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前欠宜信钱没还:佛音佛语10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5 18:41:55

达摩祖师传

2008-10-08 00:57

初祖菩提达摩大师,南印度国香至王的第三个儿子。种姓刹帝利,本名菩提多罗,后来逢上西天第二十七祖师般若多罗到此国来,受到国王供养。般若多罗知道菩提多罗前世因缘,便叫他同两个哥哥辩析其父亲施舍的宝珠,以试探他,让他阐发心性的精髓。然后对他说:“你对于各种法道,已经博通。达摩就是博通的意思,你应该叫达摩。”于是他改号叫菩提达摩。他问师父:“我得了佛法以后,该往哪一国去作佛事呢?听您的指示。”师父说:“你虽然得了佛法,但是不可以远游,暂时住在印度。等我寂灭六十七年以后,你就到震旦(即中国)去。广传佛教妙法,接上这里的根。切莫急着去,那会让教派在震旦衰微的。”达摩又问:“东方有能够承接佛法的大器吗?千年以后,教派会有什么灾难吗?”师父说:“你所要推行教化的地方,获得佛法智慧的人不计其数。我寂灭六十多年以后,那个国家会发生一场灾难。水中的花布,自己好好铺降。你去了那里,不要在南方居住。那里只崇尚

阅读全文>>

分类:佛音佛语| 阅读(380)| 评论(1)

真正的放下,什么也不用放弃(达真堪布)

2008-10-08 00:55

我们经常说的不执着,不是不让你想,而是不让你执着。很多人一听说不能执着,就不敢想这个、不敢想那个,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思想。如果什么也不想就变成傻子了,那是最愚痴的人,也很容易修偏。

那些特别高深的法,都是不让你执着,直接让你放下一切,大圆满法也是,禅宗也是。禅宗的境界相当高,大圆满的境界更高,但是我们能达到么?一开始就不执着,连想学想修的念头都没有,怎么学啊?怎么才能修成啊?这些都是最高的层次、最高的境界,只有最上等根基的人才能做到,一般的人不可能。所以我们首先要执着,执着出离心、菩提心,经过执着的修法最后达到不执着的境界。

很多人都用“不执着”的见解来要求自己,也不取

阅读全文>>

分类:佛音佛语| 阅读(577)| 评论(1)

佛教常识大汇集【初学者必看】

2008-10-08 00:54

第一   丛林寺院  

  佛教僧尼修行弘法的地方,通称为“寺院”;禅宗则称为“丛林”。“寺”原为我国古代官方接待四方宾客的官署,如鸿胪寺、太常寺等。东汉永平年中,西域僧人迦叶摩腾与竺法兰来到中原,初时便是招待他们住在鸿胪寺,后来汉明帝敕旨兴建白马寺,明令该寺为迦叶摩腾与竺法兰的安居处所,后代僧尼的住所因此通称为“寺”。

  所谓“院”者,原亦指官舍,后因唐高宗敕建大慈恩寺作译经院,于是成为佛教建筑物称“院”的滥觞。“院”一般均较侧重文教事业,如讲经院、译经院等。

阅读全文>>

分类:佛音佛语| 阅读(2187)| 评论(19)

学佛?学魔?

2008-10-08 00:51

(优婆塞戒弟子:陈慧泽)佛历二五五三年十二月一日


学佛?学魔?<其一>

【一、前言】

在这个群魔乱舞,邪师说法如恒河沙数的末法时代,「学佛」行者如果不瞭解正确的修行方法和目标,则内心学佛的渴求,将会受到类似佛教和附佛外道的污染、误导而使「学佛」变成「学魔」。佛、魔不仅于发音上只是一音之差,对修行者而言,入佛道与入魔道更仅是一念之隔;因此有心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行者,岂可不睁亮智慧的双眼而慎辨之。

本文是一面智慧宝镜,是奉献给一切佛弟子作为外照内观之用,研读之方不致堕入伪善者、假冒者之甜言蜜语而成为诸魔眷属。本文介绍学佛的目的及修持的方法为主,再辅以一般人最易迷惑的「神通」、「感应」之观念,以使行者能迅速且彻底的建立正确的修行基础,期望有心修行者皆能因此文而顺利步入真正的「成佛」康庄大道。

阅读全文>>

分类:佛音佛语| 阅读(1636)| 评论(8)

十界十法界

2008-10-08 00:47

       十界又称十法界! 
       法界,是世界的别称;所不同的世界是有限的称呼,法界是无限的称呼。因为眼所见的,有形的东西叫做法,意所缘的无形的东西亦叫做法。所以以法为界,纵横含摄,大而无外,就不同那有形限地域的世界了。 
       十法界,是把所有的众生,从性质状态之上,区分为十类,但仍是以法为界,无有限量因的;每类的众生,都是无量无边,不可算数。所谓“世界无边,众生无尽,佛法亦无边无尽。”正显出法界无限的意思。 
       十法界的名目:

阅读全文>>

分类:佛音佛语| 阅读(515)| 评论(10)

达摩祖师悟性论

2008-10-08 00:46

达摩祖师悟性论

夫道者;以寂灭为体。修者;以离相为宗。故经云:寂灭是菩提,灭诸相故。佛者觉也;人有觉心,得菩提道,故名为佛。经云: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是知有相,是无相之相。不可以眼见,唯可以智知。若闻此法者,生一念信心,此人以发大乘超三界。三界者:贪嗔痴是。返贪嗔痴为戒定慧,即名超三界。然贪嗔痴亦无实性,但据众生而言矣。若能返照,了了见贪嗔痴性即是佛性,贪嗔痴外更无别有佛性。经云:诸佛从本来,常处于三毒,长养于白法,而成于世尊。三毒者:贪嗔痴也。言大乘最上乘者,皆是菩萨所行之处,无所不乘,亦无所乘,终日乘未尝乘,此为佛乘。经云:无乘为佛乘也。若人知六根不实,五蕴假名,遍体求之,必无定处,当此人解佛语。经云:五蕴窟宅名禅院。内照开解即大乘门

阅读全文>>

分类:佛音佛语| 阅读(357)| 评论(1)

达摩祖师血脉论序

2008-10-08 00:45

达摩大师血脉论序

右朝奉郎通判建昌军事赐绯鱼袋任哲作

原人之心,皆具佛性。泛观诸家禅说一切经文,原其至当之理,未有不言自己性中本来真佛。达磨西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盖谓自己真佛,不出一性之中。人人不自委信,所以向外驰求。将谓自性真佛外更有别佛,故诸佛诸祖师说法要人省悟自己本来真佛,不假外求。又缘种种法语泛滥不一,转使学人惑乱本性,无悟入处。惟有达磨血脉论,并黄檗传心法要二说,最为至论。可以即证自己佛性,使人易晓。比之求师访道,钻寻故纸,坐禅行脚,狂费工夫,相去万倍,此非小补。绍兴癸酉见独老人任哲序。

阅读全文>>

分类:佛音佛语| 阅读(394)| 评论(1)

金刚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2008-10-08 00:43

金刚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第一品 法会因由分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第二品 善现启请分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阅读全文>>

分类:佛音佛语| 阅读(512)| 评论(1)

断除四烦恼

2008-10-08 00:23

一、四烦恼 

1、我见

学佛之前,先学修养—— 

   我们每一个人都会认为自己看到的是对的,然后执著自己所看到的,排斥别人、攻击别人,当他拥有自己的看法之后,就抵死不肯舍弃自己错误的观念,这种错误的见解一直蕴藏在他的内在,随时他都在保护自己,正因为他不觉悟人生缘生缘灭的道理,而认为自己的见地绝对是正确的、是超越的、永恒的。 

   夫妻之间何以会吵架?因为看法不同。兄弟之间为什么会吵架?因为看法不同。上司和下属何以会争执?因为看法不同。由于强烈的我见,彼此之间产生很多不必要的争执——这就是我们烦恼的根本。所以,师父要奉劝各位,暂且别谈学佛求解脱,目前的首要之务,应是学修养。 

   与自己看法不同的人,我们应以包容的心态去和他相处。简单讲,看法、意见与我们不一样的,不代表对方一定错
阅读全文>>

分类:佛音佛语| 阅读(628)| 评论(2)

大实话—法师答问(宫布多吉上师的精彩开示)

2008-10-08 00:17

1、家人不支持,反对我学佛怎么办?
那是你没有学好。学好了,家人欢喜得很!

2、那怎样是学好?
处处没有自己,处处理解、帮助别人。

3、爱人因为我学佛,要跟我离婚怎么办?
要么做个好居士,要么索性做了和尚。

4、我念经、磕头,家人反对怎么办?
那就帮家人扫地、做饭、洗衣服。
不从心地上驱除自私,不从行动上慈悲他人,家人怎么不反对?

5、为什么我经常放生,可是还是很不顺?
放生不是交易。

6、如何念佛才能有加持?
无私(无我)念佛,就有加持。

7、什么是娑婆世界和极乐世界的界限?
念佛念到心诚时,自然知道。

阅读全文>>

分类:佛音佛语| 阅读(480)| 评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