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更改启动盘的顺序:美日德俄中:这五个不同国家怎样面对历史包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22:28:03

911的周年很快要到了。本拉登已发表了电视讲话。美国人仍然发出着多年前人们已听说过的叫嚣。那么,世界上其他的人们又做何感想呢?

笔者想到的,是不同国家的人在面对历史的时候,都有不同的态度。不管有意无意,承认与否,在外人面前都表现出一种独特的文化。

历史不那么长的国家,办事经常显得像初生之犊,从而往往置历史教训而不顾——有时尽管历史教训过去并没有太长的时间。美国的伊拉克战争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这是一场完全没有理由的战争。如果说理由是美国为的是控制石油资源,实际上并不是说得过去。世界上的石油虽供应紧张,但资源并未马上枯竭;工业国家需要用油,随行就市花钱去买就行,打不打伊拉克世界能源供应也都是一直这样运行的。

然而,与其说美国出于它自己说的各种目的去打(实现中东民主云云),不如说它在出兵伊拉克时最大的冲动其实就是复仇——要在911以后给伊斯兰世界的人们看看,美国是一个怎样不好惹的国家。

但不管美国出于什么目的(或无明确目的)去打,打的过程足以证明管理打仗(须知战争也是需要管理的)的人们对应付一种类似越南战争的情况根本就没有思想准备。当时不是没人提起这个问题,但决策者却以千条万条理由拒绝去加以考虑。现在这种情况却在世人面前真真切切地发生了:那就是一种无法切断国际支援的,在广大占领区范围内具有至少说一定社会关系网保护的,而且以占领国现有的军事实力和技术难以根除的,以游击战为主要形式的抵抗运动。

说得不好听一点,自从911以来,偌大美国好像都是按照本拉登的安排来行事的,使它在国际关系上丧失了发挥主导力的很多机会,而把自己套牢在一场实际上没有战略逻辑的战争中不断地消耗势力。

人间英雄都有华发萧骚的一天。看到一个老年牛仔灰头土脸的样子真是挺有悲剧感的。但即使这样,恐怕美国人也是不会改的,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还有另外的生活方式。

有点历史的国家,尤其是历史上犯过些错误,有过些窝囊的那种,在面对过去的时候,不管怎样假装,人们都能看出他们内心的扭曲。那是一种民族文化上的扭曲。日本人大体就是这样的。

去过日本的人不得不承认,那是一个多么崇尚整洁的文化(应该也少不了佛教的影响),甚至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可以说一丝不苟。倘若没有二战战败,以及作为世界上唯一被人当作原子弹牺牲品的记忆,作为一个日本人在世界上游逛,大概自我感觉还是挺牛的。

其实历史上那些事,日本人自己完全可以把责任推给已经死去的那些确实负有主要责任的人,以便把所有其他的人都从历史阴影下解放出来,像普通人那样生活。不是要当“正常国家”吗?不当正常人何以当正常国家?无奈不仅日本政坛仍保持着与战前政客的瓜葛(大量血缘关系),这个国家的现代文化,直到现在,也还没有能够创造出能压倒它的黑暗往昔的独创。

这一点就不像德国人,不管战时多少人认同过纳粹,更多的人也能认同除了纳粹之外的德国以及德国曾深入参与其中的欧洲文明。德国(以及欧洲)有足够多的文化可以帮助它的人民顺利走出历史阴影,接受其他人民认同的价值而不感到失落。

相比之下,怎样面对自己的历史,则好像永远是一件让俄罗斯都感到更困惑的事情——自打半个世纪前赫鲁晓夫揭露斯大林的过失之后,对自己历史上的残暴是坦白还是掩盖还是辩解,让俄国人直到现在都难以平衡。据西方媒体报道,在普京总统领导下,俄政府正在大张旗鼓地修改教科书,意在使学生增强“对祖国的骄傲感”,有的教师手册已经开始称斯大林为“(前)苏联的最成功的领导者”——尽管在他领导下的肃反和合作化夺去了2500万人的生命。

与此同时,西方媒体不无轻蔑地说,普京总统领导下的俄罗斯的最大创造,在科学上就是在北极海底插上国旗,而在文化上,无非就是创立一个类似中国孔子学院的俄罗斯学院到世界各地普及俄语。言下之意,也是俄国尚未创造出一个足以替代它的过去的新的文化来。

相比以上这些民族,中国人的经历里有着可以挂上各种形容词的积淀,甚至显得“历史过多”。更重要的是,由于很长时间以来也没有真正参与的机会,中国人对历史的态度往往是一种无比冷漠的旁观者的态度。“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就包含这个意思——不信吗,这首明朝人的词写到最后不就是“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吗?

这种冷漠有时显得挺智慧:“我不跟你辩解,因为是非公道历史总会做出结论的”——在面对不讲理的人的时候这是一种既保护自己又坚持真理的态度。

有时在面对一个难题的时候,管理者之间也会这样说:“这事咱们现在处理不了,还是把它留给将来去解决吧”。“将来”是谁?“条件具备了谁不行啊?”(言下之意管他谁呢,反正不必是你我。)

可是在另一些时候,这种冷漠又令管理者很尴尬。特别是在非要动员员工参与的时候,经常在管理者高喊一阵之后,听众仍无动于衷,脸上挂着轻蔑的微笑默然散去。这时,管理者就一定要到员工中间去反反复复地跟他们交谈,找出所有伤害管理层和员工关系的原因。有时管理者发现,导致员工拒绝参与的原因,竟然是自己或自己前任一年前或几年前的疏忽大意或过度反应。甚至直到你跟那些员工道歉,为他们做出补偿,他们仍然会说:“怎样领导企业是你的事;反正我们不会急”。

看看互联网上那些谈历史的文章,大多数的,不都是“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吗?于是想到,我们有着怎样一个伟大的文化,能把历史上(以及不久以前)的一切功过是非,善恶对错全都化作茶余饭后的笑谈!这,能算得上是一种创造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