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计划怎么写:法国文化推广经验值得我国学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6 00:36:13

法国文化推广经验值得我国学习

本报记者 向楠 《 中国青年报 》( 2011年08月31日   06 版)

    董建波,清华大学研究生。

    去年8月,清华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董建波,在“中法高级能源管理硕士”留学项目的资助下,前往法国顶尖的工程师教育集团——巴黎高科技工程师学校集团(简称巴黎高科)留学深造。

    在法国生活的9个多月里,董建波印象最深刻的是当地的饮食文化。他觉得,以法国饮食为代表的法国文化在包装与推广上的高超技巧,非常值得我国学习。

    中国青年报:法国的饮食文化有什么特色?

    董建波:在一般人眼里,法国人最大的性格特点是浪漫随性,但是在他们饮食文化中,我发现了法国人严谨、恪守传统的另一面。正规法餐的程序非常复杂、严谨。从前餐、前汤到正餐、沙拉,再到饭后甜点,只要某个环节没有了或者顺序变了,法国人都不认为是正宗的法餐。

    吃一顿正宗的法餐通常要花3到4个小时。在等餐期间,大多数法国人并不会表现得不耐烦。他们会在等餐的时间里品酒、聊天,他们不想因为自己的焦躁而破坏了整个用餐的程序与气氛。

    除了严谨的程序,法餐在餐桌摆设、用餐礼仪、餐具用法以及材料选用上都有非常严格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正是由于法餐的繁复程序和严格要求,才使得它被贴上了高贵、精致的标签。

    中国青年报:和法国菜一样,中国菜也被称为世界三大菜系之一。法国人对中国菜的印象怎么样?

    董建波:在部分法国人眼中,中国菜是一种相对廉价的食物,和土耳其菜、印度菜一样都不太讲求精致,在档次上常常低于日本菜及泰国菜。在法国,大多数的中餐厅都属于快餐厅,往往会把一大盆一大盆的各种菜肴事先炒好,然后再一盘一盘地分给顾客。许多人吃中餐只是为了填饱肚子,无所谓享受用餐的过程。

    中国青年报:他们觉得中国菜不好吃吗?

    董建波:并不是这样。我的许多来过中国并在中国正规餐厅吃过饭的法国朋友,都对中国菜赞不绝口。

    我觉得真正的问题出在我国的饮食文化在国外缺少文化包装与推广上。一般来说,移居海外的华人开中餐馆,大多数只是为了尽快卖东西赚快钱,很少有人考虑到品牌经营。可以说,中餐在法国基本上就被简化为吃饭,相比之下,法餐则被包装成一整套高贵的文化。

    中国青年报:说起文化的包装与推广,法国在这方面应该很在行吧?

    董建波:法国文化通常被视为高贵、精致的代名词。法国红酒就是法国文化包装与推广的典型成功案例。首先,在法国只有波尔多、勃艮第等少数几个地区所产的红酒,才能被打上正宗法国顶级红酒的标签;其次,法国红酒还特别讲究历史和年份,比如哪一年产的红酒品质好,哪一年所产红酒品质不好,这些都有一套严格的说法;第三,法国红酒在宣传和推广中往往会借助现代科学概念,经常用科学的语言告诉消费者何地的阳光、土壤状况最适合种植酿酒葡萄,何地的气候酿出的葡萄酒最好;最后,法国红酒在宣传中还善于将自己与贵族文化联系在一起,比如某品牌的红酒是法国历史上某位皇帝的最爱,某品牌的红酒被某国总统收藏等。

    通过这样一系列的包装策略,法国红酒就摇身一变成了高贵文化的象征。可以说,在法国红酒昂贵的价格中,只有很小一部分是酒本身的成本,绝大部分都是人为附加在酒上面的文化价值。

    中国青年报:你认为我国有哪些方面可以借鉴?

    董建波:最应借鉴的就是对自身文化的包装与推广。我接触到的一些法国人还不够了解中国,他们认为中国就是一个近年来在经济上有所发展的“暴发户”。我们一直讲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现在我们在经济上已经具备了这个实力,那么下一步应该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中国文化的推广上。

    从后现代观点来说,世界已经进入了符号消费时代,如果再单靠卖廉价的中国制造,其利润空间必定会越来越小。中国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只有想办法将文化资源与产品相结合,给产品附加更多的文化与符号价值,才能真正在世界经济竞争中占得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