次是掌握世界、国家、社会的形势,包括今天和明天。再则是默察法运之机缘,何者将兴,何者暂隐。本人今生具体之愿决不能脱离客观形势与法运因缘,但凭己意而盲动。发愿不是细事,更不是只凭主观臆想的事,而是一步一步从小到大,从浅到深,从抽象到具体,从浮泛到切实,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例如阿弥陀佛在因地中,以五劫的时间精勤求索,方才结得四十八愿。您目前先发起原则性的愿,于是一面修法,一面加深对于主客观的了解,逐步形成具体的愿。恳恳切切契合时机,这就是切愿。既是切愿,行动必然跟上来,这样的愿才可能“有愿必满”。目前就要求全部具体和恰当很难,但其中度生与往生之愿肯定是恰当的、殊胜的。但度生二字目前仍是原则性的。具体内容,当然您自己也有设想,可是恰当与否,不宜主观武断。应多观察总结,并请教师友。
 


【转帖即为法布施,功德无量】出处参考:http://www.foyuan.net/article-305079-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