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委邮箱:都市报社会新闻报道的三大失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4 07:37:32
都市报社会新闻报道的三大失衡 2007-11-19 9:12:44 来源: 新闻导读:近几年一些都市报的社会新闻报道患上了某些通病——报道题材的失衡、报道力度的失衡、写作方式的失衡。业界和学界提出的解决方法很多,但这些问题仍未得到解决。本文选取一些文本为例,对这三大失衡现象展开具体分析,并进一步探求造成这些弊病的最深层次的原因,以望能对这些问题的妥善解决提供一些帮助。

  内容提要: 近几年一些都市报的社会新闻报道患上了某些通病——报道题材的失衡、报道力度的失衡、写作方式的失衡。业界和学界提出的解决方法很多,但这些问题仍未得到解决。本文选取一些文本为例,对这三大失衡现象展开具体分析,并进一步探求造成这些弊病的最深层次的原因,以望能对这些问题的妥善解决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 社会新闻  失衡  思想认识

 

  关于什么是社会新闻,目前在业界和学界还没有统一的定义。大多数人认为,社会新闻一般是指相对于政治、经济、科技、文教新闻而言的,不受行业的局限,侧重于报道社会上或自然界中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事件的一类新闻。社会新闻以整个社会为背景,反映社会生活、社会问题,包括伦理道德、人际关系、社会风尚、各种社会变故、自然变异等等。近年来,社会新闻的外延在不断地扩展,大致可分为正面和负面的两大类,也有的学者称之为“亮色”和“暗色”两大类。正面的社会新闻是以先进的、积极向上的事件与人物为报道内容,通过宣传正面典型,帮助人们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负面的社会新闻则是以负面的、消极落后的事件与人物为报道对象,通过批判性的报道手法,指明是非对错,启发人们培养正确的观念和行为。社会新闻贴近社会、贴近民生、民情,能够激起读者某些情感上的共鸣,因此拥有广大的读者群。社会新闻报道做得好,能够反映出时代特点和社会生活气息,或是给人以某种启迪、引导人们奋发向上。反之,做得不好则会对社会及个人产生极坏的影响。通过分析发现,近几年一些都市报的社会新闻报道患上了某些通病——报道题材的失衡、报道力度的失衡、写作方式的失衡。现以《楚天都市报》社会新闻报道为例,具体分析这三大失衡现象如下:

 

  一、报道题材的失衡

 

  将《楚报》3月25日至4月5日共396篇社会新闻报道(若同一标题下有两则以上报道,按一篇报道计算)按题材分类。其中罪案、事故类负面报道共179篇,占报道总数的45.20%;展现新道德、新风尚,时代精神的正面报道共51篇,占报道总数的12.88%;直接展现市民生活的报道共144篇(由于涉及的题材庞杂,在此未细分),占报道总数的36.36%;其他类报道占5.56%。以上数据显示,正、负面新闻报道的比例严重失衡。在负面新闻中,罪案类报道高达126篇,就占了报道总数的31.82%,报道内容涉及敲诈勒索、强奸猥亵、投毒、贩毒、偷盗抢劫、行骗、拐卖绑架、杀人行凶、非法禁锢、破坏公共设施等各类罪案。负面社会新闻特别是罪案类社会新闻在数量上占强势地位,并且报道题材非常广阔。在报纸逐渐采用新闻热线、新闻线人报料以扩大信息来源后,上述现象呈现出愈演愈烈之势。相比之下,像武汉科技学院学生高杰义捐骨髓,个体女店主徐吟诚实守信、积极创业等展现新道德、新风尚的正面报道却少之又少。特别需要说明的是,在144篇直接展现市民生活的报道中,也多是中奖、街道垃圾、婚恋纠纷、住宅漏水、停电等题材的报道,关于武汉市民丰富多彩的社会、文化生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等具有时代精神的报道,所占比重很低。这于我们正在提倡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人文,积极宣扬树立“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主流舆论,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二、报道力度的失衡

 

  新闻报道一定要把握一个“度”,特别是罪案、事故等负面报道,要全面考虑报道可能产生的社会效果。《楚报》3月25日至4月5日126篇罪案报道中,50%以上的报道都对作案过程作了详尽的报道,甚至将某些血腥、残忍的凶杀、暴力画面直接展现在读者面前。《楚报》关于荆州“4?3”案件的报道可谓是报道力度失衡的典型。4月4日的二、三版,整整两个版面,给读者上演了一部图文并茂的警匪片。文字安排上,通过歹徒“劫车—撞车—再次劫车—栽入河中—三次劫车—被围加油站—穷途末路、开枪自毙”,警察“追堵—合围—喊话—包抄—步步逼近”这两条主线对案件做了全程报道,对歹徒的行为、言语、心理状态,警方的周密部署做了大量的细节描写。图片方面(共九张),刊登了武警、防暴警察的部署,被毁的面包车和QQ车,甚至将歹徒逃跑路线图和警方加油站合围示意图也予以刊登。接着是在4月5日第二版整版对案件的连续报道中,又给读者插播了几段“花絮”,不仅有歹徒饶义的“临终遗言”,更是推出标题为“饶义其人”的报道,包括他的工作经历、恋爱经历,熟人对他的评价等内容,连他的兴趣爱好、爱看的武侠小说书名也有所涉及,甚至连撞毁车辆的索赔问题也成为报道的重点。一个罪案报道做到如此力度,使我们不得不对报道意图产生质疑,不得不对它所可能产生的负面社会效果表示担忧。而几乎在同一时间段发生的武汉科技学院学生高杰义捐骨髓的事件,本应作为一个正面典型加大宣传力度,却陷入了一个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尴尬境地。关于该事件最集中的报道,是刊登在4月5日的第三版要闻版,与“饶义事件”报道相比,该报道不论是在版面安排,还是在内容编排上都要单薄的多,没有相关的背景介绍,也没有作后续报道。三、写作方式的失衡

 

  社会新闻由于自身所具有的特性,往往故事性比较强。对于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人物事迹,市民所开展的社会、文化活动,采用有情节、有细节的故事化写作方式进行报道,能够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收到好的报道效果。如《楚报》3月25日对“聋女”博士生郑璇克服听力障碍,积极面对生活、学习的事迹以及她的成长轨迹,用故事化的写作方式进行了报道,这样使得报道更加的生动形象,引人入胜、必定会激起读者某些情感上的共鸣,使读者得到某些启迪。然而,故事化写作方式不是所有的社会新闻都适用,特别是那些以事件为主、反映社会问题的社会新闻。以《楚报》3月25日至4月5日直接展现市民生活的144篇报道为例,通过分析发现,其中以事件为主、反映社会问题的报道近65%都采取故事化写作方式。这些报道都是以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故事讲述为开头,再对事件本身,或所反映的社会问题展开报道,故事的主人公都是一些没有确切姓名、身份的人物,如李太婆,张爹爹、王小姐等。例如3月25日一篇题为《厕所在那里,路人遥指小树林》的新闻报道,报道的是青山南干渠游园管理上的不足,全长5公里的游园只在西端建有两个公厕,长达3公里的东端没有厕所,给游人带来极大不便的新闻事件。但报道的重头戏放在了张太婆游园内急找不到厕所,又不好意思在其他游客所指的隐蔽的小竹林里“方便”的故事讲述中,将原本急需引起相关部门重视、解决的问题,蒙上戏剧化色彩,使得报道重心偏离,报道效果大打折扣。

 

  《楚天都市报》社会新闻报道的三大失衡,也是现今很多都市报社会新闻报道的通病,实际上是向我们的新闻工作者提出了三个相互关联,必须予以高度重视的问题:一是,社会新闻究竟该报道什么,不该报道什么,报道题材该以怎样的比例进行分配?二是,对于敏感的、具有特殊性的新闻事件应该把握怎样的报道力度?三是,对于不同题材、不同主题的社会新闻报道,该采用怎样的写作方式以图产生更好的报道效果?作为职业新闻工作者,只要站在时代的高度、认真地思考,这些问题都是能够正确回答的,并且许多学者针对这些问题业已开出了诸多良方。有的学者指出,关于做好社会新闻应该做到,抢发新闻时要保持冷静,多想想政策规定、法律法规;“不管东西南北风,咬定责任不放松”,把社会责任和社会效果放在首位;寻找“官民同好”的共同点,力求共同关心关注而又“安全”。 也有的学者提出了更为具体的措施,认为应该增强编辑对社会新闻题材的把关;调控负面社会新闻的比例;改进新闻报料内容;改进负面社会新闻的报道形式。 然而,这些好的建议、措施,往往不是夭折就是被搁置,即便是有所作为也坚持不了一段时间,都市报社会新闻报道常常又回到旧的模式,其弊病一直没有得到妥善的解决。这不得不让我们深思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之所在,从而找到一些真正标本兼治的方法。我认为,最根本的是一个认识问题,也就是  说某些都市报从业人员认识上存在问题,从而导致在操作上陷入误区。

 

  具体说来,一是,对都市报的“身份”认识不足。在我国,新闻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代表着党和人民的利益;新闻媒体的话语权是党和人民赋予的,也必定要为党和人民服务,传递党和人民的意志。我们都市报的新闻工作者一定要清楚地认识到,都市报与党报一样,都是党和人民的喉舌,对于引导有利于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生动和谐的主流舆论,同样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不能够为了谋取局部的经济利益而一味地迎合读者的猎奇心理,甚至是错误地引导舆论,宣扬消费娱乐,与党和广大人民的意志背道而驰。一定要铭记,不论是党报还是都市报,都是党和人民的好儿女。 二是,对社会新闻的功能认识不足。由于社会新闻的特殊性,如接近性、趣味性等等,更容易受到读者的青睐。许多都市报将社会新闻作为吸引读者眼球,为报社盈利创收的工具,因此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由自主地让社会新闻披上媚俗的外衣,而社会新闻的真正功能却被淡化、忽视。有的学者指出:“许多研究显示,读者通常会忘记媒体所报道事件的特殊组成要素,但是读者会对事件留下总体印象,随后它会进一步开始融入到读者他们对世界的认知当中。这种信息扮演着人们对周遭世界做出决定性的基础性架构的角色。” 的确,媒介对于受众建构新的认知,达成社会共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众媒介是主动地选择信息,赋予信息意义,主动塑造社会形象,通过建构知识来建构社会共识的。社会新闻由于自身的接近性和趣味性,更易于受众接受,从而更加深刻地影响受众的认知。在中国谋求和平、发展的今天,更是需要我们的大众媒介建构一个积极、健康向上的符合时代精神的社会共识,展现一个国家日新月异的真实面貌。可以说,社会新闻的真正功能在于建构社会共识,塑造和维护小到一家媒体、一所城市,大到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形象。对于发挥社会新闻的真正功能,我们的新闻工作者责无旁贷。

 

  相信我们的新闻工作者一旦解决了思想认识上的问题,操作层面上的问题也必将迎刃而解。参考文献:

  [1]斯蒂文?小约翰:《传播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2]利昂?纳尔逊?弗林特:《报纸的良知——新闻事业的原则和问题案例讲义》,中国人民大 学出版社2005年版。

  [3]米歇尔?福柯:《知识考古学》,三联书店2003年版。

  [4] 陈东:《地方晚报如何提高社会新闻报道质量浅探》,中国新闻研究中心。(http://www.cddc.net/shownews.asp?newsid=4030)

  [5]陈淑娟:《都市类报纸负面社会新闻报道分析及改进措施》,传媒学术网。(http://academic.mediachina.net/academic_xsjd_view.jsp?id=1948)

  [6]吴非:《美国媒体社会新闻报道的失衡》,载于《新闻知识》,2005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