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 are one 舞蹈:历史上的今天(1月17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7 13:44:09

历史上1月17日这一天发生了哪些大事?

 

历史时段:1468~2016

 

更新时间:2016-1-17

 

 

斯坎德培

1468年1月17日,阿尔巴尼亚民族英雄斯坎德培逝世。斯坎德培领导阿尔巴尼亚人民进行的抗土救国战争,不仅有力地支援了巴尔干半岛各族人民的民族解放斗争,而且阻止了奥斯曼士耳其帝国继续向中欧的扩张。 

卡尔德隆

1600年1月17日,佩德罗·卡尔德隆·德·拉·巴尔卡出生。卡尔德隆是西班牙军事家、作家、诗人、戏剧家,西班牙文学黄金时期的重要人物,代表作品为剧作《人生如梦》。卡尔德隆的剧作多以人的命运和人的荣誉为主题,同时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他的剧作结构严谨,富于深刻的心理探索,其雕琢而讲究的语言以及定型化的人物塑造,还表现出巴洛克风格的特色,影响远及法国戏剧和德国的浪漫主义文学。 

 

富兰克林

1706年1月17日,富兰克林生于北美波士顿一小业主家庭。富兰克林是美国著名政治家、科学家,同时也是出版商、印刷商、记者、作家、慈善家,更是杰出的外交家及发明家。他是北美独立运动第一个最有威望的领导人,参加修改《独立宣言》,参与了多项重要文件的草拟,并曾出任美国驻法国大使,成功取得法国支持美国独立。他曾经进行多项关于电的实验,并且发明了避雷针,还发明了双焦点眼镜,蛙鞋、新式火炉等。 

恩克彗星

1786年1月17日,法国天文学家梅尚发现一颗彗星,德国天文学家恩克之后经观测预言该彗星将在1822年回到近日点,后这颗彗星被命名为“恩克彗星”。恩克彗星是继哈雷彗星之后,第二颗按推算时间重新出现的彗星。 

魏斯曼

1834年1月17日,德国动物学家魏斯曼出生于德国法兰克福。1883年魏斯曼提出了种质连续学说,在生物学史上第一次区分了种质和体质,并强调种质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为后来的染色体遗传理论的建立和基因学说的发展提供了基本的设想,对生物学、遗传学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沈逸千

1908年1月17日,沈逸千先生出生在上海嘉宝县。“九·一八”事变后,他在上海画出了第一幅抗日宣传画。抗战爆发后,他活跃在各大战场和敌后游击战场。先后为毛泽东、周恩来、邓颖超、朱德、贺龙等画像,并得到他们的亲笔签名认可。茅盾将这些画像称为“抗战史料”。1944年中秋节前夜,沈逸千先生在重庆遇难,年仅36岁。

1911年1月17日,美国驾驶员伊莱驾驶飞机降落在停泊于旧金山湾的装甲巡洋舰“宾夕法尼亚”号上,成为世界上首个在军舰甲板上起降的飞行员。这一成功为建造航空母舰开辟了前景。(相关内容还可参见1月13日有关词条) 

杨昌济

1920年1月17日,杨昌济病逝于北京德国医院。杨昌济,又名怀中,字华生,湖南长沙县人,伦理学家,教育家。求学于岳麓书院,先后留学日本、英国,主攻教育学、哲学、伦理学。1913年后回国任教于湖南省第一师范等校。支持新文化运动,宣传《新青年》的主张。关心毛泽东、蔡和森、萧子升等一批进步青年,促成新民学会的成立。参加筹备湖南大学。1918年后任北京大学教授。著有《达化斋日记》、《杨昌济文集》、《劝学篇》等,译有《西洋伦理学史》等。 

周水平

1926年1月17日,江阴农民运动领袖周水平牺牲。 

林育南

1931年1月17日,在上海东方旅社开会的林育南、龙大道、欧阳立安及“左联”作家胡也频、柔石、殷夫、冯铿等被巡捕抓捕。与此同时,何孟雄及另外7人也在天津路中山旅社被抓捕。这次大搜捕持续了一夜,到18日,共有36名中共党员被抓。2月7日,林育南与何孟雄等24位共产党员与革命者,在上海龙华英勇就义,时年33岁。 

去冬以来日本军屠杀了大批义勇军战士

1933年1月17日,毛泽东、朱德发表《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入华北,愿在三个条件下与全国各军队共同抗日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钱玄同

1939年1月17日,钱玄同因病逝世,享年52岁。钱玄同是中国语言文字学家。名夏,后更名玄同,字德潜,浙江吴兴(今湖州市)人。早年留学日本,师事章炳麟。历任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五四”时期参加新文化运动,提倡文字改革,曾创议并参加拟制国语罗马拼音方案。著有《文字学音篇》以及《重论经今古文学问题》、《古韵二十八部音读之假定》、《古音无邪纽证》等论文。 

新四军

1941年1月17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发出关于撤销新四军番号的通令。蒋介石企图以此掩盖其发动皖南事变的罪行。周恩来痛斥国民党:“你们的行为,使亲者痛,仇者快。你们做了日寇想做而做不到的事。你何应钦是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 

苏军进入华沙入城仪式

1945年1月17日,苏军第47和第61集团军会同波兰军第一集团军解放了华沙,取得了“华沙战役”的胜利。6月17日,波兰各党派的代表在莫斯科举行会议,23日达成协议,以临时政府为基础,吸收其他各党派,组成一波兰全国统一的临时政府”。 

卢蒙巴

1961年1月17日,刚果(利)首任总理、民族英雄卢蒙巴在加丹加(现在的沙巴区)被冲伯集团杀害。1959年,卢蒙巴参加领导了刚果人民反对比利时的殖民统治的民族独立斗争。刚果在1960年获得独立后,他担任了首届总理兼国防部长。卢蒙巴被杀害后,1961年3月召开的第三届全非人民大会宣布他为非洲英雄。1966年,扎伊尔政府宣布卢蒙巴为民族英雄。

1966年1月17日,携带4枚氢弹的美国“B52”战略轰炸机在西班牙地中海上空的军事演习中,因发动机爆炸,致4枚保了险的氢弹失落地面。 

歼-7战斗机

1966年1月17日,中国自制的“歼-7” 战斗机首次试飞成功。歼-7是在苏米格-21基础上发展研制的单座单发轻型超音速歼击机,是我国目前的主力战斗机,有多种改型。 

守卫西沙群岛的中国军民

1974年1月1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始西沙自卫还击战,此战共击沉南越护航舰1艘,击伤驱逐舰3艘,毙伤百余人,俘49人,收复被南越侵占的永乐群岛中的3个岛屿,捍卫了中国南海主权。这次作战,是人民解放军首次在远离大陆的领海进行的海战和收复岛屿作战。 

周恩来在第四次人大会议上

1975年1月17日,全国人大四届一次会议闭幕。出席会议的全体代表一致通过了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关于修改宪法的报告》,一致通过了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批准了周恩来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大会用无记名投票方式,选出了新一届国家领导人。 

伊瓜苏瀑布

1982年1月17日,50名日本、巴西游客正在桥廊游览之际,桥身突然断裂,游客随桥坠落河中,全部身亡。伊瓜苏瀑布宽5公里,落差70米,位于巴西、阿根廷、巴拉圭三国交界的伊瓜苏河流入巴拉那河的汇合处,是世界最宽、流量第6大的瀑布。瀑布两侧均建有国家公园,供游人观赏。巴西一侧在巴拉那河岸建一长廊式观瀑桥,桥离河面50米,游客可在桥上仰观瀑布全景。 

陈嘉庚

1989年1月17日,第一届陈嘉庚奖金颁奖仪式在北京科学会堂隆重举行。10位在农业科学、技术科学和物质科学领域获得世界水平研究成果的科学家受到嘉奖。“陈嘉庚奖金”被称为中国的诺贝尔奖,它参照诺贝尔奖评奖方法,以促进中国科技事业发展为目的。该奖主要奖励在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技术科学、农业科学和医药科学6个领域内有突出研究成果或重大发现的中国科学家。

   

海湾战争(左为示意图)

1991年1月17日,海湾战争爆发。1990年8月2日,伊拉克出动10万军队,在坦克、飞机掩护下入侵科威特。数小时后,科威特首都失守,次日全境沦陷,8月8日,伊拉克宣布吞并科威特。翌年1月17日,根据联合国有关协议,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70万人发动代号为“沙漠风暴”的行动,从而爆发了中东地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规模最大的局部战争。经过40多天的空袭和地面攻击,2月26日,伊拉克被迫撤出科威特。4月11日,海湾实现正式停火。

1992年1月17日,中美两国在华盛顿就知识产权保护问题进行正式磋商,并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美利坚合众国政府关于保护知识产权的谅解备忘录》。备忘录主要原则包括国际规范保护知识产权的原则、互惠互利原则和通过协商解决争议的原则,体现了中国政府保护知识产权的基本立场。

1992年1月17日,李鹏总理主持国务院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兴建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报告》。同年4月3日,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兴建三峡工程的议案。

1994年1月17日 英国首相梅杰在伦敦高级法院出庭作证,就英国向伊拉克出售武器问题向专门听证小组提供证词,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法庭上接受询问的在职首相。

1995年阪神地震后一片废墟

1995年1月17日,日本重要工业区阪神发生7.2级强烈地震。地震造成6433人死亡,4万多人受伤,34万人无家可归。直接经济损失近1000亿美元。包括中国、联合国在内的国际社会向日本政府提供了超过17亿美元的援助。 

《二十四史》

1996年1月17日,媒体报道,由中华书局与海南南洋文化集团公司合作出版的大字豪华特精装本,二十四史》全部出齐。《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24部纪传体史书的总称,是中国文化遗产宝库中最为珍贵的历史文献,共计3213卷,4000多万字。这套巨册的历史名著,在中国乃至世界出版史上都极为罕见。 

尼拉贡戈火山喷发

2002年1月17日,刚果(金)戈马市以北10公里的尼拉贡戈火山突然喷发,戈马市大部分地区已被火山熔岩掩盖,造成至少45人死亡,50多万人逃离家园。

2004年1月17日,国务院召开全国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专门研究部署安全生产工作,这在新中国成立以来还是第一次。会议传达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提出了相关的政策措施。 


也门海域发生沉船事故

2009年1月17日,一艘载有近300名索马里和埃塞俄比亚移民的船只在也门海域沉没,仍有近170名乘客失踪。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公署称,在2008年有5万多移民通过走私者经海路前往也门,其中多数是索马里人,至少有590人在渡海时被淹死,另有359人失踪。 

衣俊卿

(2012年底,中央编译局博士后常艳实名在网上发声,称自己与衣俊卿有婚外情。2013年1月17日,衣俊卿因生活作风问题被免职。)

2013年1月17日,新华社发布消息称,有关部门证实,中央编译局主要负责人衣俊卿因为生活作风问题,不适合继续在现岗位工作,已免去其中央编译局局长职务,贾高建担任中央编译局局长。 

亚投行首任行长金立群(右一)在剪彩仪式上致辞

2016年1月17日,坐落于北京金融街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总部大楼正式投入使用。(以新华网李晓建资料为基础整理编辑)

附录1:

阿尔巴尼亚民族英雄斯坎德培 

电影海报:阿尔巴尼亚伟大的战士斯坎德培

1468年1月17日,阿尔巴尼亚民族英雄斯坎德培逝世

乔治·卡斯特里奥蒂·“斯坎德培”(1405年-1468年1月17日),阿尔巴尼亚民族英雄,在抗土救国战争中他共指挥过25场战役,取胜了其中的24场。

斯坎德培1405年出生于克鲁雅的一个拜占庭帝国贵族家庭,其父是伊庇鲁斯地区众多反抗奥斯曼帝国苏丹巴耶塞特一世的小领主之一。当抵抗失败后,其父被迫臣服,并交出包括乔治·卡斯特里奥蒂在内的四个儿子作为人质。

乔治被迫改信伊斯兰教后,在阿德里安堡接受了军事训练,成为奥斯曼帝国的一位统帅,在获得一系列胜利后,他被封为“阿纳夫特鲁·伊斯坎德·贝伊”,意为“阿尔巴尼亚的亚历山大老爷”,将其与亚历山大大帝相提并论。该称号在阿尔巴尼亚语中为“Sk?nderbe shqiptari”,其后成为他最常用的名字“斯坎德培”。

虽然斯坎德培深得苏丹信赖,被任命为指挥5000骑兵的将军,但是他仍然与匈牙利、威尼斯和拉古萨等基督教国家保持联系,寻找机会。1443年11月28日,斯坎德培乘匈牙利大将匈雅提·亚诺什率军讨伐奥斯曼帝国时举起反旗。他率领300名阿尔巴尼亚骑兵返回克鲁雅,用一封伪造的书信骗开城门,据而有之。此后,他公开放弃伊斯兰教信仰,皈依天主教。他使用黑色的双头鹰作为自己的标志,这个标志后来演变为今日的阿尔巴尼亚国旗。

在25年的时间里,斯坎德培在阿尔巴尼亚的山区中坚持对奥斯曼帝国进行游击战。1450年、1457年、1467年,奥斯曼帝国的苏丹们三度围攻克鲁雅城,但始终都未能成功。

在他死后,奥斯曼帝国终于在1478年第四次克鲁雅围攻战中取得了成功。到1501年,奥斯曼帝国终于重新征服了阿尔巴尼亚。一部分阿尔巴尼亚人逃散到意大利南部,而剩下的人被迫皈依伊斯兰教,到1912年阿尔巴尼亚独立之前,再也没有大规模反抗过奥斯曼帝国。

克鲁亚城保卫战

克鲁亚城位于阿尔巴尼亚中部,背山临水,地势险要,其城筑在半山腰上,城墙用坚硬的石块砌成,厚达几丈,可抗炮火轰击,是一座易守难攻的堡垒,历来成为阿尔巴尼亚的战略要地。1443年~1445年的克鲁亚城保卫战,是阿尔巴尼亚人民获得自由、独立的关键,在历史上留下了宝贵的篇章。14世纪末期,不断向外扩张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侵占了包括阿尔巴尼亚在内的整个巴尔干半岛。从此,阿尔巴尼亚人民同土耳其侵略者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但一直等到1443年 11月,光复阿尔巴尼亚的自由火炬,才正式在克鲁亚城高高升起。领导这场光复战争并取得胜利的阿尔巴尼亚民族英雄,是贵族后裔乔治·卡斯特里奥蒂。乔治是吉昂·卡斯特里奥蒂大公的儿子,在1423年他18岁时,被土耳其苏丹勒令送往奥斯曼帝国的京城,在亚得里亚堡当作人质。由于他身强力壮,灵活机敏,苏丹把他送到军事学校学习,想把他培养成忠实的奴仆。苏丹不仅给他特别优厚的待遇,还给他起了一个土耳其名字,叫斯坎德。乔治怀着报仇复国的坚强决心,刻苦地学习骑马、击剑等军事技术,在军校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毕业后,苏丹又赐以“培”(一种封建军衔)的称号。后来,人们便习惯地叫他斯坎德培。

为了报仇复国,斯坎德培一直谨言慎行,采取韬晦之计,因而深得苏丹的信任。1438年,苏丹终于派他返回阿尔巴尼亚,担任克鲁亚城的苏巴什(军事行政长官)。他到任后,以公开官职为掩护,秘密派人到全国各地串联,准备力量,等待时机,决心赶走士耳其侵略者。有利的时机终于在1443年秋天到来了。当时,土耳其军在入侵匈牙利的战争中失利,多瑙河前线战事吃紧。苏丹连忙派出增援部队,同时命令斯坎德培率领克鲁亚城的骑兵队一起上前线,并另派一千余名土耳其士兵接管克鲁亚城防任务。然而,匈牙利人勇敢善战,他们渡过多瑙河后,又把土耳其的增援部队打垮了。土军前线更加吃紧,已到崩溃边缘,而且后方空虚。斯坎德培于是当机立断,决定趁机发动反抗土耳其人的起义,光复祖国。1443年11月3日夜间,斯坎德培率领300人的骑兵队伍,回到了克鲁亚城下。他假造了苏丹的军令文书,利用自己的苏巴什身份,混进了克鲁亚城,随后采取周密的计谋,先在自己的府第醉倒土耳其驻军的大小头目,后用 300名骑兵和城内的地下起义军,全歼了土耳其守军。双头鹰红旗在克鲁亚城升起,标志着阿尔巴尼亚获得了自由和独立。阿尔巴尼亚独立的消息,使土耳其苏丹穆拉德二世深感不安,坐卧不宁。他意识到,奥斯曼帝国在巴尔干半岛的统治已开始动摇了,于是,急忙派出阿里巴夏,率领2.5万军队前去镇压。斯坎德培佯作退却,把敌人诱入伏击圈,只一仗就把来敌全部歼灭了。苏丹更加感到震惊,他万万没有想到,由自己培养起来的斯坎德培,竟然会如此厉害。于是决定,在多瑙河战事稳定以后立即亲自出马征讨。

1450年 5月,土耳其苏丹亲率10万大军,再次扑向了克鲁亚城。当时,斯坎德培的军队只有1.8万人。他面对强敌而毫无惧色,沉着地作出部署。他把军队分作三股,一股为 1500人,留城坚守,由乌兰指挥;另一股约8000人,自己亲自率领,驻扎在克鲁亚城以北山上,相机采取作战行动;再一股编为游击部队,分成小分队活动,在来敌周围骚扰打击敌人。

土耳其苏丹的10万大军来到克鲁亚城下,并不急于进攻,而在四周搭起幕帐。苏丹站在山冈上远眺,觉得孤零零地屹立在山腰上的克鲁亚城实在渺小,简直微不足道,10万大军一人一口唾沫,也可以把它淹没掉。然而他的估计错了。由于山林崎岖,他的营帐只得星罗棋布,无法集中起来作战,以致围城四个多月而毫无进展。而斯坎德培方面,乌兰守城坚如磐石,8000轻骑兵不时利用有利地形频频出击,各路小分队每到夜间就偷袭土耳其军营。后来,斯坎德培又用奇袭手段,劫夺了土耳其军一支由3000人组成的庞大运输队,抢走了大批军粮和牛羊肉,并把运不走的放火烧了。围攻无功,粮秣被劫,苏丹无法继续作战,最后只得带领残兵败将,狼狈地逃回亚得里亚堡,而在战场上留下了两万多具尸体。斯坎德培领导阿尔巴尼亚人民进行的抗土救国战争,不仅有力地支援了巴尔干半岛各族人民的民族解放斗争,而且阻止了奥斯曼士耳其帝国继续向中欧的扩张。

附录2:

西班牙剧作家卡尔德隆

1600年1月17日,佩德罗·卡尔德隆·德·拉·巴尔卡诞生。他的父亲是西班牙的宫廷官员。卡尔德隆从青年时代就喜欢写戏。他进入戏剧界时,受到著名戏剧家洛普·德·维加的影响。卡尔德隆早期的喜剧中的人物,大多数是西班牙贵族,他们都是穿斗篷佩长剑的,所以这类剧本被称做“斗篷加长剑”喜剧。这些剧本具有现实主义色彩,出色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如《隐居的夫人》、《忠贞不渝的王子》等。但是,卡尔德隆出生于贵族,又是虔诚的天主教徒,所以他的一些剧本中,宣扬了否定现世,寄托来生的宗教观念。如《人生如梦》就是他在这方面有代表性的作品。

1650年,西班牙国王腓力四世把卡尔德隆召进宫廷为宫廷剧院的经理。他为了适合贵族的口胃,创作了一些以描写贵族家庭纠纷和维护贵族荣誉为题材的剧本。1640年,卡尔德隆随西班牙骑兵到加泰罗尼亚去镇压起义的农兵,他目睹军队对农民的欺压和蹂躏,愤而退伍。1642年,他根据亲身经历写出了歌颂农民反抗贵族迫害的优秀剧本《扎拉美亚的镇长》。

卡尔德隆是西班牙军事家、作家、诗人、戏剧家,西班牙文学黄金时期的重要人物,代表作品为剧作《人生如梦》。卡尔德隆的剧作多以人的命运和人的荣誉为主题,同时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他的剧作结构严谨,富于深刻的心理探索,其雕琢而讲究的语言以及定型化的人物塑造,还表现出巴洛克风格的特色,影响远及法国戏剧和德国的浪漫主义文学。

1650年,卡尔德隆不幸接连失去几个亲人,他思想更加消沉和神秘化,辞去宫廷职务,成为僧侣。1681年逝世。

附录3:

美国作家、科学家富兰克林 

富兰克林

1706年1月17日,富兰克林生于波士顿一小业主家庭。16岁开始写文章,先后发表《论自由》等论文。在1765∽1775年间就发表了126篇文章,宣传唯物主义,促使民族觉醒。他是北美独立运动第一个最有威望的领导人,参加修改《独立宣言》。他还发明了避雷钟、新式火炉等。

本杰明·富兰克林是资本主义精神最完美的代表,十八世纪美国最伟大的科学家和发明家,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哲学家、文学家和航海家以及美国独立战争的伟大领袖。他一生最真实的写照是他自己所说过的一句话“诚实和勤勉,应该成为你永久的伴侣。”

他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科学家和发明家。为了对电进行探索曾经作过著名的“风筝实验”,在电学上成就显著,为了深入探讨电运动的规律,创造的许多专用名词如正电、负电、导电体、电池、充电、放电等成为世界通用的词汇。他借用了数学上正负的概念,第一个科学地用正电,负电概念表示电荷性质。并提出了电荷不能创生、也不能消灭的思想,后人在此基础上发现了电荷守恒定律。他最先提出了避雷针的设想,由此而制造的避雷针,避免了雷击灾难,破除了迷信。

他是一位优秀的政治家,是美国独立战争的老战士。他参加起草了《独立宣言》和美国宪法,积极主张废除奴隶制度,深受美国人民的崇敬。他是美国第一位驻外大使(法国),所以在世界上也享有较高的声誉。1753年,富兰克林获得了哈佛和耶鲁大学的名誉学位,1756年,本杰明富兰克林获得威廉玛丽学院的荣誉学位。

他对科学的贡献不仅在静电学方面,他研究范围极广。在数学上,他创造了8次和16次幻方,这两个幻方性质特殊,变化复杂,至今仍为学者称道。热学方面,他改良了取暖的炉子,能够节省四分之三的燃料。光学方面,他发明了老年人用的双焦距眼镜,既能看清楚近处又能看清楚远处的事物。他先后掌握了法文,意大利文,西班牙文及拉丁文。他是美国第一位学者,第一位哲学家,第一位驻外大使。他发明了摇椅,避雷针,改进了路灯。发现了墨西哥湾的海流。四次当选宾夕法尼亚州州长。制定了新闻传播法。最先绘制暴风雨推移图。发现人们呼出气体的有害性。最先解释清楚北极光。被称为近代牙科医术之父。最先组织了消防厅。创立了近代的邮信制度。创立了议员的近代选举法。发现了感冒的原因。发明了颗粒肥料。设计出夏天穿的白色亚麻服装,设计了最早的游泳眼镜和蛙蹼。此外,他对气象、地质、声学及海洋航行等方面都有研究,并取得了不少成就。

1790年4月17日夜里11点,富兰克林溘然逝去。他的墓碑上刻着“印刷工富兰克林”。

富兰克林自传

《富兰克林自传》1771年执笔,1788年完成,前后历时17年之久,晚年的本杰明·富兰克林功成名就,在世界已经闻名,他成为出版商、印刷商、记者、作家、慈善家,更是杰出的外交家及发明家。他回顾自己的一生并深刻总结出了《富兰克林自传》,旨在为“儿子们”少走“弯路”而写。

《富兰克林自传》是一部影响了几代美国人、历经两百余年经久不衰的励志奇书,它包含了人生奋斗与成功的真知灼见,以及诸种善与美的道德真谛,被公认为是改变了无数人命运的美国精神读本。阅读本书,与一个伟大心灵对话,收获一份人生修养的智慧,完成一次实现美国梦的奋斗历程和完美道德的精神之旅。

附录4:

恩克彗星 

梅尚

1786年1月17日,法国天文学家梅尚,在巴黎用小望远镜发现了在宝瓶座β星附近有一颗不大的彗星,亮度约5等,没有彗尾。第二天,他把这一情况告诉了梅西叶,准备一起观测。可是一连几天,天公不作美,这颗彗星一直躲在厚厚的阴云中没有露面。

1795年11月7日,天王星的发现者、英国天文学家威廉·赫歇尔的妹妹卡罗琳·赫歇尔在伦敦西边的一个小镇上,用望远镜在天蝎座发现了一颗看不见尾巴的5.5等的彗星。德国天文爱好者奥伯斯于11月21日也看到了这颗彗星,只是太暗,无法从它的位置推算出确切的轨道。

1805年10月19日,法国的苏利斯在马赛发现了一颗勉强用肉眼可以看见的彗星。次日凌晨,德国的法兰克福也发现了这颗彗星。10天之后,这颗彗星已长出一条不大的彗尾。并于11月20日达到-4等星的亮度。

1818年11月26日,法国马赛天文台一位看门的老人庞斯凭着多年观天认星的经验和敏锐过人的目力,看到了一颗只有8等星那么亮的小彗星(他从1801年到1827年共观测过37颗彗星),并向天文台作了报告。之后德国天文学家恩克用6个星期的时间,计算出这颗彗星的轨道,周期为3.3年,并且预言1822年5月24日再回到近日点。

1819年1月,恩克开始跟踪观测这颗彗星。他运用他的老师高斯前提出的一种根据三次完整的观测来确定天体轨道的巧妙方法,推算出这颗彗星的轨道是一个不太扁长的椭圆,彗星在这个轨道上的运行周期只有3年零106天。这颗彗星和梅尚于1786年、卡罗琳·赫歇尔于1795年,以及苏利斯等人于1805年所观测到的彗星是同一颗。并察觉自1786年以来,这颗彗星曾7次漏网。恩克预报这颗彗星下一次过近日点的日期为1822年5月24日。1822年彗星像一列准点的火车于恩克预报的这一天经过轨道近日点。恩克成功了,于是,这颗彗星被命名为恩克彗星。

恩克彗星不大,最亮时只相当5等星,多数时间无彗尾,只是一团模模糊糊的云絮。从发现到当今回归了57次,是"回娘家"最勤的一颗。这颗彗星的轨道越来越小,每回归一次,周期要缩短3个小时,有人估计,总有一天它会跌入太阳或自行碎裂。

周期最短的彗星,也是第二颗按预言回归的彗星。1818年由法国的J.L.庞斯发现,德国的J.F.恩克首先算出它的轨道,预报了它的下次回归而得名。其"近日距"和"远日距"分别为0.3380和4.0937天文单位,周期3.2984年,偏心率0.8474。恩克彗星是一颗小彗星,1818年发现时亮度仅 5等,今已无法用肉眼观测,一般也不再有彗尾产生,在望远镜中只是一个不太明亮的云雾状小斑点。恩克彗星有明显的加速现象,几乎每次回归都会提前0.10~0.13日,所以有人预言到20世纪末它将坠入太阳,但也有人认为近百年来其真亮度并无明显改变,加速现象也有所缓和,可能还能存在一段时间。

附录5:

德国动物学家魏斯曼 

 

魏斯曼

魏斯曼(1834年∽1914年),德国动物学家。1834 年1月17日生于法兰克福,1914年11月5日卒于弗赖堡。1856年入格丁根大学学医。先后在巴登和奥地利当过军医和私人开业医生。1861年在吉森大学从师于德国动物学家洛伊卡尔特,学习动物发生学及形态学,1863年完成了关于双翅目昆虫变态的论文。1866年担任弗赖堡大学医学系动物学和比较解剖学副教授,1868年在该校创办动物研究所,任第一任所长,1871年升任教授。60年代中期以后因眼疾不得不终止显微镜下的研究而转向遗传、发生和进化问题的理论探讨。他讲授达尔文进化论多年 ,直至1912年退休。

魏斯曼于1883 年提出有名的“种质论”。种质论主张生物体由质上根本相异的两部分——种质和体质组成。认为生物体在一生中由于外界环境的影响或器官的用与不用所造成的变化只表现于体质上,而与种质无关,所以后天获得性状不能遗传。认为种质只存在于核内染色质中。魏斯曼认为染色质是由存在于细胞核中的许多遗子集合而成的遗子团。遗子中又含有许多的粒状物质,称之为定子,定子还可再分为更小的单位——生源子,后者是生命的最小单位。随着个体发育,各个定子渐次分散到适当的细胞中,最后至于一个细胞含一个定子。生源子能穿过核膜进入细胞质,使定子成为活跃状态,从而确定该细胞的分化。而种质(性细胞)则储积着该生物特有的全部定子,遗传给后代。

魏斯曼的种质论得到德国动物学家博韦里的关于马副蛔虫受精卵研究结果的支持。魏斯曼的种质论启迪了人们去深入研究遗传物质,从而相继发现了染色体、基因和DNA。因此他是有一定功绩的。

附录6:

画家沈逸千 

沈逸千

沈逸千(1908-1944)近代画家,是20世纪中国西部题材绘画的领头羊、现实主义中国画创作的先行者、与徐悲鸿齐名的画马名家。原名承谔,江南古镇嘉定(今属上海市辖区)人,祖籍松江。出身书香门第,其祖父沈柳汀为清代国学生。其故居“四声堂”位于今上海市嘉定区嘉定镇西大街152号。早年师从旅沪日本画师细川立三学习素描,后考入上海美专西画系深造,在校期间,开始尝试将西洋画素描写生技法和中国画笔墨技巧相结合。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上海街头出现的第一幅抗日宣传画就出自他的手笔。

1932年夏,从上海美专毕业,成为职业画家,遂以画家身份参加“陕西实业考察团”,首开20世纪中国西部题材绘画之先河。该年冬,主持为上海“新世界救济东北难民游艺大会”绘制壁画,并由于致力组建国难宣传团体,因此,谢绝了《大公报》社聘其担任写生记者之约请。

自1933年起,历任上海美专国难宣传团团长、上海国难宣传团团长,率团两度北上进行救亡宣传,曾出塞争取蒙古王公抗日。1935年,其领导的国难宣传团被迫解散。

1936年,应邀出任《大公报》特约写生记者,其水墨画形式的旅行写生在该报上连载,深受读者的欢迎。

1937年,上半年,举办“沈逸千察绥蒙古写生画展”,该大型个人画展在上海、南京、杭州巡回展出,引起轰动,出现因观众踊跃而延期的盛况。其作品得到剧作家田汉、阳翰笙和画家刘海粟、潘玉良等人的称赞;而于右任、冯玉祥、邵力子、沈恩孚、胡厥文等社会名流纷纷在其画上题词、赋诗。下半年,全面抗战爆发后,即作为《良友画报》特派记者奔赴前线采访。

后来,则自组战地写生队,任队长,其足迹遍及正面战场,并到过敌后抗日游击区,全面且真实地反映了国共合作抗战的情况,曾为毛泽东、朱德、周恩来、邓颖超、贺龙及马占山、冯玉祥、李宗仁、卫立煌等军政要人画像,获被画者签名认可,而且沿途举办百余次战地写生展览。

1939年,在重庆发起中国抗战艺术出国展览筹备会,出任总干事,于1940年将应征作品运往苏联,参加在莫斯科举行的“中国艺术展览会”。

1940年2月和10月两度赴延安访问,曾在鲁迅艺术学院举办过“战地写生队写生画展”,当时,艾思奇观展后,视其为中国美术发展的方向。

1942年,在战时的“文化城”桂林开个人画展时,得到作家茅盾、画家徐悲鸿的赞赏。其作品因被包括美国《亚细亚》杂志在内的众多中外报刊发表,故颇具影响。

1944年,准备出国展览前夕,在四川万县和重庆连遭汉奸特务两次暗杀未遂。终于同年中秋前夜,在“雾都”重庆神秘失踪,时年仅36岁。 

 

沈逸千画作

附录7:

教育家杨昌济 

影视剧中杨昌济的影像

杨昌济,湖南省长沙县人,名怀中,字华生,1871年出生。两次乡试不中,后在家设馆授徒,常与密友杨守仁讨论国事,认为“非改革不足以图存”。1898年就读于岳麓书院,不顾山长阻挠,毅然加入进步团体南学会,努力宣传新学、新政,赞同谭嗣同的“以民为主”的政治思想。戊戌政变失败后,避居家乡,研究经世之学。无论是研究学问还是做人,都具有坚忍精神,他说:“吾无过人者,惟于坚忍二字颇为着力,常欲以久制胜。”他的这种精神,学子们称为“达化斋法门”而竞相仿效。

1903年,考取官费留日学生,在弘文学院、东京高等师范攻读教育学6年。身处扶桑,不忘祖国,改号怀中,以求心怀中土。对日本老师诬蔑中国人的言论予以指斥,说日本“不怀好意”、“有入主中国之思想”。还参加了拒俄运动。1909年,由日本赴英国,入苏格兰爱伯汀大学,攻读哲学、伦理学,获学士学位。后又到德国考察教育,立志献身教育,报效祖国和人民。1913年回到长沙,被湖南省政府聘为教育司司长,他断然谢绝,表示专心从事学术研究和教育事业,“以直接感化青年为己任,意在多布种子,俟其发生”。他先后在湖南省立第四师范、第一师范任教。毛泽东、蔡和森等一大批有志青年都是他的学生,领受教诲颇多。他对国事颇为关注,曾设法营救被袁世凯迫害的杨德麟,规劝杨度不要为袁世凯复辟帝制鼓吹,支持和参加新文化运动,为创建湖南大学奔走呼号,等等。还为《新青年》撰写论文,推荐文章。与徐特立、黎锦熙等组织编译所,编辑出版中小学各科教科书,翻译了《西洋伦理学史》,编辑了《论语类抄》、《教育学讲义》等书。《达化斋日记》、《杨昌济文集》为其传世之作。

他对教育提出过许多有见地的观点:主张知行统一,注重实践,反对空谈;主张以道德教育为中心,德、智、体全面发展,提出“立志、理想、爱国、殉国、勤勉、存诚、立功、勇敢、坚忍、贵我通今”等10个方面内容,鼓励学生立志做有益于社会的正大光明的人;主张教育普及应与提高相结合;主张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反对赶时髦的留学之风;注重发现、爱护和培养人才,此乃“悠悠万事,惟此为大”;主张洋为中用,反对全盘西化。他认为一国有一国之民族精神,“吾人求学海外,欲归国而致之用,不可不就吾国之情形深加研究,何者当因,何者当革,何者宜取,何者宜舍,了然于心,确有把握而后可以适合本国之国惰,而善应宇宙之大势”。

1918年6月,应蔡元培先生之聘,任北京大学伦理学教授。他为赴法勤工俭学学生筹措经费,推荐毛泽东到北大图书馆工作,促成了爱女杨开慧与毛泽东的婚恋关系。五四运动时,发表《告学生》一文,表达对青年的热切期望。1920年1月17日病逝于北京,终年49岁。归葬长沙县板仓。

毛泽东对他评价极高,称他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对自己的伦理学有强烈信仰,努力鼓励学生立志做有益于社会的正大光明的人。他一生以发展教育为己任,“强避桃源作太古,欲栽大木拄长天”。他最钟爱的两个学生:蔡和森是中国共产党建党理论家,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毛泽东名闻天下,是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人物。他们实现了导师的“欲栽大木拄长天”的宏愿。

附录8:

江阴农民运动领袖周水平 

周水平

周水平,原名侃,又名周树平,1894年6月27日出生于江阴一个贫寒塾师家庭。1915年考入无锡省立第三师范学校讲习班。1917年从江苏省立第三师范学校毕业后,同年9月赴日本东京留学,积极参加中国留日学生组织的反日爱国运动。1919年夏回国,先在家乡顾山教书,并创办平民夜校,传播科学知识和新思想。后在铜山、川沙师范、浙江五中等学校任教员。1924年第一次国共合作时加入国民党,并参加改组国民党川沙县党部的活动。1925年春在上海大学附中任教时加入中国共产党。暑期从上海回到家乡,带头反对地主对农民的剥削。

孙中山逝世后,他在川沙发起“总理追悼大会”,并在会上发表演说。“五卅”惨案后,他主持了国民外交后援大会,抗议帝国主义的暴行,并募捐救济死难工人的家属。由于劳累过度,咳血病加剧,于1925年7月回江阴养病。“五卅”惨案发生后,主持川沙国民外交后援大会,抗议帝国主义的暴行,募捐救济死难工人家属。

在故乡,他举目展望那遍地枯苗卷叶的庄稼地,到了秋收时节,就是能收到一些粮食,也到不了种田人手里。耕者无其田,耕者无所获,多么不公平的社会现状!为了实践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他写了《敬祝世界无产阶级万岁》等几篇文章,还和农民兄弟办“佃户合作自救会”,并起草简章,和中共江阴支部书记孙选等组织“星社”,出版《星光》旬刊,宣扬农民解放,抨级土豪劣绅的罪恶。10月,发起组织佃户合作自救会,开展减租自救,得到广大农民的拥护,但遭到澄、锡、虞三县33名地主豪绅的联名控告,并将他非法逮捕。一个地主读着周水平的《齐卢交战时江阴遭劫说》,当看到“各尽所能,各取所需,这是一个最公平……的人生观”时,狂叫“赤化,赤化,简直是共产党的言论!”给周水平按上了“鼓吹共产”的罪名,欲置周水平于死地。周水平入狱后,置自己生死于度外,通过常来探望自己的未婚妻夏静波鼓励狱外革命者,坚持减租斗争。他在狱中三次写作《抗告文》,揭露县署迫害自己的罪行。在反动派的法庭上,他气宇轩昂,侃侃而谈。针对“赤化过激”的罪名,他说:“这是想象名词,究竟是什么意义,不只是辞书上无可查者,而且刑律上更无正条。依据该律第十条规定,应不为罪,何况又是任意砌造的呢?”在狱中,周水平数次向县署、苏州地方审判厅及省府上诉,请求释放。1926年1月17日凌晨,江阴县署奉反动军阀孙传芳密电,用废止多年的斩首酷刑将周水平杀害,并将其头颅悬挂县署照壁“示众”。周水平牺牲后,国共两党反响强烈,在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工作的毛泽东在《江浙农民的痛苦及其反抗运动》一文中,高度赞扬了他的革命精神,并高喊出“我们要给他报仇”的口号。在共产党内有很大影响的张太雷、侯绍裘等人也纷纷撰文纪念周水平。国民党元老于右任亲自为周水平题写墓碑:“党国周烈士水平墓。”根据他的事迹所编写的短剧《周水平就义》,在上海郊区农村演出后,许多有志青年受此震撼而毅然参加革命。

周水平被害后,江阴星光社和佃户合作自救会发表《鸣冤宣言》揭露周案真相,痛斥军阀政府的倒行逆施。中国济难会临时全国总会通告全国,要求全体会员揭露军阀的罪行。张太雷在《人民周刊》发表文章《孙传芳又杀了一位革命先锋周侃》,抨击孙传芳摧残革命志士的罪恶行径。

周水平牺牲后,当地农民十分悲痛。当他的灵柩运回顾山镇家中时,农民们每天成群结队前往祭奠,表示要为周先生报仇。一年后,北伐军进抵江阴,中共江阴独立支部为周水平烈士平反昭雪,查封了迫害周水平的33名土豪劣绅的财产、房屋,并在文庙隆重召开了周水平烈士追悼大会,以彰显他的革命业绩。

附录9:

革命烈士林育南 

林育南

1931年1月17日,国民党上海市警察局会同上海公共租界巡捕房,突然搜查共产党在上海的活动和联络地上海三马路222号的东方旅社和天津路的中山旅社,逮捕了正在开会的林育南等,会议记录和文件均被搜走。会场为密探守候,又逮捕了前来开会的王青士、罗石冰等。18日,李求实也因找林育南等联系工作而为密探逮捕。接着,国民党上海警察局和上海公共租界巡捕房又搜查了中山旅社、逮捕了欧阳立安等4人,又在旅社设密探逮捕了联系工作的何孟雄等。17日夜和18日,上海警察局和租界巡捕房搜查了虹口、提篮桥、杨树浦等地,共逮捕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28名。20日和21日,又在杨树浦、新闸等处逮捕7人。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5位青年作家柔石、李求实、殷夫、胡也频、冯铿均在被捕之列。

1917年10月,林育南参加恽代英组织的互助社。1918年5月,积极参加武汉学生反对北洋阀与日本帝国主义签订卖国条约《共同防敌军事协定》的斗争。1919年3月,与同学胡业裕等在中华大学发起组织“新声社”,出版《新声》半月刊。“五四”运动爆发,与恽代英、陈潭秋等组织和领导武汉罢工、罢课、罢市的斗争,为武汉学生联合会负责人之一。同年6月,受武汉学联的委托,前往上海参加全国学生联合会的工作。不久,回到家乡,在八斗湾创办浚新小学。1920年春,与恽代英等在武昌创办利群书社、利群毛巾厂。同年考入北京医学专科学校,常去北京大学与北京共产主义小组成员一起研讨马克思学说。

1921年7月,与恽代英等在黄冈浚新小学发起组织“共存社”。中国共产党诞生后,立即加入中国共产党,积极从事工人运动。

1922年5月,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武汉分部主任,与其他同志领导汉阳钢铁厂大罢工,并筹建起全国第一个地方总工会--"武汉工团联合会",任该会秘书主任。先后参与领导、组织了同年9月,粤汉铁路武长段工人为反对资本家无故开除工人再度举行罢工,他草拟《告国人书》等罢工文告,并亲自指挥罢工斗争。发动武汉各工团组织"粤汉罢工后援会",声援罢工工人。同年10月,任湖北省工团联合会秘书主任,与施洋创办该会机关报--《真报》。1923年参加组织和领导了震撼世界的“二七”大罢工。“二七”惨案后,被军阀悬赏通缉。他编写了《二七工仇》,翔实记述了“二七”罢工英雄史实,讴歌"二七"烈士的革命精神。并以《真报》的名义发表宣言,控诉吴佩孚、肖耀南屠杀工人的滔天罪行。同年6月,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接着在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团中央委员、组织部长。1924年,国共两党建立统一战线后,任国民党汉口执行部青年干事。同年5月,又遭反动当局通缉,前往上海,参加编辑《中国青年》。不久,返汉,任武汉学生联合会主席,继续开展青年工作。1925年,参加领导“五卅”运动,在上海总工会负责宣传工作。1926年5月,出席广州第三次全国劳动大会后,奉命回汉,与李立三、刘少奇、项英等一起领导湖北的工人运动。1927年1月,任湖北总工会第一次代表大会秘书长,被选为省总工会宣传部主任。开办工人运动训练班、宣传员训练班,设立"工农通讯社",出版《工人导报》、《工人画报》等。同年4月,在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后又被选为中华全国总工会秘书长,并担任太平洋劳动大会和第四次全国劳动大会秘书长。大革命失败后,任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长。与黄松龄、向警予等秘密出版《长江》,继续宣传革命。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的“八七”会议,尔后,积极领导湖北的秋收暴动。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林育南在湖北转入地下斗争,先后任中共湖北省委常委兼宣传部部长、中共湖北省委代书记。1927年底赴上海,任中共沪东区委书记。1929年11月在上海参与筹备第五次全国劳动大会,继续被选为全国总工会执委会委员,任编辑委员会负责人、秘书长,主持日常工作。1930年起任全国苏维埃区域代表大会中央准备委员会秘书长。

1931年1月17日,他同何孟雄、李求实等在上海在上海东方旅社研究反对王明左倾冒险主义领导问题,因叛徒告密,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在狱中,林育南经受住了敌人的严刑拷打,宁死不屈,对党忠诚,同敌人进行了坚决斗争,保持了共产党员的坚定立场和崇高品格。1931年2月7日,林育南与何孟雄等24位共产党员与革命者,在上海龙华英勇就义,时年33岁 

丁玲与胡也频 

左联5位作家被逮捕之处---上海东方旅社

附录10:

中共发表宣言: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1933年1月17日,毛泽东、朱德发表了《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入华北,愿在三个条件下与全国各军队共同抗日宣言》。

宣言说:全中国的民众们!日军侵入华北,造成了和居民的整批被杀,城市与乡村的毁灭,以及痛苦与饥荒的增加。因为蒋介石、张学良等的不抵抗与投降,因为他们对抗日士兵的压迫、遣散与屠杀,使中国士兵大批的死在帝国主义的枪炮之下。国民党帮助日本更进一步的屠杀,同时他们用一切力量镇压反帝斗争与组织武装的义勇军。

中华苏维埃政府与革命军事委员会再一次提醒中国民众,我们在去年四月已经号召全国民众与我们一起共同进行反对日本的武装斗争,而蒋介石对于这个号召的回答是动员一切军队来进攻中国工农政府与工农红军,而不去反抗日本帝国主义。

中华苏维埃政府与工农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在中国民众面前宣言:在下列条件之下,中国工农红军准备与任何武装部队订立作战协定,来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1)立即停止进攻苏维埃区域;

(2)立即保证民众的民主权利(集会、结社、言论、出版、罢工之自由等);

(3)立即武装民众创立武装的义勇军,以保卫中国及争取中国的独立统一与领土的完整。我们要求中国民众及士兵,响应这个号召,开展武装民族革命战争,反对日本及一切帝国主义。

附录11:

语言文字学家钱玄同 

新文化运动时的钱玄同

钱玄同(1887∽1939)中国语言文字学家。名夏,后更名玄同,字德潜,浙江吴兴(今湖州市)人。早年留学日本,师事章炳麟。历任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五四”时期参加新文化运动,提倡文字改革,曾创议并参加拟制国语罗马拼音方案。著有《文字学音篇》以及《重论经今古文学问题》、《古韵二十八部音读之假定》、《古音无邪纽证》等论文。

1887(清光绪十三年丁亥)九月十二日,钱玄同生。原籍浙江吴兴(清湖州府归安县)。姓钱,名夏,玄同以字行。少年时字德潜,改掇献。号疑古,有时自称疑古玄同。父振常,清光绪间举人,曾官吏部主事,晚年为绍兴、扬州书院山长;又在苏州工作。年六十二,始生玄同。玄同从幼生活在苏州。兄钱恂,号念劬,清末曾任中国驻日本、英、法、德、俄、荷兰、意大利等国使馆参赞及公使。钱恂夫人单士厘(字受兹,浙江萧山人),是我国最早迈出闺门、走向世界的知识妇女之一(比秋瑾、何香凝出国都还早),著有《癸卯旅行记》、《归潜记》、《清闺秀艺文略》等。钱恂比玄同大三十四岁,单士厘在《清闺秀艺文略》跋语中称玄同为“玄同小郎”(“小郎”即“夫弟”),玄同和其侄稻孙的年岁差不多。

清光绪末年赴日本国留学,入早稻田大学师范科。在日本国拜见章太炎(炳麟)于《民报》社,章太炎介绍他加入同盟会,同时听章太炎讲文学音韵学。结识的许多章门弟子,后来都成了著名的学者。

宣统年间归国,任浙江嘉兴中等学校国文教员。辛亥革命后,钱玄同先在杭州教育专署任科员、视学;1913年到北京,任国立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及附属中学国文、经学教员。后又长期在国立北京大学兼课。1917年加入中华民国国语研究会为会员,兼任教育部国语统一筹备会常驻干事,致力国语运动。北京高等师范系今北京师范大学的前身。钱玄同从1913年到北京高等师范执教,连续在北京师范大学任专任教授二十余年。他讲授的课程,以音韵学为主,还有“说文研究”“经学史略”、“周至唐及清代思想概要”“先秦古书真伪略说”等。并长期任国文系主任。

1917年,他向陈独秀主办的《新青年》杂志投稿,倡导文学革命,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揭幕人之一,成为鼓吹新文化,攻击封建主义,提倡民主、科学的勇士。他提出“选学妖孽、桐城谬种”的口号,明确了新文学革命的对象。他在一篇《论应用之文亟宜改良》的《写作大纲》中提出改革大纲十三事,如用“国语”作文;规定语法之词序;小学课本、新闻纸旁注注音字母;文章加标点符号;用阿拉伯号码和算式书写数目字;用公元纪年;书写方式改左行直下为右行横迤等,都是有关文化教育方面重大改革的首倡。

《文学学音篇》是钱玄同1917年在北京大学预科讲授文学学音韵部分的讲义。它是中国第一部音韵学通论性的著作,首次把古今字音的演变划分为周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现代六个时期,形成了第一个完整的汉语语音史分期方案。这种历史的观念,超越了传统音韵学有点有面而没有历史的研究方式。也正是在这一历史观念指导下,《文学学音篇》首次把近代音列入研究内容,指出《中原音韵》是近代北音的上源,拓宽了音韵学的研究范围。从历史的观念出发,钱玄同分五章系统论述了古今音韵的发展。他从“注重之点,尤在应用方面,不以考古为重”出发,把论述重点放在“于考古通今,其用甚大”的《广韵》和由读音统一会讨论制定,当时尚未正式颁布的国音字母—注音字母上。

1918年至1919年的《新青年》杂志,钱玄同是轮流编辑之一。在这期间,他曾动员鲁迅给《新青年》写文章。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就是钱玄同催促他写出的头一篇作品,并且头一次用鲁迅作笔名。如众所周知,《狂人日记》不但是篇白话文,而且是攻击吃人的礼教的第一炮。钱玄同在教学和学术研究方面的贡献也是很显著的。他所著的《文字学音篇》是我国高等学校最早的音韵学教科书。数十年来,影响颇大,迄今仍为音韵学家所称引。当代许多音韵学家如罗常培、魏建功、白涤洲、赵荫棠、王静如、丁声树等或是他的学生,或受过他的教益。名史家黄现璠曾是他的研究生。钱玄同对于“经学”创见甚多。他有两句名言:“考古务求其真,致用务求其适。”他发表在《古史辨》上讨论上古历史和儒家经书的文章,独见很多,影响很大。郭沫若对钱玄同在古史研究方面的一些观点非常赞赏,说:“这些见解与鄙见不期而同,但都是先我而发的。”(《中国古代社会研究》) 钱玄同在国语运动、文字改革方面有突出的贡献。他把文字音韵学精深的学术研究应用到国语统一、文字改革的实际工作中来。他既是国语运动的理论家,又是语言文字工作的实干者。他早年积极宣传汉语改用拼音文字,曾采用国际音标制定汉语拼音字母。后来他和赵元任、黎锦熙等数人共同制定“国语罗马字拼音法式”。

1935年他抱病坚持起草了《第一批简字表》。可以说。建国以后文字改革的三大任务简化汉字,推广普通话,制定和推行《汉语拼音方案》,钱玄同早在半个世纪以前就做过很多坚实的奠基工作,他称得起是文字改革工作的前驱。钱玄同反对封建主义文化制度,也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

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后,他写过一篇《关于反抗帝国主义》的文章,他把反帝和反封建两项战斗任务结合起来考虑,主张一面积极反抗帝国主义的政治经济侵略,一面用民主、科学思想和现代的文化知识“唤醒国人”,使国人爱护自己的国家。他也说过“欧化”,说中国根本改革之路在“欧化”,他对“欧化”的解释是“全世界之现代文化,非欧洲人所私有,不过欧洲人闻道较早,比我们先走了几步。”“九一八”事变后,他痛恨日本国帝国主义。

1933年,日寇侵入华北,他曾把眷属送到上海去住,自己也想离开华北到南方去。当年他写信给黎锦熙、罗常培说,自己“既无执干戈以卫社稷之能力”,只能以教书“骗钱糊口,无聊极矣!可耻极矣!”可见他精神的痛苦。卢沟桥事变发生,抗日战争开始,北平沦陷,北平师范大学西迁陕西。钱玄同因病未能随校赴陕,也未能南下,只得留在北平,1938年春,他恢复了旧名“钱夏”,表示“夏”而非“夷”,不做敌伪的顺民。他常间接寄语随北平师大迁至城固的好友黎锦熙等,说“玄同绝不污伪命”。

1939年1 月14日,钱玄同还到孔德学校处理李大钊的遗留图书《九通》,把它卖给当时的北京女师大,帮助解决李大钊的子女生活窘迫问题。1月17日,钱玄同忽然右脑部溢血,在德国医院逝世。 钱玄同逝世后,当时的进步刊物《文献》上发表署名乐颜的《悼钱玄同先生》中说:“五四”时代文化运动中钱玄同的“斗争精神的表现几在任何一位同时代的斗士之上”,“在中国学术思想史上是现代转变期的代表人物”。又说:“平津沦陷以后,北方文化界处于暴日的铁蹄之下,居境非常悲惨;但钱先生保持着高洁的节操,虽和钱稻孙有叔侄之亲,和周作人等有友好之谊,仍然不受包围,不被污辱,这种难能可贵的民族精神的表现,也是使得我们感动兴奋的。壮年以斗士领导青年,中年以学者努力学术,晚年以义士保持名节,钱先生总算是对得起自己,对得起国家民族的一位完人了。”

钱玄同最早提出废除汉字口号。其子钱三强是著名的物理学家。

附录12: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发出关于撤销新四军番号的通令

1941年1月17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发出关于撤销新四军番号的通令。

皖南事变后,蒋介石为掩盖其罪行,令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发出关于撤销新四军番号的通令,诬称新四军为“叛军”,“该军军长叶挺着即革职,交军法审判,依法惩治。副军长项英即通令各军严缉归案讯办。”

新四军将领联名通电全国,抗议国民党顽固派制造皖南事变的罪行。指出:“我江南部队更以遵令北移,被诱围歼,服从命令何罪,而竟遭受7万余国军之包围聚歼。”“有功不赏,反遭屠杀,遵行命令,复被聚歼,世之负义蔑理有更甚于此者!”声明“我华中华南新四军不能不再考虑北移命令,即对一切命令也不再执行之。”“敬请全国同胞仗义执言,以伸千古之奇冤,而利敌后之抗战。”

周恩来打电话给何应钦,痛斥道:“你们的行为,使亲者痛,仇者快。你们做了日寇想做而做不到的事。你何应钦是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

附录13:

刚果民族英雄卢蒙巴 

卢蒙巴

帕特里斯·卢蒙巴,非洲政治家,刚果民主共和国的缔造者之一。扎伊尔民族英雄,刚果民主共和国(原扎伊尔)首任总理(1960)。

卢蒙巴1925年7月2日生于开赛省桑库鲁县奥那努瓦村的一个农民家庭,巴特特拉部族人。教会中学肄业后,先后在金杜、斯坦利维尔(今基桑加尼)邮局任职员、会计。1955年当选为非洲雇员联合会东方省分会主席。他积极参加新闻出版活动,创办《自由报》,担任《独立周刊》经理,宣传民族独立思想。1957年,他在利奥波德维尔(今金沙萨)啤酒厂担任销售经理,并积极参加该市第一次市政选举的竞选活动。由于卢蒙巴致力于不同族群的团结,而使得刚果民族运动的声势日渐壮大。1958年10月,卢蒙巴创建了刚果第一个全国性政党--刚果民族运动党,担任主席。该党反对殖民主义和部族主义,反对分阶段独立计划,主张立即谈判独立。同年末,他出席了在加纳首都阿克拉举行的第 1届全非人民大会,当选为大会常设委员会委员。

1959年4月,卢蒙巴在刚果各政党路路阿堡(今卡南加)代表会议上主张建立统一而非联邦制的国家,并为此组织一个共同阵线。1959年11月,殖民当局镇压斯坦利维尔群众运动时,以唆使骚乱罪逮捕了卢蒙巴,但迫于舆论压力,不久即释放。1960年1月,卢蒙巴出席了关于刚果独立的布鲁塞尔圆桌会议,会上,他坚决反对分裂刚果,坚持建立独立、统一、民主国家的原则。在5 月举行的独立大选中,卢蒙巴领导的刚果民族运动党赢得下议院的137席的40席,成为最大党, 6月23日,卢蒙巴当选为总理,组织首届政府。6月30日刚果独立。

独立后,卢蒙巴为捍卫国家独立、统一、与新老殖民主义和分裂势力进行了顽强的斗争。1960年7月比利时派军入侵加丹加省(今沙巴区)、开赛省宣布独立,新生的共和国面临危机,卢蒙巴寄希望于联合国。但美国控制的联合国军抵达后,拒绝与合法政府合作以恢复刚果统一。9月14日,刚果国民军参谋长蒙博托·塞塞·塞科发动政变,联合国军以保护为名软禁了卢蒙巴。11月27日,卢蒙巴潜离利奥波德维尔,前往东方省,想和政变后迁往斯坦利维尔的合法政府会合,但途中被绑架。后被莫伊兹·卡奔达·冲伯集团杀害。1961年3月,第三届全非人民大会宣布他为非洲英雄。1966年,扎伊尔政府宣布卢蒙巴为民族英雄 。

附录14:

美国飞机相撞造成所携氢弹在西班牙上空失落

1966年1月17日,美国参加军事演习的9架飞机在靠近西班牙的地中海上空飞行,其中一架“B52”战略轰炸机携带4枚氢弹。上午10时,一架“KC一135” 加油机给机群加油;10时10分与“B52”实现空中连接,开始加油;15分不慎相碰,“B52”一个发动机爆炸,两机变成两团火球;驾驶员推落4枚保了险的氢弹后,弃机跳伞。

飞机爆炸点的底下是西班牙1200人的帕洛玛雷斯村,农民正在田间耕作,见火球朝头顶滚落,吓得四散逃跑。两机碎片散落该村周围39平方公里的地面和海域。4枚氢弹都系在一顶大降落伞下,缓缓落地。回收时1枚不见,美国出动24艘舰艇,耗资8400万美元,3个月后才从海底将它打捞上来。这些氢弹每枚重量2500万吨,相当1250颗广岛原子弹,只要有一枚爆炸,就可以毁灭15公里半径内的一切,至少造成5万人的死亡。幸而4枚氢弹都加了保险,落地也不会爆炸;但因落地稍受损伤,铀235、钚239还是轻微泄漏,污染了帕洛玛雷斯村l00公顷土地,美国为此刮走了这片土地上的“脏土”,运回美国作深埋处理。

附录15:

歼-7战斗机 

歼-7战斗机

歼-7战斗机,是上世纪60年代中国沈阳飞机制造厂(后转产至成都飞机制造厂和贵州飞机制造厂)制造的单座单发超音速喷气战斗机。该机参照苏联的米格-21Ф-13型仿制和发展。

歼-7是中国研发的第一种两倍音速喷气战斗机,大量装备中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主要用于国土防空和夺取战场前线制空权,也可以执行对地攻击任务,属于典型的第二代战斗机。歼-7的技术特点是突出高空、高速特性,具有轻小灵活的特点,低成本、高效率和使用维护简单等。

歼-7战斗机曾批量出口到世界多个国家。

20世纪50年代末,中国开始对米格-21产生了浓厚兴趣,但当时由于中苏已出现裂痕,苏联并不想提供这一先进战斗机给中国。

随着共产国际形势变化,苏联需要中国支持,于是1961年中苏签署协定,授予中国米格-21F-13飞机及R-11F-300发动机的制造特许权,包括全套生产技术资料,飞机、发动机散装件,以及当时国内缺少的成品、原材料。

1961年3月30日签订转让米格-21及其发动机和卡-13(K-13,北约代号AA-2“环礁”,仿制中国转交的美蒋AIM-9B“响尾蛇”导弹而成)空空导弹制造技术的有关协议。但由于当时中苏交恶,实际上大部分的技术资料没有到手,到手的还有很多错误,这给试制带来了困难。

1961年国内开始对米格-21进行系统的“技术摸透”工作,赋予这一新歼击代号“62式”。次年5月,航空研究院和航空工业局联合做了部署。

最后经过负责此项目的沈飞公司和成都飞机工业公司艰苦努力,硬是“照猫画虎”把米格-21制造出来。因此中国的米格-21研制历程与印度、捷克非常不同。

1964年62式改名歼-7。

1966年1月,首架歼-7在沈阳飞机厂首飞,试飞员是葛文墉。

1966年4月底,中国就制造了12架歼七战斗机。

歼-7型战斗机是中国空军和海军航空现有目前装备规模最大的战斗机之一,在中国海、空军战斗机装备系统中一直占据着相当重要的位置。歼-7战机服役40余年,表现一直稳定、可靠,也曾在国土防空中获得不少战果。而且,歼-7战斗机是我国展开国际合作较多的战斗机型,曾出口多个国家,成为保卫这些国家领空的得力工具,普遍获得好评。

歼-7战斗机改型型号众多,主要有:I型、Ⅱ型、Ⅲ型、ⅢA型、B型、M型、E型、G型、P型、PG型和教练型歼教7等。 

歼-7原型机

附录16:

西沙自卫反击战 

五星红旗飘扬在西沙群岛

西沙群岛位于中国海南岛东南约330公里的海域,与东沙、南沙、中沙群岛共同称为南海四大群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50年代中期,南越政府对中国提出领土要求,并开始派兵占领了西沙永乐群岛的一些岛屿。至1973年8月底,南越军队已侵占了中国南沙、西沙群岛的6个岛屿,9月,南越当局又非法宣布将南沙群岛的南威、太平等10多个岛屿划入其版图。1974年1月11日,中国外交部发表声明,再次重申南沙、西沙、中沙、东沙群岛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决不容许任何侵犯中国领土主权的行为。但南越当局不顾中国政府的严正警告,于1月15日至18日先后派驱逐舰“陈庆瑜”号、“陈平重”号、“李常杰”号和护航舰“怒涛”号,侵入西沙永乐群岛海域,对在甘泉岛附近生产的中国两艘渔轮挑衅,无理要求中国渔轮离开甘泉岛海域,并炮击飘扬着中国国旗的甘泉岛,强占金银、甘泉两岛。

为保卫国家领土主权,反击侵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南海舰队奉命派出猎潜艇271、274号(称271编队)和扫雷第10大队的396、389号舰(称396编队),于17日、18日进至西沙永乐群岛附近巡逻,海南军区派出4个民兵排,随海军舰艇进驻西沙永乐群岛的晋卿、琛航、广金三岛,281、282号艇(称281编队)驶抵永兴岛附近,执行机动支援任务;舰队航空兵和广州军区空军派出部分飞机支援舰艇编队行动。

18日上午,南越驱逐舰“陈庆瑜”号和“陈平重”号侵入甘泉岛附近海域,冲撞中国407号渔轮,渔轮驾驶台被毁。19日晨,南越海军两艘舰由广金岛西北向中国巡逻舰艇接近;两舰由金银岛以南向琛航、广金两岛接近。中国海军南海舰队按照广州军区的部署,命令396编队进至广金岛西北面拦截南越“李常杰”号、“怒涛”号舰;271编队进至广金岛东南海面,监视“陈庆瑜”号、“陈平重”号舰。南越“李常杰”凭借装备优势,从中国海军两舰中间冲过,靠向琛航、广金两岛,并以4只橡皮舟运送40多名官兵登陆,向中国民兵开枪射击。中国民兵被迫自卫,毙敌1人,伤3人,击退了南越侵略军。10时22分,南越4舰同时向中国舰艇编队发起攻击,中国海军编队奋起还击,271、396编队4艘军舰在吨位小、火炮射程近的情况下,采取近战战法,发挥小口径火炮射速快的优点,迅速压制了南越军舰的火力。经一个多小时激战,南越4艘军舰全部受伤,中国海军274艇也在激战中中弹,389舰中弹起火。在389舰上战斗的官兵,一面向南越军舰射击,一面抢险。在汹涌的海水从弹洞涌入弹舱和主机舱的关键时刻,身负重伤的郭玉东奋身扑向弹孔,脱下身上的呢水兵服裹在堵漏塞上,全力堵漏。漏洞被堵上了,郭玉东却保持着堵漏的姿势壮烈牺牲。他的英勇行为,被誉为“海上黄继光”。机舱内的5名战士,在严重缺氧的情况下,坚守岗位,全部壮烈牺牲。经舰上官兵英勇搏斗,保住了军舰,迎着“怒涛”号冲去。受伤的389舰舰体倾斜,行动缓慢,南越军舰“李常杰”号见状,掉头袭击389舰。正在389舰准备与敌同归于尽的关键时刻,396舰迅即转向,迎战南越“李常杰”号舰,掩护389号舰撤出战斗。

南越4艘军舰见态势不利,向外海逃窜,其“怒涛”号因遭重创,行动迟缓。此时,在琛航岛以东海域待机的281、282号艇迅速出击,冲向“怒涛”号一同开火,14时52分,南越军舰“怒涛”号被击沉。

19日,榆林要塞区3个步兵连、1个两栖侦察队和部分民兵等分队共500人,于20日8时前分批抵达永乐群岛海域。9时35分,步兵分队在海军航空兵掩护下,由舰艇和渔轮输送至甘泉、珊瑚、金银3岛,发起登岛作战,至13时45分收复3岛,全歼了入侵该3岛的南越侵略军。

西沙自卫还击战,中国人民解放军参战部队共击沉南越护航舰1艘,击伤驱逐舰3艘,毙伤百余人,俘49人,收复被南越侵占的永乐群岛中的3个岛屿,捍卫了中国南海主权。

这次作战,是人民解放军首次在远离大陆的领海进行的海战和收复岛屿作战。战区指挥部周密制定作战计划,实施集中统一指挥,实现了海军和登岛分队的密切协同;参战部队严格执行不打第一枪的政策纪律,保证政治上的主动;在装备占劣势的情况下,采取灵活的战术,敢于集中兵力打近战,创造了以小舰打大舰的成功战例;战区人民积极支援作战,保证了作战的胜利。

附录17:

全国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召开 

朱德在第四次人大会议上

1975年1月13日--17日,全国人大四届一次会议在北京举行。出席会议代表2864名。会议的议程是:(1)修改宪法;(2)审议政府工作报告;(3)选举和任命国家领导工作人员。朱德主持会议,周恩来代表国务院作《政府工作报告》。

周恩来在报告中重申三届人大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两步设想”:“第一步,用15年时间,即在1980年以前,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在本世纪内,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国民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

张春桥代表中共中央作《关于修改宪法的报告》。他说宪法规定了人民群众有运用大鸣、大放、大辩论、大字报的权利,并根据毛泽东的建议,增加了公民有罢工自由的内容。

17日举行大会,全体代表一致通过了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关于修改宪法的报告》,一致通过了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批准了周恩来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

大会用无记名投票方式,选出了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副委员长、委员,任命了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

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为朱德,副委员长为董必武、宋庆龄、康生等22人。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邓小平、张春桥、李先念、陈锡联、纪登奎、华国锋、陈永贵、吴桂贤、王震、余秋里、谷牧、孙健为副总理。

会后,姚文元指令《人民日报》只发一张大会主席台和一张大会会场的照片,周恩来作报告和朱德主持大会的照片不准发。

附录18:

首届陈嘉庚奖金颁奖 

陈嘉庚

“陈嘉庚奖金”被称为中国的诺贝尔奖,它参照诺贝尔奖评奖方法,以促进中国科技事业发展为目的。该奖主要奖励在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技术科学、农业科学和医药科学6个领域内有突出研究成果或重大发现的中国科学家。

陈嘉庚基金会于1988年1月成立。其宗旨是“发扬陈嘉庚先生为民族,为社会兴办教育的精神,促进我国科技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奖励成就突出的优秀人材,激发他们向上,攀登高峰,为振兴中华贡献力量”。凡是在一门科学的理论和实践中有重大发现,对于促进科学进步有重要战略意义;技术上的发明、创造,包括新的材料,新的实验仪器和生产方法,有重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科学价值的研究成果,都可被授予陈嘉庚奖金。陈嘉庚奖每两年评一次,每项奖金总额为3万元人民币,但是同一项奖获奖人数不得超过3个人。第一届陈嘉庚奖金颁奖仪式于1989年1月17日在北京科学会堂隆重举行。有10位在农业科学、技术科学和物质科学领域获得世界水平研究成果的科学家受到嘉奖。这10位科学家和获奖成果是:中国科学院西北植物所的李振声、陈漱阳、薛文江、他们的研究成果远缘杂交小麦新品种“小偃六号”获农业科学奖;中国科学院上海光机所的邓锡铭、范滇元、余文炎,他们研制的“激光12号实践装置”获技术科学奖;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的陈创天、吴伯昌、江爱栋的“晶体非线性光学效应的基因理论和新型非线性光学材料探索”和中国科学院物理所赵忠贤的“高临界温度超导体研究”获得物质科学奖。

附录19:

海湾战争 

海湾战争布什总统随时保持与前线联系

1991年1月17日凌晨,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向伊拉克发起大规模空袭。该行动旨在解放科威特。此前,多国部队已实施了“沙漠盾牌”计划;此后,即2月24日,多国部队又实施了“沙漠军刀”行动,迫使伊拉克无条件接受联合国安理会关于海湾危机的12项决议。2月28日多国部队宣布停火。

这次“沙漠风暴”行动共出动作战飞机7.6万架次,使伊拉克军队失去40%以上的战斗力。

战争历时6周,最后以伊拉克撤出侵科军队并接受联合国安理会的决议而告结束。伊拉克和科威特两国之间因领土和石油问题一直存在着矛盾。1990年8月2日,伊拉克出动10万大军对科威特进行武装吞并。伊拉克的这一行动践踏了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准则,破坏了国际和平与安全,因此遭到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国际社会对伊拉克实施影响深远的经济制裁,联合国通过一项决议,要求伊拉克立即无条件地从科威特撤军。与此同时,伊拉克军队一直在沿沙特阿拉伯的边境上集结兵力。

20多万美国军队在其它国家的部队的支持下被空运到海湾地区。美国总统布什在11月初宣布,这支部队在未来的几个月里将增加一倍几个,使之具有反击萨达姆进犯的强大势力。起初在科威特和伊拉克被扣做人质的几千名西方国家和其它国籍的外国人被萨达姆当做抵挡多国部队进攻的人质盾牌,但在个人和政府进行了紧张的外交努力下,这些人质在1990年底被陆续释放。由于伊拉克把撤出科威特与要求以色列从约旦河西岸被占领土和加沙地带撤走硬扯在一起,企图以此把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者和阿拉伯民族主义者这两大阵营拉到他的事业一边,看来以外交方式决海湾冲突的希望是越来越渺茫。11月末,联合国678号决议授权,如果伊拉克至1991年1月15日仍未从科威特撤军,28国联合部队可以使用武力。

联合国规定的撤军日期过了几乎24小时,联军开始向伊拉克和、科威特的目标发起了大规模进攻,首先对军事中心、指挥部和供应网,以及民用永久性设施进行轰炸,轰炸接连不断地持续了一个多月。至1月底,以空军战役逐步损耗萨达姆庞大的技术低劣的军事机器已明显见效。2月24日,等待已久的地面战争开始了。伊拉克的抵抗在一次教科书式的军事战役面前土崩瓦解,科威特在3天内就全部解放。联军的伤亡人数约为250人,伊拉克方面的损失也许永远是个谜,但估计在3.5万至10万人之间。

清晰地作战目标,合理的战略期望,以及广泛、积极的国际支持令海湾战争成为美国经历的最短的战争。1990年8月,萨达姆的部队入侵科威特,5个月后,盟军开始地毯式轰炸,随后地面部队加入战斗。六周之后,这些部队就撤走了。1992年,老布什的国防部长切尼在西雅图表示:“如果我们一路打到巴格达,我想美军现在还会驻扎在巴格达。我们会要管理那个国家,就不能让大兵们都回家了。” 

饥饿的人们哄抢食品

(海湾战争殃及池鱼,使起义库尔德人处境更加艰难在土耳其南部,当美军的直升飞机飞来时,饥饿的人们哄抢食品。) 

萨达姆利用外国人作“人质盾牌” 

38步兵团抵达马里兰 

包括美国海军陆战队在内的多国部队总数达到70万人 

美国的施瓦茨科普夫将军任联军总司令 

科威特遮天蔽日的油井大火 

科威特街头的伊军坦克  

伊拉克总统萨达姆 

外界普遍预测,萨达姆会以化学武器向多国部队反击 

伊拉克向以色列发射了数枚“飞毛腿”导弹 

联军方面在押的伊拉克战俘约有17.5万人 

被伊军俘虏的联军战俘梅莉莎·拉特本·尼利 

科威特王储萨阿德回国 

等待上手术台的伊拉克俘虏 

多国部队护士斯塔阿特搂着玩具熊睡着了

附录20:

英首相就向伊拉克出售武器问题出庭作证

1994年1月17日 英国首相梅杰在伦敦高级法院出庭作证,就英国向伊拉克出售武器问题向专门听证小组提供证词,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法庭上接受询问的在职首相。梅杰声称对英国政府在售伊武器方面的政策变化一无所知。

1992年英国考文垂市“马特里克斯一邱吉尔公司”亨德森总裁等3人因违犯英国政府不准向伊拉克出售武器的禁令而被指控有罪,后英国防部前国务大臣克拉克出庭证实1988年英国政府已放松了对伊售武的限制,英国议会指责政府成员绕过议会在政治上采取欺骗行为。在此情况下,梅杰不得不下令组成特别调查组着手调查英国政府对伊拉克的军售政策。到目前,已有前政府和现政府多名要员出庭接受询问。

英国向伊拉克出售了能够制造炮弹、导弹和其它武器的机床设备。现在英国是世界军火出口第二大国,出口量占世界军火市场20%左右。

附录21:

日本阪神大地震 

震后的日本三菱银行大楼

1995年1月17日清晨5时46分,一场里氏7.2级的强烈大地震袭击了日本繁华的关西地区,震中靠近神户,大阪等大城市。这是近70年来日本最大的一场地震。这场地震灾情惨烈,灾情最重的神户市近万栋建筑物被摧毁,地震造成近5000人丧生。2万多人受伤,财产损失近10万亿日元。 

神户市民在饮水领取处排起长队 

日本警察和自卫队队员紧急出动抢险救灾 

无家可归者露宿在空旷地带

附录22:

也门海域发生沉船事故

2009年1月17日,一艘载有近300名索马里和埃塞俄比亚移民的船只在也门海域沉没,仍有近170名乘客失踪。

一位在红海港口胡迪达的海岸警卫队官员称,130人游上岸或者被海岸警卫队小组、当地渔民救起。这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官员称,到目前为止,救援人员发现了三具尸体。他说,木船在风暴中撞上了一块礁石,这使船壳出现了一个大洞。也门内政部称,海岸警卫队当局已紧急派出了营救小组以寻找幸存者。内政部在一份声明中称:“目前仍不清楚大多数乘客的命运。”

营救人员称,在另一起事件中,一艘载有移民的走私船在也门南部海域沉没,7人被淹死,13人失踪,99人游上了安瓦尔镇附近的达胡马赫海滩。一名索马里妇女受了重伤,她被紧急送往亚丁的一家医院。

许多非洲移民都想抵达也门,他们认为也门是前往沙特的一个中转站。每年都有数百人在乘走私者运营的小船前往也门的航程中丧生。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公署称,在2008年有5万多移民通过走私者经海路前往也门,其中多数是索马里人,至少有590人在渡海时被淹死,另有359人失踪。

附录23:

中央编译局局长衣俊卿被免职 

常艳和衣俊卿

2013年1月17日,新华社发布消息称,有关部门证实,中央编译局主要负责人衣俊卿因为生活作风问题,不适合继续在现岗位工作,已免去其中央编译局局长职务,贾高建担任中央编译局局长。

“新华视点”官方微博在衣俊卿被免同日发布一则“新华微评”:“中央编译局局长衣俊卿被免职,应与前不久网上一篇举报长文有关。对官员来说,自重、慎行要时刻谨记,贪一时之欲只会后悔终生。”

2012年底,时为中央编译局博士后的常艳,实名在网上声称自己与衣俊卿有婚外情,吸引大批网民围观。舆论哗然之后,常艳很快道歉,称自己有严重的抑郁症,所写为虚构。 2012年12月13日,她在博客中说:“对他的暗恋直至病态的崇拜,是真实的;与衣老师以及众多其他同学去开会,也是真实的。人一旦陷入一种境地,确实很可怕。”

新华社其后发布的消息只是称“衣俊卿因为生活作风问题,不适合继续在现岗位工作”,官方报道并未披露衣俊卿被免与常艳有直接联系。

衣俊卿被免职后,名字依然出现在中央编译局官网专家学者名录中,为正高职称的研究专家。而开设了微博的常艳表示:“请各位不要在我的微博里再讨论过去的人与事,也不要因我开微博而对他人造成新的困扰。在这个世界上,谁都有权利翻开新的一页。”

2014年第11期的《学术交流》杂志显示,被免职22个月后,中央编译局原局长衣俊卿首次出席公开学术活动并作主题报告。澎湃新闻检索公开报道发现,这是衣俊卿被免职后首次出席公开学术活动。

公开资料显示,衣俊卿出生于1958年,40岁时担任黑龙江大学校长,49岁时晋升副部级,担任黑龙江省委常委、宣传部长,2010年2月起担任中央编译局局长,后兼任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副会长、中国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副会长、中国辩证唯物主义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人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理事。

附录24:

亚投行总部大楼正式投入使用 

亚投行的标志AIIB的影子映在地面上

2016年1月17日,坐落于北京金融街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总部大楼正式投入使用。 

亚投行行长金立群(左一)和嘉宾合影 

带有亚洲基础建设投资银行名称和标志的巨石 

亚投行总部大楼内的董事会会议室 

嘉宾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总部大楼剪彩 

楼继伟(前中)史耀斌等参观亚投行总部大楼

亚投行理事会主席、中国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前中),财政部副部长史耀斌等在亚投行总部大楼内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