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宏智阳光:理想课堂之“五四三二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9:58:21
之所以倡导“理想课堂”,是基于目前有太多“不理想课堂”,所以,课堂需要持续改进,简称“课改”。自听北大附中广州分校雷丽霞校长说过“得课堂者得天下”之后,我便四处说一说理想课堂。当下的教育病得不轻,必须改变。建国以来近十次课程改革无不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难逃走回老路之厄运,究其原因即是着力点放在了课程而不是课堂。课程是一个伸缩性极强的概念,可根据各自需要给上下内外各色人等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按兵不动而又轰轰烈烈。唯有将着力点聚焦于课堂之改变,我们的教育才会因之发生实质性的变化。所以,樊瑞说:“学生变才会课堂变,教师变才会学生变,观念变才会教师变”。

那么,如何才能让观念之变实现教师之变,进而实现学生之变课堂之变,最终实现教育之变呢?

我的办法是五四三二一。

,“五高”追求高参与、高协同、高自主、高愉悦、高效能

,“四项权利”:还给孩子安静的读书的权利,还给孩子专注地思考的权利,还给孩子完整地表达的权利,还给孩子紧张的操练的权利

,“三种学法”:独学、对学和群学。“安静地读书”“专注地思考”和“紧张的操练”都属于独学”,合作与协同必须建基于独立学习之上,无独学,对学和群学便无从谈起——无成本投入,都想“空手套白狼”,谁跟你合作?对学是最有效的合作,三人以上的合作,效率和真实性都要大打折扣。群学是为“萝卜煮萝卜”之后添加的牛肉,一堂课,每一个问题的处理都应遵循“独学——说给自己听”、“对学——说给同伴听”、“群学——说给大家听”的先后顺序。“说”,就是表达,就是展示。

,“两个榜样”:第一位是蔡林森,蔡林森校长在洋思中学创造了奇迹,64岁退下来,却退而不休,又在河南沁阳永威继续书写了“神话”,他可以每天五点钟起床开始工作,直到二十三点以后,而且是说了就干,要干就较真,从不说假话,说空话,与其说蔡林森校长是用“课改”挽救了沁阳永威,倒不如说是用“课改”挽救了无数个家庭。第二位是李炳亭,李炳亭先生追随雷振海总编正在打造一支“中国教育传媒铁军”,打铁先要自身硬,他首先是铁人,所以才能领衔打造铁军;说李炳亭是铁人,不仅是说他可以连续工作十六七个小时,更重要的是他有一股山东人固有的豪气与硬气,虽也有众多四平八稳的谦谦君子批评他的偏激,可他依然故我,将“偏激”进行到底。李炳亭先生还有一个雅号,叫“教育疯子”,盖因其无论为人为文,无论聊天演讲,总是汪洋恣肆,酣畅淋漓,其语言之犀利,气势之磅礴,神情之狰狞,笑声之无忌,总让人往往联想起鲁迅笔下的“狂人”。我之所以向大家推荐这两位饱受争议(就连他俩也相互口诛笔伐久矣)的“课改达人”,实在是因为我太喜欢“真实”的缘故,阳春白雪自有其风韵,然在教育“病得不轻”的今天,更需要敢于直面问题而又敢于憧憬未来而且带些狂妄的“达人”。

,“一个理论”: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现有水平,即独立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可能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这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高明的教师总是针对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教学,蹩脚的教师总是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之外下功夫。让学生学,无论是独学还是对学、群学,都是发现“最近发展区”,并根据最近发展区教学的过程——孩子们的“最近发展区”是有差异的,此孩子“不可能”,彼孩子却“可能”,所以并非只有教师“可能”,也就不需要非得以“讲”代“教”,进而以“讲”代“学”。

我们的“课改”即将结束“临帖”阶段,那我们如何很好的设计“脱帖”行动,便是一个很严肃的话题。今天说这五四三二一,给各位同仁一个基本思路,也就给了大家一个宏大的创新空间的同时有了一个方向。说到方向,又想起李炳亭先生的一个比方:只要目标明确,一直向西,就连猪和猴子都可修炼成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