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银金控:经典性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4 06:07:32

最初,巴甫洛夫仅仅是一位实验生理学家,他专注于自己对消化系统的研究,直到19世纪末的一天,在研究胃反射的时候,巴甫洛夫注意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没有喂食的时候,狗也会分泌胃液和唾液。比如,在正式喂食前,如果狗看见喂养者或者听见喂养者的声音,就会分泌唾液。巴甫洛夫认为,一定有什么原因来解释在没有食物的情况下狗也会分泌唾液这一现象。一个最为明显的解释就是:狗“意识到”进餐时间快到了,正是这个念头刺激狗分泌唾液。从1902年开始,他开始对这一现象进行研究,而他的整个后半生也就用来研究这个现象。

 巴甫洛夫设计了这样的实验:在喂食之前先出现中性刺激——铃声,铃声结束以后,过几秒钟再向喂食桶中倒食,观察狗的反应。起初,铃声只会引起一般的反射——狗竖起耳朵来——但不会出现唾液反射。但是,经过几轮实验之后,仅仅出现铃声狗就会分泌唾液。巴甫洛夫把这种反射行为称为“条件反射”,把铃声称为分泌唾液这一反射行为的“条件刺激”;而把食物一到狗的嘴里,唾液就开始溢出这种简单的不需要任何培训的纯生理反应称为“非条件反射”,将引起这种反应的刺激物——食物称为“非条件刺激”。

 巴甫洛夫和他的助手们变换了各种形式来验证“条件反射”的存在。他们变换了中性刺激,在喂食前使灯光闪动,或者在狗可以看见的地方转动一个物体,或者某个可以碰触到狗的物体,或者拉动狗圈上的某个部位,总之,各种可以被狗感受到的中性刺激都试过了;他们甚至还尝试了改变中性刺激与喂食之间的间隔时间,结果都证明条件反射的确是存在的。

       巴甫洛夫发现,并不是所有中性刺激都能引起反射行为。中性刺激能否引起条件反射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


    1.刺激呈现的顺序。只有中性刺激先于非条件刺激出现,中性刺激才能引起条件反射。也就是说,铃声必须在喂食以前就出现,如果先喂食,再给铃声,训练多少次也是没有用的——铃声仍然是中性刺激,不会使狗一听见铃声就分泌唾液。


    2.中性刺激必须和非条件刺激相结合。如果只给铃声不喂食,那么,铃声永远都无法使狗分泌唾液;另外,即使经过训练,铃声已经成为了条件刺激,能够引起狗分泌唾液的反应了,如果这时候连续多次,狗就会“明白”这不过是骗人的把戏,就再也不会“相信”了,因而已经形成的条件反射就会消退


    3.注意刺激之间的区别。巴甫洛夫发现,如果想要让狗能够“识别”某种特定的刺激,只对这一特定的刺激形成条件反射,就要注意区分这一刺激和其他刺激的区别。如果不加强化,狗会不加“辨别”的对所有类似刺激都形成条件反射。例如,如果狗已经形成了对灯光(功率为60W)的条件反射,那么,只要出现灯光,狗就会分泌唾液,但唾液分泌的多少是不一样的。对于那些接近60W功率的灯泡(比如40W)发出的灯光,狗分泌的唾液较多;而那些与60W功率相差太远的灯泡(如15W,200W)发出的灯光,则分泌的唾液较少。这时候,如果进行强化训练,打开60W的灯泡时给喂食,而打开其他功率的灯泡则不给喂食,狗就会逐渐“明白”:原来灯光也是有区别的,并不是所有的灯光都“意味着”喂食。经过多次训练,狗就会区分这些不同刺激了,它们只对60W功率的灯泡发出的灯光分泌唾液,而对15W,200W的灯泡发出的光不再理睬。当然,狗的辨别能力是有限的,那些比较接近的刺激(如40W的灯泡发出的光),还是会引起条件反射,使它分泌唾液。

F.斯金纳(1904—1990) 

他在华生等人的基础上,提出了有别于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的另一种条件反射行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行为主义理论——操作性条件反射。他长期致力于研究鸽子和老鼠的操作性条件反射行为,提出了“及时强化”的概念以及强化的时间规律。

 斯金纳的行为主义理论与华生的行为主义观点有一个显著的区别。华生坚持“没有刺激,就没有反应”的信条。而斯金纳却认为这种观点不尽全面,也不准确。斯金纳提出要注意区分“引发反应”与“自发反应”,并根据这两种反应提出了两种行为: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前者是指由特定的、可观察的刺激所引起的行为,如在巴甫洛夫实验室里,狗看见食物或灯光就流唾液,食物或灯光是引起流唾液反应的明确的刺激;后者是指在没有任何能观察的外部刺激的情境下的有机体行为,它似乎是自发的,如白鼠在斯金纳箱中的按压杠杆行为就找不到明显的刺激物。应答性行为比较被动,由刺激控制,操作性行为代表着有机体对环境的主动适应,由行为的结果所控制。人类的大多数行为都是操作性行为,如游泳、写字、读书等等。

据此,斯金纳进一步提出两种学习形式:一种是经典式条件反射学习,用以塑造有机体的应答行为;另一种是操作式条件反射学习,用以塑造有机体的操作行为。西方学者认为,这两种反射是两种不同的联结过程:经典性条件反射是S--R的联结过程;操作性条件反射是R--S的联结过程。这便补充和丰富了原来行为主义的公式。

 理论假设

 人们总是会有这样那样的迷信行为,比方说,忌讳从梯子下走过,忌讳踩到裂缝等等。很多人不愿意承认这一点,但是某些时候人们是会因为迷信而做某些事情。斯金纳认为,人们这样做的原因是他们相信或推测在迷信行为和某些被强化的结果之间存在联系,即便是实际情况下两者并不相关。斯金纳的理论:在任一特定的情况下,你的行为都很可能伴随着某种结果,比如得到赞扬、报酬或解决问题后的满足感,那么随后在类似的情况下,你很可能重复这一行为;这些结果被称为“强化”。如果你的行为伴随着另一种结果,比如疼痛或尴尬,那么你在以后的相似情况下就很少会重复这种行为;这些结果被称为“惩罚”。

 试验方法

 斯金纳在此项研究中使用了“斯金纳箱”,但做了重要的变化:即为了研究迷信行为,食物分发器被设定为每隔 15 秒落下食丸,不管动物当时在做什么。可以看到这便产生了非关联性强化。换句话说,不管动物做了什么,每隔 15 秒它将得到一份奖励。

    研究中的被试是 8 只鸽子。连续几天对这些鸽子喂少于他们正常进食量的食物,以便在测试时,它们处于饥饿状态。由此增强寻找食物的动机(这增加了强化的效果)。让每只鸽子每天在实验箱里待几分钟,对其行为不作任何限制。在这期间,每个 15 秒强化自动出现。几天后,两个独立的观测者记录了鸽子在箱中的行为。

 

实验结果

斯金纳在报告中写道:“ 8 只鸽子中的 6 只产生了非常明显的反应,两名观察者得到了完全一致的记录。一只鸽子形成了在箱子中逆时针转圈的条件反射,在两次强化之间转 2 - 3 圈;另一只反复将头撞向箱子上方的一个角落;第三只只显现出一种上举反应,似乎把头放在一根看不见的杆下面并反复抬起它。还有两只鸽子的头和身体呈现出一种摇摆似的动作,它们头部前伸,并且从右向左大幅度摇摆,接着再慢慢的转过来,它们的身子也顺势移动,动作幅度过大时还会向前走几步。还有一只鸽子形成了不完整的啄击或轻触的条件反应,动作直冲地面但并不接触。”

如果鸽子正好在投放食物时抖动了一下羽毛,或者伸展了一下翅膀,那么当后面再出现这样的巧合时,鸽子就会认为它们自身的动作与获得食物有关。就这样,它们会为了获得食物而不断抖动羽毛或伸展翅膀,变成“迷信”的鸽子。鸽子的行为与获得食物没有因果关系。但鸽子还是这么做了,就好像它们这么做了,确实就会得到食物似的,鸽子变“迷信”了。斯金纳就是用这个实验来解释人的迷信行为的原理。

 接下来,斯金纳想知道如果两次强化之间的间隔被拉长了,又会发生什么。他用了一只摇头的鸽子,然后把两次投放食丸的时间间隔慢慢增加到 1 分钟。这时,鸽子表现的更加精力充沛,直到最后在两次强化间的 1 分钟内,这只鸽子像在表演一种舞蹈(好像一种“鸽子食物舞”)。

 最后是消除鸽子的这种新行为。这意味着在测试箱中的强化不再出现。这时,迷信行为逐渐消退,直到完全消失。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这只“跳舞”的鸽子在完全消退前的这种反应次数超过了 1 万次。 如果是人,相信要更久的时间。

 另外两名心理学家用这个原理给人类作了实验试验。实验非常简单。4个高中生,按电报机的键。键有好几个,如果按对了,就能得到硬币。按错了,什么也没有。真正的事实是(当然4个高中生并不知道),3号键是奖赏键,只要按他就能得到硬币。但必须要间隔10秒,3号键才会起作用。也就是说连续快速按3号建没有用。

实验的结果是,一段时间后,高中生变得“迷信”了:他们各自形成了自己固定的一套按法,比如按1,2,3,4,再按1,2,3,4......因为他们认为这么按就会得到硬币——他们确实能得到硬币,因为里面有“3”,但跟序列没有关系。

 实验的意义

迷信难以消退的原因可以从那只在行为消除前跳了 1 万多次舞的鸽子那儿去寻找。当某种行为只是偶然的被强化一次,它就变得非常难以消除。这是因为人们的期望值很高,期望迷信行为会产生强化的后果。你能想象,如果每种联系每次出现,然后突然消失,那么行为就会很快停止,然而,对人类而言,偶然的强化通常要过很长时间才能发生,因此迷信行为常常持续一生。

 斯金纳还将自己的强化理论推广到教育心理学领域,他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并研制设计出了新型的教学机器。在他的领导之下,新教材开始编制,教学机器也在各大中学校广为应用,一时间在教育界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程序教学运动。他设计的用来研究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实验装置“斯金纳箱”,被世界各国心理学家和生物学家广泛采用。他在哈佛大学的鸽子实验室名垂青史。他根据对操作性条件反射和强化作用的研究发明了“教学机器”并设计了“程序教学”方案,对美国教育产生过深刻影响,被誉为“教学机器之父”。为表彰斯金纳在心理科学方面作出的重大贡献,1958年美国心理学会授予他“卓越科学贡献奖”,1968年他荣获美国国家科学奖章,这是美国最高级别的科学奖励。1971年美国心理学基金会授予他一枚金质奖章。1990年8月10日美国心理学会授予他“心理学毕生贡献奖”荣誉证书。8天后,即8月18日斯金纳去世。

 斯金纳在各个领域推销他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在心理治疗领域,他提出了塑造行为的行为矫正技术,不断地利用奖惩来塑造人们的行为,促使人们作出好的行为,改变不良行为。现在行为主义学派的行为矫正技术仍然在心理治疗领域广为应用。

 斯金纳还提出了自己对理想社会的设想,在其名著《沃尔登第二》一书中,他描述了一个理想的乌托邦似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孩子从诞生之日起,就通过强化来进行严格的行为形成训练,孩子们要被训练成具有合作精神和社交能力的人,所有的训练都是为了社会全体成员的利益和幸福。这本书在美国极受推崇,大学生们尤其热衷于阅读此书,在弗吉尼亚州,甚至还有人真正根据《沃尔登第二》的模式建立起了一个公社。

斯金纳还为改善亲子关系的家庭带来了福音:

1.确定一个具体行为目标,当孩子表现好时,对孩子关注并给予强化物,通过多次的强化促使孩子达成目标。

2.当孩子的目标行为变得越来越习惯化时,逐渐减少强化刺激而给孩子一个精神上的或仪式上的奖励。

3.忽视孩子的哭闹喊叫行为。当孩子借哭闹喊叫唤起大人注意时,大人应无应答理睬,避免给予任何强化,在没有强化的一段时间后,孩子的哭闹喊叫行为会自行消失。

4.如果孩子有不礼貌及挑衅行为,切勿对孩子叫喊打骂,否则孩子的不良行为将成为大人愤怒的强化物。

应采用暂停的策略避免任何强化类似不良行为的强化物,然后向孩子简要解释这种不良行为。

      比较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

相同点: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的:(建立联系的基本条件是强化过程)

无条件刺激——无条件反射中性刺激——没有反应

中性刺激+无条件刺激——无条件反射;中性刺激——条件反射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又称工具性条件反射,是通过动物自己的某种活动,某种操作才能得到强化而形成的某种条件反射。二者都依赖于强化的作用,不同的强化方式效果不同,因此它们在本质上是相同的。

不同点:(1)经典条件反射的无条件刺激物十分明确,而操作性条件反射的无条件刺激物不明确,一般认为是机体自身的一些因素促使机体操作动作的。

(2)经典条件反射中动物往往是被动接受刺激,而在形成操作条件反射过程中,动物是自由活动的,通过自身的主动操作来达到目的。

(3)在经典条件反射中,强化刺激引起非条件反应:Source——Result;而在操作性条件反射中,非条件反应不是由强化刺激引起的,相反非条件反应引发了强化刺激:Result——Source。

行为治疗

1、经典条件反射理论为基础的系统脱敏法(systematic desensitization)沃尔普

系统脱敏法又称交互抑制法,是一种缓慢暴露法。通过一系列步骤,按照刺激强度有弱到强,由小到大,逐渐训练心理承受能力、忍耐力,增强适应力,从而达到最后对真实体验不产生“过敏”反应。诱导求治者缓慢地暴露在焦虑、恐惧的情境中,通过治疗师心理疏导放松训练,使求治者逐渐适应,施治者逐渐加大刺激的程度,再向处于放松状态的求治者呈现比前一刺激略强的刺激。经过多次反复的呈现,达到消除焦虑或恐惧的目的。

治疗步骤:

(1)建立恐怖或焦虑的等级层次。将求治者报告出的恐怖或焦虑事件按等级程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2)系统脱敏练习: 放松——想象脱敏训练——实地适应训练。

暴露疗法分为实体暴露和想象暴露;快速暴露法(满灌法)和缓慢暴露法(系统脱敏法)

满灌法——不需要经过任何放松训练让患者直接接触引起恐怖的事物或情境,坚持到紧张感消失。

为了促进暴露成功,有时可采用示范法,治疗者向病人示范,做一些他怕做的动作,然后要病人跟着做。有时需要一个“协同治疗者”。

暴露疗法是以建设性的、积极的行为替代消极害怕的不适应症,以减轻或改善患者的症状或不良行为。

厌恶性条件法——以不愉快的或惩罚性的刺激来替代求治者的原本的积极反应。可以说,厌恶疗法是暴露疗法的反面镜。

2、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为基础的代币制疗法

代币作为积极强化物,在病人做出预期的良好行为表现时及时强化;在患者出现不良行为时扣回代币,使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同时起作用而造成双重强化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