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单大师登录:人教版普高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2教师用书 第一单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15:46:53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单元引言分析

  本单元导语主要从农业、手工业、商业和经济政策四个方面概括了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特点:1.古代中国农业具有世界领先、精耕细作、自给自足的特点。其中,世界领先体现为我国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农耕文明长期居于世界先进水平;精耕细作是我国农耕文明长期居于世界先进水平的重要原因,也是我国古代农业的基本特征;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是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2.古代中国手工业由官营手工业和民间手工业两部分构成,手工业发展的基础在于农业。3.古代中国商业是不断发展,发展主要体现在商业交易空间、时间的逐步扩大。4.古代中国推行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这种政策在封建社会前期主要起积极作用,在封建社会后期则逐渐阻碍经济的发展。

  学习建议主要推荐了两种学习方法,一种是从感性的、直观的角度来感知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状况,如列表的方法、观察地图的方法,另一种是从理性的、抽象的角度来思考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影响。

第一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一、教学目标

  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2.教材分析与建议

  重点

  农业生产的发展

  难点

  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本课教材从三个方面介绍了我国古代农业的发展状况: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生产力的发展是上述所有内容产生、发展和演变的根本因素。建议在教学过程中以生产力发展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为核心,加强对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发展观。

  本课引言部分分别从上古传说和考古发现两个方面介绍中国早期农业的起源。建议教师利用引言中神农氏的传说和农作物的遗存,引发学生兴趣,导入本课学习。

  第一目“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教材介绍了中国农业的起源和早期农业生产的状况。中国是世界农业的起源地之一,农业起源于距今一万年左右,距今七八千年时原始农业已相当发达。原始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是刀耕火种;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使农业生产力提高;商周时期,人们已懂得开沟排水、除草培土、沤制绿肥和治虫灭害等技术;西周时期,农作物种类更加丰富。人们也由经常迁徙走向定居生活。

  教学建议:利用【历史纵横】中的材料以及我们今天的食物结构,进行横向纵向的比较。引导学生认识中国是世界农业的起源地之一,中国农业独立发展,自成体系,奠定了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基础。设计探究性问题,突出生产力的发展是早期农业发展的根本动力。

  第二目“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教材分别从铁犁牛耕的发展、耕作技术的进步、水利灌溉三个方面介绍了自春秋战国至明清时期精耕细作下中国传统农业的发展状况。

  铁犁牛耕的发展,重点在农具即耕犁的改进。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春秋战国时期是开始使用和逐渐推广阶段(铁农具和牛耕);两汉时期是改进和进一步推广阶段(耦犁和犁壁),隋唐时期是完善阶段(曲辕犁和犁评)。

  耕作技术的进步,又可细分为三个方面:一、耕作方法(垄作法、代田法);二、耕作技术(耕耙耱技术、耕耙技术);三、耕作制度(一年一熟、一年两熟和一年三熟)。

  水利灌溉,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水利工程(都江堰、漕渠、白渠、龙首渠);二、灌溉工具(翻车、筒车、高转筒车、风力水车)。

  教学建议:教师以讲述为主,配以图片加以说明。最好能够运用模型教具或视频资料进行直观演示,产生感性认识,以加深学生印象。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中国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在世界上居领先地位,农具、技术和水利是推动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还可以采用列表的方法来加深记忆。

  第三目“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教材讲述了小农经济的形成和小农经济下农民生产、生活状况。小农经济的形成,即中国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从集体劳动到个体农耕的变化过程。这部分内容理论性较强,教材介绍又较为简单,一些关键性问题,如土地所有制的具体情况又没有具体交代,因而学生掌握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建议教师采用讲述法补充一些相关内容,把这一问题讲清楚。再引导学生对相关的重要问题进行深入探究,但补充的内容要注意适度,而且要紧紧围绕着相关的主题。

  (1)土地国有制和集体劳动

  商周时期,一切土地属于国王所有。国王把直接控制之外的土地,分封给诸侯,诸侯又将土地分赐给卿大夫。受田者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只能世代享用,不能转让与买卖,并要向国王承担义务。西周时期,耕地阡陌纵横,形同井字,称为井田。诸侯、卿大夫强迫奴隶和庶民集体耕种,并支配所有的劳动产品。在当时工具简陋、生产力水平很低的情况下,这种耕作方式有利于提高工效,但这种耕作方式不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2)小农经济的形成

  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和推广,提高了社会生产力。铁犁牛耕技术也使大量的荒地得到开垦,私田大量增加,私田不向国君缴纳赋税。由于战争频繁,井田上的劳动力减少,井田制日益瓦解。以鲁国为代表的各诸侯国为增加收入,进行税制改革,无论公田、私田,一律按亩纳税,促使了土地由国有向私有的转化。新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形成了。战国时期,在新兴的封建地主阶级的推动下,各诸侯国先后进行了变法活动,封建制度最终在各国确立。其中秦国的商鞅变法较为彻底,规定“为田开阡陌封疆”,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封建土地所有制。

  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使劳动者有可能获得一定的土地,生产力的发展又使劳动者有能力独立进行生产活动。这样,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小农经济逐步形成。小农经济的特点:①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②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③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小农经济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两千多年中国封建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

  (3)小农经济下的农民

  对比商周时期的劳动者,小农经济下的农民有了很大的改善:拥有一定的土地、农具和牲畜等生产资料,劳动产品除缴纳赋税外可供自己支配。因此他们具有很高的生产积极性。小农经营规模很小。一方面,迫使他们在自己有限的土地上,努力提高耕作技术,有利于农业的精耕细作的发展。另一方面,又使他们在封建的赋税、徭役以及自然界的灾荒瘟疫之下,时刻面临贫困、破产的威胁。

  三、教学设计与案例

  1.教学设计

  关于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利用对神话传说的分析,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以考古发现实证,说明历史研究的严谨,培养学生探究历史的精神。运用谈话法,设计一些问题,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得出结论:中国是世界农业的起源地之一,农业起源于距今一万年左右,进而引导学生进入本课学习。再以“迁徙走向定居”为题进行问题探究,来学习我国先民是如何从刀耕火种开始走向精耕细作之路的。让学生阅读教材,分层次设置问题,学生在回答的过程中把相关知识梳理清楚。可分为这样几个层次: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土地的利用率;概括为农业生产的进步;具体表现在生产工具的改进,耕作技术的提高,农作物种类的丰富;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突出生产力发展这条线索,培养学生正确的发展观。

  关于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先由教师将教材内容分为三大类:生产工具、耕作技术和水利灌溉,以直观演示的方法,逐一加以介绍。再将上一目的知识引入,使学生能够比较全面地了解我国农业技术发展的概况,特别注意在世界上居领先地位的和后世长期沿用的技术。课下让学生再阅读教材,采用列表的方法,从生产工具、耕作技术、农作物和水利灌溉等方面,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如下:

  关于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首先由教师介绍商周时期的土地国有制和集体劳动的情况;再介绍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发展和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的情况。然后由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小农经济的状况。对两个时期的耕作方式加以分析比较,设计展开讨论的问题。问题围绕学生需要了解的关于小农经济的三方面内容提出:一是了解小农经济的概况,二是了解与之相适应的土地制度,三是了解小农经济的影响?通过解答问题,落实知识,同时培养学生分析概括的能力,另外也是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实际解决问题的一次训练。

  阅读【学思之窗】的资料,回答问题,引导学生关注小农经济下的农民个体,去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状况和思想愿望。然后提出开放性问题:“请大家发挥一下自己的想象力去设想一下,在现实的世界里,董永和七仙女可能过上他们所希望的幸福生活吗?为什么?”如果有时间,再联系现实引导学生去关注今天农民的生产生活状况。

  2.教学案例

  案例一 学习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首先,由教师(或学生)讲述神农氏的传说,然后说明神话传说往往反映了当时人们的实际生活,提问一:神农氏的传说反映了我国远古人类的什么情况?提问二:能不能以此就得出结论?提问三:用什么方法可以加以证实?(想一想:今天的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去了解过去的历史?)这样就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了:中国是世界农业的起源地之一,农业起源于距今一万年左右。

  利用【历史纵横】中的材料,提问:在世界上还有哪几个地区是农业起源地呢?联系一下我们今天的食物结构,想想中国与这些地区发展有何不同?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得出结论:中国农业独立发展,自成体系。

  请学生阅读自刀耕火种至精耕细作前的教材,提出探究性问题“中国古代,人们是如何从频繁迁徙开始走向定居的?”引导学生从“解决了什么问题?”“概括为什么原因?”“具体有哪些表现?”“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几个方面来回答。最后总结:至此奠定了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基础。

  案例二 学习小农经济形成时,学生在阅读教材后围绕以下问题展开讨论:一、什么是小农经济?它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它又有什么特点?二、土地国有制被土地私有制所取代是否说明了社会在倒退,为什么?三、耕作方式从集体劳作被个体农耕所取代对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利,为什么?

  四、问题解答

  【学思之窗】

  董永和七仙女所向往的生活是什么样的?这段戏词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什么特点?

  解题关键:理解“你耕田来我织布”的含义。

  思路引领:先归纳出戏词中反映出来的现象,然后根据现象归纳出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

  答案提示:向往男耕女织的生活,反映出我国古代农业生产自给自足的特点。

  【探究学习总结】

  本课测评

  古代中国以农立国,试总结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解题关键:理解什么叫“基本特点”。

  思路引领:从农业的起源、农业技术、生产模式等方面加以总结概括。

  答案提示:独立发展,自成体系;精耕细作;自给自足。

  学习延伸

  请你谈谈开发这些“边际土地”的利弊得失,它对当时和当今的社会经济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我们今天应该吸取什么样的经验教训?

  解题关键:辩证分析开发边际土地的利弊得失。

  思路引领:分析垦荒的原因,然后由垦荒的原因和影响得出我们应该汲取的教训。

  答案提示:开发边际土地是由于人口增加太快,在农业科技发展水平低的情况下,为了养活这么多人口,只能采取垦荒的方式。垦荒导致了水土流失、环境恶化。我们今天一是要控制人口的增长,二是要提高农业发展的科技水平。

  张爱民 北京八中

  五、资料与注释

  1.原始资料

  中国农业起源

  神农作树五谷淇山之阳,九州之民,乃知谷食,而天下化之。

  ──《管子·轻重戊》

  神农教耕生谷,以致民利。

  ──《管子·形势解》

  古者,民茹草饮水,采树木之实,食蠃蛖之肉,时多疾病毒伤之害。于是神农乃始教民播种五谷,相土地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辟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

  ──《淮南子·修务训》

  早期农业生产工具

  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

  ──《周易·系辞下》

  禹之王天下也,身执耒臿以为民先。

  ──《韩非子·五蠹》

  原始农业的耕作方法

  荆、扬南有桂林之饶,内有江、湖之利,左陵阳之金,右蜀、汉之材,伐木而树谷,燔莱而播粟,火耕而水耨,地广而饶财。

  ──《盐铁论·通有》

  楚有江汉川泽山林之饶;江南地广,或火耕水耨。民食鱼稻,以渔猎山伐为业,果蓏蠃蛤,食物常足。

  ──《汉书·地理志》

  农作物种类

  惰农自安,不昏作劳,不服田亩,越其罔有黍稷。

  ──《尚书·盘庚》

  纯其艺黍稷,奔走事厥考厥长。

  ──《尚书·酒诰》

  食先黍稷而饭稻粱。

  ──《史记·礼》

  西汉的耧车

  耧车,下种器也……耧种之制不一,有独脚、两脚、三脚之异。今燕、赵、齐、鲁之间,多两脚耧,关以西有四角耧,但添一牛,功又速也。夫耧,中土皆用之,他方或未经见,恐难成造。其制两柄上弯,高可三尺,两足中虚,阔合一垅,横桄四匝,中置耧斗;其所盛种粒,各下通足窍。仍旁挟两辕,可容一牛,用一人牵,旁一人执耧,且行且播,种乃自下。

  ──〔元〕王祯《农书》卷十二

  隋唐江东地区曲辕犁的使用

  耒耜,农书之言也,民之习,通谓之犁。冶金而为之者曰犁镵,曰犁壁;斫木而为之者曰犁底,曰压镵,曰策额,曰犁箭,曰犁辕,曰犁梢,曰犁评,曰犁建,曰犁槃。木与金凡十有一事。耕之土曰墢,墢犹块也。起其墢者,镵也;覆其墢者,壁也。草之生必布于墢,不覆之则无以绝其本根。故镵引而居下,壁偃而居上。镵表上利,壁形下圆。负镵者曰底,底初实于镵中,工谓之鳖肉。底之次曰压镵,背有二孔,系于压镵之两旁。镵之次曰策额,言其可以扞其壁也,皆貤然相载。自策额达于犁底,纵而贯之曰箭。前如桯而樛者曰辕;后如柄而乔者曰梢。辕有越,加箭,可弛张焉。辕之上又有如槽形,亦如箭焉,刻为级,前高而后卑,所以进退,曰评。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以其上下类激射,故曰箭;以其浅深类可否,故曰评。评之上曲而衡之者曰建。建,犍也,所以柅其辕与评。无是,则二物跃而出,箭不能止。横于辕之前末曰槃,言其可转也。左右系,以樫乎轭也。辕之后末曰梢,中在手,所以执耕者也。辕取车之胸,梢取舟之尾,止于此乎。……犁之终始丈有二。……江东之田器尽于是。

  ──〔唐〕陆龟蒙《耒耜经》

  耕作技术的进步

  上田弃亩,下田弃畎。五耕五耨,必审以尽。其深殖之度,阴土必得。大草不生,又无螟蜮。今兹美禾,来兹美麦。

  ──〔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任地》

  代田法

  以赵过为搜粟都尉。过能为代田,一亩三甽。岁代处,故曰代田,古法也。后稷始甽田,以二耜为耦,广尺、深尺曰甽,长终亩。一亩三甽,一夫三百畎,而播种于甽中。苗生叶以上,稍耨陇草,因其土以附苗根。故其《诗》曰:“或芸或芓,黍稷儗儗”芸,除草也。芓,附根也。言苗稍壮,每耨辄附根。比盛暑,陇尽而根深,能风与旱,故儗儗而盛也。其耕耘下种田器,皆有便巧。率十二夫为田一井一屋,故亩五顷,用耦犁,二牛三人,一岁之收常过缦田亩一斛以上,善者倍之。过使教田太常、三辅,大农置工巧奴与从事,为作田器。二千石遣令长、三老、力田及里父老善田者受田器,学耕种养苗状。民或苦少牛,亡以趋泽,故平都令光教过以人挽犁。过奏光以为丞,教民相与庸挽犁。率多人者田日三十亩,少者十三亩,以故田多垦辟。过试以离宫卒田其宫壖地,课得谷皆多旁田亩一斛以上。令命家田三辅公田,又教边郡及居延城。是后边城、河东、弘农、三辅、太常民皆便代田,用力少而得谷多。

  ──〔东汉〕班固《汉书》卷二四《食货志》

  正月之朔,是谓正旦……上辛日,扫除韭畦中枯叶。上除若十五日,合诸膏小草续命丸散法药……命女工趣织布,典馈酿春酒。雨水中,地气上腾,土长冒撅,陈根可拔,急灾疆土黑垆之田。粪畴。可种瓜,可种瓠,可种葵,可种韭、芥、大小葱、蒜、苜蓿及杂蒜,可种蓼,可菹芋,可作诸酱、肉酱、清酱。正月自朔暨晦,可移诸树竹、漆、桐、梓、松、柏杂木。唯有果实者及望而止,过十五日则果少实……自正月以终季夏,不可伐木,必生蠹虫。

  二月……阴冻毕泽,可灾美田、缓土及河渚水处……可粜粟、黍、大小豆、麻、麦子等,收薪炭。榆荚成,及青,收乾以为旨蓄。色变白将落,可作酱。随节早晚,勿失其适。榆荚落时可种蓝,别小葱,采术。昏参夕,杏华盛,桑椹赤,可种大豆,可种胡麻,谓之上时。可种稹禾,美田欲稠,薄田欲稀。可种苴麻,可种瓜。二月尽三月,可采土菰根,可掩树枝。

  三月……清明节,令蚕妾治蚕室……清明节后十日,封生姜。至四月立夏后,蚕大食。芽生,可种之。是月也,杏华盛,可灾白沙轻土之田,可种稹禾,可种苴麻,可种瓜,可种胡麻,可种黍稷。布谷鸣,收小蒜。桃华盛,农人候时而种。是月也,冬谷或尽,椹麦未熟,乃顺阳布德,振赡穷乏,务施九族,自亲者始……是月尽夏至……可采刍头;可种梗稻,美田欲稀,薄田欲稠。

  ……

  十月……五谷既登,家备储蓄。……同宗有贫窭(jù,贫穷)久丧不堪葬者,则纠合宗人共与举之,以亲疏贫富为差。……先冰冻作凉饧,煮暴饴。可析麻缉,绩布缕,作帛履不惜。农语曰:“河射角,堪夜作;犁星没,水生骨。”卖缣帛敝絮,伞粟、豆、麻子……

  十月,请召宗族婚姻宾旅,讲好和礼,以笃恩纪。休农息役,惠必下浃,遂合耦田器,养耕牛,选任田者,以俊农事之起。

  ──《四民月令》

  关于精耕细作

  治田勤谨,则亩益三斗,不勤,则损亦如之。

  ──《汉书·食货志》引李悝语

  今是土之生五谷也,人善治之,则亩益数盆,一岁而再获之。

  ──《荀子·富国》

  耕夫务多种,而耕暵不熟,徒丧功力而无收……不务多其顷亩,但务修其功力。

  ──《晋书·傅玄列传》

  谚曰:顷不比亩善。谓多恶不如少善也。

  ──《齐民要术·种谷第三》

  小农经济的状况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老子》第80章

  农功既毕,始牵牛车,载其所有,求易所无,远行买卖,用其所得珍异,孝养其父母。

  ──《易传》

  古者千室之邑,百乘之家,陶冶工商,四民之求足以相更,故民不出田亩而足乎田器,工人不斩伐而足乎陶冶,不耕田而足乎粟米。

  ──《盐铁论·水旱》

  使民无得擅徙,则诛愚、乱农之民无所于食而必农。

  ──《商君书·垦令》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春日迟迟。采蘩祁祁。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七月流火。八月萑苇。蚕月条桑。取彼斧斨。以伐远扬。猗彼女桑。七月鸣鵙。八月载绩。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

  四月秀葽。五月鸣蜩。八月其获。十月陨萚。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二之日其同。载缵武功。言私其豵。献豜于公。

  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穹窒熏鼠。塞向墐户。嗟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

  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采荼薪樗。食我农夫。

  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黍稷重穋。禾麻菽麦。嗟我农夫。我稼既同。上入执宫功。昼尔于茅。宵尔索绹。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

  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九月肃霜。十月涤场。朋酒斯飨。曰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

  ── 《毛诗·国风》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战国〕孟轲《孟子·梁惠王上》

  晁错复说上曰:“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虐,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者矣。”

  ──〔东汉〕班固《汉书》卷二四《食货志》

  (龚)遂见齐俗奢侈,好末技,不田作,乃躬率以俭约,劝民务农桑,令口种一树榆,百本薤、五十本葱、一畦韭,家二母彘、五鸡。民有带持刀剑者,使卖剑买牛,卖刀买犊,曰:“何为带牛佩犊!”春夏不得不趋田亩,秋冬课收敛,益蓄果实菱芡。劳来循行,郡中皆有蓄积,吏民皆富实。

  ──〔东汉〕班固《汉书》卷八九《龚遂传》

  2.课文注释

  考古遗址中反映的早期农业情况

  我国农业出现的时期,大约是考古学上的新石器时代早期。其中黄河流域的裴李岗文化、磁山文化和长江下游的河姆渡文化等,都属于这个时期。这些地方的农业都有明显的进步性。

  位于河南新郑县西北7.5千米的裴李岗遗址,出土的生产工具有石斧、石铲、石镰、石刀、石磨盘和石磨棒等。石斧和石铲可用于砍伐和挖掘,石镰可用于收割农作物,石磨盘和石磨棒是进行谷物加工的工具。这些工具集中反映了当时的农业生产状况。裴李岗遗址的年代,经碳十四测定,其数据为公元前5495~公元前5195年。

  位于今河北省武安县南20千米的磁山遗址,发现的石器很多,共有三百多件,与农业有关的工具有石斧、石铲、石磨盘和石磨棒等。这个遗址的文化堆积中,值得注意的是,在第一文化层中发现了157个长方形灰坑,其中有62个发现有粮食堆积。在第二个文化层中,发现188个长方形灰坑,其中有18个发现有粮食堆积。这些粮食均已腐朽,堆积的厚度,现存0.3~2米,共有10个窖穴的堆积厚度在2米以上。这些粮食出土时部分颗粒清晰可见,不久风化成灰。根据标本灰象分析,发现有粟的痕迹。估计这些储存的粮食,很可能就是粟。这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古代粮食作物。磁山遗址的年代,经碳十四测定,其年代大致在公元前5405~公元前5110年,距今七千多年。

  位于浙江省余姚县河姆渡村的河姆渡遗址,文化遗存很丰富。经发掘,出土了大量的骨器、木器、石器、陶器等,还出土了骨耜和木耜。尤其是骨耜,制作水平高,数量多,是当时主要的农业生产工具。同时,还出土了很多稻秆,有的稻谷和谷壳、稻秆、稻叶形成的堆积层,厚度有20~50厘米。稻谷经鉴定是人工栽培的籼稻,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稻谷。河姆渡遗址的年代,大约是在距今六七千年左右。

  中国农业文明

  由于中国是大陆国家,中华民族只有以农业为生,而商业和手工业都是农业的补充。中国古代文明就是在长江、黄河等适合发展农业的大河流域发展起来的。直到今天从事农业的人口仍然占中国人口的多数。在农业国家,土地是财富的根本基础,所以贯穿在中国历史中,社会、经济的思想和政策的中心总是围绕着土地的利用和分配。

  中国古代文明中的国家政治精神也体现着农业精神,表现为重农抑商,以农为本。中国古代农本经济的根本特点,是在最大限度上实行自给自足,为谋生而非为牟利,为消费而非为交换。手工业和商业同在当时整个社会经济中占绝对优势的农业相比,是末,不是本。

  夏商农业生产工具

  夏商时期的农业生产工具以石器和骨器为主。反映夏文化的河南偃师二里头文化、山西夏县东下冯遗址和其他同类遗址中,都发现了当时的实物。偃师二里头遗址发现的石器中,有石斧、石镰、石刀、石铲等;还发现了骨器,有骨铲和其他骨制工具。在东下冯遗址也有石斧、石镰、石刀、石铲等农业生产工具出土。其他同类遗址所发现的器物,大体情况也是如此。由于木器易于腐朽,在考古发掘中夏朝至今未发现木质生产工具。不过在商朝遗址中,都发现有木耒痕迹。据史书记载,夏朝应该是有木耒的。当时人们在从事农业生产时,砍伐就用石斧,启土时用木耒、石铲,收割时用石镰和石刀等。从商朝的考古发掘情况看,安阳殷墟1958—1959年发掘出土了二百三十多件石质生产工具,其中镰、刀、斧的比例最大。

  关于青铜农具问题,长期以来,商代的青铜农具出土甚少,只有零星发现。1976年殷墟妇好墓中发现了大量青铜器,其中青铜铲7件,属于农业生产工具;还有铜锛共9件,但是否用于农业生产还是未知。1963年、1974年在湖北黄陂盘龙城商朝遗址中,也发现了一批青铜农具,有臿2件,斧1件,锛5件,斨4件。在郑州关外商朝炼铜遗址中,发掘出土了铸造铜镢的陶范。据不完全统计,青铜农具的数量仅三十多件。这与当时农业生产的需要相比,与石器、骨器相比,数量显然太少。所以,目前只能说明商朝已使用青铜制造的农具,但在农业生产中起不了主要作用。

  西周的主要农具

  西周的农具种类与商代大体相同。起土农具仍是木耒、木耜与石铲。虽然木耜的刃部可以装上石刃或骨刃,但出土农具中仍罕见套在木耜上的石刃或骨刃,说明西周时期的耒、耜基本上仍全是木制的。传世文献谈到西周耒耜的很多,如《诗经·周颂·良耜》:“畟畟良耜,俶载南亩。播厥百谷,实函斯活”;《诗经·小雅·大田》:“大田多稼,既种既戒。既备乃事,以我覃耜。俶载南亩,播厥百谷”;《国语·周语》:“周制有之曰:列树以表道,立鄙食以守路。国有郊牧,疆有寓望,薮有圃草,囿有林池,所以御灾也。其余无非谷土,民无悬耜,野无奥草。不夺民时,不蔑民功”。因为耒、耜是最主要的农具,所以耒、耜成为当时农具的统称或代称。

  中耕除草的农具主要是铲(时称“钱”)、锄(时称“镈”),收割农具主要是镰与铚。铚是割穗的短镰。铲、锄、镰、铚,绝大多数都仍是石、骨、蚌器。石、骨、蚌的铲、镰、铚出土的数量都很多,如长安张家坡西周遗址出土石铲23件,骨铲82件,蚌铲7件,石镰2件,蚌镰88件,石铚68件,蚌铚178件;长安客省庄西周遗址出土石铲1件,骨铲61件,蚌铲2件,石镰2件,蚌镰2件,石铚66件,蚌铚13件;磁县下潘汪西周遗址出土石铲26件,骨铲2件,蚌铲30件,石镰12件,蚌镰76件,石铚6件,骨铚2件,蚌铚11件。青铜农具偶有所见,如洛阳下瑶村西周墓发现一件青铜镈;河南三门峡上村岭西周晚期或东周早期虢国墓也出土一件青铜锸。铁农具尚未见。

  商周时农作物的种类

  商周时的农作物种类,有属于谷类作物的黍麦等,也有属于经济作物的桑麻等。记载商朝谷物品种的资料,主要见于甲骨文。但甲骨文中所记的谷物名称的字,至今也并没有全部认识。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辑的《甲骨文编》所收的四千多字中,属于谷物的有黍、麦、禾、粟等。在商代以前,稻谷的生产在我国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稷是比较重要的一种谷物。在文献记载中,稷常与黍字连称。黍和稷这两种谷物很相近,但黍有粘性,稷没有粘性。所以,在商朝,主要粮食作物黍、稷、麦、稻等都有了。

  到了西周,农作物的种类就更加丰富,后世的主要农作物都已具备。黍,俗称大黄米。《诗经》讲谷物种类常以黍为首,可见其地位重要。《论语·微子》“丈人止子路宿,杀鸡为黍食”,可见黍为待客细粮。稷,周人称始祖为后稷,又以社稷为国家的代称,可见稷在周人心目中有很高地位。稷是黍的一个变种,一般常指秆上无毛,散穗,子实不粘或粘性不及黍者,有时作为粟的别称。麦,在周代已是主要粮食之一。周代粮食品种已有大麦、小麦之分,主要供蒸煮后粒食。麻,麻是古代庶民布衣的主要原料,麻秆可以为薪烛。除此以外,麻子也是粮食的一种,周人将麻与禾、麦并称,说明麻很受重视。稻,周代时南方、北方都有大量种植。

  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的使用和逐渐普及

  春秋时期已有铁农具出土,如陕西雍城秦故都春秋中期贵族墓出土铁镈(铁铲),湖南长沙楚墓出土铁铲、铁口锄等。但出土的铁农具数量不多,器类也很简单,说明春秋时期还只是使用铁农具的早期阶段。

  战国时期,石、骨、蚌器农具开始逐渐为铁器农具所取代。河南辉县固围村战国墓葬出土的179件铁器中,包括:犁4件,镢()4件,锄36件,铲10件,镰1件。河北易县燕下都22号墓出土战国时期铁器65件,其中包括:镢()6件,锄1件,镰1件,铲1件。河北易县燕下都44号墓出土战国时期铁器65件,其中包括:锄1件,4件。河北兴隆县寿王坟战国冶铁遗址出土各种铁范87件,其中包括:锄范3件,镰范2件,镢()范47件。抚顺莲花堡燕国遗址出土铁器近80件,其中包括有:镢()60件,锄2件,镰2件,镐1件。河南洛阳战国粮仓遗址出土铁器126件,其中包括镈4件,镰29件,15件,铲13件。

  同期出土的石器农具、骨器农具、蚌器农具较少,说明战国时期,铁器农具已开始逐步取代石、骨、蚌器农具。铁器手工工具和铁器农具的广泛应用,直接导致田土的大量开垦。

  两汉时期的铁农具和牛耕

  秦汉时期已较广泛使用铁农具与牛耕,人们认识到使用铁农具和牛耕是发展生产的重要环节。《盐铁论·水旱》说:“农,天下之大业也;铁器,民之大用也。器用便利,则用力少而得作多,农夫乐事劝功。”

  考古发现西汉铁农具的地区,黄河流域有甘肃、内蒙古、宁夏、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长江流域有云南、四川、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浙江、江苏,珠江流域有广西、广东、贵州。此外,还有辽宁、福建等边远地区。主要铁农具因地而异。总的说来,主要有犁铧、铲、镐、锹、锄、镰、耙、刀等。犁有大、中、小多种类型,适用于不同的地质和耕作要求。在不少地方还发现了铁犁壁,这是在耕地时使用的一种帮助翻土、碎土的装置。西汉铁犁壁的发现,证明了我国使用此种农具的时间比欧洲要早一千年左右。西汉初期,牲畜比较缺乏,牛耕尚不普遍。《淮南子·主术训》说:“夫民之为生也,一人耜耒而耕,不过十亩。”大约在汉武帝以前,耕作方式仍然以使用人力为主。为了促使牲畜繁殖,封建国家对盗马与盗牛者给予严厉处罚。武帝初年,民间牛马的数量有了很大增加,许多地区“牛马成群,农夫以马耕载,而民莫不骑乘”。牛耕的主要方式是二牛抬杠,即《汉书·食货志》所说的二牛三人的“耦耕”。但在一些“地势温湿,不宜牛马”的地区,农民仍然用人力耕作,负担而行,劳累而寡功。考古资料表明,东汉铁制农具出土地区比西汉进一步扩大,新疆等地也发现了犁铧。从出土的画像石和壁画可以看到,东汉耕犁的结构比西汉也有了改进。江苏睢宁双沟东汉画像石牛耕图中的犁铧,装在犁床之上另一部件的前端与犁箭交叉,表明可以上下移动,用于控制深浅。从上述图中可看出,当时已用牛环、牛辔导牛,因而图中只绘刻一人扶犁驱牛。这种牛耕方式已超越二牛抬杠式阶段。东汉末年,应劭在《风俗通义》中说:“牛乃耕农之本,百姓所仰,为用最大,国家之为强弱也。”由此可见牛耕在当时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地位。

  曲辕犁

  唐以前笨重的长直辕犁,回转困难,耕田费力。江东农民在长期的水田生产实践中创造了一种轻便的短曲辕犁。它有重大改进:①长直辕改成短曲辕。犁架变小、重量变轻,便于回转,操纵灵活省力。②增加了犁箭、犁评,可以自由升降,调节深耕或浅耕,犁评“进之则箭下,入地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地也浅”,应用自如。犁箭,俗称犁柱,贯穿犁底和犁辕(弯曲的木杠),犁箭从犁辕上的孔穿过,和犁辕配合在一起,调节犁铧入土的深浅。这种犁出现后逐渐推广,成为最先进的工具。这是唐代劳动人民对耕犁的重大改进。

  赵过推广代田法的实行情况

  汉武帝时,赵过提倡推广代田法。

  赵过的代田法由《吕氏春秋·任地》的“上田弃亩,下田弃圳”发展而来,两者都是实行条播。代田法的优点是能防风抗旱,增加单产,代价是要投入更多的牛力、人力。赵过推广代田法的艰难过程,反衬出代田法与当时一般的大田作物的耕作方法有很大的区别,也反衬出当时牛耕远未普及。当时一般的大田作物的耕作方法不是“上田弃亩,下田弃圳”,而是不分垄圳的撒播。既然是撒播,就很难实行中耕除草,更不可能“五耕五耨”。代田法的特点是圳垄相间,岁代处,因而每年耕种的只是当年要种庄稼的部分,亦即农史学者所说的“半面耕”。既然是“半面耕”,就不大可能再耕再耨。当时犁耕的效率也不高,一张犁要二牛三人。

  赵过推广代田法,组织工作做得很细致,既有试验田的示范,又有对令长、三老、力田的培训,还令工巧奴为作农器,更有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但推广的范围仍仅限于边郡一些屯田区、太常公田与河东、弘农、三辅地区。而且,推广的时间也不长,武帝以后,即未再见实行代田法的记载。

  魏晋南北朝时期旱地的耕耙技术

  魏晋南北朝时期农具的种类明显增多。《齐民要术》记载的农具计20多种,其中包括犁、锹、锄、铁齿楱、陆轴、木斫、耧、铁齿杷、、镰等。其中铁齿楱、陆轴、铁齿杷等新出的农具,都与当时逐步成熟的犁、耙、耢(耱)旱作技术体系密切相关。

  《齐民要术》卷一《耕田》对耕耱技术有详细要求。首先,要求“犁廉耕细”,即要求所耕犁条不能太宽,宽了就耕不深,耕不细。其次,要求根据墒情确定耕作时间:“凡耕高下田,不问春秋,必须燥湿得所为佳”。耕地的深度,要求因时而定:“凡秋耕欲深,春夏欲浅”,“初耕欲深,转地欲浅”。

  《齐民要术》强调耕之后,就要耙与耢。所谓“耙”就是用铁齿楱、铁齿杷等把土块耙碎。铁齿楱也是用牛牵引,甘肃嘉峪关出土的画像砖和甘肃酒泉丁家闸出土的壁画牛拉铁齿楱耙地的图像。耙地时,人站在或坐在铁齿楱上驾牛,以增加重量。“耢”也就是“摩”、“耱”、“盖”。先秦秦汉时期称碎土与平整耕地这道工序作“耰”或“耨”。秦汉时期的“耰”,是手执的木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耢也是用牛牵引,耢一般没有齿,用柳条或树枝等编成,驾驶者通常也是站在或坐在耢上。

  强调耙、耱的目的,就是要把土块弄碎,在地面形成一层松软的土层,切断土中的毛细管,尽可能地减少水分蒸发,起保墒防旱作用。这也就是《齐民要术·耕田篇》所说的“再劳地熟,旱亦保泽”。黄河中下游地区,气候干燥,降水少,80%左右的降水集中在七、八、九三个月,春夏少雨,蒸发量大,容易因为干旱影响播种和作物生长。耕、耙、耱耕作技术体系较好地缓解了这一矛盾,意义十分重大。魏晋南北朝以后,我国北方基本上也都是沿用这一精耕细作的耕作技术。

  汉朝的农田水利灌溉

  汉朝农田水利建设取得显著成绩。汉武帝元光六年(前129年),采纳大司农郑当时建议,“数万人穿漕渠”,“引渭穿渠起长安,并南山下,至河三百余里”。历经三年,漕渠成,“渠下之民颇得以溉田矣”。随后,又采纳其后河东守番系建议,发卒数万人,“穿渠引汾溉皮氏、汾阴下,引河溉汾阴、蒲坂下”,后因为黄河移徙,功亏一篑。其后,又采纳庄熊罴建议,“发卒万余人穿渠,自征引洛水至商颜下。岸善崩,乃凿井,深者四十余丈。往往为井,井下相通行水……井渠之生自此始”。此渠称龙首渠。龙首渠虽然未能达到预期目的,但由于发明了“井渠”法(即后世之坎儿井),仍有重大意义。

  太始二年(前95年),汉武帝又采纳赵中大夫白公建议“复奏穿渠。引泾水,首起谷口,尾入栎阳,注渭中,袤二百里,溉田四千五百余顷,因名曰白渠。民得其饶,歌之曰:田于何所?池阳、谷口。郑国在前,白渠起后。举锸为云,决渠为雨。泾水一石,其泥数斗。且溉且粪,长我禾黍。衣食京师,亿万之口”。白渠修成后,白渠与郑国渠成为郑白灌区的南北两条干渠,使泾水资源的分配与用水方式发生了变化。建白渠前,泾水自谷口入郑国渠;建白渠后,泾水自谷口分入郑国渠与白渠。建白渠前,主要是引洪淤灌(漫灌),以肥田压碱为主要目的;建白渠后,主要是引水灌溉禾、黍等农作物。

  汉朝提水工具主要仍是桔槔。但已出现新的提水工具──辘轳。辘轳的出现未见于文献记载,但汉代不少遗址已出土有辘轳的模型或画像,说明汉代已开始使用辘轳。不过汉代辘轳的构造还很简单,还未见手摇的曲柄,直接用手拉。东汉末,毕岚“又作翻车、渴乌,施于桥西,用洒南北郊路,以省百姓洒道之费”。翻车为机械提水工具,渴乌以气引水,当系虹吸管一类工具。时翻车、渴乌用于喷洒道路,还未见用于灌溉。

  筒车

  各种水车广泛用于农田灌溉,是唐朝农业生产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杜甫在四川写的《春水》诗说:“连筒灌小园。”李实解释这句话说:“川中水车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骨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这是一种利用水力转动的筒车。筒车用竹或木制成一个大型立轮,由一个横轴架起,可以自由转动。轮的周围斜装上许多小竹筒或小木筒。把这个转轮安置在溪流上,使它下面一部分浸入水中,受水流之冲击,自行旋转不已。轮周斜挂的小筒,当没入水中时满盛溪水,随轮旋转上升,由于筒口上斜,筒内水不流洒。当立轮旋转180°时,小筒已平躺在立轮的最高处,进而筒口呈下倾位置,盛水即由高处泄入淌水槽,流入岸上农田。这对解决岸高水低、水流湍急地区的灌溉有着重大意义。这种自转不息、终夜有声的筒车,确实是人无灌溉之劳而田有常熟之利。一昼夜可灌田百亩以上(唐代缺乏具体记载,此据宋应星《天工开物》卷上)。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唐朝水车已传到日本。829年,日本的“太政府符”专门谈及“应作水车事”,说:“传闻唐国之风,渠堰不便之处,多构水车。无水之地,以斯不失其利。此间之民,素无此备,动若焦损。宜下仰(切望)民间,作备件器,以为农业之资。其以手转、以足踏、服牛回等,备随便宜。”这一记载不仅是中日两国人民经济文化交流的绝好证明,也生动说明水车使用已成“唐国之风”,其种类有手转、足踏、牛拉等。

  隋唐时期的耕作制度

  隋唐五代土地休耕现象少了,复种的情况逐渐增多,特别是粮食作物的复种。气候温暖的西州(今新疆吐鲁番地区)较早就是“谷麦岁再熟”之地。贞观

  十四年(640年)秋,唐太宗欲往同州打猎,栎阳丞刘仁轨劝谏说:“今年甘雨应时,秋稼极盛,玄黄亘野,十分才收一二,尽力刈护,月半犹未讫功,贫家无力,禾下始拟种麦。直据寻常科唤,田家已有所妨。今既供承猎事,兼之修理桥道,纵大简略,动费一二万工,百姓收

  敛,实为狼狈。”这说明当时北方旱田实行粟与冬小麦复种的两年三熟制已经比较普遍。南方如云南、四川也有稻麦复种,但唐代长江中下游地区是否已出现稻麦连作制,目前尚无确证,不过,从中唐元稹、白居易的诗句推测,加上宋代地方志的明确记载,若说唐代长江中下游或已出现稻麦复种制,但尚不普遍,应该是比较合理的推论。

  我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到“安史之乱”前,北方经济总的说仍占一定优势。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到衰的转折点。此前,唐朝封建经济高度繁荣;此后,均田制逐渐破坏,庄园经济加速发展起来,农民大批失地逃亡,北方经济遭受了严重破坏。安史之乱时,北方人民大量迁往南方,造成北方劳动力减少,因而农业恢复较慢。南方地区虽然也受到安史之乱影响,但社会秩序相对比较安定,社会经济得以继续发展。我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3.学术观点

  关于犁耕、牛耕的研究状况:

  根据考古学和民族学资料,我国的原始农业应该经历了刀耕火种、耜耕和犁耕三个发展阶段。其中耜耕农业大约开始于八千年前,是原始农业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直到夏商西周时期,仍在农业生产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关于我国犁耕农业的出现时间,从前的讨论,主要认为是始于殷代或更晚,近年来有人对犁耕农业提出了新的见解,认为在龙山文化时期就已是犁耕农业阶段。余扶危、叶万松《试论我国农业的起源》一文认为:犁耕是指用犁耕作,探讨犁耕农业的起源,只能以犁的出现为依据。根据考古资料,我国的犁耕农业应起源于中原的龙山文化早期和南方马家浜文化崧泽期。牟永抚、宋兆麟认为石犁和木犁的使用是犁耕发展史上的必然阶段。后来才出现青铜器犁铧和铁犁铧。最早的犁可能以人力牵引,后来才改为畜力。

  ──王朝中、李世愉等:《中国古代史学习入门九讲》,中国青年出版社1986年版

  春秋以前农业耕作,惟恃木器、石器、蚌器、人力。《诗经》上虽有锋利农具的描写,如“畟畟良耜”,“有略良耜”,“庤乃钱、镈,奄观铚艾”,可能有青铜农具在使用,但出土文物中出现极少,几乎未见,使用最多的是木、石、蚌器。在牛犁耕作未出现以前,此种以手持木器或木石结合的器具刺土起土,“并用耒耜而耦耕”的方法,是使用时间极长的普通耕作方式。《诗经·豳风·七月》说:“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举趾即举足而耕。《论语·微子》有“长沮、桀溺耦而耕”,耦者,二人并发合力而耕。这种耕法,至春秋时犹在实行。宋叶梦得说:“古耕而不犁,后世变为犁法。耦用人,耕用牛。”(见《文献通考·田赋考》引文)。至春秋战国之世,耕用牛犁,使用铁器,是农业耕作技术的革命性突破,是划时代的进步。

  牛犁起于何时?说法不一,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序说:“神农、仓颉,圣人者也,其于事也,有所不能矣。故赵过始为牛耕,实胜耒耜之利”。贾公彦《周礼注疏》亦说:“周时未有牛耦耕,至汉时搜粟都尉赵过,始教民牛耕。”这是说牛犁耕作之法,始于西汉时赵过。其实,在春秋战国时期已开始用牛耦耕作,有许多史料可证。牛耕不始于赵过,按汉武帝征和四年,赵过为搜粟都尉,推广代田法……汉初缺牛,曾用人力代替,是牛耕在赵过以前已行,并非始于赵过……

  耕牛亦即犁牛,耕作用牛必有犁,故耕牛与犁牛二者同义。但犁是否用铁?起于何时?亦须说明……《管子》书叙述上面各器时皆指铁器,“制以铁”,则知在战国时铁制农具已普遍应用。战国时人提及耕作,皆言“深耕”,“深耕易耨”……深耕必用铁器,若无坚利的铁制农具,深耕是不可能的。

  牛耕深耕,不起源于三代,亦不起于西周,至春秋战国始有。

  ──朱伯康、施正康:《中国经济通史》,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铁犁牛耕的推广与铁器农具的推广并不同步

  铁器农具与铁犁牛耕大体同时出现,但铁犁牛耕的推广普及要比铁器农具的推广普及晚得多。主要原因:(1)二者基础不同。我国在发明和发展生铁冶铸技术之前,冶铸青铜的历史已很悠久,冶铸技术水平很高,以此为基础,生铁冶铸技术发展很快,这就为铁器农具的迅速推广提供了很好的条件。铁锸由木耜演变而来,农夫由使用木耜改为使用铁锸,自可得心应手。铁犁之前虽然也有青铜犁,但为数甚少。铁犁牛耕对于农夫来说,完全是新东西。(2)二者构件情况大不相同。锸锄之属都是简易农具,使用简便。犁具则是由畜力牵引的农械器具,构造比较复杂。犁具包括犁铧、犁架、传动装置等几个部分。汉代的铁犁铧有三种,一种是巨型大犁,长约40厘米,重量在12千克上下。这种巨型大犁不用于(也不适于)翻地起土。一种是小犁,长在10—20厘米之间,多数不用于牛耕。一种是舌形大犁,长30多厘米,重量在7.5千克上下,应需二牛牵引。汉代耕牛常感不足,对于小农家庭来说,一家要置办两头耕牛也很困难。犁架本身构造也很复杂,每一部件都有自己的功能,如犁床,前端用于套犁铧,后部拖行犁沟中,起稳定犁架作用。犁评用于控制耕种深浅。据汉代壁画与画像砖(石),只有一部分犁的犁梢(犁柄)与犁床已经分开,犁评则未见。汉代耕犁,传动装置还很原始,回转不灵活。西汉至东汉前、中期,铁犁牛耕尚不普遍,铁犁构造与犁具的传动装置尚不完善,铁犁牛耕的优越性尚未充分显现,应是主要原因。(3)二者的传播途径多有不同。两汉时期全国有40多处铁冶,分布于大江南北,铁器农具因而推广迅速。铁犁牛耕由于构件复杂,技术复杂,只能由发明铁犁牛耕的地方由近及远,逐步向四周传播。农民也只有在目睹牛耕优越性并掌握牛耕技术之后,才可能以铁犁牛耕代替锄耕。由于以上几种原因,铁犁牛耕与一般铁农具的推广,就不可能同步。铁犁牛耕的普遍推广,比一般铁农具的推广晚几百年,应属正常现象。

  ──郑学檬主编:《简明中国经济通史》

  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4.参考资料目录

  詹子庆主编:《中国古代史参考资料》,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王朝中、李世愉等:《中国古代史学习入门九讲》,中国青年出版社1986年版。

  宁可主编:《中国经济发展史》,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年版。

  《中国古代史常识》(专题部分),中国青年出版社1980年版。

  赵毅、赵轶峰主编:《中国古代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郑学檬主编:《简明中国经济通史》,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朱伯康、施正康:《中国经济通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余也非:《中国古代经济史》,重庆出版社1991年版。

  张传玺主编:《中国古代史参考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钱晓康:《关于我国牛耕的一点看法》,载《农业考古》1995年第1期。

  杨生民:《夏商周时期铜犁、石犁与牛耕初探》,载《首都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第6期。

  杨际平:《秦汉农业:精耕细作抑或粗放耕作》,载《历史研究》2001年第4期。

  孙淼:《夏商史稿》,文物出版社1987年版。

  郑学檬等:《中国经济通史》第四卷,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张传玺:《秦汉问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韩国磐:《隋唐五代史纲》,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

  郑学檬:《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和唐宋江南经济研究》,岳麓书社1996年版。


第二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一、教学目标

  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1.知识结构

  2.教材分析与建议

  重点:古代手工业的重要成就;官营手工业产品精美,品种繁多,享誉世界;民营手工业艰难发展,后来居上;家庭手工业是中国古代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难点: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本课教材主要用三个子目向学生介绍了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进步的历程、特点及其突出成就:素称发达的官营手工业;艰难经营的民间手工业;中国古代手工业享誉世界。教材一方面系统介绍了官营手工业发展的辉煌历程和民营手工业发展的艰难历程;另一方面介绍了中国古代手工业对世界的影响:由于中国古代手工业生产不断进步,长期领先于世界,产品不仅供国内消费,而且很早就远销亚、非、欧许多国家,中国为世界文明的发展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

  由于古代手工业品保留的实物以及相关文字和影视材料较多,建议在教学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组织学生赴当地博物馆参观考察,并适当地补充各种媒介的资料,增强学生对中国古代手工业成就的感性了解,进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以及爱护中华民族优秀遗产的意识。

  本课引言是关于西汉陈宝光的妻子擅长纺织的故事。建议教师以故事为基本素材,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阅读理解引言内容。问题一:中国古代手工业在哪些行业取得了突出成就?问题二:通过阅读引言,你认为中国古代手工业有哪些主要的经营形式?为什么会取得这么多突出的成就?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学习。

  第一目 素称发达的官营手工业。教材以中国官营手工业发展历程及不同时期取得的突出成就为主线,阐释了古代官营手工业发展的简单历程及发达的原因,即国家权力的重要作用。介绍了在国家权力的作用下,不同历史时期取得的突出成就。文中着重介绍了领先世界的钢铁冶炼技术、铁器对生产力的推动作用和制瓷业、丝织业的辉煌成就,为第三目──中国古代手工业享誉世界做了充分的铺垫。

  (1)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发展的简单历程及发达的原因

  由于官营手工业的发展是本课重要内容,也是中国古代手工业取得辉煌成就的重要基础,建议教师在本目教学时首先增加有关“官营”的概念、方式以及发展原因等相关内容,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古代官营手工业发达的原因,渗透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政治理论,即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作用。

  官营,是指依靠国家权力,官府垄断经营。由于中国古代社会中央集权,政府权力强大,可以为满足政府需求,征调优秀工匠,使用上等材料,生产不计成本,所以才能取得诸多成就,并一直在世界上保持领先地位。

  (2)官营冶金业的发展

  第一,建议教师先帮助学生认识青铜、铁、钢等不同的金属,了解其成分、制作工艺、特点。

  第二,中国冶金业历史悠久,冶金技术长期领先世界,尤其是青铜器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瑰宝。冶金技术的发展直接影响着古代社会的生活和生产,既是生产力发展的推动力,又是生产力进步的标志。

  第三,官营冶金业不断进步。我国青铜器的生产流行于新石器晚期到秦汉时期,以商周时代的器物最为精美,青铜铸造业在此时进入了繁荣时期。最初出现的是小型工具和饰物;夏代开始有青铜容器和兵器;商朝中期,品种最为丰富,并出现了铭文和精细的花纹;商朝晚期至西周早期,是青铜器发展的鼎盛时期,器物类型多种多样,浑厚凝重,铭文逐渐加长,花纹繁缛富丽。为后人留下了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三星堆青铜礼器等精美青铜器,充分展示出辉煌灿烂的青铜文明。建议教师从制作工艺、艺术性等方面引导学生欣赏。随后,青铜器胎体变薄,纹饰逐渐简化;而春秋至秦汉,一方面广泛采用鎏金、镶嵌技术铸造青铜器,另一方面,由于铁器的广泛使用,铜器工具越来越少;秦汉时期,随着瓷器和漆器进入日常生活,青铜容器品种减少,装饰简单。中国古代的青铜器制造业,是我们祖先对人类物质文明的巨大贡献,无论是从使用规模、铸造工艺、造型艺术及品种而言,世界上没有一个地方的铜器可以与中国古代的青铜器媲美。这也是中国古代青铜器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有独特地位并引起普遍重视的原因。

  第四,冶铁与炼钢技术的发展。中国开始和使用铁器的年代,目前尚无定论。西周晚期,中国已有铁器。考古发现的人工冶炼的最早铁器属于春秋时期,目前已知有大约二十件左右,有凹型锄刃、梯形锛刃、削、刮刀、剑、鼎等,经金相核验,多数属固态还原的块炼铁(指不含碳的铁)。战国时期,掌握了块炼渗碳钢及其淬火工艺,大大提高了铁器的实用性能,为战国中期以后铁器大量应用于农业生产和军事创造了技术条件。铁器的出现既是中国古代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和标志,又是中国冶金技术领先世界的重要标志。建议教师通过视频资料向学生展示相关发明创造,引导学生回忆初中教材中所涉及到的关于冶铜技术、冶铁与炼钢技术的内容,认识铁农具的推广与使用,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生产的发展;结合化学知识,分析铁元素的特点,认识冶铁与炼钢技术怎样才能使工具更加耐用,从而更实用。冶铁时所需要的燃料与动力,是中国冶铁水平长期领先世界的重要原因。

  (3)享誉世界的制瓷业。教材从发展过程与影响两个方面介绍我国古代制瓷业的发展及成就。

  第一,中国是瓷器的故乡。china一词英文中意为“瓷”,后来西方干脆将瓷器的故乡称为China,也就是“中国”的英文名字,可见中国瓷器在世界享有盛誉。

  第二,古代制瓷业的产生与发展。建议教师适当增加制瓷业产生的史实。一般认为,瓷器至少应具备三个条件:瓷器只能用瓷土即高岭土作胎;胎的表面必须施用玻璃质釉;瓷器烧成温度至少要在摄氏1200度左右。烧成的器皿质地坚硬,敲击能发出金石声。我国古代制瓷业源于新石器时代出现的陶器,商代出现的刻纹白陶和薄壳白陶,虽然胎与釉结合不牢,但为瓷器的发明奠定了基础,被视为原始瓷器。东汉时期,技术趋于成熟,多为青瓷,胎质细腻坚硬。白釉萌芽于南北朝,发展于隋朝,到了唐代,河北内丘县邢窑的白瓷,已经发展为青、白两大瓷系主流,这一时期瓷器的制作技术、艺术高度发达,享誉中外,如唐三彩。宋代是我国制瓷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无论是胎质、釉料,还是工艺方面都有新的提高,利用火焰性质和温度高低不同,所成的釉呈现出各种不同的颜色,光彩夺目。名窑不断涌现(如五大名窑:汝、定、钧、官、哥)。明清时期,较前代有了较大的进步,一方面表现为白釉质量提高;另一方面彩釉的出现,由青花瓷、彩瓷进而出现了珐琅彩。古代中国瓷器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作出的又一伟大贡献。

  教学建议,利用图片等影视资料的展示,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制瓷业的发展历程,用精美的瓷器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参观景德镇或当地瓷窑,了解瓷器的制作工艺及瓷窑建设史,撰写一篇考察报告。培养学生观察问题与分析问题的能力,锻炼协作能力,让学生养成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习惯。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水平。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历史地图,明确五大瓷窑及瓷都景德镇在地图上的具体位置,使学生有一个准确的地理空间概念。在介绍瓷都景德镇时,可以增加景德镇的发展简史。如景德镇原名昌南镇,被西方音译为China,等。

  (4)异彩纷呈的丝织业。教材以朝代为序,叙述了我国古代丝织业的发展与成就。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织绸的国家,河南荥阳青台村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丝织物残片和浙江湖州钱山漾良渚文化遗址出土的丝线、丝带及丝织物表明,约在四五千年前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已出现了丝绸的生产。殷商时代,室内饲养家蚕已很普遍,在甲骨文中已有“蚕”、“桑”、“丝”等文字。西周时期,蚕、桑、丝绸在当时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有显著地位,《诗经》有不少篇章反映蚕桑生产和丝织的情况。

  战国时期,棉、绢、罗、纱等丝织品,品种多,产量大,质量高。荀子《蚕赋》认真总结了劳动人民养蚕的经验。

  明清时期,丝织业的发展进入鼎盛时期。江浙地区蚕丝业兴盛,明末诗人周灿咏《盛泽》诗云:“吴越分歧处,青林远接树。水乡成一片,罗绮走中原……人家勤耕作,机杼彻黄昏。”盛泽成为重要的丝绸集散地,有“天上云锦盛泽绸”的美誉。苏州、杭州是最著名的丝织业中心,明清设有官局,专门生产供宫廷消费的丝织品;民营丝织业兴盛;丝织品工艺精巧,出现“妆花缎”、“金宝地”;明代中后期,丝织业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的萌芽。(这个内容在下一目中做详细介绍)

  教学建议,在进行这部分教学时,适当增加古诗词中的史料,如《诗经》、汉乐府《孔雀东南飞》和《陌上桑》、扬雄《蜀都赋》、张籍《凉州词》、杜甫《忆昔》、白居易《缭绫》和《红线毯》,元稹《阴山道》、张仲舒《蚕市词》、范成大《田园杂兴》等关于蚕桑生产和丝织业发展的史料背景,使学生认识蚕桑丝织技术上我国的伟大发明,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操和民族自豪感。使学生在历史学习中欣赏诗词,在诗词欣赏中学习历史,情景交融,体验其中的美。

  第二目 艰难经营的民间手工业

  (1)中国古代民间手工业为什么经营艰难并有所发展。

  在漫长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时代,家庭手工业占有相当的比重。另一方面,官营手工业在中国手工业经济中仍占有主导地位,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民间手工业的发展。到明清时代,官营手工业衰落,私营手工业逐步占据主导地位,表现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萌芽开始产生。一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遭到破坏;二是一些手工业作坊扩大为工场手工业。

  (2)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教材的正文部分简要地说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出现的时间、原因、地区,即明朝中后期,随着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江南一些手工业部门开始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在教材的“学思之窗”部分,比较详细地介绍了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过程。

  教学建议,利用教材“学思之窗”和“思考题”,启发学生思考“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这种现象的历史影响,从经济角度分析“为什么说资本主义萌芽代表了中国社会进步的趋势”。

  第三目 中国古代手工业享誉世界。教材从丝绸、瓷器的远销及在世界上所带来的影响说明中国古代手工业享誉世界。

  (1)秦汉以后,我国蚕业丝织生产进入兴盛时期。西汉初期实行了一系列有利于农桑的政策,促进丝织业的发展。汉代在考古出土中先后发现很多技巧高超、品种繁多、图案变化丰富的丝绸实物。如长沙马王堆汉墓的丝织品有二十余种色彩。

  丝绸之路沿线,有许多汉唐丝织品出土。唐代丝织业发展重心南移,丝织业生产分工更细,品种更多,花样新颖精美,技术更高。中国的丝织品受到亚、非、欧各国人民的喜爱。

  (2)瓷器与制瓷技术的西传及影响。瓷器这种工艺化学产品,在世界上以我国发明最早。早在唐朝,我国瓷器就通过丝绸之路和海上大量远销国外,此后历代都有瓷器销往国外。11世纪,我国制瓷技术传到波斯,后来又传到阿拉伯、土耳其和埃及。1470年又传播到意大利威尼斯,欧洲各地才开始生产瓷器。

  教学建议,由于前面两目已经做了充分的铺垫,本目教学水到渠成。建议将重点放在“丝绸之路”的形成及重要作用。结合历史地图和相关的欧洲考古发现介绍中国古代丝绸、瓷器给世界带来的巨大影响。

  三、教学设计与案例

  1.教学设计

  关于“素称发达的官营手工业”的教学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认识到古代手工业的成就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辛勤和智慧的结晶;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教师首先采用谈话法,了解学生关于我国古代手工业的知识有哪些?例如,丝绸之路于什么时候开通的?海上丝绸之路的路线是什么?为什么说中国有“瓷器大国”之称?青铜器的主要原料是什么?等等。然后进入本课的学习。中国古代手工业是怎样产生和发展的?官营手工业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中国古代的官营手工业十分发达?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思考问题,找到答案。帮助学生再认、再现初中所学的有关手工业方面的基础知识,同时以时间为线索了解手工业成就。领悟科学技术对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作用,得出我国古代手工业在世界居领先地位的结论。

  关于冶金业、制瓷业、丝织业的发展及成就,教科书提供了多幅文物照片,揭示了我国手工业发展的重要成果。教学时可以将这些图片作为每个行业成就展示的点睛之笔,让学生体会到历史情景的再现,可以从生产、生活两方面适当增加有关的实物和照片,分析其特点,找出其发展特色。从而认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生产的进步,改善和丰富着人们的生活。

  “中国古代手工业享誉世界”,教师可以提出系列问题。如:“中国”在英语中的单词是China,你知道China的原意吗?古代西方一直称中国为“塞里斯”,这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西方这样称中国?等等。从而得出我国古代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在手工业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特别是制瓷业和丝织业方面是值得我们自豪的。

  最后小结可以制作动态演示的计算机课件,利用历史地图动态展示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发展及对世界的影响。

  2.教学案例

  案例一 在介绍中国古代丝织业发展时,可以引用诗词。如:

  汉代乐府《孔雀东南飞》中焦仲卿妻:“十三能织素,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她身上的打扮是:“妾有绣腰褥,葳蕤自生光。”她床上的装饰是:“红罗夏斗帐,四角垂香囊。香帘六七寸,碧绿青丝绳。”

  焦仲卿妻能有这样的少年生活,能有这样的打扮和装饰,反映当时丝织业生产十分普遍和发达。

  在介绍中国古代手工业享誉世界中的丝织业方面时,同样可以引用诗词。教师可以在课前引导学生收集古诗中有关桑蚕生产和丝织业方面的史料,在课堂上共享。然后让学生从史料中归纳、总结、分类出有价值的信息,反映出蚕桑、丝织在不同时期的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如:

  材料1:《诗经·小雅·隰桑》

  隰桑有阿,(低田里桑树多美,)

  其叶有难。(桑叶儿多么丰满。)

  既见君子,(见着了我的人儿,)

  其乐如何!(我心里多么高兴!)

  隰桑有阿,(低田里桑树多美,)

  其叶有沃。(桑叶儿嫩绿汪汪。)

  既见君子,(见着了我的人儿,)

  云何不乐?(怎么不心花怒放?)

  这首诗是一个爱情自白,把爱情和桑树联系起来,反映了蚕桑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材料2:有关丝绸之路的诗词。

  唐代诗人张籍《凉州词》:

  “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

  无数铃声遍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元代维吾尔族诗人马祖常诗云:

  “波斯在贾度流沙,夜听驼铃识路赊。

  采玉河边青石子,收来东国易桑麻。”

  两首诗反映了古代丝绸之路上熙来攘往,与西亚诸国友好往来,进行丝绸贸易的情景。

  案例二 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课堂小结。课件设计如下:

  1.世界历史地图—中国部分动态放大。

  2.冶金业、丝织业、制瓷业突出成就代表作图片逐个、逐层缩小为行业标志落在中国历史地图的相应地区。

  3.恢复为世界历史地图,动态闪现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丝绸、瓷器标志沿路线动态远销国外,并载誉而归。

  4.再度出现中国历史地图,英文单词CHINA覆盖整个版图。

  利用这样的课件,不仅使学生及时复习了当堂课的基础知识,同时增强了学生的时空概念,更从感官上触动学生,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四、问题解答

  【学思之窗】

  明清资本主义萌芽代表了中国社会进步的趋势,这种生产关系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解题关键:雇佣关系。

  思路引领:从生产关系,即人与人在生产过程的相互关系方面思考,“机户出资,机工出力”,双方关系发生变化,角色也随之变化。

  答案提示:①“机户出资,机工出力”;②雇佣关系。

  【探究学习总结】

  本课测评

  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发展有哪些特征?试举例说明。

  解题关键:把握特征,准确举例。

  思路引领:官营手工业发达;民间手工业经营艰难;享誉世界。

  答案提示:①官营手工业发达。例:冶金业成就领先世界;②民间手工业经营艰难。例:黄道婆在棉纺织业的贡献;③享誉世界。例:“丝国”、“丝绸之路”、“瓷器大国”。

  学习延伸

  (答案略)

  西城区44中 宋京红

  五、资料与注释

  1.原始资料

  官营手工业

  制国以为二十一乡,工商之乡六,士乡十五……处工就官府。

  ──《国语·齐语》

  庶人食力,工商食官。

  ──《国语·晋语》

  商工皂隶,不知迁业。

  ──《左传·襄公九年》

  今夫工群萃而州处……相语以事,相示以功,相陈以巧,相高以知事,旦夕从事于此,以此教其子弟,少而习焉,其心安焉,不见异物而迁焉。是故其父兄之教,不肃而成,其子弟之学,不劳而能。夫是,故工之子常为工。

  ──《管子·小匡》

  阖闾……请干将铸作名剑二枚。干将者,吴人也,与欧冶子同师,俱能为剑……莫邪,干将之妻也。干将作剑,采五山之铁精,六合之金英……而金铁之精,不销沦流,于是干将不知其由……干将妻乃断发剪爪,投于炉中,使童男童女三百人,鼓橐装炭,金铁乃濡,遂以成剑,阳曰干将,阴曰莫邪。

  ──《吴越春秋》卷4《阖闾内传》

  方今齐三服官作工各数千人,一岁费数钜万。蜀广汉主金银器,岁各用五百万。三工官官费五千万,东西织室亦然。厩马食粟将万匹。臣禹尝从之东宫,见赐杯案,尽文画金银饰,非当所以赐食臣下也。

  ──《汉书·贡禹传》

  近造神剑斫十五芒,观其铁色青激,光采有异……顷来有作者十余人,皆不及此。作刚朴是上虞谢平,凿镂装治是右尚方师黄文庆,并是中国绝手。以齐建武元年甲戌岁八月十九日辛酉建于茅山造。至梁天监四年乙酉岁,勅令造刀剑形供御用,穷极精功,奇丽绝世。别有横法刚,公家自作百炼。黄文庆因此得免隶役,为山馆道士也。

  ──《太平御览》卷665《道部》

  世间锻铁所谓钢铁者,用柔铁屈盘之,乃以生铁陷其间,泥封炼之,锻令相入,谓之“团钢”,亦谓之“灌钢”,此乃伪钢耳,暂假生铁以为坚,二三炼则生铁自熟,仍是柔铁。然而天下莫以为非者,盖未识真钢耳。余出使,至磁州锻坊,观炼铁,方识真钢。凡铁之有钢者,如面中有筋,濯尽柔面,则面筋乃见;炼钢亦然,但取精铁,锻之百余火,每锻称之,一锻一轻,至累锻而斤两不减,则纯钢也,虽百炼不耗矣。此乃铁之精纯者,其色清明……与常铁迥异。亦有炼之至尽而全无钢者,皆系地之所产。

  ──《梦溪笔谈》卷3《辩证》

  蜀以锦擅名天下,故城名以锦官,江名以濯锦……宋朝岁输上供等锦帛,转运司给其费而府掌其事。元丰六年,吕汲公大防,始建锦院于府治之东,募军匠五百人织造,置官以莅之。创楼于前,以为积藏待发之所,榜曰锦官。公又为之记其略云:“设机百五十四,日用挽综之工百六十四,用杼之工五十四,练染之工十一,纺绎之工百十一,而后足役。岁费丝,权以两者一十二万五千;红蓝紫茢之类,以斤者二十一万一千,而后足用。”自今考之,当时所织之锦,其别有四,曰官告锦,曰臣僚袄子锦,曰广西锦,总为六百九十匹而已。

  ──元费著《蜀锦谱》

  景德窑,宋景德年间烧造。土白壤而埴,质薄腻,色滋润。真宗命进御瓷,器底书“景德年制”四字,其器尤光致茂美,当时则效,著行海内,于是天下咸称景德镇瓷,而昌南之名遂微。

  ──清蓝浦《景德镇陶录》卷5

  家庭手工业和民营手工业状况

  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匹妇蚕之,则老者足以衣帛矣。

  ──《孟子·尽心上》

  蜀卓氏之先,赵人也,用铁冶富。秦破赵,迁卓氏。卓氏见虏略,独夫妻推辇,行诣迁处。诸迁虏少有余财,争与吏,求近处,处葭萌。唯卓氏曰:“此地狭薄,吾闻汶山之下,沃野,下有蹲鸱,至死不饥。民工于市,易贾。”乃求远迁。致之临邛,大喜,即铁山鼓铸,运筹策,倾滇蜀之民,富至僮千人,田池射猎之乐,拟于人君。

  程郑,山东迁虏也,亦冶铸,贾椎髻之民,富埒卓氏,俱居临邛。

  宛孔氏之先,梁人也,用铁冶为业。秦伐魏,迁孔氏南阳,大鼓铸,规陂池,连车骑,游诸侯,因通商贾之利,有游闲公子之赐与名。然其赢得过当,愈于纖啬,家致富数千金,故南阳行贾尽法孔氏之雍容。

  ──《史记·货殖列传》

  (张)安世尊为公侯,食邑万户,然身衣弋绨,夫人自纺织,家童七百人,皆有手技作事,内治产业,累积纤微,是以能殖其货,富于大将军(霍)光。

  霍光妻遗淳于衍蒲桃锦二十四匹,散花绫二十五匹。绫出陈宝光家,宝光妻传其法。霍显召入其第,使作之。机用一百二十镊,六十日成一匹,匹直万钱。

  ──《西京杂记》卷1

  手工业中的资本主义萌芽

  染坊罢而染工散者数千人,机房罢而机工散者又数千人,此皆自食其力之良民也。

  ──《明神宗实录》卷三六一

  大户张机为生,小户趁织为活。每晨起,小户数百人,嗷嗷相聚玄庙口,听大户呼织,日取分金饔飧计。大户一日之机不织则束手,小户一日不就人织则腹枵,两者相资为生久矣。

  ──蒋以化《西台漫记》卷四

  凡一炉场,环而居者三百家。司炉者二百余人,掘铁矿者三百余人,汲者、烧炭者二百有余,驮者牛二百头,载者舟五十艘。计一铁场之费,不下万金。

  ──范端昂《粤中见闻》卷二一

  2.课文注释

  我国的青铜时代

  青铜时代,是指人类社会已经发明和制作了青铜器,运用于生产和生活领域,使整个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的时代。我国商周时代是青铜文化的光辉时期。夏、商、周三代的青铜器物,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这些青铜器物制作精巧、造型优美,种类繁多,风格独特,是我国古代金属艺术的珍品,也是研究古代社会的珍贵文物。

  我国古代青铜的冶炼铸造始于何时,目前很难作出判断,不过在古史传说故事中的皇帝和蚩尤作战时,蚩尤就是用铜作兵器,使皇帝在战争初期处于劣势。蚩尤使用铜作兵器,虽属传说,但它在一定意义上为研究青铜器的起源提供了重要文字资料。在考古发掘的实物资料方面,时代最早的青铜器,是1957年甘肃马家窑和马厂文化遗址出土的铜刀。它的发现说明了在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2300年,我国就有了青铜制品。

  商代是高度发达的青铜时代。考古工作者曾先后在河南安阳殷墟遗址、郑州商城遗址、湖北盘龙城遗址,发现了这时期的铸铜作坊,说明商代青铜制造业已具有相当规模。这时期青铜器的实用范围也很广,无论是生产工具,还是武器、生活用具都已应有尽有。此时,青铜器种类增多,制作精巧,造型准确,器身上还出现了粗疏的动物纹或几何纹。商代后期,青铜器制作水平达到了高峰,表现为器类繁多,造型庄重,花纹繁缛细密。

  西周时期是我国奴隶制的鼎盛时期,西周的青铜铸造技术又有新的发展。这时期青铜器的突出特点是,器物上的铭文长,有的多达三、四百字。铭文字体优美奔放,铭文内容丰富,既有祭祀祖先,又有征伐、纪功、册命和赏赐等记载。它生动具体地补充了西周文献记载之不足,为研究西周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原始资料。

  丝绸大国

  中国丝绸,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我国曾被外国学者誉为“丝绸之源”。丝的发明和丝绸的制作,是中华文明的见证。而西方,却是到很晚时候才学会养蚕缫丝的。有一个为人们所常说的笑话:大约到公元3世纪时,古罗马一位叫保萨尼亚斯的学者说:丝是一种好像金龟子一样但比之大两倍的小动物体中取出的。赛里斯人(即中国人)把它们养四年,喂它们吃小米,然后从它们的残骸中获取丝。这当然是很可笑的,说明西方一直到公元3世纪时(我国已在魏晋时代),还不了解丝是怎样提取的。到学会种桑、养蚕、缫丝,就更需要一段时间。我国先民从距今约五、六千年前,就熟练地掌握了养蚕缫丝的技术。古希腊人把中国叫做“赛里斯”,即“丝绸之国”。在古罗马,恺撒大帝曾身穿丝绸长袍去看戏,引得在场的贵族羡慕不已,他们甚至不惜用相等重量的黄金去购买丝绸。后来上等丝绸每磅竟值黄金12两,迫使皇帝下令禁止皇家穿用丝绸。

  青铜器的合金比例

  商周对青铜冶炼的合金比例,主要见于《周礼·考工记》有关“六齐”的记载:“金有六齐。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斧斤之齐。四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戈戟之齐。参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大刃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二,谓之削杀矢之齐。金锡半,谓之鉴燧之齐。”

  这反映的是商周时期的铸造工艺。专家们曾对商周时代的青铜器进行定量分析。钟鼎类器物合金中锡的比例与《考工记》的“六齐”一致,是科学的。商周时代的礼器及乐器达到了较高强度和韧性,声音洪亮、悦耳,色彩辉煌,应该说与合金的科学配比有关。工具类器物,要求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耐磨性和韧性好,商周时代的实物也合乎“六齐”,合乎科学。《考工记》对青铜合金配比的表述,只有对于兵器类的说明与今天测定的实际情况有一定距离。但总体看来,商周青铜制造已经达到相当高水平。

  两汉时期的手工业

  两汉时期,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了一个专门为官府及宫廷所需制作各种器物、军械、衣服、金银器物及煮盐、冶铁、采矿、铸造、铸币等的手工业网,构成了官营手工业的庞大体系。官营手工业所需原材料的来源,则依据手工业门类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来源。以漆器手工业来说,其所需漆,主要依赖于官府漆园的种植;以煮盐、采矿等手工业来说,主要依赖于山林川泽之利不许私有的国有土地制度;还有一些原料,非国有土地的所有权所能提供者,必须仰赖于各郡国的土贡方物;值得注意的是,官府手工业的原料,还有一部分来源于官府用钱向民间购买。官营手工业的劳动力主要是:官府奴婢、刑徒、更卒(官府征发服役者)、工匠及工师(教新工学手艺的技工教师)。无偿劳役制是官营手工业劳动形式的最大特征。官营手工业是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稳定市场价格、发展农业生产、打击割据势力和富商大贾、加强中央集权制度物质基础的有力措施。但与此同时,它所带来的弊端和消极作用,也同样不容忽视。

  在官营手工业发展的同时,两汉时期的民营手工业也得到了发展,其表现形式通常有三:一为独立的民营手工业者所经营的手工业。这些城市中独立的手工业者大都拥有自己的手工作坊。二为大手工业主经营的手工业。大手工业主拥有大量奴隶或手工业劳动者,以经营采矿、冶炼和铸造器物等行业为主。三为耕织结合的小农家庭手工业。民营手工业主要分布在采矿、煮盐、纺织、造纸、造船等行业。

  西汉的长安、临淄等地拥有全国最重要的纺织官营手工业

  官营纺织业主要是为皇室和官府织造衣物。最重要的官营纺织业有三处:一、东织室和西织室,都设在长安,专为皇室织造衣物。每一织室的花费,每年为五千万钱以上。二、三服官,设在临淄,每年用精美的丝织品制作皇室的冬、夏、春(秋)三季的服装,所以有“三服”之称。三服官分在三处,各有织工数千人,每年花费数亿钱。三、陈留郡襄邑(今河南睢县)也设有服官,专为皇帝和贵族、大臣们制作礼服。

  两汉时冶铁技术的成就

  冶铁业是各项手工业的先导部门,也是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手工业部门。随着农业对铁制生产工具需求的日益增加,必然促使冶铁业发展起来。

  西汉冶铁技术有很大提高。铁器铸范已由战国时的单合范发展为双合范,燃料有木柴、原煤和煤饼等。尤其突出的是,西汉铁器已出现彻底柔化处理的黑心可锻铸铁,这一工艺比西欧国家早出现了两千年左右,并出现了高碳钢、中碳钢和锻铁制成的兵器。特别是河南巩县铁生沟村出土的一件铁,经化验,有十分良好的球状石墨,有明显的石墨核心和放射性结构,与现行球墨铸铁国家标准一类A级石墨相当。当时的工匠们还发明了焠火技术。战国时期铁制兵器尚属罕见,大多数只限于楚地。到了西汉,不仅能够生产铁制的长剑、长矛、环首大刀,而且生活器皿和杂用工具也广泛使用铁制,如灯、釜、炉、剪等都已在西汉中期的文化遗址中发现,这说明西汉铁器的使用已相当广泛。

  东汉初,南阳太守杜诗发明水排(即水力鼓风炉),利用河水冲力转动机械,使鼓风皮囊张缩,不断给高炉加氧,提高炉温,“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水排的发明,是冶炼技术上的一大进步。在欧洲,直到12世纪才开始应用类似的机械。铁器铸造方面,东汉时已熟练掌握了层叠铸造这一先进技术,即把若干泥范叠合起来,装配成套,一次就能铸造几个或几十个铸件。与战国时期比较,叠铸技术有重大改进,由原来的双孔浇铸,改为单孔一次浇铸。叠铸技术的改进,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省了原料。冶铁效率和铸造技术的提高,进一步促进了铁器的普遍使用。考古发掘资料证明,东汉时期铁制用具已普遍应用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百炼钢

  这是我国古老的炼钢工艺,其主要特点是反复加热锻打。古代工匠把“精铁”加热锻打一百多次,一锻一称一轻,直到斤两不减,即成百炼钢。魏晋时期是百炼钢的鼎盛期,曹操有“百炼利器”五把;孙权有三把宝刀,其中有一把就名为“百炼”;刘备令蒲元造宝刀五千把,上刻有“七十二炼”。

  灌钢

  灌钢是把生铁和熟铁合炼成钢。南朝齐梁时期,陶弘景在《重修政和证类本草·铁精》中说:“杂炼生、作刀镰。”这是对灌钢最早的记载。灌钢可以根据需要改变生铁和熟铁的含碳量,制成优质钢。其操作工艺有多种,一种是把生铁和熟铁片捆在一起入炉冶炼(见于沈括《梦溪笔谈》);一种是把生铁放在上面,熟铁放在下面,生铁先熔化,渗淋熟铁之中(见于宋应星《天工开物》),还有用其他工艺制炼的。

  唐朝纺织业

  纺织是唐朝主要的手工业部门。唐朝前期,纺织业的中心在河南、河北地区。宋州(在今河南商丘)和亳州 (在今安徽亳州)的绢,质量居全国之首。剑南益州(在今四川成都)的锦,尤负盛名。扬州的锦袍,最为驰名。唐朝管辖的十道中,都普遍生产丝、麻制品,数量巨大,技术很高。定州岁贡细绫1 270匹,瑞绫250匹,特种花纹的两窠细绫、大独窠绫、独窠绫50匹,共1 500多匹,是上贡高级丝织品最多的一州,它比一般的州所贡高出50倍至150倍。唐代丝织业达到了新的工艺水平。唐前期的丝织品由于受波斯织物的影响,织法采用“纬织法”,以纬线组成花纹,图案也有变化。唐代丝织品的色彩极为丰富,红有5色,黄有6色,蓝有6色,绿有5色,连同黑白2色,共有24色之多。当时丝织品花样繁多。

  陶瓷业

  隋代制瓷业相当发达,青瓷和白瓷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很大的提高。瓷器在社会中已部分取代了金、银、铜、陶、漆器等生活用品。从唐朝起,瓷器制造与陶器制造完全分离,形成一个独立的手工业部门。唐朝陶瓷技术很高,瓷器的精美,超过隋朝。当时北自河北、陕西,南到广东、福建,到处都有瓷窑。越州、邢州的瓷器更是闻名全国。唐瓷有白瓷、青瓷两大类。越州以青瓷著称,说它类玉类冰。邢州则白瓷著称,说它类银类雪。昌南镇(在今江西景德市)的瓷器,从唐初以来,就相传有假玉器之称。青瓷中的“秘色瓷”是越窑的精品,胎质细密,造型规整,釉光莹润,色淡素雅,纹饰精美,有的还镶嵌金边、银边和铜边,即“金扣”“银扣”和“金棱”瓷器。1987年,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的发掘证实,在晚唐懿宗、僖宗时已生产“秘色瓷”了。技艺高超、精巧的陶瓷工匠,还创制了著名的“唐三彩”。唐三彩是以铅黄、绿、青等色,描画花纹于无釉之白地陶胎上。色彩沉着,花纹线条优美,典雅富丽;多制作为马、骆驼、人像等,形象生动,色彩鲜丽。

  南宋棉纺织业的发展

  我国云南大理一带的少数民族和海南岛的黎族,很早以来就会种棉织布。北宋时,棉花已在两广、福建南部和四川等地普遍种植。南宋时,已扩展至江南广大地区。随着棉花种植的推广,棉纺织业逐渐普遍起来。南宋时棉纺织业有了新的发展。南宋末艾可叔的《木棉》诗中有“车转轻雷秋纺雪,弓弯半月夜弹云……机杼终年织妇勤”(赵汝适《诸蕃志》下)等句,反映了扦籽、弹花、纺纱、织布的生产过程,涉及当时所用铁杖、弹弓、纺车、织机等一些棉纺织工具。胡三省也曾谈到当时有以铁杖碾去棉核的工艺。那时还能织出带有细字、小花的花布。浙江南溪一座南宋墓中出土了一条质量相当好的棉毯。这些反映了南宋棉纺织业的新发展。

  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明朝中期以后,江南地区的商品经济有了明显的发展,特别是苏、松、嘉、湖、杭地区尤为突出,为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创造了条件。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一方面须有较大的作坊主或商人,即最早的资本家;另一方面是有人身比较自由的雇佣劳动者,即雇佣工人。一方把别人的劳动力作为商品购买,另一方是把劳动力作为商品出卖,两者在市场上结合起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就发生了。江南丝织业中心苏州城内及其所属的某些城镇,出现了专以织绢为生的机户。有些机户拥有织机二十余张或三四十张,雇佣工人数十人,以从事生产,像这样的机户就是最初的资本家。在苏州城内外,又出现了大量的技术工人,如在当时苏州城内有数千个机工和数千名染工。机工就是织工,他们没有织机,受雇于人,“得业则生,失业则死”。像这样的机工,显然已经完全脱离了生产资料,专以出卖劳动力为生。这就形成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日受值”的商品货币关系。除苏州的丝织业,在江南地区的棉布袜制造业、榨油业、矿冶业中也有类似资本主义萌芽的现象存在。明代的资本主义萌芽,虽然还是稀疏的,但它的出现却是封建社会走向末期的标志。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的原因

  资本主义萌芽是社会经济综合发展到一定阶段和在一定历史环境下发生的社会现象,同样造成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的原因也不是单一的。

  首先是生产力发展水平。明清社会生产力的确达到了封建时代的最高水平,但不能估计过高。因为:第一,明清与宋元相比,生产力的提高只是量的扩大,很少质的变化。第二,明清与西欧各国相比明显落伍。总之明清社会生产力虽已为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提供了历史前提,但还不足以瓦解封建的自然经济。

  其次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结构。从经济结构方面来说,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的牢固结合一直到清末也没有什么改变,地主对农民的剥削极为沉重。从政治结构来说,明清专制主义的封建集权统治进一步强化,而地主制经济下的个体小农则是其统治的基础。当西欧的封建政权奉行重商主义政策,支持掠夺农民,并以炮舰为海外殖民掠夺撑腰时,明清统治者无一例外地实行重本抑末政策,摧毁本国工商业的发展,以维护其统治的稳定。

  除上述原因外,还应看到明清社会是个有机整体。社会上各种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因素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对资本主义萌芽发生影响。首先地主制经济的特有活力。中国地主制经济有两大特点,一是土地买卖频繁。明清时代伴随着商品货币经济的日益发展,地权转移日益加剧。二是与前者相联系的封建等级关系比较松散。在地主阶级中虽然有身份性贵族、官绅地主和非身份性庶民地主的区别,但由封建贵族、各级官绅到庶民之间,缺乏严格的土地占有等级制度。地主制经济的活力表现为封建地权及封建等级的运动状态,又表现为把资本主义萌芽引向中断、逆转和夭折的机能。后者主要是通过地主、商人和高利贷者三位一体的封建经济来实现的。因为土地可以买卖,地产又是最稳妥的生息形式,商人、高利贷者自然会成为土地的买主。他们“以末致富”、“以本守之”,转化为地主,倒向了封建营垒。

  其次,行会制度对手工业、商业竞争的限制。明清之际,我国形成了类似西方行会的工商业组织,或称会馆,或称公所,或称行,或称帮。行会对产品的数量、质量、品种和规格,原料的采购,产品的销售价格,吸收学徒的数额、年限,工资水平,技术传授范围,劳动时间长短,都有严格规定。封建行会垄断本地区、本行业的业务,排斥外来人的竞争,也限制本行业内部的竞争,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第三,货币制度的落后与混乱阻碍商品经济的发展。明后期与清代银两和制钱都是合法货币,在市场上同时流通。但白银条块作为货币,可以自行铸造,大小不等,形状不一,名称各异,成色有高下,使用时必须秤算重量,鉴定成色,而秤量银两的衡器复杂,计量标准又不一致,很不方便。银、钱比值未按官方规定保持稳定,长期处于大幅度波动之中。随着对外贸易中大批外国银元的流入,它们在流通中显然优于银两,成为受欢迎的通货。但外国银元更加剧了中国币制的混乱,并造成中国白银大量外流。货币的落后与混乱,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生活,扰乱了国内市场,阻碍了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第四,传统文化的两重性。一方面,作为内驱因素,传统文化中的“变易”思想和“经世致用”等观念,推动着明清士大夫去思考,适应商品经济所带来的变化,接受并学习西方的科学和文化;另一方面,作为制约因素,传统文化以孔孟之道、纲常名教为核心,重文轻利、重本抑末、重儒轻贾的价值系统,自我封闭、自我陶醉的文化自大主义,斥科学技术为奇技淫巧,非难和排斥西学等等。凡此种种,都证明制约因素远远压倒其内驱因素,极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上述种种因素是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结构所派生的,它们的交叉作用,使中国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直至鸦片战争前夜,仍处于萌芽状态。

  3.学术观点

  铁器出现的时间

  铁器的出现在人类历史上是一件划时代的大事。据研究,人工锻冶的铁器最初是在公元前16—前15世纪西亚北部和亚美尼亚山区出现的,这些地区当时处在赫梯统治范围之内。

  我国何时出现铁器的呢?这个问题有不同意见,主要有以下三种:

  第一种意见,1972年底,河北藳城台西遗址发现了一件商代中期的铁刃铜钺,而且,这件器物的铁刃经鉴定是经过锻打的。1977年8月北京平谷县南独乐河公社刘家河大队商代墓葬中又出土了一件铁刃铜钺;此外,解放前还发现有一件西周初年的铁刃铜钺和铁援铜戈,传说是1931年在河南濬县出土的。上述几件器物经分析,均含有较高成分的镍,这正是陨铁的特征。所以,一般认为这几件器物由陨铁制成,而不是由人工锻冶的铁制成的。另外,在商代藳城台西遗址中还出土了两块赤铁矿石和十几块铁渣,所以有的研究者认为这是商代中期已开始冶铁的反映。但人们在冶铜时,矿石中的氧化铁同样会留在矿渣之中,而且矿渣中的含铁量可达到36%以上,甚至达50%。所以,有的研究者又认为:“台西遗址出土的所谓铁渣,应是炼铜的矿渣,而不是人工冶铁的遗物”,等等。总之,学术界占统治地位的意见认为,中国在商代还没有出现人工制铁。

  第二种意见,西周初期有无人工冶铁?有的学者认为西周初期可能出现人工冶铁。《逸周书·克殷》载:“……乃石击之以轻吕,斩之以玄钺”。有的学者认为,这里的“玄钺”并非铁器,而指陨铁制的铁刃铜钺,不能证明商末周初已能冶铁。《诗经·大雅·公刘》:“取厉取锻。”《尚书·费誓》:“锻乃戈矛,砺乃锋刃。”对这两处中的“锻”,过去一些学者认为指锻铁,现在一些学者则认为“锻”指对青铜的捶锻。而且至今考古发现西周戈、矛等兵器均为青铜制品,青铜兵器、工具也可以通过锻打而变得锋利。因此,西周初期出现人工冶铁的意见也因缺乏实证而被否定。

  第三种意见,西周中晚期出现人工冶铁。《礼记·月令》载:“天子……乘玄路,驾铁骊,载玄旗……”这一记载系指西周而言。《诗经·秦风·驷铁》:“驷铁孔阜”,是西周末秦襄公时的诗,意为四匹马的颜色如铁。只有铁成为习见事物之后,才会以其颜色称呼别的器物。考古已发现了西周末的人工冶铁制品,即河南三门峡虢国大墓中出土的铜柄铁剑。这件器物属西周晚期人工冶铁的块炼铁制品已为学术界公认。此外,陕西凤翔秦公一号墓出土了西周、东周之际的铁铲,甘肃灵台发现春秋早期的铜柄铁剑,甘肃永昌则发现春秋早期的铁锸等。据上述事实,学术界认为中国中原地区人工冶铁最早发生于西周中晚期。

  从现在接触到的文献资料和考古发现的实物证据来看,把中国最早出现的人工冶铁定在西周中晚期是比较合理的。

  ── 宁可主编:《中国经济发展史》(1)

  中国养蚕的起源与养蚕业的发源地

  对我国养蚕的起源和养蚕业的发源地,学术界存在不同的意见,周匡明认为“早在七千年前,原始社会的人们已发现了蚕茧纤维利用的秘密,至迟在五千年前,蚕的家养时代已经开始了”。而魏东认为“家蚕形成于殷商时代”。考古发现商代不但有玉蚕和蚕形纹饰而且还有丝织品的痕迹,这说明商代蚕桑业已经很可观,在这之前必然有一个发展的阶段。

  对于养蚕业的发源地,魏东认为长江三角洲是中国养蚕业发生阶段的中心地区,至先秦时期两次向中原地区转移,一次在夏末,中心地区迁至淮河流域下游;一次在商周时代,中心地区迁至中原地区,至西周时代扩展到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

  先秦时期的蚕桑和丝织业,胡厚宣指出,甲骨文中与丝帛桑有关的字有一百以上,可见蚕桑丝织业,在商朝已经相当普遍。刘方认为周人已严格地区分了家蚕和野蚕,当时对于育桑十分重视和精心,西周的蚕桑业区域很广。夏鼐认为:殷周已有华美的暗花绸和多彩的刺绣,后又发明罗纱和织锦。史文训认为这一时期统治者普遍把奖励蚕桑作为要策之一,这从客观上推动了蚕桑丝绸技术的发展。戴亮在《战国时期的丝织品及其织造技术初探》一文中指出战国时期丝织品种类齐全,先进工具出现,染色技术也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王朝中、李世愉等:《中国古代史学习入门九讲》

  关于资本主义萌芽的程度

  有的学者认为明中叶以后,资本主义萌芽已进入了手工工场阶段。尚钺先生认为中国社会在清朝康乾时期已进入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时期。吴大琨先生认为原始积累在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之前并没有发生。翦伯赞先生认为这种资本主义因素虽然在一定过程中和一定范围内对封建经济起一定的分解作用,但无论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没有达到足以摇撼封建经济基础的程度。黎澍先生认为当时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分离还是个别和轻微的现象,中国社会的基本经济结构仍然是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的统一。

  关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问题是和封建社会长期延续性密切相关的。因此近年来史学界讨论的较多。洪焕春先生认为封建专制政权保持住自然经济结构,从而使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很难发展成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李洵先生认为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缓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中国封建社会本身的特征、生产力发展水平、全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人口压力、专制主义制度对经济的干预和西方殖民势力的影响。方行先生认为中国封建经济的内部结构及其坚固性是发展缓慢的原因。

  4.插图说明

  三星堆青铜礼器

  三星堆青铜礼器,出土于三星堆遗址二号坑,造型很威严。三星堆青铜文化里的尊、罍、盘等,用以表示王朝权威和尊严,纹饰、造型受到中原青铜文化的深刻影响。

  5.参考资料目录

  王朝中、李世愉等:《中国古代史学习入门九讲》,中国青年出版社1986年版。

  宁可主编:《中国经济发展史》,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年版。

  《中国古代史常识》(专题部分),中国青年出版社1980年版。

  赵毅、赵轶峰主编:《中国古代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朱伯康、施正康:《中国经济通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余也非:《中国古代经济史》,重庆出版社1991年版。

  张传玺主编:《中国古代史参考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编:《世界之瑰宝,民族之骄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张永山:《西周时期陶瓷手工业的发展》,载《中国史研究》1997年第3期。

  李修松、张宪平:《春秋时期淮河流域手工业生产述论》,载《学术月刊》1998年第5期。

  魏明孔:《隋唐手工业与我国经济重心的南北易位》,载《中国经济史研究》1999年第2期。

  李正中:《建国以来中国古陶瓷研究概述》,载《历史教学》1994年第2期。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问题讨论集》,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历史教研室编,三联书店1957年版。

  田居俭、宋元强编:《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巴蜀书社1987年版。
第三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一、教学目标

  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1.知识结构

  2.教材分析与建议

  重点

  中国古代商业产生发展的特点

  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发展和萎缩的原因

  难点

  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如何得到发展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

  本课教材主要从三个大的方面、分不同的历史阶段向学生介绍了我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基本情况: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这些内容一方面介绍了我国古代商业在不同方面和不同阶段的发展概况,说明商业的繁荣是我国古代经济的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另一方面也对我们今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正反两方面的借鉴。内容涉及的时间长,专业性强。与内容有关的绘画、实物照片(如考古出土文物等)、文字资料比较丰富。由于学生们初中基础的制约,建议在教学中适当进行补充,增加学生对我国古代商业发展的了解,为学生认识商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奠定基础。最后对古代商业的知识进行整理,形成整体认识和理解。

  引言

  本课引言由文字组成,介绍古代传奇人物范蠡辅佐越王勾践灭吴复仇后,弃官经商,取得了巨大成功的故事。范蠡被称为陶朱公,后世商人尊他为祖师。陶是春秋战国时代关东最繁荣的经济都会,被誉为“天下之中”。“诸侯四通,货物所交易”,是全国的经济中心,经济繁荣是必然之结果。

  建议教师首先引导学生阅读引言内容,也可出示《史记》的范蠡原文,然后向学生提问。问题一:通过阅读引文,从范蠡身份的转变,你对春秋战国时期商人有什么看法?问题二:在范蠡选择陶作为经商地点的原因?(交通中心、经济都会、四方货物等)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本课学习。

  第一目 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

  教材以我国古代历史的不同时期为线索,讲述了我国古代商业的产生和在先秦、秦汉、隋唐、宋元、明清五个时期的基本情况。商业的兴起是经济发展的产物,商业的出现又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古代商业产生于先秦时期,初步发展于秦汉时期,隋唐时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到宋元时期商业经济达到空前繁荣,最后于明清时期商业繁荣深入城镇农村,边疆海外。这一切都是在大多数政权奉行重农抑商政策的压制下顽强发展而来的。

  (1)商业兴起于先秦时期

  中国人很早就懂得经商。原始时代,人们共同对抗自然,生产力有限,未能形成分工。不断改进的劳动工具提高了人们的生产力,生产物过盛衍生了原始的交换。这些交换先是偶然性,渐渐变得经常而刻意。中国人很早就学会经商,据《易经》所载,神农氏曾在日中设市以“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这可算是原始的市集。在远古时期,商部落就以善于交换出名,周武王灭商后,商朝的遗民为了维持生计,传说他们的祖先曾驾着牛车游走部落之间,进行交易。日子一长,便形成一个固定的职业。周人就称他们为“商人”,称他们的职业为“商业”,由此引申,出售的生产物便叫“商品”,这种叫法一直延续到今天。

  春秋战国时期,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各地出现许多商品市场和大商人。春秋时期著名的大商人有郑国的弦高、孔子的弟子子贡和范蠡;战国时期著名的商人有魏国的白圭、吕不韦。战国时期各国铸造流通的铜币种类增多,货币的数量大,种类多,反映了商业较过去发达。商品交换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的繁荣。

  建议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本目内容时,以“商人”和“商业”名称的由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以不同时期大商人(如范蠡、吕不韦)的故事来增强学生对本目内容的感性认识。

  (2)秦汉时期商业初步发展

  教材提到“秦汉以来,统治者多推行重农抑商政策,使商业的发展比较艰难。”这是本课的第一个核心内容,分析重点有两个,一个是重农抑商政策,秦汉至隋唐,商人经商受到时间、地点的限制,商业总体水平还不高。建议教师适当给同学补充资料,如可以展示汉长安城的平面图,让学生找出长安城的两个市。“汉五铢”钱的实物或图片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增强学生对秦汉时期商业发展的感性认识。或者提醒其初中学习的知识,也可以从下边教材总结。另一个是商业的艰难发展:“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商业还是得到了发展。这是本课重点,建议对秦汉至隋唐的商业发展集中进行表述。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统一货币,度量衡,修建驰道,这些措施都有利于商业的发展和国家的统一。两汉时期,伴随着统一局面的形成、巩固和农业、畜牧业、手工业的发展。

  (3)隋唐时期商业的进一步发展

  隋唐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由于农业经济的发展、手工业的进步,特别是隋朝时开凿的贯通南北的大运河,促进了商品流通范围的扩大。教材在这里简单的把商业发展的条件提出。建议总结商业发展的几个重要条件,并继续补充,最后进行总结。唐代还出现了柜坊和飞钱。柜坊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是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比欧洲地中海沿岸出现金融机构要早六七百年。飞钱类似于后世的汇票。柜坊和飞钱的出现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它们的出现又促进了商业的便利与发展。

  教学时建议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学思之窗】中有关柜坊和飞钱的内容。教师可以这样提问:柜坊和飞钱与后世的什么相类似?它们的出现对商业的发展有什么作用?以此来引导学生分析隋唐时期商业发展的原因。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课本插图“唐长安平面图”来讲解唐朝长安的商业繁荣情况,加深学生的印象。

  (4)“宋元商业的繁荣”,教材主要分两宋和元代两个阶段讲述了宋元时期商业繁荣的情况。商业要繁荣,政府就必须放松对市场的严格控制。两宋时期商业的繁荣,就是建立在从唐代后期起,市坊严格分开的制度被打破,以及不再限制商品交易的时间基础上的。两宋时期的商业繁荣是全方位的,不仅商品的种类繁多,而且国内贸易、边境贸易和对外贸易都很繁华。商业的繁荣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元代实现了国家的空前统一,促进了商业的继续繁荣。

  两宋时期商业繁荣的原因

  两宋商业空前繁荣,教材指出商业环境相对宽松,概括而言:首先,北宋建立以后社会经济得以正常发展,农业、手工业的高度发展,为商业的兴盛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其次,政府逐渐放松对商品交易的限制。从唐代后期起,市坊严格分开的制度逐渐被打破,到宋代,店铺已可随处开设,买卖时间也一改日中为市的限制,早晚都可经营。第三,宋代市场上虽然仍然使用金属货币,但在北宋时,四川益州的富商开始发行纸币“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建议教师引导学生观看课本插图汉唐钱币和北宋的纸币拓片,归纳出纸币的出现对商业发展的影响。纸币的发行使用便利了商业活动的进行,促进了商业的繁荣。第四,两宋时水陆交通便利,特别是海上丝绸之路畅通,有利于对外贸易的发展。

  在引导学生学习本部分内容时,建议教师先向学生提问:两宋商业空前繁荣,原因有哪些?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由教师归纳总结。这里应特别突出宋代政府的宽松政策以及产生的积极后果。这部分内容是本课的重点,教师可以适当补充、拓展,在不增加学生记忆负担的情况下,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

  元代商业的继续繁荣

  元代实现了国家的空前统一,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重新疏浚了大运河,疏浚后的大运河从杭州直达大都;开辟了海运,海运从长江口的刘家港出发,经黄海、渤海抵达直沽(天津);元政府还在各地遍设驿站,横跨欧亚的陆上丝绸之路也重新繁荣起来,这些都促使元代商业继续繁荣。元代的大都是政治文化中心,也是繁华的国际商业大都会。从东欧、中亚,从非洲海岸,从日本、朝鲜,从南洋各地,都有商队来到大都。城内各种集市三十多处,居民不下十万户。

  (5)“明清时期”。教材首先介绍了政府对商人征收沉重的商税,并施行种种压制政策,相比于宋元,有明显的退步。这需要补充一定的资料,加以说明。明清时期,政府对民营商业,不断加征商税,对民营商业征税不仅税率高,税目繁多而且关卡林立。明清政府还继承了专卖专营的传统,限制了民营商业的经营范围,从而阻碍了工商业发展。

  明清城镇商业依然呈现繁荣景象。棉花、茶叶、甘蔗、染料等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成为商品,体现了小农经济与市场的联系日益密切,农产品商品化得到了发展;城镇经济空前地繁荣和发展,许多大城市和农村市场都很繁华。只有这样才能使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迅速。联系隋唐的柜坊和飞钱、宋朝的交子等内容,总结概括出商业继续繁荣的结论。

  其次,随着商业的繁荣,商人的情况发生了新变化,明清时期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叫做“商帮”,其中,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是徽商和晋商。建议教师利用课本插图“山西平遥市楼”,向学生介绍明代山西的商业繁荣情况。建议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对晋商进行补充讲解。

  建议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历史纵横】中关于晋商的内容,这部分内容与教材内容相互补充,更直接说明晋商发家致富的经过。晋商的活动范围极为广泛,许多人甚至走出国门,到日本、东南亚、俄罗斯等地去做生意。

  第二目 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

  市是货物交换的地方,开始时物物交换,货币产生后就成为买卖的场所,即市场,和城没有任何关系,只是进行物物交换的场所,与今天的农贸市场或农村集市很相近。这种市不具备城市的基本形态,《墨子·七患》说:“城者,所以自守也。”也就是说,中国古代的城是以防守为基本功能。城市则不然,它必须有集中的居民和固定的市场,二者缺一都不能称为城市。教材在第二目内容上主要提出两个思路,一是以北宋为分水岭,之前的中国古代城市政治、军事意义更大,经济意义居从属地位。北宋之后大城市的经济意义逐渐增大。二是北宋以后随着商业经济的发展,以市、镇、大城市为单位形成了中国古代商业三级市场体系,有力的促进了商业的繁荣。

  教材在这一段延承了重农抑商政策的基本思路:秦汉至隋唐,商人经商受到时间、地点的限制,商业总体水平还不高,并加以具体化。汉唐时期的城市特征是:1.绝大多数城市是因为属于各地政治中心而建设起来。地方上的中小城市也多因为是各地郡县治所而发展起来。2.这时期的城市,政治、军事意义大于经济意义,消费意义大于生产意义,商业的繁荣远远超过了商品生产的水平。因为这一时期,城市中的绝大部分居民是官僚、地主等消费人口。这时期的城市一般是坊市分区,即住宅区与商业区分开。白天定时开市、闭市。唐朝政府允许外商在境内自由贸易,胡商遍布各大都会。西市就有西域以及波斯、大食商人,“胡风”、“胡俗”流行。长安城的人口不下百万,这样庞大的人口对商品的需求,造成长安城商业的繁荣。尽管城市里有商业者,但一方面是绝对少数,另一方面城市商业在手工业作坊不够发达的条件下,只能以转运远地的奢侈品为主要的业务,以满足王公贵族对奢侈消费品的需求。农村集市也有了进一步发展,尤其是在水陆交通要道附近,集市不断增多,有些还发展成重要的市镇。

  宋元时期的市镇

  两宋时期商业的繁荣首先表现为市镇商业的繁荣。教材首先强调旧时日中为市的经营时间限制也被打破,早市、夜市昼夜相接,交易活动也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来对应教材前面提到的宋朝商业环境比较宽松的结论。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市分散在城中。注意“两宋商业突破传统商业时间、空间的限制,发展到新的水平”是本课的第二要旨。如何突破?应当结合教材的《清明上河图》局部,进行分析,并结合学生对《水浒》等文学作品的认识加以引导。

  教材中对“市”和“镇”的内容和彼此关系,加以表述,突出本目的第二个重点:北宋市镇的发展;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到北宋有了一个新的转折。北宋以前在唐代已经出现农村集市;北宋时,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增加,彻底打破了坊市的界限,商店可以随处开设。有些城市商业区域扩大到城外,叫做草市。农村中还有定期开放的小市,北方叫集,南方叫圩或赶场。草市的集、圩在交易发达的基础上逐渐发展成固定的市镇,成了沟通乡村与城市的桥梁,有利于商品经济的繁荣。商业性市镇在乡村和城郊地带的广泛兴起和发展,是宋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草市多为小规模的乡村集市和商业点,承担着农村初级市场的功能;镇是规模相对较大的经济中心地,起着农村中心市场的作用。镇的设置始于南北朝时期。但在宋代以前,它是封建政权的军事据点。北宋建立后,镇的性质开始发生根本性的变化,逐渐向农村经济中心地演变。在中国传统的区域经济网络中,镇居于市场层级的第二级。居于镇之上的区域中心市场是府、州、县城,镇宛若卫星城镇环绕周围,并通过府、州、县城将经济触角向外伸展。居于镇之下的则是圩、集、场、店等广大的农村初级市场,它们为市镇提供了充足的经济养分和宽阔的市场空间。反过来,镇扮演着沟通城乡关系的重要角色。这种沟通上下级市场的角色定位,毫无疑问刺激了镇自身的经济发展,使原本开放的市镇更加开放,亦使得镇作为区域经济第二级中心市场的地位不可取代。到南宋时,各地镇市逐渐呈现出专业化的特征。镇既是农村中心市场,也是联结城市市场和农村市场的主要纽带。而且,成为新兴的经济中心地。

  全国出现了数十座较大的市镇。其中,汉口镇、佛山镇、朱仙镇、景德镇是最著名的四大商业名镇。前三个镇的历史定位,是充当商品流通的中转站,成为区域市场乃至全国大市场商品循环的枢纽。景德镇则是专业手工业镇,由于它地处昌江南岸,故始名昌南镇,北宋景德元年(1004年)置镇,朝廷遣官监造瓷器充贡品,命瓷工书“景德”纪年于器,从此便改名为景德镇。中国以出产瓷器而有“瓷器之国”的誉称。作为我国瓷业中心的景德镇尤以盛产精瓷而驰名中外,向有“瓷都”之美名。

  繁荣的大城市在古代是如何发展的?教材在这段描述强调两点:古代的长安、洛阳、开封、临安、大都等大城市,曾作为国家首都的大城市,往往具有政治中心、军事重镇、商业中心的多种功能,是中国古代城市的最高形式,而且经济中心的地位愈来愈高。宋时的开封、南宋的临安都发展成为当时世界上超过百万人口的特大城市,商业也空前繁荣。城内既有繁华的商业街区,又有专业交易场所。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形象地反映了开封城内商业的繁华景象。建议教师引导学生观看课本插图《清明上河图》(局部)和本课标题的背景图(也是《清明上河图》的局部),加深学生对开封商业繁荣的印象。第二,由于丝绸之路的开通、大运河的开凿、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等重要历史事件的影响,在不同时期,也催生了一批批城市的兴起与繁荣。尤其是南方经济的发展,使扬州、成都等一批南方城市成为当时最繁荣的大都会,以至出现“扬一益二”的说法。实际上教材概括了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两个趋势,即传统的政治性城市逐渐向多样化和商业化城市发展,表明商品经济日趋活跃。二、隋唐以后一批以经济职能为主的商业都市逐渐兴起,逐步增多,商业性和工业性逐步加强。如隋唐在长江流域还出现了以扬州和成都为中心的商业都市。这里对丝绸之路的开通、大运河的开凿、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等事件要注意引导学生,复习以前的历史知识,弄明白它们的影响。

  小结:使学生概括总结古代城镇发展的特点:①对政治中心的依附性渐减,趋向生产性和商业性。②政府的限制逐渐放松,但“重农抑商”的政策没变。③政治和经济格局变更影响城市商业活动。

  第三目 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

  中国的对外贸易,历史悠久。教材列举了从西汉、唐朝、两宋、元朝等朝代对外贸易的发展繁荣的突出表现,同时突出了在对外贸易方面政府的作用。

  西汉张骞通西域之后,陆上丝绸之路开通,路线是从长安出发,经过河西走廊,出玉门关或阳关,再经过今天的新疆进入中亚和西亚。汉武帝之后,还开辟了与南海诸国及印度半岛等地交往的水上交通线,从事经常性的贸易往来,这就是海上丝绸之路。两条丝绸之路的开通,有利于中外贸易的发展。

  唐朝时,广州成为重要的外贸港口,政府在这里设有市舶使,专管对外贸易。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管理对外贸易的专门官署。两宋时,为增加财政收入,积极发展海外贸易,中国同东南亚、南亚、阿拉伯半岛以至非洲的几十个国家进行贸易,海外贸易税收甚至成为南宋国库重要财源。元朝时,主要港口有泉州、广州和庆元(今宁波)。泉州是元朝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经常停泊着数百艘海船,大量货物在那里汇集和起运,被誉为当时世界第一大港。至今屹立在泉州附近的六胜塔,就是当年引导海船进出港口的灯塔。

  建议教师请学生阅读【历史纵横】有关元代市舶司设立的情况,特别是政府对港口对外贸易的管理使学生联系到现在港口的海关管理。通过回答问题来加深学生对元代对外贸易的理解。

  官府控制下的中国古代对外贸易中,朝贡贸易即通过朝贡与赏赐完成交易,占有重要地位。这种朝贡贸易,往往“厚往薄来”“倍偿其价”,目的不在于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而是政治上要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经济上求购各种异域珍宝特产,以满足统治者对奢侈品的需求。关于朝贡贸易的分析,建议引用初中教材涉及到1405~1433年,郑和奉命率领庞大船队七次下西洋的故事,分析其运载的货物、搭乘的人员等资料,以及其结束的原因,就会比较好地突破这一难点。教材文字资料给的比较明确,但其他信息还需要教师补充。

  “海禁”与“闭关锁国”导致中国对外贸易的萎缩

  “海禁”与“闭关锁国”。教材只是简单介绍了明清两代的对外贸易政策及情况,提出闭关锁国政策的直接后果是中国对外贸易渐趋萎缩。对此教师不宜过多展开,只须讲清明清对外贸易的具体表现即可。因此,建议教师采用讲授法,以提高学生的认识和理解。

  明代的外贸分民间贸易和官方贸易,官方贸易一直没有中断,而民间贸易则经历了从明初实行“海禁”,禁止民间贸易到明朝中后期重开海禁,允许民间贸易的变化。“海禁”的实行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造成中国落后于世界。建议教师简单介绍“倭寇”与“海禁”两个概念和明代民间贸易的具体状况。重点要讲清“海禁”的后果。

  清代的外贸政策是严格奉行闭关锁国政策:清初,为了对付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厉行禁海,迁界,将沿海居民内迁数十里,“无许片帆入海”,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为对付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是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直接原因,而落后的、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是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本原因。此外,西方殖民者向东方殖民扩张是其客观原因。建议教师在简单讲清闭关锁国的原因后,强调清代一直实行这一政策。广东十三行(又称广州十三行),是封建社会商品经济发展和清朝对外奉行“闭关锁国”贸易政策的产物,是当时中外贸易畸形发展的标志。创始于康熙二十五年(1686)四月,清廷既要“严华夷之大防”,又要保证对外贸易的顺利开展,于是广东官府便组织和指定一些商人专管广东对外进出口贸易。这就是广东十三行商人出现和行商制度创建的重要背景。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严格限制海外贸易,规定只许广州一地对外贸易,并且由特许的十三洋行进行。从此中外贸易逐渐萎缩了。

  三、教学设计与案例

  1.教学设计

  关于“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一目的教学。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和认识到商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是商业是经济发展的产物,商业的出现又促进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而且商业的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所转移的。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和宽松政策,能够起到阻碍和促进商业发展的作用。教师首先采用谈话法,利用“商人”和“商业”这两个名称的由来提高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根据一些著名的商人和商帮的故事让学生分析,导入本课。

  其次,教师可以利用教材中的关于长安的图和资料,打破顺序,让学生寻找教材中的隋唐资料,首先从秦汉至隋唐,商人经商受到时间、地点的限制入手,从长安图找出问题。然后归纳总结商业发展的基本条件: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大运河的开通,有利于商品流通。学思之窗关于柜坊和飞钱的资料说明隋唐时期商业的迅速发展,以证明“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的现实。

  宋元商业的繁荣是本书的重点。教师可以直接让学生观看《清明上河图》全画(市场上出售的临摹作品很多),分析出市坊不分,时间不受限制的现象;教师指出:要繁荣商业,政府就必须减少对市场的限制。再请学生归纳钱币和纸币的差异,说明“交子”的出现反映了商业发展的繁荣程度。最后要促使学生把宋朝在市镇体系建设、海外贸易的情况从后面教材中摘出来,对宋朝商业繁荣的表现形成整体印象。元朝的大都资料很多,可以适当补充可以围绕徽商和晋商资料,引出教材关于明清时期的商业繁荣。教师首先指出:比较法是研究历史的基本方法。通过比较徽商与晋商的相同点来增强学生的印象:都从经营盐业起家;积累起商业资本之后扩大经营范围,涉足其他领域;然后再涉足金融领域,甚至还走出国门,积累起巨额财富。进而用谜语来引导学生到明清政府对商业的种种限制。进而启发学生对政府在商业繁荣中扮演的角色的初步探讨。

  关于“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一目,重点在于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总结中国古代城镇和商业市场的关系以及发展的基本线索;可以再围绕宋代“草市”“四大名镇”做文章,使学生总结集市、镇、大城市三级市场的形成,本身就是代表了宋代商业空前繁荣。而大城市则是要学生总结出一定的发展规律。

  第三目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先请学生回答关于元代市舶司设立的问题,使学生认识到:元代政府通过严格控制对外贸易而增加税收。引出官府对外贸经济的控制问题。然后建议教师注重补充郑和七下西洋的资料,承前启后,突破朝贡贸易的难点;分析朝贡贸易的问题,进而深入至“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影响;总结政府在商业经济活动中的作用。

  最后小结先总结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特点,以“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来概括国民经济中农、工、商业之间的关系。

  2.教学案例

  案例一 讲商人的出现和商业的兴起时,向学生展示一组商人形象。

  如范蠡、吕不韦等。

  问题一:通过阅读引文,从范蠡身份的转变,你对春秋战国时期商人有什么看法?

  商业繁荣,商人地位高等。

  问题二:在范蠡选择陶作为经商地点的原因?(交通中心、经济都会、四方货物等)

  最后引入“商人”和“商业”的概念。

  案例二 讲宋元商业的繁荣时,向学生展示《清明上河图》全画。

  北宋末年,张择端来到开封后,画成一画,取名《上河图》,悬挂在开封城内供人观赏,正好被微服私访的宋徽宗看到。对书画研究颇有造诣的宋徽宗非常喜爱此画,遂提笔在画上加了两个字:清明,取政治清明之意,这就是《清明上河图》的来历。北宋灭亡,此画丢失,张择端非常痛心,根据自己的记忆又画了一幅,这才是今天我们见到的《清明上河图》,此画现存中国历史博物馆。

  问题一,能找出市坊界限?营业时间有限制?(官府管理相对宽松)

  问题二,铜钱和“交子”的优缺点?宋代“交子”出现反映了什么问题?

  引入朱仙镇资料,阅读回答问题,引导学生得出三级市场体系基本认识。

  案例三 讲明清时期的徽商与晋商时,使用下表进行比较:

  徽商                晋商

  第一阶段经营盐业致富         经营盐业致富

  第二阶段经营茶叶、木材、粮食     经营丝绸、铁器、茶叶、棉花、木材

  第三阶段典当、走出国门        票号、走出国门

  问题:不愿称老板的徽商

  “二人山下说诗(丝)文,三炮打进四川城。十月十日来相会,三人牵牛一路行。”这首诗谜的谜底就是“徽州朝奉”。“朝奉”本为官名,宋代朝官有朝奉大夫和翰奉郎。有些徽商是由仕而贾的,他们不愿人们称其“老板”,代之以“朝奉”的称谓。久而久之,在徽州,朝奉便成了富有商绅的俗称。到了明末,世人通称徽商为“徽州朝奉”。

  为什么不愿人们称其“老板”,代之以“朝奉”的称谓?

  引出明清对商人的压制和歧视。

  案例四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

  引入郑和舰队资料,承前启后,特别是所带货物资料;分析得出朝贡贸易的整体认识。

  最后得出无力维持这样的损失,逐渐放弃对南海和印度洋的控制,最后走向海禁。

  四、问题解答

  【学思之窗】

  柜坊与飞钱的出现,对商业的发展有何作用?

  解题关键:使商业往来更加方便快捷。

  思路引领:柜坊类似于后世的银行,飞钱类似于后世的汇票。

  答案提示:柜坊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是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它是专为远距离和大宗商品交易服务的,也便于商人筹措资金。飞钱类似于后世的汇票,它出现以后,商旅不用长途携带钱币,也不用运输税钱。总之,柜坊和飞钱的出现,使各地之间的商业往来更加方便快捷,有利于商业的繁荣。

  【探究学习总结】

  本课测评

  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有何特点?

  解题关键:中国古代商业是在历代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的压制下,取得发展和繁荣的。宋元时期达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柜坊、飞钱和纸币很早就产生了,国内贸易和对外贸易全面繁荣。

  但官府控制下的中国古代对外贸易以朝贡贸易为主,即通过朝贡与赏赐完成交易。城镇商业繁荣程度高,并且发展体现了明显的阶段特征。形成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商帮。

  我国统治者在对外贸易中,实行较为开放政策,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使当时王朝成为各国的交流中心,如唐朝、元朝等。明清时期,因为统治者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中国对外贸易渐趋萎缩。

  思路引领:商业产生之后不断发展、走向繁荣。

  答案提示:我国商业兴起较早。中国古代商业是在历代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的压制下,取得发展和繁荣的;到宋元时期空前繁荣;国内贸易和对外贸易全面繁荣;类似于银行的柜坊、类似于汇票的飞钱和纸币很早就出现;商业受官府控制色彩较浓;城镇商业繁荣程度高;中国古代对外贸易以朝贡贸易为主,往往“厚往薄来”“倍偿其价”,目的不在于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而是要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明清时期,因为统治者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中国对外贸易渐趋萎缩。

  学习延伸

  按顾炎武的看法,徽商发达的原因有哪些?你同意他的观点吗?请说说你的看法。

  解题关键:传统习俗、团结与节俭。

  思路引领:从徽州人本身的传统习惯和特性上找原因。

  答案提示:顾炎武认为徽商发达的原因有:徽州人有经商的传统,成年男子结婚不久就外出经商,有的人几十年都不回去。徽州人很团结,注意互相帮助,一个大商人能够得到许多同乡的帮助,在帮助的过程中,这些同乡也学到了经商的本领。徽州人还崇尚节俭,不奢华。

  同意。因为顾炎武的看法符合徽州商人的实际,也正是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商人的真实写照。

  李军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

  五、资料与注释

  1.原始资料

  古代商业

  夫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此言末业,贫者之资也。

  ──《史记·货殖列传》

  时商贾至京师,委钱诸道进奏院及诸军、诸使富家,以轻装趋四方,合券乃取之,号飞钱。京兆尹裴武请禁与商贾飞钱者,搜索诸坊,十人为保。

  ……

  自京师禁飞钱,家有滞藏,物价寝轻。判度支卢坦、兵部尚书判户部事王绍、盐铁使王播请许商人于户部、度支、盐铁三司飞钱,每千钱增给百钱,然商人无至者。复许与商人敌贯而易之,然钱重帛轻如故。

  ──《新唐书》卷54《食货志》

  初,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其后,富者赀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数起。大中祥符末,薛田为转运使,请官置交子务,以榷其出入。久不报。寇瑊守蜀,遂乞废交子不复用。会瑊去而田代之,诏田与转运使张若谷度其利害,田、若谷议:废交子不复用,则贸易非便,但请官为置务,禁民私造。又诏梓州路提点刑狱官,与田、若谷共议,田等议如前。戊午,诏从其请,始置益州交子务。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01《天圣元年十一月戊午条》

  《梦梁录》卷13《夜市》。文中所提到的杭城即南宋的首都临安,可见临安城内的夜市已相当繁华,商业兴盛,买卖昼夜不绝。

  “杭城大街,买卖昼夜不绝,夜交三四鼓游人始稀,五更钟鸣,卖早市者又开店也。”

  ──引自《中国商业简史》

  初命临安府印造会子,许于城内外与铜钱并行。至是,权户部侍郎兼知府事钱端礼乞令左藏库,应支见钱,并以会子分数品搭应副,从之。东南会子自此始。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87

  绍兴三十年十二月乙已条

  闻得商旅往来贸易,仅用会子,一为免商税,二为省脚乘,三为不复折阅,以此观之,会子可谓通流。

  ──(宋)吴泳《鹤林集》卷15《乾淳讲论会子五事》龚茂良答宋孝宗语

  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

  (东都洛阳)洛南有九十六坊,洛北有三十坊,大街小陌纵横相对……通远桥,桥跨漕渠。桥南即入通远市,二十门分路入市,东合漕渠。市周六里。其内郡国舟船舶舻万计。市南临洛水,跨水有临寰桥。桥南二里有丰都市,周八里,通门十二。其内一百二十行,三十余肆,甍宇齐平,四望如一,榆柳交阴,通渠相注。市西壁有四百余店,重楼延阁,互相照映,招致商旅,珍奇山积。

  ──《大业杂记》

  宫城,东西四里,南北二里二百七十步,周十三里一百八十步,其崇三丈五尺。掖庭宫,广一里。

  皇城,东西五里一百一十五步,南北三里一百四十步。南北七街,东西五街,其间并列台、省、寺、卫。承天门外有东西大街,南北广三百步。横街之南,有南北大街,东西广百步。自两汉以后,都城并有人家在宫阙之间;隋文帝以为不便于事,于是皇城之内惟列府寺,不使杂居。公私有辨,风俗齐整,实隋文帝之新意也……

  坊市,总一百一十区,万年、长安以朱雀街为界。街东五十四坊及东市,万年领之。街西五十四坊及西市,长安领之。皇城之东尽东郭,东西三坊。皇城之西尽西郭,东西三坊。南北街一十四坊,象一年并闰。每坊皆开四门,中有十字街,四出趣门。皇城之南,东西四坊,以象四时。南北九坊,取《周礼》王城九逵之制。其九坊但开东西二门,中有横街而已,盖以在宫城正南,不欲开北街泄气以冲城阙。碁布栉比,街衢绳直,自古帝京,未之比也。

  《城图》云:皇城之南三十六坊,各东西二门,纵各三百五十步。中十八坊,各广三百五十步。外十八坊,各广四百五十步。皇城在右,共七十四坊,各四门,广各六百五十步。南六坊,纵各五百五十步。北六坊,纵各四百步。市居二坊之地,方六百步,面各二门,四面街各广百步。

  ──元人李好文《长安志图》卷上

  上封者言:“岭南村墟聚落,间日会集裨贩,谓之虚市,请降条约,令于城邑交易,冀增市算。”帝曰:“徒扰民尔,可仍其旧”。

  ──《宋会要辑稿》第129册食货17商税

  至道三年七月二十八日条

  市肆谓之行者,因官府科索而得此名,不以其物小大,但合充用者,皆置为行。虽医卜亦有职,医剋择之差占,则与市肆当行同也。内亦有不当行而借名之者,如酒行、食饭行是也。又有名为团者,如城南之花团、泥路之青果团,江干之鲞团,后市街之柑子团是也。其他工使之人,或名为作、如篦刃作、腰带作、金银镀作、钑作是也……

  ──(宋)《都城纪胜》

  《马可·波罗行记》第二卷第94章,文中记述的是元大都的贸易发达和人口繁盛状况。

  应知汗八里城(即元大都)内外人口繁多,有若干城门即有若干附郭。此十二大郭之中,人口较之城内更众。郭中所居者,有各地来往之外国人,或来入贡方物,或来售货宫中。所以城内外皆有华屋巨室,而数众之显贵邸舍尚未计焉……

  外国巨价异物及百物之输入此城者,世界诸城无能与比。盖各人自各地携物而至,或以献君主,或以献宫廷,或以供此广大之城市,或以献众多之男爵骑尉,或以供屯驻附近之大军。百物输入之众,有如川流之不息。仅丝一项,每日入城者计有千车。用此丝制作不少金锦绸绢,及其他数种物品……

  此汗八里城之周围,约有城市二百,位置远近不等。每城皆有商人来此买卖货物,盖此城为商业繁盛之城也。

  ── 《中国古代中世纪史教学参考资料》

  海外贸易

  海舶大者数百人,小者百余人,以巨商为纲首,副纲首……舶船深阔各数十丈,商人分占贮货,人得数尺许,下以贮物,夜卧其上,货多陶器,大小相套,无少隙处。

  北人过海外,是岁不还者,谓之住蕃。诸国人至广州,是岁不还者,谓之住唐。广人举债总一倍,约舶还迥偿,住蕃虽十年不归,息亦不增。

  广州蕃坊,海外诸国人聚居,置蕃长一人,管勾蕃坊公事,专切招邀蕃商人。

  ──(宋)朱彧《萍洲可谈》卷2

  《梦梁录》卷12,文中描写的是南宋海外贸易的情况

  浙江乃通渡海之津道。且如海商之舰,大小不等,大者五千料,可载五六百人;中等二千料至一千料,亦可载二三百人;余者谓之“钻风”,大小八橹或六橹,每船可载百余人。此网鱼买卖,亦有名“三板传”。

  自入海门,便是海洋……风雨晦冥时,唯凭针盘而行,乃火长掌之,毫厘不敢差错,盖一舟之人命所系也……欲船泛外国买卖,则是泉州便可出洋,迤逦过七洲洋,船中测水,约有七十余丈……自古舟人云:“去怕七洲,回怕昆仑”。亦深五十余丈……若商贾止到台、温、泉、福买卖,未尝过七洲、昆仑等大洋。若有出洋,即从泉州港口至岱屿门,便可放洋过海,泛往外国也。

  ──《中国古代中世纪史教学参考资料》

  故临国与大食国相迩,广舶四十日到蓝里住冬,次年再发舶,约一月始达……中国舶商欲往大食必自故临易小舟而往,虽以一月南风至之,然往返经二年矣。

  ──《岭外代答》卷2

  元自世祖定江南,凡隣海诸郡与蕃国往还互易舶货者,其货以十分取一,粗者十五分取一,以市舶官主之。其发舶回帆,必著其所至之地,验其所易之物,给以公文,为之期日,大抵皆因宋旧制而为之法焉。于是至元十四年,立市舶司一于泉州……立市舶司三于庆元、上海、澉浦,令福建安抚使杨发督之。每岁招集舶商,于蕃邦博易珠翠香货等物。反次年回帆,依例抽解,然后听其货卖。时客船自泉、福贩土产之物者,其所征亦与蕃货等,上海市舶司提控王楠以为言,于是定双抽、单抽之制。双抽者蕃货也,单抽者土货也……二十一年,设市舶都转运司于杭、泉二州,官自具船,给本,选人入蕃,贸易诸货。其所获之息,以十分为率,官取其七,所易人得其三。

  ──《元史》卷94《食货志》2市舶

  2.课文注释

  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有哪些表现?

  综观中国古代历史,商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表现。主要表现在:(1)商业活动的场所的变化:先主要在城市中进行,后来农村集市贸易逐渐发展。唐时加快,明清时突出,出现了专业性的市集(如丝市、叶市、猪市等),以至逐渐形成了新兴的市镇(有的更是专业性的集散市集);而不是先有农村商业,而后才有城市商业的发展。(2)交易内容的变化:商业开始时以贩运、交流地区间的土特产品,经营统治者所需要的奢侈品为主要内容,以后随着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市场商品种类增多、行业分细,为一般人民所需要的主要农副产品以及城市手工业所生产的大小商品在整个流通界地位提高。这种情况在宋代已经显现。(3)交易媒介的变化:商品交换最原始的形态是物物交换,不存在交易的媒介。随着商品交换的内容和地域的扩大,出现了以贝壳等为代表的一般等价物。随着贸易进一步发展,一般等价物开始固定下来即出现了货币。秦始皇一统中原,统一了货币更是便利了商品交易的发展。由于货币不利于携带等弱点,北宋时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它的出现更是促进了商业上的贸易往来。(4)商品开始时,一般都局限于流通领域,到封建社会末期(明清时)才逐渐与生产与自由的雇佣劳动相结合,商人资本以多种形式参与生产过程。如向小生产者预购、定货、贷款、当包买商、搞前店后厂,以至投资设厂、开设手工业作坊。(5)商人组织的变化:最初商人组织是与商人的自然组织──宗族亲缘组织重合的。亲缘组织的进一步发展为商人的地缘组织和业缘组织,相对而言,作为地缘组织的会馆比作为业缘组织的宗族进步,而作为业缘组织的行会、公所又比作为地缘组织的会馆进步。因为地缘组织特别是亲缘组织大多具有不可选择性,属于不随意的团体,而业缘组织大多具有可选择性,属于自由加入的志愿集团。除此以外还有城市的发展,交易范围的扩大等等就不再一一叙述。

  中国古代商业的特征

  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官营和专卖长期存在。汉武帝时任用大理财家桑弘羊和大盐商出身的东郭咸阳和孔仅,并于元狩三年实行盐铁官营。所谓盐铁官营,在盐方面是“募民自给费,因官器作鬻盐,官与牢盆。”就是招募平民自备生活费用和生产费用,由政府供给主要的生产工具──熬盐锅,煮成的盐要按官定工价全部卖给官府。在铁方面,则是由罚作苦工的罪人和轮流服役的民夫在官吏的指挥和监督下来从事生产和运销,当然,还有一部分能工巧匠作技术指导。生产铁器全归官府。盐铁由官府所设置的盐铁官来负责运销和专卖,严禁私煮盐和私铸铁。以后历代对此进行了发展,专卖产品还涉及酒、茶、丝、香料、珠宝等物资。二是中国古代商人的社会政治地位低下,中国古代实行的是重农抑商的政策。士农工商,商人处于最底层。对商人的日常生活都有限制,还禁止商人为官吏。

  汉武帝实行盐铁专卖制度

  西汉初年,煮盐、冶炼及铸铁等手工业,除官营外,还允许民间私营。吴王刘濞擅国内之盐铁生产,邓通可以任意铸造。对此,当时也有不同意见。贾谊就主张取消“纵民鼓铸”的政策。汉武帝时期,由于政治、军事及财政上的需要,开始实施煮盐、冶铁及铸钱等手工业的全部官营和禁止私营的政策,实行盐铁专卖制度。武帝死后,官营盐铁政策,立即引起了争论。昭帝始元六年(前81)召开的盐铁会议,围绕是否罢去盐铁官和取消其官营政策,开展了激烈的争论。会议由桓宽作记录,整理成书,这就是现存的《盐铁论》。会议的结果是盐铁官营并未取消,仅仅废除了酒的官营,因而盐铁官营“历宣、元、成、哀、平五世亡所改变”。其中,元帝时,虽然“尝罢盐铁官”,但仅仅三年就恢复了盐铁官营。汉末王莽时,进一步推行了盐、铁、铸钱等业的官营政策,公开宣布盐、酒、铁、名山大泽、五均赊贷、钱币铜冶“六者,非编户齐民所能家作”,必须由官府经营。东汉时期煮盐、冶铁等手工业,允许民间私营,郡县虽设有盐铁官,但其职事在于收盐铁之税,同西汉的官营盐铁官制度有一定差别。

  坊与市

  秦汉时,在京都、郡、国所在的大县城内,多有官府在指定的地区设立并由官府管理的“市”(进行商品交易的固定场所),与居民所住的“里”“坊”严格分开。唐初两者有严格的区分。按唐制,两京及诸州、县治所在的城市,始准设市,长安有东、西二市,洛阳有南、北、西三市都是当时著名的市。市设市令、市丞掌管交易,凡买卖均须立契约,不立契约者为违法。市内店铺一般临街而设,鳞次栉比,出售同类商品的店铺集中在一起。因而有笔行、铁行、肉行等不同的名称。市内按规定时间集散。以后坊市制度逐渐突破:一是坊与市的区别渐消,坊内亦出现商店;二是夜市广泛出现,突破了市场集散的时间限制,三是市的设置不限于州县治所,凡为“要路”而交易繁者皆可设市,且民间也有许多自发的市。

  汉长安城的“九市”

  汉长安城有九个固定市场,每市大小一致,市内还有高楼,用于监视市内动态。长安九市,各有名称,史料可查者有:东市、西市、柳市、直市、交门市、孝里市、道亭市、高市等。市场的贸易,有固定时间。一般说来,交易均在白天进行。随着一天之内贸易高潮的不同,有的规定“一日三会”,有的“市日四合”。夜晚闭户,没有“夜市”。

  汉时各种商品形成较为适当的比价

  两汉时,各种商品都形成了一个大致的比价,大约一千瓮酒、牛羊豕皮各一千、谷一千钟、船长千丈、木材一千根、竹子一万根、轺车一百乘、牛车一千辆、上漆木器一千件、铜器一千钧、马二百匹、牛二百五十头、羊豕各一千只、奴婢一百人、帛絮细布各一千钧、榻布皮革各一千石、漆一千斗、鲐鱼千斤、鲰千石、鲍千钧、枣粟三千石、狐貂裘千皮、羔羊裘千石、旃席千具、佗果菜千钟,其价值大体相等。如果能拥有上述诸商品中任何一种的数量,其富有程度就可以“比千乘之家”。那时,任何土特产品都可以作为商品出卖。从事商贾之业,成了致富的主要途径,正是发达的商业在人们头脑中所形成的观念。

  两汉“五都”

  “五都”指两汉时期长安以外的五个大都市。它们分别是洛阳、成都、邯郸、临淄和宛(南阳)。洛阳水陆交通便利,是东方的经济文化中心;成都的手工业,特别是蜀锦,驰名全国;邯郸是黄河以北的商业中心;临淄纺织业“号为冠带衣履天下”,又有鱼盐之饶,人口稠密,是齐鲁的商业中心;宛是南北交通要道,冶铁业发达。

  邸店

  隋唐时期,为远距离和大宗商品交易服务的邸店,在各大商业城市不断兴办。邸店的含义,唐初在法律上作了这样的说明:“邸店者,居物之处为邸,沽卖之所为店。”实则以后邸店并没有这样严格的区分,往往都兼营堆货、交易和商旅住宿。由于邸店获利丰厚,贵族官僚纷纷开设邸店。玄宗时曾下令“禁九品以下清资官置客舍、邸店、车坊”。但实际无法禁止,后来宣宗时只好敕令:“公主家有庄宅、邸店,宜依百姓例差科”,规定贵族官僚的邸店跟百姓一样交税,由此可见,那时不但邸店越来越多,而且很多邸店都是贵族官僚开设的。

  柜坊

  唐代专营钱币存放与借贷的机构称为柜坊。柜坊又有僦柜、寄附铺、质库、质舍等名称。唐德宗借长安富商钱,即得八十余万缗,足见柜坊经营规模之大。柜坊所藏物品,主要是钱帛、粟麦。钱,一部分是柜坊自备的资金,一部分是别人的存款。因柜坊资金大,有钱人愿意寄存钱财,柜坊又兼似后世的钱庄。钱以外的帛、粟、麦,是农民借钱的抵押品。柜坊剥削的主要对象,仍是农民。唐代广泛使用铜钱,人们预先将铜钱存放在柜坊,在进行买卖时,取用比较方便。铜钱每贯重六斤四两,要携带大量铜钱出门,既重且很不方便。市场上有了代人存钱的柜坊,自然很有利于商贸的开展。柜坊实已具有近现代初期金融市场的某些业务雏形,这是唐代商品经济有了较大发展的反映。

  “交子”

  宋代铜钱和铁钱并用,四川地区盛行铁钱。由于铁贱铜贵,三个铁钱只能折合一个铜钱使用。铁钱极为笨重,例如买一匹罗要用铁钱二万枚,重一百多斤,携带极不方便。宋真宗时成都16家富户联合起来,共同发行“交子”,在市场流通。使用交子的人可向交子铺兑换现钱,每千钱扣除3%作为手续费。这是我国使用纸币的开始,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上印有房屋、树木、人物等图样,并作了暗记。后因发行人破产等原因不能兑现,发生纠纷,同时政府看到发行交子有利可图,即禁止商人发行。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改由政府发行,每次发行有一定限额,以铁钱为后备金,流通区域仍限于四川。徽宗崇宁四年(1105)改名为“钱引”,用以代替贬值的“交子”,同时扩大了流通区域。

  大都

  元大都,又称汗八里(突厥语,意为汗城)。它不仅是元代全国的政治中心,也是商业中心。此处本为金中都,由于历经战乱,城池遭破坏,元世祖令刘秉忠规划设计,另建新城。自至元四年(1267)开工兴建,到至元二十二年(1285)全部建成。其城市结构按照《周礼·考工记》中“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的原则设计。从城建艺术说,大都城堪称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设计水平最高、最美丽的城市之一。在建筑设计上有更新的创造,如棋盘式街道,园林建筑的结合等。元大都以当时保存尚好的金朝离宫──大宁宫为中心,建在旧城东北的高梁河水系上面。城周28 600米,南北长7 400米,呈长方形,主要结构为城垣、坊市、宫苑、坛庙等。全城有11座城门,有南北干道和东西干道各9条。钟鼓楼耸立在市中心。皇城在城南的中部,环绕太液池(今北海和中海)形成三组建筑。在太液池东岸,是属于皇帝的一组宫殿,叫做“大内”,即今紫禁城的前身;西岸有南北两组宫殿,即太子住的隆福宫和皇太后居住的兴圣宫。这些庄严雄伟的宫殿建筑群和太液池妩媚多姿的秀水交相辉映,焕发出神姿仙态。市场分布在城北,主要集中在羊角市(今西四附近)、枢密院角市(今东四西南)和斜街市(今积水潭北岸)。积水潭是南北大运河的终点。斜街市商业荟萃,是全城商业最繁荣之处。世界各国的使节、商人、僧侣、旅行家络绎不断地来到大都。大都以其繁荣和富庶闻名于世界。

  票号

  清代以经营汇兑业务为主的信用机构,亦称票庄、汇号或汇兑庄。乾隆、嘉庆以后,由于埠际贸易扩展,专营汇兑的票号应时产生,道光初年山西平遥日升昌颜料庄改组为日升昌票庄是最早的一家。其后票号相继在山西建立,形成山西人独占的一大新兴行业。外国人称之为山西银行。票号多为合作组织,也有独资经营。票号资本存储于设于原籍的总号,总号一般设于原籍,因而山西票号又因总号所在地不同而分为平遥、祁县、太谷三帮,在各大城市设立分号,不另拨给资本。总、分号间可直接通汇或调度资金。三年或四年结账一次,赢利按股分配。山西票号经营的业务首先是汇兑。活动范围遍及全国,营业重心在北方,但也兼及南方。营业对象最初主要是商人。太平天国期间及以后,因以清政府汇解各处税收协款、领发军队饷银,衙署薪金为业务重点,票号并经营存款、放款,其往来对象则以清政府和贵族官僚为主体。由于票号得到官府和大官僚的直接扶助,地位优越,在全国金融市场上曾显赫一时。但为时不久,外国银行势力迅速扩张,钱庄业务范围扩大,夺取不少票号营业。辛亥革命后,票号失去靠山,多数票号相继倒闭,终归没落。

  汇票的防伪

  山西票号有三种汇兑方式即票汇、信汇、电汇。票汇是其主要方式。票汇即运用汇票来完成款项的汇兑。其具体方法是:当汇款人缴纳汇款之后,票号开给一纸汇票,汇款人将汇票交给收款人,收款人便可凭汇票到票号取款。汇票的内容并不复杂,一般写明汇款人、汇款金额汇到地、所汇银两的平码、兑取时间、经手人姓名等。

  汇票的形制原本也简单,不过是白纸一张,后为防止伪冒,遂日趋精密。其防伪手段主要有以下几种:1.讲究印制。如平遥蔚泰厚票号其所用票号均由平遥一处印刷,以绿线红格,并暗印“蔚泰厚”三个字。2.票纸有数。凡汇票印制成品均有数额,无论何处只要出现报废,必须寄回总号备案。3.书写固定。各处书写汇票者,均指定一人负责,其笔迹由总号传送各个分号,使各分号都能识别。4.附加暗号。一般加于汇票之后,主要是银两和月日,但是以类似密码的方式书写,并数年一变以防泄露。卫聚贤的《山西票号史》中,记载了一份票号暗号,抄录如下:

  “一,月对暗号:谨防假票冒取,勿忘细视书章。二,日对暗号:堪笑世情薄,天道最公平。昧心图自利,阴谋害他人。善恶终有报,到头必分明。三,银对暗号:生客多察达,斟酌而后行。四,自对暗号:盘查奸诈智,庶几保安守。”

  以上“月对暗号”12字,分别指12个月份;“日对暗号”30个字代表30天;“银对暗号”10个字代表一至十10个数字;“自对暗号”则是在此基础上再加一道暗号以更为保险。如是正月一日汇银一千两,便在票后附记“谨堪生盘”四个字,不知者以为无关紧要,同号之人则一看便明了,可以判为真票。另外还有将票号改用三联单,分一票为:“票根”“汇票”“存根”三联,前联寄交汇到地分号,待取款人取款时用于核对,中联给汇款人作为取款依据,后联汇出地票号自存。

  徽商

  徽商,即徽州商人,一般指徽州府所属歙县、休宁、祁门、黟县、绩溪和婺源六县经商之人。多数学者认为,徽商始于南宋,发展于元末明初,形成于明代中叶,盛于嘉靖,清代乾隆时达到顶峰,至嘉庆、道光年间日趋衰败,前后达六百余年,称雄三百年,在中国商业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晋商大院

  明清时期,晋商逐渐崛起,一批富商相继在家乡大兴土木,扩建家园,形成了今天的晋商大院文化旅游带。除去书中所提的乔家堡,还有以下几个:渠家大院、曹家大院、王家大院等。渠家大院位于祁县城内,距乔家大院5公里,为清代金融资本家渠本翘的宅院。电视连续剧《昌晋源票号》,就是以渠家为原型创作拍摄的。渠家大院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占地5 300平方米,建筑面积3 200平方米,为“五进式”穿堂院落,共有3个大院、19个小院、240间房屋,明楼院、统楼院、栏杆院、戏台院巧妙组合,典雅精巧。现在渠家大院成为晋商文化博物馆,该博物馆采用原状陈列和系列展出结合的办法,运用实物、图片、模型、雕塑等手法,配以声、光、电等现代科技手段,揭示了晋商辉煌的历史文化内涵。曹家大院又名“三多堂”,位于太谷县北氵光村,距乔家大院7公里,为太谷著名晋商曹三喜所建。曹家大院俗称“三多堂”,三多即多子、多福、多寿。“三多堂”的建筑风格独特。这组建筑群坐北朝南,占地达6 468平方米,院落南北长98米,东西宽66米,呈“寿”字形结构。院落分南北两部分,东西并排了3个穿堂大院,其建筑风格是高耸、厚重、古朴。王家大院位于灵石县静升村的黄土丘上。该大院号称华夏第一宅,建筑规模宏大,有东大院、西大院、孝义祠三部分。总面积为34 450平方米,相当于乔家大院的4倍,为清代商人少有的院落。王家大院布局构思独特,结构合理,“三雕”艺术精湛,院内随处可见木雕、砖雕、石雕作品。从屋檐、斗拱、影壁、兽吻,到神龛、石鼓、门窗,构思奇妙,造型逼真,精工雕造,独具匠心。这里既有北方建筑的雄伟气势,又有南方建筑的秀美,并且绘画、书法、诗文集于一身,人物、花卉、禽兽汇于一体,姿态秀美,是晋商大院文化中的又一奇葩。此外,榆次的常家大院和太谷的孔家大院也各具特色,属于我国清末民居建筑中的珍品。

  3.学术观点

  西北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刘建丽认为:宋代西北吐蕃部落通过贡赐贸易、边境贸易和城镇市场贸易等多种贸易形式,与内地及周边政权建立了密切的商业贸易关系,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共同市场,丰富了经济生活,推进了民族经济发展,西北藏区成为一个繁荣兴盛的商贸区域。

  厦门大学经济研究所林枫认为:从商业定义出发,明代中后期商业发展水平很高;但从商业功能的角度出发,为扩大再生产服务的商业还相当有限,为简单再生产或生活消费服务的商业仍是商业形态的主体,商业在实现资源配置、协助完成生产过程等方面的作用相对弱化。这种“繁荣”的商业实际上是一种低水平的商业,它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负面作用。其原因是,一是商业领域吸引了大量的人力、财力,使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受到资金等因素的制约,从而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二是由商业利润积攒的巨额财富,也没有有效转化为产业资本,最大的用处可能就在于满足商人穷奢极侈的生活享受。

  安徽大学历史系教授王鑫义认为: 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争频繁,地处南北过渡地带的淮河流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遭到了严重破坏。但在各个战争间歇时期,尤其是自进入南北朝时期以后,南北政权统治区内的商业贸易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恢复而有不同程度的恢复,南北双方间的经贸活动也以边境互市等方式进行着,城市的经贸职能也有所恢复,所有这一切都为日后隋唐时期淮河流域经济的繁荣和商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4.插图说明

  山西平遥市楼

  市楼,在平遥古城内南大街,端坐于城池中心,跨于南大街路中,底层为街南北向通途。平面呈方形,高百尺,重檐三滴水歇山顶,上铺彩色琉璃瓦。楼南有井一口,每逢雨过天晴,日光投映,水色如金,故又称“金井楼”。

  5.参考资料目录

  吴慧主编:《中国商业通史》,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

  李俊源等编:《中国商业史》,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张一农著:《中国商业简史》,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9年版。

  张祥毅王素主编:《山西票号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版。

  黄鉴辉著:《山西票号史》,山西经济出版社2002年版。

  黄鉴辉著:《明清山西商人研究》,山西经济出版社2002年版。

  唐力行著:《商人与中国近世社会》,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王孝通著:《中国商业史》,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

  卜永坚:《商业里甲制──探讨1617年两淮盐政之纲法》,载《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2年第2期。

  许檀:《清代河南的商业重镇周口──明清时期河南商业城镇的个案考察》,载《中国史研究》2003年第1期。

  林枫:《明代中后期商业发展水平的再认识》,载《中国经济史研究》2003年第4期。
第四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

  一、教学目标

  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2.教材分析与建议

  重点

  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演变及其影响;“重农抑商”政策实施的原因和评价;“闭关锁国”政策实施的背景及其评价。

  难点

  土地所有制的演变,尤其是“井田制”的瓦解;“重农抑商”政策的评价;历代政府的经济政策与时代特点的关系。

  第一目 土地制度的演变

  教材分别介绍了我国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土地制度的演变。

  (1)原始社会──氏族公社所有

  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的极端低下,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以血缘为纽带的氏族公社成员共同占有土地等生产资料,共同劳动,平均分配劳动产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的出现和发展,国家出现了,公社的土地所有权被国家掌握。

  教材中没有讲述原始社会土地制度的具体内容和解体的过程。建议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有关史实,酌情进行介绍和分析,给学生以完整的印象。

  (2)奴隶社会──井田制

  本部分内容分别介绍了奴隶社会土地制度(井田制)的特点和解体过程。

  井田制的基本特点有:①一切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即属于周王所有),周王是全国最高的统治者,也是最高的土地所有者。正如《诗·小雅·北山》所说:“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②周王把土地层层分封给诸侯,诸侯将受封土地分赐给卿大夫,卿大夫把土地再分赐其子弟和臣属。周王对所封土地有予夺之权。各级受封的贵族对土地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只能世代享用,不能转让与买卖。受封者还要向国王承担义务,就是要向国王交纳贡赋。③在贵族受封的土地上,奴隶和庶民集体耕种。使用奴隶集体耕作是奴隶制经济繁荣的主要原因。④西周时期,土地被划分成“井”字形方块,耕地阡陌纵横,形同井字,称为井田(可以参看本课第16页的甲骨文图)。

  建议理解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的含义:这种土地的国有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土地公有制,它是国王代表整个奴隶主阶级占有全国所有土地,然后分配给大小奴隶主使用,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奴隶和庶民则完全被排除在外。因此,奴隶制国家以及周王,代表的是少数人利益,奴隶制的土地国有制实质上也就是一种土地私有制了。

  井田制瓦解的原因: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历史时期,推动社会转型的决定性因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①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大量的荒地得到开垦,私田大量增加,私田不向国君缴纳赋税。②周王室衰微,兼并战争频繁,土地转让关系发生变化。从西周中期开始的土地关系的松动,周王和诸侯无法再控制土地。③由于战争频繁,井田上的劳动力减少,井田制日益瓦解。

  井田制瓦解的过程:以鲁国为代表的各诸侯国为增加收入,进行税制改革,无论公田、私田,一律按亩纳税,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促使了土地由国有向私有的转化。

  (3)封建社会──封建土地私有制(地主土地所有制)

  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形成:①在春秋时期土地关系变革的基础上,战国时期,在新兴的封建地主阶级的推动下,各诸侯国先后进行了变法活动。②其中,最典型的是秦国的商鞅变法,也较为彻底。商鞅变法规定“为田开阡陌封疆”,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③各诸侯国通过变法,封建制度最终在各国确立。

  按土地占有形态分类,一般认为封建社会有三种土地所有制:①国有土地:如均田制,即是封建国家把控制的土地分给农民使用。②地主土地私有制:封建地主占有全国大部分土地,并利用政治经济特权,大量兼并农民土地。③小农土地私有制:广大农民占有很少土地。其中以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为主体,国家政权控制部分土地,小农土地私有制也占有一定的比例。

  土地兼并:地主官僚和贵族通过各种手段兼并农民土地,甚至国有土地,封建国家、农民控制土地数量急剧减少,造成社会两极分化。土地兼并的实质是大地主与封建国家争夺财源。其影响有:社会矛盾激化,导致农民起义;影响国家财政收入。

  历朝政府都采取抑制兼并的措施,目的是维护小农经济,防止社会矛盾激化,以维护统治;另外达到增加政府收入。所以土地制度往往和赋税制度相结合,政府往往把土地作为收税的依据之一。封建政府抑制兼并的措施主要有:①均田制。政府将荒地和部分官田授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受田农民向国家缴纳租税,并服徭役和兵役,均田制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发展。随着土地兼并的日益严重和土地买卖的频繁,均田制逐渐瓦解。②明朝后期,土地高度集中,农民纷纷丧失土地。明朝按照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收取赋税。

  封建土地私有制有两个特点:即土地私人所有(区别与西欧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土地可以买卖或转让。因为这个特点,导致土地兼并现象贯穿中国封建社会始终,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不可根治的弊病,封建政府的各种措施都不能真正抑制兼并。

  这一部分比较难理解,建议师生共同探讨,理解以下几点:掌握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土地所有制性质的变化意味着社会的转型。

  第二目 “重农抑商”政策

  教材首先指出了封建社会初期,封建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目的和措施,强调该政策是为了保护农业生产,也就是保护封建经济的核心。接着介绍了明清两代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的具体表现,强调这一时期该政策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1)封建社会初期“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

  “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历史上主张重视农业而限制打击工商业的经济思想和政策,即强调发展农耕,限制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以农为“本”,商业被称为“末”业。从商鞅变法时首次正式提出,汉武帝时期大规模推行,此后历代封建王朝大都执行这项政策。统治者推行这项政策的目的是维护封建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即自然经济,确保赋役的征派和地租的征收。封建经济的特征是自给自足、男耕女织,其核心是农业,商业是辅助和补充。在封建社会建立之初,该政策维护了封建经济尤其是保护农业的发展,促进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将农民固定在土地上,有利于社会安定;有利于保障国家的安全,维护政治的稳定,巩固君主的地位。因此,这一时期,如教材所述商鞅变法首倡“重农抑商”政策和西汉政府抑制富商大贾的做法,都具有进步的作用。

  (2)明清两代的“重农抑商”

  明清我国经济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说明我国封建社会走向衰落。这一时期为了加强和巩固封建统治,封建政府继续采取“重农抑商”的政策。

  明清统治者沿袭“重本轻末”的治国理财思想。教材引用了明太祖和雍正帝的告谕,说明明清两代统治者沿袭“重本轻末”的治国理财思想。关键是能否提炼出这种观点,建议通过仔细阅读教材,获取有效信息,归纳提炼观点,得出正确结论。

  明清两代继承传统的专卖制度,独占专利,限制了民营商业范围。专卖制度是指国家对某种产品的买卖、生产进行垄断的一种制度。明清两代由官府垄断盐、茶等重要商品的经营,从而阻碍了工商业发展。对民营商业,不断加征商税。明清两代对民营商业征税不仅税率高,税目繁多而且关卡林立。

  明清“重农抑商”政策的后果:强化了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一定程度上巩固了明清封建统治;“重农抑商”政策妨碍了国内市场的扩大,妨碍了自由劳动力的形成和资本的积累,压制了工商业的发展,从而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违背了历史发展潮流。

  对本目教学,建议使用阅读法,教师提供相关材料,从材料中获取信息,也可以联系时代特点分析问题。另外,建议教师结合教材“学习思考”,与学生共同探讨其历史影响,使用两点论和重点论来正确评价历史事物。

  “重农抑商”政策的评价可以从两方面说:

  积极作用有:重农,能促进农业的发展,有利于保障人民的生活,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实际生活中也发挥过巨大作用,比如商鞅变法时期秦发展最为强大,汉武帝时国力强盛,都与此项政策有关。

  消极作用有:人为割裂农、工、商之间的联系,不利于商业发展,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也受到限制;从政府行为与经济自身规律来看,抑商政策过多用行政手段干预经济,破坏了经济自身的发展规律;在封建社会晚期,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进步,束缚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阻碍了社会进步。

  封建社会不同时期,作用各有侧重。

  第三目 “海禁”与“闭关锁国”

  教材介绍了明清两代的对外贸易政策及情况。

  (1)明代的“海禁”

  本段教材介绍了明代实行“海禁”的原因:日本武士流为浪人,他们与走私商人勾结,在中国沿海进行走私、抢劫。倭寇与东南沿海当地土豪、奸商、海盗勾结,构成倭患,危及到明朝统治。因此,明太祖下令实行“海禁”。其内容是禁止官民私自下海,实质是闭关锁国的政策。

  (2)清代的“闭关锁国”政策

  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是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本原因,西方殖民者向东方殖民扩张是其客观原因,对付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是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直接原因。其内容为限制对外贸易。

  “闭关锁国”并不是禁绝海外贸易。康熙晚期,禁止商人前往南洋贸易;乾隆时只开广州一处通商,并设立政府特许的贸易机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对外贸易。因此,“闭关锁国”政策的准确含义应是严格限制海外贸易。

  清代“闭关锁国”的后果:闭关锁国政策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从而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闭关锁国政策隔绝了中国与外界的联系,从而阻断了中国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阻碍了生产力发展,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闭关锁国”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也保护了国家的安全。

  建议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联系近代中国被迫开关,说明落后必然挨打的道理。也可以联系当今的对外开放政策,说明世界市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三、教学设计与案例

  1.教学设计

  关于土地制度的演变。原始社会的土地制度,可以回忆半坡、河姆渡氏族公社的生产和生活状况,然后引出原始社会的土地制度。再分析原始社会形成公社共有、成员共同劳动、平均分配的土地制度的形成及其解体原因。

  关于奴隶社会的土地制度。阅读教材总结井田制的特点。井田制的瓦解可先讲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以此勾勒井田制的解体过程: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和推广(生产力发展)──私田的增加──井田制的日趋瓦解──鲁国等各诸侯国改革税制──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剥削方式的形成。

  关于封建社会土地所有制的形成。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引导分析,春秋时期,封建生产关系已经形成。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为建立地主阶级统治,发展封建经济,在各诸侯国推动了一系列的变法活动。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制度。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说明中国社会的转型,中国封建社会形成。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商鞅变法的内容,加深对这一问题的理解。

  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和演变,还有土地兼并问题,是本课的难点。建议采用问题探究的方法,设置几组问题,步步深入。教师可设计如下问题:①原始社会的土地制度有何特点?②奴隶社会土地所有制有何特点?奴隶社会是怎样解体的?③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如何确立的?④土地兼并是如何产生的,历代政府是如何抑制兼并的?等。

  关于“重农抑商”政策,由于它是本课的重要历史概念,教师可从原因、目的、明清“重农抑商”政策的表现、后果等几个方面开展教学。关于“重农抑商”原因的分析,对此教师可结合学思之窗,并印发相关资料,让学生阅读并全面分析,得出结论。详细可见前面教材分析。师生可以共同复习并参考本单元第3课“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一目,加深对这一政策的理解。

  关于“海禁”和“闭关锁国”,教师可从原因、表现和后果方面开展教学。可以结合本单元第3课“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理解明清时期这一政策怎样阻碍中国社会的进步。建议教师可以结合中国现代的改革开放,以古鉴今。

  2.教学案例

  案例一 在教授春秋战国时期土地所有制变化时,教师可以使用下表: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春秋战国时期奴隶制土地所有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建立时,可以使用图示如下:(箭头表示因果关系,前者是原因,后者是结果;竖线表示对应关系。)

  教师可以提醒:①公田转化为私田的实质是生产关系的变化,其核心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由奴隶制土地国有制度开始变化为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②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经济制度,是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井田制的瓦解,说明奴隶社会开始解体。③地主土地所有制是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公田转化为私田,说明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剥削关系开始形成。这就为封建制度的确立准备了条件。

  案例二 关于“重农抑商”政策

  教师出示下列材料,供学生阅读并回答:

  材料一:(乾隆时人说)近日富商巨贾,挟其重资,多买田地,或数十顷,或数百顷。

  ──摘自李文治编《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

  材料二:(雍正帝说)我国家休养生息,数十年来,户口日繁,而土地止有此数,非率天下农民竭力耕耘,兼收倍获,欲家室盈宁,必不可得……朕观四民(指士、农、工、商)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未也。今若干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市肆之中多一个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光绪《大清会典事例》

  教师设问:(1)材料一揭示哪些历史现象?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生答:现象是明清时期,许多地主和商人发家以后,用赚来的钱大量买田置地,建豪华的家宅,大量商业资本投向土地。影响是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土地兼并;影响了农产品和手工业品的流通;严重影响了扩大再生产,不利于生产规模的扩大;限制了资本主义萌芽的进一步发展。

  教师设问:(2)根据材料二,雍正帝怎样看待农工商关系?根据是什么?

  生答:重农抑商。他认为,农业为人民生活提供粮食,是本业;在人多地少的情况下,更需要驱民归农,才能民富国安。工商业不能生产粮食,且与农业争劳力。

  案例三 关于“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

  教师出示唐代“丝绸之路”路线图,也可以加上宋元海上交通图,说明唐宋交通发达,对外贸易、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再带学生复习教材本单元第3课“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引导学生通过比较,看出明清时期中国对外贸易渐趋萎缩。

  教师提出问题:明清时期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与宋元天壤之别,原因是什么?并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回答。

  生答:倭患猖獗,危及明朝统治。明朝因此实施“海禁”。清初,为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教师引用1793年乾隆皇帝复英王乔治三世信:“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锦为西洋各国必要之物,是以恩加体恤。”引导学生理解“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本原因。根本原因是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

  四、问题解答

  【学思之窗】

  1.结合史实思考,这些重农抑商的具体措施,对秦国的发展起到什么作用?

  解题关键:秦国的发展状况和社会背景

  思路引领:战国时期是封建制度确立时期,秦国商鞅变法又是以法律形式确立封建制度的典型。那么重农抑商政策与这个社会背景有何关系?从而了解对秦国的作用。

  答案要点:保护秦国的农业生产,增强秦国的国力,维护和巩固了秦国的封建制度。

  2.请你谈谈对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看法。

  解题关键: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重要性。

  思路引领:结合时代背景阐述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必要性。

  答案要点:战国时期是封建制度确立时期,秦国通过商鞅变法确立封建制度。为保障农业生产劳动力,禁止农民弃农经商,商鞅首倡“重农抑商”,保障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有利于巩固封建土地所有制,促进封建经济的发展;保证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巩固封建统治。限制富商大贾,有利于稳定封建经济,维护国家统一。

  【探究学习总结】

  本课测评:

  封建统治者为什么采取“重农抑商”政策?这一政策对中国社会经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解题关键:重农抑商的原因要结合背景答;影响从经济角度答。

  思路引领:农业是封建经济的核心;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影响可以从正反两方面答。

  答案要点:(1)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原因:农业是封建经济的核心,战国时期是封建制度确立时期,商业发展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了农业的发展;富商大贾操纵市场物价。这些都不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和封建制度的建立和巩固,影响社会进步。

  (2)“重农抑商”政策保障了农业的发展,促进封建经济的发展;封建社会晚期破坏正常的商业经营,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和经济发展,违背历史发展潮流,在封建社会晚期造成中国的落后。

  学习延伸:

  关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国内外学者展开长期的争论。(观点略)你认为上述各种观点中,哪种看法比较有道理?为什么?

  解题关键: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主要应从封建社会末期,社会政治经济特点入手。本问题是开放式讨论,不拘泥于答案,无论选择何种观点,均应结合时代特点多角度论证,不能单凭个人好恶或只从一个角度论证。

  思路引领:对历史事务的评价,不同人从不同视角会得出不同结论,也就有了争议。所以历史观点的学术之争,一般不强调对错,而是看合理性,哪家观点更全面,更符合历史的真实。无论同意哪家观点,在论证的时候都要史论结合。

  答案要点:(1)如果选择观点一,可以举例说明中国封建社会中有哪些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如明清时期农业、手工业、商品经济发展的史实;再例举传统儒家思想中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相关内容;最后说明为什么儒家思想的阻碍作用居上风。

  (2)如果选择观点二,可以列举明清封建专制政权的具体政策是如何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可以从在市场、劳动力、资金等方面论证。

  (3)如果选择观点三,可以用史实说明封建社会发展到明清时期,经济结构上和上层建筑上是怎样自我调整和加固的,如明清是如何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使专制达到顶峰;如何在经济上进行调整,发展封建经济。其次,结合史实说明为什么资本主义萌芽无力冲破和瓦解封建政治经济制度,可以列举封建政府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措施(重农抑商、闭关锁国等),说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受到严重阻碍,没有能发展到冲破封建制度的程度。

  张彤北京师大二附中

  五、资料与注释

  1.原始资料

  井田制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诗经·小雅·北山》

  死徙无出乡,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所以别野人也。

  ──《孟子·滕文公上》

  六尺为步,步百为亩,亩百为夫,夫三为屋,屋三为井,井方一里,是为九夫。八家共之,各受私田百亩,公田十亩,是为八百八十亩,余二十亩以为庐舍。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救,民是以和睦,而教化齐同,力役生产可得而平也。

  民受田,上田夫百亩,中田夫二百亩,下田夫三百亩。岁耕种者为不易上田;休一岁者为一易中田;休二岁者再为易下田,三岁更耕之,自爰其处。农民户人己受田,其家众男为余夫,亦以口受田如比。

  ──《汉书·食货志》

  税制改革

  桓公曰:“伍鄙若何?”管子对曰:“相地而衰征,则民不移;政不旅旧,则民不偷;山泽各致其时,则民不苟;陆、阜、陵、墐、井、田、畴均,则民不憾;无夺民时,则百姓富;牺牲不略,则牛羊遂。”

  ──《国语·齐语》

  均田制

  (太和)九年,下诏均给天下民田:

  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奴婢依良,丁牛一头受田三十亩,限四牛。所授之田率倍之,三易之田再倍之,以供耕作及还受之盈缩。

  诸民年及课则受田,老免及身没则还田。奴婢、牛随有无以还受。

  诸桑田不在还受之限,但通入倍田分。于分虽盈,没则还田,不得以充露田之数。不足者,以露田充倍。

  诸初受田者,男夫一人给田二十亩,课莳余,种桑五十树,枣五株,榆三根。非桑之土,夫给一亩,依法课莳榆、枣。奴各依良。限三年种毕,不毕,夺其不毕之地。于桑榆地分杂莳余果及多种桑榆者不禁。

  诸应还之田,不得种桑榆枣果,种者以违令论,地入还分。

  诸桑田皆为世业,身终不还,恒从见口。有盈者无受无还,不足者,受种如法。盈者得卖其盈,不足者得买所不足。不得卖其分,亦不得买过所足。

  诸麻布之土,男夫及课,别给麻田十亩,妇人五亩,奴婢依良。皆从还受之法。

  诸有举户老小癃残无授田者,年十一已上及癃者,各授以半夫田;年逾七十者,不还所受;寡妇守志者,虽免课亦授妇田。

  诸还受民田,恒以正月。若始受田而身亡,及卖买奴婢牛者,皆至明年正月乃得还受。

  诸土广民稀之处,随力所及,官借了种莳。役有土居者,依法封授。

  诸地狭之处,有进丁受田而不乐迁者,则以其家桑田为正田分,又不足不给倍田,又不足家内人别减分。无桑之乡,准此为法。乐迁者听逐空荒,不限异州他郡,唯不听避劳就逸。其地足之处,不得无故而移。

  诸民有新居者,三口给地一亩,以为居室,奴婢五口给一亩。男女十五以上,因其地分,口课种菜五分亩之一。诸一人之分,正从正,倍从倍,不得隔越他畔。进丁受田者,恒从所近。若同时俱受,先贫后富。再倍之田,放此为法。

  诸远流配谪、无子孙及户绝者,墟宅、桑榆尽为公田,以供授受。授受之次,给其所亲;未给之间,亦借其所亲。

  诸宰民之官,各随地给公田,刺史十五顷,太守十顷,治中别驾各八顷,县令、郡丞六顷。更代相付。卖者坐如律。

  ──《魏书·食货志》

  土地兼并

  仲舒又说上曰:“秦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汉兴,循而未改。古井田法虽难猝行,宜少近古,限民名田,以赡不足,塞并兼之路,然后可善治也。”竟不能用。

  ──《文献通考·田赋考》

  故秦汉之际有豪强兼并之患,富者田连阡陌,而贫者无立锥之地。

  ──《文献通考·田赋考》

  自祖宗承五代之乱,王师所至,首务去民疾苦,无名苛细之敛,刬革几尽,尺缣斗粟,无所增益,一遇水旱徭役,则蠲除、倚阁,殆无虚岁,倚阁者,后或岁凶,亦辄蠲之。而又田制不立,畎亩转易,丁口隐漏,兼并伪冒者,未尝考按,故赋入之利,视古为薄。丁谓尝曰“二十而税一者有之,三十而税二者有之”,盖谓此也。

  ──《文献通考·田赋考》

  四川巡按孔贞一言:蜀昔有沃野之说,然惟成都府属,自灌抵彭十一州县开堰灌田故名焉。近为王府有者什七,军屯什二,民间仅什一而已。

  ──《明神宗实录》(万历)

  “重农抑商”

  商君说秦孝公以变法易俗而明公道,赏告奸,困末作而利本事。

  ──《韩非子·奸劫弑臣》

  使商无得籴,农无得粜。农无得粜,则窳惰之农勉疾。商无得籴,则多岁不加乐;多岁不加乐,则饥岁无裕利;无裕利则商怯,商怯则欲农。窳惰之农勉疾,商欲农,则草必垦矣。

  ──《商君书·恳令》

  重关市之赋,则农恶商,商有疑惰之心。农恶商,商疑惰,则草必垦矣。

  ──《商君书·恳令》

  治国能抟民力而壹民务者强,能事本而禁末者富。

  ──《商君书·壹言》

  民之内事,莫苦于农,故轻治不可以使之。奚谓轻治?其农贫而商富,故其食贱者钱重。食贱则农贫,钱重则商富;末事不禁,则技巧之人利,而游食者众之谓也。故农之用力最苦,不如商贾技巧之人。苟能令商贾技巧之人无繁,则欲国之无富,不可得也。故曰欲农富其国者,境内之食必贵,而不农之徵必多,市利之租必重,则民不得无田。无田,不得不易其食;食贵则田者利,田者利则事者众。食贵,籴食不利,而又加重徵,则民不得无去其商贾技巧,而事地利矣。故民之利尽在于地利矣。

  ──《商君书·外内》

  商鞅颛川泽之利,管山林之饶。

  ──《汉书·食货志》

  皇帝之功,勤劳本事。上农除末,黔首是富。普天之下,抟心揖志。

  ──《史记·秦始皇本纪》

  汉武帝颁算缗令,打击富商大贾

  商贾以币之变,多积货逐利。于是公卿言:“郡国颇被灾害,贫民无产业者,募徙广饶之地。陛下损膳省用,出禁钱以振元元,宽贷赋,而民不齐出于南亩,商贾滋众。贫者畜积无有,皆仰县官。异时算轺车贾人缗钱皆有差,请算如故。诸贾人末作贳贷卖买,居邑稽诸物,及商以取利者,虽无市籍,各以其物自占,率缗钱二千而一算。诸作有租及铸,率缗钱四千一算。非吏比者三老、北边骑士,轺车以一算;商贾人轺车二算,船五丈以上一算。匿不自占,占不悉,戍边一岁,没入缗钱。有能告者,以其半畀之。贾人有市籍者,及其家属,皆无得籍名田,以便农。敢犯令,没入田僮。天子乃思卜式之言,召拜式为中郎,爵左庶长,赐田十顷,布告天下,使明知之。

  ──《史记·平准书》

  汉武帝实行盐铁官营

  大农上盐铁丞孔仅、咸阳言:“山海,天地之藏也,皆宜属少府,陛下不私,以属大农佐赋。愿募民自给费,因官器作煮盐,官与牢盆。浮食奇民,欲擅管山海之货,以致富羡,役利细民。其沮事之议,不可胜听。敢私铸铁器煮盐者,钅大左趾,没入其器物。郡不出铁者,置小铁官,便属在所县。”使孔仅、东郭咸阳乘传举行天下盐铁,作官府,除故盐铁家富者为吏。吏道益杂,不选,而多贾人矣。

  ──《史记·平准书》

  汉武帝的均输平准法

  桑弘羊为大司农中丞,管诸会计事,稍稍置均输以通货物。

  ──《汉书·食货志》

  而桑弘羊为治粟都尉,领大农,尽代仅斡天下盐铁。弘羊以诸官各自市相争,物以故腾跃,而天下赋输或不偿其僦费,乃请置大农部丞数十人,分部主郡国,各往往置均输盐铁官,令远方各以其物如异时商贾所转贩者为赋而相灌输。置平准于京师,都受天下委输。召工官治车诸器,皆仰给大农。大农诸官尽笼天下之货物,贵则卖之,贱则买之。如此,富商大贾亡所牟大利,则反本,而万物不得腾跃。故抑天下之物,名曰“平准”。天子以为然而许之。于是天子北至朔方,东封大山,巡海上,旁北边以归。所过赏赐,用帛百余万匹,钱金以巨万计,皆取足大农。

  ──《汉书·食货志》

  明清重农抑商政策

  洪武十九年三月戊午,太祖谕户部臣曰:“善理财者,不病民以利官,必生财以阜民。前代理财窃名之臣,皆罔知此道。谓生财裕国,惟事剥削蠹饵,穷锱铢之利,生事要功。如桑弘羊之商贩,杨炎之两税,自谓能尽理财之术,殊不知得财有限,而伤民无穷。我国家赋税已有定制,樽节用度,自有余饶。减省徭役,使农不废耕,女不废织,厚本抑末,使游惰皆尽不力田亩,则为者疾而食者寡,自然家给人足,积蓄富盛。尔户部政当究心,毋为聚敛,以伤国体。”

  ──《明太祖宝训·理财》

  朕观四民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今若于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市肆中多一工作之人,则田亩中少一耕稼之人。且愚民见工匠之利多于力田,必群趋而为工。群趋为工,则物之制造者必多。物多,则售卖不易,必致壅滞而价贱。是逐末之人多,不但有害于农,而并有害于工也。小民舍轻利而趋重利,故逐末易而务本难。苟遽然绳之以法,必非其情之所愿。而势有所难行,惟在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之为贵,崇向朴实,不为华巧。如此日积月累,遂成风俗。虽不必使为工者尽归于农,然可免为农者相率而趋于工矣。

  ──《清实录》(雍正)

  明初贱商令

  (洪武)十四年令农衣绸、纱、绢、布,商贾止衣绢、布。农家有一人为商贾者,亦不得衣绸、纱。二十二年令农夫戴斗笠、蒲笠,出入市井不禁,不亲农业者不许。

  ──《明史·舆服志》

  正德元年禁商贩、仆役、倡优、下贱不许服用貂裘。

  ──《明史·舆服志》

  清朝矿禁政策

  鉴于前代开治之害,一切铜银坑俱封不开。

  ──《皇朝经世文编》

  明清的“海禁”政策

  倭奴拥众而来,动以千万计;非能自至也,由内地奸人接济之也。济以米、水,然后敢久延;济以货物,然后敢贸易;济以向导,然后敢深入。海洋之有接济,犹北陲之有奸细也;奸细除而后北虏可驱,接济严而后倭夷可靖。所以稽察之者,其在沿海寨司之官乎!

  稽察之说有二:其一曰稽其船式。盖国朝明禁“寸板不许下海”,法固严矣。然滨海之民以海为生,采捕鱼虾有不得禁者,则易以混焉。要之,双桅尖底,始可通番。各官司于采捕之船定以平底单桅,别以记号,违者毁之,照例问拟;则船有定式,而接济无所施矣。其二曰稽其装载。盖有船虽小,亦分载出海,合之以通番者。各官司严加盘诘,如果采捕之船,则计其合带米、水之外,有无违禁器物乎?其回也,鱼虾之外,有无贩载番货乎?有之,即照例问拟;则载有定限,而接济无所容矣。

  ──《明经世文编选录》

  上谕大都督府臣曰:朕以海道可通外邦,故尝禁其往来。近闻福建兴化卫指挥李兴李春私遣人出海行贾,则滨海军卫岂无知彼所为者乎?苟不禁戒则人皆惑利而陷于刑宪矣,尔其遣人谕之有犯者论如律。

  ──《明太祖实录》(洪武)

  禁民下海。时福建濒塘海居民,私载海船,交通外国,因而为寇郡县以闻。遂下令禁民间海船。原有海船者,悉改为平头船,所在有司防其出入。

  ──《明太宗实录》(永乐)

  顺治元年,清政府颁发“迁海令”,将北起山东南至广东的沿海居民内迁三十四华里,并且将所有沿海船只悉行烧毁,寸板不许下水。凡溪河,竖桩栅。货物不许越界,时刻瞭望,违者死无赦。

  ──《台湾外纪》卷十二

  清朝的“闭关锁国”

  (乾隆)五十七年,定粤海关到关船货,责成督抚查明,按月册咨。一年期满,与监督清册核对不符,参办。五十八年,定西洋除贡船外,别项商船不得免征。以杭州织造改归盐政,南北二新关交巡抚管理。开山西得胜口归杀虎口监督稽征。时英吉利货船求往江、浙宁波、珠山及天津、广东等处收泊交易,上不许,仍令照例于澳门互市,向粤海关纳税,并征船料。

  ──《清史稿·食货志》

  2.课文注释

  西欧庄园经济和农奴制以及东汉的庄园经济

  9—13世纪是封建庄园兴盛时期。9世纪起,一种新的封建农业经济组织形式──农奴劳役制庄园开始在西欧流行。典型的庄园采用劳役地租的剥削方式,这就决定了庄园的结构以庄园的土地划分成领主自营地和农奴份地两部分的特征。庄园有时就是一个村子,但二者也经常是不一致的。庄园的耕地呈条田状插花分布,领主自营地、各户农奴份地互相交错在一起,所以实行强迫轮种。中古西欧农业生产力发展缓慢,致使农村公社的耕作制度得以长期保留。9世纪的王室庄园和大修道院庄园面积很大,有的占地几千公顷。9世纪以后的庄园一般都比较小。庄园以外的农民也多是封建依附农民,但所受剥削不同于服沉重劳役的农奴,一般以交纳实物租、货币租为主。劳役地租在14世纪以前大体上是适合当时西欧比较落后的生产力水平的地租形式,庄园作为农奴实行劳役地租剥削的组织曾在西欧这一时期存在。

  经济上农奴和其他封建农民一样,是一个独立的小生产者。他领有份地,使用自己的生产工具耕作,他有独立经济,有财产,有家庭。农奴的特性在于他须在庄园上耕种领主自营地,受劳役地租剥削。在劳役地租的条件下,封建主对农奴人身,换言之对其劳动力特别强有力的支配是对农奴进行剥削所必需的。这种封建主与农奴在生产中的统治与服从的关系以法律形式和其他非经济手段(如习惯、道德、舆论)固定下来就体现为封建地主对农奴的超经济强制。法律强调农奴人身属于主人,农奴世代成为农奴,只有被主人释放才能免除农奴身份,不能随意离开主人,可由主人买卖或转让。从法律地位讲,农奴没有婚姻自由,与所在庄园以外的人结婚要交结婚税;没有财产权,要纳“死手捐”(即继承税),主人还可按自己的需要临时向农奴勒索钱物。农奴对于主人这种低下的法律地位明显受到罗马法有关奴隶规定影响的结果,但从根本上说是为了保证在生产中封建主对农奴劳动力的支配。

  对于东汉时期地主大土地所有制的经营方式,有人认为东汉庄园制,它主要是由占有大量私田的封建贵族、官僚、地主等所组成,庄园中一般都设有部曲、家兵等私人武装。庄园土地,主要租佃给同族中贫苦者以及有严格人身依附关系的农民耕种,并以高于封建国家租额的实物地租作为主要剥削形态。庄园基本上是以农业、手工业为主而又包括各种副业生产在内的经济单位;与这种看法相反,有人则认为东汉并不存在庄园经济结构。由于中国不是欧洲领主土地同农奴劳动相结合的经济制度。土地经营很难形成欧洲式的庄园经济。《四民月令》不能作为东汉存在庄园制的史料依据。

  重农抑商

  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采用的最基本的经济政策,其主张是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它作为一项完整的政策,最初萌芽于战国时期李悝的改革思想和实践。从商鞅变法规定的奖励耕战、禁止弃农经商,到汉文帝的重农政策,直到清初恢复经济的调整,都是这种政策的体现。重农抑商政策的实质是维护封建经济基础。这一政策在封建社会初期,对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巩固新兴地主政权,起了积极作用。如战国时期,秦国实施商鞅变法中重农抑商的规定,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壮大了秦国实力,为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重农抑商政策的弊端日益暴露。自然经济阻碍社会分工,难以形成完全意义上的商品生产。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产品的流通和交易又是必然的,抑商政策阻碍了产品的流通和工商业的正常发展,打乱了封建社会经济结构的内部平衡,妨碍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到了明清时期,这一政策的消极作用就更明显。中国封建社会采取这种政策,归根到底是由其经济基础决定的。封建国家的经济基础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这种经济的主要部门是农业。农业是古代决定性的生产部门,提供给人们最基本的生活资料,农业生产的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存亡。为此,历代统治者都把农业当作根本性的大事来抓,采取一系列督促、鼓励、组织农业生产的措施,在国家经济政策上向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方向倾斜。通过发展农业,封建国家可以征收稳定的土地税来保证财政收入,还有利于社会稳定,将农民紧紧束缚在土地上。统治者认为,发展工商业不如经营土地使生活有保障,还会加剧劳动力从土地上流失,造成种种社会问题。因此,重农抑商、以农立国就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传统治国主张。

  重农抑商政策产生的作用

  自从西汉统治者接受了重农抑商思想并付诸实施,此后两千多年,重农抑商成为历代封建王朝的既定国策。这一政策对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封建制度的巩固曾起过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其消极作用也日益增加。它不仅维护了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妨碍农民的分化和国内市场的扩大,妨碍自由劳动力的形成和资本的积累,而且极大地压制了工商业的发展,妨碍商业资本的发展和向手工业资本的转化,也使微弱的手工业资本难以迅速地大量积累起来,因而严重地桎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使中国封建社会陷于长期停滞的困境。同时,重农抑商政策,往往限制了社会经济的平衡发展,导致经济结构过分单一。历史上往往因为政策上的原因、认识上的偏差,造成一定消极影响。如为扩大耕地面积,人为地毁林开荒、围湖造田,导致了环境的恶化。明朝中后期,生产力水平提高,商品经济空前活跃,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在这种形势下,统治者依然把商业和农业对立起来,采取各种措施,极力压制和束缚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抑商的结果迫使商业资本流向土地,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土地兼并,严重影响了商业资本积累,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和发展。重农抑商政策从根本上造成了中国社会的落后,这是造成近代中国落伍于西方的重要经济原因。

  明清的海禁及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对中国的影响

  “闭关锁国”政策指严格限制对外交往的政策。它的内容主要包括:对来华的外国人的商务活动、居留期限和场所、活动范围、中外交往等做出限制,设立公行制度,独揽一切进出口贸易的权利,限制对外贸易。“闭关锁国”政策是落后的闭塞的封建自然经济的产物。封建统治者在简单再生产的磨盘上转圈,在自给自足的庄园里昏睡,既不了解世界大势的发展,也不依赖商品的进出口,自认为“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连林则徐这样有远见的大臣在鸦片战争前都认为:“我中原数万里版舆,百产丰盈,并不藉资夷货”,如果封关绝市,那就“各国生计,从此休矣。”“闭关锁国”政策是清朝统治集团民族狭隘性的表现。早在17世纪,清政府为对付郑成功的抗清活动,曾厉行“海禁”。台湾收复后,“海禁”解除。18世纪中叶后,面对西方殖民者的侵扰,清政府又宣布实行闭关政策。清朝统治者不仅对汉族人民非常疑忌,就是对充当臣仆的汉族地主官僚也深具戒心。它企图通过“海禁”、“闭关”,将国内汉人与外界完全隔绝,以防他们内外联结,形成反清力量。

  “闭关政策”的影响和评价:清政府试图通过“闭关政策”,对内加固自身的统治,对外进行民族“自卫”。这种政策作为一种消极防御的手段,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对外侵略的日益迫近和愈加狂暴,曾起到过一定的民族自卫作用。但它更大的影响是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前进和发展起到了严重的阻碍作用,它使中国长期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严重阻碍国内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日益落后于西方;它“作茧自缚”,不利于中华民族同世界各民族的正常交往,不利于中国人民了解世界、走向世界、学习世界各民族优秀的思想文化和先进的科学技术,从而导致了近代中国的被动挨打。

  3.学术观点

  关于井田制的内容和性质

  关于井田制的争论,主要集中在究竟有无井田制,井田制开始于何时,井田制是不是当时唯一的田制,井田制与农村公社的关系等问题上。

  一种意见是肯定井田制的存在。如王玉哲认为,西周耕地划分为公田和私田的制度就是传统的井田制度。郭沫若也肯定井田制的存在,但他不同意孟子对井田制的解释。他认为,孟子所谓的“八家共井”以及公田、私田之分,只是一种乌托邦的理想化。西周实行井田制实际上是两层用意,一是作为诸侯百官的俸禄等级单位,二是作为课验直接耕作者勤惰的单位。

  另一种意见是否定井田制的存在。如范文澜认为,西周领主们的土地疆界纵横交错,但并没有一井九百亩的区划,与邑密切相关的井也不是孟子所说的井,井田制是不存在的。胡寄窗也认为,井田制是我国古代空想中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而其内涵又最为混乱的一个概念。

  对于井田制产生的时间,也有不同见解。唐兰认为,西周前期井田尚未出现。井田制的推行可能是在西周末年的周厉王时期。徐喜辰则认为,商代已用井田方式来从事农业生产。金景芳认为,井田制开始于夏初,以后经过夏商两代以至西周,达到充分发展的阶段,到春秋、战国逐步灭亡。

  一些人认为,井田制在其兴盛时期,曾一度是唯一的和普遍实行的土地制度。另一些人对此提出了不同意见。如杨向奎认为,西周存在着两种不同的土地制度,一种是以十夫为单位的乡、遂的土地区划;另一种是以九夫为单位的井田制。徐中舒说,井田只施行于古代中国的东方低地,而不是普遍实行的田制。王玉哲认为,西周有着井田和非井田两种制度。对周氏族成员实行非井田制,对被征服部族则实行井田制。赵光贤则认为,西周时期同时并存着井田制,授田制和贵族占有制三种田制。

  对于井田制是否就是农村公社问题也有不同意见。李埏认为,井田制就是农村公社。金景芳认为,井田制即马克思、恩格斯所论述的农村公社或马尔克在中国的具体表现形式。马开梁反对以商、周的井田制或邑、室、里、社、书社等和农村公社混为一谈,他认为,农村公社只存在于原始社会末期。到夏代,村社成员已沦为奴隶。

  ──张传玺主编:《中国古代史参考手册》

  北魏至隋唐的均田制

  对北魏至隋唐的均田制的讨论很热烈,提出问题也很多。

  关于北魏均田制产生的条件,一般都认为,均田制产生的外部条件是鲜卑拓跋部土地共有的旧俗;对其内在条件是什么,却有不同看法。如徐德嶙认为,“是由于中国北方在变乱期间农村公社土地村有制的扩大。”王仲犖则认为,是当时土广人稀的实际情况和西晋占田制的影响。而岑仲勉不同意这种看法。他认为,均田制与占田制有本质的不同。

  许多学者认为,均田制具有农村公社性质。如徐德嶙认为,均田制是“由农村公社土地村有制演变而来,还保存有农村公社中的某些旧有的制度和性质。”唐长孺也认为,均田制具有公社特征。李亚农甚至认为,均田制和“农村公社时期的土地制度没有什么区别。”但是金宝祥的看法与此相反。他认为,“历史上只要有了一定发展的分工,商品生产,商品交换,那么必将导致公社所有制的瓦解,大土地所有制的产生。根本不可能再度产生占主要形态的以村社所有制内内容的国家所有制,有的只能是以小土地所有制为内容的,以地主所有制为前提的国家所有制。”

  对于均田制下农民使用的土地的性质也有不同看法。如苑士兴认为,均田的土地所有权属于国家,农民对于“所分得的土地并无所有权,而是长期使用和占有。”而唐耕耦认为,由于实行均田制时,社会上早已存在的私有土地也都被包括在均田范围之内,所以均田制下的土地既有国有土地,也有私有土地。

  对于均田制下的农民,一般认为是自耕农民或基本上是自耕农民。但侯绍庄认为,他们是国家佃农。

  不少人认为,均田制在其实行期间一般是居于主导的、支配的地位。而王仲犖认为,北朝的均田制只是世家大族地主土地所有制的补充状态。潘镛认为,唐初的土地制度是国有制和私有制并存;但占支配地位的不是土地国有的均田制,而是地主土地私有制。

  一般认为,北魏的均田制是普遍实行了的。但傅筑夫对此提出了不同看法。他认为,“北魏政府对于它大事宣扬的均田制度并没有以全力推行,甚至在京师附近也没有认真推行,至少是没有全面展开,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它只是一个没有或未能实施的纸上谈兵而已。”

  关于隋唐均田制的来源,一般都认为是源于北朝的均田制,尤其是北齐的均田制。但傅筑夫认为,唐的均田制是“把北魏的均田制和晋代的占田制糅合在一起。”

  一般认为,唐代的均田制是普遍实行了的,均田制对土地占有做了某些限制,延缓了土地兼并的速度。但傅筑夫认为,唐代的均田制实际上未能实行,只是“一种有名无实的空文”,对于豪强的兼并土地,没有什么阻止作用。

  ──张传玺主编:《中国古代史参考手册》

  4.参考资料目录

  郑天挺主编:《明清史资料》,天津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李洵、薛虹:《明代史》,辽宁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问题讨论集》,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历史教研室编,三联书店1957年版。

  田居俭、宋元强编:《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巴蜀书社1987年版。

  李伯重:《资本主义萌芽研究与现代中国史学》,载《历史研究》2000年第2期。

  孟彦弘:《中国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过渡──对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及相关诸问题研究的反思》,载《史学理论研究》2002年第4期。

  张传玺主编:《中国古代史参考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周新芳:《本世纪以来井田制有无之争述略》,载《江海学刊》1997年第5期。

  周新芳:《关于井田制研究的回顾与展望》,载《齐鲁学刊》1997年第5期。

  吉成名:《均田制述论》,载《社会科学战线》2003年第5期。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与社会》九年级全一册 教师教学用书多少钱一本 求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 必修)电子书下载 有谁可以给我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高1生物必修2教参答案拜托!!急用!! 为什么要出版小学标准实验教科书? 哪里有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英语(必修)的 MP3免费下载 感激不尽!!!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必修4的单词课文的MP3 急!急!急!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实验修订本·必修)英语朗读与听力录音 请问普通高中课程新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必修一的听力哪里可以下载? ”小学艺术义务教育标准实验教科书”的备课 【求】义务教育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试题或网站 历史必修2 必修三的会考考点 实验用标准帆布 历史与社会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知识整理在那里找? 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教科书 古诗文 及其它诗歌(外国.中国现代诗) 成都市哪有卖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 高一政治必修2 历史必修2 考试知识点.新课标的,急急急急急! 谁有高一历史人教版的必修2和3的知识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日语 历史必修1复习提纲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英语》第一册 求高一历史必修一和必修二综合试题岳麓版 在那看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中国历史 思想品德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使用范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