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阳狮广告公司待遇:众友相声名家简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18:08:18
天津茶园相声名家简介 [2004-8-1 17:51:15]
奠酒三杯

昨天发了一个《天津茶馆指北》的帖子,为了方便大家对天津两个相声演出团体“众友”和“哈哈笑”的各位演员的了解,今天再写一点简介。
众友相声名家简介
尹笑声:(1938—    )天津人。六岁随父尹寿山学艺,七岁开始演出,曾随父去南京国际戏院与名家白云鹏、谢芮芝、马三立等同台。同年,拜马三立为师。八岁即在南市连兴茶社走红,艺名小神童。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慰问团,与冯宝华合作,到前线进行慰问演出。回国后,参加天津市和平区曲艺团相声队。1956年参军。60年代曾到山西、河南、河北等地演出。1962年到大连曲艺团。后参加天津众友相声队,现任团长,曾先后与刘文步、张永久、黄铁良等搭档。他能逗能捧,说唱俱佳,还兼演双簧。代表作有《拴娃娃》、《卖挂票》、《空城计》、《财迷回家》、《卖布头》、《武坠子》、《学西河》、《五兴楼》、《树没叶》、《八大吉祥》等。
黄铁良:(1937/9— )满族。原名黄德义。北京人。1950年拜侯宝林为师,在相声改进小组学习。1952年参加北京市曲艺工作团。1954年参加抗美援朝曲艺服务大队,后到北京曲艺三团工作。1957年到天津从事曲艺工作。1958年参加了和平区相声队,先后参加了上百段相声的宣传演出。擅使贯口,如《地理图》、《报菜名》、《夸住宅》、《八扇屏》等。现在天津众友相声队攒底,与尹笑声搭档。其妻陈凤芸亦是天津著名评书演员,有《薛家将》出版。
佟手本,1945年7月出生。原名佟守本,笔名德鸿、冬人,艺名佟林,天津人。1959年入天津南开曲艺团,师从田立禾、冯立铎、冯立樟、康立本等学相声,后拜师张振圻。1970年转业到南开化工厂,1980年入天津实验曲艺团,1990年转业到天津曙光电影院业务组工作。现任中国北方曲艺学校诵说班教师,并在众友相声队与邓继增合作演出。
1960年即参加天津青少年戏曲汇演,合说相声《刘巧儿养猪》入选优秀曲艺专场,1962年合作在天津电台录制过《黄鹤楼》、《捉放曹》、《一封信》、《反正话》、《秦腔史》,参加过第一、二、三届“津门曲荟”的演出。创作过相声《对象谈》、《我回来了》、《全能演员》等,合写相声有《夫妻之间》等。其表演不温不火,说唱俱佳。代表作有《数来宝》、《对座数来宝》、《万人迷》、《飞笔点太原》、《捉放曹》等。
张永久:(1944—     )天津人。出身曲艺世家,其父张筱波是40年代天津曲艺名票,他与其兄张永生受家庭熏陶日深。1960年拜相声演员杨少华为师。1961年入伍参加战士业余演出队,复员后回津,与杨议合作,多次参加业余演出活动。1984年调入天津市曲艺团,进团后与刘俊杰合作。1992年起与相声名家魏文亮搭档,为其捧哏至今。他们配合默契,在深刻理解演出脚本思想内容的基础上,能够发挥独特的见解,进行二度创作,使节目在演出中不断提高、精炼。曾多次赴新加坡、俄罗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进行文化交流活动。后加入天津众友相声队,为尹笑声捧哏。代表节目有《树没叶》、《怯洗澡》、《武坠子》、《卖布头》、《反七口》、《揭瓦》等。曾和魏文亮合作,在天津参加录制传统相声的工作,如《山东二黄》、《闹公堂》、《找堂会》、《倒扎门》、《武坠子》、《反七口》、《美人赞》、《树没叶》、《揭瓦》等。
陈鸣志:(1946—    )天津人。自幼酷爱曲艺艺术。1953年拜相声演员于宝林为师,学说相声。1958年加入天津市红桥区曲艺团,“文革”时下放到工厂。1999年参加天津市群众艺术馆哈哈笑艺术团,后到众友相声队。先后与郑福山、邓继增等合作,常演曲目有《吃元宵》、《开粥厂》、《八扇屏》、《铃铛谱》、《五红图》、《对春联》、《反七口》、《揭瓦》、《打白朗》、《大娶亲》、《怯洗澡》、《论梦》等。其表演基本功扎实,使活稳健大方,潇洒自如,尤其是台风大气,架子端正。他善于同观众交流,场面效果因而火爆热烈。
朱永义:(1946-    )天津人。1960年拜相声演员杨少华为师,1969年正式从艺。曾在鞍山市曲艺团、抚顺市曲艺团及太原市曲艺团工作。现演出于天津市众友相声艺术队,与杨少华之子杨威搭档,以逗哏为主。其表演以蔫包袱和学、逗见长。
杨  威:(1953-    )北京人。出身相声艺人家庭,其父杨少华也是相声名家,弟弟杨议曾在全国相声比赛中获奖。师承相声名家尹笑声。现在天津众友相声队表演相声,为朱永义捧哏。其表演朴实,尤擅蔫包袱,能够恰到好处地配合逗哏演员抖响包袱。
两人常演曲目有《学聋哑》、《山东话》、《托妻献子》、《金龟铁甲》、《反七口》、《八扇屏》、《打灯谜》、《智力测验》、《夫妻之间》等等。
邓继增:(1942—     )河北新安人。1958年拜相声名家于宝林为师,1959—1960年随师在河北省曲艺队演出,后回天津人民广播电台工作。在此期间,曾参加天津市职工艺术团,坚持业余演出。“文革”后,加入天津市和平区文化馆相声队,也曾随天津市曲艺团赴全国各地演出,曾与李重武、陈鸣志、佟手本、刘俊杰、马洪信等合作。近年来参加天津众友相声团,主要和佟手本、陈鸣志合作,以捧哏为主。其代表作有《卖布头》、《八扇屏》、《戏迷药方》、《捉放曹》、《黄鹤楼》、《造厨》、《偷论》、《买卖论》、《揭瓦》、《食品探亲记》、《爱情歌曲漫谈》等。
赵津生:(1957-    )天津人。自幼向王凤山习学快板、山东快书,后从事相声表演。后拜范振钰为师。1985年调入天津市曲艺团,1990年调入北京军区后勤部第八分部工作。其相声《抢妈妈》、《破镜重圆》、《一床新棉被》、《名门之后》等多次在全国及天津市相声比赛中获奖。现在加盟天津市众友相声队,与邓继增、陈鸣志等合作,常演曲目有《反七口》、《汾河湾》、《白事会》、《铃铛谱》、《夫妻之间》、《名门之后》等。
李金宽:(1944—     )河北人。1960年由天津市文化艺术学校考入天津市广播曲艺团,向常宝霆、白全福学习相声。后进入天津市少年曲艺训练队,曾得到郭荣起、张庆森、李寿增等名家的指点,很快掌握了《八扇屏》、《五红图》、《卖布头》、《黄鹤楼》等传统相声的表演技巧。后来被输送到锦州市曲艺团工作。1963年底回津,拜张庆森为师。1976年参加和平区文化馆相声队。曾表演新相声《下天津》,多次获奖。1998年加入众友相声队,表演的传统相声《卖布头》、《黄鹤楼》、《汾河湾》、《地理图》、《八扇屏》、《夸住宅》、《暗八扇》、《报菜名》、《大戏魔》、《找堂会》、《交租子》等都是其拿手曲目。现与刘春慧搭档,为其捧哏。1990年起受聘于中国北方曲艺学校,任相声教师。
哈哈笑相声名家简介
佟有为:(1946—    )祖籍河北省河间府,回族。曾任《家庭报》社总编,系中国曲协会员和天津曲协会员。自幼喜爱相声并活跃于天津舞台,1999年加入天津群众艺术馆哈哈笑艺术团。2000年拜于宝林为师。他与马树春合作,配合默契,其经常演出的节目有:《十点钟开始》、《吃主》、《卖挂票》、《白事会》、《文章会》、《卖五器》、《暗八扇》、《打砂锅》、《大娶亲》、《讲四书》、《夸住宅》、《福寿全》、《拴娃娃》等。曾多次在全国、全市的相声大赛中获奖。
马树春:(1954—    )天津人,回族。自幼喜爱相声艺术,曾随于宝林学艺并得到老艺人张兴华的指点。1984年调入天津市北辰区文化馆至今。近年来专工捧哏,特别是1984年于宝林退休后,他曾为于捧哏,并得到其言传身教,使自己的捧哏艺术日臻成熟。2000年正式拜于宝林为师。近年来在哈哈笑相声队与佟有为合作,整理并改编了几十段传统相声,并创作演出了大量新相声。其经常演出的曲目有《十点钟开始》、《吃主》、《卖挂票》、《白事会》、《文章会》、《讲四书》、《福寿全》、《夸住宅》、《卖五器》、《打砂锅》、《大娶亲》等,其创作的《卖膏药》、《懒汉发家》、《怪物》、《找毛病》、《两个吹鼓手》等曾多次在天津相声新作品大赛中获奖。
刘文步:(1936-    )天津人。师承相声名家杨少奎,1950年开始相声表演,并兼演双簧。长期撂地演出使其演出风格与众不同,自成一派。他擅演说逗类曲目和闹活,尤其是在刻画小市民一类的人物时,往往能够入木三分,很见艺术功力。他的表演轻松自然,蔫包袱层出不穷,尤其是与观众的感情交流亲切,因而场面火爆,能够受到普遍欢迎。曾在众友相声队与尹笑声、张永久等搭档。现演出于哈哈笑相声团,与郑福山合作。其常演曲目有《杂学唱》、《批行话》、《借火儿》、《大上寿》、《醋点灯》等。
郑福山:(1946—     )天津人。1960年进入和平区曲艺团,曾得到刘玉凤的亲传。1962年拜张庆森为师,学会了数十段相声。1964年进入济南军区前卫歌舞团,先后与常贵升、徐冠英合作。1970年转业参加一轻局的业余演出。1984年借调到天津市曲艺团,与赵伟洲合作,演出相声《一律千篇》、《打灯谜》等。1987年与佟手本合作,演出相声《对坐数来宝》、《点头数来宝》、《地理图》、《夫妻之间》等。1999年加入天津市群众艺术馆哈哈笑艺术团,先后与陈鸣志、赵津生、刘文步等合作。其常演曲目有《对春联》、《论捧逗》、《铃铛谱》、《八扇屏》、《报菜名》、《反七口》、《白事会》、《汾河湾》等。他还创作了很多新相声,如《吃包子》、《浪子回头》等,均曾获奖。曾参加天津传统相声资料的录制工作,与佟手本合作演出《对坐数来宝》等。
芦福来:(1955-    )天津人。1980年加入天津市南开文化宫相声队,1986年由马三立介绍被连笑昆收为义子。1989年拜马志明为师,从此艺业大进。在其艺术实践中,逐渐理解“通、精、化”三字的真谛,追求“稳而不温、雅而不俗、爆而不躁、火而不闹”的境界,颇具乃师风范。1999年起,他参加天津群众艺术馆哈哈笑艺术团,与于克志搭档。
于克志:(1960-    )天津人。1978年加入天津市南开文化宫相声队,曾与陈惠增合作表演相声《美好的心灵》,在天津市第一届相声大赛中获奖。1980年起与芦福来合作,演出传统相声《找堂会》、《黄鹤楼》、《汾河湾》等。1989年拜师马志明,并被连笑昆收为义子。1999年加入天津市群众艺术馆哈哈笑艺术团,与芦福来搭档,很受观众欢迎。
两人合作上演了《开粥厂》、《白事会》、《武坠子》、《地理图》、《汾河湾》、《学评戏》等传统曲目以及合作创作了《学曲艺》、《浅谈京剧》、《舞台轶事》、《跳舞轶事》等新相声。
马洪信:(1944—    )天津人。1960年考入天津市河西区戏曲学校曲艺班,1962年调入天津市和平区曲艺杂技团,师承相声演员刘玉凤。1965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继续从事文艺工作,1970年复员在天津市和平区文化宫从事群众文化工作,主要负责曲艺的辅导、组织排练及创作演出活动。1970—1984年创作并演出的相声《肉上雕花》、《小食堂》、《水是傻子》、《我该怎么办》、《破车挡道》、《闻过则喜》、《学电台》等节目均获奖。1984年调回天津市曲艺团任相声演员至今。在首届侯宝林相声金像奖大赛中,和张奎清合说的《闲谈五味》获表演荧屏奖和创作铜像奖。后加入哈哈笑相声团,与张奎清合作表演。
张奎清:(1932/7—    )艺名张瑛洁。天津人。1953年拜师赵佩如,与郭士忠搭档说相声。1963年入天津市红桥区曲艺团,以逗哏为主。常演的段子有《黄鹤楼》、《捉放曹》、《全德报》、《批三国》、《相面》、《俏皮话》、《大审案》、《八扇屏》、《戏迷》等。后被河东区文化馆聘为相声队教师、演员。有多部作品被选入“津门曲荟”和“河东曲荟”。1992年被天津市曲艺团聘为相声演员,为马洪信捧哏,二人合作的《闲谈五味》参加首届侯宝林金像奖全国相声大赛获荧屏奖。
刘兰亭:(1949-    )自幼喜爱相声艺术,50年代曾在天津市和平文化馆相声队学说相声,得到赵佩茹、朱相臣等名家指导。1979年下乡返城后,再次加入和平文化馆相声队,多次参加全市相声、曲艺及其他综合性大赛并获奖。现在于天津市群众艺术馆哈哈笑艺术团演出相声,与华士泉合作,擅演倒口哏的段子。
华士泉:(1944-    )天津人。自幼喜爱曲艺,1959年参加天津市和平文化馆相声队。1961年拜相声名家赵心敏为师。1962年参加红桥区工人俱乐部。1977年回到和平相声队。1981年被借调到天津市曲艺团,到全国各地参加巡回演出。1999年加入天津市群众艺术馆哈哈笑艺术团,经常在中华、名流等茶馆演出。他与刘兰亭搭档,擅长表演倒口哏的段子,且颇见功力。
他们的代表作有《怯拉车》、《怯洗澡》、《山东话》、《打白朗》、《交租子》、《老老年》、《批生意》、《豆腐堂会》等。
陈树桐:(1958-    )天津人。自幼喜爱相声艺术,1977—1978年在河东区文化馆参加相声学习班,受到陈笑暇、高英培、范振钰等名家的指教。1980年拜左春来为师,曾与杨志光、袁武华、于浩、王志勇等合作。1999年加入天津市群众艺术馆哈哈笑艺术团,与张德起合作演出。常演曲目有《写对联》、《相面》、《口吐莲花》、《托妻献子》、《揭瓦》、《学四相》、《白事会》、《洪羊洞》等。多次在全国和全市的相声比赛中获奖。现在与其师左春来搭档表演。 ◎系统提示:此贴在 2004-08-01 18:01:15 被 奠酒三杯 编辑过
奠酒三杯

祖籍北京 杨少华后来在天津学艺 才定居天津
就象马三立也是北京人 是一个道理
好客的人
大隐隐于网~~~

杨威我知道,杨义的哥哥,杨少华的儿子,怎么是北京人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