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鬼皇和天妖皇 关系:官媒揭秘中共“干部考察组”:不是钦差大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02:36:28

 

 

官媒揭秘中共“幹部考察組”:不是欽差大臣

 

2011年11月17日17:50 浙江日報 我要參與(1974)

 

核心提示:

 

幹部考察工作,直接關系到選人用人的質量。幹部考察組究竟是怎麽履行職責,開展幹部考察工作的?時值市縣領導班子換屆,派駐各地的幹部考察組備受關注,在壹些人眼中更是充滿神秘色彩,甚至被稱爲“欽差大臣”。

 

幹部考察工作是幹部選拔任用的基礎環節,直接關系到選人用人的質量。那麽,幹部考察組究竟肩負著怎樣的使命?他們是如何開展工作的?權力有多大?本報記者近日走訪了壹些幹部考察組,揭開他們的“神秘面紗”。

 

不是欽差大臣,而是裁判員

 

周信岩是新昌壹名出租車司機,41歲,在縣城開了6年多出租車。載客空隙,他總愛拿起放在車上的報紙看壹看,特別關心縣裏的大事。“前兩天我在報上看到新聞,市裏來什麽考察組了,要提拔壹批縣領導呢。不知道這些‘欽差大臣’是什麽來頭?到底怎麽個考察法?”得知記者身份後,周師傅直截了當地問。

 

“欽差大臣”,這個跟我們的時代已經脫節的詞彙,或許還是如今很多人對幹部考察組的“民間稱呼”。

 

“這種說法太誇張了,我們頂多也就是個裁判員。”紹興市委組織部幹部壹處、二處處長高建國,參與了10多年的幹部考察工作,這次是赴新昌縣考察組成員。

 

壹個好的裁判員,不讓自己成爲比賽的焦點,但球員每次犯規都難逃他的法眼,有章可循的判罰讓每個隊員心服口服;他用自己的專業素養保證比賽順利舉行,卻從不動用權力改變賽果。

 

“考察組的權力也是如此。”高建國說,每壹個考察組成員,只能根據了解到的情況客觀公正地評價幹部,而不能根據自己的喜好濫用權力。從這個角度看,換屆考察既是對幹部的考察,也是對考察組自身的壹次考驗,每壹個考察員都要當好“裁判員”。

 

這次新昌四套班子換屆考察,涉及40名考察對象,其中原有班子32人,擬新進班子成員8人。相對而言,後面8人最受關注。按照有關規定,8人中,部分將被“差額”。

 

到底哪些人能“上”,民間有各種說法和猜測。有的人說,肯定已經有“內定”名單了,考察只不過是走形式而已;也有的人說,縣班子要進什麽人,當然是“壹把手”說了算……

“‘內定’名單,這個真沒有。”紹興市委組織部副部長、諸暨考察組組長朱曉董坦言,至于縣委書記推薦哪些幹部,僅僅是考察組考慮的壹部分,況且縣委書記在最後的推薦中,也只有壹票。

 

在壹些幹部中,還流傳著壹個相對“靠譜”的說法:考察組不壹定有權力讓妳“上”,但是讓妳“上不了”還是有說話的份。這話的意思是,如果考察組在考察報告上多說幾句“壞話”,“殺傷力”還是很大的。

 

“其實不然,現在的考察報告不是壹個人說了算,必須經過集體討論,說‘字斟句酌’也不誇張。”朱曉董認真地說,“我作爲考察組組長,在考察時也得充分聽取大家的意見。”

 

朱曉董舉了個例子,有壹次討論時,他認爲某個幹部能力比較壹般,沒想到壹名組員表示不同意見,當場向組長叫板。討論時,是寫“比較”熟悉還是“非常”熟悉、是缺乏“經驗”還是缺乏“能力”等,考察組成員都要逐字推敲、反複斟酌,力求最大程度真實反映考察對象的情況。

 

談話成雙成對,不擅自外出

 

10月20日晚,新昌考察組成員結束考察工作,各自收拾行裝回家。過去近壹個月時間,他們幾乎都在新昌某賓館“蹲點”。

 

據悉,紹興市此次組成6個考察組,分赴6個縣(市、區),每個考察組11人:1名組長、1名副組長、兩名聯絡員、7名組員。7名組員中,兩人來自紀委系統,在參與考察的同時,還要重點參與有關信訪調查等工作。

 

“幹部考察,不是很簡單、很潇灑嗎?吃吃飯、喝喝酒、聊聊天……”在微博上,有網友如此認爲。真是這樣嗎?

 

“諾,妳看我的手。”采訪時,壹位考察組成員在記者面前張開右手。由于夜以繼日地握筆記錄、寫材料,中指末端關節壹側已經被筆磨出壹層老繭。翻開他的筆記本,滿滿當當記了200多頁,記者估算了壹下,約有5萬多字——而此時,離考察結束還有壹個多星期。“有時候壹天記下來,手都擡不起來。爲了統計數據、商量考察報告等,工作到後半夜甚至通宵是常有的事。”

 

網友說的“聊天”,是考察的主要方式——談話。

 

看似簡單的談話,學問卻很大。紹興市委組織部幹部壹處副處長王琤說,考察談話能否聽到真心話,關鍵看能否與考察對象進行深層次的溝通。居于主導地位的考察者壹定要誠懇謙虛、主動熱情,使人覺得可親、可信、可敬,不要自以爲高人壹等。談話中,要善于做個好聽衆,原汁原味地記錄。

 

同時,談話時還有壹條鐵規:必須“成雙成對”。“這是爲了確保談話的客觀公正,否則如果只有壹個人,如何監督?”王琤說。

 

而談話絕非聊天那麽簡單。這次縣級班子換屆,每個考察組要與530多人談話。

 

關于考察紀律,記者看到,考察組在當地媒體刊登的考察工作承諾明確寫著,“堅決杜絕違反職業道德和有損考察組形象的言行,不借考察之機謀取任何私利”。每個考察組成員也都各自簽了壹份承諾書,“不收禮金禮卡、不接受影響公正的宴請等消費娛樂活動,絕不借考察之機謀取任何私利”。

 

而在實際工作中,考察組成員自我要求更嚴格。“我在新昌考察近壹個月,沒有給當地任何壹個朋友打過電話,更謝絕了所有人的宴請,飯都是在考察組駐地和大家壹起吃自助餐。”壹名考察組成員說,考察組私下裏規定,任何組員不得擅自外出,有事必須向組長彙報。

 

過濾假話套話,淘出真心話

 

有人把換屆考察比喻成“期末考試”,雖然不准確,但有壹定道理。考試成績雖是實力的體現,但不壹定能完全反映真實水平。

 

諸暨市委組織部副部長洪中行說了這樣壹件事:他在壹次考察時,某鄉鎮黨委書記拼命說壹名鄉鎮幹部的好話,暗示可以“提拔到其他鄉鎮重用”。洪中行笑著說:“既然他這麽好,那就留下來,提拔當副書記吧。”“不行不行,還是交流到其他鄉鎮吧。”“妳就不要跟我兜圈子啦,我心裏有數的,這個人能力很壹般,妳是不想他留下。那爲什麽不實話實說呢?”

 

其實,這種情況並不少見。在幹部考察中普遍存在壹些人不願講真話的問題。特別是談到幹部缺點時,很多人都會以“不太了解”、“接觸不多”、“沒發現什麽明顯不足”等敷衍了事。

 

朱曉董表示,很多人都存在這樣壹種心理:既然考察了,就說些好話吧,萬壹講了對考察對象不利的公道話,事後被其知道不僅失了情面,還可能遭受打擊報複,多壹事不如少壹事;還有人認爲“提升壹個人,激活壹大片”,不如順水推舟做個好人,于人于己都有好處。

 

在采訪中,很多人希望加大對基層群衆的民意調查力度。“上壹次換屆考察時,我們專門派出壹支監督員隊伍,到村裏隨機找人談話,聊聊收入增加了沒有、子女就學難不難、看病貴不貴等情況。幹部幹得怎麽樣,歸根到底還是看最基層的百姓感覺如何。”洪中行說,特別是關于民生方面的考察,不能只聽幹部怎麽說,要聽群衆直觀感受。

 

洪中行還建議,建立專業化考察隊伍,增加幹部考察的科學性。據悉,諸暨市2006年建立考察員制度,考察幹部時必須持證上崗。目前,該市已有近200名鎮鄉(街道)、部門的組工幹部經過集中培訓,取得幹部考察員資格。

 

省委組織部調研室主任幹武東:加強幹部考察工作,是保證選人用人質量、提高選人用人公信度的基礎性工作。這次市縣換屆考察,按照地方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綜合考核評價辦法,強調公開透明,完善考察預告制度;重視德才素質,對“官德”進行正反向測評;實施綜合評價,實行量化對比分析;采取差額考察,實現好中選優。考察工作也是壹門科學,要聽到真話實話,真正考准考實,需要考察組成員良好的素質和方法,不但要當好“聽衆”,更要當好“裁判”,善于分析和把握。諸暨市建立考察員制度,是壹個有益探索。

 

(實習編輯:許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