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基金余额宝:县农业局发展现代农业的情况汇报 范文、报告、简历、合同、样本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4 15:44:37
县农业局发展现代农业的情况汇报加强现代农业建设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关于发展现代农业的调研与思考

  今年以来,全县围绕农民增收主题,坚持以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为指针,将建设现代农业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贯穿于种植业工作始终,进一步发挥职能作用,创新工作思路,强化为农服务,狠抓措施到位,全力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为增创现代农业新优势、促进现代农业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现将我县发展现代农业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现状

  2007年全县高效农业在各级领导的重视下,全县高效种植业种植面积15.8万亩,比上年新增2万亩,形成了高效农业规模基地15个,其中设施蔬菜规模基地8个。建成“一村一品”专业村12个。全县高效农业工作特点是:

  1、设施高效农业发展速度快。以设施蔬菜为代表的高效农业种植基地新建7个,分别为公兴镇大棚西瓜基地,杨集镇大棚西瓜、冬瓜基地,益林镇大棚蔬菜基地,陈集镇大棚蔬菜基地,罗桥镇大棚蔬菜基地,东沟镇大棚番茄基地,板湖镇大棚西芹基地。大棚蔬菜基地新增面积达2000亩。

  2、高效规模基地建设规模大。新建的高效规模农业基地连片面积超1000亩以上有10个,分别是公兴、杨集、罗桥镇的荷藕基地,板湖镇的西芹基地,古河镇的西兰花基地,三灶、合利镇的芡实基地,公兴、罗桥、益林镇的大棚蔬菜基地等。

  3、高效规模基地种植效益高。全县高效规模基地平均种植纯效益3525元/亩,其中设施蔬菜基地平均纯效益5145元/亩。

  二、存在问题

  1、设施农业所占比重偏低。全县大棚蔬菜实际种植面积1.03万亩,仅占耕地总面积的0.79%。反观外地,寿光常年固定蔬菜面积为40.05万亩,其中各种蔬菜大棚达34.95万亩。盐城最高的东台大棚蔬菜面积达39万亩次,设施蔬菜发展势头强劲,几乎每个村都能看到百亩以上的规模基地。

  2、产业结构调整较为滞后。种植业仍以粮棉油为主,粮食面积171.37万亩,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81.1%,而蔬菜和特经作物种植面积不到11.7%。稻麦轮作居多,亩收益在700元左右,远远低于2000元的高效农业标准。粮棉油占我县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只有78.6%,但却占有了五分之四的土地资源。

  3、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力不强。目前,全县从事粮、棉、油等传统农产品加工企业占绝大多数,销售收入超千万元的大型龙头企业大都是从事粮、棉、油加工的。这些企业还仅停留在农产品初级加工上,产品附加值不高,和农民增收的关联度不高,带动农民增收致富能力不强。我县蔬菜产业加工龙头企业数量虽然较多,但规模偏小,与高效农业基地规模发展还不能配套,加之销售体系不健全,许多蔬菜品种的种植规模一但发展到较大规模时,就会造成产品的过剩。农业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弱,严重制约了高效农业规模化的发展。

  4、农民参与市场竞争的组织化程度不高。目前全县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还处于始发阶段,规范化程度低,发展会员少,联结较为松散,组织的实力和带动力不强。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仅吸收入社农民3万多人,相对于我县众多的农业人口,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覆盖率还比较低。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低,在市场竞争中没有优势,制约着高效农业规模化的发展。

  三、制约因素

  1、来自现行土地政策的制约。土地流转难度大,往往有一些农民自己不愿意发展现代高效农业,也不愿意把土地流转给其他投资主体开发,即使愿意流转,流转费用也很高,一般每亩流转费700元左右。农民不肯流转和高额的土地流转费严重制约了高效农业规模化发展。

  2、来自务农劳动者素质的束缚。现代农业技术含量高,对生产者的技术水平、管理水平以及对产品的定位、市场信息的了解等要求较高。近年来,全县农村劳动力尤其是有文化知识的中青年农民大规模的外出打工,从事农业生产的多数是那些年纪大、文化低的中老年和妇女。目前,绝大多数本地农村青年已经不再务农,农业从业者大多劳动技能单一,半数以上的人只会种植粮油,对现代农业生产技术比较陌生,往往对新生事物带有抵触心理。此外,在家种田的老年人和妇女,要他们发展现代农业难上加难。  3、来自市场、自然双重风险的隐患。农业是“露天工厂”,无论你发展哪种高效项目和产业,都不可避免地会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近几年龙卷风、强暴雨等灾害性气候频发和病虫草害重发,不同程度上导致大棚蔬菜、特种经济作物减产减收,就是明显的例证。与此同时,发展现代高效农业还会遇到市场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如何准确把握市场走势,提高组织化程度,引导农民规避市场、自然双重风险,显得尤为重要。

 

  4、来自农业基础设施与现代农业发展不相配套的制约。路、桥、水系等农业基础设施硬件发展与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还不相适应,特别是水利建设较为落后,降低了农业的防灾、抗灾能力。

  四、发展思路

  2008年种植业工作的核心是开发冬季农业,打造“两园一区”,着力在冬季农业开发、规模特色产业、生态兴农、搞活农产品加工流通等方面加以推进。

  1、创新种植模式,开发冬季农业。今年秋播,在布局上要缩粮扩菜拓经,大力开发冬季农业,种植方法上要创新模式。扩大设施栽培和特经作物种植面积。一是以设施蔬菜为重点,大力发展早春设施蔬菜和秋延后蔬菜。主要以大棚蕃茄与水稻轮作,大棚西瓜—辣椒—秋延后芹菜三茬栽培,大棚黄瓜与甘蓝(胡萝卜)轮作,大棚菜豆与辣椒轮作为主要模式。二是大力发展耐寒蔬菜。重点发展大蒜、莴苣、洋葱等蔬菜品种,以大蒜与菜用玉米轮作,莴苣与水稻轮作,洋葱与黄瓜(辣椒)轮作等为主要模式。三是利用冬闲季节的水稻秧池,提高冬季土地产出率,以利用水稻秧池为重点,发展青蒜、菠菜、芫荽等蔬菜品种。

  2、调活作物布局,发展规模农业。今年秋播布局将力争调减三麦面积15万亩,为高效农业发展腾出更大的空间。2008年,各镇新建一个千亩连片高效种植业基地,一个百座连片大棚基地,各村新建一个百亩示范方。大力推进一县一业、一镇一特、一村一品建设,扩大优势特色产业规模,培育特色镇和专业村。重点抓好罗桥加工蔬菜、公兴大棚西瓜、杨集荷藕、板湖西芹、羊寨林果、芦蒲芦笋、合利芡实、益林菜豆、陈集大棚蔬菜、施庄蕃茄等特色产业建设。依托各地区域资源禀赋,大力发展带状经济,打造一批高效农业经济带:西南地区重点培植出口加工蔬菜产业带。充分利用砂质壤土、蔬菜加工企业多的优势,种植胡萝卜、黄瓜、甘蓝、香葱、芦笋等蔬菜品种;沿荡、低洼地区重点培植水生蔬菜产业带。充分利用水源充足的优势,种植荷藕、慈姑、芡实等水生蔬菜品种;城郊周边、国道、省道沿线地区重点培植应市蔬菜产业带。充分利用城郊蔬菜市场消费量大、交通便利的优势,种植设施反季节蔬菜和露地蔬菜,可发展种植韭菜、青菜、番茄、辣椒、西瓜等蔬菜品种;棉花产区重点培植高效立体种植产业带。发展棉田立体种植,提高种植效益,主要种植棉田套种西瓜、芝麻等;沿废黄河高亢地区重点培植林果和高效“四青”杂粮种植产业带。充分利用地势高亢的优势,种植优质苹果、梨及青食玉米、青食大豆、青食花生、青食甘薯等杂粮品种。传统的商品粮生产区也积极推广高效品种和高效模式。

  3、提升生产水平,发展生态农业。一是加强科研开发应用。围绕新品种选育、农产品质量控制、病虫害综合防治、资源高效利用、农业生态环境、农业循环经济等关键领域、关键环节,整合资源、组织力量,积极组织科技攻关,建立起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种苗繁育体系和技术推广体系,为高效农业规模化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大力推广新黑田五寸三红胡萝卜、兴化香葱、京丰苞菜、美国芦笋、惠兰西瓜、早春红玉西瓜等高效名优蔬菜品种。今年秋播在坚持适期适量播种的前提下,做到深耕深旋土壤,推广配方施肥技术,遏止土壤性状的恶化趋势和杂稻的快速蔓延,防止灰飞虱集中越冬,尽力避免“双免双套”。二是加强农产品质量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加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稻、麦)标准化基地建设,加快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加强农药、化肥、种子等投入品管理,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加强耕地保护,落实测土配方施肥,提高耕地质量。三是加快农业观光园和示范园建设。整合施庄镇水乡旅游资源,构建生态观光农业示范园,满足城乡居民回归自然、休闲娱乐和体验农耕文化需求,增加农民旅游收入。新沟现代农业示范园要全面提升形象,引进现代农业的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新机械,提高种养水平,增强示范园区的科技示范和辐射带动能力。

  4、搞活加工流通,实现产销衔接。一是打造农产品加工园。围绕小麦、水稻、出口加工蔬菜等优势特色产业,开展农业招商引资,建设东益农产品加工园。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技术改造和科技自主创新,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和附加值。二是加快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鼓励龙头企业做大规模、增强实力、打响品牌、形成特色,采取联合、合作等方式,培育一批骨干型、出口型、成长型重点加工龙头企业,提高龙头企业对农产品资源的消化能力、对农户的带动能力和国内外市场竞争能力。三是促进农产品出口。认真组织实施农产品出口振兴计划,指导农产品加工出口企业按照国际标准组织生产,大力推进农产品出口基地建设、农产品出口促销、农产品出口品牌培育、农产品出口行业协会培育,提高农业外向化水平。  五、推进措施

 

  1、加大投入。县、镇两级在实施好“一免三补”和农资综合补贴的基础上,加大财政对高效农业的投入力度,用足、用好支农打包资金,充分发挥“打包”资金的使用效益。金融部门加大信贷支农力度,县农村合作银行进一步完善农户小额贷款、联保贷款、扶贫贷款制度,积极推广小企业信用贷款和小企业联保贷款试点经验,加大对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信贷支持力度;农发行积极开拓信贷支农范围,支持现代农业发展;农业银行等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也继续增加对“三农”的信贷投入,明确县域内金融机构新增存款投放当地的比例,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开展灵活多样的资金互助合作,真正使之成为农民自己的草根银行。大力推行农业保险,为农业发展消除自然灾害带来的风险。大力开展农业招商引资,不断完善投资政策和投入方式,着力打造最为优惠的农业投资区,吸引外资、工商资本、民间资本投资阜宁农业,挂靠大集团、大龙头,对接大城市、大市场,招引大老板、大专家开发我县农业。

  2、市场开拓。引导发展农民经纪人和各类农民合作经济组织,重点建成一批省“四有”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进入市场的能力,为农民提供产、加、销各环节的服务;强化企农利益联结,积极推行“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的经营模式,鼓励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发展订单生产,保护价收购;进一步加强县内农产品贸易市场、批发市场、超市的建设与完善,积极开发利用网上销售、物流配送、订单销售、外办市场、外设窗口等现代营销手段,搞活本地农产品流通销售。

  3、优化服务。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为广大农民投资创业、发展生产提供及时、便捷、周到的服务。一是积极推进土地适度流转,为高效规模农业发展解除土地制约,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保证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利的基础上,探索多种土地流转形式,引导农民围绕农业龙头企业生产基地和高效规模农业项目开展土地股份合作,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二是提供农业信息服务,实施农业信息的“四电一报”工程建设,构建现代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努力为广大农民创业找门路、生产找问题、农产品找市场。三是加强科技服务,培训现代农民。大力引进推广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深入农户田头,开展农业技术服务,对重点农业项目农技部门要委派得力人员全程跟踪服务。大力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2008年培训人次3万人以上。四是强化农资市场监管,联合工商、质监、物价等部门,深入开展打假护农专项行动,确保广大农民用上放心种、放心肥和放心药,维护农民的根本利益。五是组织帮扶服务,各部门年内都挂钩到镇,帮扶新建一个千亩连片高效种植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