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怎么看好友等级:冬至(阳历12月22日或23日)食疗养生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0 11:02:38

时令物语

  斗楷戊,斯时阴气始至明,阳气之至,日行南至,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也。

  冬至这天,时值阳历12月22日或23日,太阳位于黄经270度,阳光几乎直射南回归线,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

  冬至是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日。古有“日短”、“日短至”之说,这段经文从阴阳学观点阐述了冬至的到来是阴气盛极而衰,阳气开始萌芽的时候,从天文学角度说明了昼夜长短变化的依据。过了冬至后,随着太阳直射的北移,白天的时间渐渐长起来。冬至节气三候为:

  一候蚯蚓结;二候麋角解;三候水泉动。

  意思是,在古代传说蚯蚓是阴曲阳伸的生物,此时阳气虽已生长,但阴气仍然十分强盛,所以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缩着身体;麋与鹿是同科动物,却阴阳不同,古人认为麇的角朝后生,所以为阴,由于冬至阳生,所以麋感阴气渐退而解角;接着,在此节气,由于阳气初生,所以此时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动并且温热起来。

  俗话说:吃了冬至饭,一天长一线。汉代曾把冬至作为公定节日,文武百官皆可放假一天。在我国台湾则有“冬至过大年”的说法,他们把这一天比作过年一样重要,每逢“冬至节”家家户户搓汤圆,而且把冬至的汤圆分成红、白两种,按老辈人的说法:不吃金丸(红汤圆)、银丸(白汤圆),不长一岁,冬至之备受重视,由此可见一斑。

  我国大部分地区习惯自冬至起“数九”,每9天为一个小节,共分为九九八十一天。民间流传着一首歌谣:“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这首歌谣生动形象地反映出不同时间的季节变化,也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三九是天气最冷、地面积蓄热量最少的日子,所以也有“冷在三九”的说法。在我国长江流域更有天虽寒,独有腊梅来争妍的迷人景观。

  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各地日出到日没有10小时左右。冬至以后,随着地球在绕日轨道上运行,阳光直射地带便逐渐北移,使北半球白天渐增长,夜晚逐渐缩短。

  天文学上把冬至作为冬季的开始,这对于我国多数地区来说,显然偏迟,冬至期问,西北高原平均气温普遍在O℃以下,南方地区也只有6℃至8℃左右,不过,西北南低海拔河谷地区,即使在当地最冷的1月上旬,平均气温仍然在10℃以上,真可谓秋去春来,全年无冬。

冬至养生经

  冬至时分,生命活动开始由盛转衰、由动转静。此时更应当科学地运用养生之道,调理得当,是可以保证旺盛的精力而防早衰,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的。冬至养生应注意如下:

  静神少虑,精神畅达乐观,不为琐事劳神,不要强求名利、患得患失;注意合理用脑,有意识地发展心智培养良好的性格;时刻保持快乐的心态;心态平和,精神振奋,增添生活乐趣。

  避免过度劳累,积劳成疾;根据自身情况,调整生活节律,建立合理的生活秩序;利用各种机会进行适当运动,有句谚语——“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说明了冬季锻炼的重要性。

  节欲保精,欲不可纵。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节制房事,不可因房事不节,劳倦内伤,损伤肾气。严格而有规律地节制性生活,是健康长寿的必要保证。

冬至食疗要点  

  每年农历的立冬至立春,是“进补”的最佳时期。但是进补并非只是吃大量的滋补品就可以了,一定要有的放矢。按照传统的中医理论,滋补通常可分为四类,即补气、补血、补阴、补阳。补气主要是针对气虚体质:如行动后直冒虚汗、精神疲乏、说话无力、妇女子宫脱垂等,一般采用红参、红枣、白术、黄芪和五味子、山药等。补血主要是针对血虚体质:如头昏眼花、心悸失眠、面色萎黄、嘴唇苍白、月经量少且色淡等体征,应采用当归、熟地、白芍、阿胶、首乌和十全大补膏等。补阴针对阴虚体质:如夜间盗汗、午后低热、两颊潮红、手足心热、妇女白带增多等体征,采用白参、沙参、天冬、鳖甲、龟板、冬虫夏草、白木耳等。补阳针对阳虚体质:如手足冰凉、怕冷、腰酸,性机能低下等体征,可选用鹿茸、杜仲、韭菜籽和“十全大补酒”等调补。如果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盲目将黄芪、党参、当归、田七等与鸡、鸭或狗肉同煮食,或是长时期过量服用人参、鹿茸、阿胶、白木耳等药物,反而对身体有害。据药理学研究和临床发现,在无疾病且身体强壮的状态下超量服用补药,会产生“口干舌燥,鼻孔出血”等滋补综合症。因此,冬令进补应注意“有的放矢”,切莫“多多益善”。

冬至进补食疗方

  猪肾粥

  原料:猪肾2枚,粳米50克,细葱3根,生姜3片,食盐适量。

  制作:先将猪肾剖开,去掉内膜,洗干净后切成细丁,与粳米同人沙锅,加水适量,以文火煮弱;把生姜、细葱切碎,待猪肾熟烂粥将熟时,加入葱、姜、食盐,搅匀稍煮片刻即可。

  用法:每日早餐温热服食。

  功效:补肾、强腰、固涩。

  应用:肾精气亏虚所致的腰膝酸痛、筋骨痿软、遗精盗汗、耳聋不聪、小便频多、余沥不禁等。

  松子粥

  原料:松子仁30克,糯米50克,蜂蜜适量。

  制作:先将松子仁捣成泥状,与糯米同入沙锅,加水400毫升左右,以文火煮粥,待粥将熟时,调入蜂蜜,搅匀稍煮片刻即可。

  用法:每日早晨空腹及晚间睡觉前温热服食。

  功效:滋阴润肺、润肠通便。

  应用:肺阴亏虚所致的干咳无痰、痰少带血、咽喉干痒、皮肤干燥,以及老年、产后、热病后阴津亏虚所致的便干秘结等。

  注意:平素常胸闷胃胀、痰多喘咳之痰湿盛者,以及脾胃虚寒之便溏腹泻者,均不宜服。

  麻雀粥

  原料:麻雀5-10只,粳米100克,葱白3根,白酒适量。

  制作:先将麻雀去毛,剖去内脏,洗干净切细炒熟,然后放人少量白酒,稍煮;再加水,人粳米以文火煮粥,待粥将成时,将细葱切细加入,再煮片刻即可。

  用法:每日早、晚餐温热服食。

  功效:壮阳、温肾、益精。

  应用:肾阳亏虚所致的形瘦体弱、畏寒怕冷、腰膝酸冷、四肢不温、阳痿不举、性功能减退、小便频多、夜间尤甚等。

  注意:性功能亢进者不宜多食,本品性温热,以冬季服食为好。

  猪腰胡桃补肾汤

  原料:猪腰子2个,胡桃肉15克,山茱萸肉15克,精盐、味精各适量。

  制作:先将猪腰子剖开,除去。肾盂内的白筋膜,反复漂洗干净,消除尿腥气,切成小片。将猪腰片与胡桃肉、山茱萸肉同入沙锅,加水适量,先用武火烧开,后改用文火煨炖,待猪腰熟后,加入精盐、味精调味即成,饮汤食肉。

  用法:佐餐食用,适量。

  功效:补肾、强腰、固精。

  应用:肾精气亏虚所致的腰部酸痛、遗精滑泄、耳鸣失聪、小便频多、动则喘促、咳则小便出等。

  胡萝卜炒猪肝

  原料:胡萝卜250克,鲜猪肝250克,生姜、味精、精盐、菜油各适量。

  制作:将胡萝卜、姜、猪肝分别洗干净,萝卜、姜切丝(或片),猪肝切片。将沙锅置武火上,下菜油烧红,先放胡萝卜、姜丝炒至将熟时,再下猪肝片,翻炒至刚熟时,调入味精、精盐即成。”

  用法:佐餐食用,适量。

  功效:补血、明目、养肝。

  应用:肝血亏虚所致的两目昏花、视物模糊、视力减退,以及维生素A缺乏症、夜盲症而属血虚者。

  狗肾汤

  原料:黄狗肾一对,羊肉500克,生姜、细葱、味精、精盐各适量。

  制作:将狗肾对剖开,清洗干净;羊肉先在开水中汆一下,洗净切成小块;生姜、细葱洗净,姜切片,葱切节。将羊肉、狗肾同人沙锅,加水适量,先以武火烧开,撇去浮沫,下人姜、葱,改用文火慢炖至肉熟烂,拣出姜、葱,加入精盐、味精即成。

  用法:佐餐食用,适量。

  功效:温肾壮阳。

  应用:肾阳亏虚所致的腰膝冷痛、形寒怕冷、手足不温、阳痿不举、精冷稀少、性欲低下、小便频数等。

  羊肉炖白萝卜

  原料:白萝卜500克,羊肉250克,姜、料酒、食盐适量。

  制作:白萝卜、羊肉洗净切块备用,锅内放入适量清水将羊肉人锅,开锅后5、6分钟捞出羊肉,水倒掉,重新换水烧开后放入羊肉、姜、料酒、盐,炖至六成熟,将白萝卜入锅至熟。

  用法:佐餐食用,适量。

  功效:益气补虚、温中暖下。

  应用:对腰膝酸软、困倦乏力、肾虚阳痿、脾胃虚寒者更为适宜。

  炒双菇

  原料:水发香菇、鲜蘑菇等量,植物油、酱油、白糖、水淀粉、味精、盐、黄酒、姜末、鲜汤、麻油适量。

  制作:香菇、鲜蘑洗净切片,炒锅烧热入油,下双菇煸炒后,放姜、酱油、糖、黄酒继续煸炒,使之人味,加入鲜汤烧滚后,放味精、盐,用水淀粉勾芡,淋上麻油,装盘即可。

  用法:佐餐食用,适量。

  功效:补益肠胃、化痰散寒。

  应用: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对高血脂患者更为适宜。

  党参酒

  原料:党参40克,白酒500克。

  制作:将党参清洁干净,切成小段,置于瓶中用白酒直接浸泡,加盖密封,常晃动,经7日后即可开取饮服。

  用法:每日早、晚各空腹饮10~15毫升,老年体虚者,可不拘时,随量饮之,佐膳更佳。

  功效:补中益气、生津养血。

  应用:脾气亏虚所致的便溏泄泻、食欲不振、四肢无力,肺气亏虚所致的气短喘息、声音低微、少气懒言、血虚面色萎黄、头晕心慌,热性病后期津液耗伤口渴等。

  注意:感冒未除,或腹胀硬满邪实者,均不宜服。酒尽再添,至味薄后取参食之。制作时亦可用整枚党参而不切段,但浸泡时间应稍长一些,选择粗大的老条党参为佳。

  龙眼酒

  原料:龙眼肉250克,白酒1.5千克。

  制作:将龙眼肉置入干净坛中,倒入白酒,加盖密封,置阴凉处。常摇动数下,经一个月后开封,视其颜色娇红,药酒即成,用细纱布滤出酒汁,贮入干净瓶中。

  用法:每日早、晚各饮服15~25毫升,或随量饮服。

  功效:补血安神、益气健脾。

  应用:心脾气血两虚所致的面黄肌瘦、神倦无力、食欲不振、头晕眼花、心悸怔忡、夜卧不宁、多梦健忘等。

  注意:胸闷苔腻、咳唾痰浊多者不宜服,酒尽后再添,至味淡薄止。

常见病冬至调治法

  在如此寒冷的节气,常会诱发一些疾病的发生。我们在此节气中为大家介绍如下几种疾病的调治方法:

肾盂肾炎

  肾盂肾炎是由各种病原微生物感染直接引起的肾小管、肾间质和肾实质的炎症。冬季饮水过少,长时间憋尿,都会引发此类疾病。

  公英二草汤

  用料:蒲公英、车前草、金钱草各30克。

  制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2次分服。

  功效:清热解毒、利湿通淋。

  适应症:膀胱湿热型肾盂肾炎。

  甘蔗鲜藕饮

  用料:鲜甘蔗、鲜藕各500克。

  制用法:将甘蔗洗净,去皮切碎,捣烂取汁;鲜藕洗净,去节,切碎,捣烂取汁。将二汁合并,调匀饮服。每日1剂,3次分服。

  功效:养阴清热、止血。

  适应症:肾阴亏虚型肾盂肾炎。

  黄芪鲫鱼汤

  用料:黄芪7克,鲫鱼1条(200克)。

  制用法:将鲫鱼去鳞、鳃及内脏,洗净,与黄芪共置沙锅内,加水煮熟,不加盐,淡食。每日1剂。

  功效:益气补肾、利尿消肿。

  适应症:脾肾亏虚型肾盂肾炎。

遗精

  遗精是指男性在没有性交的情况下精液自行泄出的现象。

  黑豆青蒿汤

  用料:黑豆、青蒿各30克。

  制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2次分服。

  功效:清热利湿、滋补肝肾。  

  适应症:湿热下注型遗精,症见梦遗,有时伴有热刺痛,小便赤涩不爽,或见混浊.口干口苦等,

  蚕豆汤

  用料:鲜蚕豆粒250-300克,调料适量。

  制用法:按常法煮汤食用。每日1剂。

  功效:清热利湿、健脾涩精。

  适应症:湿热下注型遗精。

  核桃仁蒸蚕蛹

  用料:核桃仁、蚕蛹各50克。

  制用法:将核桃仁捣碎,蚕蛹洗净,共置碗内,加水少许,上笼蒸熟食用。每日1剂。

  功效:补气益血、滋肾涩精。

  适应症:阳虚不固型遗精,症见患者常滑精繁作、精液清冷、阴茎寒凉、腰腿酸软、背寒肢冷、精神萎靡、面色苍白、夜尿频繁、余沥不尽、大便溏薄等。

冬季哮喘

  哮喘是当今世界最常见的慢性疾病,在寒冷的冬季,一些患有慢性支气管炎、哮哮喘、肺气肿的病人着凉感冒后,常会出现咳嗽、咯痰、胸闷、气喘等症状,严重时还会发生呼吸困难,因此加强哮喘病人的冬季保健十分重要。

  姜枣糯米粥

  用料:糯米150克,生姜10克,大枣3枚。

  制用法:按常法煮粥食用。每日1剂。

  功效:散寒解表、益气平喘。

  适应症:寒喘,症见喘促气短、喉中喘鸣、痰液稀白、恶寒无汗、身酸头痛等。

  姜糖陈酒膏

  用料:生姜、冰糖各500克,陈酒500毫升。

  制用法:将生姜洗净切丝,与酒共煎,沸后20分钟加入冰糖,同时用筷子不停地搅拌,直至呈膏状为止。小儿患者每日清晨服1匙,成人每于饭前服1匙,以温开水冲服。

  功效:温肺化痰、止咳定喘。

  适应症:支气管哮喘寒哮。

心绞痛

  寒冷的冬季亦是心血管病的高发期,因此,常会诱发心绞痛。

  山楂明菊茶

  用料:山楂片、草决明各15克,菊花3克。

  制用法:将上3味放入杯内,用沸水冲泡,代茶饮用。每日1剂。

  功效:行气活血、清热散风、通络止痛。

  适应症:气滞血瘀型心绞痛,症见阵发性心胸刺痛、痛引肩背、胸闷气短等。

  冬青根附子汤

  用料:熟附子15克,毛冬青根50-100克,红糖适量。

  制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2次分服。

  功效:温阳、通络、除痰。

  适应症:阳虚闭阻型心绞痛,症见胸闷憋气,以及阵发性心痛、心悸、气短、面色苍白、倦怠无力、畏寒肢冷、夜睡不宁、食欲不振、小便清长、大便稀薄等。

  川芎茶

   用料:川芎、茶叶各3-6克。

  制用法:将上2味放人杯内,用沸水冲泡,代茶饮用。每日2剂。

  功效:行气活血、化淤通络。

  适应症:气滞血淤型心绞痛。

时令果蔬谷排行榜

  菜花

  菜花是十字花科一年或二年生草本蔬菜植物,其花球可食。原籍在西欧,近百年前传人我国。它们是甘蓝的一个变种,有白、绿两种,绿色的又叫西兰花、青花菜。以温暖的南方栽培较多,因品种不同,冬、春季均有采收,去根,洗净用。

  菜花营养丰富,含蛋白质、脂肪、糖类及维生素A、B维生素、维生素c和较丰富的钙、磷、铁等,特别是含维生素c极多,是同量大白菜的4倍、西红柿的8倍、芹菜的15倍、苹果的20倍以上。菜花质地细嫩,味甘鲜美,食后容易消化,被视为菜中珍品。

  鲫鱼

  鲫鱼为鲤科动物,体侧扁宽,呈银灰色,背部较深,各鳍均为灰色。生活于江河湖塘,尤以水草丛生的湖塘较多,以苔藓虫、蚬、虾及藻类、水草嫩叶为食料。我国除西部高原地区外,各省区均产,四季均可捕捞。

  鲫鱼含水溶性蛋白质、蛋白酶、脂肪、糖类、维生素A、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以及钙、磷、铁等成分,其营养丰富,肉嫩味美,为淡水鱼中上等鱼。

  鲫鱼具有益气健脾、利尿消肿、清热解毒、通络下乳、理疝气的作用,可用于脾胃气冷、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呕吐、乳少、消渴饮水、小肠疝气等症。

  花生

  花生为豆科植物落花生的成熟种子,全国各地均产。秋季采收果实,剥去果壳,取种子晒干用,亦可生用。

  花生含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B1、烟酸、维生素E、泛酸、维生素B2、生物素、卵磷脂及矿物质等成分。花生由于其营养丰富、全面,因而在民间被誉为“长寿果”。

  花生被全世界公认为为一种植物性高营养食品,被称为“绿色牛乳”,营养价值比粮食类高,可与鸡蛋、牛奶、肉类等一些动物性食品媲美。花生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脂肪,特别是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很高,很适宜制做各种营养食品,和黄豆一样被誉为“植物肉”、“素中之荤”。

冬至起居宜忌

  冬至在养生学上是一个最重要的节气,主要是因为“冬至一阳生”。按八卦学说,此时为地雷复卦。卦象中上面五个阴爻,下面一个阳爻,象征阳气的初生。我国古时曾以冬至定为子月,即一年的开始。在一天十二时辰中,子时也是人体一阳初生的时间。古代养生修炼非常重视阳气初生这一时期。认为阳气初生时,要像农民育苗、妇人怀孕一样,需小心保护,精心调养,使其逐渐壮大。因为只有人体内的阳气充足,才会达到祛病延年的目的。所以子时、子月便在养生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冬至到小寒、大寒,是最冷的季节,患心脏和高血压病的人往往会病情加重,患“中风”者增多,天冷也易冻伤。心脑血管病是严重威胁中老年生命的疾病,其中冠心病连同中风、肿瘤,成为当今世界上的三大死因。中医学认为,人体内的血液,得温则易于流动,得寒就容易停滞,所谓“血遇寒则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当寒冷的气温作用于机体时,会使人体血管中的血液流动不畅,甚至引起淤血阻滞,从而为心脑血管病的发作和加剧提供了条件。现代医学也认为,寒冷能刺激交感神经兴奋,导致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失调,使细小动脉收缩,外周血管阻力增大,同时血液粘稠度增高,血凝时间缩短,血流速度缓慢,容易引起血液淤滞或血管梗塞,从而诱发中风、心绞痛、心肌梗塞等危重病症。冬季心脑血管病的死亡率较其他季节为高,原因就在于此。

  因此,在寒冬季节、对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患者来说,要特别提高警惕,谨防发作,应采取以下预防措施:1.注意防寒保暖。在气温降到0℃以下时,要及时增添衣服,衣裤既要保暖性能好,又要柔软宽松,不宜穿得过紧,以利血液流畅;2.合理调节饮食起居,不酗酒、不吸烟,不过度劳累;3.保持良好的心境,情绪要稳定、愉快,切忌发怒、急躁和精神抑郁;4.进行适当的御寒锻炼,如平时坚持用冷水洗脸等,提高机体对寒冷的适应性和耐寒能力;5.随时观察和注意病情变化,定期去医院检查,服用必要的药物,控制病情的发展,防患于未然。

  严冬时节还要注意老人的低体温。低体温是以35℃为界限,低于35℃者为体温过低。由于老人出现低体温后,可能无任何不适与痛苦,所以往往容易被忽视。体温过低的老年患者,发病多缓慢,甚至危及生命时也无明显症状。这类病人一般不出现寒战,但得不到及时治疗就会出现意识模糊,语言不清,继而昏迷,体温随即降至30℃以下。此时,患者脉搏及呼吸甚微、血压骤降、面部肿胀、肌肉发硬、皮肤出现凉感。因此,在寒冷的冬季,老人的居室应采取防寒保暖措施,应及时给老人添加柔软暖和的衣服和被褥,外出时应特别注意保护头和脚;同时多吃些羊肉、鸡肉、猪肝、猪肚、带鱼等御寒食品;鼓励和帮助老人在室内进行适宜的运动,使体内多产生一些热量,老人体温过低时,可用温热水洗抹四肢,以促进血液循环,提高体温。情况严重时应立即送医院治疗。此节气中,老年人怕冷,需避寒就温,宜毛衣贴身,棉软着体;手脚易冻,尤宜保暖;宜练按摩功以取暖,练易筋经以助热。饮食上可吃当归炖羊肉,或狗肉汤等药膳,增强御寒防病能力。从中医养生学的角度看,冬至为“冬令进补”的大好时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