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新光三越有超市吗:刘献君:创新教育理念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5 18:55:00
点击次数:869次  发布时间:2010-04-09 09:59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体系性、全局性、战略性问题,其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核心环节。近几年来,高教界开始着手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和改革,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如专业设置过窄与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矛盾;课程设置的统一性、单一性与学生主体、选择性之间的矛盾;教学方法与模式的呆板单调与学生创造力培养的矛盾;单一的教育教学评价标准与办学特色、学生个性发展之间的矛盾等等。教育教学改革中,教育思想观念是先导,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首先必须转变和创新教育思想观念,确立素质教育、以人为本、面向社会、创新教育和教育国际化等理念。

    一、素质教育理念

    素质教育理念的提出是对教育真谛的领悟,对教育现实的反思,是我国教育界对教育理念的创新。素质教育理念是指导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核心理念。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强素质教育,首先要领悟和把握教育、大学教育的真谛。《礼记•大学》中第一句话,开宗明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高等教育必须重视培养学生具备会思考,探索问题的本领,人们解决世界上所有问题是用大脑的思维和智慧,而不是照搬书本的。因而,大学教育不仅仅是知识教育、专业教育,首先应该是素质教育。对教育的理解,必须把握住几个基本点:其一,教育的目的在本质上首先是培养人,是“育人”而非“制器”。学生既要成人,又要成才,成人是成才的基础。其二,教育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这种活动由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环境教育影响三个基本要素构成,三者关系是动态的。其三,人是活生生的生命体,有思想、有感情、有个性、有精神世界,教育要以人为本,把人作为主体,以精神提升人,高度重视人的创造性。其四,教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只有四个因素都发展好,良好的思想品德才能形成。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强素质教育,是对我国教育现实的总结和反思。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文化大革命”中被搅乱了的党的教育方针逐渐得以贯彻。随着国家迅速走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正常轨道,对各类专业人才的需求急剧上升,在正值“知识爆炸”的世界格局下,使得文化知识的有效传播与学习成为当时学校教育的中心任务,大学生们如饥似渴地学习知识。到了80年代中期,知识与能力的关系成为教育思想论题中关注的焦点。对“知识型”、“高分低能型”人才的质疑不断,大家意识到,知识的汲取不能自然形成能力,因而能力的培养成为教育所关注的内容。进人90年代以后,人们深刻认识到,在构成人才的要素中,有比知识、能力更为重要的东西,或者说使人的知识和能力更好地发挥作用的东西,那就是“素质”,即强调在传播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要更加注重素质的提高。与基础教育界主要针对“应试教育”的弊端而提出“素质教育”的改革有所不同,高等教育领域“素质教育”主要是针对片面的科学主义教育以及狭隘的专业教育的弊端提出的,它更侧重于文化素质,以文化素质教育为突破口,强调“做事”与“做人”的有机结合,其目的在于促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文化素质教育成为了加强素质教育、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一个重要切人点。

    从知识教育到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理念的创新知识教育重视知识的传播、学问的高低,强调学生接受与理解。素质教育着眼于提高人的内在素养和品质,强调知识内化与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结合。知识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体现了一种新的人才观和质量观。在教育目标上,强化了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宗旨;在教育内容上,要求施以全面的教育;在教育方式上,充分重视学生主体积极性与创造性的发挥;在教育途径上,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教育评价上,对教育效果的衡量重基础、重长远而非眼前。

    坚持素质教育理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要突破将人才培养模式仅仅局限于专业教育的框架,坚持“强化基础、拓宽专业、突出能力、注重创新、提高素质、全面发展”的指导思想,将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实现在通识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模式,确立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要转变传统的知识沦的教学观,不再将教育过程等同于教学过程、将教学过程等同于认识过程,要将知识学习过程科学研究过程社会实践过程自我教育过程有机结合,促进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重视文化素质教育,将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纳人体系,加强人文精神的培养,将学生的课后读书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以及各类创新创业活动有机地纳人教育教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