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端产品和c端产品:有效培训“三句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3:27:41
“教育的奥秘不在传授,而在激励、唤醒和鼓舞。”(第斯多惠)有效的教师培训,应是培训者对参训者的激励、唤醒和鼓舞。面对“针对性不强、实效性不高”“少慢差费”等等批评和责难,思考产生的原因,关键在于是否真正以参训者为主体。顾泠沅指出,“教师这个职业的艺术含量高,以经验知识为主。”唤醒教师的经验至关重要,培训者需要把理论和案例跟参训者的经验、背景结合,方可实现知识的内化。这样,教师培训的有效性才可能有所保证。一、讲参训教师能听懂的话——唤醒培训教学中,培训者讲的话参训者听不明白比较多见。有参训者把这样的培训者成为“砖家”,即“砖头到了家”,意思是故作高深,实为“空心砖头”(目中无人、心中无生)。深入浅出、触类旁通,把先进的理论结合具体的例子,或者打比方,或者作比较,或者列数据,或者画图表,这些方法能够唤醒参训者的经历、经验、知识、体验,简单明白、直观形象。但是,有一些培训者却通常采用两种方法,一是下定义,二是作诠释,在术语和概念上兜圈子,使参训者不明就里。殊不知,多数的参训者来自一线,有着丰富的生活阅历和教育教学经验,同时有着自己的“话语”系统。比如,对“三维目标”,下面的解读就直截了当: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新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而不是三种类型。三个维度指的是同一事物的三个方面(侧面),如同一个立方体都有长、宽、高三个维度—样,课程目标也有三个维度:学生学习任何知识和技能都要运用—定的方法……都要经历一个过程……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总会伴随一定的情感和态度……总会有一定的价值取向……所以说,三维的课程目标是一个问题的三个方面,而不是独立的三个目标。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完成了—维目标再落实另一维目标,它们是联系在—起的,就像拿一个立方体,不可能只拿起“高”而不拿起“长和宽”—样。(王敏勒)二、请参训教师说自己的话——激励培训者“话语霸权”,是培训教学中的另一种常见现象。新课程教师培训教学中,培训者布的是新理念的道,行的却是背“道”而驰的实,正像有人戏谑地评价当下的教师培训教学那样:“培训者用最枯燥无味的语言告诉中小学教师怎样在课堂上避免讲课枯燥无味;培训者用最不重视参与者主体地位的方法告诉中小学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未有过中小学教育教学经验的人在告诉中小学教师怎样做好教师。”(王大藏,什么样的培训者最受教师欢迎?《中国教育报》2007年5月8日第4版)那么,培训者首先应该真正发挥学习主体(即参训者)的作用,“请”他们“说自己的话”。参训者的“说话”有两种方式,一是用话语和文字参与对话交流,二是用行动表现体验感受。培训课堂上,培训者组织、激励、引导和推动参训者们“说”起来、“动”起来,以实施关注生成的参与式培训:“参与式培训大致有两层境界,一是学员参与教师的教学,这种参与重在学员思想的参与——学员的思想和灵魂受到培训教学言行的触动,思想结构趋于开放,学习意识主动激活,思维开始运转;二是教师的思想观念参与学员的思想建构和灵魂‘改造’。学员经过学习新思想和反思过往实践、连缀、修正过往知识网络,形成新的图式,贯通新的知识脉络,并在行为倾向上开始发生变化。”(孟繁胜)三、把听懂的做出来,把做好的说出来——鼓舞参训教师听懂只是前提,不是目的。“专业引领的有效途径应该是:引导教师学会听中学(文本知识,以听讲为主),做中学(实践感悟,在做中学),听懂以后做出来(明言知识,融会贯通),做好以后说出来(实践智慧,逐步清晰化)。”(顾泠沅)因此,培训者更为重要的责任在于“鼓舞”——使参训者发现自我的变化与成长,增强自信力,激发成就感。也就是让参训者在“做”与“做好”的过程中得到鼓舞,在“成果”形成(说、写)过程中得到鼓舞。其实,在“做”与“说(写)”的过程中,参训者收获是快乐和幸福。因为,“教师成长的终极目标是教师幸福。具体地说,教师成长的终极目标是教师本人因自己的自我超越、自我更新而幸福。”(刘良华)通过培训,由“不会做”到“我”能“做好”,就是对自我的超越和更新;而说(写)出来的“成果”,能给予别人一定的帮助和启发,得到同伴的肯定和赞同,则使自己感到自豪和满足。因此,在培训活动中,培训者要构建起参训者表现自我发展的平台,并帮助其“做”——“做好”、“说(写)”——“说(写)好”。那么,受参训者欢迎的培训者就不该是“讲”师,不应是教“授”,而应该是教“练”和“导”演;受参训者肯定的培训课堂不该是“教”室,不应是“讲”堂,而应该是“训练场”和“展示台”。还有“半”句是上述“三句”的有机结合,也就是要发挥培训者和参训者双方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