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opy python:右江岑氏:唐代的中原来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4 12:50:26

右江岑氏:唐代的中原来客?

——从“岑顺故事”到《三宝的传说》

 

广西平果县的嘹歌中有《岑顺故事》,似收在《客歌集》或《新歌集》中,在网上检索二集目录不获,未详《岑顺故事》的具体内容。不久,有幸在网上看到陆秀春先生刊在2009年 第6期《歌海》上的《壮族土俗神“岑顺王”与当地的旅游开发》一文,从中窥到与“岑顺故事”相关情况。

该文说,广西平果县壮族民间师公们信仰土俗神“岑顺王”,每做大法事,必定吟诵“岑顺王”的身世等。当地老百姓中也流传着与“岑顺王”相关的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传说,保留着与其相关的地方风物和文物。但由于“岑顺王”的故事,“各家众说纷纭”,先生亲往平果县深入各乡镇调查、采访“相关的资料,并查阅相关书籍,从而形成了自己的认识”。

先生在“岑顺王的形象塑造与历史的关系”一节中说:

2008年1月2日,笔者到平果县旧城镇街附近就‘岑顺王’庙进行深入调查。庙门口有20世纪90年代由县文化局立的石碑,其上记载‘岑顺王’就是历史上的岑浚,但是,庙中却无岑顺大王的神像和其他更为古老的文字说明。笔者到该镇的弄良屯岑氏墓墓址即当地人所说的岑顺墓地时,既看不见岑顺的墓,也看不见岑浚的墓,反而看见岑瑛的墓地以及相关文物。记载右江一带岑氏土司的《广西通志》、《明史》等也无从查阅关于岑顺王的详细记载,但是,《明史》中的历史人物却有他的影子。因此,各家的说法都处于推想或是猜想。”

平果县文化局认为“岑顺王”就是历史上的岑浚。

先生认为:“岑顺并不是一个具体的历史人物或神,而是箭垛式的神人合一形象,是统治者和老百姓经过数百年的流传和塑造而成。所谓箭垛式是指民众把一些同类情节安置在某个人物身上的现象。”

笔者对先生这一观点是赞同的——“岑顺王”无疑是一个被神话了的“混合体”。

先生进而认为“他(指“岑顺王”)可能起初只是岑氏土司家族历史上某个领袖人物,从《明史》中记载的岑浚就是广西思恩府管辖地方八寨之乱时的主要人物,而流传在广西思恩府管辖地方即现在的广西平果县凤梧乡、榜圩镇、旧城乡、海城乡等地及马山县的桥利一带的故事、传说、歌谣都反映了岑顺王在八寨之乱失败之后的故事,与历史上八寨之乱中的岑浚这一历史人物形象互相影射。而广西思恩府管辖地方之外的民众是不崇拜岑顺王的,所以岑顺王不是一个具体的历史人物,我们不能把他和某个历史人物完全等同起来,但是,他形象的塑造又不能够绝对地脱离历史人物的影子,换句话来说,他是某个历史人物的投影,因为,‘社会存在决定意识’,民众是不会凭空在脑子中完全虛构出一个有血有肉形象丰满而又有生活气息的神的形象象。”——至此,笔者终于知道流传于平果县一带的“岑顺故事”、传说、歌谣都与“八寨之乱”有关。

在上段引文中,笔者赞同先生的基本观点,即岑顺王“形象的塑造又不能够绝对地脱离历史人物的影子,换句话来说,他是某个历史人物的投影,因为,‘社会存在决定意识’,民众是不会凭空在脑子中完全虛构出一个有血有肉形象丰满而又有生活气息的神的形象象。”

但笔者认为,据《土官底簿》载思思军民府土官岑鐩死时,岑浚“年方三嵗”,成化二十一年九嵗“准冠帶恊同管事”,“弘治七年出幼襲職”,从现存资料看,成化二十一年到弘治七年之间八寨地方相对较平静,岑浚无所作为更不存在“八寨之乱失败”的问题——岑浚败亡于兵扰左、右江。

笔者认为,流传在广西平果县凤梧乡、榜圩镇、旧城乡、海城乡等地及马山县的桥利一带的 “岑顺王”在八寨之乱失败之后的故事、传说、歌谣,所“影射”的当另有其人。

那么,师公们“每做大法事,必定吟诵”其“身世”的 “岑顺王”是谁?其“身世”如何?可能只有见到所有的“岑顺故事”后才能略见端倪

笔者又在网上看到右江日报刊载的《三宝的传说》,这是一个“神三宝”与“岑顺王”斗法的民间故事:

“三宝”从天上下凡到今天广西平果县坡造镇都阳村三板屯东边村头的一座山上,与当地人“一见如故,相处融洽”,帮助他们创造文字、“传唱嘹歌”,制服兴风作浪、为害一方的“水猴”。而横行一方的“岑顺王”看中了正在对唱嘹歌的三位美丽的“勒俏”,“便顿起淫心,欲占为妾,只碍人多怕犯众怒”便“提出以对歌定终身”。“勒俏”们有神“三宝”支持,“岑顺王”终于“无歌以对,便恼羞成怒,气急败坏地抓来三把黄泥,把神“三宝”和三位“勒俏”堵死在洞内。普天悲切,这时天下了一场倾盆大雨,鲜血从洞内流出七天七夜,从此人们把这洞起名为‘赤岩洞’”。

故事说“为纪念神‘三宝’之功德,人们在山顶的一块平地上修建了一座‘三宝庙’,这里成了一个传统的歌圩和朝拜神‘三宝’的地方。‘三宝庙’经过数年风雨,历尽人间沧桑和时过境迁的变化,到明成化年间,改建成“文帝庙”。然而灾难始终萦绕“三宝”山上,“1929年,国民党反动军阀陆福祥为镇压革命活动,对“三宝山”进行残酷的扫荡,把一块仅存的庙址石刻全部磨平,那些记载历史和建庙的详情文字已荡然无存。”

笔者查阅到的资料说,“‘三宝’是壮族‘师公’梅山教派供奉的三十六神中的‘三元’——唐宏、葛雍和周斌,称‘神三宝’。”;广西学者顾有识先生认为“广西壮、侗、仫佬、毛南等族和金秀的茶山瑶均信奉梅山教。”;而有学者则推断“三元”可能是在宋元时期进入梅山地区,成为梅山教崇祀的神灵之后随着瑶人迁移流传到其他地区。关于瑶族的迁移时间,《瑶族简史》认为“宋至元代,湖南瑶族大量向两广边境迁徙,这一时期瑶族遍布湖南辰州、沅州、靖州、桂阳、郴州、和两广边境的连州、贺 州、韶州。”

据《三宝的传说》说人们为纪念神“三宝”功德在山顶上修建的“三宝庙”,到明成化年间被改建成“文帝庙”。 “三宝”是下凡的“神”,“岑顺”是地方的“王”——天上下凡的“神”,斗不过据地一方的“王”,而“岑顺”不惧“神”却“怕犯众怒”不敢公然抢夺美女,只得从俗同美女们“对歌定终身”。笔者据此认为,这个故事似乎折射出两个问题,一是当时的“岑顺王”其势力还不能压服一方,二是当地的壮族师公信奉梅山教派供奉的“神三宝”之初曾遭严禁。

《三宝的传说》又引史书载说“都阳之南有顺山”,当地壮话统称“蛇摩山”,因传说神‘三宝’就下凡这里,之后此山也称为‘三宝山’”——可见“顺山”又称“蛇摩山”、“三宝山”。

但这座山的称谓并不止于此。笔者在网上看到一篇帖子说今平果县坡造镇归德至都阳两个村还有当年俍兵训练场遗址,山上有石刻“靖远”。坡造,原名应该是“墟哨”,就是有岗哨的圩镇,即军队驻守的地方,只是年代久远,不断歧义,形成了现在“坡造”这个名字。该帖还转录了一位登临者所见:

“……山右脚,一黄色绝壁顶处,‘岑顺山’几个大字刻于其上,‘岑顺’二字清晰可见,遒劲丰厚,‘山’字半边已经剥落,但还依稀可辨,何时而刻已无从考究”,“上得山,上有两峰,一峰如剑,一峰如驼峰,立于左右。山峰间是平地,残存几个石墩,墩旁有个箱子似的小屋子,屋内挤几个香炉,几炷香默默燃着,白烟袅袅,这大概就是三宝庙的原址吧!再往前,又一石刻跃入眼中——靖远山。字体和山下的‘岑顺山’如同一辙,大字旁刻有小字——大明成化岁次乙末季秋吉日骠骑将军舞阴后裔书。如此看来,此山该有两个名字,一曰岑顺山,一曰靖远山……”——至此,这座山共有五个称谓。

在昔广西思恩府管辖地方、今都安瑤族自治县县城附近,有一座山虽不叫“岑顺山”但却与“岑顺”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