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上门服务微信号:歼-9与歼-5甲 中国战机的幻想与现实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20:42:30

2011年02月22日  来源:凤凰军事

装备中国空军的歼-5甲夜间战斗机,在1980年代末期才正式退役。(资料图)

凤凰防务评论 2011年2月22日

屠基达回忆录中曾披露,1979年有中国空军领导机关的军官视察成飞总装车间,曾问:“现在恢复生产一些歼5甲可能不可能?小型化的645雷达生产没有问题了。”这个历史细节十分令人回味,从当事人的角度反映了历史的现实。

1979年,世界战斗机已开始迈入第三代的水平,F-16已在前一年正式装备美国空军,而F-14、F-15更已在美国海空军服役多年。歼-5甲作为亚音速的夜间战斗机,不仅远远落后于美国的三代机,即使面对二代机,各项性能上也相差很多。那中国空军内部,为什么还把歼-5甲当作可以继续生产的对象呢?

歼-9与歼-5甲:幻想与现实

一些军事爱好者,对中国在1979年下马一些战机研制项目颇感可惜。甚至有人幻想说,如果当年多投入一些钱,坚持一下,就可以把歼-9研制出来,把轰-8研制出来,把强-6研制出来,中国的天空就会怎么怎么样……

同样发生在1979年,中国的战斗机历史就出现了这样的矛盾现象:爱好者们的幻想中,中国天空应该存在着歼-9、歼-13等多种高性能战斗机;而历史的现实是,老式的歼-7此时仍未能大批装备部队,歼-5和歼-6的一些型号直到1980年代中期才真正停产,相当于1960年代初期水平的歼-7C在1990年左右才正式装备部队。

中国在文革后下马一些“先进战机”是否是个错误?或者说,中国真的有能力研制这些“先进战机”吗?

细节决定历史,1979年中国空军仍把歼-5甲看作是有效武器,正说明了中国当时在战机设计、雷达技术、制造工艺方面的尴尬处境。在美国三代战机普遍实现高机动性空战的同时,中国才刚刚消化1950年代的苏式战斗机技术。国外战机已普遍装备先进雷达,把全天候作战视为常态的同时,中国大多数战斗机因缺少机载雷达,仍把夜间视为畏途。

中国虽然在1970年代初期开始研制歼-9,但10年后仍未掌握二代战机的机载雷达技术。(资料图)

实际上,机载雷达在当时也是中国战斗机的重要软肋之一,制约战斗力的程度甚至超过了发动机。歼-6甲等全天候战斗机,在机载雷达方面并真正没有超越歼-5甲的水平,刚研制就落后的歼-8I和歼-7III,仍要多年后才能服役。正是在这种条件下,歼-5甲在1980年代初期仍不得不充当主力夜间战斗机。

1980年代前后,中国政府停止了一大批新型军机的研制,其实是非常正确的历史决策。这些“新型战机”其实都远远超越了中国的实际科研基础,继续投入资金,只能是继续扩大错误。

另一方面,假如中国空军在当时仍大批投入采购资金,只有两种可能发生:第一种情况,花高昂军费,装备数千架过时的歼-7、歼-8,这些飞机绝对不可能有效对抗敌方的三代战机;第二种情况,花费大量外汇,采购大批西方的F-16或者幻影-2000,这种情况很类似印度,但对中国国产战机技术的提高只能是“事倍功半”。

1950年代,中国战斗机性能曾一度进入世界先进行列,但那是买来的“现代化”,中国并没有真正掌握先进的战斗机研制生产体系。中国战斗机技术在方方面面都是从零开始,发展必须历经时间的积累,需要一两代科研人员的耐心钻研,而不仅仅是单纯的金钱投入。每一种战斗机设计方案,每一种新材料的使用,每一种雷达或武器的研究,都需要中国人亲力而为,才能真正形成现代的战斗机研制体系。

回顾历史,在1980年代,中国的战机设计师们,顶住西方三代战机的压力,仍在耐心钻研二代战机,绕着“老旧”的歼-7、歼-8战机转,才是最令人佩服的。历史也证明,这恰恰是中国战斗机发展的正确道路,通过不断的技术积累,才有歼-10的最终爆发。

科学技术没有捷径科研,参天大树必须有一层层枝干的成长,摩天大厦必须有一层层楼层的搭建。中国必须认真经历过歼-5、歼-6、歼-7、歼-8的风雨,才能真正走进歼-10的坦途。歼-10、歼-20在成都的诞生,不要忘记许多年前,中国飞机制造者们兢兢业业仿制老式歼-5甲的功绩。(凤凰军事 防务短评 陶慕剑)

歼-5甲是成飞研制生产的第一种战机,最终成飞成为歼-10、歼-20的诞生地。(资料图)

歼-5甲和歼教-5是成飞最早生产的两种型号,其中歼教-5生产到了1980年代中期。(资料图)

1980年代,成飞仍在研制歼-7系列飞机,这些飞机不仅远远落后于三代战机,在二代战机中也不算先进。(资料图)

1978年,第一批F-16战斗机正式装备美国空军。F-16首次装备了电传操纵系统,机动性有了历史性的飞跃。这些先进技术,中国在1990年代逐步掌握。(资料图)

1979年前后,中国最先进的战机不仅无法对抗三代战机,面对F-104G、幻影F-1等二代战机,也显得过时。(资料图)

中国1970年前后开始研制的歼-9战斗机,指标上盲目追求高空高速,对三代战机必备的机动性和雷达,在设计上却未能得到足够重视。(资料图)

中国在1970年代开始仿制米格-21MF,命名为歼-7III,但直到1990年前后才装备部队。(资料图)

中国战斗机机载雷达在1980年仍处于技术摸索阶段,歼-8系列在1980年代后才初步实现全天候能力。(资料图)

歼-8II虽然研制时间较早,但直到1990年代中期才装备较先进的机载雷达,首次实现了超视距作战能力。(资料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