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址用英文:到底回族祖先是咋信仰伊斯兰教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0 21:35:30
古代史上阿拉伯人曾经对中国发动圣战:751年的恒逻斯之战
  
  
  公元654年,阿拉伯伊斯兰“圣战”大军开始了对中国的入侵。在半个多世纪内,相继征服了我国唐朝所辖的中亚诸国及这一地区的许多重要城镇。
  
  公元709年,阿拉伯帝国驻伊拉克总督哈查智给其亲信卡西木与库泰拔下令:伊斯兰教东征的最后目的地将是中国,二人中谁先征服大唐帝国,谁就是未来的中国总督。在这个强烈诱惑的鼓舞下,任阿拉伯驻呼罗珊总督的库泰拔,直接向东用兵,要与唐安西大都护的主力部队决一高下。公元715年,唐安西都护府1万大军 在拔贺那(今乌孜别克斯坦费尔干纳)城下给前来进犯的阿拉伯伊斯兰教东征军以迎头痛击,取得巨大胜利。可惜由于唐玄宗对阿拉伯入侵中亚的问题上采取了绥靖态度,致使这次战果未能进一步扩大。就在当年,库泰拔的一支部队乘虚攻占了疏勒都督府(今喀什噶尔),在今日新疆的土地上第一次树起了伊斯兰教的大旗。很快拥重兵在外的库泰拔因不服新登位的阿拉伯哈里发苏来曼而举兵谋反,结果失败被杀。不久,又在崛起于西域的吐蕃大军的攻击下,阿拉伯军队被迫西撤。
  
  公元751年,阿拉伯大军卷土重来。唐帝国为了保护四镇及安定安西地区,安西节度使高仙芝率领汉兵两万,藩兵一万,长途奔袭七百余里,翻越帕米尔高原海拔7224公尺的穆斯塔格山主动出击阿拉伯人。两军在恒逻斯城相遇。阿拉伯方面的主将是阿拉伯的呼罗珊总督阿布。兵力为呼罗珊本部宗教战士四万人,加上被阿拉伯控制的阿姆河与锡尔河流域的属国的兵力数万,总兵力当在十万至十二万之间。
  
  
  唐军骑兵一般使用马槊,在近身肉搏时候则是用横刀,也就是现在所称的“唐样大刀”。横刀的锻造技术在当时世界上是极为先进的,锻造出来的刀锋锐无比,而且步骑两用,制造横刀的技术后来被日本学去,成就了日本刀后世的声名。唐军步兵均用陌刀,威力极大,列阵而出则“如墙而进”,肉搏时候威力不减,史载李嗣业用陌刀肉搏“当嗣业刀者,人马俱碎”。唐军的铠甲抛弃了魏晋的具装铠,演变为以明光铠为代表的唐十三铠,重量更加轻,但是防御力却大大的提升。唐朝军队在武器上最大的优势是拥有成熟的弩,唐军一般使用四种弩,伏远弩射程三百步(450米),擘张弩射程二百三十步(345米),角弓弩射程二百 步(300 米),单弓弩射程百六十步(240米)在不同范围均可以形成威胁。阿拉伯军队在这方面显然逊色不少。
  
  
  马匹方面阿拉伯人占了绝对的优势,阿拉伯马是世界上最好的马种,这是唐军所不能相比的。
  
  靠着步兵的强弓硬弩,高仙芝曾经占有很大的优势,中国骑兵一度完全压制了阿拉伯骑兵,但是由于阿拉伯联军数量极多,高仙芝无法取得最后的胜利。战斗进行到第五天,形势突变,中国军队战斗到傍晚之后,葛逻禄藩兵突然叛变,他们从背后包围了中国步兵并且断绝了他们与骑兵的联系。而阿拉伯联军乘中国军队由于葛逻禄雇佣兵突然叛变而暂时混乱的机会,出动重骑兵突击中国军队的中心,于是高仙芝终于溃败,两万人的安西精锐部队,只剩下数千人逃出生天。在 收拢残兵之后骁勇的高仙芝并不甘心,依然想进行一次反击,但是在副将李嗣业的劝说之下终于放弃。段秀实和李嗣业保着高仙芝撤离了战场。由于对中国军队在怛罗斯战役中表现的惊人的战斗力印象深刻,阿拉伯人并没有乘胜追击。   
  
  公元751年恒罗斯一役对整个唐帝国的影响却并没有像某些人所说的那么明显,虽然此役导致葱岭以外诸国相续叛唐,依附阿拉伯帝国阿拔斯王朝,但整个唐帝国并未受到太大影响。
  
  
  
  二、于阗“圣战”
  
  公元915年的一个深夜,索图克带领自己的穆斯林亲军,在喀什噶尔的皇宫内进行了一场流血的宫廷政变,杀死了他的叔叔,不信伊斯兰教的大汗奥古勒恰克,一举夺回了喀喇汗大汗之位。这是新疆历史上第一个信仰伊斯兰教的地方政权首领。他死后被安葬在阿图什。苏丹索图克麻扎(陵墓)至今还被新疆穆斯林们视为宗教 “圣地”。 
  
  从此,喀喇汗国靠武力开始对本境和邻近地区推行伊斯兰化。
  
  当时的于阗国(都城今和田县境)国王李圣天,有汉族血统回鹘人(称有回鹘血统汉族人似乎更合适),祖上曾娶唐宗室女,所以其一直自称宗属,称中原为舅家, 于阗国以佛教为国教。作为一个在汉文化下孕育并成长起来的西域人,李圣天忠诚的奉大宋政府为中央政府,穿汉服,行汉制,遭到了伊斯兰的仇视,喀喇汗的几次大规模入侵,都遭到了他有力的抵抗,在实力对比悬殊的情况下,依靠对佛教信仰的忠诚和敦煌归义军的支援,他勇敢的率领西域各族人民抗击喀喇汗的“伊斯兰圣战”。
  
  
  李圣天曾派人告诉当时的阿拉伯呼罗珊总督说:“你们敢加害于我们的任何一人,我就要聚歼所有穆斯林团体”
  
  公元917年,于阗国不堪穆斯林的屠杀,大军直逼喀什噶尔城下报复。在喀什噶尔南70余公里的英吉沙一线,双方血战7天7夜,于阗军获胜。此后,这两大政权之间的战争消沉了好些年。
  
  公元955年,索图克的长子巴依塔什继位。靠武力继续推行伊斯兰化,伊斯兰教被正式定为国教。以喀什噶尔为中心的喀喇汗国,就是从公元960年开始,为国际伊斯兰教界所正式承认。喀喇汗就成为我国新疆历史上第一个伊斯兰地方政权。 
  
  喀喇汗对本境和邻近地区的异教徒不断采取野蛮的军事进攻。圣战者们高唱: 
  
  
  我们像急流奔驰, 
  我们出观在城中; 
  我们毁坏佛寺, 
  我们在佛像头上撤尿。 
  
  
  进行“伊斯兰圣战”。
  
  
  从公元963年开始,于阗政权就开始发动了针对喀喇汗的军事报复,双方相持不下。969年7月间,于阗又发大兵进攻喀喇汗,曾一度攻占喀什噶尔。971年 (宋太祖开宝四年),于阗国王李圣天派遣一名叫吉祥的僧侣,将战利品-----一头大象献给了宋太祖。这事在《宋史》里有专门记载。
  
  公元998年,于阗大军于再度兵临喀什噶尔。他们以自己强大的军队为后盾,同时策反了喀什噶尔一带潜伏的势力里应外合发起了大规模的武装暴动,又一次占领了喀喇汗的王都。喀喇汗王阿里· 阿尔斯兰在中亚撒马尔罕闻报后,立即火速率军东救。喀什噶尔城下一战,于阗军被迫撤退,困守喀什噶尔城之南的艾斯克萨城堡,经过长达5个月的攻守战,于阗军队突围杀回于阗。 
  
  公元998年,于阗政权发动了对喀喇汗攻势最凶猛的一次进攻。当阿里·阿尔斯兰得知于阗军再次兴兵而来,他挥师南下,两军再次对垒于英吉沙。第一回合,阿里的四叔侯赛因战死沙场。第二战,阿里的二叔艾山又重伤毙命。第三次猛攻。喀喇汗的这位最高统帅与自己的姐姐艾丽努尔同时被斩,他的尸体被于阗军队抛弃, 而头颅被带到喀什噶尔悬挂于艾斯克萨城堡墙头。伊斯兰士兵全军覆没。 
  
  (阿里.阿尔斯兰的死,为喀什噶尔留下了三处“圣战”遗迹,今天,依然是喀什噶尔穆斯林每逢年节必去朝拜的“圣地”。 
  
  第一处,即艾斯克萨城遗址。 在今喀什市郊东南部的艾斯克萨村。
  
  第二处古迹是奥达木麻扎。位于今喀什市东南约50公里处的疏勒县与英吉沙县交界处的阿拉甫流沙地带;是公元991年与998年于阗与喀喇汗两次血 战的杀场。作为伊斯兰教在新疆初期传播的“圣战”纪念地,引得当地与外地穆斯林世代争相朝拜。奥达木麻扎朝拜活动的主要内容,是祷告真主让当年战死于此地 的阿里阿尔斯兰头首重合,并祈求当年的“圣战”英灵们为自己消灾求福。 
  
  第三处遗迹,便是阿尔斯兰墓。 
  
  该墓坐落在市区东南部吐曼河东岸的高埠之上)
  
  
  
  公元998年的英吉沙大战,几乎使喀喇汗毁于一旦。阿尔斯兰堂侄卡德尔在公元999年,派出使节,向中亚伊斯兰世界求援。由麦达音(即布哈拉)的 4位著名伊玛木(伊斯兰教首领)率领的穆斯林东征军,以及从巴格达、伽色尼(今阿富汗喀布尔西南)、花刺子模(在中亚乌孜别克斯坦)等地招募的士兵纷纷加入了进军喀什噶尔征讨中国异教徒的行列。这支号称14万的伊斯兰星月军。翻越帕米尔高原杀逼喀什噶尔城下,气焰十分嚣张。于阗两万汉人及各族军队主动放弃 喀什噶尔向南撤退,诱敌深入。卡德尔以为有机可乘,穷追不舍。 结果在李圣天神出鬼没的数次出击后,接连损失了来自巴格达的将军加拉里丁与花刺子模的将军卡西姆,但他们依然冒险前进。
  
  公元 1000年11月11日,战线转移到今策勒县南部山地的波斯坦乡(殉教者岭,时至今天新疆还保留着此战场遗址,每年都有数千新疆回教教徒前来拜祭)。伊斯兰星月军进入了于阗军队伏击圈,喀喇汗大军在军情不明的情况下竟然还全体做起了礼拜。于阗军队当然毫不犹豫如猛虎扑食般冲下山来,打得喀喇汗军一败涂地。 阿拉伯人叹息说“圣战者象雪崩一样被杀死”。这一场鏖战,伊斯兰星月军全军覆没,来自麦达音的4位伊玛木全部丧生,至今在波斯坦乡还能看到“四伊玛木麻扎 ”。卡德尔败北而归。这一年多的“圣战”,使喀什噶尔到于阗的千里大道两旁,留下了一座又一座穆斯林的“圣战”之墓,到今天仍历历在目。
  
  
  
  公元1006年,经过相当的休整恢复,卡德尔再发大兵进击于阗政权。在一场殊死的决战之后,于阗王战败身亡。随着于阗地区的被征服,整个塔里木盆地西南缘的佛教势力开始宣告消亡。
  
  
   历史上亚洲中、西部是很多宗教的发源地,先后涌现了拜火教、犹太教、拜星教、拜月教、太阳教、基督教、景教、摩尼教等等,伊斯兰教就是继这些宗教后由阿拉伯人穆罕默德所创建,后把原安放在麦加神殿上一块长约三十公分的陨石供信徒朝拜。“穆斯林”意为“顺从者”,即伊斯兰教教徒。伊斯兰教经过各种争斗在亚洲西部的部分阿拉伯人中传播开来后,又以战争的方式把触角伸向了东方的古波斯、康国、安国、曹国、石国、米国、何国、火寻、戊地、史国等昭武九姓各小邦和吐厥各部落,这些小国和部落所处就是后来的回回国花拉子模区域,即今日伊朗、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所处区域。当时这些地带的国家和民众的信仰主要是拜火教、基督教、景教、摩尼教、佛教、犹太教等,阿拉伯军队入侵后就开始用各种方式推行伊斯兰教,并实行各种压迫制度。信奉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构成统治阶层,改信伊斯兰教的非阿拉伯人(称为“马瓦里”)和阿拉伯人订立顺服契约,保持自己原有信仰的非穆斯林(称为“迪米”)以及大量的奴隶,构成被统治群体。波斯人被与驴和狗相提并论,毫无尊严。如果一个骑马的波斯人见到步行的阿拉伯人,他必须立即下马,把马让给阿拉伯人骑。在许多场合,波斯人不得与阿拉伯人并肩而立或并排行走。随后其他相继被阿拉伯侵略的诸回回国属地居民遭遇也基本类似。阿拉伯人对于高度发达的波斯和亚细亚文化采取了完全毁灭的破坏性态度。无数精致的金银珠宝和艺术珍品被销毁熔化,铸造成钱币。很多壮丽的宫殿和城市被毁为瓦砾和废墟。通行于波斯帝国和部分中亚国家的波斯语被禁用,代之以阿拉伯语。以残暴著称的总督哈查只屠杀了成千上万名坚持使用巴列维语的波斯人,并折磨那些颂扬波斯文化的人,所有这些民族、国家历史上曾有过的辉煌和文化成就都被划到了阿拉伯穆斯林的名下,成为了伊斯兰教的文明。因此,在这期间有很多波斯和中亚各族人东来进入大唐,是比较早期的回族先民,在长安和洛阳等地建立了大量的景教和拜火教等寺庙,围寺而居,以经营酒店餐饮业为主,形成较早时期的回坊。
  
  《四夷馆考》中说到:“回回在西域,地与天方国邻”。其中的“天方”自然指的是伊斯兰教起源地阿拉伯地区,而这句话把“回回”与“天方”分开,可见回回并非阿拉伯,起码阿拉伯人是很少的,而是以古波斯和中亚民族等居多。
  
  
  回族佛教评:
  
  现在的回族人缺少的是实事求是的历史态度,认不清自己祖先的祖国曾经被阿拉伯大军侵略过、蹂躏过,霸占过!这就如同被日本鬼子日了,还信日本鬼子那一套大东亚共荣的理论!
  
  回族祖先在阿拉伯大军强迫信仰伊斯兰教之前是个勤劳善良的民族!没骨气的回族后代们却淡忘了历史耻辱的一幕!悲哀啊!认贼作父久了,不知亲爹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