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5 big ip:仲富兰民俗博客(210)图文(13)老裁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1 13:02:26

民俗博客(210)图文(13)老裁缝

家门口的老裁缝



 

人们从布店、绸庄买来衣料。但是,要将布绸裁缝成衣裳,其中必须有能工巧匠,才能制成男女老少、贵人平民等既合身又体面的衣服。于是,各种各样的裁缝店便纷纷在上海弄堂里开设,上海人常称年长的裁缝师傅为“老裁缝”,成了社会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主要成员。直到上个世纪的五、六十年代,上海弄堂裁缝还是极为普遍的事情。记得我小时候,居住在徐家汇老街。我的母亲是一个极能持家的善良妇女,养育我们姊妹六人,她宁肯自己节衣缩食,也要把我们兄妹打扮得干干净净的。我们虽然比不得大户人家,但穿着的衣服还是体面的。母亲早年是纺织女工,九岁起就做纱厂的童工,她勤勉持家,但不会制作衣服,家里所有的衣服都仰仗弄堂口的裁缝店。




记得那个老裁缝姓杨,他的裁缝店就在弄堂口的一开间,杨师傅中等个子,话不多,人挺和气,由于常年的飞针走线,使他的眼睛一直眯缝着,从我记事开始,就不知道杨师傅跟谁红过脸。那裁缝店,说是店,其实也不过是一块烫熨衣服的横板,一架老式的缝纫机,店里地方很小,杨师傅肩上通常挂着一根皮尺,腕上带着两个褪了色的袖套。鼻梁上耷着一副大方眼睛。一把竹尺,一包弹粉(划粉),一把烙铁,当然裁缝店里自然少不了一个煤球炉。裁缝店和裁缝是小时候一件很喜庆的事,做一件新衣服是过年的事情,家里如果有诸如婚庆这样的大事,还会把裁缝请到家里来,老老少少大大小小一大家子每人都可以做上最少一件新衣服,这可是大事。这个时候,就是最开心的时候,其实男孩子并不关心什么新衣服,最重要的是家里请裁缝就一定有好吃的了。




到“杨记裁缝铺”做衣服,有几个优点:一是做功的精细,那个时候的手艺人,全凭自己的真本事吃饭,千针万线,靠的是自己的艰辛劳作,完全比不得眼下的“讨巧”与“省工减料”;二是收费的低廉,大部分平民人家要做衣服,还能承受得起;最主要的是,杨师傅的工钱可以赊帐,衣服做成了,你拿回去穿就成,至于工钱等你有了再给,杨师傅的口头禅就是“没事,回头有钱再说。”所以,在我们弄堂里,他是人缘极好的一个人,大人小孩都喜欢这个人。在徐家汇老街,这个老裁缝杨师傅,几乎受到整个里弄居民的欢迎。1959年自然灾害,交通大学扩建校区,我们家搬到虹桥路靠近番禺路的塘子泾,1964年再搬回虹桥路的后胡家宅,老邻居分离,自此我就再也未见到过这个弄堂口的老裁缝——杨师傅。

杨师傅的身世,我知之甚少,但类似“杨师傅”裁缝店,在旧上海的大街小巷中,可谓星罗棋布,分布很广,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文革”的爆发。




与其他行业的手工劳动者一样,裁缝师傅也有他们的“行业规矩”,例如,他们尊敬地奉轩辕氏为行业的祖师,所用量布的尺也名为“轩辕尺”。学做裁缝要先当三年学徒,俗称“吃三年萝卜干饭”。当学徒的每天除了生炉子、烫熨斗外,有的还要为师傅、师娘“倒夜壶”、做杂活,小心服侍老板夫妇和各位师傅,并且要学做“滚边”和各种花色的钮扣,三年满师才能上案板。用尺量身、剪刀裁布、针线缝纫,都得用心用功。公馆里的老爷、少爷、太太、小姐,定做长袍马褂、旗袍短袄,多一寸嫌太宽太长,少一分怪太紧太短。要刚巧合身才可得赏金,稍不满意,当场退货,还要赔料。许多后来成为时装店老板的创始人,多数是经历过裁缝学徒生涯磨炼的。

街市上的裁缝店,大小依规模不一,但大抵都有一个悬挂“苏广成衣铺”市招的牌子,并不是老板姓名叫“苏广”,而是一些裁缝手艺人的小型作坊,由富有经验的裁缝为主,雇佣二三名裁缝工,加上家属和学徒,专门代客加工各种来料,缝制苏式、广式等中式男女服装,也代客配办衣料。所以,称为“苏广成衣铺”。在这种行业市招前,稍有声誉的也加上某某记的店号,以便顾客识别。他们的设备简单:租间店堂,设置工作台板,全凭手工操作。稍后也备置了缝纫机。因他们做工精巧细致、式样新颖应时,又是量体裁衣,舒服适身,所以很受各阶层人们欢迎,成为一个普及社会的行业。




在老上海裁缝行业中,浙江奉化裁缝最为有名。浙江奉化的人们为了谋生,离乡背井,到外地去求活路,有的流落海外。就象扬州人外出凭自己手中的三把刀一样,奉化人两手空空,告贷无门,也是凭得三把刀——莱刀、剃头刀和剪刀,去烧菜、剃头和当裁缝。他们不少人走南闯北,有的甚至飘洋过海,到异国他乡,学得了一手做西装的技艺,回国后来到上海开西服号。上海刚开埠时,来淘金的洋人都自带西服,中国人也不习惯穿外国衣裳。第一家“王兴昌西服店”开办后无人问津。老板王浚才在焦急中终于等到第一位顾客,这位顾客竟是当时有名的革命党人徐锡麟。徐锡麟要求在三天之内为他完成一套西装。老板如期赶出,徐锡麟十分满意。“王兴昌”也因此而名声大振。

1910年(清宣统二年)由裁缝王浚才的儿子王财荣(一说王才运)开设“荣昌祥呢绒西服号”,地址在南京路(今南京东路)西藏路(今西藏中路)口(今中百公司址),为上海第一家具有规模的男式呢绒西服店。王财荣十三岁从奉化到上海学裁缝,继承其父西服制作技术后,决心开拓西服行业,施展抱负。西服号开设后,王财荣精心设计,扩大业务,将呢绒零售、批发、配料、裁剪、制作融为一体,并兼营衬衫、羊毛衫、领带、鞋帽等与西服有关的附件商品,以花色繁多,一应俱全,而吸引中外顾客,从此荣昌祥以“奉帮裁缝”名店而享誉海内外。王财荣协助孙中山先生裁制中山装的故事,更是传为佳话。随后,王财荣在奉化的同乡和亲友(大多是王溆浦人),都来上海学艺,开设西装店。店中既有工场裁缝师傅,又有商场、店员,还有经销人员。因为他们都是奉化人,所以人们称做西装的为“奉帮裁缝”。王财荣不仅培养大量西服制作人才,而且具有爱国心,被推举为各马路商界联合会总会长,1931年病逝。后由徒弟王宏卿接任经理。1934年,广东籍资本家蔡昌暗中买下该店地产权,欲造大新公司(今中百一店)。“荣昌祥”与其对薄公堂而败诉,经调解获得赔金后,拆房迁店至新雅粤菜馆旁。一年后又迁至重庆参店旁(今为王星记扇子店),由于店铺缩小,人员大量减少。解放后,改称荣昌祥西服店。1959年,并入春秋西服商店。

上海“老裁缝”中手艺高超的,有传统一技:高级毛料衣服以旧翻新,此技堪称国内一绝。就是穿了几年的高级毛料,可以以旧翻新。在那些物资较为匮乏的岁月里,这个手艺真是解决市民不少穿衣问题,诸如过去较为贵重的毛哔叽与海军呢衣料,即便是再上等的面料,也有陈旧的时候,对一般民众而言,扔掉可惜,再穿也如同穿旧衣服,但上海的裁缝师傅就能当从中捕捉商机,适时地推出以旧翻新业务,而且还可以邮寄,很是方便了广大市民。只要你将旧衣服打成一个包裹,径寄上海这家时装店,并汇寄了一笔手工费。过不了多久,你收到的经过翻新的衣服,美不胜收,不但长短宽窄与原件几乎一模一样,而且完全是改旧如新,与原件新时毫无二致!旧西裤上下调了个头,原先臀部磨损处,已分别转移到两只裤脚管的下端内侧,只要别人不是把头凑近你的脚跟,是决计看不出有一丝破绽的。中山装呢大衣,则是内外翻了个身儿。那时的毛哔叽与海军呢,质地厚实细腻,几乎分不出正反面。翻新以后,原衣的反面成了正面,活脱脱又是一套新装!只是钮扣洞变换了方向,原洞织补得天衣无缝,上面又缝了钮扣,根本不见原来的痕迹了。再看今天的服装行业,今非昔比,服装已进入了鼎盛时期,各式各样的漂亮衣服,新潮服装铺天盖地,让人眼花缭乱,而且质地结实得咬不断、扯不裂、磨不破,再也无人会象当年拿到裁缝店或时装铺去旧装改制、内外翻新了。

  

仲富兰

      2011年8月12日于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