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资产配置ppt:初中语文课堂应加强课文朗读训练(钟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3 21:43:58
初中语文课堂应加强课文朗读训练
南京市江宁区桃红中学 钟明
笔者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十年,在课堂教学中却发现:一些学生不愿意读书,不能完成老师布置的读书任务,有的同学读书东张西望,有的同学读书有口无心,不能入情入境。这些说明学生对朗读缺乏兴趣,这要求教师采取多种有效形式和方法,切实地进行朗读训练与指导,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笔者根据自己从事语文教学的实践以及平时的理论学习,对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朗读训练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一、阅读教学要返朴归真,练好朗读功。
朗读是一种阅读方式,有着悠久的历史。朗读是书面语言的有声化,是化无声的文字为有声语言的阅读活动,是用声音增强原作力量的手段。朗读文学作品,还是对作品的艺术再创造,它从视觉扩大到听觉,赋予作品以新的艺术生命。它是一种眼、口、耳、脑并用的创造性的阅读活动。
培养学生朗读能力是阅读教学要完成的目标之一,而学生朗读能力的获得,只有通过自身的朗读训练。朗读是培养学生综合性语文能力的客观要求和最重要的途径。忽视朗读或朗读不到位,学生语感的培养和听说读写技能的训练便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引导学生多读书,指导学生读好书,是任何时髦的教法都无法取代的。
身为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学第一线的一名教师,我曾做过这样的调查:在初三(1)(2)(3)(4)(5)(6)六个班和初二(1)(2)(3)(5)(8)五个班共计582名学生中,有247人选择默读课文,173人选择全班齐读,仅仅162人愿意在课堂上个人朗读。当问到原因,他们有的是担心自己声音不够响,怕在老师和同学面前出丑;有的是怕读错字、读漏字,怕同学和老师或责怪;有的则是缺乏朗读的兴趣和自信心。更值得一提的是,有82人说在朗读中遇到了生字词就跳过去不读。
可见,朗读训练与指导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在一堂课中所占的比重还相当轻。而学生朗读质量低下,只是低层次的读响亮,读正确流利,教师缺乏对学生感情朗读的具体指导。叶圣陶先生曾说:“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作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 正因为如此,近年来有不少专家学者和有识之士呼吁阅读教学要返朴归真,练好朗读功。
二、朗读训练在阅读教学中有重要地位。
(一)朗读是阅读教学的基本方法。
朗读不是单单的教学活动,也和很多方面都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在平时的教学中,笔者发现有些中学生的工具书不具备,连起码的一本新华字典都没有,遇到生字生词,凭直觉注音解释,从而造成对文中词语含义不能正确理解的后果。学生朗读课文若不明白字义,也就不可能积累丰富的词汇,更谈不上运用了。教师应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学会理解字义的方法。或通过查字典,直接从工具书中查询要理解的字义。或组词造句,协助了解词语意思。或联系课文上下文领悟含义,为进一步朗读课文打下基础。在朗读前必须熟练分析课文,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选用恰到好处的朗读技巧,反复练习。
以读为本,这一自古以来代代相传的学习方法,对于语文学习来说,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三分文章七分读”, “涵咏工夫兴味长” ,只有反复朗读文章,涵咏其中,才能得其妙处。记忆文章靠读,领会文章靠读,鉴赏文章靠读,写作文章也靠读。“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其中说的道理是很明白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提倡朗读,朗读是阅读教学的基础。一篇文章,只有让学生去诵读,去领会,去涵咏,方能得其妙处。如果语文教师对于所教的课文进行面面俱到的处理,从时代背景讲到作者作品,从词句分析讲到文章结构,从艺术特点讲到主题思想,却不让学生自己通过诵读去领会,则如面对一盘佳肴而不让食客去品尝,其后果也可想而知了。所以,我们可以说,不读,无法学习语文。
教师对课文的领会、鉴赏,主要不是靠参考书,而是靠读,那么,把这一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在掌握了读的方法之后,自己去领会和鉴赏课文。多读少讲,在学生掌握了方法之后,是完全可以逐步做到的。
古语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好的语文教师总是在朗读中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想象作者写作时的心境和情绪,通过朗读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抒发情怀,既受到感染,又得到教育。朗读文学作品,可以加倍地体会出感情力量。
(二)朗读是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
“一个具有良好语感能力的人,往往能够一听就清,一说就顺,一看就懂,一写就通,而且听得真,说得好。看得清,写得美”, 经常进行朗读训练,能增强学生对语音的感受能力,增强对语言规范的敏感性和鉴赏力。叶圣陶先生曾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训练语感。” 语言学家吕叔湘也表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 语感是人们对语言文字符号刺激所产生的一种直觉。既然如此,我们培养学生的语感就应该从语言文字符号的刺激入手,而朗读则是最积极最有效的“刺激”。朗读到了位,学生语感的培养才可能到位,语文阅读能力才能真正提高。
朗读有利于从读到写、从口头语言到书面语言的联系,提高表达能力。朗读文章,能够在口头上逐渐习惯文章的用词用语,自然地吸收书面语言,使说和读联结起来。
老师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创造出情境,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在读中领悟语言学习的乐趣,还了学习语文的真正魅力。
三、课堂朗读训练应注重技巧指导。
语文教师要具备有关的朗读指导的基本知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吐字发音、停顿、感情基调等方面给学生朗读的技巧指导。
(一)重音、停顿与语调的体会
在朗读中,为了准确地表达语意和思想感情,有时强调那些起重要作用的词或短语,被强调的这个词或短语通常叫重音,或重读。因为重读的字词不同,感觉所强调的重点就不一样,重音用得适切,可以使语句的意思更加鲜明,而表达不同的意义。
停顿是指朗读过程中声音的断和连。在朗读时,既不能一字一停,断断续续地进行,也不能字字相连,一口气念到底,无论是朗读者还是听众,无论是生理要求,还是心理要求,朗读中的停顿都是必不可少的;它既是显示语法结构的需要,更是明晰表达语、传达感情的需要。通常不管是说话或朗读很自然都要换气,就是话与话之间的停顿时间。此停顿不只是生理上的需要,也可用来表情达意,使听话的人更能领略说话者或朗读者的意思。一般地说,中学生朗读应该慢一些,读慢了就能注意“咬”准字音。一句话中有若干个音节,“这些音节成串连续发出,叫做‘语流’。语流中间必须有被人听得出来的音界(音节与音节间的界限)” 读慢些听众才能分得清音节间的界限。如在教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我爱这土地》一诗时,应明确这首诗无固定的节律,不押韵,它主要由句中停顿和句末停顿构成一定的节拍,朗读时要着重体会由诗中感情起伏所构成的“内在节奏”。
朗读的语调指语句里声音高低升降的变化,其中以结尾的升降变化最为重要,一般是和句子的语气紧密结合的。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应注意语调的升降变化。语音就有了动听的腔调,听起来便具有音乐美,也就能够更细致地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如在朗读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应注意体现出一种急促、由低沉到高亢的语言节奏。第一节,长句式,多节拍,每两行表现一个意象,仿佛是一首以低音缓慢升起的乐曲,给人一种沉重感。第二节,诗句简短急促,把忧国的情绪强化为深深的悲怆。第三节,诗句拉长,节拍增多。这种起伏变化,造成全诗节奏反复回旋,抑扬顿挫,为第四节把全诗推向巅峰创造了条件。第四节,节奏更快,而且排比的运用,加强了语言的力度。这就把全诗的感情推向高亢、激昂的高峰。再如朗读冰心《谈生命》时,要注意语调的把握,感情激越处声音要响亮,情调应激昂,感情平静处要读得深沉些。学生掌握技巧后,读起来就更自然,这样会极大地提高朗读训练的质量。
流利地读,是要把句子读完整,不读断句;要读出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的间歇;要读得连贯流畅,速度适中。训练中要注意使学生掌握标点符号的朗读技巧,要向学生讲明常用的标点符合的作用、停顿时间和可迸发的语感关系。
(二)感情基调的把握
感情基调是指作品的基本情调,即作品的总的态度感情,总的色彩和分量。任何一篇作品,都会有一个统一完整的基调。朗读作品必须把握住作品的基调,因为作品的基调是一个整体概念,是层次、段落、语句中具体思想感情的综合表露。要把握好基调,必须指导学生深入分析、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力求从作品的体裁、作品的主题、作品的结构、作品的语言,以及综合各种要素而形成的风格等方面入手,进行认真、充分和有效的解析,在此基础上,学生才能产生出真实的感情,鲜明的态度。
在进行朗读训练时,要充分挖掘文本的内涵,诱发学生的真切体验,引领他们进入课文所创设的境界,激活形象思维,促进平等对话,让他们借助语言来感受形象。在朗读一篇课文前,要先确定朗读的感情基调。如在朗读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余光中《乡愁》一诗时,应指导学生注意营造出一种回旋往复、一唱三叹的美的旋律,从而在这首柔美而略带哀伤的“回忆曲”中体会到海外游子殷切的思乡之情。
“一部作品,它更多地像一部管弦乐谱,在其演奏中不断获得听众新的反响,使其从物质形式中解放出来,成为一种当代的存在。” 读者的阅读活动是文章的本体构成,是将文章从静态的文字符号中解放出来而还原为鲜活生命的唯一可能的途径。这就要求我们,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时,必须在学生了解感受的基础上朗读。阅读教学中的课文配音作为导入情境的一种方法没有错,但不足之处是容易让学生在接触文本开始就形成某种倾向性的理解模式。另外,现行的课堂“齐读”形式也忽视了学生阅读的个性差异,因为学生在课堂上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是不尽相同的。
当然,朗读好处还有很多。学生的朗读兴趣、朗读能力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要靠日积月累,要勤读、多思、不断地训练才能提高。因此,语文教师不能急于求成,需在多训练的前提下求质量。



主要参考文献:
1、叶圣陶著:《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教育科学出版 1980年1月版
2、叶圣陶著:《叶圣陶论创作-写作漫谈》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2年2月版。
3、吕叔湘著:《学习语法与培养语感—访吕叔湘先生》 《语文学习》1985年,第1期
4、陈敬毅著:《艺术王国里的上帝——姚斯〈走向接受美学〉导引》 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0年6月版
5、阎立钦著:《语文教育学引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5月第1版
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6年6月第1版
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7月第1版
8、王宇红著:《朗读技巧——播音主持艺术技巧丛书》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2年1月版
9、朱慕菊著:《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的对话》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4月第1版
10、朱芒芒著:《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教学设计(初中语文)》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7月第1版
11、魏南江著:《对新课程阅读教学的两点认识》 《语文建设》2003年第11期
12、张晓梅、张英宏著:《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年5月第1版
13、余文森、吴刚平著:《新课程的深化与反思》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年5月第1版
14、张晓梅、张英宏著:《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年5月版
15、朱绍禹著:《中学语文课程教学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年4月第1版
16、阚北成著:《新课程释疑解惑》 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6年1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