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的属性:论改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23:10:41
 

论改革
——学习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系列评论之五
本报评论员
 
    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由之路;改革,使中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革已向纵深推进,处于改革的“攻坚阶段”。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必须以更大决心加快推进改革,使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要以转变政府职能和深化企业、财税、金融等改革为重
点,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机制。这是党中央在我国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作出的重大战略判断,提出的重要战略措施。这些战略判断和战略措施,符合中国现实国情,顺应时代发展,反映人民愿望,充分展示了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总揽全局、与时俱进的远见卓识和深化改革、促进发展的坚强信心。

    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就是要把思想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把力量凝聚到贯彻全会提出的各项改革举措中来,把行动落实到深化改革的具体实践中去。

    改革精神一脉相承。改革方略应时而变。

    华夏文明之所以能延续五千年而保持完整,中华民族之所以能自立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与中华民族精神中所内蕴的“鼎新革故”、“求变图强”的改革理念和改革精神息息相关。

    一位历史学家曾发出这样的感叹:中国古代的改革,是人类智慧所做的最惊心动魄的魔术,它能使一个侏儒变成一个巨人,把一个没落的民族变成一个蓬勃奋发的民族,把一个弱小的国家变成一个强大的国家。

    “布新猷,除旧政。”先贤这一精辟的概括是改革的核心要义所在。

    被尊为中国改革史上第一位伟大“魔术师”的商鞅,“挺身以任国事,抗群臣之廷议,逆一国之舆论”,力主废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废井田、开阡陌;统一度量衡,为本归蛮夷之列的弱秦“拓霸国之规模,立统一之基础”,将秦国改革为当时政治、经济、军事上最强大的封建国家,最终为秦始皇完成统一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之后的王安石、张居正等历史先进人物,明知自己的改革将“害于身而利于国,又负天下后世之谤”而“勇为之”,使“鼎新革故”的改革精神得以传承延续和发扬光大。

    近代中国,因循守旧、腐朽没落的封建统治者闭关锁国、自绝于世界发展潮流之外,使巍巍华夏内致民生凋敝,外遭列强凌辱,深陷“亘古未有之变局”。中华民族所遭遇的内忧外患,使不少仁人志士毅然以“苟利社稷,生死以之”的壮志豪情,“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浩然正气,积极探索变革图存之道,努力寻求强国富民之路。

    在这一“求变图强”的艰辛探索中,勇于改革、善于实践的中国共产党人,将中国“鼎新革故”的改革精神引入一个全新的境地。

    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将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运用到中国的具体国情之中,领导中国人民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重任,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和改革问题进行了有益的初步探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中国的改革站在社会主义发展的时代潮头,迈上了崭新的征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伟大成就。


 

 

    “房子大了,道路宽了,村民富了,我也能带着孙子到首都北京天安门圆我祖孙二人的梦了。今天更令我高兴的是,我们中国人还能上太空了。”在神舟六号成功飞天之日,一位见证了改革开放全过程的四川老人,用朴实的话语道出中华大地已经和正在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站在21世纪初的门槛上,我们不禁为中国的改革开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而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

    这些成就的取得,正是缘自27年前胜利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缘自以邓小平同志为杰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所开创的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改革。

    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中的客观要求,是共产党人在国际共运史上必然的历史选择。

    社会主义是人类社会最先进的社会制度,它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代表了社会生产力和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然而,它又是前所未有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它的发展仍然会面临诸多风险和挑战,仍然会遭遇不少坎坷和曲折。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社会主义的发展遇到了前进道路上的曲折,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出现了误判和偏差,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面临着生死成败的严峻考验。

    希望在于改革,出路亦在于改革。

    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就是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改革和完善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就是要不断改革和完善上层建筑,以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由之路。

    社会主义前进道路探索中出现的问题,必须在改革的进一步推进中予以解决。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完成了拨乱反正的重大历史任务,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对中国的改革进行新的探索和实践,使社会主义列车在正确的轨道上迅跑。邓小平同志基于对改革现实发展的正确认识,对改革的内涵、目的、性质、标准、模式等进行了精辟概括和系统论述。

    改革是“一场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社会主义的任务很多,但根本一条就是发展生产力”。必须“对我国的经济体制进行改革”,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

    “不改革开放死路一条”。

    “我们过去照搬苏联社会主义的模式,带来了很多问题。……世界上的问题不可能都用一个模式解决。中国有中国自己的模式。”

    邓小平的这些精辟论述,指引着中国改革的基本方向,引领中国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紧紧依靠全党同志和全国各族人民,按照改革要从实际出发,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循序渐进,注重制度建设和创新的战略部署,成功地稳住了改革和发展的大局,捍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党的十五大确立了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中国开始了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实现了改革事业新的历史性突破,打开了我国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崭新局面。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领导集体,始终站在时代发展的前沿,不断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改革与发展的认识。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制定了切合社会发展实际的改革目标,作出了国内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的重要战略判断,提出了深化改革的各项具体部署,为我们正确应对新世纪、新阶段的新挑战,完成创造新局面的历史使命,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认真学习贯彻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改革目标、改革任务和改革步骤所作出的一系列重要科学论断,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对于我们深化改革、促进发展,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各项工作的全局,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改革是社会主义的强国之路,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没有改革,就没有今天发展的大好局面。不失时机地推进改革,既是形成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体制机制、从根本上解决制约我国生产力发展诸多矛盾和问题的必由之路,也是适应日趋激烈的国际经济技术竞争的迫切需要。  

 

    历史进入新时代,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

    我们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十一五”时期既是一个发展机遇期,又是一个矛盾凸显期。一方面,我们成功应对了上世纪末亚洲金融危机带来的严重冲击,战胜了非典疫情和重大自然灾害的挑战,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有效抑制了经济运行中不稳定不健康因素,从容应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新变化,信心越发坚定,国力明显增强,地位显著提高。另一方面,随着我国改革的继续深入与市场化的加快,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日益凸显,社会利益关系日趋多样化,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可能更复杂、更突出。

    中国所面临的国情、世情,既是我们推进改革所面临的现实机遇,也是社会发展所必须直面的具体挑战。我们要以深化改革、促进发展来进一步解决前进中遇到的问题。

    全面完成改革的攻坚任务,就要把深化改革同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起来。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敢于攻坚、锐意进取,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明确改革目标,加大改革力度,着重推进体制创新,争取在一些关键领域和重要环节上取得突破,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证。要以改革促发展,以发展促改革,全面推动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进步。

    全面完成改革的攻坚任务,就要着力在改革的重点上下工夫。要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加强现代市场体系建设,形成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机制,通过深化改革不断完善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保障。

    全面完成改革的攻坚任务,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必然会触及深层次的利益调整,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将明显加大。面对这种情况,我们既要敢于攻坚、锐意进取,又要兼顾各方、积极稳

    妥。要认真学习贯彻好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把握好改革措施出台的时机、力度和节奏,将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承受的程度有机统一起来,妥善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全面完成改革的攻坚任务,要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实现“十一五”时期的发展目标,推进深化改革的各项部署,完成改革攻坚的历史重任,关键在于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要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搞好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为改革事业的全面推进提供根本政治保障。要加强理论学习和作风建设,完善体制机制,坚持按改革的基本规律办事,提高驾驭改革大局的能力。

    改革对一个国家的前途来说命运悠关;

    改革对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一个单位来说同样也息息相关。

    坚持改革,我们的事业就发展、就前进;改革出效益,出精神,出团结。不改革,就固步自封,死气沉沉,没有前途。

    历史,总是在经历一次又一次坎坷中稳步发展。

    改革,总是在破解一个又一个难题中阔步前行。

    我们坚信,有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领导集体的坚强领导,有20多年改革所积累的成功实践经验和雄厚物质基础,有全体中国儿女的广泛理解和大力支持,只要我们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抓住机遇、勇于探索,扎扎实实推进深化改革的各项部署,社会主义的改革大业就一定能够在党和人民的不懈奋进中取得辉煌的胜利,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就一定能伴随着时代的铿锵脚步成为光辉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