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ta4 1.08更新:梅宁华:指导思想一元化是客观规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6 02:14:00
梅宁华:指导思想一元化是客观规律 2009年03月23日09:28   来源:《北京日报》 梅宁华:指导思想一元化是客观规律--中国共产党新闻
【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 留言 社区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古往今来,任何一个民族和国家,占支配地位的意识形态都是一元的,这并不是社会主义国家所特有的,不是特殊性。指导思想一元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存在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一个普遍规律。

  ●西方国家意识形态色彩最鲜明,坚持一元主导最坚决,一些西方国家最讲意识形态输出。

  ●对指导思想的发展,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前提下的发展,是为了使其与不断变化的国情世情、不断发展的社会现实更加适应,而绝不是改弦更张。

  ●经济关系多样化不能成为否定指导思想一元化的根据。

  ●对中国社会发展进步具有巨大推动作用的马克思主义,理所当然地应该处于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这一已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理论,我们如果弃之不用,反而用别的未经实践检验的理论去取代它,那岂不是太荒唐了吗?


  中国的改革开放作为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不仅极大地丰富了社会的物质财富,也引起了人们精神世界的深刻变化,思想文化领域表现出空前活跃和繁荣的景象,用哲学语言来说,就是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由此,对指导思想一元化,也产生了不少疑虑和模糊认识,认为一元化会导致僵化,把指导思想一元化与解放思想对立起来,认为会禁锢人们的思想;还有人怀疑甚至不相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正确认识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思想一元地位的必要性,正确认识并妥善处理好指导思想一元化与多种思想并存的关系,无疑是极其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意义。

  一、指导思想一元化,是任何国家社会普遍存在的客观事实,是普遍规律

  古往今来,任何一个民族和国家,占支配地位的意识形态都是一元的,这并不是社会主义国家所特有的,不是特殊性。指导思想一元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存在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一个普遍规律。

  第一,任何一个社会占统治地位的主流意识形态向来都是一元的,这是一个客观事实。奴隶社会有奴隶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封建社会有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封建时代的中国,自汉代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学就占据了思想领域的正统地位,“学说有背孔子者,得以非圣无法罪之”,任何反对儒学、反对孔子的言行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批判,甚至会身遭迫害。在西方中世纪,宗教思想处于统治地位,正如恩格斯所言,教会信条成了“任何思想的出发点和基础。法学、自然科学、哲学,这一切都由其内容是否符合教会的教义来决定”。(《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第545页,人民出版社,1965年)在当时,受宗教裁判所迫害的思想家也为数甚多。

  到资本主义社会,尽管思想的多样化和自由度较之以往有了很大提升,但指导思想一元化的原则并没有改变,只是其实现方式披上了自由主义的外衣。我们可以看到,在资本主义社会,虽然批评资本主义社会乃至宣传马克思主义是被允许存在的,但任何主张改变私有制,实施革命,改变现行制度的思想,都会被禁止,更不可能处于支配地位,成为主流意识形态。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不但在资本主义国家占有统治地位,而且是资本扩张的武器。

  第二,经济关系、社会性质决定意识形态的内容,指导思想必须一元化,这是一个普遍规律。所谓意识形态,是指系统地、自觉地反映社会经济形态和政治制度的思想体系,它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主流意识形态向来是一元化的这个客观事实,归根结蒂反映了一个客观规律。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尽管意识形态在不同程度上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但经济基础的发展变化影响和决定了上层建筑中意识形态的发展。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意识形态。在任何社会中,在经济、政治上占统治地位的社会集团的意识形态是占有统治地位的;任何社会,占统治地位的主流意识形态或者说指导思想都是一元的。这是一个普遍规律,这个规律是不因人的主观意志而改变的。

  第三,西方国家意识形态色彩最鲜明,坚持一元主导最坚决,一些西方国家最讲意识形态输出。有的人也许会说,当代西方国家不强调搞统一的指导思想,不是一样能发展吗?事实真的如此吗?恰恰相反,西方国家意识形态色彩最鲜明,坚持一元主导最坚决,一些西方国家最讲意识形态输出。资本主义的过去和今天都表明,它是意识形态色彩最浓厚的社会制度。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是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为核心的生产关系。作为这种社会关系的反映,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必然要以个人主义或者利己主义为核心内容。利己主义渗透和体现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各个领域,形成了一个无所不在的、强大的价值体系。不仅如此,他们还运用各种手段(包括暴力)力图使资本主义的价值观统一世界。资本主义一来到这个世界,就伴随着殖民扩张和文化意识形态的输出,以实现自身的利益。

  利己主义的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这一点就连资产阶级思想家自己也明确承认。上个世纪40年代,法国学者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就指出,在美国的民主制度下产生的个人主义,“是一种只顾自己而又心安理得的情感”,它“首先会使公德的源泉干涸”,“久而久之,个人主义也会打击和破坏一切美德,最后沦为利己主义”。当然,个人主义作为一种思想体系,作为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也不能简单地一概否定,在历史上它也产生过积极的影响。个人主义是在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奠定理论基础的。这个时期的资产阶级思想家,系统地论证了个人的自然权利、平等、自由的不可剥夺性,肯定个人利益,强调个性发展,重视个人价值,鼓励人们追求个人幸福,等等。所有这些,都成为反对封建专制主义、发展资本主义的精神武器和思想旗帜,也是人类思想的一次重要解放,因而在当时是有革命意义的。但这种价值观的核心是私利,因而也会陷入损人利己的恶性结局。资本主义的一切罪恶都源于此,特别是为满足一己私利时,更彰显了它的消极的一面。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