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rome插件推荐 知乎:如何创造就业才能超越美国模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07:11:02
如何创造就业才能超越美国模式
作者: 尹伊文
2009-07-22 22:49:40
 来源:南方周末

后美国时代应汲取的经验教训是,“消费拉动-扩大就业-增加GDP”的模式可以高效率地增加物质产出,但是难持续。这将是一个历史性的转型关口,在新海域成功航渡的国家,将称雄于新时代
春季以来的一些经济指标显示,金融海啸引发的危机似乎触底,经济将从谷底复苏攀升。此时面临的一个新问题是:应该向哪里攀升?是不是要重新攀上海啸前的高峰?许多人把海啸前的消费和就业水平作为攀升目标,但也有人认识到,海啸前美国的那种消费水平和消费模式是导致危机的根源,不可持续。如果不达到那种消费水平,就业问题如何解决?金融海啸是美国模式的产物,如果继续沿袭美国模式的价值和范式,很可能会再次引发海啸。后美国时代需要新的思路。
思路一:结构转型,创造更健康理性的就业结构
经济危机使美国消费萎缩,大大影响了中国的出口,依赖出口的企业倒闭裁员,大批工人失业。如何给这些失业者创造就业机会呢?流行的思路是扩大内需来抵消缩减的外需,希望中国人能像美国人那样消费,使出口企业得到内需的新血。但是,如果中国人真的像美国人那样消费,是否也会像美国人那样搞出一场危机?中国是经济现代化进程中的后发者,应该利用后发优势,反省前车之鉴,实现弯道超越。
从后发者的角度审视美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可以窥见一些非理性的、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譬如它过多鼓励物质消费,却有意无意地抑制了提高人力资本的服务性消费。以减税为例,美国常用减税来刺激消费,让人去多买汽车皮鞋等,以使生产这些物质的工厂能雇佣更多工人。但是同时,为了应付减税带来的财政收入减少,就相应削减许多公共服务,图书馆往往是一大目标,缩短开馆时间,裁减工作人员。如此形成的就业结果是:多就业了一个生产皮鞋的工人,少就业了一个图书馆工作人员;多了一双皮鞋,少了一小时图书馆阅读服务。在经济发展水平低下的阶段,当大多数人赤脚没鞋穿的时候,多一双皮鞋的意义会比较大。但就目前美国的经济水平而言,多一双皮鞋给消费者带来的实际利益非常有限;而少了一小时图书馆阅读的机会,则会使人少获得知识信息、少提高人力资本的素质,降低未来的竞争力。
发展促进人力资本的产业,应该是后美国时代就业转型的方向。这种转型会面临不少困难。首先是来自消费需求方面的困难,消费者需要有远见的觉悟,才会减少物质享受、消费对未来有好处的非物质性服务。
其次是来自生产商方面的困难,生产商要牟利,生产有消费惯性的产品可以急功近利地赚钱,生产新转型的产品有较大风险。再者,某些“对未来有好处”的产品具有很特殊的性质,譬如伤病理疗服务,牵扯到如何分配社会资源的宏观问题。美国有一个电视台记者,在伊拉克采访时头部被严重炸伤,丧失语言能力,由于他接受了良好的理疗,十三个月后恢复了语言能力,重返电视台工作。而大多数美军伤兵则得不到这样好的理疗,成了终身残废。类似的例子还有中风后的康复、慢性病的治疗等等。
这类消费服务的特点是:使用者能获得“重获新生”的巨大利益,但是使用者只是一个特殊群体。生产汽车皮鞋等物质,所有人都能消费,但从消费中得到的利益不会有重获新生般巨大;供应这类医疗服务,只有伤病者才需要消费,但有重获新生的效果。社会应该如何对待这类消费服务呢?如果是让伤病者自己掏钱去消费,这类消费的市场需求会很低。如果社会通过“二次分配”来支持他们,这类消费就会增加,会成为拉动就业的力量。不仅能拉动提供服务的即时就业(医务人员),还能拉动上游的需求就业(医务学校等等)。 当这类服务发展提高之后,更可以形成特殊的“本土出口”,吸引外国伤病者来看病就医,带动更多的相关就业(酒店、餐饮等等)。消费汽车皮鞋所创造的就业主要是流水线工人,而消费医疗服务创造的就业是以专业人员为主。这是一种产业的升级,就业结构的升级,国民人力资本的升级。
在改革开放的“第一波”中,中国成功地成为世界工厂,创造了大量的就业,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升级为流水线工人,促进了GDP高速增长,但也付出了环境污染的沉重代价。在后美国时代的“第二波”中,中国是不是可以升级成为世界医院、世界学校?
美国和英国都从世界工厂升级为世界学校,它们的世界学校地位大大增强了它们的软权力,使它们获得重大的世界话语权。由于它们自身的经济结构的局限,它们都没有成为世界医院。世界医院也可以增强一个国家的软权力,它可以向世界传播一种更加健康、更为全世界所需的价值。
办医院要比办工厂、办学校都难,因为它牵扯到一个复杂的投资激励问题。工厂和学校的产品是所有人都可以使用的,医院的产品则只是特殊群体使用的。从宏观的社会资源分配的角度来看,社会的大多数成员会不会愿意把大量资源分配给特殊群体使用呢?什么样的观念能激励他们做这样的分配呢?慈悲同情等道德动机固然可以起激励作用,远瞩的理性也可以产生同样的激励。当人不是伤病特殊群体中的一员时,人是处于幸运状态,但人都有可能生病受伤,落难到这个不幸的特殊群体中。幸运时多买一辆汽车、一双皮鞋是“锦上添花”;不幸时能得到重获新生的治疗是“雪中得炭”。用远瞩的理性来思考,“雪中得炭”要比“锦上添花”更有价值。远瞩理性不是急功近利的小聪明,需要较高的素质来培养,这大概也是至今还没有出现世界医院的一个原因。
如果一个国家的消费者、生产商、政府,都能具有较高的素质、远瞩的理性,这个国家就能够超越美国时代,建构更加健康理性的经济结构和就业结构。
思路二:社区取向,安于小康,价值转型
结构转型是远谋,需要较长时间建构,失业工人是不能立刻转型为医护人员的,远水解不了近渴,要用多元化的思路来寻找近水。社区企业是近水之一。
在美国时代,主宰思路是全球化,企业发展瞄准着全球,似乎这样才能效率高利润大。但当华尔街的全球化银行闯下金融海啸的大祸之后,美国人意外地发现,那些非全球化的社区银行正在稳稳当当地放款收息。一位迈阿密的社区银行家受到了奥巴马特别的赞扬,他银行的存款来自社区邻里,贷款也是借给社区居民。他说他不想赚巨额利润,绝不冒险去做可能危害社区的事情。另一位威斯康星州的社区银行家也如此,只做社区内的存款贷款,不追求巨额利润。他说他实行3-6-3律,存款付3厘息,贷款收6厘息,风险低、工作轻、不紧张,下午3点钟就可以去打高尔夫球。
这些曾经被华尔街嗤笑为“利润低、效率低”的银行,为后美国时代的就业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美国时代过于强调利润效率,忽视了其他价值。在物质贫乏的低级发展阶段,提倡物质产出的高效率为解决温饱问题做出了贡献。但当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之后,关怀和重视其他价值应该提到重要地位,否则发展将失去平衡。
社区企业强调了那些被“效率”牺牲掉的价值:社区关怀、人际亲情、身心健康。在追求全球化、高效率的大潮中,许多社区服务被边缘化了,譬如东西坏了就扔掉去买新的,而不去找人修理。虽然买新东西可以增加需求、增加制造业的就业,但买新东西增加的就业和修旧东西增加的就业有许多不同。买新东西增加的就业不在本社区,甚至不在本国,而修旧东西的就业都在本社区内;新东西的制造者和使用者完全疏离,而旧东西的修理者和使用者有人际接触,可以促进社区纽带;生产新东西需要耗费资源能源,而修理旧东西所需的能源资源非常少,有利于环境保护。社区企业的发展可以增加就业,可以促进就业结构的转型。这种转型将是“深层结构”的转型,是价值取向的转型,重拾被美国时代单纯追求效率而牺牲掉的价值。
思路三:减少工时,摆脱异化,实现自我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效率的提高,生产同样的东西所需的劳动力必然减少。如何维持就业?大致有两种方法,一是扩大消费需求,二是减少工作时间。目前各国的刺激经济方案多数属于第一种,也有少数措施属于第二种。譬如欧洲和日本的一些公司采用了“工作分享”的方法,让两三个人来做一个人的工作,通过增加“冗员”维持就业。尝试了这样的工作安排之后,许多人的感觉还不错,虽然工资降低了,但有了更多闲暇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且对社会也有好处,避免了大量失业,减少了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这样的安排仅仅是应付危机的权益之计呢,还是后美国时代应该考虑的一种就业方式?
这样的安排和美国时代流行的价值有两大冲突。一是和“效率”“利润”的价值冲突;二是和“创造财富”的人生意义的冲突。在美国时代,人如果没有工作、不创造财富,人的生活似乎就是没有积极意义的。这是工业化诡异的双重影响,一方面把人从土地和氏族的约束中解放出来,促使人去追求启蒙运动倡导的个性自由;另一方面却又把人投入就业大机器中,让人被就业之网束缚,被异化成为就业机器的零件。这种异化使人用就业工作来定义自我,譬如以工资多少来定义自我价值。随着生产效率的提高、工作时间的缩短、就业机会的减少,如果人们仍坚持这种以就业为人生中心、以工作来定义自我的观念,许多人就会感到失落。如果能够超越旧观念,则可以开拓一片自我发展的新天地。当经济发展水平起了质的变化,当生产率的提高使人不必用绝大部分时间来生产维持温饱的物质,人类终于有机会摆脱就业机器的束缚,可以追求真正意义的自我价值实现。这种自我价值不再是就业市场定义的,而是自我定义的。
后美国时代是一个新的海域,需要多元化的新思路来导航。这个时代的特征是,温饱问题基本解决,资源环境面临危机。这个时代应得到的经验教训是,“消费拉动-扩大就业-增加GDP”的模式可以高效率地增加物质产出,但是难持续。这将是一个历史性的转型关口,是执迷于不可持续的方向在海啸中沉沦,还是寻找新的出路?在新海域成功航渡的国家,将称雄于新时代。
(作者为牛津大学博士)
【南方周末】本文网址:http://www.infzm.com/content/31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