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g与jpg有什么不同:找准定位 完善措施 强化服务 保驾护航——新形势下纪检监察工作如何有效推动经济发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2:01:11
找准定位 完善措施 强化服务 保驾护航
——新形势下纪检监察工作如何有效推动经济发展
房 鹏
(2010年6月)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并强调必须“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为我们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指明了方向,明晰了思路。在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过程中,如何使纪检监察工作更加主动而富有成效地发挥党章赋予的各项职能,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全面贯彻《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切实构建惩防腐败体系,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为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服务,是纪检监察机关必须认真思考和积极探索的课题。
一、纪检监察工作在服务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科学发展观意义上的发展,是包括经济、社会、文化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发展。而内含其中的经济发展,则具有基础性的地位和作用。搞好经济建设,是经济发展的重点和关键点,服务好经济建设,在当前金融危机、经济低迷的全球性大背景下,需要、重要且十分必要。纪检监察机关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为了加大经济建设的动力,提高经济建设的效率,彰显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更好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它将为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有力武器和重要力量,主要体现在:
1、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是服务经济发展的政治保障。实践证明,哪个地方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抓得扎实,哪个地方的风气就正,社会就稳定,经济就发展。通过抓党风廉政责任制建设,使每一个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金钱观、幸福观,自觉抵制腐败,远离腐败,把精力集中在工作上,集中在经济建设上。
2、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就是为经济发展扫除障碍、铺垫道路。腐败堕落的干部不会把心思放在抓一个地区、一个单位的经济建设上,无数的事实证明,领导干部的违法违纪行为必然带坏一个地方的社会风气,激起群众的埋怨心理,进而影响社会稳定,阻碍经济发展。安徽省阜阳市原市委书记王怀忠的倒台后,后来的市委书记肖作新以及一大批领导干部相继被查处。一段时期阜阳的社会风气极为恶劣,制假贩假到处泛滥,假钞票案、假奶粉案轰动全国。可见只有加大查办腐败案件的力度,严惩腐败分子,才能及时解决党风政风方面严重影响发展的突出问题,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清除蛀虫,排除干扰,扫除障碍。
3、大力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就是要着重解决发生在老百姓身边的、严重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一方面通过减负,让人民群众得到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带来的实惠,并使他们能够把有限的经济资源投入到扩大再生产中去,保证经济规模总量的快速增长。另一方面,通过对行政执法机关、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服务质量进行评议评价,切实纠正一些行政执法机关、管理部门和窗口单位存在的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或者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等不正之风,既防止了部门权力利益化,又规范了市场经济秩序,促进了经济发展。
4、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与经济发展同样有密切的关联。通过落实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可以切实改进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克服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使他们一门心思扑在工作上,带领广大群众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通过规范领导干部的从政行为,严禁利用手中的权力插手干预市场经营活动,使各类市场主体在同一起跑线上公平竞争,加速经济建设稳步、快速发展。
5、开展执法监察,就是确保经济发展不“毁于蚁穴”。执法监察为经济建设服务,既不是直接从事经济工作,也不是单纯处理违规违纪问题,更不是片面的地方保护,而是充分发挥监督检查职能,消灭清除影响经济建设的各种问题和消极因素。其广泛的监察面涵盖了土地经营使用权出让、工程建设和招投标市场突出问题、民生工程建设、拉动内需项目建设、耕地保护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等重点领域,针对性很强,围绕重点项目、重点部门、重点对象,有的放矢,为经济发展清淤排障,保驾护航。
6、行政效能监察,就是为经济发展创建良好的投资环境和氛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推进,区域之间的竞争实质上已经演变为发展环境的竞争。谁能够率先营造一个与国际接轨、人们普遍向往的良好环境,谁就能率先抓住机遇,率先赢得发展,而营造良好的区域经济发展环境,行政效能监察是根本途径。通过行政效能监察,彻底解决“决策失误、政令不通、效率低下、作风不实、服务不优、执法不规范”等问题,大力推进行政审批改革和行政管理流程,深入推行政务公开,构建透明公开的“阳光政务”平台,完善量化可行的绩效考评和科学规范的行政管理制度体系,制定公正严明的问责制度,创新体制,健全制度,严格监督,实现政府角色定位的准确化、行政行为的规范化、管理效益的最大化,达到“依法行政,创设市场经济法制环境;高效行政,降低经济发展的商务成本;廉洁从政,提供公平竞争的发展平台”的良好局面,营造良好的经济发展软环境,推动区域经济的全面发展。
二、纪检监察工作在服务经济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
1、思想认识不到位。近年来,随着改革的深化和纪检监察工作力度的不断加大,各种机制、体制和制度不断完善,党员、干部队伍中的腐败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面对成绩,个别纪检监察机关产生了松懈麻痹思想,习惯于用老观念、老办法、老套路来思考问题和处理问题,对纪检监察工作和经济建设在不同阶段呈现出的不同特征认识不足,不善于研究新情况、新问题,缺乏创新精神;有的对纪检监察工作和经济建设自身发展规律认识不足,把做好新时期纪检监察工作的着眼点单纯依靠在增加人手上,存在着“等靠要”的思想;有的大局意识、忧患意识、服务意识不够强,不能把纪检监察工作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放在党的建设的大局中去把握;有的本位思想严重,认为狠抓纪检监察工作会影响本地区各级阶段性中心工作目标任务完成,于是产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
2、领导体制不顺畅。一是在现行领导体制下,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作用难以有效发挥。尽管中央纪委多次明文授予地方监督检查权,但像对同级党委的监督和对同级党委副职的初核等,在实际工作中很难落实。二是对派驻机构管理体制迟迟难以理顺。派驻机构说起来是双重领导,但由于其人事管理在部门,其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经费来源等要依赖部门,因而在开展纪检监察业务工作过程中,当部门工作和纪检监察业务工作发生冲突时,难免出现重部门工作轻纪检监察业务工作的倾向,特别是在执纪办案过程中容易受部门因素左右和影响。三是基层纪检监察干部兼职过多,专职不专现象严重。多数乡镇纪委与党委的办事机构和组织、宣传部门合署办公,普遍存在组织关系复杂,工作关系不顺,精力难以集中等问题;各部门派驻纪检组长大多数也同时分管多项工作,纪检监察工作在很多时候反而变成了配角,结果是“耕了人家的地,荒了自家的田”;有的地方和单位甚至以设置纪检监察岗位为由,为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与纪检监察岗位不相适应的人变相给待遇、搞照顾,影响了纪检监察机关职能作用的正常发挥。
3、工作机制不科学。科学的工作机制尚未系统建立,科学的工作方法尚未探索形成,加之缺乏有效的落实措施,致使各项工作难以实现预期的效果。表现在日常工作中,一是工作方法简单。一些纪检监察机关错误地认为自己的工作就是“管人”,从而在实际工作中习惯延用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下的老观念、老做法,不能够以人为本,不注意工作方法,不讲求工作策略,对有问题的干部,不是以关怀帮助为主,不是采取开展批评教育和谈心活动,真诚地帮助他们认清问题所在、自觉改正、加强预防,而是习惯于照搬条例,简单处置,不能够有效发挥好教育、监督、惩处、保护的职能作用。二是工作落实不到位。对纪检监察工作缺乏正确的认识,不愿主动触及矛盾,习惯于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不能扑下身子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摸不准基层的真实情况,不能集中精力静下心来思考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坐而论道夸夸其谈,临机处变百无一能,对出现的新情况、问题提不出有见地的针对性对策,工作主动不起来、落实不下去的问题比较突出。
4、职能发挥不充分。一是职能错位,存在“大包大揽”倾向。纪检监察机关的重要职能是组织协调,但是,一些本应是政府或其他机关职责范围内的事项,如治理和整顿市场经济秩序各项工作,纪检监察机关本应是督促配合有关部门,但实际工作中却往往成了“事事牵头、样样主抓”,有时还充当了“开山斧”、“救火队”的角色,哪里阻力大,哪里问题多,哪里就让纪检监察机关去抓。这种“越俎代疱”、“包打天下”的现象在实际工作中不时发生,严重削弱了组织协调工作的有效性,造成职能错位。二是职能作用发挥不够全面充分。不能准确把握教育、监督、惩处、保护四项职能,做到全面履职,而是有时重 “惩处”轻 “教育”,有时重“教育”轻“惩处”,有时重“监督”轻“保护”,有时重“保护”轻“监督”。三是工作不负责、怕负责。某些本属于纪检监察机关自身职责范围可以决定的事项不去决定,而是找出种种借口和理由去向同级党政领导多头请示、报告,往往错失良机、贻误战机,不能及时有效地发挥出应有的职能作用。
5、队伍建设不过硬。一是知识素养有待提高,缺乏专业人才。一些纪检监察干部的知识面不够宽,而且缺乏能够了解国际法律法规、国际经贸规则的人才,缺乏掌握信息网络技术的“复合型”专业人才,不熟悉市场经济、现行法律法规和财会电算知识,在办案方面新手多,办案能手少。二是系统培训少,培训渠道单一。在实际工作中,纪检监察干部存在“上岗前没有专门培训、在岗时没有时间参加培训”的现象,业务知识常常得不到有效更新和补充,由于知识面窄,导致工作思路、工作方法和落实举措等缺乏创意、不能有效实施、难以适应形势要求,制约着纪检监察工作质量的提高。三是对纪检监察干部的教育、管理、监督亟待加强。纪检监察机关内部虽然制定了学习教育、工作管理、内部监督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但由于缺乏监督制度落实的制度,所订制度往往是写在纸上、贴在墙上,导致学习教育不经常、日常管理不到位、内部监督不落实,特别是对“八小时之外”的管理抓得不严格,导致少数纪检监察干部丧失了警惕,放松了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严重影响了纪检监察干部的良好形象。
三、纪检监察工作有效服务经济发展的建议和对策
促进积极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也是深入搞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保障。从宏观的角度讲,促进经济发展是一个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需要党政各职能部门的相互配合,齐心协力综合治理。而纪检监察机关则必须充分发挥纪检监察职能,突出主力军地位,找准定位,为经济建设提供良好的政治环境、综合服务环境和社会环境,要充分发挥作用,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
1、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找准纪检监察工作新定位
纪检监察机关只有把自身职能定位准确,才能为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提供有效的服务;也只有把自身工作放到服务党委、政府工作的大局中去把握,才能准确定位。因此,要强化服务功能,紧贴政府的中心任务谋划工作、提出任务、确定重心、制定目标,合理安排工作布局和主攻方向,确保反腐败工作思路与党委政府促进发展的战略目标紧密配合、环环紧扣;要强化参谋功能,立足服务党委政府决策,深入研究阻碍经济发展、影响发展环境和妨碍社会稳定的带有苗头性、倾向性和普遍性的问题,及时向党委政府提出报告和建议,提高工作的针对性、预见性、前瞻性;要强化监督职能,紧密结合党委、政府促进发展的具体重大举措,同步谋划、同步部署、同步实施纪检监察工作,明确监督重点,丰富监督方式,强化监督效果,确保任务目标顺利实现。
(1)树立三个意识。一是要树立全局意识。纪检监察机关要紧紧围绕经济建设和发展市场经济这个中心,树立全局意识,搞好纪检监察工作。具体地讲,就是要站在经济建设全局的高度,从三个方面,认真履行纪检监察职能,为经济建设提供最佳服务环境。第一,要维护党的性质和宗旨,维护党的路线和方针,维护党的纪律,确保改革发展的重大决策在各级党委、政府得到认真贯彻实施;第二,要通过查办案件,分析案发原因,找出机制、体制、政策和管理上的弊端和漏洞,有针对性地健全防范措施;第三,要切实抓好纠风、减负等工作,规范经济秩序,净化发展环境。二是要树立“创新”意识。新的竞争格局和发展形势已经要求我们在从事纪检监察工作时,不能满足已经拥有的成绩,应当具有开拓精神,树立“创新”意识。要用宽阔的眼界去观察和把握当前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的发展趋势,加强对反腐败经验的总结,力求在理论创新、体制创新、工作创新上有新的进步、新的贡献;还要充分发挥纪检监察职能作用,以改革的精神,强化治本措施,加强源头治理,为经济建设提供最佳服务效果。三是要树立“情感”意识。党风建设的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纪检监察机关作为党的重要职能部门,必须认真转变工作作风,不断加强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保持廉洁从政、勤政为民、关心群众疾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工作作风和思想作风。在工作实践中,要把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作为纪检监察工作的落脚点。要带着感情做好纪检监察工作,带着感情为人民群众办事,带着感情为人民群众服务。要把工作重点放在人民群众普遍关心、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上,要把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工作的最高标准。按照“热心办、马上办、办得好”的原则,诚心诚意解决好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自觉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
(2)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纪检监察和经济建设的关系。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给纪检监察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纪检监察工作的进一步强化,也有效地保障了经济建设的稳步发展。所以,新形势下的纪检监察工作,必须牢固树立与经济建设同呼吸、共命运,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思想。当前,纪检监察工作应切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纪律条规为依据,紧紧抓住优化经济环境这个中心,融纪检监察工作于优化经济环境、深化改革开放、促进和谐发展之中。二是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纪检监察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关系。发展是硬道理,改革是发展的动力,只有搞好经济体制改革,才能推动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然而事物总是一分为二,成绩与差距并存,顺利与挫折相伴。作为新形势下的纪检监察部门要支持改革者,帮助失误者,查处违纪者,严惩诬陷者,为经济体制改革提供强有力的纪律保证,把改革中的负效应降到最低限度。近年来,我们党进行了一系列重大制度改革。如人事劳动制度改革、分配制度改革、企业制度改革等等。改革中纪检监察机关分析了改革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要求,制定了纪律,加强了监督,因而比较有效地避免了或者说大大减少了违纪行为,保证了改革的顺利进行,推动了经济建设的健康发展。三是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纪检监察和被监督对象的关系。监督与被监督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在我们党内和国内,人人都有监督别人的权利和接受别人监督的义务。纪检监察虽然是专门的纪律监督部门,但又必须自觉接受广大党员群众的监督。俗话说:“打铁的汉子自身硬”,“正人先正己”。做到凡是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别人不能做的,自己一定不做。在新的经济形势下,要自觉遵纪守法,努力工作,坚持原则,讲究方法,清正廉洁,在各方面要为人表率。纪检监察机关在实施监督时,无论是调研还是查办案件,都要遵循毛泽东同志一贯倡导的“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原则,做到与人为善,从关心爱护、教育挽救的愿望出发,做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入情入理,政策攻心,善于把大道理和小道理结合起来,用大道理去管小道理。切不要耍态度,讲过头话,以势压人,以权服人。
(3)明确地位,发挥好三个作用。一是要发挥好参与和服务作用。市场经济这种特定的经济形态必然会对纪检监察工作产生复杂多样的影响。因此,新形势下的纪检监察工作必须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按照各种规章制度的规范要求,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简单地说,就是要积极参与,突出服务,深入调查,及时掌握新情况、新问题,为优化经济环境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还要及时、准确地把握和运用国家政策、法律法规,制定符合经济建设的规章制度,明确政策界限,使各种经济行为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二是要发挥好教育和防范作用。抓好新形势下的教育和防范工作,是经济建设的客观要求,也是优化经济环境,扩大开放,促进发展的重要保证。纪检监察部门在开展防范教育中,要融入改革意识和经济意识,使教育更贴近经济建设的实际,增强渗透力和有效性。在教育中应把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同社会主义本质教育结合起来;把增强竞争意识、效益观念同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教育结合起来;把物质利益原则教育同党的远大理想教育结合起来;把学习外国先进科学技术、文化成果同抵制各种腐朽思想侵蚀结合起来;把增强自主性原则、发挥主观创造精神教育同坚持民主集中制、遵守党纪国法教育结合起来;把发展商品经济、市场经济教育同反腐倡廉教育结合起来。三是要发挥监督和约束作用。要对本地区各级党组织执行国家法律、法规进行认真的、经常性的监督检查,以确保政令畅通,避免“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等不良现象发生。要把监督检查的重点放在对各级领导行为的发生上,使领导行为合法合规,做到掌权为公、合法用权、依法行政,严防独断专行、滥用职权、权钱交易等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要严查违法违纪案件,对干扰、破坏经济发展以及重点行业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以权谋私、吃拿卡要、刁难勒索的典型案件,以及不顾大局,只顾部门利益,只收费、不服务,设置障碍、找事添乱的典型人和事作为着力点,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决不手软。通过严查违法违纪案件,进一步提高行政管理效能,不断改进行业作风,解决效率低下,失职渎职、铺张浪费和“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等问题。
2、突出重点,打造“三个环境”,找对纪检监察工作新措施
(1)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切入点加强监督检查和作风建设,为经济健康发展打造党令政令畅通的政治环境。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是当前各级党委、政府的头等大事。纪检监察机关要切实担负起保驾护航、排阻清障的政治责任,紧密围绕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党委、政府出台的一系列重大发展战略和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情况,严明纪律,改进作风,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党令、政令畅通。一是要严明党的纪律。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继续扩散和蔓延、经济发展困难加剧的形势,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及时决策,作出了一系列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重大决策部署。纪检监察机关要把严明党纪、推动科学发展作为首要任务,越是在形势严峻复杂的情况下,越是要加强对纪律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特别是要加强对耕地保护和节约用地政策规定执行情况的检查,对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检查,以及对强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的检查等,严肃查处和坚决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为,确保有关科学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二是要切实改进作风。要把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作为党的作风建设的首要任务。坚决反对“以增长代替发展、以急功近利损害长远利益” 等违背科学发展观要求的错误政绩观,切实纠正违背客观规律,追求不切实际的政绩指标,盲目开发,搞低水平重复建设,甚至不惜破坏生态环境等问题。坚决反对所谓的“形象工程”、“面子工程”、“政绩工程”和各种“损民政绩”,严肃查处制造虚假政绩,骗取利益和荣誉的行为,切实纠正在发展过程中与民争利,破坏社会和谐稳定等问题。三是要加强监督检查。按照党的十七大的战略部署,纪检监察机关要围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等重大决策开展监督检查。当前重点是要开展对中央和各级党委、政府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加强宏观调控特别是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增长政策措施执行情况的检查,重点督促检查各地区、各部门贯彻执行中央决策部署是否思想统一、行动迅速,工程项目规划、立项是否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中央规定的投向,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和建设程序是否依法合规,项目建设资金管理使用是否规范严格,工程建设是否安全合格等问题,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2)以抓软环境建设为切入点加强行政监察和效能建设,为经济快速发展打造优质高效的综合服务环境。当前,地区经济发展的竞争已经从比政策、比区位、比资源向比环境、比服务转变,哪个地方能够率先提供更高效的政务环境、公正的执法环境、便捷的服务环境、规范的市场环境,资金、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就会向哪里集聚,经济的快速发展才会成为可能。而这些环境的打造,也正是纪检监察机关围绕中心履行职责,开展行政监察和效能建设的最佳切入点。一是要推行阳光工程,着力打造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积极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的阳光工程,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促进机关效能提速、优化发展环境的重要举措。要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高行政许可和项目审批的集中度、优化度,完善政务中心并联审批、全程代理、限时办结等审批模式和重大项目协调机制,积极开展电子政务建设,实行网上审批。要进一步优化部门职能配置,对部门存在的职能交叉、权力重叠、权责不清、事权不一等问题,要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科学理顺关系,合理配置职能,界定管理权限。要进一步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加快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理顺行政执法主体,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加强监督约束。二是要加强执法监察,着力打造公开公正的执法环境。要积极发挥监督职能,促进执法部门依法行政、文明执法、公正执法。严格规范执法行为,凡是法律法规赋予的,必须依法管好、管到位;法律法规没有赋予的,不得越权执法、随意干预。要认真开展执法评议和软环境动态监测,定期不定期地对执法部门依法审批收费、严格公正执法、廉洁文明办事、优质高效服务等情况进行公开测评。要进一步改进评议方法、完善评议机制,强化评议过程监督和结果的运用,按照群众满意、客商满意的标准,把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情况作为衡量工作实绩的重要依据。要建立投诉快速反应机制,严厉查处损害经济发展环境的案件,重点查处行政执法部门和执法人员到企业索拿卡要、无端刁难、弄权营私和乱收费、乱检查、乱罚款、乱集资、乱摊派等行为。三是要实施效能问责,着力打造文明便捷的服务环境。要按照快捷、便民、文明、高效的要求,不断深化机关效能建设,大力推行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和失职追究制等制度,切实解决一些机关和部门效率低下、办事推诿、资源浪费等问题。建立健全服务企业制度,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及时了解企业的困难和问题,切实为企业排忧解难,对重点企业要实行挂牌联系。加大对机关行政效能建设的考核力度,采取集中考核和平时考查相结合的办法,并将考核结果纳入机关部门年度目标管理考核之中,作为奖优罚劣、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要全面推行效能建设问责制,严肃追究不作为、乱作为以及失职、渎职等行为,打造“成本最低、回报最快、效率最高、信誉最好”的投资服务环境。四是要突出公平诚信,着力打造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要以公平竞争为出发点,通过开展执法监察,努力营造诚信有序的市场环境。要完善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出让制度,规范协议出让行为;要健全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制度,切实加强有形建筑市场建设,完善建筑市场监控体系和信用体系;要加大对政府投资项目的监督力度,促进政府投资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的落实;要认真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行动,严厉查处打击商业贿赂行为,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营造公平竞争、诚信有序的市场环境。
(3)以维护群众利益为切入点深化纠风工作和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为经济持续发展打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作为一切工作的主线,“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要求就是当前反腐倡廉建设的中心任务。必须清醒地看到,离开保障民生、保护稳定,经济建设就不可能保持增长。因此,纪检监察机关必须从维护群众根本利益出发,切实做好纠风治乱、信访举报和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一是要密切关注民生,保护好、实现好、发展好群众利益。要以保护好群众利益作为纠风工作的出发点,从教育收费、医疗卫生、食品药品质量安全、安全生产、生态环境保护等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着手,加强对教育经费投入使用的管理和监督,继续治理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严肃查处各种乱收费、乱罚款等侵害农民利益的问题和失职渎职问题。要以实现好群众利益作为纠风工作的着力点,密切关注并进一步加强对涉农补贴、拆迁补偿、扶贫救济等重点领域的资金监管,严肃查处截留、挪用和克扣涉农资金的违法违纪行为。要以发展好群众利益作为纠风工作的落脚点,督促各有关部门为返乡农民工再就业和全民创业提供最宽松的政策、最便捷的服务、最有力的帮扶,帮助农民群众持续增收,稳定就业形势,确保农村基层的社会安定。二是要畅通基层信访诉求渠道,努力为群众排忧解难。进一步完善信访导航、信访双向承诺、疑难复杂信访听证等性质有效的信访工作机制,把倾向性、苗头性的信访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继续推行重大决策和重点项目信访风险论证制度,超前防范和化解不稳定因素,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继续坚持领导干部接待群众信访制度,大力推行党政干部下访和驻村蹲点调研,深入基层排查化解矛盾,下大力气解决历史遗留和疑难复杂信访问题。继续抓好“信访直通车”、“行风热线”和“政风热线”活动,充分运用纪律监督、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的力量促进群众反映问题的解决。三是要切实改进基层干部作风,深入推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要加快构建农村基层的惩防体系框架,在加强对基层党员干部教育的同时,逐步建立完善自上对下的制约监督机制和自下而上的民主监督机制。进一步加强民主监督和民主管理,以“村站联动勤廉点评会”为抓手,切实改进基层党员干部的作风,坚决纠正少数干部工作方法简单粗暴、作风不实、办事不公和损害群众利益等问题。进一步扩大对村级财务管理和其他重大事项的监管范围,广泛推行村级重大事项民主决策制度,严格执行村务公开制度、村级财务公开公示备案制度,从源头上预防基层干部腐败问题的发生。
3、加强自身建设,锐意进取,打造纪检监察事业新队伍
毛泽东同志讲过:“政治路线确定后,干部是决定因素”。要使纪检监察工作在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那么久必须建立一支政治坚强、业务过硬、作风派、纪律严明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在新世纪新阶段,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对于提高纪检监察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对于提高纪检监察干部的执法执纪能力,至关重要。要始终紧扣“做党的忠诚卫士、当群众的贴心人”主题实践活动这个主题,解决当前纪检监察干部在思想、作风等方面存在的一些不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的问题,切实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
(1)加强学习。在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促进人的素质全面提高,必须全社会大兴学习之风,形成一个学习型的社会。作为纪检监察干部,要养成良好的学风,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和胡锦涛同志关于加强纪检监察工作的一系列论述,不断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同时,要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学习新理论、新知识,不断扩大大知识领域,不断更新知识结构,丰富知识储备。要认真学习和掌握经济方面的专业知识,具备较高的政策水平和较强的突破案件能力,以充分适应不断深入的查处经济领域违纪违法案件工作;要认真学习和掌握行政管理方面的知识,具备较强的分析判断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充分适应源头预防、治理腐败工作的深入推进以及向纵深发展的体制、机制、制度改革;要认真学习和掌握高科技方面的知识,不断提高工作的科技含量,以充分适应反腐败斗争面临的犯罪手段高智能化、高技术化的挑战。要注意把握纪检监察工作规律,要按照纪检监察工作为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服务、为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服务的要求,注意研究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研究改革发展稳定的大政方针,找准纪检监察工作的努力方向。要加强对党的政策法规的学习,注意重大改革措施出台的背景、内涵和相关举措,研究可能出现的涉及党风政风方面的问题,及时提出防范和治理对策,使反腐败同深化改革有机结合,相互促进。把纪检监察工作与党和政府中心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整体推进、协调发展,保持纪检监察工作旺盛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2)坚持创新。一是要创新用人机制。建设高素质的领导班子,把党性强、思想政治素质好、政策理论水平高、组织协调能力强、富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优秀干部选进领导班子。实行优化组合,建立合理的人才结构,既有熟悉纪检监察业务人员,也要有法律、财务、审计、金融、证券等方面的专业人员。建立完善选人用人机制,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实行公开考试录取制度,加强干部交流,有计划地培养干部,激发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的活力,增强纪检监察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二是要创新培训机制。培养优秀人才,建立健全不同层面的培训体系,实行岗前培训与岗上培训相结合,不断更新纪检监察所需要的知识,努力提高培训质量。三是要创新监督机制。健全制度,加强监督,规范信访举报、案件检查、案件审理、专项检查、纠风及执法监察等工作程序,完善业务流程,对容易发生问题部位和环节,尤其要加强管理和监督。
(3)改进作风。一是要改进工作作风。要密切联系群众,积极倡导察实情、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注重工作的实际效果。要正确处理和把握好依纪依法履行职责与自觉接受监督的关系,既不能只强调一个方面而忽视另一个方面,更不能把二者对立起来,防止出现方法简单、态度生硬、作风不实、执纪不公的问题。要通过行使党章和行政监察法规赋予的职责,认真治理和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要建立健全沟通群众的窗口和渠道,真正沉下身子、放下架子,把工作做实、做好,防止出现增加基层和群众负担等现象发生。二是要改进生活作风。要坚决克服认为领导干部的生活作风问题是“小事一桩”、“没有大碍”等不正确思想,要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侵蚀和影响,真正做到一尘不染。严格自律,对照党章和党员标准,经常检查自己的言行。要加强管理和监督,不仅要管理和监督好其他干部的工作情况,更要结合纪检监察工作的特殊性,把监督、管理自身的触角延伸到八小时以外的生活、社交、娱乐问题上,发挥好党内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的作用,使每一个纪检干部在监督别人的同时,自身也在被监督中。尽力创造一个健康、文明有益的娱乐环境,培养干部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趣,不断提高干部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