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金服地铁广告:范周:文化人才培养要多管齐下兼容并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3:48:51
范周解读六中全会:文化人才培养要多管齐下兼容并蓄文化人才培养的几个新问题2011年10月20日08:50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记者 陈叶军 实习生杨昕
  
  【解读六中全会之一】文化部刘玉珠:六中全会《决定》是建设文化强国的总纲领
  【解读六中全会之二】中央编译局秘书长杨金海:十七届六中全会的“三个高度”
  【解读六中全会之三】中国传媒大学齐勇锋:建设“文化强国”两重背景五个标准
  【解读六中全会之四】中央党校张希贤:六中全会关于文化大发展的四大时代亮点
  【解读六中全会之五】北京大学陈少峰:建设“文化强国”是对国内外的一个宣示
  【解读六中全会之六】中国传媒大学范周解读六中全会:文化人才培养几个新问题
  【解读六中全会之七】北京师范大学孙津:六中全会彰显良好政治生态和中国形象
  【六中全会在线访谈之一】中央党校严书翰教授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六中全会在线访谈之二】中国传媒大学齐勇锋谈“文化体改与文化产业发展”

  ●对文化人才的培养,要坚持多管齐下、多元发展。除国民学历教育之外,还应更多地调动社会积极性,从不同层面培养文化人才,满足社会需求。

  ●对文化人才的教育培养应当是一个循环往复、不断提升的过程,而不是一次教育定终身。

  ●在人才培养当中,应该对起到领军作用的骨干人才进行超常规和跨越式的培养。

  ●《公报》中提到的领导干部考核体系,是我们完成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建设,实现党对文化建设全面领导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全会的一个突出亮点。


  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胜利闭幕,全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以下简称《公报》)。《公报》指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人民网记者就文化发展中的文化人才培养问题,专访了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范周教授。

  范周指出,在我国文化发展和国家战略的关系上,全会提出了文化强国的战略。文化强国不仅仅体现在文化的某一具体方面,而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文化精品生产、公共文化权益保障、经营性文化产业发展,以及我国文化走出去、文化软实力彰显等等。

  范周表示,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自己十分关注对文化人才的培养问题。我国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在全面发展之后,对文化人才的需求量特别巨大,这就提出了几个新的问题。

  一是对文化人才的培养,要坚持多管齐下、多元发展。除国民学历教育之外,还应更多地调动社会积极性,从不同层面培养文化人才,满足社会需求。《公报》中提出要关注对一些行业的领军人物和特殊人才的培养,但目前我们亟需的是大量的普通文化管理工作者、文化市场营销工作者、文化创造者和制作者,而当前我们偏重于精英化培养,忽略了普通文化从业人员的培养。在广大的农村、在两千多个县域当中,从事文化工作的人应当是踏踏实实地结合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文化从业人员,包括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领域。

  二是对文化人才的培养,要坚持兼容并蓄。对有一技之长的、从海外回国的人员,要用事业留人,要善待他们。为更好地满足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需要,对一些已经在行业中取得学历教育资格的人才,应当开展终身教育和全民教育。同时,中国的职业技术教育应当担负起中下端、也是需求量最多的文化人才的培养。

  三是在人才培养当中,还应对起到领军作用的骨干人才进行超常规和跨越式的培养。让那些在企事业单位中起到领军作用的骨干人才得到超常规和跨越式的培养,使其对国际前沿动态,以及国内目前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前沿了如指掌。对领军人才的培养不能仅仅靠学校,也不能仅仅靠实践,应该是学校教育和实践锻炼的有机结合。

  范周认为,我们对文化人才的培养教育应当是一个循环往复、不断提升的过程,而不是一次教育定终身。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新型业态的出现,文化艺术与科技的结合,给我们的教育又随时随地提出了新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的文化人才是复合全面、兼容并蓄的,以适应更多的业态发展和更快的产业发展。

  在《公报》当中,文化人才培养问题作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给教育工作者和人才的培养工作提供了广阔的前景和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是一项艰巨的责任。要仔细研究培养方式和课程设计,要重新审视现有教材是否符合人才培养的需要,还要让我们的教育和国际接轨。

  范周指出,《公报》中提到的领导干部考核体系,是我们完成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建设,实现党对文化建设全面领导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全会的一个突出亮点。使得过去由一般的关心、关注文化发展建设而进入到各级领导干部的考评体系和机制中,这也是过去我们在历届党代会和全会当中没有的,是一个重要亮点。

  范周表示,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给我们的文化建设和文化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作为文化建设的理论工作者,义不容辞地要为文化建设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履行好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注: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六中全会前瞻一】中央党校张希贤:改革开放新30年需文化新觉醒 新历史使命
  【六中全会前瞻二】北京大学郭建宁:当代中国文化自觉 十年文化建设战略构想
  【六中全会前瞻三】中央编译局杨金海:六中全会将掀起中国现代文化建设新高潮
  【六中全会前瞻四】吉林党史研究室郑晓亮:追求公平正义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六中全会前瞻五】北京外国语大学田辰山:中国高端文化要有值得走出去的东西
  【六中全会前瞻六】中宣部文化体改办副主任高书生:关于文化产业发展六点思考
  【六中全会前瞻七】北大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克服文化产业困境七对策
  【六中全会前瞻八】中宣部理论局原副局长张国祚: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自强之路
  【六中全会前瞻九】原国家发改委齐勇锋:文化体制改革:进展、难点和前景展望
(责任编辑:陈叶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