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sor大学:痹 病 三 悟 - Qzone日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17 07:32:26
痹证”三悟

连云港市瑞金专科门诊部   徐书

痹证:痹者——闭也,不通也,是各种关节、筋骨、肌肉疼痛麻木疾病的总称。
一悟病因
外因:正如《素问、痹论》云“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成痹”其中还应有一个热邪。热邪也有风、湿相合而成——风湿热痹,表现关节疼痛红肿,活动不利。在风、寒、湿、热四邪中,以湿邪最为重要,在痹证早期起到决定作用,古人云:“无湿不成痹”,的在《说文解字》中,痹者湿病也,痹通庳均是湿的概念,所以早期治疗突出一个湿邪,在湿邪与脏腑联系中与脾的关系密切,冶疗方面在祛风除湿基础上加用健脾药,杜绝之根。
内因:清、林佩琴《类证治裁》诸痹,良由营卫先虚,腠理不密,风、寒、湿乘虚内袭,正气为邪所阻,不能宣行,因而留滞,气血凝滞,久而成痹。
由此可见,痹证患者都有阳气先虚的因素,病邪乘虚袭锯经隧,气血为邪所阻,壅滞经脉,留滞于内,疼痛而作。以邪实为主(风、寒、湿、热),病位在肌肉、皮内、经络,如果治疗恰宜,正能胜邪,疾病得以好转或病愈。痹证中晚期“湿”邪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不存在了,风、寒、湿、热留滞日久,气血运行不畅,凝涩不通,邪正混淆如油入面,胶着难解,病邪以痰、瘀为主,证型以五脏虚损,痰瘀互结为主要地位,风寒湿热为次要地位,痹证晚期肌肉萎缩,骨质破坏,经脉留滞不通,进一步损坏脏腑,由五体痹发展为五脏痹,表现为病情重,病程长,缠绵难愈,三大特点。
二悟辨证论治
一、风寒湿痹,主证肌肉、关节、筋骨疼痛或重着或麻木,以薏苡仁汤作为基础方,方药:薏苡仁30-80克,苍白术各30克(湿邪),羌活、独活各10-15克,防风10克(风邪),麻黄5-10克,桂枝10克,川乌10克(寒邪),以风邪偏盛加用秦艽、威灵仙。以湿邪偏盛加用防已、木通、蚕砂同时加用活血药:当归、川芎、赤芍等,活血药有“活血开痹”之功。以寒偏盛,表现疼痛剧烈,推崇成都名老中医戴云波先生,“乌附麻挂姜辛汤”加蜂蜜治疗,其中乌头、附子轻症15克,重证30克,取其“破冰解冻”之功,用此药不在用量的大小,而在于久煎3小时以上,破坏其生物碱,同时加用防风、黑小豆、蜂蜜破坏毒性,以口感舌头微麻为度。
二、风热湿痹:主证:身热、口渴,全身多处关节疼痛肿胀,舌质红、苔薄黄而干,脉洪大有力,此时属气分证,以白虎桂枝汤加味。方药:石膏30-100克、知母10-15克、桂枝15克、忍冬藤15克、防已10克、薏苡仁30-80克、黄柏9克、桑枝10克,若肿盛,加用牛膝、木通。若出现血分证见皮肤关节环行红斑,以玉女煎加味,生地60-90克,石膏30-60克,牛膝9克、知母10克,其中生地石膏有较好的抗风湿作用,伴咽喉症状加用六神丸内服。
三、肝肾亏虚,痰瘀互阻型(顽痹)
主证:关节畸形、僵硬、肌肉萎缩、筋骨彻夜疼痛,麻木,屈伸不利,舌苔溥白,脉细小弦。
方药:生熟地各15克、当归10克、仙灵脾15克、鸡血藤20克、寻骨风20克、制川乌10克,桂枝15克,同时加用六虫汤(全蝎、蜈蚣、白花蛇、蜂房、地鳖虫、僵蚕)。
全国名老中医朱良春教授曾告诫后学,此期病邪已深入筋骨、痰瘀互结之症,以养肝肾调气血加虫类药搜剔,补中有通,久病入络入血,虫类药有血的入血分,无血的走气分,飞的能开,走的能降。此时绝非一般祛风、散寒、除湿能奏效,必经培本蠲痹并用。
三悟:治养结合,中医学治疗疾病,不仅注意药物的冶疗并且十分注意对身体的调养《素问,脏气法时论》,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主张服药与饮食调养要配合得当以达强身祛病之故,更指出攻伐大积大聚之时,要消其大半为止,攻邪太过则伤人,宜扶正调理,结合饮食调养,所余之积聚可渐渐自去。
基于这种思想,中医常把饮食宜忌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嘱告病家使其能够达到治疗与调养结合的目的。
对于痹症而言,除服用补益肝肾,祛风除湿中药之外,平时还应多食一点核桃、鹿肉、山药、狗肉、羊肉、茴香、枸杞子等补肾助阳祛寒食物,并且四肢关节处应注意保暖,进行适度的煅炼与运动,正如俗语所言“三分吃药七分养”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总之,“治养结合”是中医一大特点,临证中必须贯彻这种精神,细心嘱告患者以期达到早日康复的目的  

痹 病 论 证

  • 分享
  • 转载
  • 复制地址

    请用Ctrl+C复制后贴给好友。

一根针一把草 2009年02月15日 23:19 阅读(164) 评论(1) 分类:个人日记

  • 举报
  • 字体:大
朱良春,生于1917年,江苏镇江人。早年拜孟河御医世家马惠卿先生为师。继学于苏州国医专科学校,并于1938年毕业于上海中国医学院,师事章次公先生,深得其传,从医已66载。历任南通市中医院首任院长,中国中医药学会理事暨江苏省分会副会长,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会委员,江苏省政协常委暨南通市委员会副主席,南通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等职。现任南通市中医院首席技术顾问、主任医师,中国癌症研究基金会鲜药研制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南京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及长春中医学院客座教授,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技术顾问,沪、港、台当代中医技术中心顾问,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常务理事,新加坡中华医学会专家咨询委员、中医教材顾问委员会委员等职。1987年12月国务院批准为“杰出高级专家”,1990年家确认为首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朱良春教授是全国著名中医内科学家,治学严谨,医术精湛,对内科杂病的诊治具有丰富的经验,先后研制了“益肾竭痹丸”、“复肝丸”、“痛风冲剂”等中药新药,获部、省级科技奖。主要学术著作有《虫类药的应用》、《章次公医案》、《医学微言》等1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170余篇。先后应邀赴日本、新加坡、法国、马来西亚等国做学术演讲。
1痹证之概念
痹乃闭阻不通之意。痹证是由于人体正气不足,腠理疏豁,风、寒、湿、热等外邪袭人,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或变生痰浊、瘀血等邪,留滞于筋骨与关节,导致肢体疼痛、重着、麻木、曲伸不利或关节肿大、僵直、畸形,甚则肌肉萎缩或累及脏腑的一类病证。也就是说,痹证不是一个病,而是一类疾病的总称。
现代医学风湿免疫病(包括结缔组织病及关节和关节周围软组织疾病)中的一些病可属于痹证范畴,如风湿热、风湿性多肌痛、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皮肌炎、干燥综合征、狼疮、增生性脊柱炎、肩关节周围炎、坐骨神经痛等。
2.痹证之分类和名称
痹证是一类疾病的总称,有关此类病证的名称在中医文献中记载颇多,依照不同的命名方式可将其分为以下几类:
(1)以病邪性质命名类:风痹、寒痹、湿痹、风湿痹、风寒湿痹、热痹、湿热痹、燥痹等。
(2)以病状特征命名类:行痹、痛痹、着痹、痛风、白虎历节、鹤膝风、尪痹等。
(3)以发病部位命名类:皮痹、肌痹、筋痹、脉痹、血痹、骨痹、肩痹、历节、周痹等。
(4)以病程、病势命名类:暴痹、久痹、痼痹、顽痹等。
(5)以相关脏腑命名类:心痹、肝痹、脾痹、肺痹、肾痹等。
个人以为,对于一般痹证可按病邪性质分为风寒湿痹和风热湿痹。两者的区别关键在于寒、热之异,因为风为致痹之先导,湿为致痹之基础,风湿相合便成寒、热之载体,为痹证俱有之成因;而对于病程较长、病势较重、病情复杂、久治不愈的痹证,当以“顽痹”之名统称之,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如此比较切合临床实际,并能使辨证、立法与用药紧密结合。
3.痹证的病理特点
3.1痹证发生之特点
3.1.1外邪袭入,杂至为患
此乃痹证发生的外因条件。外因指风、寒、湿、热等邪。杂至即病邪多以风寒湿或湿热混杂的形式合而致痹。如《素问·痹论》云:“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痹》云:“有暑伤气,湿热入络而为痹者。”因此,临床很难将风寒湿邪或风热湿邪截然分开,惟有区分其主次而已。
3.1.2 正气不足、腠理疏豁
此乃痹证发生的内在因素。正气(包括营卫之气、经络之气、肾中精气和督脉之阳)不足难以抵御外邪和驱邪外出;腠理疏豁,外邪方可乘隙而人。如《灵枢·五变》曰:“粗理而肉不坚者,善病痹。”宋·严用和《经生方·诸痹门》云:“皆因体虚,腠理空疏,受风寒湿气而成痹也。”明·龚信《古今医鉴·痹痛》亦云:“夫痹者,……盖由元精内虚,而为风寒湿三气所袭,不能随时祛散,流注经络,入而为痹。”
3.1.3 经络闭阻,气血不通
此乃痹证发生的病理关键。因邪气入侵之后,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甚则不通而发病。如《景岳全书·风痹》曰:“盖痹者闭也,以血气为邪所闭,不得通行而病也。”又云:“惟血气不足,故风寒得以人之,惟阴邪留滞,故经脉为之不利,此痛痹之大端也。”清·沈金鏊《杂病源流犀烛·诸痹源流》曰:“三气杂至,壅蔽经络,血气不行,……久而为痹。”
3.2痹证发展之特点
痹证初起多以邪(风、寒、湿、热)实为主,且病位较浅,多在肌表经络之间,经治后易趋康复。若失治、误治,病延日久,病邪变化与深入,必然殃及筋骨。如湿凝为痰,血停为瘀,或与风、寒、湿、热等邪相合,交阻于筋脉,附着于骨骱,致使病情逐渐加重(如关节肿大变形,曲伸不利),有的甚至累及脏腑,进一步发展成脏腑痹(如心痹);或气血亏耗,肝肾虚损,筋骨失养,呈现正虚邪恋,虚实混杂,缠绵难愈的病理状态,如油人麫,纠缠难解矣。终而出现“四久”:久痛入络,久痛多瘀,久痛多虚,久必及肾。
4.辨证方法
了解痹证的病理特点本身就是一种辨证方法。此处所言辨证乃在审证求因,即根据痹证所表现的临床特征,识别发病之因,并分清其主次,为治疗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4.1 辨主症
4.1.1辨疼痛
如疼痛呈游走状,走注无定,则为风痛,因风性善行,《内经》称之为“行痹”,多为风邪偏盛所致。疼痛较剧,曲伸更甚,得温稍舒,遇寒加重,则为寒痛,因寒性凝滞,并主收引,《内经》称之为“痛痹”,多为寒邪偏盛所致。肢体酸痛,有重着之感,尤以下肢多见,甚则关节肿胀,则为湿痛,因湿性重浊和趋下,为有质之邪,《内经》称之为“着痹”,多为湿邪偏盛所致,关节疼痛,局部红肿灼热,痛不可近,得凉稍舒,遇热加重,则为“热痹”,多由风寒湿邪郁而化热或感受风热湿邪所致。若患处初始得凉颇舒,稍久仍以温为适,则为热中有寒之证。
4.1.2 辨肿胀
关节肿胀必有湿邪,其病发初期湿气较甚,尚未成痰,故漫肿无边,压之柔软;若病延日久,肿势不消,湿邪内停,气血不畅,湿凝为痰,血滞成瘀,痰瘀互结,附着于关节,则关节肿大,触之较硬;若兼有疼痛,则为痰瘀痛。
4.1.3 辨僵直、拘挛
关节僵直、拘挛,多为痰瘀胶结为患,若兼有疼痛,亦为痰瘀痛。
4.2 辨舌脉
4.2.1辨舌象
舌苔白腻而浊者为湿盛,兼见浮黄者为湿热,因浮黄即提示湿将化热;苔白腻而质淡者为寒湿。无论舌苔如何,只要舌质红者,均为阴虚、血虚之象。如舌边见有瘀斑或衬紫者,均为血瘀之象。若舌尖红、口干、苔燥为郁久化热之兆;口干欲饮、舌红苔燥黄为郁久化热已成之候。
4.2.2 辨脉象
湿盛之脉多沉细而濡;湿热之脉则缓大或濡数;浮缓湿在表,沉缓湿在里,弦缓为风湿相搏;虚涩为寒湿郁滞;脉沉而细为中湿,为湿痹,为阳虚;阴虚者多见弦细,有时带数;挟痰者每见濡滑;挟瘀者则见濡涩。
4.3 辨病程
痹证初起多以风、寒、湿、热等邪气为主;日久则多痰、多瘀、多虚和及肾,或痰瘀互结,或虚实混杂。凡久治乏效,即或无明显痰瘀征象者,亦应考虑痰瘀之因。
5 施治经验
5.1随证用药
随证用药就是在辨证的基础上,“有斯证,即用斯药”。
5.1.1疼痛
疼痛是痹证的首要症状,也是患者的主要痛苦之一,迅速缓解疼痛是取得疗效并增强患者信心的关键。根据前述辨证结果,痹证疼痛可分以下5种类型进行治疗。
(1)风痛:治宜祛风通络。轻者用独活或海风藤,重者用乌梢蛇或蕲蛇。独活,《名医别录》谓其“疗诸贼风,百节痛风,无(问)久新”;《本草正义》称“独活为祛风通络之主药,……为风痹痿软诸大证必不可少之药。”一般用量为15g-30g。阴虚血燥者慎用,或伍以养阴润燥之品,如当归、生地、石斛等。海风藤善治风湿游走性疼痛,用量以30g-45g为佳。乌梢蛇与蕲蛇俱可搜风止痛,惟蕲蛇之力较强,乌梢蛇次之。蕲蛇以入散剂为佳,每次2g,每日2次,如用于煎剂则需8g-lOg。
(2)寒痛:治宜温经散寒,通络止痛。药用制川乌、制草乌、附子、桂枝、细辛等,其中川乌温经止痛作用较强,寒邪重者尚可用生川乌(但须先煎1小时左右,以减其毒性)。草乌与川乌药性相似,惟草乌药力更强,两药并用,可效力倍增。因各人对乌头的耐受和反应程度不同,故用量宜逐步增加。一般成人每日量由3g-5g开始,逐步加至lOg-15g,且与甘草(解毒)同用;细辛可用8g-15g。成药可用小活络丹(片)。
(3)湿痛:治宜燥湿化湿,参以温阳之品。湿去络通,其痛自己。药用薏苡仁、苍术、生白术、制附子等。其中,薏苡仁可利湿除痹。若大便调者用生苡仁,大便溏者用熟苡仁,若关节肿甚而便溏者,则生熟苡仁合用。或用钻地风、千年健各30g,二药善祛风渗湿,疏通经脉,以止疼痛。
(4)热痛:治宜清络止痛。药用寒水石、知母、生地、忍冬藤等。其中寒水石用治关节灼热肿痛每获良效。痛甚者加乳香、没药、延胡索和六轴子等。其中六轴子长于定痛,但有剧毒,用量宜慎。入煎剂成人每日用1.5-3g,入丸散剂每日约0.3g-0.6g,体弱者忌服。若常规用药结果不著时,加用羚羊角0.6g(分2次吞服)。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曾明确指出:“筋脉挛急,历节掣痛,羚(羊)角能舒之。”羚羊角可用山羊角或水牛角30g代。仍不解者,可用犀黄丸,当能挫解。同时,外用芙黄散(生大黄、芙蓉叶各等份,研细末),以冷茶水调如糊状,取纱布涂敷患处,每日一换。或用鲜风仙花茎叶捣烂外敷亦佳。
(5)痰瘀痛:多见于久治不愈,关节肿痛,僵直变形,活动受限的顽痹患者。此乃痰瘀胶结于筋骨所致,故常规用药,恒难奏效,必须采用透骨搜络、化痰消瘀之品,方可搜剔深入经隧骨骱之痰瘀,痰去瘀消,则肿痛可止。化痰散结用僵蚕、制南星、山慈菇和白芥子,消瘀破结用地鳖虫、水蛭、桃仁和红花,四肢关节痛甚者用蜈蚣、全蝎(研末吞服)搜风定痛,并配以延胡索和六轴子加强镇痛。其中,制南星燥湿化痰,消肿散结,善止骨痛,对各种骨与关节疼痛均有佳效,用量为15g-30g。
凡以上关节肿痛明显的患者,尚可将煎服药后所剩之药渣,再煎药水熏洗或浸泡患处,使药液通过皮肤渗透发挥作用,提高疗效。另外,还可用止痛搽剂外用,以缓解疼痛,处方:
峰房(洗净,扯碎,晒干)180g,生川乌、生草乌、生南星、生半夏各60g,用60%酒精1500ml浸泡2周,去渣,用200ml瓶分装。以棉签蘸擦肿痛处,每日3-4次。注意热痹禁用。
5.1.2肿胀:
“湿胜则肿”,早期可祛湿消肿,用二妙散、防己、苡仁、泽泻、泽兰和土茯苓等。久则湿停生痰,并致痰瘀交阻,肿胀不消,故祛湿之时须参用化痰祛浊、消瘀剔邪之品,始可奏效。化痰祛浊用半夏、皂角刺、制南星和白芥子等,消瘀剔邪用全蝎、水蛭、地鳖虫和乌梢蛇等。此外,七叶莲长于祛风除湿、活血消肿,刘寄奴、苏木散瘀消肿,山慈菇化痰散结、解毒消肿,亦可选用。
5.1.3 僵直、拘挛
关节僵直、拘挛乃顽痹之征。若关节僵肿变形者,用蜂房、僵蚕、蜣螂透节散肿,并配以泽兰活血祛湿,白芥子搜剔痰结。若病变在腰脊者,用蕲蛇、蜂房、地鳖虫行瘀通督,并配以川断、狗脊、骨碎补、补骨脂等。若关节红肿僵直,难以曲伸,久久不已者,多系热毒之邪与痰浊、瘀血混杂胶结,治宜清热消肿,化痰散瘀,疏利关节,药用山羊角、地龙、蜂房、蜣螂、水蛭、山慈菇等。若拘挛较甚者,还可加蕲蛇、穿山甲、僵蚕等。若风湿痹痛而关节拘挛者,可用宽筋藤30g-45g;偏寒湿者,可用川乌、草乌、桂枝、附子、鹿角片等。此外,青风藤、海风藤可舒筋通络,与鸡血藤、忍冬藤等同用,不仅可养血通络,且能舒挛缓痛。伴见肌肉萎缩者,重用生黄芪、生白术、熟地黄、蜂房、石楠藤,并用蕲蛇粉,每次3g,每日2次,收效较佳。以上用药,均需参用益肾培本之品,如熟地黄、仙灵脾、仙茅、淡苁蓉、补骨脂、鹿角片、鹿衔草等,如此标本同治,可协同增效。
5.2 分型治疗
5.2.1 风寒湿痹
证见肢体疼痛,或走注疼痛,或局部冷痛,或肌肉酸痛,遇气交之变或寒湿较重时疼痛加剧,或关节肿胀,但患处不红不热,舌淡苔薄白或略腻,脉沉细或细弦,或濡细,此乃风寒湿邪闭阻经络所致。治宜祛风散寒,除湿通络。方用自拟温经蠲痹汤:当归10g,熟地15g,仙灵脾15g,川桂枝(后下)10g,乌梢蛇10g,鹿衔草30g,制川乌10g,甘草5g。风胜者加寻骨风、钻地风各30g;湿胜者加生熟苡仁各20g,或苍白术各15g;寒胜者制川草乌同用,各10g-20g,并加制附片10g-15g;痛剧者加炙全蝎3g(研粉分吞),或炙蜈蚣1~2条;刺痛者加地鳖虫10g,参三七末3g(分吞),延胡索20g;体虚者仙灵脾加至20g-30g,并加炙蜂房10g;气血两亏者,黄芪、党参也可以用。
5.2.2 风热湿痹
风热湿痹可按热、湿之轻重分为热重湿微之热痹和湿热并重之湿热痹。
(1)热痹:关节肿痛,局部灼热,得凉稍舒,遇热加重,口干,心烦,舌红,苔薄黄,脉数。治宜清热通络,并按病势分轻重:轻者仿白虎加桂枝汤意,用自拟乌桂知母汤(寒水石30g,知母15g,生地30g,桂枝6g,制川草乌各4g),并可酌加广地龙、忍冬藤等。此方以寒水石易石膏,是因为寒水石既可清肌肤之热,又可清血中或络中之热,用治热痹功效较石膏更胜一筹。而热痹佐用桂枝和制川草乌意在宣痹通络,以防寒凉遏闭。重者热势更甚,关节红肿,热如火灼,痛不可触,日轻夜重,为火热深入筋骨血分,用犀角地黄汤合白虎汤加减(犀角用水牛角代):水牛角末30g,生地30g,赤芍12g,牡丹皮12g,寒水石30g,知母15g,地龙12g,忍冬藤30g。甚者加羚羊角,或黄连解毒汤。大便秘结者加大黄泻热通便。《干金要方》犀角汤治“热毒流入四肢,历节肿痛”,即以犀角、羚羊角为主药,配以栀子、黄芩、大黄等,可以参证。
(2)湿热痹:肢体重着,下肢为甚,或有烦疼不安之感,关节肿痛,但不甚红,舌苔黄腻,脉缓大或濡数,此乃湿郁化热或外感湿热之邪,“湿热入络而成痹”(《临证指南医案·痹》)。治宜清化湿热,宣痹通络,方用四妙丸加味:苍术8g,生苡仁30g,黄柏10g,川牛膝15g,晚蚕沙30g,萆薢15g,土茯苓30g。甚者加虎杖、葎草;热胜者尚可加寒水石;肿甚者加泽兰、泽泻。
5.2.3 顽痹
顽痹以病程较长,骨节肿痛,僵直变形为特征。由于其病变主要在骨,骨又为肾所主,而督脉能总督一身之阳经,又与肾有密切联系,故宜益肾壮督以治其本,蠲痹通络以治其标。益肾壮督即补益肾气,温壮督阳。阳气旺盛既可驱邪御邪,又可强筋健骨,使病患易于趋复;蠲痹通络即以大队虫蚁搜剔之品为主,蠲除风、寒、湿、痰、瘀之邪,疏通气血通行之道。方用益肾蠲痹丸:熟地黄、仙灵脾、鹿衔草、淡苁蓉、全当归、鸡血藤、蜂房、蕲蛇(缺则用乌梢蛇代)、地鳖虫、僵蚕、蜣螂虫、炮甲珠、全蝎、蜈蚣、广地龙、甘草等共研极细末,泛丸如绿豆大。每服6g-8g,每日3次,饭后服。妇女经期或妊娠期忌服。
阴虚患者药后有口干、咽燥现象,可用沙参、麦冬、石斛各10g代茶泡饮。个别患者药后有肤痒或皮疹现象,乃动物异体蛋白质过敏所致,轻者用徐长卿15g,地肤子30g煎汤服用,重者须停服此丸。
凡湿热患者应先服清泄湿热、凉血通络之汤剂,待湿热稍解,再汤、丸并进,缓解期可单服此丸以图根治。此丸对寒湿、痰瘀偏重者疗效较好,阴虚、湿热偏重者疗效较差。为此我们正在着手进行改进,目前先拟定了两个协定处方:一方侧重治疗寒湿、痰瘀偏重者,一方侧重治疗阴虚、湿热偏重者。
5.3 辨病用药
辨病用药即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针对西医病种的病理变化、检验数据和临床特征,选择疗效独特、针对性较强的中药进行治疗,如此可扩大治疗思路并提高临床疗效。例如:
风湿性关节炎与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而虎杖对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有抑制作用,故为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良药,尤其急性发作期要及早使用。
类风湿性关节炎属自身免疫性疾病,常用仙灵脾、穿山龙、地黄、露蜂房调节机体免疫功能。
类风湿性关节炎具有骨质侵蚀性改变的特点,用骨碎补、补骨脂、地黄、苁蓉、蜂房、狗脊等可防止骨质侵蚀和促进骨质的修复。
对血沉增速,C-反应蛋白、粘蛋白和抗“o”增高,类风湿因子阳性,证属风寒湿痹者多选用川乌、桂枝等;风热湿痹者多选用葎草、寒水石、虎杖,如此既可改善临床症状,又可降低化验指标。
增生性关节炎是关节软骨退行性变性,继而引起新骨增生的一种进行性关节病变,用地黄、骨碎补、补骨脂、鹿衔草、威灵仙可延缓关节软骨退变,抑制新骨增生。同时,颈椎增生用大剂量葛根(30g),腰椎增生则用川续断,以引诸药直达病所。
强直性脊柱炎由于椎突关节狭窄,椎间盘外环纤维化,以及椎体周围韧带钙化,使脊柱强直畸形,可用鹿角片、蜂房、穿山甲、蕲蛇活血通督,软坚散结,除痹起废。
椎间突出、椎管狭窄而引起之腰痛,可选用地黄、地鳖虫、骨碎补、鹿角片、狗脊、全蝎、地龙、牛膝等,以补肾壮骨,通督止痛。
燥痹(干燥综合征)除关节痛外,多伴见口、眼干燥,猖龋齿,此乃真阴亏耗,燥盛邪客络瘀,既要滋肾清燥,又应蠲痹通络,穿山龙、生地黄需重用,始可提高免疫功能,再配以养阴通络之品如石斛、元参、北沙参、枸杞子、黄精、赤白芍、地龙、僵蚕、辛荑等。
对于膝关节滑膜炎、膝关节肿胀、疼痛、活动不利、浮膑试验阳性、局部有灼热感或兼见硬结者,乃湿热蕴阻膝关节之咎,治宜渗化湿热,宣通络脉,重用生苡仁以渗湿利水,配以泽兰、泽泻、苍术、茯苓、黄柏、大黄、桃仁、红花有显效。
对长期服用激素的患者,给予补肾治疗,并大剂量使用穿山龙、生地黄、仙灵脾等,可以较快地递减激素量,并防止激素撤除后出现反跳。穿山龙一般用40g-50g,少则无效。生地黄与仙灵脾用量为:阴虚偏重者生地黄30g-100g,仙灵脾10g-15g;阳虚偏重者生地黄10g-15g,仙灵脾20g-40g,并可加黄芪、制附子。
以上随证用药、分型治疗和辨病用药3项内容,在临床实践中尚须相互参酌和有机的结合,如随证用药与分型治疗相结合、分型治疗与辨病用药相结合等。此外,人有禀异,地有南北,时有冬暑,证有殊变,故临证时尚须因人、因地、因时、因证制宜,如此方能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赵一刀整理)

着痹论治滑囊炎20例

  • 分享
  • 转载
  • 复制地址

    请用Ctrl+C复制后贴给好友。

一根针一把草 2009年02月15日 23:15 阅读(151) 评论(1) 分类:个人日记

  • 举报
  • 字体:大
滑囊炎患者20例,均以着痹论治,以薏苡仁汤加味治疗,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例均为门诊患者,女4例,男16例;年龄24~59岁,平均30岁;肘部鹰嘴滑囊炎1例,余为膝部滑囊炎.患者均有病变部关节沉重,酸胀疼痛,屈伸不利,局部明显肿胀,扪之可有囊性感.均可局部穿刺抽出积液,积液大多透明清晰,无色或淡黄色,或为混浊黏液或兼血性.1.2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在局部皮肤严格消毒后穿刺抽液,力争一次抽净,抽刺后不注入任何药物而予以加压包扎.后以薏苡仁汤为主治之.薏苡仁汤组方:薏苡仁,苍术,羌活,独活,防风,川乌,麻黄,桂枝,当归,川芎,生姜,甘草.抽出液见混浊者,则以薏苡仁汤加黄柏,金银花,蒲公英治之;抽出液混浊兼血性者,则以薏苡仁汤加黄柏,金银花,蒲公英,桃仁,红花治之.每1剂,水煎服,10为1个疗程.2结果20例全部治愈,其中1个疗程治愈者10例,2个疗程治愈者9例,3个疗程治愈者1例,所有患者均随访1无复发.3典型病例患者,男,59岁,渔民.因左膝关节明显肿胀,疼痛,走路跛行1个月,已在当地医院经西医治疗20,每天静滴抗生素及皮质激素.已做穿刺抽液3次,每次抽净2~3后局部又复肿胀如故.0.5前曾有类似发作,反复不愈,后住院治疗近1个月才愈.2003年5月18来我院,要求中药治疗.查体:左膝关节髌骨周围明显肿胀,局部按压有波动感.血检:白细胞计数为13×10,嗜中性粒细胞为85%,淋巴细胞为15%,血沉25/,体温37℃,脉搏80次/,局部抽出黄色混浊血性黏液60左右.抽刺后局部加压包扎,并给以下中药10剂:薏苡仁30,苍术15,羌活10,独活12,防风10制川乌10麻黄10桂枝10,当归10,川芎10生姜5,甘草5,金银花20,蒲公英20,黄柏10桃仁12,红花12.考虑到患者已做多次穿刺,有继发感染的可能,再给予青霉素肌注,160/次,2次/,共10.2003年5月29复诊,左膝关节肿胀明显消退,疼痛明显减轻,跛行消失,在局部稍肿处再穿刺,抽出透明,清晰黏液10,停用青霉素,局部不再包扎.效不更方,再予上述方药10剂.2003年6月10再复诊,患者疼痛,肿胀均消失,行走自如,局部稍有肿胀处再穿刺,抽得透明,清晰黏液3,为巩固疗效再给薏苡仁汤10剂以善其后.因患者家住外地,未做特意随访,但1后与笔者偶遇时,其欣喜之色溢于言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4(19)血竭胶囊临床应用疗效分析周斯花(贵州省六盘水市人民医院,贵州六盘水553000)[关键词]血竭胶囊;跌打损伤[中图分类号]285.6[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008—8849(2005)19—2585—01血竭为棕榈科常绿藤本植物麒麟竭及同属植物的果实和树干渗出的树脂,主产于广东,台湾及印尼,马来西亚等地,由夏季果实成熟时采集鳞片间分泌出的树脂提取的龙血树脂精制而成.其味甘咸,性平,归心,肝经,内服可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外用止血,生肌,敛疮.特别是在外科跌打损伤方面有比较肯定疗效,但在临床上一直把它作为一种配方辅佐.现已由云南省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研制成雨林牌血竭胶囊,我院1998年从广东湛江购进后,在临床应用中收到了满意疗效,现将临床应用的5例典型病例探讨如下.1临床资料1.1骨折病例例1:男,36岁,出租车司机,于2002年5月29日替人装灯,从2的楼梯上跌下,左手腕关节骨折,经外科医师夹板固定,常感持续性疼痛,自觉症状不减,仍疼痛难忍,服用止痛片.伤后1周开始服用血竭胶囊每日3次.每次3~5粒,当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