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g图片怎么压缩像素:闭经的中医特色治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01:01:08

中医辨证治疗和针灸治疗

闭经的是很有中医特色的系统治疗疾病,定义为:非绝经期妇女,3月以上未来月经,同是排除怀孕才能诊断闭经。
我们的治疗经验是根据中医辨证,闭经可分气血两亏、气滞血淤、
阴虚血亏、寒湿凝滞、痰阻冲任等五种类型。

(1)气血两亏型:月经往往由量少渐至停止,患者神疲短气,面色础白,食少便溏 ,舌苔薄白,脉弱无力,治宜大补气血,方用十全大补汤(人参、白术、茯芩、甘草、地黄、当归、白芍、川芎、黄茂、肉桂)加减治疗。

(2)气滞血淤型:证见面色紫暗,胸胁胀痛,少腹坠胀,舌有紫点,脉沉而涩。治宜理气,活血化淤,方用少腹逐淤场(当归、川芎、肉桂、元胡、五灵脂、蒲黄、小茴香、炮美、没药),酌加木香、香附、桃仁、红花等理气活血药。

(3)阴虚血亏型:证见五心烦热,两颊潮红,心烦不寐,唇干舌燥,目眩耳鸣,腰酸膝弱,脉细弱。治宜滋阴养血,方用大营煎(熟地、当归、甘草、杜仲、牛膝、肉桂、桐粑)酌加女贞、白芍、青蒿、鳖甲等养阴退热药。

(4)寒湿凝滞型:证见面青腹冷,胸闷胀满,便据腹痛,白带湿冷,舌苔白润,脉沉迟,治宜温经散寒、操湿化淤,方用温经场合二陈汤(桂枝、牛膝、获术、当归、川穹、丹皮、白芍、人参、甘草、桔红、使多、半夏)加减治疗。

(5)痰阻冲任型:证见形体肥胖,乏力少气,胸闷多寐,舌苔白腻,脉细滑。治直祛痰通络、调理冲任,可用煮半夏、路路通、在等、山甲、桃仁、红花、当归、香附、陈皮等药治疗。

我们科的几位大夫的针灸经验:体针
(一)取穴
主穴:长强。
配穴:肾俞、阴交、三阴交、地机、八髎。
(二)治法
以长强为主,效不显加配穴。先令病人取俯卧位,在尾骨下端与肛门之间中点陷凹中取穴,以28号针刺入1寸深,施强刺激手法。留针20分钟,隔5分钟行针1次。配穴,前三穴针刺,中等刺激,补法或平补平泻法;后二穴以指针按揉5~6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体针(之二)
(一)取穴
主穴:中极、十七椎下、公孙、次髎。
配穴:Ⅰ型为冲、任、督三脉不足,气血亏虚,脉络失养,加关元、气穴、百会、神门、肝俞、志室、肓俞、复溜、气门;Ⅱ型为邪侵冲任,气血瘀阻,脉络失宣,加中脘、大赫、子宫、腰俞、肝俞、脾俞、蠡沟、三阴交。
(二)治法
    主穴为主,据不同症型酌加配穴。每次取6~8穴。穴位常规消毒。用捻转、提插、徐疾补泻法,骶部穴位得气后行雀啄法。Ⅰ型腰部关元、气穴进针得气后缓慢由浅入深,反复行针1~3分钟,待有温热感,或加用温灸1~3 壮;Ⅱ型背部穴位浅刺,行捻转补法。隔日治疗1次,3个月为一疗程,月经来潮时停止治疗,待经净后继续针刺,一般治疗1个疗程。

耳穴压丸
(一)取穴
主穴:内生殖器、内分泌、皮质下。
配穴:肝、肾、心。
(二)治法
主穴为主,酌加配穴。每次取2~3穴,双耳均选。以王不留行子贴压,敷贴好后宜用拇食指反覆按压至耳廓潮红充血。并嘱患者每日自行按压3~4次。3天换贴1次。月经来潮后宜再贴压一疗程,以巩固效果。一般3~5次为一疗程。
的是很有中医特色的系统治疗疾病,定义为:非绝经期妇女,3月以上未来月经,同是排除怀孕才能诊断闭经。
我们的治疗经验是根据中医辨证,闭经可分气血两亏、气滞血淤、
阴虚血亏、寒湿凝滞、痰阻冲任等五种类型。

(1)气血两亏型:月经往往由量少渐至停止,患者神疲短气,面色础白,食少便溏 ,舌苔薄白,脉弱无力,治宜大补气血,方用十全大补汤(人参、白术、茯芩、甘草、地黄、当归、白芍、川芎、黄茂、肉桂)加减治疗。

(2)气滞血淤型:证见面色紫暗,胸胁胀痛,少腹坠胀,舌有紫点,脉沉而涩。治宜理气,活血化淤,方用少腹逐淤场(当归、川芎、肉桂、元胡、五灵脂、蒲黄、小茴香、炮美、没药),酌加木香、香附、桃仁、红花等理气活血药。

(3)阴虚血亏型:证见五心烦热,两颊潮红,心烦不寐,唇干舌燥,目眩耳鸣,腰酸膝弱,脉细弱。治宜滋阴养血,方用大营煎(熟地、当归、甘草、杜仲、牛膝、肉桂、桐粑)酌加女贞、白芍、青蒿、鳖甲等养阴退热药。

(4)寒湿凝滞型:证见面青腹冷,胸闷胀满,便据腹痛,白带湿冷,舌苔白润,脉沉迟,治宜温经散寒、操湿化淤,方用温经场合二陈汤(桂枝、牛膝、获术、当归、川穹、丹皮、白芍、人参、甘草、桔红、使多、半夏)加减治疗。

(5)痰阻冲任型:证见形体肥胖,乏力少气,胸闷多寐,舌苔白腻,脉细滑。治直祛痰通络、调理冲任,可用煮半夏、路路通、在等、山甲、桃仁、红花、当归、香附、陈皮等药治疗。

我们科的几位大夫的针灸经验:体针
(一)取穴
主穴:长强。
配穴:肾俞、阴交、三阴交、地机、八髎。
(二)治法
以长强为主,效不显加配穴。先令病人取俯卧位,在尾骨下端与肛门之间中点陷凹中取穴,以28号针刺入1寸深,施强刺激手法。留针20分钟,隔5分钟行针1次。配穴,前三穴针刺,中等刺激,补法或平补平泻法;后二穴以指针按揉5~6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体针(之二)
(一)取穴
主穴:中极、十七椎下、公孙、次髎。
配穴:Ⅰ型为冲、任、督三脉不足,气血亏虚,脉络失养,加关元、气穴、百会、神门、肝俞、志室、肓俞、复溜、气门;Ⅱ型为邪侵冲任,气血瘀阻,脉络失宣,加中脘、大赫、子宫、腰俞、肝俞、脾俞、蠡沟、三阴交。
(二)治法
    主穴为主,据不同症型酌加配穴。每次取6~8穴。穴位常规消毒。用捻转、提插、徐疾补泻法,骶部穴位得气后行雀啄法。Ⅰ型腰部关元、气穴进针得气后缓慢由浅入深,反复行针1~3分钟,待有温热感,或加用温灸1~3 壮;Ⅱ型背部穴位浅刺,行捻转补法。隔日治疗1次,3个月为一疗程,月经来潮时停止治疗,待经净后继续针刺,一般治疗1个疗程。

耳穴压丸
(一)取穴
主穴:内生殖器、内分泌、皮质下。
配穴:肝、肾、心。
(二)治法
主穴为主,酌加配穴。每次取2~3穴,双耳均选。以王不留行子贴压,敷贴好后宜用拇食指反覆按压至耳廓潮红充血。并嘱患者每日自行按压3~4次。3天换贴1次。月经来潮后宜再贴压一疗程,以巩固效果。一般3~5次为一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