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f换频道无限黑屏:中国钞票需求为何高速增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3 21:04:41

中国钞票需求为何高速增长

刘晓忠 2011-01-13 00:03:43  评论(0)条 随时随地看新闻核心提示:中国货币脱离正规金融市场体系,无法为央行所管控,导致货币需求增长的幻觉。

近日,央行副行长马德伦表示,每年近20%的货币需求增速,令中国这一全球最大的印钞产能应接不暇。中国过高的M2/GDP比率与人民币现金需求两位数增长之现象交织于一体,确实令人颇感匪夷所思。

中国M2/GDP自1997年超过1后至今已接近2.6,却未带来严重通胀和陷入日式流动性陷阱,被麦金农形容为“中国货币迷失之谜”或“消失的货币”,麦金农提出银行不良资产消化论和经济货币化论等,但这些解释都不足以服众。如银行巨额不良资产只是对货币标的物的消失和折损,这不仅不会导致货币消失,相反会导致货币过剩,即某资产1亿元,资产不良化后为0.2亿甚至不值钱,那么这0.8~1亿的货币就没有了对应实物资产,从而出现货币过剩。

同样,经济货币化使以前不需要货币标价的资产,用货币来交易,从而使之前过剩的货币有了新的载体;然而这对1980年代末~1990年代的情况具有一定解释力,随着市场化程度提高,其解释力越发不足。而且经济货币化也可借助货币乘数提高的市场行为实现,何以必需货币供应量的增加来解释,何况当前主要经济体的M2/GDP都低于1,唯有日本该指数高于1却陷入流动性黑洞。

我们认为,中国高速的现金需求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其一,结售汇制效应,在人民币升值预期下,外汇持有人尽可能地把手中外汇兑换成人民币,导致市场对现金需求的增加。其二,日益复杂的金融脱媒、金融市场深化以及另类金融工具等的兴起,给央行带来人民币需求高速增长幻觉。当前储蓄负利率和通胀预期,市场主体为实现资产保值增值,把大量本放置于正规金融机构的资金抽离出来,进入民间市场,而央行对这部分资金无法控制。

其三,大量灰色收入的存在也带来货币需求旺盛的感觉。无须讳言,巨额灰色收入普遍都具有强烈的现金交易性和货币储存性偏好,这导致央行发行的大量货币通过灰色交易而窖藏,这种窖藏如同央行向银行征收存款准备金,降低了市场基础货币规模,从而向央行传导出现金需求趋紧之信号。此前的王小鲁研究发现,2008年中国灰色收入达5.4万亿,总灰色收入可能超过10万亿。

这些可以解释国内现金需求是因基础货币增发,而非市场信用创造,对诠释中国货币迷失之谜提供了一个审慎的视角——中国货币脱离正规金融市场体系,无法为央行所管控,导致货币需求增长的幻觉。由此可见,当前央行酝酿推出一个新的货币流通量统计口径——社会融资增速指标,以完善现金流量统计技术,并不足以根本上解决问题。原因在于当前市场现金高需求本身是一种需求幻觉,而货币超发和不足本身是一种无法量化的状态,即便再精准的统计模型也难以有效度量全社会基础货币需求状况。央行只能通过监测通胀、资产价格泡沫等指标来判断政策航向并试错性操作,如通胀和资产价格泡沫出现证明货币超发,反之则为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