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鹰家电:人格心理学中的潜意识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4 00:44:08
 分享到... 
复制网址收藏夹发到emailQQ空间百度收藏新浪微博人人网开心网搜狐白社会谷歌Buzz51空间139说客淘江湖中金微博豆瓣查看更多(66) 这是什么工具? JiaThis 
分享到各大网站 
 复制网址收藏夹发到email谷歌BuzzQQ空间百度收藏新浪微博搜狐白社会人人网开心网GmailHotmail51社区百度空间GoogleQQ书签新浪收藏Live收藏Yahoo收藏淘江湖139说客搜狐微博嘀咕豆瓣 抓虾鲜果做啥人间Follow5和讯收藏天极收藏DeliciousDigg FacebookTwitterMyspace若邻网中金微博乐收网奇客发现同学微博挖客网收客网创业邦就喜欢114啦救救地球115收藏DIIGOEvernoteFriendFeedLinkedinMIXXNetlogNetvibesPhone FavsPing.fmPlaxoPolladiumRedditPOCOMister WongStumbleupon转成PDF友好打印谷歌翻译Yahoo! mail这是什么工具?  JiaThis 绿色 蓝色 红色 桃红色 黑色 褐色 2010年9月2日 3:56:55 星期四在线留言|高级搜索|网站学科论文地图|网站论文栏目地图|TAG标签|RSS订阅【加入收藏】 主页 哲学宗教 经济管理 中国经济 金融财务 教育学 课程教学 社会科学 新闻档案 文艺体育 语言文学 历史地理
 搜索
   google搜索 站内搜索搜索       
热门标签:我们 文化 戏曲 工作 成长 方 前后 完善 迎接 情结 面向 流派 演进 史学 方法 当前位置: CSSCI学术论文网 > 哲学宗教 > 心理学CSSCI核心期刊学术论文 > 心理学理论论文 > 人格心理学中的潜意识研究(2)时间:2010-05-28 11:05学术论文来源:www.csscipaper.com 论文发布者:免费论文 点击:123次认知潜意识取向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潜意识加工、内隐知觉和内隐思维等方面。在早期对注意的研究中,认知心理学家曾提出一个容量模型:由于注意的资源是有限的,完全的控制过程不能涵盖所有的信息加工,因此有必要分出
  认知潜意识取向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潜意识加工、内隐知觉和内隐思维等方面。在早期对注意的研究中,认知心理学家曾提出一个容量模型:由于注意的资源是有限的,完全的控制过程不能涵盖所有的信息加工,因此有必要分出一个自动过程,当一些特殊的刺激输入后可以自动进行加工,不需要分配注意资源。研究者将这种自动进行独立于意识之外,与受意识控制的加工过程相对立的过程称作潜意识加工。潜意识加工在人的认识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一般认为,人们的态度、印象和其他社会判断都属潜意识加工。Lewicki研究了社会经验对他人社会判断的影响作用[6]。他的实验分两个阶段,涉及到三个主试A、B和C。第一阶段由实验者A作主试。在实验组中,主试A表现得没有耐心、不礼貌;在控制组中,主试A则表现得十分礼貌。然后,进行第二阶段的实验。要求被试从实验者B和C中任选一个作为主试,实验者B长得与实验者A相像(都戴着眼镜,脸型也差不多),实验者C则与两者都不像。研究发现,实验组中的被试都避免选择长相与A相像的主试B,而喜欢主试C。控制组中的被试则没有这种偏向。通过匿名的问卷调查发现,实验组的被试与控制组相比,并没有消极地评价与实验者A的合作,进一步证明了这种作用是潜意识的。该实验表明,实验组中的被试在潜意识状态下习得了一套信息加工规则,认为凡长得像实验者A的主试都是不耐烦、不礼貌的。而这条潜意识信息加工规则自动地影响了被试对其他人的知觉。
当刺激的呈现低于意识的知觉阈限时,就不会引起有意识的知觉,但却能对人的知觉和其他心理过程产生影响,这种现象叫阈下知觉(subliminal perception)。阈下知觉实验通常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采用速示器,如Zajonc[7]用速示器给被试呈现不规则的几何图形,时间仅1毫秒。被试无法有意识地知觉到这些图形,对图形的再认(外显记忆指标)仅在随机水平。但随后给被试呈现两个图形,其一是呈现过的,另一是新出现的,并要求他们选择较喜欢的一个图形时,被试明显地偏好呈现过的图形。第二种方式中,尽管不是严格的阈下刺激,但由于注意力转向其他刺激而导致刺激被削弱,也可产生阈下知觉。如双耳分听作业,给被试的两只耳朵呈现不同的信息,告知被试只能报告一只耳朵所呈现的信息,尽量不去注意另一只耳朵的信息。结果发现被试所报告的信息,会受另一只耳朵的信息所影响。如当一只耳朵呈现模糊刺激“They threw stones toward the bank yesterday”时,由于另一只耳朵呈现的信息不同(如river或building),被试对“bank”的解释也就不同(bank既可以指银行又可以指河岸)。
尽管可能证据不足,我们还是可以推断存在着内隐思维(implicit thought)。虽然难以给内隐思维下一个准确的定义,但可以通过一些“问题解决”的研究证实内隐思维的存在。Bowers在给被试做了远隔联想测试(remote association test,RAT)之后,再给被试呈现三个一组的字词。要求被试说出与这三个词相同的一个词,一些词组是可以解决问题的,一些则不能。Bower发现被试可以区分能解决问题的词组和不能解决问题的词组,尽管他们不知道具体的解决方法[8]。这有点类似于直觉判断,但这种现象在实验室中很难研究。直觉很可能导致错误判断,因此很少受到重视。但是直觉可以超越给定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一个很好的途径。直觉思维是内隐思维的一种表现。例如,我们感觉到自己是对的,但不知道为什么。这些内隐思维可能通过一定的潜伏期和积累,在某个时刻,解决问题的方法就会突然出现在意识之中。
  三、潜意识的影响途径
研究表明,潜意识的影响主要来源于四条途径:未被注意到的信息、注意但未被理解的信息、真实事件保留的记忆信息以及虚构的记忆信息。
第一,未被注意到的信息。事实上,一些心理学家认为除非有意识地去注意,否则刺激信息不会被有意识地加工。也就是说,知觉(perceive)与觉察(notice)并非一码事。觉察是有意识的;而知觉可能是有意识的,也可能是无意识的。盲视实验(blind sight)可以很好地说明此观点。先看盲视实验的程序:准备30张卡片,半数卡片上画的是一个三角形,另一半卡片上是一个圆形。盲人被试显然无法看见(notice)卡片上究竟是圆形还是三角形。没有关系,依然每次呈现一张卡片,让盲被试尽可能凭感觉猜测卡片上的内容。我们知道,按照概率,仅凭猜测可以猜中的可能性是50%。然而研究表明,在上述辨别任务中,尽管盲人被试完全无法看到卡片,他们的猜中率却远高于机遇水平,即远远高于50%[9]。也就是说尽管盲人被试不可能注意到其他视觉线索,对外界线索一无所知,但是有关卡片的信息依然被加工着,或说被知觉着(perceive),这些信息依然影响着行为(成功地辨别卡片)。
当面对一系列新异刺激(音乐、图片、无意义单词、味道等)时,人们往往会选择曾接触过的,而不是那些完全新异的刺激,也就是说,有时我们爱听某一首音乐是因为我们以前听过;爱看某一幅画是由于以前看过……当然,我们自己却从未意识到这一点。简言之,如果所有条件相同,人们偏爱选择那些已见过的刺激。前提是这些刺激呈现了足够长的时间(10秒以上),足以使被试注意到并能记住。当然,也有研究表明这种前提并不是绝对的,未被注意到的信息有时也会影响人们的选择喜好。研究发现刺激(无意义字节或图片)只呈现1毫秒时,被试甚至根本无法觉察到自己曾见过这些刺激。然而如果让被试从大量的辨别刺激中挑出自己喜欢的,他们选择的往往都是那些曾经呈现过的[7]。
第二,注意到但未被理解的信息。Nisbett和Wilson提出,“人类无法直接接近高级的认知过程”。换言之,人们知道自己做了什么、感觉如何、怎么想的,但却根本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尽管人们对自己的所有行为都能做出解释:我为什么雇佣这个人?我怎样解决这个问题?但Nisbett和Wilson认为,这些解释都是不相关的,仅仅是当事人的一种自我解释而已,因为人们根本没有意识到真正的影响[10]。一个非常有趣的实验[11]可以说明这种影响:将两根绳子悬挂于实验室的天花板上,在房间四处散布着钳子、棍棒等工具,被试要做的是将两根绳子系到一起。听上去虽很简单,但问题在于,两根绳子如此之远,被试根本无法同时抓住两根绳子。正当被试们为此问题犯愁时,Maier在房间四处漫无目的地走来走去。他关心的是被试是否能按照这种方法解决问题:将钳子绑在一根绳子上,利用钳子的重量使绳子摆动起来,然后赶紧走到另一根绳子处并抓住它,再抓住摆动的绳子,最后将二者系在一起。在他的实验中,大约40%的被试在10分钟内解决了这个问题。对于那些始终不能解决的被试,Maier装作在房间里四处走动,然后“碰巧”触动了绳子,使绳子运动起来。Maier发现,在随后的45秒内,被试无一例外地都找到了这种解决办法。但事后问及被试如何想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时,被试的回答各式各样:“那是剩下的惟一方法了。”“我就是渐渐明白了。”没有人意识到Maier“碰巧”触动绳子是他们解决问题的线索。
还有许多实验都证明,我们也许根本没有意识到真正的影响源:1)法国学生最不喜欢大写字母W这个法语中最不常用的字母。他们并不知道,因为不熟悉才导致了不喜欢。2)较之正像的相片,人们更喜欢镜像的自己。因为当我们凝视镜子时,镜中的自己才是最常见到的形象。3)有时我们即使将每天发生的全部事情排查一遍,也还是无法找到究竟是什么因素影响了心境。4)接受同样电击的被试,在电击前服下安慰剂药丸(实验组),并告知他们药丸会导致心悸和呼吸急促(都是电击后的症状),这组被试就比控制组被试(不吃药丸)能经受大约四倍强度的电击。当问及为什么他们能经受如此强大的电击时,没有一个提到药丸。直接询问他们是否因为药丸的作用才使他们产生心悸等症状,他们的回答是,也许对别的被试如此,但对他们却不是这样。5)随着旁观者人数的增加,被试助人行为的可能性越来越小。若直接询问被试是否相信旁观者的人数影响了他的助人行为?被试都否定了这种可能性[6]。(转载请注明网络来源:http://www.csscipaper.com/) 共3页: 上一页123下一页
Google搜索更多学术论文
顶一下(0)0.00%踩一下(0)0.00%------分隔线---------------------------- 上一篇:智力测验分数解释的发展趋势
下一篇:动、名词损伤的脑功能性定位
收藏 挑错 推荐 打印 中查找“人格心理学中的潜意识研究(2)”更多相关内容
中查找“人格心理学中的潜意识研究(2)”更多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中立 好评 差评  匿名?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 专题学术论文链接   CSSCI学术论文网栏目列表 心理学研究论文 心理学概论论文 中西心理学论文心理学理论论文 心理学动态论文 心理学前沿论文 心理科学进展 应用心理学论文 心理与行为研究 热门CSSCI核心期刊学术论文 扣带皮层的生理心理机能 快乐感与社会支持的关系 记忆系统中图形不同特征的提取 语境论与心理学的叙事隐喻 反事实思维与因果推理的关系 中学生问题行为群体特征的多视角 网络心理障碍:成因、预防与矫治 青少年学生自杀的心理分析 CSSCI核心期刊学术论文网精选 家庭对青少年职业发展影响的研究综述
 家庭对青少年职业发展影响的研究综述 【作 者】侯志瑾 【作者简介】侯志瑾(1963- ),...
认知年老化与执行衰退假说
 认知年老化与执行衰退假说 【作 者】陈天勇/韩布新/罗跃嘉/李德明 【作者简介】陈天勇...
心境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心境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作 者】寇彧/唐玲玲 【作者简介】寇彧(1963-),女,北京师...
大学生择业控制点的结构及现状分析
 大学生择业控制点的结构及现状分析 【作 者】张杉杉/孟庆茂 【作者简介】孟庆茂,北京...
SARS康复者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SARS康复者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作 者】闫芳/敦哲/李淑然/闫俊/刘棉 【作者简介】闫芳...
眼动分析与运动心理学研究
 眼动分析与运动心理学研究 【作 者】席洁/王巧玲/阎国利 【作者简介】席洁 王巧玲 阎...
相关CSSCI核心期刊学术论文 家庭对青少年职业发展影响的研究综述 儿童“假想伙伴”研究及其对教育的启示 执行功能研究方法评述 中介效应检验程序及其应用 幼儿园师生交往类型的研究 语音超文本系统中锚点标记方式的比较研究 海洛因依赖者执行功能的对照研究 受欢迎儿童的特点及研究方法 蚩尤网络-最具性价比的主机商 专题学术论文链接表  
Powered by csscipaper.com Hosted by chiyounet.com Designed by dedecms Leagued by cnpolitics.net 站长统计  
中国学术论文门户网 | CSSCI学术论文网 | 150个专业学科,1000个论文栏目 | 500种核心学术期刊,20年人文社科精华 | 300000篇核心论文免费在线阅读
学术论文网旗下站:CSSCI学术论文网 | 免费找论文网 | 政治学论文网 学术论文网联盟站:中国政治学理论网 | 中国文学作品阅读网 空间赞助提供方:蚩尤网络
Copyright © 2009-2010 www.csscipaper.com Some Rights Reserved.Only for Academic Exchange. 湘ICP备09022684号CSSCI学术论文网所有论文来源于网络共享资源以及相关CSSCI核心学术期刊,部分经作者授权发布。请尊重原作者著作权,勿做商业用途。
CSSCI学术论文网致力于推动中国的学术知识进步,并坚信学问能彻底改造国人精神。如您有更好的建议或意见,请致信admin@csscipaper.com,我们热忱欢迎您的参与。
本文来源于CSSCI学术论文网:http://www.csscipaper.com/ 全文阅读链接:http://www.csscipaper.com/zhexue/xinlixuelilun/97935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