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秋天景色的诗词:###第五章 鼓励孩子的竞争意识——(23)(24)(25)(26)(27)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6:15:49
转发:第五章 鼓励孩子的竞争意识——(23)(24)(25)(26)(27)

  

优秀和明智的父母总是以社会对孩子的要求去要求自己的儿女。

 

——[美国]杜威

 

23. 狐狸法则:爱就要让孩子独立

 

自然界的动物生存法则是:长大后就不能与父母住在一起,就不能靠父母养活,得自己去生活。如果你不知道如何生存,那么就将被大自然无情地淘汰。尽管有些残酷,但这是动物为了族类持续生存的天然法则,正如达尔文所说的那样: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狐狸的故事

 

在一个严寒的冬天,狐狸富来普和莱拉真诚地相爱了。莱拉生了5只小狐狸,他们在海边的沙丘上建立起了一个愉快、幸福的家庭。为了让孩子们能尽快地成长,富来普和莱拉日夜奔忙着寻找食物。

 

在一次觅食时,莱拉不幸被夹子打中,在痛苦中死去。

 

莱拉不幸去世后,狐狸爸爸富来普担负起了抚养孩子的重任。他没有像母鸡孵小鸡那样把孩子们保护在身下,而是让他们出去独立生活。他严厉地教育他们,教给他们捕捉食物的方法,逃避危险的智慧,带着他们去做实习旅行。当小狐狸已经能独自捕食的时候,他们还想娇滴滴地在爸爸身边撒娇,但富来普已经决定把他们赶走。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富来普把刚学会走路和觅食的小狐狸全部赶到洞外:小狐狸站在风雪中凄厉地哀叫着,一次又一次试图回到洞里,可是每一次都被堵在洞口的老狐狸咬了出去。那些被富来普咬伤并被赶走的小狐狸眼中充满着忧伤和委屈,然而富来普则是义无反顾的坚决和果断。因为富来普知道,没有谁能养他们一辈子。

 

小狐狸们从这一天起便长大了,它们终于学会了如何生存。

 

当富来普再一次看到自己孩子的时候,它们已经变得更加健康强壮。

 

这是日本电影《狐狸的故事》中的场景。其实不只是狐狸,所有的动物都十分重视培育后代的独立生存能力。小动物们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学习如何觅食,当它们长大后,动物妈妈就不再允许他们留在身边,而是无情地驱赶出去,迫使它们去独立生活,去开拓新的生存领域。即使那些不能或不愿独立生活的小动物跑回来向妈妈求助,动物妈妈们也是毫不留情地把它们赶走。

 

与人类一样,所有的动物都爱孩子,但动物妈妈们知道,父母不可能陪伴孩子一生,如果不能及早让孩子学会独立,总是让孩子在父母身边有所依靠,那么,当孩子不得不独立去面对这个世界的时候,它将无所适从。

 

小故事

 

在日本动画片《聪明的一休》中,有这样的一个情节:一休的母亲为了让他当和尚独立生活,很是注意从小事中教育他。一次,小一休跌倒了,头皮磕破了。这时母亲就站在他身边,一休把手伸向母亲,眼里满是期盼——他希望母亲扶自己起来。可是,母亲却无动于衷,只是说了一句:“用手撑一下自己起来。”

 

通过这件小事,母亲让一休明白一个道理:跌倒了得自己爬起来。

 

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

 

意大利著名儿童教育专家蒙台梭利曾说:“教育首先要引导孩子沿着独立的道路前进。”美国著名教育专家罗伯特博士曾提出现代孩子教育的十大目标,其中第一条便是独立性。一个孩子在长大后要想有所成就,就必须具备独立思考、选择、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否则是很难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

 

孩子的独立性是在实践中逐步培养起来的。要培养独立自主的孩子,就应该多为孩子创造锻炼的机会。一般情况下,孩子在两岁后,随着他们身体的发育,心理能力的不断提高,大多数孩子就已经可以在父母的帮助下,逐步学会自己吃饭、穿衣、收拾玩具等,逐渐树立独立意识。

可惜的是,有很多父母并没有意识到培养孩子独立意识的重要性,他们不是担心孩子做不好就是怕孩子劳累,因此不愿放手。孩子们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除了学习以外,其他事情一概不做,有的小孩甚至上了初中还不会自己穿衣服。

 

被喂养惯了的动物接受放养时,通常自己不会捕食。生存法则告诉我们:动物如果学不会自己捕食的话,就一定会饿死。孩子也是同样。在父母的溺爱中长大的孩子,通常没有在社会独自生存的能力。一旦父母因为一些原因无法顾及到他们,他们就只能被社会淘汰。媒体上曾报道过这样的例子:某“神童”13岁上大学,后又到北京某院校读研,但终因生活自理能力太差而被劝退;某大学生获得去国外深造的全额奖学金,但由于生活不能自理而不得不放弃……

 

孩子需要一定的空间去成长,去锻炼自己的独立能力。在保证孩子安全的前提下,父母应放手让孩子去做,从而培养孩子独立的人格。父母必须让孩子知道,属于他自己的事,他能够做好的,他就应该做好,父母尽管可以帮他,可以教他,但不可能一辈子替他做。而他做那些事,是为了自己,不是为了父母。

 

当一个孩子的独立性得到锻炼后,他就会很有信心处理生活中发生的事情,面对困难也能够想尽办法去解决,因而也就能够让父母放心地把他放到社会上去经受考验。这就跟把动物放归山林之前,需要训练它们的捕食能力一样。

 

当然,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父母不能操之过急,不要因为孩子没有做好某件事就求全责备。对于孩子独立去做的事情,只要他们付出了努力,即使结果不理想也要给予认可和赞许,使孩子感受到劳动的乐趣,独立做事的快乐。更为重要的是,要使孩子产生“我能行”的感觉,这种感觉对孩子至关重要,它是孩子独立性发展的动力。

 

家教故事

 

小洛克菲勒仅仅4岁,当他看到爸爸老洛克菲勒走进房间时,就张开双手满怀高兴地扑向父亲。可是父亲并没有弯下身子去抱小洛克菲勒,而是往旁边一躲,结果小洛克菲勒扑了个空,跌倒在地上,失声大哭起来。

 

等小洛克菲勒不哭了,老洛克菲勒郑重地对他说:“孩子,不哭了,以后要牢牢记住,做任何事都要靠自己,不要指望别人,有时,连爸爸都是靠不住的。”

 

孩子有选择的权力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生活会赋予他们许许多多的礼物,“选择的权力”就是其中的一项。正如美国著名的教育专家戴维?刘易斯说:“发展成长、成才、成功的最有力的原则在于人的选择。”

 

可生活中,由于怕孩子自己选择错了,父母总是不敢把选择的权力交给孩子,甚至刻意培养孩子的“听话”、“乖”,因此,我们常能听到大人对孩子说这样的话:“这件事就这么定了,你去做吧。”“这件事情你不能做。”

 

父母们忽视了一点,如果从来不给孩子选择的权力,他也就永远学不会选择,永远没有自主性。一个没有自主性的孩子在长大后,常常缺乏判断力和选择的能力,没有主见,事事依赖他人,别人让怎么做就怎么做。即使在需要他做出决定时,他也没有勇气说出自己的想法,因为他已经习惯了服从,在他潜意识里已经有了这样的认识:我的意见不会有人重视,说出来也没有用,还不如干脆不说的好。这样的人很难在事业上取得大的成绩。

 

此外,父母的大包大揽,有可能会引起孩子的“反抗”,因为选择是每个人的权力,孩子也如此。例如,在高考填报志愿时,有些父母为孩子选择了一些自己认为理想的专业,全然不顾孩子的实际情况和感受。结果等孩子进入大学后,对父母所选择的专业不感兴趣而闹起了退学,这时父母再后悔就迟了。

父母不愿给予孩子选择的权力,是担心孩子会做出错误的选择,这种想法看上去似乎也有道理。孩子没有经验,又喜欢新鲜事物,他们作出的决定并不一定合适,有时甚至是错误的。因此,为了让孩子少走弯路,父母便凡事“包办”。但是,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和成年人一样,他们需要有机会来自己作决定,来锻炼自己的决策能力,体会自主选择的快乐。所以无论父母怎样担心,也应该给孩子充分的选择权,从小就培养孩子的决断能力。例如,可以让孩子自己决定穿什么样的衣服,而不要根据父母的喜恶来强迫孩子;让孩子选择自己的业余爱好,而不必听从父母安排去参加各种各样的培训班……

 

当然,给孩子充分的选择权并不是说父母就对孩子放任不管了。放任不管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有可能会让孩子误入歧途。孩子的选择权应该限定在保证孩子健康和安全的范围内。因此,父母在给孩子作选择的机会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⑴不要给孩子压力。在孩子选择时,父母在事前为他提供有关情况,帮他分析各种可能,但不要给孩子太大的心理压力。父母不要对孩子说:“如果这次没选择好,下次就别想再自己做决定了……”

 

⑵不要苛求孩子的选择十全十美。孩子的选择无论正确还是错误,都是成长中必须经历的。即使孩子选择错了,也是一次学习,是很值得的。

 

⑶给孩子的选择机会不要太多。例如,父母问孩子:“你早餐想吃什么?”孩子可能提出家中没有的东西,如果父母不能满足其要求,反而有可能使孩子对父母产生不满。正确的提问应该是:“你是想喝牛奶还是喝粥?”

 

⑷让孩子为自己的选择负责。父母要教育孩子如果是自己选择了,自己就要负责任。例如,一位妈妈带孩子去少年宫报名,先让孩子看看小组活动,本来,妈妈的意愿是让孩子学钢琴,可是发现孩子在舞蹈组门前看得出神。于是,妈妈尊重孩子的选择,但要求孩子对自己的选择负责,一定要坚持把舞蹈学好。当孩子知道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任时,就能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判断能力。

 

⑸不要为父母的“面子”勉强孩子。有些父母因为孩子不听话而发脾气,并不一定是认为孩子做得不对,而是因为“孩子不听话让自己没面子”。例如,当家里来了客人时,父母要求一个正在做数学题的孩子当众表演唱歌,孩子并不愿意,父母便呵斥,认为孩子给自己丢了“面子”,这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事实上,所谓父母的“面子”并不是真正重要的,真正重要的是,怎样才对孩子的发展更有利。

 

家教故事

 

朱棣文是著名的华裔物理学家。1997年,他因在研究利用激光冷却和捕获原子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是第五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华裔科学家。

 

朱棣文生于科学世家。他的家族先后出了12个博士和硕士,父亲朱汝瑾是当代科学家,母亲李静贞也卓有建树。他从小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因而很早就对科学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读中学时,朱棣文对物理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在高中最后一个学期里,他动手做了一个物理摆,用它“精确地”测量了引力。

 

不过,父亲却不愿意儿子学物理,他希望儿子成为一个建筑师。父亲对朱棣文说:“你将来要成为一个好的建筑师,工作稳定,收入也高,也非常体面。”

 

“建筑师?爸爸,我不想搞建筑,我想做一名物理学家。”朱棣义说。

 

“学物理学是很难生存的,”父亲严肃地说,“这个工作又苦又累,收入也不高。我不希望你走这条路。”

 

“不,爸爸。我喜欢学物理,我管不了那么多。”朱棣文认真地说。

父亲沉默了。在经过认真思后考,父亲不再反对了。他对朱棣文说:“既然你选择了物理,并对它很用心,爸爸就不再坚持自己的要求。不过,你必须在这个领域有所建树,其至超过我们家族的任何人。这是爸爸对你的新的期望。”

 

“爸爸,你放心,我会努力做的。”朱棣文坚定地回答。

 

看到儿子很坚决,也很有信心,父亲也高兴起来:“好吧,爸爸全力支持你。”

24. 鲶鱼效应:积极地参与竞争

 

竞争可以激发人们内在的活力,因此父母应该培养孩子积极的竞争意识,给孩子一个竞争的环境,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以至于在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现在的很多孩子慵懒软弱,没有活力,经不起打击,显然是父母的精心呵护造成的,舒适的环境使孩子缺乏竞争的动力与激情,心安理得地过着安逸舒适的生活,可是有一天,孩子不得不走向激烈竞争的社会时,却因能力不足而被淘汰,作为父母就只有后悔的份了。

 

沙丁鱼的故事

 

很久以前,以捕鱼为生的挪威人,在深海区发现了大量的沙丁鱼。他们非常高兴,因为沙丁鱼一直能卖个好价钱。可是,他们却碰到了一个难题,就是沙丁鱼还没等运到岸上,就都已经口吐白沫,肚皮朝天了。渔民们想了无数的办法,想让沙丁鱼活着上岸,但都失败了。

 

有一天,一个渔民无意中在放沙丁鱼的槽中放了几条鲶鱼,结果,沙丁鱼都活着上岸了。

 

这是为什么呢?原来鲶鱼是沙丁鱼的天敌,当鱼槽里同时放有沙丁鱼和鲶鱼时,鲶鱼出于天性会不断地追逐沙丁鱼。在鲶鱼的追逐下,沙丁鱼拼命游动,激发了其内部的活力,从而活了下来。

 

无独有偶,日本也有类似的故事。据说是日本孩子懂事后父母讲给他听的第一个故事:

 

日本的北海道盛产一种味道珍奇的鳗鱼,海边渔村的许多渔民都以捕捞鳗鱼为生。鳗鱼的生命非常脆弱,只要一离开深海区,要不了半天就会全部死亡。

 

但是,有一位老渔民却非常幸运,他捕捞到的鳗鱼在返回岸边后仍然是活蹦乱跳的。人们都感到纳闷,他的船、船上的装备以及装鱼的鱼舱,都没有什么不同呀,为什么他的鳗鱼能一直活蹦乱跳的呢?

 

由于鲜活的鳗鱼要比冷冻的鳗鱼贵出一倍,所以没几年工夫,老渔民一家便成了远近闻名的富翁。周围的渔民做着同样的事情,却一直只能维持简单的温饱。

 

直到有一天,这个渔民身染重病不能出海捕鱼了,他才把秘密告诉了他的儿子。原来,鳗鱼不死的秘诀,就是在整仓的鳗鱼中,放进几条狗鱼。

 

鳗鱼与狗鱼非但不是同类,还是出了名的死对头。几条势单力薄的狗鱼遇到成仓的对手,便惊慌地在鳗鱼堆里四处乱窜,这样一来,一仓死气沉沉的鳗鱼被全部激活了。

 

这就是“鲶鱼效应”的由来。“鲶鱼效应”告诉我们,竞争可以激活人们内在的活力。在孩子的教育中同样如此,父母和老师应该培养孩子积极的竞争意识,教育孩子勇于接受各种挑战,只有在挑战中,生命才会充满生机和希望。

 

小故事

 

在秘鲁的国家级森林公园,生活着一只年轻的美洲虎。

由于美洲虎是一种濒临灭绝的珍稀动物,全世界仅存17只,为了更好地保护这只珍稀的老虎,秘鲁人在公园中专门建造了一个虎园。这个虎园占地20平方公里,并有精心设计的豪华的虎房。

 

虎园里森林茂密,百草芳菲,沟壑纵横,流水潺潺,并有成群人工饲养的牛、羊、鹿、兔供老虎尽情享用。凡是到过虎园参观的游人都说,如此美妙的环境,真是美洲虎生活的天堂。

 

然而,让人感到奇怪的是,从没人看见美洲虎去捕捉那些专门为他预备的活食,也没人见它王气十足地纵横于雄山大川,啸傲于莽莽丛林,甚至未见过它像模像样地吼上几嗓子。与此相反,人们常看到它整天待在装有空调的虎房里,或打盹儿,或耷拉着脑袋,睡了吃,吃了睡,无精打采。

 

有人说它也许太孤独了,若有个伴儿,或许会好些。于是,秘鲁政府通过外交途径,从哥伦比亚租来一只母虎与它做伴,但结果还是老样子。

 

有一天,一位动物学家到森林公园来参观,见到美洲虎那副懒洋洋的样儿,便对管理员说:“老虎是森林之王,在它所生活的环境中,不能只放上一群整天只知道吃草,不知道猎杀的动物。这么大的一片虎园,即使不放进几只狼,至少也应放上两只豺狗,否则,美洲虎无论如何也提不起精神。”

 

管理员们听从了动物学家的意见,不久便从别的动物园引进了几只美洲豹。这一招果然奏效,自从美洲豹进虎园的那一天,这只美洲虎再也躺不住了。

 

它每天不是站在高高的山顶愤怒地咆哮,就是有如飓风般俯冲下山岗,或者在丛林的边缘地带警觉地巡视和游荡。老虎那种刚烈威猛、霸气十足的本性被重新唤醒。它又成了一只真正的老虎,成了这片广阔的虎园真正意义上的森林之王。

 

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

 

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而且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竞争也会日益激烈,一个没有竞争意识的人是很难适应社会生活的。正因为如此,父母要及早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让孩子勇敢地积极参与竞争,才能保证他们长大后敢于竞争,善于竞争,成为时代的“弄潮儿”。

 

有这样一个寓言故事:

 

在辽阔的非洲大草原上,当黎明的曙光刚刚划破夜空,动物们就开始奔跑了。

 

羚羊妈妈在教育自己的孩子:“孩子,你必须跑得更快一点,更快一点,如果你跑不过最快的狮子,就可能被它们吃掉!”于是,小羚羊起身就跑,向着太阳飞奔而去。

 

在另一个场地上,狮子妈妈也在教育自己的孩子:“孩子,你必须跑得更快一点,更快一点,如果你跑不过最慢的羚羊,就可能会活活饿死。”于是,小狮子起身就跑,也向着太阳飞奔而去。

 

这就是大自然的法则:“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在刚出生时,每个婴儿之间并没有太大的差别,但随着环境和事物的不断变化,婴儿在成长的过程中,有的会变成“狮子”,有的会变成“羚羊”。在残酷的现实中,每个人所面对的竞争和生存的压力都是一样的,因此,父母一定要意识到,从小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是很有必要的。只有孩子具备参与竞争的智慧和勇气,将来才不会被“饿死”,或是被“吃掉”。

 

当然,让孩子学会竞争,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并不是让孩子争吃、争穿、争霸,这不是我们提倡的竞争。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是要培养他们奋发向上、开拓进取的精神,培养他们做人、做事、处世的能力,提高孩子的整体素质。

父母要培养孩子正确的竞争意识,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⑴对孩子取得的成绩要及时鼓励。

 

父母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并及时给予肯定。例如,有的孩子学习成绩暂时落后,但在绘画方面有特长,父母就要肯定孩子的绘画能力,并鼓励孩子在绘画方面多加努力。

 

如果孩子在学校得到表扬,或因为某方面的突出表现获得奖励,即使这件事是多么的微不足道,父母也应认为这是孩子在小小的竞争中初露头角,是大事。因此,父母要以兴奋的神情表示分享孩子的喜悦,必要时可加以特别的鼓励。千万不能对孩子取得的成绩不屑一顾,甚至嗤之以鼻,更不能说“这有啥了不起”一类的话,这种泼冷水的行为,只会挫伤孩子参与竞争的信心,实在不可取。

 

⑵教孩子在竞争中合作。竞争愈是激烈,合作意识就愈是重要。因为个人的力量总是渺小的,很多事情需要在合作中才能解决,而且个人也只有在合作中通过互通有无、取长补短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要使孩子在长大后能获得好的发展,父母在重视孩子竞争意识的培养的同时,也要注重对孩子合作精神的培养。要让孩子认识到,竞争不是抬高自己、轻视别人,而是通过竞争认识到集体中各人有各人的长处和不足。

 

⑶培养竞争意识要注意分寸。父母在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时,切忌一味向孩子强调竞争的重要性而忽略了其他方面的教育。否则,孩子有可能会过分关注自己在学业上的发展,看重自己的考分、名次。这是一种消极的竞争心理,它会导致孩子既不能正确地评价自己,又不能客观地评价他人,往往因自己取得一点成绩沾沾自喜,或因一时失败而自暴自弃,或因别人的成功而失去自信,或因别人的失败而幸灾乐祸。

 

父母要在生活中客观评价孩子,不要过分关注考分。同时应全面要求孩子,鼓励孩子在思想品德、情操等方面的竞争,关注孩子在其他方面的发展。培养孩子有经得起失败的心理承受能力,教育孩子在遇到胜利时不要飘飘然,遇到挫折不要灰溜溜。

 

家教故事

 

20世纪30年代,在英国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里,有一个小姑娘从小受到严格的家庭教育。父亲经常向她灌输这样的观点: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力争一流,永远走在别人前头,而不能落后于人,“即使坐公共汽车,你也要永远坐在前排。”父亲从来不允许她说“我不能”或者“太难了”之类的话。

 

对于孩子来说,这个要求可能太高了,但正是因为从小就受到父亲的“残酷教育”,才培养了她积极向上的决心和信心。在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她时时牢记父亲的教导总是抱着一往无前的精神和必胜的信念,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克服一切困难,做好每一件事情,事事必争一流,以自己的行动实践着“永远坐在前排”的誓言。

 

在上大学时,学校要求每个学生要用5年时间来学习拉丁文课程。她凭着自己顽强的毅力和拼搏精神,硬是在一年内全部学完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她的考试成绩竟然名列前茅。

 

她不单是学业上出类拔萃,在体育、音乐、演讲及学校的其他活动方面也都一直走在前列,是学生中凤毛麟角的佼佼者之一。当年她所在学校的校长评价她说:“她无疑是建校以来最优秀的学生,她总是雄心勃勃,每件事情都做得很出色。”

 

她就是连续四届当选为英国保守党领袖,并于1979年成为英国第一位女首相,被世界政坛誉为“铁娘子”的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

 

帮助孩子找一个“对手”

竞争的力量是惊人的,它能够使一个人发挥出巨大的潜能,创造出惊人的成绩。如果不鼓励孩子参与竞争,就很难开发他们的潜能,更不用说发掘出人生的深层意义和享受美好的人生。

 

日本的游泳运动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有人到日本的游泳训练馆参观,他惊奇地发现,日本人在游泳馆里养着很多鳄鱼。

 

队员在每次跳下水之后,教练都会把几只鳄鱼放到游泳池里。几天没有吃东西的鳄鱼见到人,立即*大发,拼命追赶运动员。而运动员尽管知道鳄鱼的大嘴已经被紧紧地缠住了,但看到鳄鱼的凶相,还是条件反射似的拼命往前游。

 

日本的游泳教练掌握了这样一个道理,竞争的力量会使一个人发挥出巨大的潜能,尤其是当竞争对手强大到足以威胁到他的生命的时候。对手就在你的身后,你一刻不努力,你的生命就会有万分的惊险和危难。为了生存,你不得不奋发图强,不得不革故鼎新,不得不锐意进取。否则,你就只能被淘汰,被吞噬。

 

当然,我们不能在任何时候都以威胁生命的竞争来提高孩子的成绩,但父母也应该有意识地给孩子寻找一两个竞争对手,让孩子“暗中使劲”,与对手展开竞赛。

 

心理学认为,每个人都有一种追求优越的欲望,它推动人们努力补偿自己的不足,发奋图强,获得成功。这种心理在人的一生中都在发挥作用。因此,父母只要善于利用这条规律,就能有效地激起孩子的竞争行为,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给孩子找一个“对手”,就是运用比较的方法,使孩子看到自己与其他人的差距。只有看到差距,才会有补偿差距的愿望,否则,孩子就不知道往哪个方面去努力。找出差距后,父母就可以引导孩子去努力补偿了,如使用激将法、鼓励法等,就很容易取得效果。

 

父母在选择对手时,应注意目标不要太高,不要每次都盯着第一名。如果孩子与竞争对手的差距太大,很容易产生望而生畏、高不可攀的心理,而丧失竞争的勇气。最好是选择一个孩子比较熟悉,比自己的孩子水平略高一筹的同学做为竞争对象,这样容易激起他赶超的信心和勇气。同时,要多与孩子交谈,告诉孩子“友谊第一”,不要让孩子滋生对竞争对象的敌意。当孩子通过努力已经超过竞争对手时,要给孩子选择新的竞争对手,这样孩子也有了不断前进的动力。

 

此外,让孩子与自己竞争也是很好的办法。例如,在训练孩子打算盘时,可以每次都给他掐时间,让他和自己比。而且还可以告诉孩子,他的速度一次比一次快,这样孩子的自信心就越来越强了,能力也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小故事

 

1988年,美国陆军最优秀的坦克防护装甲专家乔治?巴顿中校接受了研制M1A2型防护装甲的任务。为了能研制出性能更高、质量更好的坦克,巴顿找来一位搭档——舒马茨。巴顿请舒马茨来,并不是要他一起研究,而是要他来搞破坏,因为舒马茨是著名的破坏力专家。

 

起初,巴顿研制出的坦克防护装甲,舒马茨轻而易举地就炸坏了。每当坦克防护装甲被炸坏后,巴顿就会找舒马茨进行交流,寻找问题所在,以便在下一次研制中解决这些问题。舒马茨一次次地搞破坏,巴顿一次次地修改着自己的设计方案,并一次次地更换材料……

 

直到有一天,舒马茨再也想不出办法来破坏巴顿的坦克防护装甲了,于是,巴顿宣布M1A2坦克防护装甲研制成功。一直到现在,这种坦克防护装甲仍然是世界上最具高科技含量、最坚固的坦克防护装甲。

 

让一个人更加强大的不是别人,正是他的对手。强大的对手在给你强有力的挑战的同时,也给了你成功的机会。

25. 帕金森时间定律:有效地运用时间

 

孩子能否利用好时间,决定着他学习效率的高低。当孩子不会合理利用时间时,父母应该帮助孩子养成合理利用时间的好习惯。

最忙的人最能找出时间

 

西方有名谚语:“最忙的人最能找出时间。”英国历史学家诺思科特?帕金森便以这句谚语作试验,分析为何大型组织会变得大而无当、毫无生气。

 

1958年,帕金森出版了《帕金森定律》一书。书中提出了著名的帕金森时间定律:“工作会自动地膨胀占满所有可用的时间。”这个定律解释了为什么一个机构的组织常常会超过实际需要,以及个人效率低下的原因,就是他们给了一个计划太多的时间。

 

帕金森时间定律表明,如果你给自己安排了充裕的时间从事一项工作,你会放慢你的节奏或是增添其他项目以便用掉所有分配的时间。例如,一个人可以在10分钟内看完一份报纸,也可以看上半天。

 

在正常情况下,一个人花上3分钟时间就可以寄出一张明信片,但一个无所事事的老太太为了给远方的外甥女寄张明信片,可以足足花一整天:花1小时找那张明信片,1小时找眼镜,小时查地址,小时写明信片,20分钟则是用来想去寄信时是不是要带伞。就这样,一个人只需要3分钟时间就能干完的事情,却让另一个人花了一整天时间来犹豫不决、担心、操劳,而且疲惫不堪。

 

不同的人做同样一件事,所耗费的时间差别竟是如此之大。由此,帕金森得出的结论是:“一份工作所需要的资源与工作本身并没有太大的关系,一件事情被膨胀出来的重要性和复杂性,与完成这件事情花的时间成正比。”在很多情况下,我们以为给自己很多很多的时间完成一件事就可以改善工作的品质,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时间太多反而使你越懒散、缺乏原动力、效率低,可能还会大幅度降低效力。

 

在国外有一个这样的例子:一个上大二的学生尽管只修最少学分的课,但其平均成绩仍然无法维持在C。后来,她的父母亲向心理专家咨询。可令她的父母亲惊讶的是,心理学家建议这个学生多修一些课,而不是少修一些。结果出乎学生本人和家长的意料,学生所有课程的成绩不降反升。事实上,这个学生要做的就是如何提高学习效率、打起精神。

 

小故事

 

一次上时间管理的课上,教授在桌子上放了一个装水的罐子,然后又从桌子下面拿出一些正好可以从罐口放进罐子里的鹅卵石。当教授把石块放完后问他的学生道:“你们说这罐子是不是满的?”

 

“是。”所有的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说。

 

“真的吗?”教授笑着问。然后再从桌底下拿出一袋碎石子,把碎石子从罐口倒下去,摇一摇,再加一些,再问学生:“你们说,这罐子现在是不是满的?”

 

这回他的学生不敢回答得太快。最后班上有位学生怯生生地细声回答道:“也许没满。”

 

“很好!”教授说完后,又从桌下拿出一袋沙子,慢慢的倒进罐子里。倒完后,再问班上的学生:“现在你们再告诉我,这个罐子是满的呢?还是没满?”

 

“没有满。”全班同学这下学乖了,大家很有信心地回答说。

 

“好极了!”教授再一次称赞这些学生们。然后,教授从桌底下拿出一大瓶水,把水倒在看起来已经被鹅卵石、小碎石、沙子填满了的罐子。

 

当这些事都做完之后,教授正色问他班上的同学:“我们从上面这些事情得到什麽重要的功课?”

班上一阵沉默,一位自以为聪明的学生回答说:“无论我们的工作多忙,行程排得多满,如果要逼一下的话,还是可以多做些事的。”这位学生回答完后心中很得意地想:“这门课到底讲的是时间管理啊!”

 

教授听到这样的回答后,点了点头,微笑道:“答案不错,但并不是我要告诉你们的重要信息。”说到这里,这位教授故意顿住,用眼睛向全班同学扫了一遍说:“我想告诉各位最重要的信息是,如果你不先将大的鹅卵石放进罐子里去,你也许以后永远没机会把它们再放进去了。

 

家长要告诉孩子,面对学习中纷繁复杂的科目和内容,应该按重要性和紧急性的不同组合确定处理的先后顺序,做到鹅卵石、碎石子、沙子、水都能放到罐子里去。

 

行动比想法更重要

 

很多人都曾经有过这样或那样的理想,但最后成功的人却寥寥无几。导致这一结果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大部分的人在制定计划后,却缺乏有效的行动,使机会在拖延或放弃中白白错过。

 

一个人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有行动。正如伟大的戏剧家莎士比亚所说:“我们所要做的事,应该一想到就做;因为人的想法是会变化的,有多少舌头,多少手,多少意外,就会有多少犹豫,多少迟延;到那时候再空谈该做什么,只不过等于聊以*的长吁短叹,只能伤害自己的身体罢了。”

 

父母从小就要培养孩子的行动能力,要教育孩子一旦有了想法就要立即付诸行动。例如,制定了学习计划后,就要按照计划去做,而不是把计划束之高阁;如果想要去参加舞蹈培训,就一定要坚持去练习,而不是把培训时间无限期地推迟。

 

有些父母认为,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提高孩子的智商,发掘孩子的天赋,至于遇事拖延,也不是什么大毛病,孩子长大后自然就会改正了。其实,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因为从小就习惯于拖延的孩子,长大后仍然会受这个恶习的影响。例如,在工作中只说不做,遇事推卸责任,这样的人自然得不到领导的赏识,找一份工作都困难,更别说被重用和提拔了。

 

当然,孩子年龄尚小,自制力较差,加之在外界的诱惑下,他们很难能够在有了想法后立即付诸行动,或者在付出行动后很难坚持把事情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这就需要父母的督促。父母要让孩子明白拖延的害处,要明确地告诉孩子:在规定的时间内一定要把事情完成!无论孩子找怎样的借口,父母都不能同意。

 

一旦发现孩子有拖延的恶习,父母要立即帮助孩子改正:

 

⑴告诉孩子“完成任务没有任何借口”。告诉孩子必须努力去完成任务,而不要为拖延寻找借口。以下这几句话是孩子一定不能说的:“我没有足够的时间。”“我明天再做。”“我还有其他事情要做。”

 

⑵给予适当的奖励。当孩子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了某件事情的时候,可给予适度的奖励,这种奖励可以是精神的也可以是物质的,这样孩子凡事就会变得积极起来。

 

家教故事

 

10岁的小婷在上小学,一天,她在家里宣布要天天写日记以提高写作水平。可是,一周过去了,母亲发现小婷并没有写过日记,当然作文水平也根本没有得到提高。

 

母亲没有批评小婷,而是在一天晚饭后对女儿说:“孩子,妈妈给你讲个故事吧。”

 

“好的。”小婷高兴地坐到了妈妈身边。

“从前,有一个教徒每天都到教堂祈祷,每次祷告的内容几乎相同:‘上帝啊,请念在我多年来敬畏您的份上,给我一次机会让我中一次彩票吧!阿门!’这样的祈祷持续了三年。这一天,当这个教徒又跪在圣坛前祈祷:‘上帝啊,求您让我中一次彩票吧!’上帝真的出现了。你猜猜看,上帝对这位教徒说了一句什么话?”

 

女儿想了想,说:“上帝见这位教徒很虔诚,就说:‘这次我会帮助你中奖的’。”

 

“不,”妈妈笑着摇了摇头说,“上帝是这样说的:‘我一直在垂听你的祷告。可是三年来,你只有愿望没有行动,可怜的孩子啊,最起码你也该去买一张彩票吧!你让我怎么帮助你呢?”

 

女儿听后若有所悟。她离开客厅,去了自己的卧室,拿出崭新的日记本,开始写起日记来。

 

从那以后,小婷每天晚饭后都会先写日记,然后再去做其他事情。一个学期后,小婷的作文水平进步了很多。

 

培养孩子良好的时间观念

 

时间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平等的,一天都是1440分钟,但人们对待时间的态度并不相同,时间贡献的效益也就大相径庭了。普通人和成功者的差别就在于,他们使用每天1440分钟的方式不同!

 

人们往往认为,时间还很富裕,几分钟的时间也没有什么用处。持这种观点的人看看下面这个例子,就明白时间的价值有多大了。

 

据说贝尔在研制电话机时,另一个叫格雷的人也在进行这项试验。两个人几乎同时获得了突破,但是贝尔到达专利局的时间比格雷早了两个小时。当然,这两个人是不知道对方的,但贝尔就因这120分钟而取得了成功,而格雷则因为晚到了120分钟而与成功失之交臂。

 

伯纳德?伯伦森是美国的一位非常有名的学者。在他90岁生日时,有人问他最怜惜什么,他说:“我最怜惜时间,我愿意站在街角,手中拿着帽,乞求过往行人把他们不用的时间扔在里面。”

 

据说,在瑞士,婴儿一出生,就会在户籍卡中为孩子登记姓名、性别、出生时间及财产等诸项内容。特别有趣的是,所有瑞士人在为孩子填写拥有的财产时,都会填上两个字:“时间”。

 

时间是如此重要,时间又是悄无声息地流失的。浪费时间,是阻碍孩子未来成功的大敌,因此,父母要从小就培养孩子良好的时间观念,让孩子懂得珍惜时间,学会高效率地利用时间。

 

父母要教育孩子管理好自己的时间,重视时间的价值。要做的便马上去做,不为自己延迟进度找寻借口。同时,作好学习和工作计划,并注意更新项目,定期检讨学习效率及目标,使计划能按部就班地完成。

 

为了提高利用时间的效率,父母要教育孩子养成集中精力做事的习惯。一旦养成了这样的习惯,就不会出现手忙脚乱,被动应付的局面。反而会觉得时间比较充裕。对孩子来说做作业集中精力,很快做完与拖拖拉拉,总也做不完比较,前者反而可以腾出更多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可以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为了不浪费时间,父母要督促孩子养成整洁有序的习惯,孩子的一切生活与学习用品,摆放要有序,要有定规;若摆得杂乱无章,常常为找东西浪费许多宝贵的时间。

 

父母对孩子提出时间上的要求时,还要有意识地学习掌握一些技巧。比如,在孩子没有完成作业但非常想出去玩的时候,他对于书本早已心不在焉了。这时如果还对孩子说“再写10分钟”或者“做功课做到4点为止”,这只会增加孩子对时间的焦躁不安之感,他会不时地看表而根本没把功课放在心上,就是在写作业也会是心慌意乱,错误百出。所以在这个时候,不妨采用把学习时间改变为学习量的方法,比如“再做一页练习”、“再背一段课文”,这就给孩子一定的读书量,使他把精力转向这个一定的量,于是对时间的注意也就逐渐淡漠了,反而能更高效地利用时间,更好的完成任务。

小故事

 

前苏联科学家巴甫洛夫曾给他的学生们讲了一个故事:

 

夜深了,一位巴格达商人走在黑漆漆的山路上。突然,有个神秘的声音传来:“弯下腰去,多捡些小石子儿,明天会有用的!”商人弯下腰,捡起几颗小石子儿。到了第二天,商人从口袋中掏出小石子儿看时,才发现那所谓的小石子儿原来是一颗颗亮晶晶的宝石!自然,也正是这些宝石,使他立即变得后悔不迭——天啊!昨晚怎么就没有多捡些呢?

 

巴甫洛夫在讲完之后意味深长地说了这么一段话:“教育就是这么回事——当我们长大成人之后,才会发现以前学的科学知识是珍贵的宝石;我们这时也会为没有珍惜过去的时间而懊恼,因为我们学到的毕竟太少了!”

26. 甘地夫人法则:从容面对挫折的打击

 

小孩是需要关爱的,但物极必反,太多的爱与关注有可能起到相反的作用,它会软化孩子的生命力。让孩子直面生活,端正面对失败的态度,最好采取挫折教育。

 

挫折教育可以教会孩子学会自控,坚强孩子的意志,提高孩子的个性品质。它能使孩子在将来的生活中战胜自我,从容面对挫折的打击,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对孩子今后生活的幸福及事业的成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甘地夫人的教育观

 

人的一生会经历许多痛苦和挫折,孩子的第一次挫折很可能就从吃药打针开始。

 

看着孩子满脸恐惧、浑身发抖、几近绝望的样子,听着他世界末日般的哀求“妈妈,妈妈,我怕,我怕,我不想打针”。你会如何对孩子坦诚相告:人生的坎坷会远不止于打针吃药?你会如何教育孩子理智坦然地接受痛苦和挫折?

 

先看看印度前总理甘地夫人是怎么做的吧?

 

甘地夫人是一位非常出色的女性。作为领袖,她对印度有着杰出的贡献,作为妈妈,她是孩子心中最好的导师。

 

甘地夫人认为:“生活中有幸福,也有坎坷,所有做母亲的都很愿意愉快地为儿女分担痛苦。……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孩子健全的个性,使他们以后能够从容不迫地适应生活中的各种变化。父母对孩子真正的爱并不是迁就孩子,让他们随心所欲,而是随时约束和教育他们,帮助孩子发展自我克制的能力,加强他们的品行的培养。”

 

有一次,甘地夫人的大儿子拉吉夫因病要做手术。面对紧张、恐惧的拉吉夫,医生打算说一些“善意的谎言”安慰孩子:手术并不痛苦,也不用害怕。

 

可是,甘地夫人却认为,拉吉夫12岁了,已经懂事了,那样反而不好。所以,她阻止了医生。随后,甘地夫人来到儿子床边,平静地告诉拉吉夫:“可爱的小拉吉夫,手术后你有几天会相当痛苦,这种痛苦是谁也不能代替的,所以你要有精神上的准备;哭泣或喊叫都不能减轻痛苦,可能还会引起头痛,所以,你必须勇敢地承受它。”

手术后,拉吉夫没有哭,也没有叫苦,他勇敢地忍受了这一切。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将会不可避免地遇到许多问题、困难和挫折。这一点是不会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也不是父母时刻呵护就能避免的。父母有必要让孩子知道,让孩子懂得挫折是人生正常的“待遇”,拒绝挫折,就等于拒绝成功。如果孩子在童年时期没有面对挫折的经验,长大以后就无法更好地战胜挫折。

 

有不少家庭尤其是独生子女家庭,父母总是怕孩子吃苦,从小对他们娇生惯养,使孩子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不良习惯。一些孩子离开父母后,独立生活能力很差,不会料理自己的日常生活。有的家长还陪同孩子上大学,当孩子的“保姆”。更加令人担忧的是,一些孩子从小不但吃不得苦,而且心理承受能力极差,遇到一点儿困难,就会沮丧、想不开,甚至采取一些极端的行为,如离家出走或自杀等。

 

所以,每一个父母都应该懂得:克服困难,正确面对失败、挫折是孩子人生成长的必修课。父母要想办法让孩子走出大人的“保护圈”,切不可把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困难都解决掉,而要让他们在生活中接受困难的挑战,以培养坚强的意志。

 

人们常说:“困难像弹簧,你弱它就强。”父母应鼓励孩子面对困难、不怕困难、克服困难,做生活的强者。

 

小故事

 

有个号称船王的船长,他的驾驶技术非常高超,每次远航时都能按时归来,即使多次在大海上遭遇肆虐的台风,也能够平安逃生。在与大海和台风搏斗的经历中,船长的驾船技术日趋完善。周围常年航行的人都没有到过遥远的非洲岛屿,但是,船长却可以轻松自在地往来其间。

 

时光荏苒,船王的儿子已长大成人。自儿子小时起,船王就把他带在身边,手把手传授儿子驾船技术,并把自己大半生的航行经验悉数教给他,比如如何对付海中的暗流、如何识别台风前兆、如何采取应急措施等。

 

儿子很聪明,没多久就掌握了扎实的驾驶技能,而且也学会了怎样识别台风前兆及应急知识。看到儿子有了丰富的经验,船王很放心地让他一个人驾船出海了。

 

但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船王的儿子在航行中遇到一次中级风浪而葬身海底。据说那次风浪是渔民们经常遇到的,并不可怕,只要措施得当,完全可以躲开。

 

面对儿子的死亡,伤心悲痛之余,船王怎么也想不明白,自己曾遭遇过无数次的台风,甚至飓风都能安然无恙,儿子又得到了自己所有的出海经验和驾船技术,他绝对不比其他任何渔民的驾驶技术差。可是,儿子居然在一中级风浪中丧了生,究竟是怎么回事?问题出在了哪里?

 

周围的渔民得知消息后纷纷来安慰他。这时,有一位老人问船王:“你一直手把手地教他吗?”

 

“是的,为了能让他学到更丰富的驾驶技术,我教得非常认真。”

 

“他以前出海,你是不是都一直跟着?”老人又问。

 

“是的,那样我能传授他更多经验。”

 

老人说:“看来,这其中更多的是你的过错啊。”

 

船王顿时迷惑不解。

 

“很明显。”老人解释说,“你只能传授他经验,却不能传授他教训。对于任何经验来说,没有教训作为根基,经验只能是纸上谈兵,而很多现实情况下,教训所带来的意义远远要大于经验本身。”老人顿了顿,又说,“也就是说,教训比经验更重要啊!”

让孩子学会坚强

 

一个人的一生要面临很多困难和挫折,如果没有坚强的性格,就很难有与困难、挫折做斗争的勇气。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些父母对孩子一味溺爱,处处充当“保护伞”,这样孩子就容易变得娇生惯养,依赖感会越来越强,在挫折和困难面前就会手足无措。正如英国著名儿童心理专家卡特邦奇说:“过于幸福的童年常常会造成不幸的成年。很少遭受挫折打击的孩子,长大后会因为不适应环境和复杂多变的社会而深感痛苦。”曾有媒体报道,一个在家备受疼爱的小男孩,只因要吃几粒进口糖,而堂姐则让他留几粒给父母吃,于是就觉得大受打击,而上吊自杀;一个学生只因在学校被老师批评了几句,就跳楼自杀。

 

这些孩子的心灵竟是如此脆弱!一些小事尚且如此,假使他们长大后,遇到更大的挫折,又会如何?因此,过分庇护孩子,从表面上看是爱孩子,实际上却是害了孩子,因为没有经过磨难和挫折的孩子,有可能永远长不大,当他们没有坚强的意志和毅力时,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也会为零。

 

孩子的坚强性格,是从童年和青少年时期不断受挫和解决困难的过程中得来的。受挫越多,往往越能使孩子珍惜身边的幸福。作为父母,应该尽可能地给孩子提供各种挑战的机会,哪怕孩子被羞得无地自容,你也要在背后鼓励他们“在哪里跌倒,就要从哪里爬起来”,而不可人为地制造风平浪静的局面,让孩子失去受挫的宝贵机会。

 

尽管对于孩子来说,受挫经历的回忆是痛苦的,但是却可以从中悟出现实的道理,得到宝贵的经验,激发自身的潜能。每位父母都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们不可能呵护孩子一辈子,孩子最终要在社会的摔打中不断成长。

 

父母要有意识地让孩子经历挫折,提高孩子的心理承受力,培养孩子坚强的性格。性格坚强的孩子也有痛苦,但是很快就能从痛苦中解脱,重新振作。人生就是一场与挫折较劲的漫长之路,坚强的人会勇敢地面对自己不如意的一面,甚至是耻辱,而不会轻易被未来的挫折击败。

 

当然,让孩子经历挫折不是对孩子苛刻的批评,大声的漫骂和严厉的责打或者与孩子对着干,这种强行措施只会加重孩子的逆反心理,对培养坚强性格毫无益处。家长应当引导孩子正视挫折,克服由此带来的不愉快、沮丧等不良情绪,使孩子有勇气敢于面对困难,有机智应付困境和有能力解决难题。在对孩子进行挫折方面的教育,培养孩子的坚强性格时,父母应注意以下几点:

 

⑴向孩子灌输遭受挫折的思想。在现实生活中,不遭受挫折是不可能的。因此,父母要给孩子灌输遭受挫折的思想,让孩子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不至于遭到挫折便束手无策。父母要教育孩子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有敢于面对现实的勇气,在逆境中也能够顺利走出来,满怀激情地拥抱生活。要多给孩子讲解那些身处逆境仍然自强不息、奋力拼搏的人生经历,如:在一个漆黑的山洞中,在没有任何亮光可以凭借的情况下,意志顽强的人是如何走出这个山洞的;在地震过后的废墟中,没有水,缺乏氧气,无助且坚强的人是怎样坚持直到获救的等等,这对于培养孩子顽强的意志是有帮助的,并且让孩子终生受益。只有这样,才能够培养孩子百折不挠的探究精神,从而提高其适应社会的能力。

 

⑵把孩子当成强者。父母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孩子时,孩子就容易成为什么样的人。例如,孩子不小心摔倒了,妈妈对孩子说:“宝贝,你是最棒的,妈妈相信你能自己爬起来。”受到激励的孩子,大多会自己爬起来;如果态度相反,说:“宝贝,真对不起,妈妈没有看好你,很疼吧。别动,妈妈抱你起来。”这样,孩子也容易受家长情绪的感染,即使摔得很轻,也会哇哇大哭一番。更为重要的是,在孩子的潜意识里,他会有这样的想法:我是需要被保护的,我是弱小的。这样,孩子就容易养成怯懦的性格。

 

⑶让孩子适当地吃点苦。给孩子讲道理,孩子不一定听得进去。如果把道理融入孩子日常生活中,孩子就能用心去体会。例如,在安全有保障的前提下,带孩子去郊外登山;对稍大一点的孩子,可以让他假期打工自己挣钱。当孩子在艰苦的条件下学去生存时,就能很好地锻炼孩子的性格。

⑷从挫折中学到知识。一个不能从失败中学到知识的人是没有什么希望的,人不应当两次在同一个地方跌倒。对于在生活中遇到的挫折,要教育孩子善于总结,以便从中学到一些经验,帮助孩子不要在同一个地方再跌倒。这样,孩子才会逐步掌握对待挫折的正确方法,把挫折变成前进的动力。

 

家教故事

 

荷兰物理学家塞曼小时候读书的自觉性并不高,成绩也一直平平。塞曼的母亲看到儿子的这种表现,心里十分着急。

 

一天,她把儿子叫到跟前,注视着他的眼睛,神情激动地说:“儿啊,早知道你是一个平庸无能之辈,我当初真不该在波涛中挣扎……”接着,她向默默呆立的塞曼忆起往事:在塞曼快要降生的时候,家乡突然遭到洪水的袭击,她死里逃生,好不容易才登上了一只小船,塞曼就降生在这只小船上。母亲望着滔滔洪水和刚刚临世的小生命,想起了荷兰人的一句古训:我要挣扎,我要探出头来!

 

听完妈妈的回忆,塞曼才知道母亲所经历过的艰难,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暗暗发誓要发奋攻读,绝不辜负妈妈的厚望。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以优异的成绩受到学校的赏识,被学校聘为助教。当他满怀喜悦去见母亲的时候,母亲已身染重病,奄奄一息了。在弥留之际,她用深情的目光注视着塞曼,嘴唇在艰难地颤动着“挣扎,再——挣——扎!”留下这句遗言后溘然长逝。

 

“挣扎,再挣扎!”塞曼把母亲的话铭刻在心。他将嵌有母亲遗像的金制小镜框一直挂在胸前。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他便凝视着母亲的遗像,回想母亲的谆谆教诲,以增加自己克服困难的勇气。

 

塞曼在科学的道路上挣扎,再挣扎!终于攀上了一般人难以企及的高峰,1902年塞曼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奖。

 

警惕受挫折后的“投射效应”

 

从一个人成长的一般规律看,逆境、挫折的情境更容易磨砺意志,在逆境中经过挫折千锤百炼成长起来的人更具有生存力和更强的竞争力。因为,逆境中奋斗的人既有失败的教训又有成功的经验,更趋成熟。他们能把挫折看成一种财富,深知成功是建立在失败的基础上的,因此更具有笑对挫折、迎难而上的风范。

 

但是,有些孩子在遭遇挫折后,不进行自我检讨,而把挫折引起的内心不安,自己不愿意承认的某些行为、欲念、态度等排除于自身之外,转移或推向他人和周围事物,以此逃避自己心理上的不支,这种心理现象称之为“投射效应”,也叫推诿作用。

 

例如,有的孩子在学习成绩下降后,责怪班风不好,教师教学水平低下;到了学校发现没有戴红领巾,责怪母亲早晨没有把红领巾放在书包里;上课迟到受到老师批评,埋怨父母没有及时唤醒起床;演唱比赛名落孙山,抱怨音响效果差,评判人员不懂艺术欣赏;与父母有隔阂,简单地把原因归结为“代沟”,是父母“思想僵化”、不懂得理解年轻人,等等。

 

如果孩子具有投射心理,很可能在受挫很长一段时间里,借助“投射”作用来回避正确地自我评价问题,他没有意识到或者根本否认自己的缺点、问题,而是将所有的问题都归之于他人或其他客观原因,以此来掩饰内心的不安,有时甚至“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这种“投射”心理是一种消极的自我防卫手段,助长了孩子推卸责任的不良品质,严重地影响了人际关系。一旦发现孩子产生“投射”心理现象,父母理当义无反顾地予以教育引导。

 

当孩子受到挫折后,父母不仅要帮助孩子正确对待挫折,分析造成挫折的主客观原因,而且要教育孩子多从主观上想问题、找原因,并勇敢地承担责任,这是克服产生“投射效应”的根本之点。孩子受到挫折,不管大小,父母都要妥善处理,不能忽视。父母一方面要让孩子明白挫折是难免的,每个人都会遇到;同时,父母要帮助孩子分析受挫的原因,让孩子明白错在哪里、错的原因,该如何改进;此外,适当调整对孩子的期望值,改变环境等,也是比较有效的办法。

总之,在孩子遇到挫折后,父母要鼓励和安慰孩子,帮助孩子树立战胜挫折的信心,学会正确地进行自我评价和全面客观地分析挫折,不推诿自己的责任,承担当一切可能发生的风险,这既是智者的睿智、勇者的大度,又是自信的表现。

 

家教故事

 

有一对农村夫妻四十得子,因而对儿子宠爱有加。在蜜罐中成长的儿子养成了一意孤行的脾性,做事毛毛糙糙,就连走路也走不好,时常跌进水田里,很是让望子成龙的父母焦心。

 

儿子7岁那年上了小学。顽皮的他走路喜欢东张西望,不是弄湿了鞋子,就是弄脏了裤子,哭鼻子成了家常便饭。

 

一天,孩子的父亲带一把锹去儿子上学必经的田埂上,在上面断断续续地挖了十几道缺口,然后用棍棒搭成一座座小桥,只有小心走上去才能通过。那天放学,儿子走在田埂上,看到面前一下子多出了这么多的小桥,很诧异。是走过去,还是停下来哭泣?四顾无人,哭也没有观众啊。最终他选择了走过去。当背着书包的他晃晃悠悠地通过小桥时,惊出一身冷汗。他第一次没有哭鼻子。

 

吃饭的时候,儿子跟爸爸讲了今天走过一座座小桥的经历,脸上满是神气。父亲坐在一旁夸他勇敢。

 

妻子对丈夫的行为有些不解,丈夫解释道:“平坦的道上,他左顾右盼,当然走不好路;坎坷的路途,他的双眼必须紧盯着路,所以才能走得平稳。”

 

故事中的儿子就是如今赫赫有名的“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他的父亲松下三郎在他9岁那年因病去世,去世前他一再叮嘱小松下的母亲:“在孩子成长的路上,一定要设置一些他能独自跨越的障碍,如果你一味地给他提供顺境,等长大后,一旦遭遇挫折,必然会经受不住打击,而产生种种令人意想不到的后果。”

27. 沸腾效应:成功需要坚持

 

成功在于坚持,这是一个并不神秘的秘诀。可世间最容易的事是坚持,最难的事也是坚持。说它容易,是因为只要愿意做,人人都能做到;说它难,是因为真正能做到的,终究只是少数人。

 

从“水”到“水蒸气”

 

水温升到99度,还不是开水,其价值有限;若再添一把火,在99度的基础上再升高1度,就会使水沸腾,并产生大量水蒸气来开动机器,从而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这被称为“沸腾效应”。

 

只差一点点,往往是导致最大差别的关键。在“沸腾效应”里,100度也可以称为临界点,一旦达到这个临界点,事物就会发生质的变化。

 

有一些人,看起来很聪明也很勤奋,可为什么总是难以取得成功?说白了,可能仅仅是一步的差距,但这一步却是量变和质变的区别。就好比99度的水和100度的水,虽然仅仅1度之差,但却是天壤之别。

 

怎样才算是让“水”沸腾了呢?就是要以坚忍不拔的毅力面对困难和挑战,坚持下去,就会挺过临界点,进入一种新的境界。

 

在生活中,我们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

 

周末去登山,走一段路以后就会感到筋疲力尽,甚至再也不想往上爬一步,但只要咬紧牙关坚持爬,过一会儿你就会感到全身开始舒服起来,登山的乐趣油然而生;

跑步跑到一定的时候,也会感到筋疲力尽,但只要咬紧牙关坚持跑,过一会儿你就会感到呼吸舒畅起来,继续跑下去的勇气会转变成一种轻松的向前跑的惯性,接着再跑下去你就能跑出很远。

 

事实上,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如登山、跑步、学习,都会遭遇“临界点”,只要不放弃,咬紧牙关坚持下去,就会让水“沸腾”。

 

如果不能跨越生命的临界点,就会吃尽失败的苦头;而要想跨越生命的临界点,就需要经受更多的考验;但是,只要你能够忍受黎明前最黑暗的那一刻,太阳一定会带着满天的朝霞为向着东方奔跑的人灿烂升起。

 

一个寓言

 

传说有两个人偶然与神仙邂逅。神仙授他们酿酒之法:选端阳那天成熟的米,加冰雪初融时高山流泉的水去蒸。蒸熟后,放入千年紫砂土筑成的陶瓮,再用初夏第一张看见朝阳的新荷覆盖,密封七七四十九天,直到鸡叫三遍后方可启封。

 

两个人都表示得此仙方,一定会酿造出世上最甘醇的美酒。他们说到做到,在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找齐了所有的材料,连同梦想一起调和,密封在陶瓮里,然后潜心等待。

 

两个人终于等到了第49天,他们太激动了,以致夜不能寐,等着公鸡打鸣。两个人感觉在等了很久很久以后,传来了第一遍鸡鸣;又等了很久,依稀响起了第二声;第三遍鸡鸣到底什么时候才会响起呢?其中的一位终于忍不住了,他想鸡鸣两遍和三遍并没有区别,于是打开了他的陶瓮;另一位虽然也按捺不住想要伸手,却还是咬着牙,坚持等到第三遍鸡鸣。

 

结果怎么样呢?先打开陶瓮的,里面是一汪清水,里面的酒和醋一样酸。而坚持到鸡叫三遍的人,得到了甘甜清澈的天赐佳酿。

 

指导孩子做事有始有终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能见到一些孩子,尤其是独生子女,干什么事都没有长性,总是半途而废,不能善始善终。

 

做事不能有始有终是孩子缺乏意志力的一种表现。这样的孩子往往心理比较脆弱,意志力较差,情绪不稳,注意力也不太集中和长久。从整体上看,这样的孩子自立自理的习惯少,能力也差,容易在困难面前畏缩退让,半途而废。更为严重的是,由于做事情不能坚持到最后,也很少品尝到成功的滋味,很容易造成自信心不足,甚至有严重的自卑感,或者对人对事都抱一种“破罐子破摔”的无所谓态度。长期下去,将对孩子的未来产生很不好的影响。因此,父母要从小开始注重对孩子意志品质的培养,切莫对孩子的这种坏习惯视而不见或迁就放任。

 

父母该怎样教育孩子做事有始有终呢?以下几点要求请家长们注意:

 

⑴父母要做好表率。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其言行及作风习惯,都可能成为孩子模仿的对象。因此,要教育孩子做事有始有终,父母首先要做事不半途而废,并注意让孩子模仿,同时经常提醒孩子注意父母做事是怎样坚持到底的。

 

⑵循序渐进培养孩子的坚强意志。不要在一开始就让孩子做难度过大的事情,如果孩子尽最大能力亦不能成功,他就会伤心失望,甚至丧失自信心,而不敢去继续尝试。父母可以先让孩子做些简单的、在短期内能完成的事情,在孩子完成任务后对他们进行适时鼓励,树立他们的信心,然后逐渐交给他们比较复杂的、需要较长时间和一定耐心、付出一定努力才能完成的工作,并督促孩子坚持把事情做完。父母老师让孩子做事时,应注意适合孩子的实际水平。如果过难,使孩子尽最大能力亦不能成功,他就会伤心失望。如果偶然一件事还不至于的话,那么连续几件这样的事就很可能使孩子不再去想,不愿去做,而丧失自信心。

 

⑶指导监督孩子做事。父母在交给孩子任务后,要提前告诉孩子会遇到哪些困难,然后提醒孩子一旦行动起来,就要克服困难坚持下去。在行动过程中,要帮助孩子正视困难、克服困难,加大自我管理的力度,不断地给予激励。尤其在接近目标时,要给孩子讲“行百里者半九十”的道理,鼓励孩子把事情做完。

⑷帮助孩子克服困难。在孩子遇到困难时,父母要给予适当的指导和提示,这不是代替而是帮助孩子想办法,以防孩子碰到解决不了的问题时灰心丧气。当孩子想不出办法又不愿去想,有偷懒或依赖父母的迹象时,父母不可给予帮助,而应注意说服鼓励,必要时给以批评并监督孩子独立地做完某件事。这样长期坚持下去,孩子的能力提高了,习惯养成了,做事也不再半途而废了。

 

家教故事

 

有一种名为“三分钟”的耐性训练法,是训练孩子专心致志的好方法:

 

张海只爱看电视和玩游戏,对书本不感兴趣。一天,父亲给了他个沙漏,告诉他,这是古时候的钟表,里面的沙子全部漏下去时,正好是三分钟。张海想玩玩这个沙漏。这时父亲说,以沙漏为计时器,和爸爸一起看故事书,每次以三分钟为限。张海很高兴地答应了。

 

张海果然静静地坐下来听爸爸讲故事。但事实上他根本没有留意看书,而是一直看着那个沙漏,三分钟一到,便跑去玩了。

 

父亲没有气馁,他决定多试几次。这样数次之后,张海的视线渐渐由沙漏转移到故事书上了。虽说约定三分钟,但三分钟过后,因为故事情节吸引人,张海听得特别入神,他要求延长时间,但父亲坚持“三分钟”约定,不肯继续讲下去。张海为了早点知道故事情节,就自己主动阅读了。

 

父亲用这种循序渐进的训练方法,对张海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这实际上是通过孩子感兴趣的东西,使孩子的注意力在一定时间内专注于某一对象,久而久之,孩子养成习惯,也就提高了自制力。

 

三分钟,正好适合孩子注意力的特点,三分钟后立即打住,既能使孩子觉得父亲守信,也利用孩子的好奇心,引发他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当然,父母要有耐心和恒心,不要试了一两次后觉得没效果就放弃了。

 

教育永远不要说放弃

 

成功往往就是“差那么一点点”,这个道理也适用于我们教育孩子。不论现在你认为自己的孩子多么不优秀,多么不争气,但是,永远不要放弃!

 

这个世界上没有坏孩子,只有“坏教育”。人各有其才,各有不同的能力。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因材施教。即使我们一时未能找到孩子的闪光点,别着急,这需要父母的耐心、宽容、发现和等待。

 

要知道,即使如爱因斯坦这样的大天才,也曾经因为在学校表现平庸而被教导主任断言:“你将一事无成。”

 

和爱因斯坦一样早期“愚钝”,长大后成为“天才”的人还有很多:“氢弹之父”特勒直到3岁才会说话,别人都当他是弱智儿;小儿科医学家蒙斯克博士3岁了还不会说话,而且每次开口说话都是慢吞吞的,让人受不了;堪称最好学的美国总统威尔逊,小时候情况更糟,直到9岁才会认识26个字母;著名数学家庞加莱小时候被认为是低能儿;“发明大王”爱迪生13岁就被学校开除,老师说他猪头,校长说他永远一事无成;童话大王郑渊洁小时候是个“差生”,他的老师训斥他:“咱这个班里,最没出息的就是你!”……

 

孩子的成长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孩子有自己的身心发展规律。例如,有些父母抱怨孩子考试太粗心,不该错的会出错。其实有时并不是孩子有意在犯错,而是孩子年龄尚小,大脑和神经系统还没有发展成熟,记忆的瞬间性,注意的短暂性,思考的不周密等因素都会造成粗心。这些在成人看来低级而简单的错误,会随着大脑和神经系统功能的成熟和完善而自动消除。

此外,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先天的禀赋,后天的教育等等都造成孩子之间的千差万别。就像人的手指头有长短,孩子也是各有千秋。不能认为孩子在某一方面比别的孩子差,就认定孩子的任何方面都比别人差。有的孩子交际上鱼得水却不擅长写作;有的内向害羞但写起文章妙笔生花;有的唱歌会跑调但数学却很好……父母期望孩子样样出色,当全能手是不现实也不可能的。

 

而且,不同孩子的成长速度有快有慢。有的孩子早早地锋芒毕露;有的孩子则可能属于大器晚成。我们在生活中也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例子,一些孩子在小学学习成绩一般,但是到了初中或高中成绩就有明显提高,甚至很突出。

 

孩子的成功离不开父母对他从始至终的爱意和信心。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曾说:“每个人的成长都有一个程序,他在某个年龄特征段该领悟什么样的问题,其实是固定的,你没办法强求,过分人为地加以干涉只会毁了他。”所以,家庭教育也要遵循孩子的自然发展规律,让孩子自由地发展,而不可拔苗助长。父母需要有耐心等待孩子的成长,急是急不来的。

 

成长过程中只有相对的而没有绝对的快与慢。就像运动员长跑,起点慢的不一定终点慢,终点接近胜利的也许起点慢。因此,父母不要因为看到孩子说话晚,就怀疑智力是不是有问题;不要看邻家孩子识字早,就埋怨自家孩子笨;看到孩子某一次考试成绩不好,就陷入绝望!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父母们不要总是拿孩子和别人比,更不能过早地给孩子下定论,特别是对孩子前途的“失望性”结论,因为,这样容易失却客观的判断标准,给你带来麻烦与遗憾。请记住,给孩子下不良定论的父母是世界上最缺乏远见、最愚蠢的父母。当孩子学习成绩不理想时,父母要认识到这可能是暂时的,或许孩子在其他方面有特长,或许以后会有进步,对孩子要有信心,千万不可方法简单,态度粗暴,动辄训斥打骂或置之不管。

 

“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父母要辩证地看待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得失成败,以宽容的心态看待孩子犯过的错误,积极寻找孩子身上的闪光点,找到孩子的优势,鼓励和支持孩子发展自己的长处。

 

一个人的发展潜力是不可估量的!永远不要对孩子失去信心,更不能轻言放弃。当一种方法不行时,父母要积极尝试另一种方法,以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让他朝着你预设的目标进发。

 

家教故事

 

毕加索从小就很有艺术天赋,他会做惟妙惟肖的剪纸,还创作了许多惊人的绘画作品。左邻右舍都赞叹不已,称毕加索为天才。然而,这个“天才”在上小学时却遇到了麻烦,枯燥的学校生活令他难以忍受,注意力很难集中,上了两个小学,却不知道二加一等于几。

 

在学校,毕加索成了同学们捉弄的对象,他们喜欢跑到毕加索的课桌前,逗他玩:“毕加索,二加一等于几?”然后看着毕加索呆呆的样子哈哈大笑。就连老师也认为这孩子的智力低下,根本没法教,并经常在毕加索的父母面前绘声绘色地描述毕加索的“痴呆”症状。毕加索的母亲听了又羞又恼,觉得没脸见人。左邻右舍也不再为他的绘画天赋叫绝,而私下议论说:“瞧他那呆头呆脑的样儿,只会画几幅画有什么用。”当时,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毕加索是一个傻瓜。

 

虽然时时要面对风言风语的议论和嘲笑,但毕加索的父亲仍然坚定不移地相信:儿子虽然读书不行,并不能说明他是低能儿,儿子在绘画方面是极有天赋的。

父亲对毕加索说:“不会算术并不代表你一无是处,你在绘画方面却像个大师一样!”小毕加索看着父亲坚毅的面孔,找回了一些自信。为了安抚儿子受伤的心灵,父亲每天坚持送儿子去上学。一到教室,父亲便把画笔和用作模特的鸽子标本放在课桌上。有了父亲的支持,毕加索对别人的议论不再在意,虽然功课不好,但他却在绘画的天地里找到了快乐。小毕加索的画技日益提高,他又再一次成为人们眼里的绘画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