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hairy.com:奔向网络赚钱时代 第1页 —— 《中国科技财富》 || 行业观察 | 博锐管理在线管理文库,中国最大的财经管理类免费阅读文库,为您提供大量IT业:行业观察精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0 06:43:06
奔向网络赚钱时代
[小] [中] [大]
《中国科技财富》 ,2006年6月2日,作者:《中国科技财富》,编辑:将文章发送到手机上阅读

页 码 [第 1 页] 
[第 2 页] 
特殊的网络收费、量化的计价标准、专收小客户钱的长尾理论,开启了网络赚钱的新时代。

奔向网络赚钱时代

  网络烧钱时代已经过去,第一代互联网大踏步地进入了正式的媒体方队,第二代互联网则全面渗透商业营销的各个阶段。以互动和个性化为代表的web2.0时代正在全面地演绎着21世纪初风险投资者们用金钱和鲜血铸造的互联网梦想。

  根据中国互联网方面的最新调查报告,2005年中国在线网民数量达到1.2亿人,互联网服务收入达到180亿元,其中搜索引擎收入为12亿,广告收入为31.7亿,网络广告收入已基本接近全国的广播广告收入。经历了互联网冬天后的漫长等待和调整,互联网的开镰收割时代似乎正在到来。

  互联网的草根性决定竞争的白热化,从来没有一个行业会把三个月作为一年来计算,而这在互联网领域已经成为公认的事实。中国互联网发展的10年,按一些资深人士说来,已经经历了其他行业30年才会经历的历程和快速变化。web2.0时代的到来,正有力地涤荡着眼球经济时代的虚浮和泡沫,网上收费变得越来越实,实际到以点击率来计算的地步。

  不断把传统的营销领域揉进互联网中,网络赚钱的饼越来越大了,但钱也赚得越来越技术化了。

  搜索挑战信息入口

  搜索引擎从98年进入中国,已经历雅虎、google和百度三代掌门,它所创造的竞价排名、关键词搜索成为互联网独特的收费工具,市场规模从2003年的5.2亿元一路飚升到2005年的12亿元。从易观国际公司的研究来看,搜索引擎服务的上升速度很快,由02年的互联网服务第六位提升到05年的第三位。84%的中国互联网用户使用搜索引擎,其用户规模在世界上处于第二位。根据上海艾瑞调查公司的预测,2006年搜索引擎市场将在05年基础上以37%的速度增长,达到16.2亿元,2007年达到33.7亿元的规模。

  搜索引擎的繁荣源于用户使用互联网的目的,往往是带着问题,借助互联网来进行信息检索。与门户网站相比,它更能满足用户的查询需要而不是浏览需要。虽然网民上网的目的还是以邮件和新闻为主,但有针对性的搜索在信息严重超载的今天是很有现实价值的。这是搜索引擎成为继邮件和新闻之后第三大上网目的的理由,也是众多搜索引擎公司层出不穷涌出的理由。

  尽管已有百度、google、雅虎等巨型公司占据中国89%的搜索引擎市场,搜索引擎领域还是不断出现挑战者的身影。号称代表第三代搜索引擎的中国搜索公司就是其中一例。中搜公司副总裁赵舸就乐观地断言,在经历了第一代人工搜索和第二代以google为代表的关键词搜索后,以目录和关键词结合的第三代个性化搜索门户将引领互联网的发展方向。她进一步解释说,第三代搜索不应该只在搜索引擎上完成,也可以在word文件、游戏上随时随地进行;另外,搜索的范围也不仅局限在互联网上,在局域网和自己的文件内都需要搜索,因此搜索应该包括以上三方面的内容。

  “搜索引擎未来的发展趋势将成为互联网信息的新的关键入口”,易观国际研究总监倪志宏说,“以前只有通过浏览器一个入口,而现在则可以通过搜索引擎来进入。”她和赵舸都认为,从最近互联网的变化趋势看,搜索引擎和门户正在走向融合。Yahoo从搜索走向门户,最近又从门户回到搜索,新浪推出爱问,搜狐推出搜狗就是很好的例子。
博锐34
  在如何改进搜索引擎使之加快成为网民信息入口的问题上,倪志宏认为加强智能化搜索和社区化服务,由人机交互变为人人互动和人机互动相结合的方式是提高用户黏性和个性化服务的解决之道。垂直搜索将成为价值链的重要内容,视频搜索的重要内容将成为价值发现和分发;由购物发展成为比较购物商品、价格和服务、配送、质量的平台。

  誓将流量转化为定单

  互联网赚钱最茫然的时候,网上曾经流传过 “一只小鸡过马路”的笑话,嘲笑的是搜狐创始人创造的“眼球经济”理论。VC们那么多的真金白银投掷下去,不为赚钱,只为吸引人的眼球,想想也真不容易为俗人理解。五、六年光阴转眼过去,眼球理论已朝着价值转移的方向诞生了新的解释。

  广州资源软件公司开始大胆地质疑网站的流量。在越来越容易使日访问量达到100万这个天文数字的今天,有多少访客真正变成了顾客?他们所指的是企业网站。“网络营销目前还是粗放性的营销,只关心拉来流量,在转化为定单方面还很不足,”广州资源软件公司CEO陈松说。企业网站往往都很专业,内容枯燥,能够访问企业网站的人都是潜在的销售机会。但据美国一家互联网调查公司调查,在访问过企业网站的网民中,只有1.5%会主动联系,0.9%可能联系,98%的访客最后都默默地流失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