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磊关晓彤啥关系:灵气、悟性 情商、智商 创造力、理解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1 12:40:48

灵气、悟性  情商、智商  创造力、理解力

   

人的心是由两部分组成的:灵魂(心灵、左脑)和大脑(右脑)。(左撇子相反)

灵魂是先天带来的本能、是与生俱来的,代表着人自然、真实的成分,主导着人的感性认识;大脑是后天得到的技能、是通过学习积累而来的,代表着人为、善意的成分,主导着人的理性认识。人的感性认识能力决定着人所具有的灵气的多寡、或情商的高低、或创造力的强弱;人的理性认识能力决定着人所具有的悟性的好坏、或智商的高低、或理解力的强弱。

很多人开始时都是灵气十足的,可是越长大灵气就越来越少,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原因出在后天的学习方法上。按照人自然的思维方式,是先通过感性认识而后形成理性认识;可是以目前的教育模式,大量地向学生们灌输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让学生们先形成诸多的理性认识,先入为主,而后再在社会实践中通过感性认识加以检验,可以说是反其道而行之的思维方式。在人成长的过程中,灵气、情商、创造力本来是随之增长的,可是因为反向的思维方式,随着悟性、智商、理解力的超常增长,从而使得灵气、情商、创造力受到不同程度的压抑,因为得不到施展和彰显的机会,慢慢地就有可能进入冬眠而冷藏起来。

人一成年后,其思维习惯也就基本上固定下来了,人也基本上分成了两类:感性的人和理性的人;感性的人以自然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理性的人则反其道而行之。理性的人具有较好的悟性、智商、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可是因为长期养成的习惯,遇到问题多是从现成的资料中找答案,循规蹈矩,缺乏探索和创新精神,所以最终只能在已知的领域里有所建树。感性的人具有一定的灵气、情商、探索能力和创造能力,可是仅凭个人的认识能力是远远不够的,如果不懂得学习、借鉴别人的经验,最终形成的理性认识也很有限,也难以有所成就。

要改变目前的教育模式很难,在充满竞争意识的社会里,人们首先想的是如何生存的问题,都希望长大后有好的就业前景,可以谋求到好的职位,从而能过上好的日子。而国家处在快速的追赶阶段,社会也需要大量这种理性的知识型人才,只是学校太急功近利了,拼命灌输知识,不管有用没用,学生们也真是太可怜了,许多人才最终变成了考试机器,变成了书呆子,提高了学习和理解能力,却遗失了探索和创新能力,学会了生存之道,却不懂得如何发展。国家目前还落后,可未来呢?总不能老跟着别人屁股后面吧?考试制度的建立导致了许多人的思维方式发生改变,长久下来,反常的也就变成正常的了;当然并不全是考试制度的问题,也包括人们急功近利的思想,以及家长们望子成龙的迫切心情。国人具有的思维能力可以说是这个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却因为沿袭着古老的考试制度,不知抹杀了多少人的探索和创新精神,使不少具有探索和创新能力的人得不到施展的舞台和机会,优良的品质被浪费了。

那么人能够灵气与悟性、情商与智商、创造力与理解力兼备吗?当然可以了,只要达到了智慧的境界就可以了。很多人以为很难,其实并不难,智慧也就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达成和谐与统一。只要按照正常的思维方式,因材施教,不急于一时,循序渐进,不需要灌输太多的知识,只需要培养学生们的兴趣、求知的欲望,教会学生们学习的方法,顺其自然,就能达到智慧的境界;不过需要一定的时间,用老子的话说,就是大器晚成。有人会说,能生存就很不错了,要达到智慧的境界,恐怕人也快饿死了;说得对啊,社会的发展状况还不允许。几千年来,人间的战乱不断,没有多少真正的和平年代,人要谋求生存都很难,哪有时间去慢慢熬到智慧的境界?况且到了智慧的境界又如何?实用吗?能带来荣华富贵吗?能在这个功利的社会中立足吗?倒不如现实的好。谁愿意舍弃眼前的利益,而去追逐无形的智慧和幸福呢?释迦牟尼和老子的思想两千多年来没有广泛地被世人接受,可想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