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腾什么货利润大: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理论与实证研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7 19:22:12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理论与实证研究

时间:2011-11-16 23:38来源:作者赐稿 作者:郭红东 点击: 52次

 


 


ISBN(书号):978-7-308-09244-9
丛书名:无
出版日期:2011年11月
版次:1-1
开本:16 开
字数:141 千字
定价: ¥25.00

 

著作前

自200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正式实施以来,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中国各地蓬勃兴起,合作社数量快速增长,入社农户不断增加,截至2010年6月底,在工商部门登记的合作社超过31万家,比该法实施前翻了一番;实有入社农户2600万左右,约占全国农户总数的10%。也就是说,每2个村就有1个合作社,每10个农户就加入了1个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广泛分布在种植、畜牧、农机、渔业、林业、民间传统手工编织等各个产业,在组织农户开展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引领农民参与市场竞争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组织载体作用[1]。但就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整体发展质量而言,并不如人意,突出表现为“小、散、弱”问题突出。具体表现为:①从合作社成员看,普遍数量少;②从活动范围看,主要局限在本乡镇范围内;③从与社员关系看,目前我国大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松散型的组织,而真正符合作制性质,以合作社形式运作的则不多;④从服务能力看,大多数专业合作社除从事技术、信息服务外,无法满足农民对加工、销售等其它服务的迫切需求;⑤从生存能力看,在市场竞争中大部分专业合作社生存困难,不少合作社成立不久就名存实亡。这些现象促使我们思考这样一些问题:①为什么有的专业合作社能够快速成长?而有的专业合作社存活期很短或生命力很弱?②是什么因素在影响着专业合作社的成长?③专业合作社要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生存与成长,应该如何才能保持自己的竞争优势?     因此,非常有必要对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成长的机理进行系统的实证研究,从理论上探明其成长的内在机理,寻求其成长的内在根据,揭示其成长的前提和外部条件,找出影响其健康成长的内部与外部因素,进而结合转型时期中国农业、农村与农民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引导和促进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的思路和措施。这不仅在理论上有助于进一步加深对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规律的认识,而且在实践上可以为政府部门制定引导和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的相关对策措施提供依据。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成长机理与发展对策”项目的支持下,根据课题设计要求,课题组围绕课题研究内容进行了系列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其中不少成果已经在《中国农村经济》等农经核心期刊发表。本书收集了今几年来作者关于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研究的主要成果。这些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从农户层面揭示了影响农户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相关因素。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离不开农户的支持,为此,必须首先研究农户对合作社的认识以及影响其参与合作社的因素。课题组组织浙江大学三农协会以及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学生对全国23个省1004个农户进行了调查,从调查情况来看,目前我国农户参与专业合作社的比例并不高,而农户的参与意愿却比较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参与专业合作社的意愿受到户主对合作社的认知程度、农户生产的兼业化程度、商品化、经营规模、产品销售问题以及政府是否支持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并随着这些因素的变化而变化。(成果论文《农户参与专业合作社的意愿及影响因素》已发表于《商业研究》,2010年第10期,合作者为陈敏)               2、从社长层面揭示了目前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成长的现状以及影响其成长的关键因素。合作社社长对合作社的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此非常有必要从合作社社长的角度,对目前影响我国合作社成长的因素进行系统的调查与研究。课题组根据课题设计要求,于2009年7-9月和2010年1-2月寒暑假组织学生利用放假回家探亲的机会,对包括浙江、福建、安徽、山东、河南、湖南、四川、广东、黑龙江、甘肃在内的10省29个地级市的合作社发展现状及一些典型合作社进行了专题调研。学生访谈调查报告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课题组编辑整理形成了专著《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调查》(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9月已出版)。课题组还运用资源基础理论,对影响农民专业合作社成长的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然后应用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调查数据,对影响合作社成长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物质资本资源对合作社的成长影响最大,组织资本资源也有较大影响,而人力资本资源对当前合作社成长的影响并不明显。(成果论文“影响农民专业合作社成长的因素分析——基于浙江省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调查”发表于《中国农村经济》2009年第8期,合作者楼栋、 胡卓红、 林迪)。  3、从社员层面揭示了社员参加合作社的动因以及合作社对社员收入的影响。课题组利用对部分社员的调查数据,对参与合作社社员以及社员参与合作社的原因等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一)从参与合作社社的社员基本情况来看,社员年龄结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对合作社知识了解不够。(二)从社员参与合作社情况看,普遍参与时间不长,但以自愿参与为主,参加的合作社近半数是农业大户发起的。从调查结果看,农民加入合作社的时间比较短,其加入主要是因为看到了合作社提供的各项服务。(三)社员对合作社提供的服务期望都很高,实际得到服务比例最高的是技术服务与培训、产品销售,期望与实际得到服务差距最大的是产品储存加工、融资,实际得到服务满意度最高是产品销售服务,最低是融资;应增强专业合作社自身能力,为社员提供多元化服务。从调查结果看,社员期望得到的服务是多元化的,但合作社实际提供的服务与其有较大的差距,尤其是产品储存与加工服务,融资服务。从社员满意度角度而言,种子服务,技术服务,产品销售服务,农资供应服务的满意很高,合作社在这些传统服务项目得到了社员的认可。(四)社员对合作社发展总体是满意的、前景是乐观的,社员主要通过社员代表大会发表意见,合作社发展过程中存在满足社员需求、提高社员收入和合作社盈利问题。 4、对合作社对农民收入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合作社究竟能对社员收入产生哪些影响?这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课题组以浙江省仙居县杨梅种植业为例,通过对参与合作社的杨梅种植农户和没有参与合作社种植农户的调查,分析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农户种植杨梅收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参加合作社的农户比不参加合作社的农户能获得更多的收入;不同合作社对农户收入的影响是不同的,提供利润返还和多种服务的合作社比不提供利润返还和多种服务的合作社能给农户带来更大的收入。合作社提供的不同服务项目对农户的增收效果是不同的,“生产技术标准”、“技术服务和培训”、“病虫害防治服务”、“统一品牌(包装)”、“农资采购服务”、“代理销售”对农民增收有显著影响。基于这些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了如下几条政策建议:一是应该鼓励和大力支持合作社的发展;二是应该提高合作社与社员的利益联结关系和综合服务功能;三是合作社应该有针对性地对农户开展服务,作为合作社来说,要重视生产技术标准的制定、搞好技术服务和培训,同时要重视品牌建设和产品销售工作。 5、从社员层面揭示了影响社员对合作社满意度的影响因素。课题组对影响社员对合作社满意度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社员满意度直接影响到合作社的成长,课题组通过全国部分合作社社员的调查,重点分析了影响合作社社员满意度的因素,并用Logistic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社员收入水平,社员入社年数,参加的合作社是否由农民大户发起,合作社是否提供种子和种苗服务、农资供应服务、产品销售服务,合作社是否按股分红是影响社员满意度的显著因素。基于这些实证研究结果,提出了增加社员的收入水平、增加社员忠诚度、提供多元化、高质量的服务和完善合作社分配制度等措施提高社员满意度的对策建议。(成果论文“影响社员对合作社满意度因素的分析”已发表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9年第9卷第5期,合作者袁路明、林迪) 6、从社员与社长的关系揭示了影响社员对社长信任的因素。社员对社长的信任关系对合作社的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究竟哪些因素影响了社员对社长的信任。本课题组运用社会资本理论,结合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实际情况,首先构建出了一个影响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对社长信任的因素的实证分析框架,然后运用浙江省合作社的调查数据,运用经济计量统计分析发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社长的能力、人品、社长与社员的关系以及社长对社员的关心会影响社员对社长的信任,其中,社长与社员的关系影响最大,其次是社长的能力、社长的人品、社长对社员的关心。(成果论文“影响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对社长信任的因素分析——基于浙江省部分社员的调查 已发表于《中国农村经济》2008年第8期,合作者杨海舟、张若健)。 7、研究了合作社信贷可获得性及其影响因素。融资难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合作社发展壮大的最大瓶颈。课题组在回顾了农民专业合作社信贷融资相关理论和影响信贷可获得性因素的相关文献后,结合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实际情况,构建了影响农民专业合作社信贷可获得性的实证分析框架,应用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调查数据,对农民专业合作社信贷可获得性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合作社对资金借贷的需求比较大,其借款主要目的是用于收购农产品;那些固定资产规模大、信用等级高、与银行关系越密切、示范等级高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还是可以获得正规信贷的,但其获得的信贷额度还不能满足合作社发展的需要。合作社要提高正规信贷可得性,首先,需要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自身经济实力;其次,要完善财务制度,积极参与信用评估;再次,要加强与金融机构的信息沟通与合作,提高金融机构对其信任度。此外,金融机构也要通过自身金融创新,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信贷供给。(成果论文“农民专业合作社正规信贷可得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已发表于《中国农村经济》2011年第7期,合作者陈敏、韩树春)。 8、提出了一些发展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政策建议,这些建议对政府有关部门制定相关政策产生了影响。在对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重点和相关对策建议。(成果论文“怎样推进合作社发展” 已发表于《中国农民合作社》,2010年第11期)。 作者非常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资助。感谢我的研究生李蔓琳、杨海舟、林迪、陈敏、戴成宗、何金广对课题研究的参与和帮助。戴成宗参与了本书第一章的部分工作,何金广参与了本书第2章的部分工作,陈敏参与本书了第三和第七章的部分工作,杨海舟参与了第四章的部分工作,李蔓琳参与了第五章的部分工作,林迪参与了第七和第八章的部分工作,在此特别感谢!但文责作者自负。 作者衷心感谢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黄祖辉教授、徐旭初教授对课题研究工作的大力支持,同时也非常感谢《中国农村经济》杂志社陈劲松研究员大力的支持,正是他一字一句的修改,才使研究成果得以发表!另外浙江省供销社的徐钢军处长、省农业厅童日晖处长以及省农办张若健处长也给课题研究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在此表示感谢!感谢参与调查的浙江大学“三农”协会的所有同学,感谢本书所引用参考文献的作者。  由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研究涉及面广,作者能力有限,本书定有许多不当之处,敬请广大同行批评指正!              郭红东                                                               2011年8月5日于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  

    本书出版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成长机理与发展对策研究”(项目编号:70773097)资助