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黑的魅影种族值:芦笛说文解语(8):再谈古代“语”“文”是否分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9:39:28
 芦笛说文解语(8):再谈古代“语”“文”是否分家

前文推出后,网友老杜不同意,驳道:

“(芦笛说)‘我倾向于认为,从远古时代起,‘语’和‘文’就是分了家的,这趋势是越来越严重,直到近代就彻底不搭界了……’

这个猜测不符合常理。语和文后来分家,大家通过读以前的古文,通过注疏还能读懂,如果一开始就分离,谁能读懂?这样的‘文’是不能流传的。

老芦举的‘为什么’现在很多人写成‘为何’完全不能说明什么。‘为何’虽然不算口语,但大家都明白,而且是存在过的。但在一开始,大家都不知道‘为何’是神马,你能用‘为何’吗?”

这问题很敏锐,可惜似是而非。

你没想到的是,文字不是一种不言而喻的玩意儿,就连使用拼音文字的西方都有文盲,并不是会说话就能阅读写作的,必须先学会那套规矩才行,更何况是不指示发音的表意文字?

因此,人类发明文字的同时,必然也就发明了教育。大众先是在窑洞里画画,画大众打老虎,记录本部落的英雄壮举,后来某位天才仓颉灵机一动,发明了一种简易记录系统,并教会众人那是什么意思,那就是文字的起源。它的发明不需要教育,但推行必然需要教育,哪怕是只在两人中分享,也需要教育:例如你和杜太太就有些无任何第三者能懂的语言不是?那要么是你传授给她的,要么是她教育你的。不管是谁教育谁,都需要教育过程,并伴随着各种记忆强化手段,诸如跪搓板、扭耳朵之类。

举例来说吧,请看下面超高等数学公式:

4÷2=2

如果没人教你,哪怕你生为神童高斯,能知道那是什么意思么?即使有人教授,各人的念法也不同,淘气学生念“四除二等二”,乖孩子甜囡囡们则念“四除以二等于二”。照老师看来,后面这种念法才是正确的,但在实践中两种念法一直并行不悖。无论采用何种发音,大家都明白那意思,也都会使用它交流,决不会弄出误会来。无论是调皮学生还是乖孩子们,都会算出6÷3的正确答案,虽然他们念题的方式不一样。

这就是表意文字的实质。它是经过教授的约定俗成的一套符号系统,可以脱离发音存在。因此,为了书写方便,采用“原始速记术”,忽略了某些语言成分,完全可以想像。例如“乃”这个系动词很可能早就存在于口语中了,但最初为了省事,懒得写进去,于是口语本是:“鸭子乃鸟也”,刻字的人嫌麻烦,写成“鸭鸟也”,请问那又会引出什么误会来?

“芦大鸭子的谬论,看起来很显然,但真批起来也不容易,嘿嘿。请你详细说说你是如何得出以上结论的,给我们多提供一些批判的线索,谢谢。”

现在就告诉你我那结论是怎么得出来的。这结论其实包括两个,第一个是“从远古时代起,‘语’和‘文’就是分了家的”,第二个是“这趋势是越来越严重,直到近代就彻底不搭界了”。

两个结论的性质完全不同,第一个是根本不可证明也无法证伪的,纯属猜测,因为拿不出直接证据来,除非你找到了山顶洞人留下来的录音带。在这种情况下,咱们只能给出一个可能性比较大的猜测来。我已经说过了,古代写作极不方便,不仅费力费时,而且篇幅有限(兽骨、龟甲、金属器皿、竹片的面积小得可怜),再加上人类好逸恶劳的特点,发明一种比口语更简约的记录系统的可能性,要远比发明忠实记录口语的系统的可能性高。

第二个结论则是事实陈述,应该能找到证据。证明的方式是比较各时段的口语和书面文字的差距。如果该结论正确,则那差距应该越来越大,而事实确实如此。

从史书来看,书面文字整个给冻结了两千年,从《左传》、《战国策》到《清史稿》,那难易程度基本相等,能看懂《明史》的人也同样能看懂《战国策》,根本就不需要什么注释。由此可见两千多年来文言什么改变都没有,完全是冻结了的死语,和中世纪欧洲人使用拉丁文一般。

在此期间,口语却日新月异。作为中国第一部历史小说,《史记》的一个特点是常常在评论中引用民间谚语,在文学形象描绘中引入口语,而那些口语和书面语的区别并不是很大。例如《刺客列传》讲荆轲刺秦望那篇,太史公在最后引用据传是荆轲的语录“天雨粟,马生角”,那文法与书面语一般简洁。而在《李将军列传》末尾,司马迁发议论引用了民谚“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虽然直白浅显,但同样具有文言简朴的特点。

但越到后来,口语就越不像文言了。例如所谓“敦煌变文”乃是唐代和尚用口语向大众讲经的讲稿,和现代语的差距就很大,与冻结不变的文言差距相对较小。宋人评话和现代口语的差距就缩小了些,偏离文言的程度相应大了些。元代写作的《水浒》与现代口语的差距更小,偏离当时文言(也就是秦汉文体那死语)的程度更大。《红楼梦》的语言和现代口语差别就很小,和文言就完全不搭界了。所以,不懂古文者看《红楼梦》毫无问题,但看后出的《清史稿》就要一头雾水。

这就是为何如今世上多了许多国学高手。这道理某网友早说过了,离休老干部要附庸风雅,学画一定学国画而不学西画,学诗一定写旧诗而不写新诗,此无他,易于速成而能去“装腔作势,借以吓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