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后的蓝波很厉害:为工作送礼 如何掌握“火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4:36:40
为工作送礼 如何掌握“火候”?时间:2011-11-25 09:08:57   用户:樱桃树下       专业度: 390 人气数:4589   评论数:8   收藏数:3
  • 转发到:
  • 更多>>

转发到:

  • 新浪微博
  • 开心网
  • 人人网
  • QQ空间
  • 百度空间
  • Google Buzz
  • 白社会
  • 豆瓣
  • Myspace
  • 搜狐微博

只有到了需要送礼的时候,你才后悔没多交几个可以掏心掏肺的朋友,切磋切磋送礼的品味和尺寸。当然,这已经是操作层面上的怎么送的问题。最怕的就是你懵懂了多年之后,突然发现原来每天和你一起吃中饭的同事每逢节假日都在向领导送礼,而你还蒙在鼓里。

中国国企的送礼文化最浓。从我周围国企友人的送礼行为来看,应该是分为以下几种:

一、时时送,让领导知道你心中有他。举个例子,周末全家去农家乐,自己买个南瓜,顺便也给领导带上一个。礼虽轻,但贵在心中有佛。

二、逢年过节送。这个时候不仅可以送上喜庆的东西增添节日气氛,比如珍肴美酒之类,还可以帮助领导、尤其是领导的家人在过节的时候出手更阔绰、更没有经济顾虑而贡献微薄之力,比如:超市购物卡、商场消费卡之类。

三、关键的时候送。集团要改制啊,要调整一批中高层领导啊;集团要革新啊,要提升一批年轻骨干啊;集团要扩张啊,要提升并调动一批优秀人才啊。最开始这样的消息都被最高领导层垄断,但如若你前两点做得好,也许就会幸运地从领导口中得到暗示。

这个时候,让领导知道你的意思就相当重要了。古代大户人家相互送礼的时候,最难的就是根据对方的情趣和品味送礼。万一人家喜欢的是郑板桥,你却送了四王的作品,不仅拍不到马屁,还有可能触怒对方。这种风俗一直传到现在。

倘若领导爱的是极品茶,那么送洋酒就事倍功半了,同时还暴露出你和领导不是一条心。我有位朋友既不送酒,也不送茶,而选择了名贵药材,便是因为知道领导平时注重养生而见缝插针。

说句老实话,因为见识了热爱上进的国企朋友的送礼风气之盛,我很庆幸自己呆在外企。外企的上下级之间还真的很少送礼。即使有,也是一些如同节日贺卡般的礼节之举。比如一盒巧克力,一包小点心,有中国同事带给总部的洋老板一双筷子或一包中国剪纸之类的,有外国同事送给中国关系不错的同事一个相框之类,这些东西的市场价格不过三五十元人民币左右,主要是应付礼仪之需。

也许你可以用“文化差异”来概括这个现象。我觉得不完全是。主要原因是,在外企,送再重的礼,也不一定能达到目的。外企再高职位的领导位置也不一定稳,没准你今天送了,人家明天就走了;此外,外企再高职位的领导权力也不一定大,没准你今天送了,财务总监说预算不足,明年加不了薪了。也有文化差异。西方的人对公司同事或上下级之间的送礼自有一套礼仪规则,若是你送的礼品的价值远远超过这个标准,比如一万元的洋酒,不但不招待见,说不定还引起人家的警觉:这人是不是心中有鬼,贪了公司的钱,还想拉我下水?

因为送礼文化的国别差异实在太大,有些跨国公司屡次三番对员工更新礼品的送出与收进细则,并详细规定收取礼品的最高限额,60美金到100美金之类不等。

我最新听到的趣事是,有跨国公司高管收到中国地方政府的市长大人亲自送出的爱马仕领带一条,内附**2000多元人民币。因为超标,高管为此特地向公司申请特批才据为己有。最滑稽的事还在后面,由于不喜欢那个花型,高管带着领带与**去专卖店换,被店员告知,这领带是假的。这事实在太丢脸,不足为外人道也。只是公司管理层人人都知道高管收了条2000块的领带,却没人知道这是假的。在“礼品”问题上吃的哑巴亏,估计这还不是最有想像力的。

作者:谁谁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