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2003删除页码:穷白乎水浒:有面子更胜过有本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3 18:26:47

穷白乎水浒:有面子更胜过有本事

2007-04-05 10:59:35 来源: 网易文化 网友评论 10 条 进入论坛
  •   这是个凭面子混的世界,谁的面子大谁的资源就多,收益就高。

《水浒》是名著,从名著里一般都能总结几条俗话谚语。有句俗话叫“鲁智深醉打山门,虽有气象,却无法度”,就是出自鲁智深大闹五台山的故事。

这段故事知名度很高,明清时有《醉打山门》《山亭》等杂剧,都是演绎此事,《红楼梦》里贾母做寿唱戏,宝钗为图热闹,点的就是《鲁智深醉打山门》。本来太平无事的佛门净地被喝得醉熏熏的鲁智深乒乒乓乓闹了个鸡犬不宁,金刚倒地亭坍门塌,把一帮古板迂腐的和尚吓得心惊胆战,确实热闹好看。但是较真想一想,鲁智深打得虽然气壮,却不理直。

做和尚的游戏规则有禁止“杀盗淫妄酒”五条,其中之一是不许喝酒,在鲁智深剃度时就明确提出,鲁智深也答应了。要么不答应不做和尚,答应了做了和尚就要遵守游戏规则,现在鲁智深自行下山喝酒吃狗肉已经是违反规则。退一步说,实在忍不住要喝酒吃肉就躲一边悄悄吃去,怎么的也照顾一下别人的感受,被发现了就赔个礼认个错,这事明摆着理亏呀。可鲁智深却不,不但自己喝酒吃肉,还把狗腿塞到同伴嘴里,寺里要处罚他,他又打伤同伴,打坏庙宇。抛开对鲁智深这个人物形象的喜爱,就事论事地说,鲁智深大闹五台山闹得没有道理,是违反规则的行为。

但是尽管无理,尽管违反规则,却并不妨碍醉打山门的故事和戏文被无数的读者和观众喜爱,这多少反映出传统文化和民众观念中对规则,对法律的淡漠和轻视。

不守规则的人和事随处可见,从小里说,没有好的生活习惯,交通规则再三说不许闯红灯,可就是有人偏偏要闯,拿血肉之躯和发动机比速度比强度;最起码的卫生常识告诉人们不能随地吐痰,可吐的人偏就多,已经成为中国人在外国的光辉形象;往大里说,视法律纲纪如无物,法律规定当官的不许贪污腐败,事实是不贪不腐的官才少见;法律规定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事实是徇私枉法的裁判为数不少。

按理说违规违法是不好的,应该受到谴责和惩罚,但事实不是这样。在受规矩约束的一方,敢于犯规的人不但不会被人鄙视,反而被视为有胆量有魄力,富于反抗精神,是英雄好汉。守规矩者却会被看作胆小怕事或死板教条,甚至被扣上奴性的帽子,以至于“循规蹈矩”“老实本分”这些本该是中性的词都带点贬义和嘲弄的色彩。于是就有了醉打山门的好汉鲁智深,有了大闹天宫的英雄孙大圣。

在执行规矩的一方,能随机应变灵活操纵的执行者往往吃得开,恪尽职守严格把关的执行者却常常吃力不讨好。海瑞是历史上少有的严格遵守和执行规矩的官员,他俸禄低微家境贫寒,但宁可在自家后园种菜以充肴馔,也决不贪污受贿。一位御史在家里请戏班演戏,海瑞认为违反了洪武皇帝的老规矩,应该受到惩罚。但是海瑞的端严品行只赢得一些廉价的赞美,并没有人真拿他当回事,可谓叫好不叫座。万历皇帝就称其“迂戆”,而一位御史则说,如果官学中有生员胆敢把海瑞的思想观念付诸实际行动,就要狠狠地教训这个书呆子学生。海瑞晚年都在闲职任上度过,直到过世,没有干实事的机会。可见规矩和照规矩行事的人就像门神和桃符,只在大门上装个样,什么用也没有,若是主人不高兴或房子破败,那就装个样也没必要了。

在实际利益上,常常是敢犯规的楞头青比守规矩的老实人更便宜。俗话说:“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所谓“胆大的”就是无法无天敢胡来的,所谓“胆小的”就是安分守己不惹事的。胆大的,敢去假冒伪劣、坑蒙拐骗、克扣盘剥、吃拿卡要的,多半能赚得盆满钵满,老老实实遵纪守法照章办事的,只能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凑和求个衣食温饱。

趋利避害是人的天性,既然守规矩比不守规矩要吃亏得多,那就别守什么劳什子的规矩了,于是破坏规矩的人越来越多,维护规矩的人越来越少,不遵守表面上规矩成了一条最实在的规矩。若是谁还死心眼地违反这条实在的规矩而守着表面上的规矩,将会很不幸地被视为傻子或懦夫。

鲁智深生性粗莽好酒,文殊院的和尚们初时就认为鲁智深“形容鬼恶,貌相凶顽,不可剃度他,恐久后累及山门”(第4回),那么文殊院为什么还要收留鲁智深?没别的,只因为“他是赵员外檀越的兄弟,如何别得他的面皮”(同前),熟人的面子最不好推托。和轻规矩一起存在的是重面子心理,像“情面难却”“不看僧面看佛面”“人情留一线,日后好相见”这些俗话都说出了面子的重要。大凡在规矩和面子之间,能两全当然最好,不能两全时多数人会全面子而弃规矩,不会为守规矩而坏面子,除非面子不够大,或者是冤家根本没面子。

在面子的掺和下,规矩更象一团面粉似的被随意搓捏变形。当够面子时,规矩可以随之放宽,有多大面子放多宽规矩;当不够面子时,规矩可以收紧,面子不够到为负时规矩就成了小鞋。

《水浒》中配军到牢城营报到要先挨一百杀威棒,据说这是太祖武德皇帝留下的老规矩。开国皇帝一般都有特殊的权威,古时又特别讲究效法祖宗,宋太祖定的规矩自然不可轻废,但即使是这么重要的规矩在面子跟前也是不堪一击。有柴进的面子,林冲的一百杀威棒免了;有施恩的面子,武松的一百杀威棒免了;有吴用的面子,宋江的一百杀威棒免了(当然还有宋江自己的名声和手腕,不在本文讨论范围)。柴进家的丹书铁券也是宋太祖留下的规矩,但在高廉高知府眼里,完全不如小舅子殷天锡的面子重要。而《三国演义》中蒋干的遭遇则是因为错误地估计了自己面子的大小,想凭旧日一点微薄面子说降周郎,结果反被对方利用。

这是个凭面子混的世界,谁的面子大谁的资源就多,收益就高。宋江自然是梁山上面子最大的,大凡好汉见了他都要作揖行礼磕头下拜,石勇曾说普天下只让宋江和柴进二人,除此之外赵官家也不在眼里。不过宋江的面子有一定局限,在浪迹江湖的好汉中可以做及时雨,到了州府及更高级别的权力场销金窟里就不好使了,在东京活动时全倚仗燕青和柴进撑门面。所以宋江在下层能混得滋润,到上层只混得个被鸩的凄惨结局。

比宋江更有面子的是另一部小说《说唐》中的人物秦琼秦叔宝,这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式成功男人的楷模。秦琼论武艺只在中等,“三鞭换两锏”还赶不上尉迟恭,论韬略也属平常,比徐茂公差得多。秦琼最大的优势就是面子大,在黑道上,秦琼和全国黑帮老大单雄信是铁哥们,有求必应,各地山大王对秦琼更是毕恭毕敬;在白道上,秦琼是北平王府的表少爷,是唐国公李渊的救命恩人,是蒲山公李密的好朋友,就连死对头靠山王杨林都买秦琼三分面子,真个是不论黑白贵贱,手眼通天。秦琼最后位进国公,名列凌烟,比宋江强得太多。有着这样一张面子网,自然是左右逢源潇洒自如,做人做到这个境界,实在是登峰造极的人间极品。

小说出自民间,如果说以上诸例只是民间百姓的面子观,那么在受过良好教育,文化层次比较高的文人士大夫眼中对面子又是怎么看呢?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编写的笔记《归田录》中有这么一个故事:宋代名臣田况是个宽厚长者,他在三司担任要职时,很讨厌来托人情走后门的人,但田况不愿意很严厉地拒绝这些人,总是和颜悦色强作笑脸地委婉打发。田况曾经对别人说:“做三司使好几年,勉强的假笑多了,笑得脸上堆出的皱纹像靴子面似的。”听说田况此话的士大夫们都把它当笑话传讲,但是都佩服田况的品德和气量。

田况会做人,规矩面子两不误。但是让士大夫佩服的是田况的不误规矩还是不误面子?故事开头先介绍田况是宽厚长者,而不是铁面无私或严格执法,后面又说佩服田况的德量,却不是佩服其忠于职守不徇私情。很显然,记录这个故事的作者和传讲此事的士大夫看中的都是田况给人留面子能体面下台的宽厚品德,而不是严守规矩拒绝走后门的廉政作风。

看来不管是下层平头百姓,还是上层知识分子,对面子都是很看重的,能有很多人给面子的人是成功人,能给很多人面子的人是厚道人。所以,如果想做厚道人,那就多给面子少得罪人,遇事多和稀泥别认死理;想做成功人,就得给自己打造一张大大的面子,上至公卿显贵,下及贩夫走卒,黑白两道,工商百业,走到哪里都有熟人,如此定能要风得风,要雨有雨,叱咤风雷翻覆云雨,比那一身绝技满腹学问强上百倍。

穷白乎水浒.无用的吴用

穷白乎水浒.精得像猴似的出家人 

穷白乎水浒.燕青是梁山第一公关先生

穷白乎水浒.银子的威力不可小瞧

穷白乎水浒.鲁智深名高震主

穷白乎水浒.名人基因很重要

穷白乎水浒.公孙胜为啥能晋身四巨头?

穷白乎水浒.宋江为啥能当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