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s6.13安装微信:《2009中国城市健康状况大调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4:03:01

《2009中国城市健康状况大调查》白皮书发布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07日 17:19  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北京12月7日讯(记者李文媛) 为期6个月,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大连、武汉等十余直辖及省会城市300万健康体检数据样本为基础,面向全国城市展开的健康大调查活动近日揭晓。结果显示,人群整体健康指标仍不理想,但随着国家医疗投入的加大和公众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健康逐年恶化的趋势5年来首次降低。

  此次调查,通过网络、邮寄、活动问卷、个人访谈四种方式,共收集了来自全国的51.3万份调查问卷。问卷设计包括“城市白领精英健康状况调查”、“社会家庭健康状况调查”及“中国企业员工健康状况调查”三大部分60个问题。问题内容包括城市白领人群的“生活方式”、“健康观念”、“易患疾病”、“员工福利”、“健康投资”等方面。在参与调查的人群中26至45岁占总调查人数的69.2%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院协会、北京市健康保障协会、慈铭体检集团、时尚健康五大权威机构对调查结果进行科学汇总分类及分析,并联合发布了历年来规模最大的《中国城市人群健康白皮书》。

  目前影响人们健康的八大致死疾病分别是:恶性肿瘤(癌)、心脏病、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内分泌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精神障碍疾病。

  中国医师协会委员、北京市健康保障协会会长韩小红博士根据调查问卷和300万体检数据分析,主流城市的白领亚健康比例达76%,处于过劳状态的接近六成,真正意义上的“健康人”比例极低(不到3%),35—50岁的高收入人群中,“生物年龄”超龄趋势明显加快,平均超过“日历年龄”10年左右。虽然整体健康指标仍不理想,但随着国家医疗投入的加大和公众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白领人群健康逐年恶化的趋势5年来首次降低。对此,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院协会、北京市健康保障协会、《时尚健康》与慈铭体检集团院士顾问团联合倡议“22时前睡眠计划”,号召白领开展“吃早餐运动”,建立良好生活方式。

  卫生部发布的2008年“中国卫生统计提要”显示,2008年我国部分城市居民前5位死亡原因依次是: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呼吸系统病、损伤和中毒。这表明生活方式不当造成的疾病已成为危及城市居民生命的最主要的原因。有数据表明,生活方式不当导致的死亡人数占死亡总数的48.9%。

  报告提示,根据易患疾病调查:中年白领慢性病高发,“生理年龄”提前衰老10年,应高度关注动脉硬化、心脏病,预防心血管疾病。

  有数据显示,心脑血管和消化系统疾病高发问题,使35—50岁的高收入中年白领群体,机体老化速度高于普通职场,“生理年龄”超龄趋势明显加快,平均超过“自然年龄”10年左右。年轻人,心功能随年龄增长逐渐下降,还要警惕低血压。

  医学专家指出,分析数据发现,心血管系统疾病问题年轻化趋势应引起社会重视,这与白领人群工作和心理压力大有关。调查表明,精英人群比较突出的健康问题有两大类:一是属于代谢紊乱疾病,与生活水平提高有密切关系,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富贵病”很少独来独往,若不及时干预,会发展成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病等疾病,成为“精英猝死”事件的幕后黑手。二是疲劳、失眠、心理障碍等亚健康问题严重,这类疾病的形成除工作紧张、经常加班等压力因素之外,长时间上网、应酬过多、饮食不科学、作息无规律、缺少体育锻炼以及家庭不和睦、精神压抑等都是重要因素,长期过劳易致癌。

  综合数据显示,白领女性更容易受到心脑血管威胁,男性则要注意“猝死”、“过劳”、“癌症”等问题,男女在健康管理方向上更应该细化、有针对性。亚健康阶段进行有效的专业健康干预,将会使82.5%的慢病被延迟发病或者直接转为健康状态。年轻白领应该加强健康管理理念的教育,并能在生活中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健康管理方案,让专业的健康管理机构进行指导,到达有效的健康塑造。

  据生活方式调查:饮食睡眠不规律占八成,专家号召“吃早餐运动和22时睡眠计划”。 随着生活条件提高,国人预期寿命大大延长,但由于生活方式不科学和健康意识不足,使人体器官衰老速度加快,抗病能力大大降低,白领的患病几率逐年上升。《中国城市白领健康白皮书》从饮食、睡眠、运动及心理各个方面进行调查统计,近八成白领饮食睡眠不规律,每天感觉比较疲倦。23.7%的受调查白领表示早餐“随意打发,起晚就不吃了”;20.7%经常在外吃快餐,不能保证蔬菜水果的正常摄入;54.4%每天会感觉没睡够,另外32.4%睡眠质量不好;46%偶尔运动一次。

  此外,精英人群易患的疾病主要为脊椎病、血脂增高、血糖增高、脂肪肝和眼科疾病。企业高管人群健康问题也非常突出,高达56%的企业高管存在过劳。企业高管易患的高危疾病,主要为超重或肥胖和俗称“三高”的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

  韩小红博士指出,在对比2000份慈铭体检,检前健康情况客户问卷和体检结果时发现,熬夜生活、网络生活、空调生活和过度追求塑身、排毒等四大不科学的生活方式,与受调查者体检结果异常有密切联系,也是近年来心血管、糖尿病等疾患年轻化趋势的主要因素。白领人群年龄越小锻炼越少,年轻人没有老年人锻炼多;年轻女性受盲目减肥塑身等误区影响饮食比其他人群更不规律等现象应引起重视。韩博士提醒,“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戒酒,心理平衡”能减少高血压,脑卒中、冠心病,糖尿病,肿瘤发病率,延长平均寿命。

  据家庭健康观念调查:“治疗重于预防”仍是家庭健康主流观念。报告显示,只有三成的被调查者对于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非常了解,八成以上的参与者承认知道如何治疗。但是,72%以上的人对如何有效监测和预防存在认知空白。近90%的人明显意识到家人存在的慢性疾病,但是能做到有效健康解决的比例却不到20%。数据表明我国的家庭,仍旧是治疗重于预防的观念。在家庭成员的饮水、早餐习惯中,调查显示:一半以上的人能做到关注饮水所含的微量元素、每天定时吃早餐,66%的人偶尔食用隔夜莱,近40%的人偏向清谈饮食。这一结果,与政府部门在饮食、营养方面的不少举措有关。如政府提出的限盐措施及全民健身运动,更多老百姓也在实践着“管住嘴,迈开腿”的健康生活方式。

  据健康知识来源调查:78%以上的人止步于了解健康知识。报告指出,在家庭获得健康信息的渠道、了解家庭遗传病史、是否拥有健康档案等项目数据汇总中发现,绝大多数人关注健康,会主动学习健康知识,并在生活中注意,但能做到定期体检或者家庭监测及早发现各种健康危险因素的家庭仅占22%。

  医学专家韩小红博士表示,了解健康知识仅仅是防范慢性病、恶性病的第一步,还必须通过定期体检或家庭监测及早发现疾病的危险因素、异常情况,以便及早采取应对措施。她指出,要科学进行慢病、恶性病各危险因素的监测。一是要勤监测:对于一些高危人群,应经常去医院体检血压或肥胖情况。对于已有三高疾病的患者,如血糖不稳定应每日监测。血压不稳定者应每天监测2-3次;身体肥胖者,最好经常监测内脏脂肪。二是要共同监测。慢性疾病的发生是多种危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家庭成员应到体检中心进行“套餐”体检,科学专业地对各危险因素共同监测,如肥胖人群,还应重视血糖及血压监测等。她认为,目前环境污染严重,生活和工作压力逐渐加大都在给健康造成威胁,即使处在“青年才俊”时期的白领们,为了应对狂热的房价、事务繁多的工作,难免对健康有所忽视,同时加上健康理念不科学、不正确,很多情况下都在消耗健康的元气,过劳、癌症、猝死不断发生,因此加强健康预防,是挽救生命的唯一性价比最好的方式。

  中国医师协会陆希祥秘书长表示,按照世界流行的医疗经济学理论,健康体检投资1元钱,后期就可以节省治疗费用9元钱。白领作为目前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在健康投资方面应适当提高比例,并选择自身需要的体检项目,加强健康筛查,起到早期预防、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为自身的健康多投入,多受益,真正实现全面健康生活新理念。

  (责任编辑:秦宇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