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族禁域小说主梵朝:【引用】 如何指导小学生朗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4 19:25:28
如何指导小学生朗读  

2010-12-21 06:25:55|  分类: 学习园地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本文引用自一缕阳光《 如何指导小学生朗读》和大家分享这篇日志,我的看法是:

 原文地址: 如何指导小学生朗读    原文作者:一缕阳光

    

薄俊生校长在执教《狼和鹿》时说:“读书要把自己当作者,一个讲故事的人,把你看到的景象,喜怒哀乐,通过自己的表情、语言,表现出来。那种朗读才棒!”我想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有感情朗读课文吧。那么作为一位教师我们到底应该怎样来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呢?

要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教师首先要知道“为什么要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古人读书有“因声求气”的说法。“声”就是声调的抑扬顿挫,“气”就是气势和感情。“因声求气”就是强调以朗读为主线,在朗读中感受作品的语言,领悟作者的气势和文法,探索语言的内在含义、情味和形态,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古意之如此,近意又如何呢?《语文新课标》对于1-9年级的阶段目标中只有让学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没有因学生的年龄、认知变化而变化。可见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获得情感体验同时感受祖国文字之优美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要培养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的能力。

知道了“为什么?”便是“如何指导?”

一.       先理解  再朗读

没有完全认识课文的生字以及了解课文内容,学生不可能从文中读出感情来,即根本不可能有感情朗读课文。如果在学生没有扫清字词障碍,没有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就进行有感情的朗读,结果往往事倍功半。因此我们要想学生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首先我们先可以让学生预习课文,达到一个初步感知的阶段,再者在教学第一教时,教师要指导学生认识生字词以及读通课文,然后便是初步感知文意。激起学生第二教时学习的兴趣,为有感情朗读课文打下基础。

二.做示范  效果好

在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的时候,教师如果能做一做示范效果会更好。如果教师只是告诉学生应该怎样读,不应该怎样读,不亲自读来给学生以示范的话,尤其是在学生想读而读不好时,不仅不能达到教学目标,也不能体现课文所要显示的教育目的,更有可能打击学生的阅读兴趣。也许下一次你再叫小学生有感情朗读时,他(她)就不会再举手了。这不是我们所要的教育。故作为教师,我们要充分考虑到教学的每个环节,就说在指导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这一环节,教师就应该做示范,学生也就有了一个学习的样子,也就不会出现以上的情况了。

三.少技巧 多体验

在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时,有很多老师更多的是把注意点放在了一些句子的技巧上,如:重音、停顿、语调的上仰、拖长等。却忘了有感情朗读课文的本质:表达学生对文章独特的内心体验。为内容所感染,与作者产生共鸣,这样的朗读才是薄校长所说的“把自己看成作者,一个讲故事的人”。感触越深,孩子们也就记得越长,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轻形式  重评价

新一轮的课程该革后,课堂越来越像在做戏,这是对新课改的误解。就说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我们教师为了使课堂更活跃,亮点更多一点,设计了各种各样的读,如“评读、比读、赏读……”方法是好,但用太多我觉得也不好。过多重视形式,反而会把有感情朗读课文的真正目的忽视,效果也不一定好。我觉得在朗读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评价,我们可以放手放学生先评,激活学生的学习动力,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及思维能力,然后教师再加以总结,这才是对于学生最好的朗读指导。

五.抓习惯  促朗读

学生的朗读习惯,对于学生是否能读好课文也是一个关键。有的学生他读书的姿势根本不正确,还有的就是爱拖调,或是像在唱歌。这都能影响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特别是低年级,如果抓不好学生的读书习惯就会形成定性,以后就很难再改了。因此教师一但发现学生的这种情况,应马上进行教育、指导,直到改掉这些“毛病”。这样有感情朗读课文的效果才能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