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订阅号赞赏功能:“唤醒”沉睡千年的九成宫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01:24:42

“唤醒”沉睡千年的九成宫  

2010-05-06

一通唐代“九成宫醴泉铭碑”史称“三绝碑”;隋唐时期这里因有皇家避暑胜地九成宫而闻名天下。然而现在,由于地处偏僻等原因,拥有这些独特旅游资源的麟游却在国内鲜有人知。于是,如何再现隋唐盛景,成为一个新话题……

 九成宫醴泉铭碑在中国书法史上堪称“丰碑”,而它所在的麟游县却在近代默默无闻。是什么原因让这座书法史上的丰碑矗立在渭北旱塬的沟壑中?在它身后,又有着怎样传奇般的辉煌?什么时候,曾经鼎盛的文化突然消失?在一系列的探究之后,一段辉煌在历史中闪烁,一个新的话题脱颖而出——

    时至今日,这通承载着千年盛名的碑刻能为麟游带来新的繁荣吗?


渭北大山深埋离宫之冠

 

 

   麟游县位于宝鸡东北部的崇山峻岭之中,从地理位置上看很偏远,从地形地貌上看,典型的山大沟深。然而,隋唐以后,麟游的名字却在中国文化史上屡屡出现。杜甫、王维、苏轼等文豪的传世之作中都有和麟游有关的描写。是什么原因让一个大山深处的小城成为历代文人关注的焦点?从史籍中窥探,这座风光旖旎的小城下面,竟然埋藏着一座宏伟的隋代宫殿!


    公元 593年,隋文帝杨坚要建避暑行宫,诏图天下山川以献,最后选定了“万叠青山但一川”的麟游,经隋代建筑大师宇文恺设计,在这里修建了规模宏大的避暑离宫——仁寿宫。


    除却山川秀美,麟游独特的气候条件也成为隋文帝选址的重要依据。据统计,麟游县七月平均气温 22.1℃,这在当年酷暑难耐的关中平原,的确是一个避暑胜地。


    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资源的仁寿宫,在京城长安到仁寿宫的十二所离宫中被誉为“离宫之冠”。


    公元 631年,唐太宗李世民在选择避暑行宫时,为爱惜民力,对仁寿宫进行了简单修葺,更名九成宫。而九成宫醴泉铭碑系一代明君李世民题额,一代明相魏征撰文,一代书坛巨匠欧阳询书写,因此被誉为“三绝碑”。


    此后,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以及武则天多次驾幸九成宫避暑。当时的九成宫虽然消减了隋朝时奢华的部分,但总体风格依然壮丽。魏征在《九成宫醴泉铭》中描述道:“冠山抗殿,绝壑为池,跨水架楹,分岩竦阙……仰视则迢递百寻,下临则峥嵘千仞。珠璧交映,金碧相晖,照灼云霞,蔽亏日月……”唐朝画家李思训的《九成宫纨扇图》、清朝画家袁耀的《九成宫图》与魏征的碑文相互映衬,向后人展示着九成宫的美轮美奂。


    2006年,在醴泉铭碑西北 15米处出土了 7件神秘文物,其中一块雕琢精巧的八边大盘石最为引人注目。它直径 2米,形状类似九成宫唐代宫廷水井井口巨石上雕刻的八角形葵花图案。大盘石中心凿有上圆直径47厘米、下圆直径 12厘米的冒水孔。有人疑心此为醴泉遗址,但有待考证。

  
    遗址上还发掘出大型宫殿遗址 10多处。发掘的 37号大殿遗址,面积达 1400多平方米,殿内可容千人,铺地石上刻有各种花纹图案,可想建筑之豪华富丽。在天台山南发掘出 3条长廊走道,其中 2条宽达 12米、 1条宽 9米,与宫廷相连。此殿址的北面、杜水河岸边还发现有游船码头遗迹。


    然而,这一片曾经成为长安大明宫范本的壮丽楼阁,却在一次次天灾中毁灭,直至消失。


    唐高宗永徽五年(公元 654年)四月二十三日夜大雨,山洪涨溢,冲九成宫玄武门,水溺卫士及麟游居民……
    在一次次有据可考和无史可稽的水患中,九成宫终于在唐末消失了,它被洪水带来的万顷泥土深深埋在地下。
    据文物部门屡次考证,这座曾经光耀中国古代建筑史的伟大宫殿,就在现在麟游县城的脚下。而麟游街道上远远低于地面的唐井遗址的井口,正是九成宫当年地基的高度。


    中古的辉煌已经远去,麟游脚下埋藏着的巨大宫殿,不啻于一座旅游资源的富矿,但怎么合理地开发利用,却需要一个全新的思路。


开山辟路再造山水传奇


 

   “根据县上的总体规划,实行城区的西扩南移,在县城西边建设官坪新区,转移生活、商业中心。对于老城区的现代建筑,本着只拆不建的原则,为下一步的深度开发腾出地方、打好基础。”麟游县旅游办公室主任兰乾生解释着这个设想。


    由于九成宫深埋地下,虽然屡次考古发现的结果让人惊喜,但要总体恢复遗址原貌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实现的。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些遗存,考古部门对不少遗址进行回填,希望在有条件开发的情况下再做部署。而县域经济的发展促使县城规模不断扩大,设施不断更新,为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思路,麟游放弃了老县城的发展规划,在西边的丘陵河道中重建家园。


    麟游县建设局总工程师李红忠介绍:“今年开工建设的官坪新区将会成为麟游县新的城区。”今年 4月 13日奠基的麟游县城官坪新区规划建设面积 0.52平方公里,计划总投资 5.25亿元,是集居住休闲、商贸服务、文化教育、公共卫生于一体的城市多功能现代化新区。新区建设所有工程预计2012年年底竣工,届时县城建设面积将达到 3.64平方公里,拉动城镇化率提升 3个百分点。新区既提升了麟游县城的生活设施水平,也为下一步旅游开发做了铺垫。
    在官坪新区的北边,围绕着老县城,也就是九成宫旧址,拦河为湖,重现千年前麟游山明水秀的自然风光。目前已经完成前两期工程的西海苑,展现出高峡平湖的独特魅力。


    西海苑是麟游城西的景观工程,它的核心是西海湖。从北山流出的杜水河和北马坊河在城区被橡胶坝聚在一起,形成了52亩的水面。由于是高山河流,西海湖的清澈让人叹为观止。更重要的是,西海湖拓展了九成宫醴泉铭碑景区。 2010年 3月开工的西海湖三期工程占地 110亩,计划投资500万元,用于湖岸的绿化及周边两个休闲广场和一个碑林的建设。这个碑林,最终将如众星捧月一般把风雨千年的醴泉铭碑亭托在中心。


    然而,这一系列举措只是一个基础,真正能够让麟游旅游苏醒的,还是这里沉睡千年的隋唐文化。


开宗明义唤醒隋唐文化

 

   “麟游最有魅力的隋唐文化代表,可以分为建筑文化、摩崖石刻文化和历代关于麟游的词咏三大类。”麟游县委宣传部长刘新文分析,“由于县上的自身条件所限,对这些文化景观大规模地开发建设尚需时日。目前我们积极在文化复苏上做文章,就是希望能够突破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中的瓶颈。”


    交通不便、资金短缺、理念滞后是制约麟游旅游产业发展的三大障碍。几乎是公路交通的死角,而且各景点散落山间,整合难度极大。主管部门拨款。而这些钱仅够维持景区日常的管理、维护,没有自我发展能力。要想筹措资金,就必须借文化的魅力展示麟游旅游的前景。“楷书之乡”为目标,多方推介宣传,让国内的一些旅游投资者看上了这块宝地。在今年的西洽会上,江苏省拍卖总公司与麟游县达成共同开发千佛院风景旅游区的意向。把隋唐文化的概念宣扬出去,是现有地域、经济条件下最关键的一步棋。”麟游县委宣传部长刘新文这样认为。


    今年夏天,“九成宫杯”全国书法大赛、全国第二届丁芒诗词艺术研讨会、九成宫文化研究会成立大会将在麟游举行。这被麟游人称作“两会一赛”的文化盛事,其实就是招商引资的一次实力展示。


    这种文化搭台的办法,不仅仅停留在举办活动上,而是存在于全县上下对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共识中。这些年来,作为楷书之乡的麟游,书法普及活动形式多样,除了各学会协会的自发组织外,全县中小学开展读书明史和书法进课堂活动,培育了大批书法爱好者,在全国书赛中崭露头角。此举不但提高了麟游在全国的知名度,更增加了文化软实力。


    不论从硬件上还是软件上,各种举措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与西安唐都文化呼应,打造关中西北部的盛唐文化旅游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