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ty3d添加GameObject:人教版普高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2教师用书 第七单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20:21:40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单元引言分析

  本单元引言主要有六层意思:

  1.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背景。十月革命胜利后,俄国走上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采取什么样的经济体制来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没有前例可以遵循,没有现成的经验教训可以借鉴和吸取,在这种情况下,苏维埃俄国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

  2.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1918年初,当苏维埃俄国刚刚开始着手社会主义建设时,帝国主义武装干涉和国内战争爆发,苏维埃政权处境困难。为了集中全部的人力、物力战胜敌人,赢得军事上的胜利,苏维埃政府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三年战争使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严重损害农民的利益,农民不满与日剧增,暴动时常发生。为了解决国内的经济和政治困难,以列宁为首的苏维埃政府决定改变策略,实施新经济政策。

  3.斯大林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的形成。列宁逝世后,斯大林开始领导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制定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计划,开展国家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运动,完全消灭个体经济,否定商品货币关系,排斥市场机制的作用,通过行政手段,建立起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这种体制在短期内的高效运作使苏联迅速实现国家工业化,取得令世界瞩目的成就,但也存在着生产关系超越生产力的严重缺陷。

  4.二战后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二战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先后采取一系列措施,在苏联进行经济改革。但是,由于在理论上没有打破社会主义传统观念的束缚,只是在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框架内进行局部调整,因此,无法从根本上扭转苏联经济的颓势。

  5.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与苏联解体。

  6.结论: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也有失败的教训。

  学习建议中提出通过观看和阅读影视及文学作品,了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情况。这种方法可以使学生置身在形象、生动的历史学习情境中,有利于学生从不同侧面感受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成就与问题。在掌握比较丰富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列举和分析不同历史时期苏联的经济政策及其成效,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有利于培养学生掌握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历史思维方法。
 第二十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一、教学目标

  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2.教材分析与建议

  重点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及利弊。

  难点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如何评价斯大林模式。

  教材分析与建议

  教材从三个方面阐述了俄国十月革命后,苏俄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进行的艰苦探索,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到斯大林模式的形成,不仅使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得到了巩固,而且使苏联迅速从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强大的工业国,但与此同时,斯大林模式在实践过程中,其弊端也日益暴露,最终阻碍了苏联经济的发展。

  课文引言部分引用了苏联电影《列宁在1918》的一个场景,生动地说明了国内战争爆发,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的严峻的政治、经济形势。建议教师播放《列宁在1918》的经典片段,设计相关问题,使学生带着问题进入历史情境,开始学习新课。

  第一目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教材首先叙述了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国内战争爆发,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所面临的严峻的考验。为了保证军事上的胜利,苏维埃政权在经济领域采取一系列非常措施,这些措施被称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建议教师首先让学生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历史原因,然后引导学生探究下列问题: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的历史背景。十月革命后,英、法、美、日等资本主义国家从北、东、南三个方向出兵苏维埃俄国,并支持俄国国内的反革命势力,企图颠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战争爆发后,苏维埃政权控制的地区仅占全国面积的1/4,粮食和煤炭的主要产地都在敌对势力的控制之下,粮食等物资极度匮乏。在这种特殊的形势下,苏维埃政府在经济领域采取一系列非常措施,史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教学时请教师组织学生看影片《列宁在1918》片段,使学生能够比较直观地感受苏俄艰难困苦的国内战争环境,从而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苏维埃政府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为适应国内战争的需要而采取的非常措施。

  (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1918年9月,苏维埃政府宣布国家进入战时轨道,提出“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战胜敌人”的口号,开始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9年形成特殊经济体制,1920年这种经济体制进一步强化。其主要内容包括:第一,实行余粮收集制,农民必须按国家规定的价格和数量交售粮食和其他农产品;第二,全面推行工业国有化;国家不仅将大型企业,也将中小企业收归国有,国家通过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及其下属的各总管理局,对工业产品的生产和分配实行严格的集中领导;第三,取消自由贸易,实行粮食和日用工业品的配给制;第四,实行普遍劳动义务制。这些政策是在战争年代,为了保证战时物资供应而实行的应急措施,它所规定的生产资料公有、取消商品贸易和货币流通、实行劳动义务制,与马克思描述的共产主义社会非常接近,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两种特点,因此被称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余粮收集制,教材分析了它的弊端和效果;工业国有化政策,分配政策,取消自由贸易实行严格的配给制;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贯彻“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建议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教材插图《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使学生加深对这一政策执行力度的感性了解。

  (3)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作用及评价。关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作用,应该从两方面分析,一方面揭示实施这一政策的必要性,指出它是苏维埃政权在特殊历史条件下,为了“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战胜敌人”而采取的非常措施。这一政策的实施,对于粉碎国内外敌人的武装进攻,保障苏维埃政权在军事上的胜利起到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指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实践过程中的问题,它损害了农民的利益,不利于生产的发展,违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在课堂教学中,建议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学思之窗】提供的材料,抓住列宁引言中的关键词“战争条件”和“基本正确”进行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实事求是地评价它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进而说明在国内战争结束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消极影响日益严重,以列宁为首的布尔维克党领导人不得不正视现实,调整自己的经济政策。

  第二目 新经济政策。教材首先介绍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国内引发了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表明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过渡的必要性,然后重点叙述了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及作用。建议教师出示有关苏俄国内战争结束后的政治经济状况材料,使学生对当时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新经济政策实施的必要性和历史作用。

  (1)新经济政策实施的历史背景

  1920年,国内战争基本结束,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在站稳了脚跟,但是在转向和平建设后,又面临着新的困难和危机。第一,连年战争使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战争使2000多万人丧生,农业生产直线下降,1920年的粮食产量只及战前1913年的一半。日用物品严重缺乏,粮食和原材料的短缺使多数工厂无法开工,1920年的工业产值只及战前的13.8%。第二,经济困难引起政治危机。生活的困苦引发人民的不满情绪,广大农民、工人对继续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满,特别是农民强烈反对余粮收集制,要求经营自由和贸易自由。在彼得格勒、莫斯科等城市爆发工人罢工和抗议游行,在乌克兰、顿河流域、西伯利亚等地区,农民暴动频繁发生。一直是布尔维克党可靠基地的喀琅施塔得驻军发生反政府兵变。叛乱虽然被平息,但形势的危急使苏维埃政权不得不思考克服危机的办法。列宁通过与各地农民的交流,发现“广大农民群众不是自觉地而是本能地在情绪上反对我们。”因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损害了农民的切身利益,要扭转局面,稳定政权,必须改变经济政策。

  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根据列宁的报告,通过了《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议,标志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过渡。

  建议教师用PPT将1920年苏俄的工农业产值与1913年的产值做成柱状图进行对比,使学生感受新经济政策实施前苏俄的严峻形势,认识新经济政策实施的必要性以及列宁灵活务实的政治策略。

  (2)新经济政策的内容

  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广泛,涉及农业、工业、商业、减税、分配制度等各个方面,它是在探索过程中不断丰富、完善的。列宁认为在小农经济占优势的俄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新经济政策的根本目的是发展生产力,教材从四个方面概括了新经济政策的要点:第一,农业方面,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粮食税额比余粮收集额低,税后余粮归自己支配,还可把余粮在市场上自由买卖或换需要的工业品,允许农民个体地经营自己的经济,允许市场的存在,这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第二,工业方面,解除大部分小企业和一部分中型企业的国有化,允许私人开办小企业,对于国家暂无力经营的矿产、森林、油田等,政府以租让的方式让外国资本家经营。这项措施有利于苏俄利用外国的资金和技术,恢复和发展本国工业。列宁对美国青年企业家哈默说:“我们真正需要的是美国的资本和技术,这样就可以让我们的车轮再次转动起来。”第三,商业方面,允许自由贸易,恢复商品交换、和货币流通,促进了市场繁荣。第四,分配方面,废除平均主义的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分配。建议教师在讲述这部分内容时,采用表格的形式将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进行对比,引导学生分析二者的不同之处:“战时共产主义”的特点是用强制性经济统制手段来管理经济,违背经济发展规律,而新经济政策则是利用市场和货币关系来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是在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进而加深对新经济政策内容的理解。

  (3)实施新经济政策的作用

  新经济政策是列宁对在生产力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一次富有创新意义的探索,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表明,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放弃了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和实践,开始立足本国国情,从解决农民问题入手,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发展生产,丰富社会物质财富,改善人民生活,巩固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新经济政策作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概括:第一,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满足广大农民、工人的经济要求,调动他们的生产积极性,稳定社会秩序,消除了政治危机,巩固了苏维埃政权。第二,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到1925年,苏俄的粮食作物产量超过战前(1913年)的水平。对此,列宁有过这样的描述:“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第三,它探索了一条在小生产占优势的国家向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是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与实践的探索和创新。建议教师在讲这部分内容时适当出示数据材料,如将1913年、1920年、1925年三个时期俄国工业和粮食生产增长状况进行比较,这样既可以使学生对新经济政策实施的积极作用有比较直观、具体的认识,也可以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历史思维方法。

  第三目 “斯大林模式”。教材首先介绍“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历史背景,1922年苏联成立,1924年列宁逝世后,斯大林成为苏联的最高领导人,苏联的经济政策也随之发生变化。接着教材重点叙述了“斯大林模式”在经济领域的表现、特点、成就及弊端。建议教师在教学时补充有关20世纪20年代苏联所处的国际环境的历史材料,从而使学生理解斯大林放弃新经济政策,用强硬手段推行国家工业化的历史原因。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斯大林模式”在经济领域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弊端。

  (1)“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历史背景

  1924年列宁逝世后,斯大林的领导地位逐渐确立,此时的苏联处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封锁和包围之中,孤立无援,国内工业生产极其落后,到1928年,苏联工业产值还不到德国的一半,是美国的八分之一,全国只有不到三万辆拖拉机,99%的耕种要靠畜力和人力来完成。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大机器工业是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而苏联基本上还是一个只能输出农产品、输入机器设备的落后农业国。在这种形势下,斯大林认为把苏联从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强大的工业国是布尔什维克党迫切任务,他说:“没有重工业,那我们就不会有一切现代化国防武器,那时我们的地位就会和目前中国所处的地位多少相似:中国没有自己的重工业,没有自己的军事工业,现在只要谁高兴,谁就可以蹂躏它。”教材对“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历史背景没有具体阐述,建议教师适当补充这方面的材料,使学生认识到“斯大林模式”的形成不是偶然的,是有其深刻的经济文化原因的,培养学生历史地分析问题的眼光和态度。

  (2)“斯大林模式”的表现及特点

  “斯大林模式”在经济领域的表现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优先发展重工业;二是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其特点是:在生产资料的所有制方面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取消一切非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在管理体制上以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管理取代市场调节,开创了一种完全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全新的计划经济体制。建议教师在教学时可引用《大国的崛起》中的一段材料:

  在世界历史上,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如此全面而细致地规划过自己的发展进程,这是苏联人的一个创造。在那个时代,所有的生产、运输、销售都由国家计划安排。国家计划力争精确,在列宁格勒生产的一粒钮扣售价1卢布,那么700公里外莫斯科的价格也是1卢布,而万里之外的海参崴仍然是1卢布。

  对于苏联而言,它未来几十年的兴衰都和这种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联系在了一起。

  通过阅读和分析这段材料,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苏联几十年的兴衰都和这种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联系在一起,为后面评价“斯大林模式”的得失做铺垫。

  (3)“斯大林模式”的成就及弊端

  “斯大林模式”的优势在于国家可以按照计划调配和使用全部人力、物力资源,在短期内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使苏联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走完了欧美国家通常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才能走完的工业化路程。苏联取得的辉煌成就震撼了资本主义世界,对此,《大国的崛起》有这样的描述:“苏联的一枝独秀和它所采取的“计划”方式,引起了西方世界的极大兴趣。20世纪30年代,西方人士纷纷前往苏联取经。美国的一名记者从苏联回国后告诉国人:‘我看到了未来,它行得通’。一时之间,‘计划’成为最时髦的名词。”建议教师在教学时,运用具体事例说明计划经济体制的有效运作在当时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如一个规模宏大的拖拉机厂在斯大林格勒仅用十个月就建成投产。苏联工业实力的迅速增长,为后来二战中战胜德国法西斯奠定了物质基础。教材从两方面分析“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其一是经济发展不均衡,片面发展重工业,使轻工业和农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对农民的剥夺太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忽视消费品的生产,导致人民的物质生活长期没有得到重大改善;其二是长期执行指令性计划严重削弱了企业的生产自主权,不利于发挥企业的生产积极性,制约了苏联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其三,计划经济体制确立后,没有随着社会的变化进行调整,二战后逐渐僵化,丧失了自我完善的功能,成为苏联解体的重要因素。建议教师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以史实为依据,对“斯大林模式”的得失进行讨论,使学生养成全面客观评价历史问题的习惯和能力。

  三、教学设计与案例

  1.教学设计

  本课内容包括三部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模式”。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过渡是本课的重点,在教学中,要使学生深入理解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及历史作用,必须首先让学生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战争结束后继续实施所引发的政治危机和经济危机,这样才能水到渠成地使学生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过渡的必要性,认识新经济政策是列宁对俄国这样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找到的一条适合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及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是本课的又一重点。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在归纳“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的基础上,深入分析“斯大林模式”的成就与弊端,不要简单地肯定或否定,要实事求是地给予客观全面的评价。

  2.教学案例

  【探究主题】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过渡的必要性。

  (2)“斯大林模式”的得失及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

  【活动目标】

  (1)运用比较法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本质特征。

  (2)运用历史资料分析法客观评价“斯大林模式”的成就和弊端。

  (3)通过问题探究,使学生认识到任何一种经济体制的建立,都必须从本国国情出发。必须与本国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必须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必须随着时代的变化进行调整,改革是社会主义不断完善和保持自身活力的重要手段。

  【课前准备】

  教师组织学生观看电影《列宁在1918》或上网查阅相关史实资料,了解新生苏维埃政权面临的严峻形势。

  【实施过程】

  (1)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单元学习内容提示,使学生了解十月革命胜利后,俄国走上一条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道路,经历了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斯大林模式”、由赫鲁晓夫到戈尔巴乔夫的探索过程。

  (2)针对教学重点和难点,在进行学情调查的基础上,列出探究的问题。

  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出现是偶然的吗?

  ②苏俄从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过渡的历史原因有哪些?

  ③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区别是什么?新经济政策“新”在何处?

  ④应怎样认识“斯大林模式”的得与失?

  ⑤苏联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有什么启示?

  (3)学生搜集资料,在教师引导下解决问题。

  ①教师提供相关材料的书目和网站,指导学生将搜集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

  ②学生研读分析已搜集的材料,通过师生对话解决需要探究的问题。

  ③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记录自己的困惑和生成的新问题。

  ④教师针对学生的困惑和问题进行学习总结。

  四、问题解答

  【学思之窗】

  1.结合列宁的话,我们应当如何看待“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解题关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思路引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为苏维埃政权赢得军事上的胜利提供了物质保障,但它损害了广大农民的利益,不是向社会主义直接过渡的正确途径。

  答案提示:为粉碎国内外敌人进攻,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并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苏维埃政府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当时战争条件下,这种政策基本上是正确的。因为它集中了全国的财力、物力,粉碎了国内外敌人的进攻,保卫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制,脱离了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国家取消商品生产,实行平均主义的配给制,违背了经济发展的规律;因此,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探究学习总结】

  本课测评

  简述苏俄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过渡到新经济政策的原因。

  解题关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为克服危机,列宁等人决定调整政策。

  思路引领:国内战争结束后,广大农民、工人对继续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满,要消除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稳定苏维埃政权,必须改变经济政策。

  答案要点: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继续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1921年,苏俄的一个海军基地发生兵变。这一事件引起列宁等人的高度重视,他们决定调整政策。同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会议通过了《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议,标志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过渡。

  学习延伸

  在了解了这两种观点后,谈谈你如何认识“斯大林模式”的历史功过。

  解题关键:“斯大林模式”既有历史功绩,也存在很多弊端。

  思路引领:“斯大林模式”在短期内使苏联迅速成为工业强国,为后来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但其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国民经济结构严重畸形。

  答案要点:应该用历史的眼光客观看待“斯大林模式”的历史功过。“斯大林模式”的历史功绩在于:它开辟了一条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使国家统一调配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迅速实现工业化,苏联经济实力的迅速增长,为后来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斯大林模式”的严重弊端在于:片面发展重工业,使轻工业和农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对农民的剥夺太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忽视消费品的生产,导致人民的物质生活长期没有得到重大改善;长期执行指令性计划,严重削弱了企业的生产自主权,不利于发挥企业的生产积极性,制约了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

  石蔷 北京东城教研中心

  五、资料与注释

  1.原始资料

  苏维埃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关于实施余粮收集制的决定原题目为《关于授予粮食人民委员特别职权同隐藏存粮和投机贩卖存粮的农村资产阶级进行斗争》。(1918年5月9日)

  苏维埃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讨论了当前形势并且注意到,只有对全部存粮实行最严格的核算和平均的分配,俄国才能摆脱粮食危机,因此特作如下决定:

  1.重申粮食垄断和固定价格都是不可更改的,重申必须同粮食投机商进行无情的斗争,同时责成每一个粮食所有者,必须在本法令公布一周内,把超过播种田地和自己到下次收获前的定额消费量的全部余粮呈报交售。呈报的办法由粮食人民委员部通过地方粮食机关确定。

  2.号召全体劳动者和贫苦农民立即联合起来同富农展开无情的斗争。

  3.宣布所有握有余粮而不送往收粮站的人以及浪费存粮酿造私酒的人为人民敌人,把他们交付革命法庭,使犯罪者被判处10年以上的监禁,把他们从村社中永远驱逐出去,他们的全部财产予以没收,而对酿造私酒者除上述惩罚外并判处强迫的公益劳动。

  4.任何人如被发现存有未按第1条的规定呈报交售的余粮,即将其粮食无偿收走;未呈报的余粮按固定价格计算应得的价值,在这些余粮实际上已送往收粮站后,以半数给揭发隐藏余粮的人,半数给村社。揭发隐藏余粮的报告送交地方粮食组织。

  苏维埃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又考虑到,要同粮食危机作斗争,就要求采取迅速和坚决的措施,而最有效地实现这些措施又要求把发布一切粮食问题指示的权力集中到一个机关手中,这个机关就是粮食人民委员部……

  ──王斯德主编《世界现代史参考资料》,上册,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议(1921年3月)

  (1)为了保证农民在比较自由地支配自己的经济资源的基础上正确和安心地进行经营,为了巩固农民经济和提高其生产率,以及为了确切地规定农民所应担负的国家义务,应当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这种国家收购粮食、原料和饲料的方法。

  (2)这种税的税额应当比以前用余粮收集制的方法所征收的少。税额的总数应当满足军队、城市工人和非农业人口的最低限度的必需的消费。当运输业和工业的恢复使苏维埃政权有可能通过正常的途径,即以工业品和手工业品作交换的方法取得农产品时,税的总额应当随之不断减少。

  (3)征收的税额应当根据农户的收获量、人口和实有牲畜数量,从农户产品中按百分比扣除或按份额扣除。

  (4)税额应当具有累进的性质;对于中农、力量单薄的农民和城市工人等,税额应当低一些。最贫苦的农户予以免缴某些实物税,而在特殊情况下予以免缴全部实物税。扩大自己的播种面积以及提高整个农户生产率的勤恳的农民,在缴纳实物税方面应当得到优待,或者是降低其税额,或者部分地免税。

  (5)在拟定税收法令和确定其公布日期时,应当考虑到使农民在春耕开始以前就尽可能比较确切地知道他所应当缴纳的数额。

  (6)向国家缴纳的实物税,在法令所确切规定的一定期限内完成。

  (7)缴纳实物税的税额应当按农村联合组织(村社)计算。在农村联合组织内部,税额是根据第3条所规定的一般标准,由联合组织自己决定如何在各个农户之间分配。为了监督税收标准的实施和税款的征收,应当按不同的纳税额分别成立当地农民的民选组织。

  (8)在纳税后剩余的一切粮食、原料和饲料,农民可以全权处理,可以用来改善和巩固自己的经济,也可以用来提高个人的消费,用来交换工业品、手工业品和农产品。允许在地方经济流通范围内实行交换。

  (9)为了供应最贫困的农民以及为了交换农民在纳税后剩余的、自愿缴售给国家的粮食、饲料和原料,应当建立专门的农具和日用品储备。这种储备应当包括国内的产品以及用一部分国家黄金基金和一部分收购来的原料从国外换来的产品。代表大会基本上同意中央委员会所提出的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一些条例,并责成党中央委员会迅速使这些条例相互协调,仔细研究实行实物税的形式,并通过全俄中央委员会和人民委员会实行相应的法律。

  ──《苏联共产党和苏联政府经济问题决议汇编》第一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

  1921年5月俄共(布)第十次全国代表会议关于经济政策的决议(节录)

  (1)当前的基本任务是使党和苏维埃的全体工作人员充分领会和确切执行新经济政策。党认为这是一个要在若干年内实行的长期的政策,要求一切工作人员极其仔细和认真地加以执行。

  (2)商品交换是新经济政策的基本杠杆。如果不在工业和农业之间实行系统的商品交换或产品交换,无产阶级和农民在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就不可能建立正确的关系,就不可能建立十分巩固的经济联盟。同时,实行商品交换可以刺激农民扩大播种面积和改进耕作技术。对于地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必须充分给以支持和加以发挥。应当以余粮最多的省份作为重点,首先实行商品交换。

  (3)合作社是实行商品交换的主要机构。粮食人民委员部机关同合作社机关订立合同,粮食人民委员部把用来进行商品交换的物资交给合作社,由合作社在国家的监督下执行国家任务的政策是正确的。保证合作社有广泛的可能进行收购工作,全面地发展地方工业和提高一般经济生活。支持合作社的信贷工作。反对无政府状态的(不接受国家的任何监督的)商品交换,把商品交换主要地集中在合作社手里,但是这不排斥正当的自由贸易。

  (4)对那些基本上不需要国家从储备中拨给原料、燃料和粮食的中小企业(私营的和合作社经营的)给以支持。允许把国家企业租给私人、合作社、劳动组合和公司。地方经济机关有权签订这种合同,而不必取得上级机关的同意,但是签订之后必须报告劳动国防委员会。

  (5)部分地修改大工业的生产计划,加强日用品和农民用品的生产。发挥每个大企业在支配资金和物资方面的独立性和主动性。提出相应的、精确的决议案交人民委员会批准。

  (6)发展实物奖励制度,试行集体供应制。规定更合理的粮食分配制度,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对于发明,改革,节约劳动力、燃料、材料,保护建筑物、机器等,各处都应当实行个人和集体奖励的原则。加强对浪费和盗窃国家财产以及不合理地使用劳动力的行为的惩罚。

  (7)为了迅速、彻底和全面地完成粮食税的征收,必须保存和加强粮食税收机构。为此,应当保证粮食机关具有必需的党的威信。应当保持和加强粮食机构的集中制。

  (8)集中上述一切办法来完成今年的实际的战斗任务:通过粮食税和商品交换至少取得四亿普特粮食作为恢复大工业和实现电气化计划的基础。

  ──《苏联共产党和苏联政府经济问题决议汇编》第一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

  1936年苏联宪法(节录)

  第一章社会机构

  第一条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为工农社会主义国家。

  第二条苏联之政治基础为劳动者代表苏维埃,此苏维埃因推翻地主资本家政权及争得无产阶级专政而业经发扬巩固。

  第四条苏联之经济基础为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及社会主义生产工具与生产资料所有制,此体系及所有制因铲除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废除生产工具与生产资料私有制以及消灭人对人的剥削而业经奠定。

  第五条苏联社会主义所有制表现为两种形式:国家财产(全民财产);合作社集体农庄财产(各集体农庄财产,各合作社财产)。

  第九条社会主义经济体系为苏联经济中之统治形式,同时法律容许个体农民及手工业者小规模私有经济,但以自力经营,绝不剥削他人劳动为限。

  第十条公民对其劳动收入及储蓄、住宅及家庭副业、家常及日用器具、自己消费及享乐品之个人所有权,以及公民个人财产之继承权,均受法律之保护。

  第十一条苏联之经济生活,受国家所定国民经济计划之决定及指导,以期增进社会财富,一贯提高劳动民众之物质文化水准,巩固苏联之独立并加强其国防能力。

  第十二条按“不劳动者不得食”之原则,劳动为苏联每一有劳动能力公民之应尽义务与光荣事业。在苏联实现“各尽所能,按劳取酬”之社会主义原则。

  第三章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最高国家政权机关

  第三十条苏联最高国家政权机关为苏联最高苏维埃。

  第三十一条凡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根据本宪法第十四条所有一切职权,其按本宪法规定不归入应对苏联最高苏维埃负责最高苏维埃主席团、苏联部长会议及其各部权限以内者,均由苏联最高苏维埃行使之。

  第三十二条苏联立法权,专由苏联最高苏维埃行使之。

  第三十三条苏联最高苏维埃,由联盟院与民族院两院构成。

  第三十七条苏联最高苏维埃两院,即联盟院与民族院,权利平等。

  第三十八条联盟院与民族院同等创制法律。

  (录自《斯大林论苏联宪法草案的报告苏联宪法(根本法)》,苏联外国文书籍出版社1950年版)

  联共(布)第十四次代表大会关于工业化的决议(1925年12月)

  过去这一年,标志着整个国民经济在蓬勃增长,并已接近战前水平,同时标志着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工业、农业、运输业、对外贸易、国内商业、信用系统和银行、国家财政等都在增长。在包含着各种成分(农民自然经济、小商品生产、私人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国民经济内部,社会主义工业、国营和合作社营商业、国营信贷业和无产阶级国家的其他经济命脉的比重也在急剧地增加起来。

  因此,出现了无产阶级在新经济政策基础上的经济进攻和苏联经济向社会主义方面推进的局面。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日益成为国民经济的先锋,领导着整个国民经济。

  ……但同时,随着国民经济发展而来的特殊矛盾、特殊危险和困难也日益增长着。这就是:私人资本在其作用相对降低的情况下有了绝对增长,尤其是把业务转向农村的私人商业资本更是如此;农村富农经济随着农村分化的加剧而日益增长;城市新资产阶级也在日益增长,力图在经济上同资本主义经济和富农经济勾结在一起来征服中农群众。

  鉴于这种情况,代表大会责成中央委员会以下列的指示作为经济政策的指针:

  (一)最主要的任务是尽力保证社会主义的经济形式战胜私人资本,加强对外贸易袭断制,发展社会主义国营工业,在社会主义国营工业的领导下依靠合作社将日益众多的农户纳入建设轨道;

  (二)保证苏联经济独立,使苏联不致变成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附庸,为此,必须坚持国家工业化的方针,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并为经济调度建立后备……

  (五)在提高技术水平的基础上扩大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但必须严格同市场容量和国家财政力量相适应……

  齐涛主编《世界通史教程教学参考》,现代卷,山东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①1913年的数字是按1939年9月17日以前的苏联疆界计算的。

  ②与资本主义各国在1929年的生产规模比较。

  1913~1940年苏联的经济发展

  ──译自莫里斯·多布:《1917年以来苏联的经济发展》,伦敦1966年第六版,文生译

  1913~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及重要工业产品在欧洲和世界所占的地位

  ──录自《苏联国民经济建设计划文件汇编(第二个五年计划)》,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732页

  苏联集体农庄的发展

  ──录自《苏维埃政权二十年(统计资料汇编)》,财政经济出版社1954年版

  2.课文注释

  苏俄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苏维埃政权建立后,俄国还处在同德、奥匈等国交战的状态。为了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必须迅速退出帝国主义战争。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和平法令》,建议各交战国立即停止战争,缔结公正的和约,但英、法、美等协约国断然拒绝和谈。于是,1917年12月3日,苏维埃政权单独同德国在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基进行和谈。德国代表在会上提出了从俄国割出15万平方千米土地作为媾和的苛刻条件,列宁说服党内持反对该条件的人接受了这些苛刻条件。1918年3月3日,苏俄同德国等国在布列斯特签订了和约。和约的签订,使苏维埃政权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赢得了和平喘息时间,巩固了无产阶级政权,为以后夺取国内战争的胜利和粉碎帝国主义武装干涉创造了条件。

  苏俄国内战争(协约国武装干涉苏俄)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英、法、美、日等帝国主义国家为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策划、组织俄国境内反革命武装,对布尔什维克党领导的苏俄进行了五次大规模武装进攻。

  1919年3月初,盘踞西伯利亚的原沙俄海军上将高尔察克,调集40万白卫军,在长达2000千米的东方战线向苏俄红军发动进攻,白军很快越过乌拉尔,占领乌法,逼近喀山,侵入伏尔加河流域。与此同时,英法联合舰队进入黑海,英国干涉军占领巴库。在这危急时刻,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发出“一切为了东线”和“必须全力粉碎高尔察克”的号召,得到人民积极响应,大批党团员带头奔赴前线。6月初,红军解放乌法,8月,解放乌拉尔,击败捷克叛军。11月14日,攻占高尔察克老巢鄂木斯克,高尔察克率残部东逃,年底在伊尔库茨克被活捉(次年2月被处决)。

  正当东线战事激烈时,1919年6月底盘踞高加索的邓尼金白军开始北犯察里津。这时,列宁又发出“大家都去同邓尼金作斗争”的号召,斯大林奉命到南方战线加强领导,红军主力也由敌人后方调至奥寥尔、沃罗涅日前线,准备发动反攻。红军在南线连战连捷,收复大片失地。1920年2月初,红军已将邓尼金白军主力全部歼灭,邓尼金逃往国外。帝国主义组织的第二次武装进攻被粉碎。

  在高尔察克和邓尼金发动进攻时,尤登尼奇白军也于1919年5月中旬,向彼得格勒发动进攻。为制止尤登尼奇进攻,俄共(布)中央迅速调集兵力,先平息内部叛乱,接着于6月下旬转入反攻。11月,尤登尼奇白军被彻底击溃,退往爱沙尼亚。

  在连续两次失败后,帝国主义帮助以华苏斯基为首的波兰地主政府武装了74万人的军队,组织发动了第四次大规模武装干涉。1920年4月,波兰军队入侵乌克兰,5月初,攻克基辅。图哈切夫斯基率领西方战线红军反击波兰入侵军,解放了白俄罗斯。

  南方战线,由伏龙芝指挥的红军对弗兰格尔军队发动反击。10月底,红军在克里木半岛别列科普地峡北部围歼白军10万人。11月,红军突破白军防线,攻占刻赤,控制整个克里木半岛,帝国主义第五次武装干涉彻底失败。

  到1920年底,苏俄国内战争和外国武装干涉基本结束。1922年10月,占据远东部分地区的日本干涉军也被驱逐出苏俄国土。

  喀琅施塔得海军兵变

  喀琅施塔得海军基地位于圣彼得堡附近的科特林岛上,1703年该岛上的要塞与海军基地和涅瓦河口的彼得保罗要塞及海军造船厂同时开始建设,这是彼得一世用以掩护涅瓦河口的防御体系的一部分。喀琅施塔得海军基地和圣彼得堡成犄角之势,互相掩护,在北方战争、克里木战争、两次世界大战中多次成为俄罗斯波罗的海舰队的庇护所,也多次保卫了圣彼得堡的安全。

  国内战争结束以后,苏维埃政权在1920年决定进一步强化土地国有制和对农民余粮扩大实行无偿征集,这种继续推行的激进政策,终于使农民的不满从政治上被激烈地引爆了,在喀琅施塔得发生了兵变。参加兵变的士兵,多数是参军不久的农民。他们占领了波罗的海舰队司令部和喀琅施塔得要塞。直至3月18日,兵变才被镇压下去。

  喀琅施塔得兵变说明,经济危机已经转化为极其严重的政治危机。正是这次兵变使列宁认识到,布尔什维克党的农业经济政策存在重大错误,必须果断地根本扭转。列宁当时告诉党:“农民曾经不得不去挽救国家,无报酬地缴纳余粮,但是它现在已经经受不住这样的重担”。

  苏联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为了加快工业化步伐,1927年12月,联共(布)召开第十五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制订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1928~1933年)的指示。党中央责成古比雪夫领导制订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工作。1929年4月召开的联共(布)第十六次代表大会和同年5月召开的苏维埃第五次代表大会批准了“一五”计划方案。在“一五”计划的鼓舞下,苏联人民掀起了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潮。

  在联共(布)中央号召下,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全面展开。1931年,斯大林提出了“技术决定一切”的口号,号召干部、群众努力学习,精通技术。经过苏联人民艰苦奋战,苏联政府宣布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9个月完成。在四年零三个月的时间内,苏联建成了1500多个大企业,工业产值相当于1913年工业产值的234.5%。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使苏联开始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苏联建起了独立的国民经济体系,为实现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奠定了基础。

  苏联的第二个五年计划

  1934年1月召开的联共(布)第十七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1933~1937年)。1935年斯大林提出“干部决定一切”的口号,苏联通过各种途径,大力培养训练经济工作干部,充分发挥现有技术力量的作用,提高工程技术人员的水平。大胆提拔富有创造性和实践经验的熟练工人,扩大技术队伍,普遍提高群众文化教育水平。到1937年,全国知识分子干部已达960多万人,其中技术人才达400万以上。在重要工业部门中,专家的相对人数超过德国。高等学校在校人数达54万人,超过英、法、德、日、意在校大学生人数的总和。在“技术决定一切”和“干部决定一切”口号的推动下,1935年8月,在各个部门都掀起了以斯达汉诺夫命名的社会主义竞赛运动──斯达汉诺夫运动。由于开展斯达汉诺夫运动,“二五”计划也以四年零三个月完成。在“二五”计划期间,有4500个大企业投入生产,工业产量比1932年增加120%,比1913年增加了将近5倍。而同一时期,资本主义世界工业产量比1913年仅增长44.3%。到1937年,苏联的钢产量达1770万吨,钢材为1300万吨,生铁为1450万吨,煤为12800万吨,电力为362亿度。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社会主义成分已取得了彻底胜利,国家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成了苏联社会的经济基础。

  苏联集体农庄

  1927年12月,联共(布)“十五大”通过了逐步开展农业集体化的方针。1929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的农业集体化运动。1930年1月,联共(布)中央的决议指出:农业集体化的基本形式是享有土地使用权和主要生产资料公有的集体农庄。决议要求在运动中坚持农民自愿参加的原则。1933年1月,联共(布)中央宣布:“把分散的个体小农经济纳入社会主义大农业的轨道的历史任务已经完成”。农业集体化的实现,为苏联农业机械化、现代化开辟了广阔道路,为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创造了条件。到1937年,苏联基本上完成了农业集体化。但是,在集体化过程中,也出现过“全盘集体化”等严重错误,不仅带有很大的强制性,甚至采取没收财产、剥夺选举权等手法,强迫农户加入,这违背了列宁提出的自愿原则和通过示范、逐步开展的方法,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斯大林模式的内涵

  在指称苏联形成于20年代末30年代初的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体制及其社会全方位特征时,斯大林模式和苏联模式这两个概念都广为运用。但与斯大林模式相比,后者涵盖的时空间太广阔,指称的对象前后有所变化,因此,用前一概念应该是更贴切的。

  斯大林模式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到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继承,但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在斯大林模式中并没有得到全面的体现。从形成途径看,斯大林模式是通过极端行政手段采用“自上而下的革命”建成的,这与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论有着根本区别。从体制建构看,斯大林模式虽然在表面上创建起高纯度的公有制计划经济,但其指令性和国家所有制性质与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由社会占有全部生产资料的设想有着内在的差异;政治上,在“建成”社会主义之后,斯大林模式过分强化国家政权的做法,与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过渡时期之后国家镇压职能弱化的论述是有差别的;在人的解放方面,苏联社会也远未建立起“自由人联合体”;至于分配上的按劳分配和组织上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在斯大林模式中也都未得到全面的贯彻。概言之,斯大林模式是科学社会主义在落后国家不完整的运用。

  斯大林模式的特征

  在生产资料形式上实行完全公有;在经济管理体制上实行高度集中;在经济建设指导方针上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途径上实行农业全盘集体化;在按劳分配的具体形式上实行工资加奖金;在无产阶级专政形式上实行苏维埃制。

  3.学术观点

  如何评价“战时共产主义”?

  对于“战时共产主义”的评价,历来存在着种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战时共产主义是超越了客观历史阶段的“十足的农业社会主义”,是旧俄国封建专制主义长期统治的结果。布尔什维克党在战时共产主义时期采取的办法是完全错误的,是由于党的一些领导人为热情的浪潮所激动,试图用无产阶级的国家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分配。

  另一种相反的观点认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是超越了客观历史阶段,而是战时客观现实的反映和需要,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它保全了社会最主要的生产力──工人和广大劳动群众,保全了遭受战争破坏的工业,为恢复生产保全了前提条件。战时共产主义不是农业社会主义。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动员了全国的人力、物力供应前线,保证了战争的胜利,从而保卫和巩固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成果。

  第三种观点认为,如果否定战时共产主义的历史作用,把它看成是造成当时种种灾难性后果的根源,是离开了历史的分析。他们认为,战时共产主义有两个不同的阶段。前期从1918年6月到1919年底,主要为了适应战争需要。后期从1920年到1921年初,此时才把适用于战争环境的特殊措施,用来进行经济的恢复和建设,以便“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有人认为,由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的阶段不同,因而它具有双重性。一方面,这些措施产生于战争环境下,使国家能够集中人力、物力,保证了战争的胜利;另一方面,由于当时的领导人企图借助这些措施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最终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引起了群众的强烈不满和造成了生产力水平的下降。

  “战时共产主义”反映了列宁“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思想吗?

  国内学术界流行着一种观点,即认为苏俄实施“战时共产主义”,原因之一是列宁存在着“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思想,由于他持这种思想,所以才领导俄共(布)和苏维埃政权采取了“战时共产主义”,或者说“战时共产主义”的事实反映了列宁持“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思想。如有的论著提出:“余粮收集制的实行,既有战争的需要又有走向社会主义的考虑。”

  另一种观点认为,列宁的这些论断不能证明他持“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思想,不能证明所谓“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思想是导致“战时共产主义”的原因。其理由是:第一,从十月革命时期到国内战争时期,列宁并没有领导党和政府制定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路线和方针。第二,考察十月革命以后列宁思想和实践演变的历史过程,找不到列宁产生“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思想产生的根源。第三,国内战争时期列宁有关论断的精神与“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思想截然不同。

  关于新经济政策的渊源

  1921年初,苏俄由战时共产主义转入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是一种“即兴之作”,还是有其理论渊源?对于这个问题国内外学术界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1.第一种观点是危机说,认为国内战争和战时共产主义造成了政治经济危机,新经济政策是作为反危机纲领而出现的。

  2.第二种观点认为,新经济政策不是“应景之作”,而是有其理论基础,是对列宁1918年春天的理论的运用和实践。

  3.第三种观点认为,新经济政策是列宁探索社会主义建设之路和临时性的反危机纲领的混合产物。

  关于斯大林模式形成原因和确立的时间

  学术界比较一致的看法认为,斯大林模式的一些现象早在列宁时期甚至“战时共产主义”时期已经出现。但对斯大林模式形成和确立的时间则有不同的认识:大多数学者认为,这一模式形成于第一至第二个五年计划(1928~1937年)时期即20年代末和30年代中期,并在40年代和50年代初期进一步固定化。少数学者认为形成于列宁时期,指出苏联的政治体制早在20年代初列宁在世时(1923年以前)就基本形成了,到斯大林执政时则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关于1936年宪法与斯大林模式的关系,学术界有两种看法:多数学者认为1936年宪法是斯大林模式“确立”或“定型”的标志;个别学者则认为它是苏联体制“基本形成”的标志。

  关于斯大林模式产生的原因。中国学者大都认为,斯大林模式的成因可分为客观的历史原因和主观的历史原因两大类。客观历史原因主要有国际环境、俄国国情、历史传统和党内斗争等。主观历史因素有理论思想的影响和斯大林的个人品格等。

  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

  (1)关于评价斯大林模式的方法论问题

  有学者指出:“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应该有一个科学、历史和全面的眼光……应将斯大林个人、斯大林模式和社会主义严格地区分开来。决不能感情用事,更不能为了某一政治目的而任意地贬低、歪曲甚至全盘否定模式。”对斯大林模式的研究应掌握三条原则:第一,必须把斯大林模式和苏联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全部丰富内容区别开来;第二,应把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和对斯大林本人的评价区别开来;第三,不能笼统地用斯大林模式概括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全部方式和道路,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斯大林模式的历史功过。多数学者认为,斯大林模式总的看来功大于过,成绩是第一位的。该模式前期积极多于消极,后期消极方面已阻碍生产力发展,也很难适应科技革命。

  关于斯大林模式的历史功绩。学者们指出,斯大林模式最主要的历史功绩在于它使社会主义第一次从理论变为现实,并且敢于和强大的资本主义世界相抗衡,是社会主义历史上的第二个重大飞跃。该模式在苏联历史上曾起了巨大作用,主要是:它保证了30年代苏联的政局稳定,保证了30年代高速发展重工业,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社会主义经济的物质基础,保证了反对德国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斯大林模式基本上适合苏联国情,而且取得了伟大成就,建成了社会主义,是取得胜利的、成功的一种模式、一条道路,它“不失为依靠自己的力量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之一”。“苏联模式对于社会主义建设之初的非常时期,对于客观环境险恶复杂的过渡时期,以及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应该说是一种非常成功的模式。”关于苏联模式的弊端和消极作用。学者们认为它“局部背离了科学社会主义,是有严重弊病的。”这主要归因为一个“权”字,即一党揽权、个人专权、层层集权、干部特权和对外霸权。具体表现在三点:①权力过于集中,民主太少,领导干部易于脱离群众;②地方上统得太死,不利于发挥地方、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经济效益差;③不可避免地造成管理机构庞大和滋生官僚主义,从而难以防止国家机构的官僚化。上述弊端的存在,给苏联社会主义的发展带来了极为严重的后果:①它压制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②它束缚了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③它不能适应当代迅速发展的世界科技革命。也有学者认为“它的严重缺陷和错误”表现在:政治上缺乏社会主义民主,有严重的官僚主义和严重的家长制;经济上各部门发展比例关系严重失调,忽视了与人民生活有密切联系的工业部门的发展;对外关系上推行大党主义、大国沙文主义。

  4.插图说明

  略

  5.参考资料目录

  《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列宁全集》33、34、42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美]约翰·里德 郭圣铭译:《震撼世界的十天》,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上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周尚文、叶书宗、王斯德:《新编苏联史1917-1985》,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商德文、王志伟等:《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学说》,经济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

  谢有实:《战时共产主义是一种功劳》,载《世界历史》1981年第1期。

  赵曜:《列宁新经济政策的基本思路》,载《理论前沿》1999年第11期。

  石惠莲:《对列宁新经济政策的几点认识》,载《理论学习》2000年第10期。

  张亚忠:《新经济政策的成就及问题》,载《理论探讨》1994年第3期。

  薛汉伟、孙代尧:《新经济政策的内在矛盾和历史命运》,载《当代社会主义问题》1996年第2期。

  王永志:《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再思考》,载《学习与探索》2002年第6期。

  《斯大林选集》(上、下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美]布热津斯基:《大失败──二十世纪共产主义的兴亡》,军事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戴隆斌:《斯大林传》,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年版。

  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李秀琴:《苏联高度中央集权体制形成的思想原因考》,载《苏联东欧问题》,1990年第1期。

  孙振远:《斯大林模式的弊病与赫鲁晓夫的改革》,载《世界历史》1988年第4期。

  林建华:《到底应如何对待和评价斯大林模式?》,载《科学社会主义》1996年第4期。

  周新城:《必须全面正确地分析“斯大林模式”》,载《科学社会主义》1999年第6期。

  唐晋主编《大国崛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齐世荣、廖学盛主编《20世纪的历史巨变》,学习出版社2005年版。

  齐世荣主编《15世纪以来世界九强的历史演变》,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第二十一课 二战后的苏联经济改革

  一、教学目标

  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2.教材分析与建议

  重点

  赫鲁晓夫改革与勃列日涅夫改革比较、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及其影响。

  难点

  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苏联解体的关系。

  教材内容分析和建议

  本课列举了苏联不同历史时期三位领导人的改革: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二战”结束后,随着苏联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特别是农业问题突出,农业长期徘徊不前,影响工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在这种情况下,赫鲁晓夫与勃列日涅夫先后进行改革,但都以失败告终。而戈尔巴乔夫改革,激化了社会矛盾,最终导致了苏联解体。由于本课内容时间跨度大,理论性较强,建议教师适当补充形象化史料,激发学生思考兴趣,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

  本课引言由图片和文字组成,引用了赫鲁晓夫手持玉米的照片,并对玉米运动作了简单介绍。建议教师就此设计问题:“赫鲁晓夫的改革从哪个领域入手?为什么?”引导学生回顾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开始本课的学习。

  第一目 “赫鲁晓夫改革”。课本简要介绍了改革的背景,主要内容及结果、评价。

  1.赫鲁晓夫改革的背景:1953年斯大林逝世之后,赫鲁晓夫成为苏联最高领导人。此时,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由于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导致农业生产长期徘徊不前,到1953年,苏联农业单位面积产量低于十月革命前的水平,牲畜存栏数与1913年相等,而苏联人口比1913年增加了20%,这种状况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不能满足工业发展对粮食和原料的需求。为了扭转这种局面,赫鲁晓夫以农业为突破口,开始了经济领域的改革。建议教师结合具体数据材料说明斯大林模式给苏联农业发展带来的严重问题,加深学生对赫鲁晓夫改革背景的理解。

  2.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

  (1)农业改革。农业改革是赫鲁晓夫经济改革的重点。包括三方面内容:废除谷物的义务交售制,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允许农民发展家庭副业,扩大集体农庄的自主权;大规模垦荒,扩种玉米。

  (2)工业改革。将部分企业管理权下放,1954年8月,苏联部长会议通过决议,开始扩大企业领导的权利,国家对企业的指令性指标减少52%;运用物质利益原则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如:改革工资制度用计件奖励工资制度代替累进计件工资制,增加了计时工资的比重。教师在教学中可结合具体事例进行分析。

  3.赫鲁晓夫改革的评价

  对赫鲁晓夫改革的评价应该客观全面。其积极作用在于:对苏联当时的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的不合理环节进行改革和调整,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促进生产的发展,1954-1958年农业产值平均增长9.2%。到60年代初,耕地、谷物的播种和收获均已实现全面机械化。其局限性在于:理论上没有打破社会主义传统观念的束缚,对于苏联所处的社会主义阶段缺乏科学的认识,未能从根本上破除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加之赫鲁晓夫本人喜欢浮夸冒进,缺乏深思熟虑,在改革开始后没有相应的配套措施跟进,最终导致改革失败。教师在教学时,可以设计讨论题:有人说“赫鲁晓夫是斯大林的掘墓人,也是斯大林的守墓人。”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请说明理由。让学生分组讨论,答案是开放的,回答合理即可。

  第二目 “勃列日涅夫改革”。教材主要介绍了改革的内容,改革的结果及其原因。

  (1)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内容

  勃列日涅夫上台后,对赫鲁晓夫的经济政策做了一些调整。在企业管理方面,恢复部门管理体制,加强对经济的集体领导;扩大国营企业经营自主权;运用经济手段,刺激企业改善经营管理。在工业方面,注重发展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

  (2)改革的结果

  勃列日涅夫改革的结果,可以从两方面概括:一是前期取得一些成效,苏联的军事实力明显增强,达到与美国相抗衡的水平。二是与美国的军备竞赛增加苏联的经济负担,国民经济比例失调日益严重,苏联的轻工业和新兴产业明显落后于西方国家,这些都严重阻碍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20世纪70年代后期,苏联经济增长开始下降,国家面临新的困境。

  建议教师讲完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内容和结果后,引导学生比较赫鲁晓夫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异同,然后思考并讨论问题:赫鲁晓夫与勃列日涅夫改革最终失败的共同原因是什么?与之相比,我国经济改革成功的经验是什么?

  第三目 “戈尔巴乔夫改革”。教材从背景、内容、影响三个方面阐述。

  (1)戈尔巴乔夫改革的背景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自斯大林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积累的弊端与矛盾日益严重,民用工业品技术落后,质量低劣。1985年,苏联人均GNP为3.396美元,不仅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而且落后于亚洲、拉美一些国家。面对困境,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执政,开始改革。

  (2)戈尔巴乔夫改革内容、问题及影响

  戈尔巴乔夫首先进行经济体制的改革,重点是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这实际上是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政府还减少了指令性计划指标,代之以指导性计划指标,通过一系列法规,调整所有制的结构,使原来的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生了一些变化,个体劳动者和合作社得到迅速发展,企业开始实行各种形式的承包。

  但是由于对于苏联长期形成的畸形经济结构没有进行深入研究,经济改革措施仓促上马,缺少宏观决策和切实可行的配套措施,致使改革未达到预期的效果,苏联经济持续下滑,戈尔巴乔夫把经济体制改革中的问题归结于政治阻力太大,为了扫除障碍,把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领域,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这部分内容难度较大,在教学中,建议教师选用比较直观的数据材料,让学生加深对改革失误的认识。然后组织学生讨论:“戈尔巴乔夫政治改革失败和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教材最后的“学思之窗”引用邓小平的一段话,提出问题,作为本单元学习内容的总结。在教学中,建议教师引导让学生阅读“学思之窗”的内容,然后联系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现实,认真思考讨论邓小平这段话的含义。对教材中设计的问题,允许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言之有理即可。

  三、教学设计与案例

  1.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时应抓住导入、重点难点的突破、学习方法的渗透等关键环节。导入可以采用图片导入(历史照片)和复习导入(见教材分析部分内容)两种方法。

  在学习赫鲁晓夫的改革背景时,教师设计问题:赫鲁晓夫执政时面临怎样的经济形势?让学生重点回顾对斯大林时期苏联农业发展严重滞后的情况,从而理解赫鲁晓夫改革的必要性及历史意义。

  关于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及后果,教师结合课文“历史纵横”中的内容,适当补充赫鲁晓夫改革的史实细节,如垦荒运动缺乏周密的计划和科学的方法,破坏了生态平衡,导致新垦区严重风蚀和沙暴。1962年夏,几百万公顷土地遭风蚀,加之垦荒地的肥力很快耗尽,开荒运动被迫停止。在史料支持的基础上,让学生思考分析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原因,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和论从史出的历史思维方法。

  关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内容及结果,教师可以运用历史比较法,即将勃列日涅夫的改革和赫鲁晓夫的改革就指导思想、内容、结果、失败原因等几方面进行比较,找出其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引导学生认识到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的改革的共性特征:在指导思想上,没有从根本上摆脱“左”倾教条主义的束缚;在内容上都重视发展重工业,农业和轻工业的改革没有明显成效;在结果上,都在短期内取得一些成效,但苏联社会长期存在的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其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仍然坚持产品经济观和批判“市场社会主义”,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经济体制,只是在保留原有体制基础上的局部调整,因此,无法扭转苏联经济的颓势。通过比较分析,为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提供背景资料。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及其影响是本课的难点。首先,教师应出示相关材料,引导学生认识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必要性。其次,掌握戈尔巴乔夫改革的要点,试图突破斯大林经济体制的框架,如取消行政命令,打破单一公有制结构等,但在实践过程中缺乏宏观决策和相应的配套措施,加之决策上的失误,仍然继续优先发展重工业,最终导致改革走进死胡同。第三,从多个角度分析苏联解体的原因,让学生认识到戈尔巴乔夫的改革的失误是直接原因,但还有深刻的历史文化原因,从而感悟社会主义改革的艰巨性、复杂性和曲折性。

  2.教学案例

  【探究主题】

  (1)赫鲁晓夫改革与勃列日涅夫改革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失误及为中国社会主义改革提供的经验教训。

  【活动目标】

  (1)运用比较法认识赫鲁晓夫改革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本质特征。

  (2)运用历史资料分析法客观分析赫鲁晓夫改革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历史作用及失败原因。

  (3)通过问题探究,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确立,需要实践的检验,需要经历一个不断探索反复实验的过程。社会主义国家应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经济政策,使之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引导学生联系中国的实际,理解改革道路的曲折性、复杂性与艰巨性。

  【课前准备】

  教师组织学生上网查阅相关史实资料,以小组为单位,分别搜集整理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改革的生平资料。

  【实施过程】

  (1)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前面的引言内容,使学生了解20世纪50年代以后,为了解决苏联的经济问题,赫鲁晓夫率先开始经济改革的探索。

  (2)针对教学重点和难点,在进行学情调查的基础上,列出探究的问题。

  ①赫鲁晓夫改革的出发点是什么?客观效果怎样?

  ②勃列日涅夫改革与赫鲁晓夫相比有哪些相同点?为什么?

  ③赫鲁晓夫改革与勃列日涅夫改革都以失败告终说明了什么?

  ④应怎样认识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苏联解体的关系?

  ⑤二战后苏联经济改革给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哪些经验教训?

  (3)学生搜集资料,在教师引导下解决问题。

  ①教师提供相关材料的书目和网站,指导学生将搜集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

  ②学生研读分析已搜集的材料,通过师生对话解决需要探究的问题。

  ③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记录自己的困惑和生成的新问题。

  ④教师针对学生的困惑和问题进行学习总结。

  四、问题解答

  【学思之窗】

  对比新经济政策,理解邓小平为什么说“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解题关键: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和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符合国情;斯大林开创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超越了当时生产力的水平。

  思路引领:新经济政策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本质特点。

  答案要点:新经济政策从俄国国情出发,利用市场和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是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斯大林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虽然在短期内使苏联成为工业强国,但随着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深入,其指导思想日益“左”倾化、教条化,失去了自我调节的能力,暴露出越来越多的弊端。

  【探究学习总结】

  本课测评

  为什么会出现戈尔巴乔夫改革?其结果如何?

  解题关键:戈尔巴乔夫面临严重社会危机,造成苏联的解体。

  思路引领:戈尔巴乔夫改革是必要的,但其失误成为苏联的解体的重要原因。

  答案要点:20世纪80年代中期,苏联出现了社会动荡、经济停滞、人民生活水平逐渐下降的危机局面。戈尔巴乔夫执政后,为了缓解经济困难,进行改革。其结果是造成苏联的解体。

  学习延伸

  (答案略)

  石蔷 北京东城教研中心

  五、资料与注释

  1.原始资料

  赫鲁晓夫于1956年2月25日在苏共二十大上作的一个“内部报告”

  斯大林逝世以后,党中央委员会开始执行如下方针:坚定而不懈地指明,夸大某个人的作用,把他变成具有神仙般非凡品质的超人,是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精神相违背的,是不能容许的。

  由于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充分认识到个人崇拜所造成的实际后果以及因破坏党的集体领导原则而带来的巨大危害,同时由于个人独揽大权这一事实,党中央认为绝对有必要向苏联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报告有关这个问题的材料……

  斯大林的一些不良品质在列宁活着的时候还只是处于萌芽状态,但在以后年代里已经发展到严重地滥用职权的地步,因而给我们党造成莫大的损失……

  ……斯大林根本不允许实现集体领导和集体工作,他不仅对反对他的人要施加暴力,而且由于他的任性和专横,连被他看成与他的思想相违背的人,也要施以暴力。斯大林不是通过说服、解释和耐心地同别人合作,而是把他的思想强加于人,要别人无条件接受他的意见……

  斯大林首创“人民敌人”这个概念。这一名词可以使犯了思想错误或只卷入争论的人毋须证明自己所犯错误的性质,它可以自动给这些人加上这个罪名,可以破坏革命法制的一切准则,对他们实施最残酷的迫害,以对付在某一点上不同意斯大林的人,对付那些只是被怀疑有敌意的人,对付那些受到诬陷的人……

  我们现在能够广泛地提出克服敌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个人崇拜和消除它造成的严重后果等问题,证明我们党有着伟大的道德力量和政治力量。

  ──王斯德主编:《世界当代史参考资料》, 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关于增加畜产品生产的决议(根据尼·谢·赫鲁晓夫同志的报告于1955年1月31日通过)

  苏共中央全会决定:

  (一)认为发展谷物业,保证到1960年全国谷物总产量每年至少是100亿普特,这是最重要的国民经济任务……

  (四)同意苏共中央和苏联部长会议关于在1956年将生荒地和熟荒地的播种面积扩大到2800~3000万公顷的决议……保证及时完成开垦生荒地和熟荒地的任务,因为开垦这些荒地是增加我国谷物总产量的巨大来源。

  (五)鉴于扩大玉米的播种面积具有重大意义(这是增加谷物总产量的最重要的潜力),全会认为到1960年必须把玉米的播种面积至少增加到2800公顷。

  玉米是最高产的谷物,应该在我国所有的地区广泛推广。在现代化机械水平的条件下,玉米与其他作物相比,已经不是一种需要花费大量劳动的作物。现在玉米已有可能用方形穴播法播种,从纵横两个方向进行机耕和用联合收割机收获。

  玉米之所以宝贵,是因为它同时可以解决两个任务:既可以补充谷物来源,又可以用它的秸秆做良好的青储饲料……

  (《真理报》1955年2月2日)

  苏共中央关于改进苏联国民经济领导问题的决议(1956年12月)

  鉴于党的首要任务是根据苏共第二十次代表大会的指示继续大力改进国民经济的领导工作,中央全会决定:

  一、必须采取措施来根本改进苏联国家经济委员会制定当前的国民经济计划的工作,并且由它负责有效地解决在完成国家计划中随时发生的问题,责成它保证完成计划任务所必需的物资……

  二、全会认为,扩大加盟共和国的权限对改进国民经济领导工作说来具有特殊的意义,这样做可以在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方面坚决贯彻列宁主义的民族政策,可以全面地考虑每个共和国的民族特点和地方资源,并且有助于进一步加强各加盟共和国的经济和巩固苏联各民族的友谊。

  为了消除在经济领导方面的过分集中,全会认为必须:

  采取措施大大地扩大应当归加盟共和国部长会议处理的、与完成全联盟和加盟共和国计划有关的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问题的范围,其中包括基本建设、物资技术供应、劳动生产率、成本、产品销售和拨款等问题;

  保证进一步扩大各部、部属总局、劳动者代表苏维埃和经济企业的权力;

  消除多余的重叠的环节,即精简管理机关……

  齐涛主编《世界通史教程教学参考》,现代卷,山东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戈尔巴乔夫:《改革与新思维》

  在分析国内局势时,我们首先碰到的是发展停滞不前。最近三个五年计划期间的国民收入增长速度下降了一半以上,而到80年代初,已下降到使我们几乎临近经济停顿的程度。一个以前大力追赶世界上最发达国家的国家,开始明显地失去一个又一个阵地。而且,在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发展科学技术、生产和开发现代化技术设备和工艺等方面,同这些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

  追求“总产值”的做法,尤其在重工业中,已成为“最高任务”,简直就是唯一目的了。基本建设方面也是如此,由于施工期限漫长,大量国家财富被积压。建造了一些造价高但又不能保证达到最高科学技术指标的项目。凡是花费劳动、材料、金钱越多的,就被认为是优秀工作人员或优秀企业。按说生产者“讨好”消费者才是正常的,而在我国,消费者却要由生产者摆布,恩赐给他什么他就用什么。这又是追求“总产值”的结果。

  我们许多经营管理人员的典型思想是:不是关心增加国家财富,而是关心在某个产品中消耗更多的材料、劳动和工时,并且卖得贵点。结果是“总产值”有了,而商品却不足。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用于单位产品的原料、能源、其他能源,过去就多出很多,现在仍然多出很多……

  苏联在钢、原料和燃料动力资源生产方面规模巨大,早已无可匹敌,同时却由于浪费、无效地利用而又缺少这些东西。苏联在粮食生产方面在世界上名列前茅,但却要每年购进几百万吨谷物作饲料。按每千人平均计算的医生、医院床位最多,但同时在医疗服务中又存在严重缺点,服务质量下降。我们的火箭以惊人的准确性找到哈雷彗星并飞上金星,而在取得这一科学和工程思想的重大胜利的同时,却在为了国民经济的需要而采用科学成就明显落后,我们的许多家用电器落后于现代水平……

  王斯德主编《世界当代史参考资料》,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2.课文注释

  苏共“二十大”

  在1956年2月举行的苏联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上,赫鲁晓夫作的中央工作报告提出了关于国内外形势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一些新观点。国际方面,赫鲁晓夫强调了两种社会制度国家的“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及资本主义国家向社会主义的“和平过渡”,这是对斯大林“资本主义总危机”理论的修正;国内方面,赫鲁晓夫强调恢复和加强法制,为“列宁格勒案件”等冤案平反,改变保安机关权力不受制约的非正常状态;党的建设方面,赫鲁晓夫要求批判“个人崇拜”,恢复“集体领导原则”。苏共“二十大”表明,赫鲁晓夫试图通过批判斯大林,为推行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开辟道路。从总体上看,此举顺应当时人心思变的大趋势,所以获得了党内外的广泛支持,但同时也激化了赫鲁晓夫与中央领导层中保守势力的矛盾,同时也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

  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

  在赫鲁晓夫执政期间,苏联经济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且主要集中在农业方面。从1953年开始,苏联政府采取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减轻农民负担、鼓励农副业生产和大规模开垦荒地等一系列措施,刺激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收到了良好的效果。1953年~1958年间,农业产量平均增长率达6.8%,农民年收入从平均每户150美元增加到600美元。1950~1960年,在农业人口减少了1100万的情况下,农业产量仍明显增加。在工业方面,尽管赫鲁晓

  夫推行的改革并不成功,但苏联工业仍然保持了较高的增长势头。1951~1965年,苏联工业的年平均增长率达

  10.7%,钢铁、煤炭和石油等重要战略物资的产量都逐年增加。军事科技水平继续保持国际领先地位:1953年,苏联在美国之后不到一年成功爆炸了第一颗氢弹;1957年,又研制出世界上第一枚洲际导弹;同年,苏联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入太空;1961年,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也成功上天。

  但在斯大林时代成长起来的赫鲁晓夫,最终未能彻底摆脱思想上的束缚。他的改革具有很大的应急性、随意性、矛盾性和局限性,出现了不少的失误。在国内,对斯大林的批判有过激过火之处,方法步骤也有失周详,造成了国内政治、思想的长期混乱。赫鲁晓夫执政后期,领导人权力过度集中、个人崇拜严重、浮夸风盛行的问题再度滋生。在对外关系上,由于缺乏灵活应对外交突发事件的能力,导致美苏关系因古巴导弹危机一度濒临战争边缘,苏联的国际威望也因此遭受损害;大国沙文主义倾向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阵营内部的团结,也削弱了苏联的领导地位。1964年10月,赫鲁晓夫被迫辞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的职务,永远退出了政治舞台。1971年9月11日,78岁的赫鲁晓夫与世长辞。到他墓前悼念的人们都能看到一块半黑半白的大理石墓碑,似乎暗示了逝者充满矛盾和争议的一生。

  勃列日涅夫的经济改革

  1964年10月14日,苏共中央实现了苏联最高领导人的更换,勃列日涅夫接替下台的赫鲁晓夫,担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的职务,开始了为期18年的执政生涯。勃列日涅夫一上台就宣布党中央的第一书记和部长会议主席职务不再由一人同时兼任,全国各级党组织要遵守集体领导和集体决策的原则。经过选举,柯西金当选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波德戈尔成为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这一阶段的苏联领导体制被形象地称为“三驾马车制”。它在70年代中期以前确实发挥了比较重要的作用。

  新的领导集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赫鲁晓夫时代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调整,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集中统一领导,突出了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在肯定斯大林功绩的同时引导社会对他做出比较公正的评价。通过政治上开展的“纠偏”行动,部分地缓和了社会的不满情绪,使新的领导集团得以在较为稳定的环境中推行必要的改革。从1965年开始,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柯西金主持实施了“新经济体制”改革。这项改革适度发挥了市场机制的作用,以价格、利润、资金、信贷等手段加强对企业的经济刺激,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协调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的利益关系。此后,又相继采取改进工业组织结构和管理等措施使改革进一步完善。由于改革实行经济手段与行政手段相结合的管理原则,适应了客观需要,又是经过局部试验再逐步推广到全国,因此改革初期成效显著。

  新经济体制改革前后持续了10余年,“明显地推动了原地打转的国民经济”,被认为是苏联历史上最重要的经济改革之一。在改革过程中,苏联顺利完成了第八和第九个五年计划(1966~1975年)。其间,苏联社会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率达到5.3%,全国工业总产值从2294亿卢布上升到5112亿卢布,农业生产总值也从883亿卢布上升到1128亿卢布。经济的发展使苏联与美国之间的差距逐步缩小。据美国国务院计算,苏联1950年的国民生产总值为美国的33%,1975年上升到53%。1967年勃列日涅夫宣布苏联已经建成了“发达的社会主义”。70年代中期是苏联历史上经济增长水平和综合国力最强的时期,也是人民生活最好的时期。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1985年3月11日戈尔巴乔夫当选为苏共中央总书记并着手进行改革。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85年3月—1988年6月。这是戈尔巴乔夫提出加速发展战略和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的阶段。1985年6月,戈尔巴乔夫在乌克兰视察时的讲话中说:“决定国民经济发展主要方向的,不是市场,也不是自发力量,而首先应当是计划。”这表明,当时戈尔巴乔夫仍然坚持计划经济体制,而对市场经济持否定态度。1986年2月苏共二十七大确定了加速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强调加速发展要在以科技进步为核心的全面集约化的基础上进行。这次大会提出,“各级国民经济部门改用经济领导方法”,要在企业中实行“完全的经济核算、自负盈亏、自筹资金”。同年10月,戈尔巴乔夫第一次提出苏联处于“发展中的社会主义”阶段。

  从1987年1月1日起,苏联开始了以“新经营方法”为中心的新一轮经济改革。戈尔巴乔夫在1987年1月苏共中央全会上的讲话中说,改革就是“广泛运用经济管理方法,抛弃发号施令和行政命令的方法”,“确保经济的各个环节向完全经济核算制原则和组织劳动与生产的各种新形式过渡”。可见,这时苏联的改革重点强调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先的行政命令方法。在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上,这时也有新的变化。戈尔巴乔夫在1987年6月苏共中央全会上说,“要根据市场规律有计划地掌握和管理市场”,实际上承认了市场调节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这次会议的中心议题是讨论如何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全会讨论通过了《根本改革经济管理体制的基本原则》和《国营企业(联合公司)法》草案。接着苏联最高苏维埃正式批准了这一法律文件,从1988年1月1日起生效。《国营企业法》规定,企业是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是独立法人,拥有经营自主权。在企业内部实行“三自一全”,即自筹资金、自负盈亏、自我管理和完全的经济核算。企业以利润和收益为衡量经营效益的总指标,职工工资和企业福利改善与最终劳动成果挂钩。在1988年,苏联实行“三自一全”的企业已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60%。在此期间,苏联最高苏维埃还先后通过了《合作社法》和《个体劳动活动法》等法规。苏联的所有制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个体劳动者和合作社得到迅速发展,各种形式的租赁制和承包制在企业内部开始得到实施,并允许在苏联境内建立与西方合资的企业。苏联的科研体制也发生了变化。1987年9月,苏联通过了《关于科研单位改行完全经济核算制和自筹资金的决定》,着手改革科研体制,试图把科研单位的成果和经济效益与科研人员的劳动报酬联系起来,以形成新的激励机制。在农村,一些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也开始实行租赁制,建立家庭农场。此外,还对价格、财政、信贷、税收等体制进行改革。减少指令性计划指标,代之以指导性计划指标。经济改革逐步展开并取得某些效果。

  第二阶段是1988年6月以后。从1988年6月苏共第十九次代表会议起,苏联的改革方向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在经济改革成效甚微的情况下就骤然把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领域。在这次代表会议上,戈尔巴乔夫提出了“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的纲领口号,主张“公开性、民主化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多元化”。在这种理论的指导下,苏联对历史上的一些冤假错案作了平反。但是在这种情况下,社会上出现了许多反共反社会主义的组织和团体,他们借口“公开性”和“多元化”,掀起了全盘否定苏联历史,全盘否定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的浪潮。民族主义势力猖獗,民族矛盾激化。苏共内部也产生了严重分歧,各派别之间的斗争日趋激烈。有关政治体制改革的激烈争论使苏联局势面临失控的危险,经济形势日益恶化。

  苏联解体的经过

  1990年3月在苏联第三次非常人代会上,决定修改宪法,取消苏共的法定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和总统制。戈尔巴乔夫当选为首任总统。随后,立陶宛宣布独立,1990年,先后有11个加盟共和国发表主权宣言;1991年4月,格鲁吉亚宣布独立。1991年3月17日,苏联举行全民公决,大多数公民主张保留联盟。8月公布的新联盟条约规定各加盟共和国拥有本国领土内的全部主权,改国名为“主权苏维埃共和国联盟”。8月19日,苏联副总统亚纳耶夫等8人组成“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发动“八一九”事件,不到3天,就归于失败。此后,苏联形势急转直下。2月3日,俄罗斯联邦总统叶利钦下令“中止”俄罗斯共产党的活动;次日,戈尔巴乔夫宣布辞去苏共中央总书记的职务,并要求苏共中央自行解散;25日,苏共中央解散。在这种形势下,各加盟共和国纷纷宣布独立。1991年9月,戈尔巴乔夫被迫承认波罗的海三国独立。12月8日,俄罗斯、白俄罗斯和乌克兰三国领导人在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签署了一个关于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的协定,要求苏联停止存在,宣称苏联的法律和其他一切准则在三国内不再适用。21日,俄罗斯等11个苏联前加盟共和国作为独立国家在哈萨克斯坦共和国首都阿拉木图举行独立国家联合体首脑会议。25日晚,克里姆林宫降下苏联国旗,俄罗斯联邦的三色旗升起。第二天,苏联最高苏维埃联盟院宣布苏联停止存在。苏联正式解体。

  3.学术观点

  关于苏联改革失误及原因

  关于苏联改革的失误,传统观点认为,苏联改革失误主要包括:一是从纠正党的历史错误滑向否定党的历史成就。二是从批判停滞的社会主义理论,滑向意识形态的多元化。三是从发扬党内民主滑向否定党的民主集中制。四是从划分党内职能区分开始,把党政分工变为党政分家。五是模糊和抹杀了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

  最近,一种观点认为缺乏理论创新是阻碍苏联改革的一个重要原因。一是缺乏理论创新对苏联经济体制改革的阻碍作用;二是苏联长期坚持产品经济观和批判“市场社会主义”而导致历次改革失败所造成的严重经济后果。

  此外,另有学者从文化角度分析苏联改革失误的原因,认为,苏共文化、知识分子政策失误根源于诸因素,归结到一点,就是革命极端主义。革命极端主义在改革成为不可避免的条件下,又转化成政治保守主义。保守主义贻误、阻挠了一系列改革及其机遇,造成苏联改革失败的悲剧。

  苏联解体的总体原因

  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苏联的解体是“诸多因素的社会合力作用的结果。有远因,也有近因;有外因,也有内因;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有微观原因,也有宏观原因;有下层原因,也有上层原因;有浅层原因,也有深层原因。

  但在探讨什么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时,学者们见仁见智,有“理论滞后说”,由于思想理论战线长期存在严重的教条主义倾向以及“左”的僵化理论的影响,苏联社会主义理论严重滞后。长期以来,苏联政界、理论界“对马列主义采取教条主义的态度,不是随着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经验修正和发展马列主义,而是把科学的生气勃勃的马列主义变成封闭的、僵死的、脱离实际的、同人民群众格格不入的教条。这是导致最终丧失社会主义阵地、马列主义阵地的一个重要原因。

  “经济发展落后说”。这主要是指,苏联在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体制方面存在着严重弊端,经济建设没有搞好。有人把它视为众因之根,认为“政治的因素和其他上层建筑的因素无疑是十分重要的,但是经济的前提和条件归根结底是决定性的”。有人把它视为众因之一,认为“不能把苏联演变的原因简单地归结为经济没有搞好”。经济没有搞好与苏联政局剧变之间“不是一种直接的、决定性的因果关系。把苏联演变的原因归结为“经济没有搞好”,“会使人们在政治上得出极其危险的结论”。

  “政治体制僵化说”。这主要是指,执政党自身建设和国家建设问题严重,党政不分,以党代政,中央高度集权。不少学者把它视为最根本的、最深刻的原因。有学者认为:斯大林模式反映到政治体制上的主要弊端是:党政不分、以党代政,苏维埃成了空架子,政府形同虚设。加之权力过于集中,个人专权现象严重,政府逐渐丧失了治理和应变能力。

  “民族冲突说”。从这方面分析苏联解体的论著很多,都认为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实践上的失误为苏联解体起了催化剂的作用。“实际上,最后对苏联存亡起决定作用的正是各加盟共和国的态度,而这又与民族问题直接相关”。

  此外还有“苏共蜕变说”、“西方和平演变说”、“戈氏改革失败说”等等。其中,多数学者倾向于从历史根源上去寻找答案,认为“苏联剧变的根本原因是体制问题,就是说苏联传统体制由于弊病太多,已走不下去了,已进入死胡同,失去了动力和机制。”“苏共的瓦解、苏联的解体,总的来说是几十年不断积累下来,潜伏着的社会矛盾恶化发展和总爆发的结果。”

  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

  学者们在深入地探讨苏联解体的历史根源时,也比较重视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的改革所造成的政治形势对苏联解体的影响,普遍认为以戈尔巴乔夫为代表的苏共改革的失误直接导致了苏联解体,是解体的直接诱发因素。戈尔巴乔夫上台伊始,便推出了经济改革的主张,受阻后,又把改革的重点转向了政治体制领域。同时,改革的方向逐渐发生变化,直至形成了一条违背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改革路线,从而引起苏联经济、政治、社会、民族关系和意识形态出现全面危机,导致苏联解体。由此可见,戈氏所推行的错误路线是苏联演变和解体的直接原因。

  个人因素对苏联解体的影响

  不可否认,在苏联解体过程中,个人因素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是因为,“苏联实行的是一种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因此,个人特别是作为最高领导者在苏联的历次体制改革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探讨个人因素在苏联解体中的作用时,我国理论界更多地集中于斯大林和戈尔巴乔夫。关于斯大林,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斯大林在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上的失误是苏联演变的潜在因素。对于戈尔巴乔夫,理论界颇多争议。一部分人认为:戈尔巴乔夫是苏联解体的罪魁祸首。如果没有戈尔巴乔夫,苏联就不会演变,是戈氏的“新思维”和“人道的民主社会主义”葬送了苏联。另一部分人持相反观点,认为,戈氏在苏联解体中的确负有责任,但这不是他个人的过错,而是历史发展的显示。

  随着研究的深入,理论界不断有人尝试从新的视角、新的领域来探讨苏联解体的原因,并卓有成效。这些新尝试包括最高决策机制、国家结构变形、全球化进程、思想文化模式、社会情绪和社会结构变化甚至涉及到人的自由发展、舆论媒体的作用、俄罗斯的民族特性和俄罗斯的历史传统影响等多方面的内容。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越来越多的学者已经认识到并且提出:“需要从宏观的历史角度研究苏联74年社会主义实践和苏联剧变”,“把它作为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阶段和一次被实践证明为不成功的实验,把它放在一个世纪以来尤其是二战以来世界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和世界社会主义思想和实际发展的坐标上,来进行一番分析和研究,也许可以把某些主要问题看得更加清楚。”

  4.插图说明

  略

  5.参考资料目录

  梁云僮、郭飞:《苏联演变与经济改革研究》,吉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吴仁彰:《苏联东欧剧变与马克思主义》,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年版。

  周新城:《对世纪性悲剧的思考──苏联演变的性质、原因和教训》,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黄宏、谷松主编:《东欧剧变与执政党建设》,红旗出版社1991年版。

  齐世荣主编:《世界史·当代卷》下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许新等:《超级大国的崩溃:苏联解体原因探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杜攻主编:《转换中的世界格局》,世界知识出版社1992年版。

  祝庭勋主编:《变迁中的世界格局》,长征出版社1992年版。

  王立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教育的失误与苏联剧变》,载《社会主义研究》2001年第4期。

  牟正纯:《论斯大林模式对苏联解体的影响》,载《理论学刊》1999年第5期。

  刘克明:《苏联剧变的历史教训》,载《当代社会主义问题》1994年第1期。

  陆南泉:《苏联剧变的根本原因》,载《世界经济》1992年第9期。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与社会》九年级全一册 教师教学用书多少钱一本 求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 必修)电子书下载 有谁可以给我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高1生物必修2教参答案拜托!!急用!! 为什么要出版小学标准实验教科书? 哪里有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英语(必修)的 MP3免费下载 感激不尽!!!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必修4的单词课文的MP3 急!急!急!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实验修订本·必修)英语朗读与听力录音 请问普通高中课程新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必修一的听力哪里可以下载? ”小学艺术义务教育标准实验教科书”的备课 【求】义务教育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试题或网站 历史必修2 必修三的会考考点 实验用标准帆布 历史与社会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知识整理在那里找? 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教科书 古诗文 及其它诗歌(外国.中国现代诗) 成都市哪有卖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 高一政治必修2 历史必修2 考试知识点.新课标的,急急急急急! 谁有高一历史人教版的必修2和3的知识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日语 历史必修1复习提纲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英语》第一册 求高一历史必修一和必修二综合试题岳麓版 在那看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中国历史 思想品德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使用范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