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际争霸2gg:张木生:国运与新民主主义思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5 14:06:58

张木生:国运与新民主主义思路

发布时间:2011-08-29 09:45 作者:张木生 字号:大 中 小 点击:270次

 

——谈写作《改造我们的文化历史观》的初衷


  ■现在假传统、假孔子、假罗马、假希腊特别盛行,怎么直面中国,直面西方,需要好好改造我们的文化历史观


  我写这本书是基于中国30多年的改革开放,创造了世界上从来没有过的奇迹,但同时也应看到,中国拥有全世界其它国家没有过的13亿人,带来多么大的问题。应该说中国30多年的发展冲击了既定的以西方发达国家,以美国为首的世界格局。在国内,我比较担心的是我这本书所针对的两种倾向。一种是极左的,持这种倾向的虽然人数不多,在舆论中大概占1%,但他们在抢占道德的制高点,这种观点容易与最广大的弱势群体相结合。越极端的观点可能就越有市场。


  还有一种倾向也使我很担心,就是现在中国似乎进入了一个大众批判的时代。一些人总是在放大中国的问题,宣泄负面情绪,特别着急要把西方普世价值观推广到中国,而且是急推。我并不反对普世价值观,但是我反对盲从和急速推广普世价值观。就像经济发展有一句口号叫做“跨越式发展”一样,这是我非常担心的。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一滴水非常可爱,涓涓溪流,雨露滋润,但一旦形成洪流,尤其是从政治和宗教的闸门里冲出来,就不得了。我希望给大家展示一个真实的中国历史是什么样的,一个真实的西方历史是什么样的。现在假传统,包括假孔子,在中国特别盛行,假罗马、假希腊也特别盛行。孔夫子和秦始皇的形象被历史歪曲了不少,一味回归传统解决不了现代问题。希腊、罗马是西亚、北非、南欧地中海文明圈的组成部分,和西方现代文明隔着中世纪,西方是爸爸不亲,爷爷亲,反认他乡为故乡。所以我们怎么直面中国,直面西方,都需要好好改造我们的文化历史观,这就是我创作的初衷。


  ■为什么《改造我们的文化历史观》从“我读李零”开始


  我这本书的副标题实际上是“我读李零”。李零先生是北大的一级教授,和我是同龄人,小学、中学都在一起,后来一起插队都在内蒙古。李零是三古学家(古文字、古文献、考古)。读他的书,眼前一亮,给人一种学贯中西的世界眼光。他所写的《西周文字考》、《楚帛书考》、《兵以诈立》、《丧家狗:我读论语》、《放虎归山》、《花间一壶酒》等,还有很多的译著,如高罗佩的《中国古代性与社会》等,都对我的启发特别大。


  李零的书不仅能给人一种新的视角,而且他背后有很深厚的文化历史积淀,特别深刻的思考。所以他看问题跟别人的角度不一样。我只能说我写这本书就想叫大家看到李零那么多书的背后,涉及到我们时代的很多问题。如怎么看待西方的文化立场,我们应该有一个深刻认识。欧洲中心论是他们根本改不了的死结,强势的西方文化是他们的主心骨,所谓国际就是西方文化。“任何文明别跟我较真儿,你早晚要朝我这儿走,我不和你分彼此。”但你真和他学是学不成的,谁学得最好,比如德国和日本,他就会揍你。西方文化本位,丝毫不掩饰。李零深深地怀疑的就是这种文化立场。实际上李零的书把我们当今社会的所有重大问题都涉及到了,他的文化历史观隐藏在文字里头,不直说,我看了憋得慌,所以就写了《改造我们的文化历史观》,我把觉得憋得慌的地方用直白的语言表达出来,让大家看到他的书后面还有很深的功底,有很多关于国家命运以及文化立场的思考。


  ■新民主主义思路对今天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改造我们的文化历史观》涉及到新民主主义的讨论,有人对这部分内容比较感兴趣,为什么要重提这些呢?中国过去的改革开放非常成功,在西方资本主义发生巨大金融危机、经济危机的情况下,中国改变出口导向的经济战略,大力发展内需经济。在这个大环境下,可以发现我们第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所创造的新民主主义论就很有意义。比如说新民主主义国家是一种什么样的国家,正如后来我们的五星红旗所代表的含义,一颗大星代表中国共产党,工农兵只占了两颗小星,还有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要给他长期发展的地位。我们要为工人、农民的利益着想,但是也要搞劳资两利,劳资兼顾,统筹四面八方。经济建设要建成工业化强国,既需要自力更生,又需要外国的援助,所以我们的外交路线是既不向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一边倒,也不向苏联一边倒,是完全独立的。我们既需要苏联的支持,又需要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引进大量的,包括经济的、资金的、技术的、管理的支持。当然,我们现在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新民主主义社会,但是新民主主义那种解决问题的思路对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还是有借鉴意义的。


  所以说,不要看中国共产党在窑洞里面好像很土,实际上他们的眼光是世界眼光。延安时期老一辈革命家的思想具有超前性,很多思想到今天有的都没有过时。我们要好好读读延安时期的老一辈革命家的思想,那种世界眼光,那种对世界格局的判断,都会非常有启发性的。


  (作者为《中国税务报》原总编辑、中国税务杂志社原社长)


来源: 北京日报 | 来源日期:2011-08-29 | 责任编辑:左小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